最新鬧新春教學反思(九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4 14:54:34
最新鬧新春教學反思(九篇)
時間:2022-12-24 14:54:34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鬧新春教學反思篇一

1、教師語言如春風送爽。上課伊始教師詩情畫意一般的開場白打動著學生。

這樣導入:二月的春風把柳葉修剪,三月的子規(guī)夜夜啼血,春天是一草一木一鳥都為之靈動和雀躍的季節(jié),我們快樂的和春天走遍了祖國的每一個地方,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一戶人家,看看小天井里的春芽。教師的語言如春風一樣吹拂著每個孩子的心田,把他們帶入一種美境界。

2、課件演示如春景怡人。這兩節(jié)課中課件的成功運用成為達成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學生>傾聽教師精美的導語后,又欣賞了春芽破土而出的動人情景,伴隨著春天輕快的音樂,一棵棵小嫩芽鉆出地面舒展開來,在瞬間展現了生命的成長過程,看了讓人心動,學生贊不絕口。

3、教學方式如春雨滋潤。一堂成功的課堂更多的取決于教師有效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方式。本節(jié)課中的識字教學采取了多種方法,如春雨般滋潤著學生的心靈。

方法(1)字族識字:如艮字旁的字很、狠、恨、很

皿字底的字盞、盎、盒、盛、監(jiān)、蓋

一串字族帶出很多形聲字。

(2)形近字區(qū)分識字:這是一種很有效、很實用的識字方法,對學生今后不寫錯別字有很大幫助。如:珠株的區(qū)分

(3)形聲字識字:如啁啾兩個字的學習可采用這種辦法,使?jié)h字的音形意能夠有機的結合到一起。

(4)多音字識字:如縫字的兩個音,教師教學時能夠根據字意來區(qū)分字形,從而進一步區(qū)分字音。讀二聲時多與針線有關,如縫衣。讀四聲時表示縫隙,如門縫。

(5)根據字理識字:如“弱”字的字理是兩張弓放一起,一根羽毛放在上面,表示弱小,柔弱。

(6)根據字義識字:如“冒”本義指帽子遮住眼睛,所以上邊不是日,沒有封口,引申為向外透、往上升等多種含義,教師恰當的進行了多意字選詞的訓練,增加了學生對字義的理解。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教得有法,對每個字都進行了仔細的斟酌,能夠根據字的特點有所側重的采取不同的方式,對于知識點、拓展點教師做到了心中有數。

4、學生學習如春芽蓬勃

整堂課中學生都主動熱情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的思考,學得靈活、扎實,正象春芽一樣破土而出,正用自己幼小的力量不斷成長,看到她們的成長,帶給我們無限的欣慰,期盼著老師和學生們共同成長!

鬧新春教學反思篇二

任何一堂課導入很重要,直接影響著一節(jié)課的效率。在《春》這堂課上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導入,分景中有人和景中無人兩類,極具有號召力,且同齡人間相互感染,相互吸納,學生的思維也經常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更多的體現了新課標的“主動.自覺”的學習。

《春》是初一教科書所選的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但初一學生對寫景抒情散文閱讀力不很強,缺乏深刻的體會,在整體感知中配合了一些春風楊柳、春花燦爛、春雨潤物、春光明媚等圖片來提升對課文的品析角度,活躍了課堂氣氛,每一位學生躍躍欲試表現出極大的求知欲。

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總是很講究詞藻的,細細咀嚼才能真正領會其美?!洞骸愤@堂課上,注重了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有速讀,整體把握課;細讀,深入作者感情;精讀,品嘗語言百味。正所謂“披文入情,沿波討源,因形體味”,也只有在閱讀中注入全部的生命情感,融入全部的人格和心靈主動地參與并進入文章的情感領域和藝術世界,便會驀然發(fā)現作家正向我們走來,和我們傾心交談。

閱讀的重點是鑒賞,是閱讀審美的最高境界,真正的閱讀是善于在文章中跨越文字的界線,發(fā)現作者的心理奧秘,領略作品藝術境界的無限風光。在《春》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諧的氛圍:“鑒賞式的說,詩意的說,概括性的說”,鼓勵學生大膽地,有創(chuàng)意地去和作者對話,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力,鼓勵他們標新立異,打破墨守成規(guī)的框架式教學,讓學生思想之花在課堂上綻放。

寫景狀物在我們的日常寫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課本也給我們提供了不少這些方面的典范文章。學習了朱自清的《春》細細鉆研琢磨,就可以悟出了不少寫景狀物的“招法”來。引導學生體會學習并學會運用。

分類描繪,逐層展示。

《春》的第一、二自然段總寫了春天的景象之后,用三至六自然段分別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四幅畫面。這樣從草、花、風、雨四個方面分類描繪,不僅把春天萬物蘇醒、生機勃勃的景物特征全面的展示出來了,而且層次清楚,條理井然。

全方位觀察,多角度感知。課文第五自然段描繪“春風圖”,作者先從觸覺方面寫春風的和煦,再從嗅覺方面寫春風的芳香,然后從視覺方面寫春風中的美景,最后從聽覺寫春風里和悅的聲響。這樣,作者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側面多角度的來描寫春風,從而把難以捕捉的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所以,我們在寫景狀物時要注意全方位的觀察,調動多種感官去感知事物,從而得到不同的感受,體現景物不同的內涵,以此使讀者產生如臨其境、如睹其形、如聞其聲的體驗效應,讓讀者自然陶醉于其中。

情感濃郁的描寫,準確生動的表達。《春》的結尾三個自然段渾然一體,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三段段式基本一致,形成段間排比,讀來整齊有力,瑯瑯上口。三個比喻形象新穎,把春天的美麗附于“剛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氣美、“小姑娘”的艷麗容貌美、“青年”的健壯身姿美,淋漓盡致的抒發(fā)了對春天無比熱愛和熱情贊美的深沉感情。正如白居易所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充滿感情的準確生動的描繪景物,做到以景物形象感人、以情動人,才能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美的感受。

無論是一部書還是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結晶,他人之思未必盡同于自我之見,彼此思路不能重合之處,都是值得研究的地方。再說對文章內涵的理解也有一個不斷生成,不斷深入的過程,一篇課文讀完常常不是閱讀的結果,而是新一輪閱讀的開始。這堂課由“春”“春草圖”“春風圖”“春花圖”“春雨圖”可以引發(fā)寫景的文章,談一談,議一議,寫一寫,會在語言的把握上有更深切的體會。

當然,不論你是多少年教齡的教師,也不論你這堂課講了多少次每每過后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遺憾,正所謂“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吧!這堂課缺少了字詞的積累,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的東西不應丟,應在朗讀中插入字詞。還有一點不足之處,在拓展延伸處若能讓學生繪制一些關于“秋”的圖片拿出來討論、交流,鼓勵其大膽創(chuàng)新。這也會體現新課標理念,教師不僅僅關注學科的知識內容,同時把目光投向其他相關學科,從個體操走向集體創(chuàng)作。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蔽覄t認為“教而不思也罔”,教學反思有利于及時的把教與學的成效作總結與反饋,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把礪劍。

鬧新春教學反思篇三

《春》這篇文章我上了三次,每次上法不盡相同,每次的感受和學生的反映也不相同。

第一次上的時候我才是一個剛踏上講臺的新手。因是第一次教學生寫景的散文,那時著力于細,主要讓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能力。

第二次教《春》時,重點放在朗讀訓練上,讓學生制作朗讀錄音帶,而在內客只作了粗線條的分析,學生讀得比較流暢,可是在寫作上反映的效果卻不及前次。

這一次吸取了第一次教得細碎的教訓,又吸收了第二次朗讀教學好的地方,結合上學期對學生預習指導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采取了先讀——梳理文章思路——教師提供學習建議——學生學習討論——學生交流自學成果的方式來上課,其中我認為“提供學習建議”和學生的交流分析部分是本節(jié)課最成功的地方。根據學習建議,學生按照組別自行選擇一段內容進行自學,感覺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都得到了鍛煉,學習的效果比較好。

《春》雖然都是描寫草花風雨等自然景物,朱自清所采用的手法卻不雷同,既能抓住各種景物的特征描寫景物,寫作手法與詞語的使用卻又顯得靈活多樣,而這些又是學生所要掌握的,因而我選取了各取重點的方法讓學生來學習。課件是這樣呈現的:

建議你這樣來學習本文:

1、建議你從作者用詞的角度來學習春草圖。(找一找哪些字詞用得好?品一品這些字詞,并能從下文中找出類似用法的兩處例子)

2、建議你從多個角度來學習作者描繪春花似錦的寫作方法。(多角度:高低結合、虛實結合、色味結合、明暗結合,找出具體的句子)

3、建議你從人的感覺的角度來學習春風圖。(嗅覺?還有哪些感覺?)

4、建議你學習抓住景物特征來描寫景物的寫法。(至少概括出春雨的三個特點)

5、學習頌春部分時,先各用一個字來概括三個比喻句歌頌了春天怎樣的特點,再仿照課文中“春天像……”的句式造一個比喻句。

因為有了這些提示性和可行性的建議,學生自學的效果較好,在交流的過程中還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比如講到“鉆“字時就有學生自己提出來說用“長”字體現不出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和生機勃勃的生命力;還有學生提出來說“春風圖”“春花圖”等只是相對來說,因為朱自清在寫花時還不露聲色的寫了風,寫春雨時就不露痕跡的寫了風,還有草啊樹葉啊,由此可見學生對課文思考還是比較深入的。

作業(yè)之一是讓學生摘抄描寫春的詩句,因為課堂上學生只能背出一首寫春的詩歌——《春曉》,知識積累太貧乏了。第二個作業(yè)讓學生仿照一個小節(jié)來描寫夏天的雨,今天批改出來了,學生寫得挺好,抓住了夏雨的特點,我很欣慰。

當然,今天大家給我評了課,覺得把朗讀穿插在分析中可能會更好,也有道理。

一堂課要上得完美,難??!

鬧新春教學反思篇四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春天的美麗景色,情境交互,融為一體,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

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談談春天的美景,回憶、交流描寫春天的古詩,引出詩體,介紹作者。

初讀指導,教師先范讀課文,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詩歌。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時,提醒學生看準拼音讀準生字。指導學生按古詩的節(jié)奏讀好詩句。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學生對詩句有了大體上的理解之后,讓學生通過看圖朗讀、聽音樂朗誦等形式反復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邊讀邊想象,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感受到的內容。引領學生體會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能夠有感情地熟讀及背誦古詩。

詩歌教學,朗讀與意境的體悟是重點。所以設計這堂課的重點之一就是朗讀,讓學生充分朗讀,引導學生讀出七言絕句的節(jié)奏與韻味,培養(yǎng)學生讀古詩的語感。重點之二是帶領學生了解詩意,解讀畫面,進而體悟詩情詩境,通過朗讀、聽讀、看圖、想象等方式讓學生與詩人產生情感的共鳴。

這首詩的難點在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句詩上。因為具有政治抱負的杜牧,有反佛的思想,而他又生在內憂外患、走向衰落的晚唐時期,所以對這首詩的爭論各種聲音都有,寫景還是諷喻?從詩歌字面來看,前兩句詩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江南大地,后兩句又把人的視線引向煙雨中屋宇重重、悠遠古老的佛寺,展現的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所以我把本詩定位于寫景詩,但后兩句詩延伸的歷史背景也是應該讓學生有所了解的。

1、有感情、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通過朗讀、聽讀、看圖、想象等方式,讓學生體會詩歌意境及詩人對江南美麗春景的贊美與神往之情。

3、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唐詩宋詞,熱愛中國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

這堂課上下來,自我感覺,預設的重難點都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的目標達到了。課確實是一堂真實實在的課而非表演課,我一直認為,一堂課應教給學生什么,學生上課后從知識、能力、情感上會收獲什么,這都是備課時教者應重點考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能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朗讀,注重引導學生想象這一詩歌的教學特點,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因為是高年級的教學,我特別注意了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注重了詩歌相關知識的梳理,而自制的課件也能清晰地體現我的教學重點與教學思路:這是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課中讓學生把看到的景物連綴成畫面說一說時,時間給得不充分,開始學生說得很簡單,僅僅將幾個景物詞連起來,雖然后來有個學生說得較具體了,可回想起來感覺還是應該多讓學生說一說,這樣既可以較大程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更好地理解詩意詩境。還有,我上這堂課沒有做任何預設與鋪墊,也沒讓學生做任何預習或查資料,這種做法其實很不可取。因為即使是很熟悉的知識也可能遺忘,這就導致了課堂的某些環(huán)節(jié)學生一時跟不上,出現場面不活躍或冷場;另外,在學生閉眼想象意境,我在配樂朗讀時,由于看到少部分學生睜著大大的眼睛導致我不高興而有點緊張,我漏掉了一句詩景的朗讀,雖然聽課老師沒聽出來,但我還是感到遺憾,這應該是理解意境時不可遺漏的一處。還有,課堂結尾的作業(yè),將詩歌所呈現的畫面寫下來,我想,是不是給學生時間課堂上練習寫下來再朗讀展示,會有更好的呈現效果呢?

我上過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小說、寓言、文言文、作文課、中考復習課等許多公開課,對我而言,這次公開課是我詩歌教學的一次新嘗試,即使有許多不足,我也對自己的嘗試感到由衷的高興。

鬧新春教學反思篇五

古詩《春夜喜雨》詩意鑒賞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注釋】

1、好雨:指春雨,及時的雨。

2、乃:就。

3、發(fā)生:催發(fā)植物生長,萌發(fā)生長。

4、潛:暗暗地,靜悄悄地。

5、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yǎng)。

6、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7、俱:全,都。

8、江船:江面上的漁船。

9、獨:獨自,只有。

10、曉:清晨。

11、紅濕處:指帶有雨水的紅花的地方。

12、花重(第四聲):花因沾著雨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13、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別稱。也代成都。

【譯文】

這一場雨就好似選好時候,

正當春天萬物生長之時就隨即降臨。

細雨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來到,

它默默地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

雨夜中,田野間的小路黑茫茫,

只有江中漁船上燈火獨自明亮著。

要是早晨起來看看,

錦官城里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

(看看帶有雨水的紅花之地,就會看到在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寫作背景】

創(chuàng)作背景及思想內容:這首詩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時杜甫因陜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yǎng)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fā)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鬧新春教學反思篇六

《春的消息》是一首意蘊優(yōu)美的詩歌。讀著這首詩,仿佛陶醉于一種初春的意境中:你看,春姑娘悄悄地來了,她用那纖纖細手觸摸著樹的枝頭、雛菊的綠苞,觸摸著小鳥的羽毛、潺潺的溪流,觸摸著我們粉紅的面頰、跳躍的脈搏……課文以優(yōu)美的語言、流暢的音韻將“景”與“情”緊密結合,讓我們讀著課文,仿佛真的來到了春天的田野,心靈與自然便融為一體了。

又因為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所以我想在布置學生做好預習的`基礎上,把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作為重點。并根據對詩歌的感悟,欣賞春的美景圖片,再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眼中的春天。本以為是一節(jié)流暢的、充滿朝氣和美感的課堂,可是事與愿違!下面就本節(jié)課不如人意處做一細細反思:

本來以為,就課文里那幾個生字,學生完全可以憑著預習掌握牢固,我只要以檢查預習的方式讓他們讀幾遍,少數不會的孩子自然也就跟上了。誰知,生字的掌握錯誤百出,單是這一塊,就占去了課堂的十五分鐘!這就給我敲響了警鐘:孩子們的預習做的不到位,或者說孩子們沒有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以后要注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對于自己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心中不是沒數,而是在教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按照我想象的那樣順理成章的走下來,我就亂了,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俗話說:“條條大道通羅馬?!睙o論學生跑到哪里,我們都應該能及時正確的引導,最終回到我們的重點上來。但是,我缺少的是課堂上的應變能力,也跟自己沒有充分的備好課,備好學生有很大關系。

在我講課之前,已經聽了四節(jié)同課頭的課。感覺別人的方法都有可借鑒之處,因此,想想這里,嗯,需要學習;看看那里,也需要學習。結果自己的課倒不知道該怎么講了!自己想想,我不就正是象那個“邯鄲學步”的人么?!人家的課講得再好,畢竟不是自己的,學生也不是自己的學生。盲目地把別人的東西拿來用,結果是適得其反的!

通過這次講課,我深切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之中,我會像那采百家粉的蜜蜂,博采眾長,也會回到自己的“蜂窩”里釀造屬于自己獨特個性的蜂蜜!

鬧新春教學反思篇七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課程標準關于閱讀的目標,在理念上有較大的變化?,F代的閱讀觀認為,一般意義上的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語文課程的閱讀同樣也應這樣理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教育專家如是說:“21世紀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土壤是什么?是個性。地球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課堂是最好的生長個性的土壤!“而閱讀教學中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鼓勵學生的獨立見解,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品質的形成,也有利于他們個性的發(fā)展。怎樣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在閱讀中飛揚呢?我認為具體應該注意這么幾點:

第一,在閱讀中要放開手腳,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想怎樣讀就怎樣讀。

閱讀是學生的閱讀,閱讀內容要讓學生喜歡,為學生服務。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設條件,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方式。在教學中,學生自由選擇先讀什么,再讀什么,最后讀什么,教師對此要鼓勵學生從課文感興趣地方讀,讀后有什么感受。學生在閱讀中,往往先是找自己喜歡地方讀,這就是學生個性表現。例如:我在教《春的頌歌》一課時,我就讓學生自由閱讀,這篇課文是一篇極其優(yōu)美的文章,描寫草原美麗景色,剛上課時,我利用色彩鮮艷的課件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學生帶入了一種美好的意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走進課文,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學習方式,或讀、或講、或背、或畫,這樣就構建了一個開放的學習形式,而且,每個孩子都覺得有”用武之地“,我的布置剛剛結束,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讀學起來,有的讀描寫靜態(tài)景色的段落,有的讀寫動態(tài)活動的段落,個個搖頭晃腦讀書聲響徹教室,他們不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還有的學生繪聲繪色講美麗景色,還有的學生用他那五彩的神筆畫出天空,羊群,還有的學生閉上眼睛,陶醉在美麗的草原美景中,那真是如癡如醉,看的出,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同時也調動了學習主動性,最大限度的激活了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知識與技能

會認本課15個生字,會寫其中8個生字,理解“不甘示弱、艷麗、漫山遍野、五彩繽紛、追逐、生趣”等詞語。

(二)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知道春風給大自然所送來的禮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激發(fā)學生對春天產生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初步了解課文的構段方式。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學生課前收集有關春天的知識。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導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看看每個自然段講的什么內容?

2、自由朗讀課文。

(1)、找出不認識的字、詞做上記號,然后去掌握。

(2)、這篇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采取“總——分——總”的構段方式,以“春風”為主線,按“地上——空中——水中”的順序來寫,展現在學生眼前的是一幅立體、絢麗多彩的春景圖。

3、學習生字、詞。

字:wān gān pī xuān

彎曲甘心披上宣傳

lín cuì dài zhú

來臨清脆帶魚追逐

詞語:

不甘示弱:不甘心顯出比別人差。

艷麗:色彩鮮艷美麗。

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到處都是,形容很多。

五彩繽紛:各種色彩錯雜繁復,形容色彩鮮艷繁多。

追逐:追趕。

生趣:生活的樂趣。

三、作業(yè)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

復習生字、詞

二、提出問題。

1、課文是怎樣描述這美好的春天的?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春風是怎樣喚醒沉睡的大地的?自由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把你的發(fā)現標上記號。讀完后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三、全班反饋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指導朗讀。(結合課件)

1、第二自然段(地上變化)

句1:原野上,小草率先換上鮮綠的新衣……自己的活力。

句2:各種花朵也不甘示弱……紫的、黃的……

2、第三自然段(空中變化)

采用引讀的形式,進一步感受春光里的小鳥、蝴蝶、蜜蜂愉快的心情,優(yōu)美的舞姿。

3、第四自然段(水中變化)

重點指導朗讀句子:清澈的小溪里,小魚……一會兒像浸在水中的水墨畫。

在讀中體會小魚、小蝌蚪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情。

四、總結拓展,升化情感。

1、默讀全文,結合插圖,想想春風,給大自然送來了什么?你眼中的春天還有哪些美妙的景象?

2、小組交流。

3、背誦有關段落。

4、學習課文把事物當人來寫的方法,把你所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寫下來。

板書設計:

1、春的頌歌

小草 新衣 各種花草 披上 漫山遍野 熱鬧

原野上 枝頭上 小鳥 蝴蝶 蜜蜂 景象

小溪里——小魚嬉戲 小蝌蚪游戲

教學反思:

鬧新春教學反思篇八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散文。本文在盼——繪——頌的抒情中描繪了心中的春。

在教學設想中,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內涵:本文是一篇由妙詞、佳句、錦段構成的美文。從詞的角度講,文中語言使用準確而妥貼。有大量的雅詞,很值得學生去體會和積累。從句方面講,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辭,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從段落布局講,各段落之間安排整齊有序。如:最后三段用三個比喻句來歌功春,表現出春的新、美、力。單獨成段構思巧妙。對于這類文學性文章的學習,個人認為應上文學欣賞課:讓學生學會欣賞至關重要。用品、背寫來體會、感悟其美及美有何處、為何美。調動聽、說、讀、寫各種能力來學習,同時在學習中鍛煉、提高能力。

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一是品讀課;一是背讀課。意在使學生學有所得。得到一種能力,得到一種欣賞文學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7139教育網)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

一、品讀活動中,把整文交給學生去品詞、品句、品段的處理過于急功近利,過于粗糙。

二、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有幾句話表述不夠嚴密,使學生的思路發(fā)生了偏斜。不易于課堂練習的進行。所以在設計時一定要細心。

在教學過程(7139教育網)中也有兩個問題:

一、對時間分配不夠合理,不夠順暢。

二、缺少活力,及對學生情緒的激活和調動,壓制了學生的積極的情感。

鬧新春教學反思篇九

播放《月滿西樓》

師:之前聽過這首曲子沒有?

生:沒有?

師:好,靜下心來聽一下,跟著哼哼看!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很高興和咱們青田華僑的同學們一起來學語文,老師呢,給同學們帶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事一份對聯,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好嗎?

生:好

師:大家一起來默看一下吧,我們一起來齊讀一遍吧!

生齊讀對聯: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

師:我想聰明的同學們已經猜出這枝女兒花的芳名列吧,對,就是李清照。今天我們透過她精美絕倫的詩詞作品,一起走進一代婉約詞宗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翻開書本208頁。

請同學們先自由朗讀兩遍吧。朗讀要求:①讀準字音,②讀順詞意。

生自由讀《武陵春》

師:可以來嗎?

生:可以了

師:那咱們請一位同學來朗讀,好的,來,你來!謝謝!

生1:讀

師:鼓掌了,很好!其實呢,我們這首詞有很多地方式容易讀錯,看錯的,剛才你有沒有發(fā)現自己看錯了一個地方,還有一個地方是很容易讀錯的,舴艋舟,栽不動(糾音),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剛才她把不會讀的拼音都標在書本上,以后我們讀詩文的時候,也要把讀不準的拼音注上去,那我們說讀詞主要讀準字音就可以來嗎?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不可以?來,你來說!

生1:要讀出感情。

師:怎樣讀出感情?你覺得語氣上要讀得……

生1:沉重一點

師;語速上呢?

生1:要緩慢一點!

師:哪位同學來試一下,帶著你的初理解把這首詞朗讀一遍!

師:很有韻律感,我可以再追問你一下嗎?剛才在朗讀的過程中,你是用什么樣的情感來讀這首詞的?

女生2:有點悲傷,心里面有點不舒服,因為想到那些很難過的事情,還有不僅能夠感受到詞人心里的那個感受,還有自己心里面對詞的理解。

師:你的朗讀功底很不錯,那你覺得這首詞流淌著什么地情感?

女生2:悲傷

師:是的,很悲傷,那有沒有哪位同學要跟她比一比的?她朗讀出來悲傷,咱們班的播音員來試一試吧!

男生3讀

師:請坐,謝謝!聽別人朗讀總是有點不過癮吧,咱們一起來朗讀,好嗎?記住了,朗讀和讀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朗讀要讀出這首詞的語氣,語氣要悲傷,語速要緩慢,準備好了沒有,那老師就不客氣了,《武陵春》開始!

生齊讀

師:如此地悲愁,在同學們反復的誦讀中老師已經感受到了,那你們呢,感受到到了嗎?好的,我看到有同學在點頭了,你是從詞中哪個句子里感受到的?

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生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師:那你是怎么理解?為什么選這一句?

生4:讓人感覺很消極。

師:那具體哪個地方讓你感覺很消極呢?

生4:事事休,

師:還有嗎?

生4:欲語淚先流

師:欲語淚先流什么意思?

生:還沒有說話,眼淚就先流下來了。

師:她想說嗎?

生5:想

師:說得出來嗎?為什么說不出來?

生5:因為太悲傷

師:悲傷到什么程度,連話都說不出來?這眼淚控制的住嗎?

生5:控制不住

師:只要一張張嘴巴,眼淚就流下來了,這是如此地悲愁啊

是啊,蘇軾因夢見亡妻寫下了ppt5(鏈接)“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柳永因和愛人分別而“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李清照呢 ,到底是什么樣的痛苦讓她欲語淚先流呢?

生:丈夫去世了。

師:我們的同學已經感覺到了!從詞中哪里讀出來?

生:物是人非

師:你們知道他的丈夫是誰嗎?

生6:趙明誠

師:是的,她的丈夫趙明誠是北宋的四大學士之一,有名的金石專家,寫這首詞時,李清照53歲,她丈夫離她而去已經六年了。在這之前,他們在一起生活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李清照在《金石錄》后續(xù)當中描寫的一個生活片段。

ppt6:(幸?;橐銎危?/p>

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金石錄>后序》

請同學們默看一下,當然也可以自由朗讀,大致看得懂嗎?

師:他們在干什么?

生7:他們在探討。

師:探討得快樂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生7:舉杯大笑

師:她喝到茶了嗎?

生7:沒有!

師:為什么沒有?

生7: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師:你能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他們此時的生活嗎?

生7:幸??鞓?!

師:那如今呢?寫《武陵春》時的李清照呢?

生8:很,悲傷,

師:現在地她只能發(fā)出什么樣的感慨?

生8: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師:是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物是人非啊,景物尚如初,可人情不似初啊,斯人已去,能不叫李清照欲語淚先流呢?來,跟老師這樣讀一遍。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師:事事休呢,什么意思?休時休息嗎?

生:萬事都停止了

師:表明了她對生活的什么態(tài)度:

生9:消極,絕望!

⑵、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師:那她絕望的態(tài)度表現在行為舉止上呢?

生9:每天不梳頭。

師:詞中是怎么講的?

生9:日晚倦梳頭。

師:日晚解釋為每天嗎?

生:早上晚上

師:是的,有同學講了,日晚解釋為日上三竿,李清照那么懶啊,都日上三竿還不梳洗,不是懶是什么?

生:不懶,是倦,因為她沒有心情梳頭

師:她怎么沒有心情梳頭

生10:她沉淀在悲傷當中?

師:這里可以用沉淀嗎?

生齊:不可以

師:那應該用什么?

生齊;沉浸

師:是啊,她一直沉浸在悲傷當中,也許當年清照梳洗時,趙明誠就陪伴在她的身后,可是現在,熟悉的一桌一凳,一梳一鏡,都還是原來的樣子,斯人早已離去六年了,那觸動悲愁的僅僅是屋里的景物嗎?

生11:風住塵香花已盡,外面景物的悲涼還有花的凋謝。激起來她內心悲傷的心情。

師:講得很全面,同學們知道參考書是預習的幫手,不要把它們帶到課堂上來,可以嗎?來,咱們收起來!用自己的思維領悟情感。是的,風住塵香花已盡,

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接下來,請同學們在書本的空白處,用文字將這幅畫面描述出來,有點難,是嗎?那老師給大家提個小建議吧,其實你可以這樣去想象,在這個畫面里你仿佛能看到了什么?又仿佛能聽到了什么?好,開始寫吧,給大家3分鐘時間,寫好了就舉手示意一下。

師:請你把你寫的讀給大家聽一下。

生12:在一個幽靜地山谷里,這里是一片世外桃源,這里有花香,還有一間小茅草屋,屋里住著一對夫婦,相親相愛,屋外事一片花海,一片桃花林,不久,那間屋子的男主人病逝了,女主人非常的痛苦,終日以淚洗面,望著屋前的桃林,風起來花瓣也落了,在泥土中還可以聞到花的余香,似乎浮現出丈夫的身影。

師:你編故事的感覺很好,那我可以在問你一下,可以嗎?同樣的風景現在只有誰在看了?

生12:女主人

師:那她看到這樣的畫面又會想些什么呢?

生12:與丈夫一起的美好生活。

師:好的,來,下一位。

生13:風吹過,花紛紛落下,泥土中有落花的香氣,沁人心脾。

師:泥土中有落花的香氣,那枝頭上還有花嗎?從詞中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生13:盡

師:什么意思?

生13:枝頭上的花都沒有了

師:你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生13:很悲涼。

師:那李清照呢,她看到這樣的畫面又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生13:痛苦

師:是的,那咱們再一起來傾訴這份悲愁好嗎?

生:好

生齊讀

⑶、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師:是啊,這些美好的東西又何嘗不是枝頭上的花朵呢,而今卻零落沉泥碾作塵,所謂的香如故也只能在記憶里尋找。但她總不能一直活在悲愁中,整天以淚洗面吧,有一天聽朋友說

生14:雙溪風景好,

師:如果你就是她的這位朋友,你會怎么說?

生14:雙溪春光明媚,去游賞一下吧!

師:哦,你認為是去游賞嗎?是什么?

生:散心

師:是啊,美好的風景也許能帶來一點輕松吧!更何況我們的詞人是最喜游山玩水,泛舟溪上的。我們七年級時學過她的《如夢令》

ppt9:《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她此時泛舟溪上的心情如何?

生15:她應該很快樂!

師:你加了一個詞“ 應該” ,從哪里讀出來?

生15:沉醉不知歸路,還有興盡晚回舟。

師:是啊,那時的她是多么的活潑、快樂、充滿勃勃生機啊!那現在呢,她去泛舟了嗎?

生16:沒有,她打算去

師:從詞中哪里讀出來?

生16:也擬泛輕舟。

師:也擬什么意思啊?

生16:也打算

⑷、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師:是的,她也想啊,她心里也明白什么叫拿得起放得下啊,可此時此刻,她放得下這滿懷的悲愁嗎?

生:放不下。

師:你怎么知道她放不下?

生17: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師:是的,詞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竟然放不下,那語氣應該怎么讀呢?

生17: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句。

師:是的,很好,詞中是有那么一句的,來我們一起來讀。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那“愁”是什么?它看不見,摸不著。然而古人卻用語言讓心中的“愁”字變得可感可知。來,咱們來齊讀一下關于寫愁的詩句吧!

ppt10: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相見歡》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生齊讀

師:愁可以使一江春水,也可以是一川煙草,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愁似乎是一個不可計量的東西,但李煜量出了愁的長度,李白寫出了愁的韌度,李清照呢,別出心裁的稱出了愁得重量。所以我們要讀出詞的什么?

生:沉重感。

師:準備好了嗎?

師:詞的悲愁全出來了,合上書本,也能吟誦出這首詞的悲愁,那就更好了,來,試著背背看??凑l最懂李清照的心!能背下來了就舉手。

師:我們不僅要背出這首詞,還要背出這首詞的感情。

師:準備好了是嗎?那把書本合上,咱們有感情的齊背一遍吧!

生齊背

師:滿意了嗎?有同學搖頭了,那咱們再一起來試試看!

生齊背

師:怎一個愁字了得!曾經如此活潑快樂的女子,如今為何愁腸百結?載不動的愁里究竟有什么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則背景資料,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吧。咱們班誰的聲音比較宏亮的?。磥泶蠹叶己苤t虛,那我就不客氣了)來,你來展示一下你的聲音吧!

ppt8:北宋“靖康之變”后,高宗南逃。故鄉(xiāng)青州陷入金人之手,李清照夫婦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第二年趙明誠病死于建康。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只身流亡,八年后她流落到金華,寫下了這首《武陵春》。這時她已經53歲了。

生18:讀

師:讀得很響亮,有一個詞呢能再跟老師讀一遍吧,江南

生18:江南

師:有進步了,課后再去練練好嗎?

生18:可以

師:你從這則背景資料里讀出哪些愁?來,咱們這位男生一直都沉默,是不是太愁了,你來說說?

生19:丈夫去世了

師:很好,你呢?

生19:國破家亡,還要流落異鄉(xiāng)

師:你從哪里讀出來?

生19:故鄉(xiāng)青州陷入金人之手,李清照夫婦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

師:你呢?

生20:只身流亡之苦

師:你為什么要加“只身”呢?

生20:這時候,她丈夫已經去世了

師:哪個更苦?

生20:后面的

師:是的,孀居之悲,家國之痛,將詞人的愁凝成一個重字,別說是詞人自己,就是我們聚集的心靈之舟也難以承載吧!

師:咱們再一起去感受這許多愁!

生齊讀

師:今天我們拾起一朵《武陵春》,走進一代詞宗的內心世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春殘何事苦相思,病里梳頭恨發(fā)長”,“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一地落花,悲愁重重……去讀吧,希望你們能喜歡李清照的詞,還有一個作業(yè),請同學們課后完成。(音樂)

ppt9:想象詞人寫完《武陵春》,放下筆內心又生一份感慨,試寫一段話,描述詞人當時的心理活動。

師: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師:耽誤大家?guī)酌腌姇r間,也許出來這個門,就沒有機會講了,謝謝咱們九(四)班的同學給了老師一堂那么好地語文課,同學們都很棒!老師真的很榮興來上這一堂《武陵春》謝謝!

生齊鼓掌

1、在李清照的筆下,有很多不同的愁,少女的愁,閨怨之愁,相思之愁,以及中年的鄉(xiāng)愁、國愁,每一種愁跟她的生活經歷以及生活背景十分相關,所以在上課的時候,不時插入與作品有關的資料。特別是讀到“日晚倦梳頭”時,插入“翻書賭茶”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這是一對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并曾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此時最愛自己最懂自己的一半離開了自己,再怎么梳妝打扮也已無人欣賞,自然是“倦梳頭”了。在讀到“只恐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時,插入作者的身世經歷;北宋敗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xiāng)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毀。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而只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這時她已經53歲了。試問,一個垂垂暮年的孤獨、柔弱靈魂如何能承受得起這許多愁。這些資料對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詞意主題起著很大的作用。

2、朗讀教學是詩詞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備課時在這個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怎樣把吞吐吟誦的停頓長短,快慢延長貫穿到這首詞中?同時考慮到朗讀又是學生的薄弱點,怎樣有新意又有效呢?朗讀形式上多樣性,齊讀,男女生分別朗讀,同時也讓學生更快地進入了朗讀的境界,體會到了朗讀的樂趣,朗讀的意境。事實上,這批學生朗讀的功底還是可以的,由于我個人的引導繁瑣,并沒有想象中的好,但如果想達到更盡如人意的效果,如果出示名家的朗讀音像資料,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加以必要的揣摩,可能會更錦上添花。

3、課堂教學總體而言是表面熱熱鬧鬧的小討論和滿堂絮叨不清的碎問碎答。而比較滿意的地方就是描寫“風住塵香花已盡”的畫面,給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且采用感性思維簡單切入,讓同學們比較容易下筆。問題流于文本表面,激發(fā)不出思維沖突,連珠炮似的簡單追問充塞整個課堂。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自由的課堂空間,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思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4、①語文教學除了朗讀見功力之外就是板書,板書的藝術是對文字最好的闡釋,但整節(jié)課下來,卻只字未見,這是這節(jié)課最大的缺陷,也是我的一個遺憾。

②課堂用語在環(huán)節(jié)不能一矢中的,設問不準,學生回答就會脫離教學意圖,如果沒有很好的課堂機智,就很容易讓學生逃出課堂,走入無效教學的怪圈。都說“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確實,課后發(fā)覺自己的實時評價還不夠精確,豐富,全面引導學生的能力還欠缺,朗讀還有待于加強等等,要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琢磨加強。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74639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