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將自己的閱讀體驗、思考和感悟通過書面形式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寫一篇有深度的讀后感呢?我們可以從書中所傳達的主題、情感、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分析和闡述。接下來,我們一同來讀一些精彩的讀后感,希望能給你的讀書帶來一些新的視角和啟示。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一
讀一本書容易,但像黃老師那樣把讀書看成一種樂趣,當成一種享受并為之付出心血卻不容易。要想使夢想成為現(xiàn)實,必須擁有能夠實現(xiàn)這一夢想的信念和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我缺少的正是這種毅力。尤其身為教師,必須不停地學習,今后我要向黃老師學習,做一個愛讀書的人,活到老學到老。
在書中,黃愛華老師介紹了許多教學主張,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化、細節(jié)化、智慧化三大觀點。
黃老師的數(shù)學課上,處處能夠感受到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他總能夠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學習數(shù)學的大課堂,依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學生去思考和實踐的數(shù)學問題,并把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shù)學化,讓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shù)學和理解數(shù)學,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黃老師始終認為:“細節(jié)可以體現(xiàn)一個老師的實力和功力,細節(jié)的變化標志著課堂理念與實踐的變化。關注細節(jié),就是追求教學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確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學新境界的體現(xiàn)”此話不無道理。
研讀一個個教學案例,可以看出黃老師那些巧妙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獲取知識。他給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賦予了生命的內涵,他使課堂教學成為一個師生“學習共同體”,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是一種精神交流關系,教學過程因此成了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成了學生自由表達觀點、暢談體驗,充分展現(xiàn)個性的過程,成了師生雙向交流的互動過程。
這本書,對我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教學也有很大的影響。黃老師創(chuàng)設的有些情境可以直接借用,也有的可以適當改變,或者根據(jù)他的思路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我的課堂也一定會多了歡笑,多了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二
《黃愛華與智慧課堂》一書按”我的成長之路“、”我的教學主張“、”課堂實錄與點評“、”專家評說“、”人物介紹“五大部分詳細解讀了黃老師的成長歷程。全書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黃老師的成長歷程、教學主張、教育發(fā)展趨勢等,并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鮮活的教學實例,讀來有幾點感觸。
黃愛華1966年生,特級教師,現(xiàn)任深圳市福田區(qū)教育局教研中心副主任。全國優(yōu)秀教師、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深圳市”鵬城青年功勛獎章“獲得者。1985年以來,一直從事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兩次獲全國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多次在全國數(shù)學研討會上作觀摩課、示范課。在全國十多家省級以上報刊上發(fā)表教學論文近百篇,參與編寫少兒讀物15冊約80多萬字,編著教學用書80多萬字。
而立之年的黃老師,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研究這一寬廣的領域中,已辛勤耕耘十五個春秋。初涉教壇,他又得到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盧專文、邱學華等專家悉心的指導,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各級各類的公開課來展示自己,磨煉自己。有了專家的指點,黃老師前行的路上有了正確的航標。多次求教,耳濡目染,他被名師的教學藝術深深吸引。”教師是智者。首先,教師應該博學,應該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學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其次,教師應該是睿智的,是智慧的化身。他像一塊寶石,永遠散發(fā)著人格、學識和智慧的魅力。“在他的自傳中,我看到他對數(shù)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也堅定了其畢生從教、當一名優(yōu)秀數(shù)學教師的信念。
成功源于勤奮。為了掌握教學規(guī)律,接受新思想,尋求新突破,他利用業(yè)余時間鉆研教材,翻閱資料。他學習數(shù)學教育學、兒童心理學,掌握兒童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研究國內外不同教法的特點,搜集教改動態(tài),分析小學數(shù)學教材的知識體系,探索兒童認知的最佳建構過程。書籍,為他展現(xiàn)了一個迷人的世界,他如蜜蜂采蜜一樣如饑似渴地吸取知識的瓊漿玉液。幾年時間,他閱讀了大量書刊,寫下了數(shù)十萬字的讀書筆記。讀書不但豐厚了他的精神底蘊,還滋養(yǎng)了他的靈氣,使他在教改路上越走越遠。
黃愛華的教學主張很多,粗粗閱讀,以下幾處印象較深。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基礎。按照《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的發(fā)展包括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tài)度四個方面。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這幾個方面的發(fā)展是交織在一起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學生獲得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數(shù)學教學應該以發(fā)展為核心,學生要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學會做人。從黃愛華的課堂教學中,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點。
數(shù)學應是現(xiàn)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于做的。作為基礎數(shù)學教育,應使人人為今后升學、就業(yè)和自學打下扎實的應用數(shù)學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未來的數(shù)學家。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黃老師十分善于在課堂教學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正如在他的課例當中提到的酒的度數(shù)、足球比賽中的射門角度問題、股票的漲跌問題等等,可以說都密切地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感覺就象在閑聊家常一般,說的都是學生熟悉而感興趣的話題,這樣一來,學生在不經(jīng)意之間就”陷“進了主動的學習中去。這種閑聊式的導入教學,比起我們現(xiàn)在很多教師費煞苦心在課堂上天南地北地試圖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確要高明得多,效果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黃愛華還認為,智力活動的核心是思維,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具體體現(xiàn)。他在教學實踐中,善于交給學生思維的主動權,讓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享受數(shù)學思維成功的樂趣。
認真研讀一個個案例,不難看出黃老師富有前瞻性、先導性的教學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學生將積極去思考問題,主動去獲得知識。它給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賦予了生命的,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了師生交流、對話的平臺,學生的自主性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師生的雙向交流互動過程得到了良性的發(fā)展。
黃愛華老師用其對教學的獨特認識向我們詮釋了數(shù)學教學的真諦,也激勵著我樹立了今后的奮斗目標,我將沿著專家們奮進的足跡,實踐于每一堂課中,大膽尋求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理想。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三
近段,我拜讀了《黃愛華與智慧課堂》這本書,這是一本很值得數(shù)學教師一讀的書。這本書記錄了黃愛華的成長之路和他的教學主張,讀后有一些感觸:
黃老師認為“數(shù)學應該是現(xiàn)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于做的”。在教學中應該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應該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傾注真摯的愛。讓后進生“體面”地坐下去。課堂中做到知情交融、教學相長。在課堂上既要有寬松的環(huán)境、和諧的氛圍,更要有全情的投入、激烈的爭鋒。課堂不僅僅使學生停留在快樂學習的狀態(tài),而是進入真正思考的創(chuàng)造境。研讀一個個教學案例,可以看出黃老師那些巧妙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獲取知識。它給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賦予了生命的內涵,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個師生“學習共同體”,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是一種精神交往關系,教學過程因此成了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成了學生自由表達觀點、暢談體驗,充分展現(xiàn)個性的過程,成了師生雙向交流的互動過程。
讀一本書容易,像黃老師那樣把讀書看成一種樂趣,如饑似渴地讀書并不容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xiàn)實,但首先必須擁有能夠實現(xiàn)這一夢想的信念和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我覺得我缺少的正是這種毅力。尤其身為教師,必須不停地學習,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一個有涵養(yǎng)有魅力的人格的支撐,更是一名教育者的課堂底蘊的支撐。今后我要向黃老師學習,做一個愛讀書的人,活到老學到老。
我想,這本書今后我不光要認真讀完,更要在教學中實踐。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四
前些天,接到通知12月中旬要上交一份讀后感。于是就繼續(xù)拿起了《黃愛華與智慧課堂》這本書。又再次回顧了當初給了我提醒的觀點,那就是給學生充分的探究、討論和表達的機會。
黃愛華老師在書中提到:任何一種有效的、成功的教學,都必須是有學生主體參與的,而學生實質性的參與需要沉靜的心智活動。在我看來,就是說,學生既要有參與教學活動的動,又要有活動后平心靜氣思考的靜,做到動靜結合,這一節(jié)課就是愉悅且高效的。
書中還講述了一個關于“蚯蚓課”的故事,生動典型。讀完后我感受到,由孩子自己親自接觸感受的知識更容易記憶,而且在他的腦子里記住的不僅僅是文字性的知識,還有當時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學生主體參與教學實質上是在教學中解放學生,發(fā)展他們的自主活動性,讓他們學會思考,充分地發(fā)揮孩子們的潛能。
但是平時在上課的時候,我為了趕進度,課上孩子們體驗的不多,比如在講豎式減法的時候,為了節(jié)省時間,整數(shù)減小數(shù)時,被減數(shù)需要補0這個知識點都是我直接通過提問來得到結論,而不是讓學生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得到結論。我覺得可能這樣得到的結論有的孩子當時能記住為什么,但之后就想不起來為什么被減數(shù)要補0了。
所以,在看過這一章節(jié)后,我認為以后不論多著急,都要讓學生有一個從體驗到提煉結論的過程,這樣孩子們才能夠真正體驗到學數(shù)學的快樂。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五
黃愛華是深圳市最年輕的特級教師。他先后多次代表深圳市和廣東省參加全國小學數(shù)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觀摩大賽等活動,他精湛的教學藝術和揮灑自如的教學風格不僅征服了學生,也征服了聽課的專家和學者。黃愛華的課堂教學獲得了巨大成功,最近,我有幸拜讀了《黃愛華與智慧課堂》這本書,從他的成功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下面就談談我讀后的一些感受。
與其說黃老師是在上課,不如說是在享受,可以說他的“表演”不遜于一部叫座的影片,他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的那種魅力是每個數(shù)學老師所期望擁有的。讀了《黃愛華與智慧課堂》,也更為詳細的知道這位數(shù)學特級教師的成長過程與教學風采,許多的感觸油然而生!
書中講到“課堂教學中設計的精妙、指導的精確、用詞的精辟、教師語言的風趣幽默,語氣上的抑揚頓挫,靈活的教學機智等讓一節(jié)課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深深地把人吸引住。一個有吸引力的教師何嘗不是一個好的藝術家,一個充滿魅力的人呢?”。如果能象黃老師一樣苦練普通話和書法,聯(lián)系相聲、小品演員的語言表現(xiàn)能力,廣泛涉獵于音樂、體育、游戲、讀書各個層面寬廣視野與活動空間,做一個有魅力的教師又何愁不能深深地吸引學生,又何愁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的效率呢!
書中還提到了黃老師很多的教學主張,如:“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按照《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的發(fā)展包括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tài)度四個方面。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這幾個方面的發(fā)展是交織在一起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學生獲得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數(shù)學教學應該以發(fā)展為核心,學生要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學會做人。黃愛華老師的課堂教學時刻都在體現(xiàn)這一點?!皵?shù)學應是現(xiàn)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于做的”作為基礎數(shù)學教育,應使人人為今后升學、就業(yè)和自學打下扎實的應用數(shù)學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未來的數(shù)學家。
還有很多主張例如“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數(shù)學課堂”;“把學生成功的歡樂帶給學生”;“數(shù)學教學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總之其課堂教學藝術可以用“實、活、美、趣、新、效”六個字來評價。
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最終歸屬與落腳點,新課程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天地,讓生活走進我們的課堂、讓活動充滿我們的課堂、讓師生在互動中成長,因為我們的教學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換老師用智慧向我們演繹了課堂教學的真諦。借用黃孔辰的評價“與其說黃愛華老師是一位名師,倒不如說黃愛華老師是一本書,一本只有認真思考、認真實踐后才能讀懂的書”。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六
讀了《黃愛華與智慧課堂》這本書我獲益匪淺。這是一本很值得數(shù)學教師一讀的書。這本書記錄了黃愛華的成長之路和他的教學主張。全書按“我的成長之路”、“我的教學主張”、“課堂實錄與點評”、“專家評說”、“人物介紹”五大部分詳細解讀了黃老師的成長歷程讀后感觸頗深。
在“我的成長之路”中有這么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在業(yè)余時間里的所為和所不為。黃老師的閑暇時光基本上都是在讀書中度過的。書成了黃老師的寶貝,每當他能借到比較好的書就如獲至寶。他曾經(jīng)在一個星期內看完《特級教師課堂實錄》并寫下近十萬字的筆錄。還有一次他發(fā)現(xiàn)同事那里有一本200多頁的好書,便要借閱,誰知那位同事脫口說道:借你一晚吧。就在那晚黃老師看到凌晨四點多,作了詳細的摘錄,當?shù)诙焱聜兛吹剿∧[的眼睛之后都驚呆了。正是黃老師這種不知疲倦、如癡如醉地讀書精神使他積累了深厚的文化知識,接受著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不斷地超越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總覺得自己做得已經(jīng)很好了,能夠在課余時間里主動學習鉆研自己喜歡的東西,但讀了這本書之后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做的還遠遠不夠。我想這也正是與名師之間的距離吧。讀一本書容易,像黃老師那樣把讀書看成一種樂趣,如饑似渴地讀書并不容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xiàn)實,但首先必須擁有能夠實現(xiàn)這一夢想的信念和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我覺得我缺少的正是這種毅力。尤其身為教師,必須不停地學習,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一個有涵養(yǎng)有魅力的人格的支撐,更是一名教育者的課堂底蘊的支撐。今后我要向黃老師學習,做一個愛讀書的人,活到老學到老。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七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黃金屋”,拿到了《黃愛華與智慧課堂》這本書,這是我最大的感觸。這本書記錄了黃愛華的成長之路和他的教學主張。
一、個人成長。
他在書中說“寫東西是一種促進思考的最佳方式”,的確,很多時候,我也曾萌發(fā)一些不錯的想法,當時的想法是,我先做著,待到有時間時我再來整理,往往被一些瑣事打岔就擱淺了,最后不了了之。看來動手去把把這些想法記下來就是在思考如何實施,寫得過程就是最好的思考過程。這一行職業(yè)的特殊性也要求教師筆耕不斷,不然只能停留在工匠的水平,得不到提高。所以,我還是應該堅持去寫教學札記。也不要等到以后了,就從讀這本書開始吧。也許,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
二、教學主張。
黃愛華的教學主張很多,粗粗閱讀,以下幾處印象較深:
數(shù)學應是現(xiàn)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于做的。作為基礎數(shù)學教育,應使人人為今后升學、就業(yè)和自學打下扎實的應用數(shù)學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未來的數(shù)學家。
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傾注著真摯的愛,讓后進生“體面”地坐下去。課堂中做到知情交融、教學相長。
三、教學體驗。
我借鑒前輩的數(shù)學游戲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比較數(shù)的大小》,共試講了三節(jié),其間遇到的課堂生成花樣百出,此時更體現(xiàn)黃愛華老師所提倡的“創(chuàng)造性”,只有不斷提升個人魅力,才能經(jīng)營好一個鼓舞人心的課堂。研讀著他的一個個教學案例,不難看出黃老師利用巧妙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獲取知識。它給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賦予了生命的內涵,它使數(shù)學的課堂上也充滿了靈氣,這樣的教學過程因此成了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成了學生自由表達觀點,暢談體驗,充分展現(xiàn)個性的過程,成了師生雙向交流的互動過程。
俗話說得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讀過這本書后,我有這樣的感受,研讀了這本書,勝過了我十年的教書生涯。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八
很有幸,在學校的營養(yǎng)書架上發(fā)現(xiàn)了《黃愛華與智慧課堂》這本書,借到這本書真是如獲至寶。這是一本很值得數(shù)學教師一讀的書。這本書記錄了黃愛華的成長之路和他的教學主張,讀后有幾點感觸,記錄如下。
一、個人成長。
他在書中說“寫東西是一種促進思考的最佳方式”,的確,很多時候,我也曾萌發(fā)一些不錯的想法,當時的想法是,我先做著,待到有時間時我再來整理,往往被一些瑣事打岔就擱淺了,最后不了了之。看來動手把這些想法記下來就是在思考如何實施,寫得過程就是最好的思考過程。這一行職業(yè)的特殊性也要求教師筆耕不斷,不然只能停留在工匠的水平,得不到提高。所以,我還是應該堅持去寫教學札記。也不要等到以后了,就從讀這本書開始吧。也許,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
他在書中說“課堂教學中設計的精妙、指導的精確、用詞的精辟、教師語言的風趣幽默,語氣上的抑揚頓挫,靈活的教學機智等讓一節(jié)課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深深地把人吸引住。一個有吸引力的教師何嘗不是一個好的藝術家,一個充滿魅力的人呢?”。是啊!教師的個人魅力在課堂上至關重要,只要能深深地吸引學生,何愁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的效率,甚至延續(xù)到課后,乃至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自問自己上課風趣幽默少之,嚴謹不足,這是不是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我想是的。
二、教學主張。
黃愛華的教學主張很多,粗粗閱讀,以下幾處印象較深。
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基礎。按照《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的發(fā)展包括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tài)度四個方面。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這幾個方面的發(fā)展是交織在一起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學生獲得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數(shù)學教學應該以發(fā)展為核心,學生要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學會做人。從黃愛華的課堂教學中,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點。
數(shù)學應是現(xiàn)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于做的。作為基礎數(shù)學教育,應使人人為今后升學、就業(yè)和自學打下扎實的應用數(shù)學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未來的數(shù)學家。
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傾注著真摯的愛,讓后進生“體面”地坐下去。課堂中做到知情交融、教學相長。
追求卓越的教學藝術。黃愛華的課堂教學藝術可以用“實、活、美、趣、新、效”六個字來評價。
由于時間關系,閱讀得比較粗淺,有人曾說“與其說黃愛華老師是一位名師,倒不如說黃愛華老師是一本書,一本只有認真思考、認真實踐后才能讀懂的書”。我想,這本書今后我不光要讀,更要在教學中實踐。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九
何謂“理”,按照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就是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包括事物的規(guī)律,是非得失的標準等。我們教學上的“以理服人”就是通過講明道理、事理,讓學生懂得掌握學習之“道”。具體而言,就是要通貫事物本真之義,說清事情或論點的是非得失的根據(jù);就是講科學、講真實、講誠信;就是遵道而行,循理而進;就是不牽強、不做作、不欺詐,從而讓學生明白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固有規(guī)律和基本原理,善于辨析事物的是非曲直?!袄怼钡母邔用娴囊饬x在于規(guī)范了人類的基本生活秩序,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中的基本準則,是構建人類法律法規(guī)的最基本要素,而這需要我們課堂教學中“以理服人”,盡早建立學生識理、明理的思考習慣。
學校是講“理”的地方。教育者首先需要的是以理服人,并以此引領學生,讓我們的學生明白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用真理鑄就骨骼,讓求真講理的作風深入學生的血脈?!洞髮W》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边@里,既有對君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標準要求,又執(zhí)果索因,前后邏輯嚴謹,依理推論,步步為營??鬃託v來強調的是先成人而后成才,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比绻粋€人不識字還可以做人的話,那么不講理、不明事理就不能做人了?!笆萑饩?、“毒奶粉”、“邵陽棄兒”以及接連發(fā)生的拆遷自焚事件,都提醒我們這個社會,當務之急是要學會“講道理”。通常情況下,“理”的回避,就是“法”的淡漠。學會做人比求取知識更為重要。學習是認知結構的組織和重新組織,是把有內在邏輯聯(lián)系結構的教材與學生原有認知結構關聯(lián)起來,新舊知識發(fā)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學生頭腦中獲得新的意義為結果。這充分說明,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解順邏輯、循規(guī)律是非常重要的。對于“理”的把握,教師通常會出現(xiàn)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是不講“理”。教師的講授不能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出發(fā),不能從學生理解問題的先后順序步步推進,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理”的屬性,違背學生認知規(guī)律,課堂“跳躍性”大,學生很難把前后所講的內容有機地“關聯(lián)”起來。在課堂上只有“陳述性”知識的呈現(xiàn),而無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導致學生無從獲得提高思維能力的“程序性”知識,所認識的事物都是孤立的,只能是死記硬背知識點。
其二是講不清“理”。有的教師囿于自己在應試環(huán)境下成長的認知水平,講不清概念,于是就指望學生通過做題來鞏固知識,由此造成學生心中無“理”路茫茫,陷入盲目操練?;蛘邔Α袄怼钡陌盐詹粔蚴炀?,無法做到融會貫通、游刃有余,從而落入所謂的課堂上“念教案”、“讀課件”現(xiàn)象?!袄怼钡某尸F(xiàn)或是凌亂糊涂的,或是僵化機械的。
其三是為理而“理”。從教學內容來講,“理”是相對嚴謹?shù)?,一些教師或者性格使然,或者過于追求課堂效率,一個環(huán)節(jié)緊跟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容許有絲毫的“旁逸斜出”,只考慮學科教學任務的落實,而不顧及學生接受能力和習慣。這樣的教師,往往臉部肌肉僵硬,表情嚴肅,缺乏應有的教學機智,不能對學生的即時反映作出即時應變。這樣的課堂,往往枯燥呆板,沉悶乏味,規(guī)范有余而活力不足,了無意趣。學生享受不到課堂的樂趣,教師自己也教得很痛苦。幾堂課下來,學生就胃口全無,興趣大減。
講何理,如何講,要達到怎樣的“以理服人”,確乎是教學中要重視的一個關鍵所在。
二、趣的必要性。
“理”是嚴謹?shù)?,但教學是心智碰撞的生命運動,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是年輕的富有新奇心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是純物質的知識裝載容器,課堂要有“理”的闡發(fā),更要有情的激蕩與感染。這就有賴于課堂上“趣”的適時生發(fā)。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調趣味,教學中的“趣”,更多指向教師的課堂智慧和風格,適時的或風趣幽默,或旁征博引,或深入淺出,或雅俗皆備,凡其言行,能見其寓教于樂、樂中獲知、樂中啟智的高雅情趣。難以想像一位嚴謹有余、單一刻板的教師,其課堂會是生動活潑的,他的學生能從中獲得情感的滋養(yǎng)和想象力培養(yǎng)的。從年輕人的身心特點考慮,課堂上適度的“趣”是非常必要的。在我看來,課堂上“趣”的有效運用,起碼有以下好處。
其一是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一堂好課,是師生雙方都能從中收獲真理和樂趣的課。而一堂嚴謹、邏輯的課,未必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強之以意,導之以行,堅之以信,才是學生學習、消化、吸收新事物的心理過程,才能使知識真正進入學生的認知本體。如果只是強調“曉之以理”的重要性,停留于認知層面,沒有“動之以情,強之以意”的跟進,缺少情感的投入,學生就會出現(xiàn)認知與行為的“斷痕”,并影響其人生信念的確立。學生對新事物的認同、內化,總是要建立在情感接受的基礎上,教師饒有興趣、充滿情趣的講解,有利于造就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對“理”的向往、美的追求。如“口之于美味、耳之于悅聲、目之于美色”一般,才能更好地將“理”賦予學生。如果老師上課過程中,只是刻板地按照知識點的形成邏輯來教學,這樣的課堂往往因為缺少生趣而使學生感到乏味,沒有學習的興趣,即使這些內容是無窮的寶藏,學生們也生不起挖掘之心。
其二是有利于學生不同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課堂上,教師推因及果、執(zhí)果索因,條件結論之間靈活轉換,有利于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yǎng);風趣幽默的語言、豐富靈動的表情、詼諧機智的比喻,有利于學生幽默思維的培養(yǎng);別出心裁的視角轉換、眼界開闊的知識拓展,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這樣的課堂,能夠激活學生的情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出學生的樂趣。應試教育的弊病,便在于對學生情趣、興趣、樂趣的剝奪,使得學生越學越厭學。有些時候,學生會因為學習、情感、家庭等因素而處于兩難的窘境之中,就像夾在深淵與追兵之間,教師幽默的語言引發(fā)的笑聲,就像突然長出的翅膀,把學生帶出進退維谷的地方。這樣的語言與笑聲因為使學生擺脫了刻骨銘心的糾結而終身難忘。教師是操縱人的命運的職業(yè),好教師是學生偶像,會從語言、舉止、思維方式等多方面影響學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其三是有利于學生喜歡教科書。網(wǎng)絡文化、手機qq,都是即時的,最新的,遠比教科書有趣。而教育總是用昨天的教材培養(yǎng)明天的人才。相對而言,列入教科書的,必定是已經(jīng)“舊”了的東西。但對教育而言,“舊”的,不意味著是過時的。研經(jīng)品典,啟智取道。關鍵在于我們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教材所蘊含的巨大能量,把經(jīng)典背后的動人故事生動地再現(xiàn)出來,把提煉得純之又純的定理、公式的來龍去脈還原出來。這種還原與再現(xiàn),往往需要教師理趣諧合的教學機智。
三、教之秘訣在于度。
有幾個機智幽默、與人為善的朋友,乃人生之大幸。與這樣的人在一起,生活中總是不乏風趣、情趣與樂趣。作為教師,每天和充滿好奇心的年輕人在一起,總是生活得充滿朝氣,我們理應感恩于這樣一份有趣的職業(yè),理應把“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責詮釋得富有新意、饒有趣味。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一些直觀的教學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設計好導語,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把更多的快樂帶給我們的學生。當然,在以“趣”動情時,要放得開、收得攏,行止得體,進退有度。倘若過了頭,失之于度,或淪落為膚淺的哄笑,或因其不當而難堪尷尬,落個沒趣。
所以,教之秘訣在于度?!叭ぁ敝`動不可損害了“理”之沉穩(wěn),更加不能喧賓奪主。課堂的作用還是以知識的傳授、方法的掌握和思想的領悟為主旨?!叭ぁ钡倪\用要有一個“度”的把握。課堂上的“趣”應該圍繞著“理”來展開,因“理”而“趣”。倘若一味求“趣”,東拉西扯,漫無邊際,為趣而“趣”,就丟了教學的根本。同時,還要注意“趣”求高雅。年輕人總是對什么都充滿好奇,圖新鮮、求滿足。作為教師,切不可為求一時之樂,口無遮攔,隨意迎合。
簡而言之,既不能“得理不饒人”,也不能“求趣而失理”。過于強調課堂教學的趣味,將精力都用在了與學生的哈哈一樂中,一節(jié)課下來,過于展示雕蟲小技,忽略了對教學主旨的把握,這便成了表面高效實際低效的課堂。這樣的錯誤最容易在年輕教師身上發(fā)生,滿腔熱情卻失于膚淺。
“理”剛勁如鐵,“趣”柔情似水?!袄怼笔钦n堂教學的第一層功夫,貴在總攬全局,立足根本;“趣”是課堂教學的第二層功夫,重在用人性化的方式選擇,優(yōu)化我們的教育行為。兩者的有機諧合,才是真正的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十
【文章摘要】新課程理念下的建構式生態(tài)語文課堂教學更重視閱讀和品味語言,但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究竟應該精心品味哪些語言點呢?我認為應品味體現(xiàn)人物語言個性的句子、點睛之筆或深化主旨的句子、富含哲理的句子、精妙的景物描寫文中引用的詩句、名言及詩歌辭賦。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閱讀品味。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鼻叭藢ψx書的總結真是精辟入里。新課程理念下的建構式生態(tài)語文課堂教學更重視閱讀和品味語言,鼓勵學生學習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重視閱讀的訓練,在教學中要多讀少講,以讀代講。讀是在反復品味作者語言,咀嚼、消化、吸收、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好的文章,其語言也不會遜色。我們平時閱讀的文章,有的語言精美,有的語言幽默風趣,有的語言含蓄深沉,有的語言平淡樸實,有的語言雋永詩意。
但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究竟應該精心品味哪些語言點呢?以下是我在聽課學習、閱讀書刊以及自己教學實踐中總結幾點,與大家共享。在具體的語境中品析鮮明的人物個性語言、點睛之筆或深化主旨的句子、富含哲理的句子、精妙的景物描寫文中引用的詩句、名言及詩歌辭賦。說明詞、句、段的表達作用等等,才能從內涵上理解文章。
我認為應該主要通過反復閱讀人物的語言,感知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語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的或間接的表白,通過反復閱讀人物語言,進而體會人物的心理、精神.從而把握人物的性格。文學作品中,描繪人物的肖像、動作、心理、語言、神態(tài)、細節(jié)等語言,極富表現(xiàn)力,品味這些句子有助于我們理解人物特點,分析人物形象,從而深刻地把握文學作品的內涵。
在小說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我常常要求學生反復閱讀小說中的人物語言.讓學生在閱讀人物語言的過程中.去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范進中舉》中,范進得知自己真的中了舉后,喜極而瘋的一段描寫。作者就運用了語言“噫!好了!我中了!”,動作與神態(tài)“一再拍手笑”等描寫,夸張但不失真,矛頭直指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父親的一段描寫: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他向旁邊走了幾步,瞪著眼看了看擠在賣牡蠣的身邊的女兒女婿,就趕緊向我們走來。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只眼也跟尋常不一樣。他低聲對我母親說:“真奇怪!這個賣牡蠣的怎么這樣像于勒!”這段文字對“父親”進行了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形象地表現(xiàn)出“父親”知道那人是于勒后,怕被女兒女婿發(fā)現(xiàn),不敢面對現(xiàn)實的緊張、失魂落魄。在講述本段時,我反復讓學生朗讀,然后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來感受人物形象。
二、品讀概括的點睛深化句子。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精讀評價是:“具體考察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xiàn)”,同時強調“考察學生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重視“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文學作品主旨的詮釋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甚至可以說是作品鑒賞和閱讀教學的必然歸宿。因此學生無論學習哪一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中心主題是不可或缺的,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品味點睛之筆必不可少。
如《都市精靈》一文,作者有感于某些現(xiàn)代都市連鳥雀也少見或不見的現(xiàn)實狀況,提出都市中人應當與鳥、魚、獸共處的觀點,表達了優(yōu)化生活環(huán)境質量的愿望。在教學時,我就引導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體會文章選材的豐富性和結構的條理性,從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城市里有沒有鳥、魚、獸,倒是一個不錯的衡量標準,首先是衡量人類意識的自覺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質量的優(yōu)劣程度”。
三、品析精美的哲理性句子。
在閱讀理解中,不僅要注意一些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關的句子,而且要特別注意體會一些具有深層含義的句子。一般地說,深層含義的句子是那些能表現(xiàn)文章主旨,具有象征意義,蘊含深刻哲理的句子。
哲理深刻的語言是作者經(jīng)典的總結與深刻的人生感悟,是文章中閃耀智慧光芒的亮點。琢磨這些句子如同和作者對話,可以啟迪讀者思考人生,提升境界。比如品味《老人與海》作品中“我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一句,可以樹立堅強的人生信念,獲得克服困難的勇氣;人們品味莎士比亞作品中經(jīng)典名句,懂得應當開創(chuàng)怎樣的人生,怎樣勇敢地、智慧地生活?!俺晒κ。诖艘慌e”“要收獲谷實,還要等我們去播種”??《故鄉(xiāng)》中“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個木偶人”這句話揭示了農(nóng)村破敗,農(nóng)民痛苦地根本原因。
四、品享精妙的景物描寫片段。
“一切景語皆情語”,精妙的景物描寫表達一種意境美,散文中的景物描寫不僅給人如詩如畫的境界,也對渲染氛圍,凸現(xiàn)主旨,表現(xiàn)人物情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說中的景物描繪更能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但是,學生往往重視作品中人物的行為,人物的命運,忽視文章中的景物描寫,對景物描寫的作用,往往也不去細致的推敲。
一般來說,品析精妙的景物描寫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讓學生重視文章中的景物描寫。要學生明白,在文學作品中,情景的刻畫,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之物,那是文學作品的重要組成。如果忽視了景物描寫,那文學作品就失去了基本的情趣和韻味兒。
比如說,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中,“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太陽的臉也紅起來了”;“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通過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使景物變得鮮活生動,形象逼真。
朱自清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逼真’等于俗語所說的‘活脫’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笨梢哉f,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達到了這樣的藝術境界。在這篇課文中,對景物描寫的品味和揣摩本身就是學習的重點。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幾個大雨點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兩下。雨點停了,黑云鋪滿了天。又一陣風,比以前的更厲害,柳枝橫著飛,塵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風,土,雨,混在一處,聯(lián)成一片,橫著豎著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用惡劣的暴雨環(huán)境襯托祥子痛苦地境遇,為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做鋪墊,深化小說思想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我反復讓學生朗讀,通過朗讀品味來感受祥子當時的悲慘狀況。
其次,教給學生景物描寫品析的基本方法。文章中的景物描寫的品析,一般是從三個方面展開:
第一是作品描繪了哪些意象,描繪出怎樣的意境?
第二,采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修辭方法及其作用:1.修辭方法:如擬人為的是賦予生命力,把物寫活了;比喻為的是形象生動;對偶顯得整齊,瑯瑯上口。2.烘托作用,如渲染某種氣氛,襯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特點。3.創(chuàng)設某種意境,蘊含某種哲理,如以物喻人,借景抒情,表達某種象征含義。4.品味精妙的詞語,往往一句話的亮點就在某一詞或字上,所謂“一字傳神”、“一字千金”。
第三是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景物描寫對表現(xiàn)主題起到怎樣的作用。
再次,在寫作中,要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景物描寫。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學以致用,在知識的運用中,能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強化知識,形成技能。在作文寫作中,尤其是記敘文體裁的作文,要引導學生,運用景物描寫來渲染氛圍,表達情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獨自品析精妙的景物描寫了。
五、品悟精彩的詩文名句。
無論是現(xiàn)代詩歌,還是古詩詞曲,都有一種意境美,都具有較高的思想藝術價值,值得反復揣摩、精心品味。如何品味?讀者要做到三會即:“感”、“悟”、“聯(lián)”。“感”,即讀懂句意,感受意境;“悟”,即品味詞語,體會作者情懷;“聯(lián)”,即展開聯(lián)想,聯(lián)系生活現(xiàn)實(個人和社會)。
欣賞古詩詞,無論是誦讀吟詠,還是解讀意象,賞析意境,都要。
對語言進行反復揣摩,仔細品味。要抓住詩中的妙字佳句,從字里行間去發(fā)現(xiàn)詩人遣詞造句的匠心,去努力地挖掘語言文字背后的盎然意趣,只有這樣,才能深切感受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領會詩人的藝術風格,進而感受古詩詞的語言魅力,享受到誦讀古詩詞的快樂。品味語言可以從修辭角度出發(fā),也可以從煉句角度出發(fā)。
如: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句為例:詩人采用了象征、擬人的手法,“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那江上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再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的“落”字新穎、妥貼,給人以動感,仿佛秋思隨著銀灰的月光一起灑落人間。既增添了無限的情趣,又品味到古詩詞的語言美。
同時我們在閱讀中也會發(fā)現(xiàn),很多文章旁征博引,很有說服力。作者引用的大量的名言、詩句一定是精挑細選的,因此,我們閱讀時,不僅要品味名句本身的含義、道理,更要品味它在文章語言環(huán)境中發(fā)揮的作用,感受名句的思想內涵。季羨林的《成功》一文中轉引的王國維的“境界說”是中國文化的經(jīng)典言論?!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薄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薄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些經(jīng)典名句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領會其中的深意,悟出詩句的精妙極其作者的用意,感受作者的恰當引用所達到的精彩效果。感悟作者如何巧妙利用詩句名言來深化主題強化中心論點的。
語言藝術博大精深,閱讀離不開“品”,細細品味,品味作品如同品味生活,妙趣橫生??梢云烦鋈松目鞓?,可以品出生活的浪漫,可以品出生命的意義。但愿我們一起:品味精彩語言,締造品位課堂!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十一
教學過程是一個從未知走向已知的復雜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發(fā)生又是通過課堂這個載體來完成的,因此課堂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F(xiàn)在提的較多的就是構建智慧課堂,將課堂構建為一個以生為本的智慧系統(tǒng),謀求學生個性和能力的發(fā)展。智慧課堂是針對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而言的。陶行知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边@是對我們教師的告誡。主動性、差異性和潛在性是學生的特點,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差異性表現(xiàn)很突出,課堂組織形式對學生主動性的影響也很大。
我時常思考如何組織教學,通過什么樣的教學手段來充分發(fā)掘學生的潛能。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以趣導學,邀請學生參與進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绻覀兒蛯W生平時溝通多點,他們會說,他們在初中的時候最喜歡上的課就是物理。那么這就值得我們思考了,為什么初中最喜歡的學科,到了高中就那么怕,而且學習參與度那么低呢?進一步了解發(fā)現(xiàn),初中物理在知識的呈現(xiàn)上,大多都運用了生動、直觀的圖片或演示實驗。而這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也是存在的,但往往由于我們過多地關注于結果,而淡化了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最有效的就是情境生活化和實驗化。
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感到親切,而且由于有親身的體驗,所以對生活現(xiàn)象中包含的物理問題容易理解,激發(fā)出探究的價值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并利用課堂所學解釋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實驗是物理知識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有趣的實驗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生在對實驗進行觀察與比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學習效果上來看,發(fā)現(xiàn)有著比體驗更好的效果?!绑w驗到的能理解,發(fā)現(xiàn)到的能應用”。學生在觀察實驗中發(fā)現(xiàn)到的往往是物理知識最關鍵的所在,即使發(fā)現(xiàn)中存在疑問,那么在質疑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大的收獲。
二、以愛護學,促進學生勇于互動。
智慧課堂是和諧的,和諧的課堂在客觀看待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保護學生的個性,讓每個學生在其最近發(fā)展區(qū)內都能有所發(fā)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放棄師道尊嚴,與學生文明相處,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和個性,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被老師所關注,感覺到自己的優(yōu)點被他人所發(fā)現(xiàn),進而從內心萌發(fā)出一種要進一步張揚個性的欲望,教師再給予恰當?shù)囊龑?,學生便會喜歡學習物理。
例如,在探究“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時,有個學生舉出了合力與一個分力相等的例子,這個例子很好,體現(xiàn)了合力與分力不是簡單的代數(shù)和、差的關系,我給予表揚,同時引導其思考:你還能不能舉出合力與兩個分力都相等的例子呢?該同學沒有能夠及時思考出來,臉都漲紅了,我說:“請坐下,你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你的例子讓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了下面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你生成的,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那么我們大家想想現(xiàn)在的這個問題?!痹谖疫@句話說完后,一個女同學主動地站起來發(fā)言:“兩個分力大小相等,當夾角是120°時,合力與兩個分力大小都相等?!蔽颐鎸υ搶W生沒有說太多的話,微笑著對她點了點頭,很干脆地說:“說得太好了!”其他同學也在聽到答案的瞬間,恍然大悟,當該同學坐下時,我看到她臉紅了。學生站出來回答問題需要勇氣,必須在其肯定課堂是和諧的,教師是保護自己的情況下才會站出來。該同學聽課更認真了,提出問題的質量提高了。
三、以本拓學,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
物理智慧課堂應體現(xiàn)物理與生活聯(lián)系的自然美,教材中關于這樣的素材也不匱乏。我們如果認真地分析現(xiàn)行的人教版物理高中教材,就會發(fā)現(xiàn)教材中存在如“科學漫步”和“科學足跡”等sts教育欄目,這些欄目中或是涉及最為前沿的科學,或是涉及某一個物理概念獲得的艱辛過程,或是涉及某一個科學家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等,這些都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最佳素材。在構建物理智慧課堂時,教師應充分地挖掘教材內容與sts教育的結合點,合理地滲透,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例如,教材中有“伽利略的實驗以及他的科學研究方法”等內容,我將這部分物理學史的內容引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的智慧所在,并還原科學家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的真實過程,這本身就是智慧化的,學生在了解物理學史的同時,體會到物理學研究的價值,科學家的睿智和堅持,對其自身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必然起到帶動作用。
總之,教育的目的,在于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體驗、有發(fā)現(xiàn),這些過程都不可以由教師越俎代庖。教與學是雙向的活動,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給學生提供有利于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情境,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保護并激發(fā)其學習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科學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十二
——參加“第二屆全國智慧課堂觀摩研討會”學習體會2016年1月8日,由蚌埠市教育局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智慧課堂觀摩研討會”在蚌埠市第二中學召開。來自北航實驗學校、廣州一中、淮安外國語學校、合肥八中、深圳中學、西安交大附中等全國知名學校教師用智慧演繹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精彩課堂。中央電教館副館長蔡耘、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田愛麗以及全國知名教育信息化專家和名校校長應邀作主題報告,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2000名中小學教師慕名觀摩。
基于教育現(xiàn)代化發(fā)展要求,“探索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方針。如何通過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打造高效課堂、智慧課堂?“智慧課堂”何以智慧?本次觀摩研討會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一、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白加黑”教學形式本次研討會安排的16節(jié)觀摩課,都是運用了科大訊飛公司研發(fā)的“多媒體教學機”進行的課堂教學。這種“多媒體教學機”通過無線網(wǎng)絡方式,將教學內容即時上傳到教室投影幕或一體機等終端顯示設備上,實現(xiàn)屏幕內容和操作的實時同步,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分別執(zhí)有一臺輕便小巧的移動電腦設備——教師機和學生機,具有電子課本、電子書寫、學習活動同步視頻、作業(yè)拍照和上傳、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和錯題統(tǒng)計分析、現(xiàn)場錄制微課等多種功能,能實現(xiàn)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即時互動,即時錄播課堂教學實錄供學生課后復習鞏固,老師課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網(wǎng)上學習輔導,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即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疑惑,并對該學生進行點對點式解疑答惑,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評價的精準性和課堂教學的有效度。
例如,蚌埠市釣魚臺小學張皓老師執(zhí)教《認識圓》一課,通過讓學生觀看微課導入新課;然后,隨機展示部分學生課前拍攝上傳的“找一找生活中的圓”圖片作業(yè),激活學生對圓的已有認知;接著,讓學生嘗試用圓規(guī)畫圓,即時上傳畫圓的視頻,并由學生自主講解畫圓的正確方法;在小組合作“探究圓的特征”以及演示“在籃操場上畫出半徑為1.5米的圓”的操作活動中,分別對各組的研究過程進行了同步視頻播放,生動直觀,活躍了課堂氣氛。
蚌埠市第二實驗小學郁松老師在執(zhí)教《認識百分數(shù)》一課時,也是通過讓學生觀看微課導入新課教學,然后展示和評析學生課前上傳的作業(yè),圍繞問題“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相同與不同點”,組織小組討論,并由小組長拍照研究成果上傳到大屏幕自主講解,引導學生自主認識百分數(shù)的相關知識。
北航實驗學校王紅老師在執(zhí)教《嘗試與猜測——雞兔同籠》一課中,將列表法、假設法和方程法等講解過程,現(xiàn)場錄制了微課并上傳到智慧課堂平臺,供學生課后復習鞏固,有效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難點。另外,老師還讓學生將課堂上沒有來得及完成的作業(yè),課后及時上傳到教師終端,利用在返程北京的火車上為學生作評講。通過網(wǎng)絡學習的平臺,突破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
二、基于自主學習理念建構先學后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信息網(wǎng)絡化背景下,課堂不再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唯一途徑,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培養(yǎng)學生善于自主學習能力是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華東師范大學袁振國教授說:“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知識多少變得不重要,知識結構的合理性才更重要。教師和學生不是知識多少的差異,而是知識結構和能力的差異。一多一少是傳播,一同一異是對話?!痹凇盎ヂ?lián)網(wǎng)+”時代,“技術+理念”將是未來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以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信息技術為手段,變知識傳授型的學習為自主性的、體驗式的學習,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性、參與者?!保ㄈA東師范大學慕課中心教授馬九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課堂教學變成了師生間的平等對話,試想,如果學生沒有對新知作前置性學習,對新知沒有一定的認知水平,何談與老師間的對話交流?那么,課堂也就難免成了老師“一言堂”。然而,“智慧課堂”正是基于學生課前觀看了老師錄制的微課和對文本內容進行自學后,課堂上師生才得以展開面對面對話交流、釋疑解惑和拓展深化認知。這種“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演繹著“翻轉課堂”所帶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以充分彰顯。
本次“智慧課堂”研討會展示的觀摩課基本上都是按照“課前學生自學——上傳預習作業(yè)——課上交流討論——即時練習鞏固”的流程組織教學。例如,在《認識圓》和《認識百分數(shù)》兩課中,執(zhí)教老師都在課前利用智慧課堂的平臺上傳了微課,讓學生自主觀看,完成自學作業(yè)并上傳到教師終端,課堂上老師首先通過作業(yè)分析平臺反饋學生答題情況,組織學生即時答疑,然后通過問題和任務驅動,由學生自主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匯報。在《認識百分數(shù)》一課中,關于“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異同點”的問題探究均由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然后拍照上傳到教師終端,老師即時將各小組的研究成果投射到大屏幕上,并安排學生自主講解。還有老師甚至將教師機交由學生到講臺上自主講解知識和分析自己的解題策略,并且學生的講解過程即時同步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老師則充當幫學生手執(zhí)話筒的服務者,真正踐行了還課堂于學生的“生本教育”理念。
愛因斯坦說:當你把學校里學過的知識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這“剩下的”就是基于知識學習過程中內化為人的發(fā)展所必需的自主學習、表達、分析、思維等綜合能力,“智慧課堂”正在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最大化?,F(xiàn)代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優(yōu)越的便利,使得學生的學習資源更加優(yōu)質豐富,讓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更加精準及時,便于老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使得師生、生生間交流不再局限于既定的教學時空。然而,“智慧課堂”不只是教學技術上的變革,更在于教師教育理念上的轉變,讓課堂教學超越知識教育的成見變成啟迪智慧的師生生命歷程。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十三
《非法智慧》是張之路寫的一本書,講了由于人們想更聰明而有人發(fā)明了“瓢蟲”芯片,結果出了一場大的麻煩,甚至致死了一個學生。這本書是我看到的第一本揭示科學是把雙刃劍,利用不當就會傷人的書。
《非法智慧》這本書告訴我們,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在我們享受科技的同時,萬萬不可忽略了科技可能會帶來的災害。
人應當過一種自然的生活,不可太過于地想用電腦之類的科技成果來制造自己沒有的聰明才干。因為如果這樣去做的話,那么就會有不屬于自己的“非法智慧”。想要利用這種智慧的人,最終得來的將永遠不會是成功,他們總是會深陷于麻煩的泥潭之中。這種與機器在一起誕生的“混血兒”,遲早有一天會發(fā)現(xiàn),在體內植入別的智慧,是個天大的錯誤,這個樣子的他們根本就不是自己,只是一群頭腦聰明的永久失敗者罷了。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理應保護自然。自然是人類的家,當自然不復存在之時,人類也會消失。當今,我們都說當今科學發(fā)展快,日子過的好。確實,日子是過的不錯,但為此付出的代價,是一整片藍天!科技業(yè)能給我們帶來災難,帶來戰(zhàn)爭,帶來污染。在享受的'同時,也應該想一想,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那么做,這樣的日子還能過多長時間!
科學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東西之一,科學是每個幸福家庭的必需品。但科學也不可濫用,如果將其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那會有意想不到的大悲劇緩緩降臨。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十四
通過目睹名師們的風采,聆聽他們對語文教學的深刻見解,我們的心靈被一次次地震撼了!
大會初始,三位老師共同呈現(xiàn)同課異構——《兔子的名片》,同樣的內容卻有著不一樣的精彩:其中江蘇的許嫣娜老師富有感染力的講述瞬間把孩子帶到了故事的情景中,讓孩子們完全不覺得是在上語文課,而是在參加一個故事大會;河南的王振會老師帶來的角色表演,讓孩子們在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生活行為中親身體驗語文帶來的樂趣;浙江曹愛衛(wèi)老師用她那繪聲繪色的朗讀、生動精致的圖片為孩子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故事中學到語文知識;陸虹老師帶著美麗的笑容,溫柔的話語,秉著一顆“童心”,充分尊重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與孩子們共同鑒賞了兒童詩歌;福建的張旭瑩老師帶來了來自竹鄉(xiāng)的歌聲——一個個漢字在她的解釋下變得如此形象,孩子們樂學漢字的情趣及會學漢字的能力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福建省廈門市的郭宏君老師杜絕一知半解,甚至不懂而教,她的科學解字非常適合孩子們了解中國漢字的奇妙;北京小學的吉春亞老師把識字課上得扎實認真,孩子們在她溫柔的講述中體會到祖國文化的底蘊;上海市臺商子女學校的王昭文老師則擅長運用巧妙的提問和引導,讓孩子在不斷生疑和解惑過程中有效地建構及培養(yǎng)相應的自學能力;浙江師范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的彭懿副教授把看懂圖畫書精簡為了七步,可謂步步為營,步步精彩;江蘇省的薛法根老師極其注重學習方法,他的教課有條不紊,思路非常清晰,孩子們學得也很輕松;臺灣臺北市的李玉貴老師用溫和的語言帶著孩子們在圖畫書中找到樂趣,并能結合身邊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讓孩子有所思、有所想;江蘇省南京市的郭學萍老師注重“心靈的生本課堂”,所以在她的課堂上處處體現(xiàn)著這種心靈審美,文化創(chuàng)新的精神;兒童文學作家雪野老師非常關注孩子本身,巧妙地引導孩子自己打開詩眼、流自家的詩泉;江蘇省南京市天妃宮小學的史春妍老師具有高度的責任感,認為熱愛漢字是每一個語文老師的責任,所以在識字的課堂上她結合動物,讓識字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紹興市柯橋小學的張幼琴老師上課自然和諧,把控大局,邏輯清晰,把《畫家和牧童》的故事帶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吉林的鐘鶴童老師平易近人的教學風格深得孩子們的喜愛,教與學互動和諧融洽,以“與眾不同的麻雀”帶給了孩子們與眾不同的思考;柳耀華老師善待學生之間的差異,在課堂上給他們足夠的思考空間以及鼓勵;茹茉莉老師結合基本學情,營造出了一種熱烈又有效率的學習氛圍;沈美老師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表意功能,為孩子們的識字寫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同的理念成就別樣的課堂。
名師們專家們帶來的新的理念猶如一股清泉注入我們語文教學。學本課堂,就是以學習者學習為本的課堂,學習者不單單是學生,教師學生是直接的參與者。學本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一化,模式化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了調動學生思維的參與度。這次盛會傳遞出以學生發(fā)展成長為目標的課堂理念;教師本位向學生本位翻轉的角色定位;先教后學向先學后教結構改變的教學程序;單邊講解向合作討論學法轉向;由被動學習向質疑探究轉變。這些理念都在名家的課堂里得到了很好闡釋。
臺灣老師的小組合作模式讓人耳目一新。學本課堂在臺灣老師的課堂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他們更加注重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于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服務于學生的成長。他們課的設計真正做到從學生出發(fā),課堂上孩子們都在動手操作,動手的背后就是學生都在思考。課堂上沒有動人心懸的情境設計,沒有煽情的語言,讓聽課的老師少了點味道,因為你不是參與者。課堂上老師始終是孩子們的學習伙伴,走在孩子中間,不斷地詢問,“我能幫你什么?”“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也,我們一起來。”幾堂課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這幾位老師用的最多的提問句式,他不斷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此茖W生讀得很熟,看似懂了的文本中,一旦落實到解決問題時,卻又不是很懂了,只有能重新建構才懂了。學生在剪剪、貼貼、畫畫、說說中了解文章的脈絡,懂了修辭手法,體會語言的精妙,知道了作家的寫作方法,內化了文本的語言。
精彩的的課堂雖然落幕,但帶給我們的思考繼續(xù),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教育從來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生命展開的過程。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展開生命,不斷成長。讓這種思考、理念、技巧帶進實踐中,在自己的班級演繹出更多的精彩。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十五
今天下午,我們的.要聽數(shù)學老師的課啦!我很激動,于是在第一節(jié)課就認認真真的做好了準備,等待這第二節(jié)課的到來。
別看只有五十分鐘就要聽課了,但是,由于智慧課堂很有趣,我就像過了五秒鐘似的來到了第二節(jié)課。上課了,我懷著高興和激動的心情認認真真的聽著,但是,我心里總是想快點兒做智慧課堂上數(shù)學老師給我們出的題。在做這些題的時候,別看我很激動,也很認真,但還是出現(xiàn)了一點兒小差錯,在第一組問題中我的第一題就錯了,其它的問題全對了,我下定決心,下一組題我一定要爭取一次性全部做對,不能再錯了,但是盡管我在認真,我還是錯了第二組的第一題,我心想:我就跟這個一過不去嗎?這個一跟我有仇嗎?于是,我又想第一組做的題一樣,第一題錯了,其它的題全對了。
做完第二組題時正好打了下課鈴,我感覺這就在上微機課一樣,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就下課了,我感到數(shù)學課很開心,就像微機課一樣。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十六
1、你微笑了嗎?
2、你的語言優(yōu)美嗎?
3、你的教學方法靈活嗎?
4、你讀懂學生的眼神了嗎?
5、你是課堂的導演嗎?你是課堂的協(xié)調者嗎?
6、學生是你課堂的主角嗎?
7、你講解的時間在15分鐘內嗎?
8、學生主動訓練、思考的時間超過25分鐘嗎?
9、課堂互動超過15分鐘嗎?
10、你運用小組學習的方法來教學嗎?
11、你用作業(yè)(口頭書面)的形式來檢測學習的效度嗎?
12、你挖掘了知識背后蘊藏的價值觀和精神嗎?
14、你的課堂氛圍活躍嗎?和諧嗎?或嚴肅嗎。
智慧課堂讀后感篇十七
讀了《向導鳥的智慧》這篇文章,我們不由得既感嘆于向導鳥的智慧,又感嘆于土著人樸實與厚道。同時也明白了一個普遍存在的道理:合作共贏,合作互利。現(xiàn)在社會是很注重合作的,因為任何一個人,本事再大,不注重合作,單槍匹馬都難成大事。像歷史上的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何等英勇,但也只是逞匹夫之勇。而歷史上的很多智慧,如《毛澤東思想》,又何嘗不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所以現(xiàn)代教育也日益注重合作交流,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以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的形式解決,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深切認識到,”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樸實道理,為他們以后走向社會知道與他人好好地合作才能共贏互利打下基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684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