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匯總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31 12:47:18
熱門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匯總19篇)
時間:2023-10-31 12:47:18     小編:HT書生

心得體會是對個人經歷和感悟的沉淀與總結。在寫總結時,可以借鑒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和案例,學習其中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希望這些心得體會范文能夠對大家在寫作心得體會時起到一定的啟發(fā)和幫助。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一

今日有幸跟隨六榕寺居士班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習活動,走進...,那里又稱陳氏書院,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筑。主體建筑為五座三進、九堂六院,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始建,光緒二十年(1894)落成。以供同宗子弟讀書或參加科舉考試,又是祭祖的宗祠。

這次參觀讓我見識多多,感受多多,同時也使我引發(fā)了對中國家規(guī)、族民根源的思考。也是家族觀念使人的情感需求有歸宿感,有寄托感,“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葉落歸根”就是表達這個意思。...的背后帶有濃厚的家族色彩。其所表現出來的家與我們佛教正信中的大家是同意同源的。

在參觀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時代不斷在變遷,可是我們對家規(guī)文化,對一些手藝的傳承到制工序始終如一,從沒改變。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禮貌建設主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財富。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二

屈原名平,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年輕時的屈原深受楚王信任,他想通過楚懷王來實現他革新政治、強盛祖國的理想。但是,以子蘭、靳尚為首的貴族保守勢力處處打擊屈原,他們多次在楚王面前讒陷屈原,最終使昏庸的懷王“怒而疏平”,后將他流放到漢北。但忠于懷王、熱愛祖國的屈原并沒有被這沉重的打擊屈服,繼續(xù)與保守勢力作堅決的斗爭,不久楚懷王受騙囚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子蘭、靳尚受到重用,他們對屈原的打擊的迫害更甚,終于楚頃襄王“怒而遷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隨后,楚國被秦滅亡,流放中的屈原懷著未實現理想的悲憤與痛苦,自沉汨羅,以死來表明自己忠于祖國的心跡。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家,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大家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yè),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大家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大家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chuàng)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三

近日,我有幸參觀了一處愛國教育場所,深深地被其中所蘊含的愛國情懷和歷史文化所感動。在這次參觀中,我不僅對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也對愛國主義這一崇高品質產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參觀愛國教育場所的心得體會。

首先,參觀愛國教育場所讓我深刻認識到祖國歷史的偉大和悲壯。這里陳列著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和照片,讓我仿佛穿越到歷史的長河之中。我了解到我國的抗戰(zhàn)英雄們?yōu)榱吮Pl(wèi)家園、抵抗外敵,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舍生忘死,保家衛(wèi)國,為了子孫后代能夠生活在一個繁榮、安定的社會,他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參觀過程中,我?guī)缀醺惺艿剿麄儛蹏髁x精神的脈動,在心中激起了無限的敬意。

其次,參觀愛國教育場所讓我感受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在這些場所中,我見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這里有精美的藝術品,書法、繪畫、雕塑無一不展示著中華民族的獨特風采。這些藝術品的鮮活和生動,讓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通過一些歷史遺跡的介紹,我也更加了解自己祖先的智慧和功績,這使我深感自豪。民族文化作為國家的軟實力,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在這次參觀中,我深刻地認識到了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再次,參觀愛國教育場所讓我認識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作為現代公民,我們不僅要有愛國的情感,還要有愛國的行動。在這片土地上,我們享受著和平與繁榮,我們應該有責任為國家的發(fā)展和繁榮做出貢獻。愛它就要建設它,保護它,讓國家更加繁榮強大,這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通過參觀愛國教育場所,我明白了愛國主義的價值和意義,我深深地明白了作為一名公民應該肩負的責任。

最后,參觀愛國教育場所給我?guī)砹藵M滿的正能量。愛國主義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品質,能夠激發(fā)人們拼搏進取的動力。在這次參觀中,我看到了無數身邊的英雄和先輩,他們的精神力量激勵著我。他們把愛國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事業(yè)和生活中,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深深地受到感染,決心要以他們?yōu)榘駱樱W習,為了祖國的繁榮進步而奮斗。

總而言之,參觀愛國教育場所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激發(fā)我們的愛國情懷。在這里,我認識到了祖國歷史的偉大和悲壯,感受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認識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也受到了滿滿的正能量的熏陶。通過這次參觀,我對祖國充滿了無限的熱愛,也為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加明確。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實際行動,為祖國的繁榮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四

今日,我就和父母去了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參觀。我們到了那些烈士們的墓前,剛好有一個旅游團也在參觀,有個導游正在講解。于是我也過去聽。

從導游的講解里,我明白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是解放后為紀念1927年12月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紀念性公園。當時...人和革命群眾為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迫害和屠殺,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當時的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zhí)滓约叭~挺、葉劍英、蘇兆征、聶榮臻、徐向前領導下,發(fā)動了廣州起義,崔鏞健等150多名朝鮮人和蘇聯駐廣州領事館人員也參加了起義。由于敵強我弱,起義最終失敗,在14日至19日的6天時間里,有5700多名...員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赐曛螅腋惺艿搅四切?..員和革命群眾們是多么得高大。

他們?yōu)榱宋覀冏鎳膶?,不怕辛苦,不怕困難,不貪生怕死。雖然他們死了,但他們的死是光榮的。他們是為廣州的自由與和平而戰(zhàn)死的。他們是我們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這些英勇犧牲的烈士們?yōu)槲覀兏冻隽俗晕业囊磺?,甚至是人生中僅有的一條生命。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我們今日這樣的太平生活。我們應當學習這些烈士們的精神,為祖國多做貢獻。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五

我說我來廣州十幾年了,怎樣還不明白有一個如此漂亮大氣?豪華莊嚴的古建筑,后悔沒有早點明白,我說,下次必須要帶我媽來,帶我親朋好友來,這是廣州的自豪,是中國人的自豪!

我在里面看了三個多小時,對我最大的感觸是震撼!

太多的震撼,寫不完,想想此刻的我們,能做到像他們一樣大愛嗎?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向前輩學習!我想,等我們老了,又能給后人留下什么呢?這次的收獲太大了,讓我們檢討自我的不足,反思自我以后要向前輩學習,感恩前輩們無私的大愛,無私的愛國愛家的精神,給我們做出了好的榜樣,有國才有家。

感恩教師們給我學習的機會!感恩師兄們的付出!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六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心得體會應由本人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書寫,以下僅供參考,請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撰寫。

我參觀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和有價值的經歷。在這個基地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了愛國主義的真正含義。

首先,基地中的展品和文物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我看到了許多古代的文物和藝術品,這些文物和藝術品展示了中國古代的輝煌和成就,讓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其次,基地中的講解員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非常專業(yè)、耐心、細致地講解了每個展品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這些展品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他們還向我介紹了愛國主義教育的背景和意義,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愛國情懷和責任。

最后,這次參觀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主義的重要性和意義。愛國主義是一種精神力量,它可以激勵人們?yōu)閲液兔褡宓陌l(fā)展而奮斗。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應該牢記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珍惜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為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這次參觀是一次非常有意義和有價值的經歷。通過這次參觀,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主義的重要性和意義,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歷史和文化。我相信,這次參觀將會對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七

參觀愛國教育場所是一次深入了解國家歷史和發(fā)展,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活動。近日,我有幸到某愛國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并且深受教育和觸動。以下是我對此次參觀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準備階段

在參觀之前,我提前了解了該愛國教育場所的背景和歷史。通過大量的資料閱讀,我對這個地方的歷史感到十分好奇。我也向老師請教了一些問題,以便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充分的準備讓我對參觀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并且更加期待。

第二段:參觀過程

踏入愛國教育場所,我仿佛置身于歷史之中。這里不僅有各種展示實物,更重要的是有一群熱情的解說員,他們?yōu)槲覀兘庾x歷史,激發(fā)我們的熱愛國家的情感。在引人入勝的參觀過程中,我看到了豐富的文物和實物,了解了許多歷史事件的背后故事。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那些英勇、智慧和無私奉獻的前輩們對祖國的深情厚意和付出。

第三段:歷史的感悟

參觀愛國教育場所,最深的感受之一是歷史的滄桑和變遷。我看到了一張張古老的照片,感受到了祖國經歷的磨難和風雨的洗禮。同時,我也看到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和壯大。歷史的感悟讓我更加明白國家的前進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和付出,同時也要懷念那些在歷史進程中為國家獻出生命的英雄,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第四段:愛國情懷的升華

參觀愛國教育場所喚醒了我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從小到大,我們接受到的關于祖國的教育并不充分,但是在參觀中我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愛國情結??吹侥切閲夷瞰I的人們,我被他們的奉獻精神所折服。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以他們?yōu)榘駱樱W習,勇于擔當,為祖國的未來作出自己的貢獻。

第五段:感恩教育的啟示

參觀愛國教育場所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刻的感恩教育。歷史上的人民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現在的幸福生活,他們?yōu)榱藝叶冻隽颂嗵唷N覀儜摳卸鬟@些為我們付出的人們,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爭取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參觀愛國教育場所,我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光榮,更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綜上所述,參觀愛國教育場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參觀使我更加堅定了愛國主義情懷,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我要將這次參觀的心得體會牢記于心,不斷充實自己,努力向著更美好的未來邁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八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為學生們提供了眾多參觀愛國教育場所的機會。我有幸參觀過一些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場所,深受教育和感召。下面我就從五個方面來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參觀愛國教育場所讓我深切感受到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例如,參觀故宮博物院,我走進那莊嚴肅穆的宮殿中,感受到了中國古代王朝的繁榮與輝煌,了解到了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參觀中山陵,我看到杰出的國家領導人的雕像,聽到先烈們的事跡,更加堅定了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信心。

其次,參觀愛國教育場所增強了我對國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參觀革命紀念館時,我看到了那些為國家獻出生命的英雄和那段段悲壯的歷史,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國家的獨立和自由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在參觀心靈雞湯,我看到了中國科技發(fā)展的輝煌成就,廣播電視塔的參觀更是讓我感受到了中國現代化的飛速發(fā)展。這些參觀經歷使我對我國的繁榮和富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fā)了我為國家做貢獻的決心。

再次,參觀愛國教育場所啟迪了我的愛國情懷。在參觀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時,我看到了抗日英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民族獨立和解放,我感到了抗戰(zhàn)中人民的團結和勇氣。參觀中山陵,我看到了偉人杰出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更加崇敬和欽佩他們。這些參觀體驗讓我明白,愛國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每個中國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此外,參觀愛國教育場所也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強大的集體力量。在參觀長城時,我看到了千百年來人們?yōu)榱吮Pl(wèi)家園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的力量。在參觀紀念館和革命博物館時,我看到了抗日英烈和革命先烈們的事跡,感受到了他們?yōu)閲液腿嗣袼龀龅臒o私奉獻。這些都激發(fā)了我對集體的認同和責任感,讓我明白一個強大的國家是由每個人的努力和奉獻所構成的。

最后,參觀愛國教育場所也激發(fā)了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在參觀科技場所時,我看到了前行的科技力量和創(chuàng)新潛能。這讓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積極進取,我們的國家將會更加繁榮和富強。在參觀革命紀念館和紀念碑時,我看到了先烈們?yōu)閷崿F民族獨立和解放而革命拼搏的歷史,這讓我明白年輕一代要接過先烈們的事業(y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總之,參觀愛國教育場所是一種深刻的教育體驗,它不僅能夠增強我們的歷史文化自信,培養(yǎng)我們的愛國情懷,還能夠激發(fā)我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并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努力奮斗。我相信,通過不斷參觀愛國教育場所,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一定能夠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為中國的繁榮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九

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zhàn)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yè),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chuàng)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五千多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種民族精神的先進與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適應時代潮流,能不能跟進歷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經產生過20多個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文明或者說民族精神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不得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豐富著我們的民族精神?,F階段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

愛國主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涵,是一個歷史范疇,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列寧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我們所講的愛國主義,作為一種體現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進歷史發(fā)展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是同維護國家獨立和廣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致力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反動統治的斗爭,把黑暗的舊中國改造成為光明的新中國。在現階段,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獻身于建設和保衛(wèi)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yè),獻身于促進視同統一的事業(yè)。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边@是對我國現階段愛國主義特征的精辟概括。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在長期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愛 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一種集中體現。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一個人沒有精神不行,一個民族沒有精神更不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華民族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一次次地面臨著世界列強的欺辱,但我們從來都沒有放棄抗爭,并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富強?;仡櫧F代中國的歷史就會發(fā)現,我們之所以能最終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能自信地挺起我們的脊梁,就是因為我們有偉大民族精神的堅強支撐。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fā)展歷程中,曾經歷過許多大風大浪,遇到過無數艱難險阻。正是憑著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愛國主義旗幟下熔鑄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得以經受住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一直保持堅強的團結和旺盛的生機。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美德,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傳統,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宏偉事業(yè)而奮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在我國歷史上,愛國主義從來就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抵御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俞強不息,具有偉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從賈誼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孫中山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到鄧-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是每一個中國人成就偉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

心得體會應由本人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書寫,以下僅供參考,請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撰寫。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心得體會

這次我有幸參觀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在參觀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和強大,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愛國之心。

在基地里,我們參觀了許多展廳,展示了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科技發(fā)展。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展廳,這里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現在的歷程,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黨的發(fā)展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除了參觀展廳,我們還參加了一些互動活動,比如學習黨的歷史、參加軍事訓練等。這些活動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國的軍事力量和保衛(wèi)國家的決心。

通過這次參觀,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祖國的偉大和強大,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愛國之心。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積極工作,才能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要時刻保持警惕,維護祖國的統一和穩(wěn)定。

最后,我想說的是,這次參觀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國的偉大和強大。同時,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要時刻保持警惕,維護祖國的統一和穩(wěn)定。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一

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馬老師帶我們去烈士陵園為烈士掃墓。

到了大門口,我們排好隊,整裝待發(fā),懷著崇敬的心情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去。在烈士陵園,我們都嚴肅地站在紀念碑前,我們唱了隊歌,莊重地宣誓。隨后老師帶領我們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解放軍叔叔和日本鬼子拼殺的壁畫??粗@些圖景,仿佛我也站在了炮火交加的戰(zhàn)場上與侵略者奮勇廝殺。我凝眸觀賞著墻上的壁畫,日本鬼子穿著軍綠色的衣服,黑色的長筒靴子,趾高氣揚的揮舞著手中的皮鞭,殘殺著我們的同胞。我真想對日本鬼子說:“中國人是不好惹的,早晚有一天我們會把你們趕出祖國,消滅你們”。

看到這里,我百感交集。以前的孩子這么小,就可以參加革命,打日本鬼子,為祖國做貢獻。而我和那些孩子同齡,吃得飽,穿得暖,過著幸福的生活,還不好好學習,想一想真不應該,我慚愧的低下了頭,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應該向他們學習,把困難看作鬼子,一個一個地消滅掉,戰(zhàn)勝他們,讓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學生,長大后為國出力,讓祖國以我為榮。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二

這些不好的現象都是如何造成的呢?都是一些小朋友沒有好的衛(wèi)生習慣把環(huán)境用的亂七八糟。這一切都會直接給我們帶來諸多不便,會打擾我們的學習,也會給一些家長和參觀團留下不良印象。這樣我們的學校和英特部的名譽也會被損壞,同樣也會給所有關心國際部的領導、朋友們帶來困擾。我們要從自己的衛(wèi)生做起,陶主任也來幫助我們,喚醒大家對環(huán)境的`責任心,維持以前美好的環(huán)境。這樣我們會更加開心,學習會更勤奮。

讓我們大手拉小手,共同愛護我們美麗的校園吧!校園是我家,所以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讓我們的校園像以前一樣鳥語花香,窗明幾凈,讓我們一起努力,校園將會更加整潔更加美麗。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三

20xx年4月17日至18日,組織部分黨員去井岡山參觀革命的圣地、領略井岡山的神韻。我有幸參加了此次紅色之旅,與其他黨員一起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革命的搖籃,接受革命的傳統教育。

井岡山山高林密,地勢險峻。1927年秋,毛澤東、朱德等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因而井岡山被稱為“革命搖籃”。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孕育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濺灑過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是中國的圣地。

一山一精神,一水一文化。井岡山紅色文化,就在這山水之間。高聳的黃洋界紀念碑,大氣的井岡山雕塑園,莊嚴的烈士紀念堂,豐富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舊居舊址,歷史遺跡,比比皆是,每到一處,都流傳著當年老紅軍的英雄事跡,聽著導游生動的描述和講解,仿佛把我?guī)肓四嵌纹D難的革命歲月,車上響起了激昂有力的革命歌曲,車外是五百里井岡,高山迭影,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蔥蔥的綠色,時時可見深山處有白霧升騰,恍如仙境。

井岡山—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被提名為天下第一山。“四面重巒疊障,五溪曲水縈。紅根已深植,今日正繁榮”。這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1960年訪問井岡山時對井岡山發(fā)展的評價。如今的井岡山,依舊是一塊紅色的土地,但更是一個綠色的寶庫。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井岡山紅色文化的氣息,摸一摸黃洋界的迫擊炮,似乎聞到了當年的硝煙;坐一坐大井的讀書石,感悟一下偉人的博大胸懷;嘗一嘗紅米飯,咀嚼不朽歲月的艱辛;走一走紅軍小路,才知勝利來之不易。而井岡山紅色文化的靈魂----井岡山精神,就在這不知不覺中悄悄潛入了我們的心靈。

觀山有感,觀景有得,置身于井岡山獨特紅色文化的氛圍之中,深刻的感受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雖然只存在了短短兩年零四個月,但卻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華民族之魂的井岡山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和這條道路,伴隨和指引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從此走向勝利,走向成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闭菑木畬饺计鸬男切侵?,燃遍了祖國大地……。

通過敬仰于領悟以上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們的靈魂受到了革命的洗禮,煥然一新。在我們心中,那顆早已種下的愛國的種子,在走上井岡山的教育基地后,便逐漸的成長起來。彈指八十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井岡山變得更加現代化,沉浸在古老的革命傳統中,顯得更加的濃厚。我們也像毛澤東同志那樣“猶記當時烽火里”,更奈何“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我們又一次受到了深刻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黨員們都留下了一張又一張難忘的照片,要把井岡山青山綠水帶回去,把革命先輩的精神帶回去,井岡山的紅色之旅,不僅讓黨員享受到山光水色,清新空氣,更洗滌了思想和心靈。警示我們在今后平凡的工作崗位中,要好好珍惜、求真務實、扎實工作,一定要發(fā)揚紅軍的光榮傳統,弘揚井岡山精神,以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四

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伴著微風清爽的吹拂,我們花都工學結合基地300多名同學在學生部領導和輔導員老師的組織帶領下,來到了偉大革命家洪秀全的故居所在地,進行參觀和學習。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曲折而輝煌的歷史,偉大的歷史創(chuàng)造者以及革命前輩們?yōu)槲覀兞粝铝藢氋F的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中國大學生,學習我國的歷史以及先輩們的革命精神,這成為了我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洪秀全是近代中國的農民運動領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先進中國人之一,他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是一次偉大的反對中國封建統治和西方資本侵略者的農民運動,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故居洪秀全曾寫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和《百正歌》等革命文獻,號召人們?yōu)閷崿F“天下一家,分享太平”的理想而斗爭,為指導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

洪秀全故居的所在地,是洪秀全成長、耕讀和從事早期革命活動的地方。位于廣州市花都區(qū)新華街大抪村,占地面積25000平方來。官祿抪過去是一條窮村,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官祿抪,官祿抪,食粥送薯芋;烏蠅咬飯粒,追到新街渡?!边@首民謠,正是當地農民貧苦生活的寫照。洪秀全的長子幼天王洪天貴福在此出生。故居在清軍“誅九族”時被燒毀,1959年經考古挖掘,在原墻基上復原,1998年曾維修過。

一踏進洪秀全故居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雄偉的洪秀全銅像。該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梁明誠設計、制作,于2005年12月12日落成的。像高3米,以青銅澆鑄;基高1.5米,用紅砂巖制作。洪秀全銅像昂首朝東,手按劍柄,英姿颯爽,表現了洪秀全反清起義的決心。

故居大門的左邊是“書房閣”——官祿抪的村塾,清軍“誅九族”時已被焚毀,現在的建筑是1959年根據文物考古資料復原的,1998年曾維修過。洪秀全7歲在此讀書,勤奮好學,“五、六年間,即能誦讀四書五經、孝經及古文多篇,其他更自讀中國歷史及奇異書籍,均能一目了然,讀書未幾即得其業(yè)師及家庭之稱許。”后因家貧失學,隨父兄耕種,到18歲時又被聘為該村塾師,任教于“書房閣”。

站在書房閣的門前一眼望去,是一口大池塘,這口半月形的魚塘非常奇妙,不僅能把官祿抪村貌整個倒映出來,還可以看到遠離村子10里外的丫髻山的倒影。

洪秀全故居中,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立在池塘邊的那棵奇妙的龍眼樹。這棵形狀奇特的龍眼樹,是洪秀全青少年時期親手種植的,距今已有170多年了。在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失敗那年,它被雷電從中間劈成兩半,奄奄欲絕。當時清軍曾借此殘枝示眾,并揚言“誰敢再造反就像這棵樹一樣遭雷劈死?!?,可是這棵樹非但沒有死,反而奇跡般活了下來,并以它那頑強的生命力長成了一棵青龍體態(tài)的大樹。革命前輩謝覺哉與1959年9月到洪秀全故居參觀時曾提詩一首詠贊此樹:“天王理想今全現,掃盡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載龍眼樹,年年展眼按分明?!?/p>

最能全面和深入了解洪秀全及太平天國歷史的景點,就數“洪氏宗祠”了。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領袖們,為組織、發(fā)動、領導這場運動,曾嘔心瀝血,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和詩篇。這些太平天國文書、太平天國領袖們的詩文以及一些偉人對太平天國的崇高評價文書精選就展示在此祠中,通過這些文書精選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上天國”的基本思想和美好理想。官祿抪洪姓祠堂,為青砙木瓦結構,三間兩進,廳堂列有祖宗牌位,上書對聯“有嘉應徙楊梅祖德宗功經之營之力圖官祿之基礎,籍花峰貫花邑光前裕后耕也學也恢宏敦煌之遺風”,說明了洪氏世系源流。宗祠在太平天國失敗后被清軍燒毀,后于1911年由洪氏族人修復。宗祠內輔助陳列洪秀全及太平天國的歷史。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五

這是一個飽經滄桑的地方。是遭受列強欺凌,幾經強制易主卻絲毫不改中華本色的地方。旅順,是一個在戰(zhàn)亂中摸爬滾打長大的孩子,是一個飽含血淚歷史的偉大的城市。

境該是多么的悲痛。

歷史是不能忘卻的,我們也不會忘。而今日,新中國正大踏步地走在復興之路上,在.....的帶領下,人間早已是一派繁榮富強的氣象,我們的人民軍隊也敢于打敗一切來犯之敵。我想起了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總書記屹立天安門城樓,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字字千鈞,每句話都是這個偉大世代的一張生動寫照,他說到:“中國的昨日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日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chuàng)造?!?0年來,中國人民經過自身的努力,腳踏實地地將祖國建設成為如今的欣欣向榮。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當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砥礪前行,把初心和使命鐫刻在自我的靈魂深處,用初心照亮征程,以行動彰顯使命擔當,為祖國奉獻自我的力量!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六

充分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這是歷史的責任,時代的呼喚,也是人民的期盼和黨的重托。越來越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采取免費開放等多種形式,使愛國主義教育走出基地,漸入人心。

歷史是一面鏡子,記載著社會發(fā)展的軌跡,蘊涵著得失成敗的經驗教訓。成千上萬的人們走進教育基地感受歷史。數字枯燥卻有說服力。截至7月10日,“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展覽的觀眾人次已經超過30萬,而此前閉幕的西柏坡精神巡回展參觀人次超過25萬,留言超過2000條。

在黨中央、全社會的關注、支持和參與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紛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緊緊抓住建設、管理和使用三個環(huán)節(jié),全面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工作。

管理出效果,服務出效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內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接待能力,是充分發(fā)揮教育功能、增強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證。北京、山西、山東、安徽等絕大多數省市制訂完善了基地管理辦法、工作考核細則、人員交流、培訓規(guī)劃等規(guī)章制度,逐步形成科學的運行機制。

時代發(fā)展,人們的思想也日趨活躍。面對挑戰(zhàn),各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積極拓展發(fā)展空間,進一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走出去,成為教育基地擴大影響、發(fā)揮作用的必然選擇。

未成年人是黨和國家的希望,是中華民族的希望。作為一項戰(zhàn)略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和基礎工程,充分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課題。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布后,一些教育基地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向未成年人提供優(yōu)惠和方便。教育基地紛紛向集體參觀的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在上海、江西,全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現對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免票,對個人參觀實行半票。在杭州,12家博物館、紀念館向全社會免費開放。一些帶有經營性的教育基地也創(chuàng)造條件,拿出專門時間段對學生免費開放。

免費開放只是一種形式。適應未成年人的特點,各個教育基地還想方設法“貼近”青少年。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青少年培訓基地營房的每個房間都貼有連、排、班等門牌號碼,屋內有行軍床和行軍被褥。孩子們不僅可以穿上八路軍服裝,親身體會艱苦樸素的抗戰(zhàn)生活。如今,300多所大專院校和中小學校先后在此掛牌,建立了永久性的德育教育基地。

愛我中華,振興中華,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不懈努力。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必將進一步發(fā)揮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七

9月14日,市局黨總支組織全市水文系統黨員前往革命老區(qū)廣昌縣,參觀了當年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第三次會議舊址暨毛澤東同志故居、驛前鎮(zhèn)紅三軍團指揮部及高虎腦系列戰(zhàn)役遺址、廣昌縣蓮花科技博覽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參觀,仿佛再現了當年紅軍為了革命勝利浴血奮戰(zhàn)的場景,讓我們追想到老一輩革命者的英明偉大,同時感受到了革命老區(qū)廣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及其所取得的可喜成就,真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不引人深思。

一、紅軍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在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我們看到碑的正面鐫刻著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的題詞:“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從碑文上的小字,我們得知:1934年7月至8月,時任紅軍三軍團團長的彭德懷和軍團政委楊尚昆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三場大規(guī)模激烈戰(zhàn)斗,即大寨腦戰(zhàn)斗、高虎腦戰(zhàn)斗、萬年亭戰(zhàn)斗。三次戰(zhàn)斗都在高虎腦境內,因此合稱為“高虎腦戰(zhàn)役”。

在高虎腦戰(zhàn)役中,面對敵軍飛機大炮的猖狂進攻,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最后當手榴彈、子彈全部打光了,就沖出戰(zhàn)壕,采用石頭砸和肉搏的形式與敵人決戰(zhàn),終于打敗了敵軍,勝利地完成了阻擊任務。這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中打得特別出色的一仗,殲敵5000余人,從而為紅軍主力和中央機關的戰(zhàn)略轉移贏得了時間,使震驚世界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開始了。然而,在這場激戰(zhàn)中,我們也付出了巨大代價,2300多紅軍戰(zhàn)士在此血染土地、壯烈犧牲??梢?,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過革命先烈英勇奮戰(zhàn)和用生命換來的,紅軍烈士精神將永垂不朽。

二、領導的正確決策十分重要

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第三次會議舊址暨毛澤東同志故居,位于廣昌縣盱江清水村的邱家祠堂。1931年5月27日第二次反“圍剿”廣昌戰(zhàn)斗結束后,毛澤東和紅一方面軍總部到此宿營。

28日上午10時,毛澤東同志在邱家祠堂主持召開了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第二次反“圍剿”期間的第三次會議。會議結合了廣昌戰(zhàn)斗情況,分析了敵情,統一了繼續(xù)東進思想,作出了不打南豐,攻打建寧的戰(zhàn)略決策。這次會議在第二次反“圍剿”中起了關鍵作用,為第二次反“圍剿”的徹底勝利奠定了基礎。

這次會議,是一次在革命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會議。會議通過發(fā)揚民主、集思廣益,達到了統一思想、達成了共識,作出了正確的決策。在當今的和平建設時期,我們身為黨員和國家干部,在遇到重大事情需要作計劃決策時、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需要作出決定時,也應該像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人一樣,不獨斷專行,堅持做到以召開會議的形式,采取充分發(fā)揚民主、傾聽大家意見建議的方法,最后達到統一思想,作出決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在前進的路上少走彎路、少犯錯誤,這樣才能更受人民愛戴、更受人民擁護。

三、科學技術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我們參觀的廣昌蓮花科技博覽園,是一個以子蓮科研為主題,集子蓮科研、良種繁育、科普培訓、蓮文化展示、休閑觀光的綜合場所,園區(qū)面積140畝。

據介紹,這里在盛夏的七月百花齊放,有200多個國家地區(qū)的400多種蓮花品種亮相竟艷,真是美不勝收。此地的子蓮科研成果(廣昌白蓮科研所“航天白蓮1、2、3號新品種選育”項目,獲撫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使廣昌白蓮的產量獲得了成倍增產,有力地推動了革命老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使廣昌榮獲了“中國優(yōu)質白蓮之鄉(xiāng)”的美譽,進一步提升了“中央蘇區(qū)北大門”的社會知名度。鐵的事實,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英明論斷,進一步堅定了我們“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的思想理念。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八

為在黨員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激發(fā)大家銘記歷史、發(fā)奮圖強的愛國情懷,進一步學習領會《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20__年x月28日-29日,城建學院教工黨支部到潮汕地區(qū)進行為期2天的紅色教育基地學習活動。

第一天,教工黨員一起前往參觀石炮臺公園,公園是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建筑而成的紀念性公園,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于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huán)圓形城堡建筑,是清代粵東地區(qū)的主要海防建筑。

隨后,教工黨員沿著習總書記視察線路,參觀了老汕頭中心地帶的小公園亭、潮州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湘子橋,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qū)以來的建設發(fā)展情況、潮汕僑胞心系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xiāng)建設的歷史。

第二天,教工黨員一起前往革命偉人周恩來同志辦公地點潮州涵碧樓、潮州革命烈士紀念碑、潮汕革命次東根據地葫蘆山等參觀。

在革命烈士紀念碑下,大家緬懷了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教工黨支部書記唐豐帶領支部黨員向紀念碑行注目禮,向革命烈士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提醒大家不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在潮州涵碧樓,大家回顧了潮州的歷史,1927年,南昌起義軍入粵,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郭沫若等人于9月23日到達潮州,指揮轉戰(zhàn)于潮汕各地,發(fā)動群眾建立紅色政權,幫助農民自衛(wèi)軍摧毀反動民團、打擊_,至30日撤出,史稱“潮汕七日紅”。紅棉南國,一戰(zhàn)千里,槍林彈雨,強渡韓江。同志們在烈士遺物和圖片資料前駐足觀看。一組組豐富的人物模型、一幀幀滄桑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的史料讓大家對那段紅色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深受教育并倍受鼓舞。

在短短兩天的紅色之旅中,城建學院教工黨支部黨員不僅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感受潮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增強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亦通過追憶先烈的英勇事跡,重溫黨帶領人民奪取美好生活的偉大功績,堅定了為黨和國家奉獻一切的決心。大家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要不斷提升黨性修養(yǎng),以實際行動,繼承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努力工作,銳意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我們學院健康快速發(fā)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愛國教育參觀后心得體會篇十九

懷揣著期待,我?guī)ьI眾多師兄走進了...觀后感。

...,顧名思義,即清代廣州的大規(guī)模合祠陳氏書院,由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贈興建,是廣東規(guī)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筑。

但如此金碧輝煌的祠堂,給我的第一印象卻是一間普通至極的西關大屋:蹚櫳、側門、大門層層疊疊,體現了南粵匠人的巧思:蹚櫳即最外層的小門,既具防盜功能,又能透過涼風,所以夏天只需敞開大門即可。門上微小的香爐中意外的插著線香,裊裊煙霧繚繞,牽著時光的線飄動。

大門的對面便是自梳女的“姑婆”屋,羅漢床三面均有紅漆木圍欄,雖說它實際上得名于明朝時的和尚,但那大腹便便的姿態(tài),真真是一個羅漢,安詳甜睡。一旁的素心蘭葉片修長,幾縷垂落在羅漢床上,這一切宛若夢境。

廣東舊式民居,多數在山墻上兩邊用石灰堆出簡單的卷草紋。稱這”草尾"。在較富有的宅第或祠堂廟宇中,灰塑的使用范圍則隨建筑的規(guī)格而擴大,它是廣東民間建筑的主要裝飾工藝,由于灰需在現場制作,藝人便可根據題材和空間的需要,充分發(fā)揮其技藝,如將山川水澗景物隨形就勢穿透墻體,或將動物、花卉等到塑造成凸出墻體20至60厘米,立體效果十分突出。形態(tài)栩栩如生。色彩喜用大紅大綠,富麗斑斕,充滿濃郁的民間藝術特色。

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不如用郭沫若曾賦詩贊美陳氏書院的建筑藝術的話說:“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996年陳氏書院又被評為“廣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也許這只是浮云,但我們也可自豪一番,不虛此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576150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