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從而找到改進的方向。寫心得體會時,要注意把握好結構和層次,使文章有條理和邏輯性。這些心得體會范文來源于各個領域的優(yōu)秀個人和企業(yè),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一
大學生體驗農活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門話題。在大城市里長大的大學生通常很少接觸到農田和農活,因此他們往往對這個領域缺乏了解。然而,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參加農村實踐活動,親身體驗農活的艱辛。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自己在大學期間參與農活的經歷,并闡述這些經歷給我?guī)淼男牡煤腕w會。
第二段:參與農活的初顯想法與感受
參與農活的初衷是出于好奇心,我想親身體驗一下在農場里勞作的感覺。然而,當我實際行動起來時,我意識到農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簡單。第一次在田間勞作,我手腳笨拙,力不從心。盡管如此,我卻感受到了農活帶來的成就感。每一顆種子從我手中插入泥土,釋放生命力,這種感覺令我欣喜若狂。此外,農活也讓我更加珍惜雜草間的每一朵花朵,每一株莊稼,因為它們都代表著農民艱辛努力的結果。
第三段:農活所帶來的意義和價值
參與農活讓我領悟到了農民的艱辛和他們對土地的珍愛。他們長時間在田間勞作,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風凜冽的冬天,他們都毫無怨言地工作。他們明白,只有通過努力耕耘和照料,才能收獲豐碩的果實。農活也讓我思考生活的意義和價值?,F(xiàn)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追求物質的快速滿足和精神層面的消遣,而很少意識到努力和堅持帶來的價值。農村的生活方式提醒著我,勞動不僅僅是生存的手段,更是一種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途徑。
第四段:農活對個人發(fā)展的影響
農活不僅帶給我對農村生活的認識,還對個人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首先,農活鍛煉了我的體力和耐力。在農田里,我需要彎腰、蹲下、揮鋤等各種動作,這對于長期缺乏鍛煉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大挑戰(zhàn)。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適應了這種勞動強度,并感受到了身體素質的提升。其次,農活培養(yǎng)了我的團隊合作能力。在農場中,農民們需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各項任務。通過參與農活,我學會了傾聽和理解他人的意見,同時也提高了我的溝通能力。
第五段:對未來的影響和結語
農活經歷對我未來的影響是深遠的。我認識到農業(yè)是我們國家的基礎產業(yè),推動農業(yè)現(xiàn)代化和發(fā)展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應該為農業(yè)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農活經驗也教會了我耐心和堅持不懈的品質,這對于未來職業(yè)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zhàn)將是寶貴的資本。通過參與農活,我不僅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深深地認識到農田和農民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總而言之,大學生體驗農活是一種獨特的經歷,它讓我們重新審視農村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增強了我們的體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對我們的未來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種經歷無疑會使我們成為更有擔當和責任心的公民,更加珍惜和尊重農民的辛勤努力。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二
洞橋是一個美麗的古鎮(zhèn),它位于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境內,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水鄉(xiāng)文化而聞名。近年來,洞橋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還開辦了農業(yè)體驗項目,讓游客們近距離接觸農業(yè)生活。我最近有幸參加了洞橋的農業(yè)體驗活動,深有所感,通過此文我將與大家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體驗農活
在洞橋的農業(yè)體驗項目中,我親身體驗了許多農活,比如種植蔬菜、捕魚、采摘水果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夠感受到農民辛勤勞動的不易。例如,我嘗試了下地種植蔬菜的過程,雖然只是短短幾個小時的勞動,但我已經感受到了農民們的艱辛。他們每天都要在陽光下辛勤勞作,以求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食物。
第三段:農業(yè)與環(huán)境
通過參與洞橋的農業(yè)體驗項目,我進一步認識到農業(yè)與環(huán)境之間的密切關系。農業(yè)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同時,農業(yè)也帶來了一些環(huán)境問題。例如,農藥的使用和農作物的過度種植都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通過親身體驗,我更加意識到了環(huán)保對于農業(yè)的重要性。我們應該采用可持續(xù)農業(yè)的方式,保護好我們的環(huán)境,讓農業(yè)能夠長久地發(fā)展下去。
第四段:體驗中的收獲
在洞橋的農業(yè)體驗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許多關于農業(yè)的知識,還收獲了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例如,我親手種植的蔬菜在幾個星期后長大了,這給了我一種成就感。我還學會了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以及如何珍惜自然資源。這些收獲將伴隨我一生,讓我更加熱愛自然,更加珍惜我們的家園。
第五段:結語
通過參加洞橋的農業(yè)體驗項目,我深刻理解到了農業(yè)的重要性以及農民們的辛勤勞作。同時,我也更加重視環(huán)境保護,尊重自然,不斷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洞橋的農業(yè)體驗活動不僅讓我對農業(y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還讓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我期待著以后的農業(yè)體驗,希望能夠為農民們的辛勤勞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環(huán)境保護出一份力,讓我們的農業(yè)更加繁榮發(fā)展。
(注:本文所述洞橋為虛構地名,僅作為文章習作之用)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三
學農是什么?在剛接到學校讓我們去學農的消息時,同學們都很興奮。帶著疑問和好奇,我們踏上了“學農之旅:。不一會兒,同學們就達到了學校的實驗基地。
大家先是來到了一個小平房,聽一位老教師講述著基地古老的故事。同學們紛紛拿出紙筆,在聽得津津有味之余不忘做下筆記。故事結束了,但我們的思緒仿佛還停留在故事當中。隨后,大家便帶著任務走去了農場。
一開始拿到鋤頭的時候,我們的新鮮勁兒還沒過,人人爭著搶著要翻地。當干了一會勁,就會發(fā)現(xiàn)腰腿有些酸疼,胳膊有點抬不起來。如果沒帶手套,手心還會因為粗糙的鋤頭有些麻木。但是很快,辛苦就會被收獲所遺忘——幾位男生不斷從土里發(fā)現(xiàn)番薯個個都有兩個拳頭那么大,上面還帶些泥土。幾個男生抱著番薯那叫一個愛不釋手。恨不得親了又親。但聽老劉說要交公,大多還是眼巴巴的交給了老師。
看著人家的番薯一個個出土,我也不甘落后。可是我這么笨,就算挖到了也不一定認得那是小番薯,還是放棄算了,把土翻完就不錯了。但轉念一想還是不肯服輸,于是乎便再度鼓起信心,在土中一遍又一遍地尋找。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在不知不覺中翻地的時間已經到去了,可我的手中還是空空如也,想到這里,不免有些失落。但記起老師以前和我們說過的話:重過程,輕結果。還是很開心的。
雖然忙活了這么久一個番薯也沒挖到,但是至少我堅持到了最后一刻。在這過程中除了歡樂,我們同時也要付出勞力。同學們的臉有點通紅,站在那兒氣喘呼呼,卻十分開心。這就夠了。我想這是學校讓我們去學農的真正意義。在體驗和付出勞累同時,更是收獲了道理,收獲了勝利的果實。
大家都戀戀不舍的離開了耕地,在老師的帶領下又去了參觀許多植物。最后用幸福的歡笑聲為這場“學農之旅”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四
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農業(yè)也是國家的重要支柱。在中國大陸的許多農村地區(qū),農民仍然以傳統(tǒng)的方式耕作土地,收獲農作物。農民不僅要面對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的挑戰(zhàn),也需要克服身體疲勞、缺乏現(xiàn)代化技術支持和回報不穩(wěn)定等問題。雖然現(xiàn)代化農業(yè)技術不斷普及,但農村地區(qū)的實際農業(yè)經營仍然面臨許多挑戰(zhàn)。
第二段:農村做農活的重要性
農村做農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農業(yè)是國家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也是農村地區(qū)居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做好農業(yè)工作不僅可以保障農民的生活,而且可以促進國家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農村做農活雖然辛苦,但是很具有意義,可以滿足人們對自然和智慧的渴望,體會到工作的成果和收獲的喜悅,感受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段:農村做農活需要注意的問題
農村做農活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注意,例如勞動強度大,導致身體疲勞,缺乏合適的工作設備和技術支持,影響工作效率,市場波動大,收益不穩(wěn)定等等。因此,進行農業(yè)生產需要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以及對市場形態(tài)的了解。農村做農活還需要注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合理使用土地,盡量減少環(huán)境污染。只有這樣,農村地區(qū)的經濟和環(huán)境才能保持良好的發(fā)展。
第四段:我的農村做農活心得體會
我的家鄉(xiāng)是山區(qū)農村,小時候我就飽嘗了農村做農活的辛苦和苦難。在我十幾歲時,我跟著我父親勞作,利用手推車運輸谷物和種子。這項工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會了我勤勞、耐心和勇氣。我認為,農村做農活的成功秘訣就是要保持堅定的信念和毅力,在困難的時候堅持不懈地勞動,耐心地處理一切問題,在成功的時候享受取得的成就和榮譽。
第五段:總結并展望農村做農活的未來
農村做農活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社會的基礎。隨著信息技術和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快速發(fā)展,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困難都已經不再是問題。但是,對于未來的農村地區(qū),仍然需要農民保持對新科技和新領域的敏銳感知,同時掌握新的生產和經營知識,創(chuàng)新加強市場化運作,以適應經濟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的變化。我相信,隨著農業(yè)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中國農村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將會取得新的進展,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五
暑假是學生們最期待的假期,而如何度過這段時間更是讓人頭疼的問題。有些人選擇出游旅行,享受輕松愉快的時光;有些人選擇參加夏令營,開展各種興趣愛好;而我選擇了去農村打暑假工干農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通過這段時間的體驗,我收獲良多,拓寬了自己的眼界,也學到了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
首先,干農活教會了我勤勞和堅韌。農村的太陽似乎更明亮,第一天下地時我就感受到了它的炙熱。而干農活需要長時間的曝曬,勤勞是必備的條件。在田地里,我見到了爺爺奶奶們熟練且不怠慢的工作姿態(tài),他們吃勞動、喝勞動、穿勞動,一刻不停地為農田添磚加瓦。他們的堅持和付出給了我極大的鼓舞,每當我感到累的時候,我會想起他們,立刻覺得自己的疲憊微不足道。于是,我開始用他們那份堅韌不拔的精神,加倍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干農活讓我認識到農村的美。過去,我總以為農村是鄉(xiāng)村陳舊、落后的代名詞,但當我親身置身于農田之中時,我才發(fā)現(xiàn)農村的美妙之處。金燦燦的麥穗里有著農民辛勤的汗水,崗瓦上閃爍著農民智慧的火花。我親手種下的種子逐漸長成一片濃密的青苗,這讓我體會到了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農村的大山、小溪、鳥鳴蟲鳴,構成了一幅宜人的鄉(xiāng)村風景畫。我明白了鄉(xiāng)村的寧靜和純樸,它們是城市生活中所少有的品質。
再者,干農活培養(yǎng)了我團隊合作的意識。干農活是需要團隊協(xié)作的,每次到地里干活時,我都能感受到大家的默契與配合。有時,我們需要一起種地,有時需要一起澆水,有時需要一起采摘。我們一起分工,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一個任務。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學會了與人合作共同努力。團隊合作培養(yǎng)了我的溝通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能力,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
最后,干農活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在城市生活中,我們往往過分追求時尚和物質享受。而在農村,我看到了簡單而快樂的生活。雖然農村的生活可能比城市的生活要艱辛一些,但人們在追求美好的生活時更懂得取舍。他們生活簡單、自給自足,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浮躁,卻過得充實而快樂。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學會滿足于現(xiàn)在所擁有的,珍惜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活在當下,享受真正的幸福。
打暑假工干農活,雖然辛苦,但從中我收獲了很多。我學到了堅韌不拔、勤勞和團隊合作的精神,認識到了農村的美妙和生活的簡單快樂。這段經歷讓我對自己和周圍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將給我的未來人生起到積極的影響。我相信,這段打工經歷將成為我成長中最寶貴的一部分。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六
作為一位農村孩子,我從小就在農田里打轉,參與了許多農活。在這些活動中,我了解到了很多與農耕有關的知識,也累積了許多實踐經驗。從這些經驗中,我領悟出了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段:農村做農活的艱辛與樂趣
作為農村孩子,我深知農村做農活的艱辛。在酷暑和嚴寒的季節(jié),農民需要經常在田間地頭勞作,面對大自然的不可預測性。田間地頭的工作環(huán)境也十分艱苦,很多農活需要農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例如除草、播種、收割等。然而,隨著農活的進展,農民們也能夠感受到農村做農活的樂趣和成就感。耕種過程中,我們可以近距離接觸大自然,讓自己的身體與心靈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在田地里勞作,我們也能夠享受到“汗水換來的美味”這句廣為流傳的經驗準則。
第二段:農村做農活對身心的好處
農村做農活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農民們在田地里工作,身體會產生大量的熱能,消耗身體內的熱量,促進代謝,增強體質。同時,農田的自然環(huán)境也能夠幫助我們釋放壓力,緩解負面情緒。在以農業(yè)為主的社會,生活方式和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為我們帶來了某些恩惠,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易意識到的弊端。比如,由于汽車數(shù)量大量增加,百姓出行越發(fā)便利,這大大降低了人們身體的鍛煉機會和自然氛圍。但在田地里勞作不同,農村做農活既能給予我們身體鍛煉的機會,也能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身體與自然的親近。
第三段:需逐漸引進現(xiàn)代化技術
當然,在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的進程中,很多傳承了許多年的傳統(tǒng)技術,已經無法跟著現(xiàn)代化的腳步邁進了。實際上,很多農業(yè)技術已經普及了遙感地、智能化、模擬等無人機技術,有了數(shù)據(jù)化管理,更加智能化的操作。這些新技術的運用,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能大幅減少農民的勞動強度,真正實現(xiàn)讓農民少勞多得。因此,正是利用先進技術的手段,將農業(yè)與信息技術的利益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得農業(yè)向品質高、效率高、機械化、自動化的方向發(fā)展。
第四段:農村做農活需要大規(guī)模推廣
農村做農活的魅力和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需要大規(guī)模地推廣。入住城市的人們,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去農村體驗農活的樂趣,也可以參與到一些農村勞力支持計劃中,為農民的勞動提供實質性支持。同時,普及農村做農活的知識,發(fā)展農村子女對這一領域的興趣,都有利于推進農村的發(fā)展與提升。
第五段:結語
在農村做農活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還能夠增加生活的趣味性。當然,實現(xiàn)農村的現(xiàn)代化,推廣新技術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不斷加強對技術的洞察,才能讓農村走向發(fā)展、走向現(xiàn)代化。然而,農村做農活始終是一個美好的體驗,勞動者可以在這里體驗到如何和自然接觸、如何促進健康與生活素養(yǎng)。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期待自己能夠在這個領域里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為農村建設的發(fā)展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七
假期是我們擁有自由時間的寶貴時刻,而有些同學選擇利用假期干農活。雖然它會帶來一些勞累,但是通過干農活,我的心得體會卻是非常深刻的。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假期干農活的感悟和收獲。
第一段:理念轉變,認識農耕的價值
剛開始干農活的時候,我對農耕并沒有太多的認識,也覺得這樣做無意義。然而,當我親身參與其中,親手播種、耕耘、收割時,我逐漸體會到了農耕的價值。農耕不僅僅是農民的勞作,更是一種傳承與發(fā)揚。通過農耕,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農民的艱辛與智慧,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好。這種認識的轉變使我對農耕有了更深切的敬意。
第二段:體力與智慧的雙重鍛煉
干農活不僅僅是一種體力活動,它同時也需要智慧。首先,農活的進行需要耐力與毅力,每天的辛勞并沒有停歇的時候。在高溫下,我不得不更加努力地耕耘,持之以恒地進行勞動。其次,農活也需要我們的智慧。當種植過程中遇到病蟲害時,我們需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預防和治療,確保莊稼的成長。這樣的雙重鍛煉讓我深刻地體驗到農民朋友們的不易,也使我更加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第三段:沉淀情感,增強責任感
在農田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也感受到了莊稼們的生命力。當我親手栽種的莊稼生長茁壯,收獲豐碩時,我感到了深深的喜悅和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體驗到了自我成長的喜悅,也增強了自己的責任感。當我看到其他同學擔心自己栽種的莊稼時,我會主動幫助他們,因為我知道我有責任去呵護每一株莊稼。這種責任感的培養(yǎng)在假期干農活中得到了鞏固。
第四段:豐富知識,拓寬視野
干農活不僅僅是一種體驗,也可以成為學習的機會。在農田中,我學到了許多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和管理技巧,了解了土地的利用和保護,還學到了耕作農具的使用方法。這些知識的積累豐富了我的農業(yè)知識,也讓我拓寬了視野。此外,與農民朋友的交流也讓我了解到了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增進了我對社會的理解。這種知識的拓寬令我深感農村的偉大和農民的不易。
第五段:從中獲得的啟示
通過假期干農活,我從中獲得了很多啟示。首先,我意識到農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支撐力量,他們默默耕耘,為我們提供了食物和資源。其次,我明白了勞動的含義和重要性,勞動不僅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賦予生命價值的重要方式。最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智慧,我們應該保護和珍惜自然資源,為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總結:
通過假期干農活,我對農耕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也體驗到了體力與智慧的雙重鍛煉。在這個過程中,我拓寬了視野,增強了責任感,并從中獲得了很多啟示。假期干農活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農民的辛勤勞作,還能使我們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和自然的神奇之處。我相信這些感悟和收獲將伴隨著我成長的每一步。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八
農活,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一種體驗和經歷。參加農活,我深深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大自然的神奇以及生命的蓬勃。通過參與農活,我對于農田的辛苦與付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進而對于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的態(tài)度。以下是我對于參加農活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參加農活讓我意識到了勞動的快樂。農活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卻充滿了樂趣。在勞作的同時,我和其他農民們互相配合,相互協(xié)作,體現(xiàn)了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無論是挖溝、播種,還是收割、堆曬,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我們的同心協(xié)力。而當我們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更是無以言表。在田間勞作的過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明白了辛苦付出背后所帶來的成果和滿足。
其次,參加農活使我對大自然的神奇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農田里,我看到了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循環(huán)。我看到了農作物從種子發(fā)芽、生長到結果的全過程,見證了大自然的神奇。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了植物生命力的頑強和自然規(guī)律的奧妙。無論是晴天或是雨天,無論是艷陽高照還是陰雨連綿,農田始終是農民們勞作的舞臺,也是大自然與勞動者相互交融的場所。這種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經歷讓我對大自然的美好和獨特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再次,參加農活讓我對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的態(tài)度。農田需要農民們的辛勤勞作,每一片綠色的田地背后都是農民們的辛苦汗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農田的勞作和貢獻,這是我們得以生活的基礎。通過親身參與農活,我對于大自然資源的珍惜和保護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更加明白了節(jié)約資源和珍惜所得來之不易的道理。我對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的態(tài)度,珍惜每一天,珍惜身邊的一切。
最后,參加農活讓我明白了勞動的意義和價值。農活不僅是一種體驗和經歷,更是一種對于勞動的尊重和敬畏。農民們的辛勞和付出,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糧食和物質生活的保障。與農田的親密接觸讓我深刻認識到了勞動者的偉大和勞動的價值。勞動是一種奉獻,是一種貢獻,也是一種激勵自我的力量。通過參加農活,我對于勞動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明白了努力工作和奮斗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并感恩那些為我們付出的勞動者們。
總之,參加農活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和經歷。通過參加農活,我深刻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大自然的神奇以及生命的蓬勃。參加農活讓我明白了辛苦的付出背后的快樂與成就感,也讓我對大自然的美好和獨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參加農活讓我對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和珍惜的態(tài)度,明白了勞動的意義和價值。這次農活經歷對我來說將是一次寶貴的財富,我會倍加珍惜這段記憶,并將這種體驗和體會延續(xù)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九
國慶長假期間我和弟弟兩個人一起回到了農村,在這里開始干農活,其實也就是和爺爺一起干農活,我們兩個人實在是不行?。?/p>
爺爺干農活的速度也就一般般,他這么多年也沒有改變,這一直就是爺爺?shù)亩贪?;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我們兩個人的速度和爺爺也差不多,就好象爺爺在我們面前的抱怨一樣,我們三個人一個早上干農活的收獲也沒有其他兩個人的多,而且爺爺去的`時候比我們還早,我們兩個人也是二十歲的孩子,這一天也就是這樣的收獲,所以就有一些失望。
我和爺爺干農活之后就主要依靠爺爺了,爺爺?shù)谝淮伪巢即即闹亓渴俏液偷艿軆蓚€人背的總和,這是我們三個人花費大量時間才收獲的糧食,爺爺這樣也是為了多拉回去一些,這樣就可以使得爺爺以后少一點,所以這一次就要多干活。
背回來之后就又一次開始干農活,干農活比起那些背布袋實在是輕松不少。我們在這里背得布袋,主要是靠爺爺一個人把這個綁起來的,我就是在這里打下手,而且我捆綁的方法也不是很好,所以回去的路上就有一些隨時隨地掉下來的危險,就使得我很不好意思,不過我對于這個家庭的幫助還是有一些的。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
我出生在農村,22歲之前,除了上學,一直在農村;此后也還不斷干農活。對農活和做農活之苦,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初一和初二上學期我是在自己村里讀的。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不但星期六下午,就是星期三下午也不上課。其他幾個需上課的下午,也只是上兩節(jié)課而已。那時生產隊每天的活分四截做,上下午各兩截,上好兩節(jié)課后回到生產隊的我,剛好趕上做一天里最后一截的活。不去生產隊做的話,就去割羊草。只有這兩種選擇。
在生產隊干活是計工分的。成年男勞力做一天最高是12分,成年女勞力最高是8分。我那時不過是一個小孩,我已經想不起我做一天是3分還是3分半。
小孩子偶爾干點農活,可能帶有玩耍性質,挺好玩。但我不屬于那種情況。我是正兒八經干農活。做農民,就農活而言,最苦最累的,莫過于夏季的.“雙搶”,也就是搶收搶種。我永遠不會忘記,12虛歲那年,單單在總共不到20天的“雙搶”期間,我就做了12天半!
我至今記得發(fā)生在那年“雙搶”的兩件事。有一天中午去插秧,田里的水很燙,長我一歲的男孩泉始終不敢下去,長我兩歲的女孩芬則掉下了眼淚,也不敢下去。我當然像大人一樣下田了。我們那個自然村以人少田多著稱,當時還沒有實行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并不考慮中午插秧可能會燒苗。稍后的一天,也是中午,在田里插秧的我,流鼻血了。插秧必須弓著腰,低了頭,這十分有利于流鼻血……實在止不住,最后我被人勸退,回家躺在一只匾里休息。這兩件事分別發(fā)生在哪兩塊田里?此刻讓我到現(xiàn)場指點當時具體發(fā)生在哪個位置的話,我想誤差都不大會超過10米。
如今農村大多種單季稻,早已沒有了“雙搶”。從這一點看,現(xiàn)在的農民再也不像當年那么苦。
除了白天干活,我還從很小起就開早工和夜工。開早工大多是采桑葉,偶爾也有比較另類的活計,比如有一次是收割用來采種子的紅花草,割著割著居然發(fā)現(xiàn)一窩小老鼠。第一次開夜工是在田里打稻,我年紀太小,只是幫大人把稻子搬到打稻機旁,收工后在生產隊吃半夜飯的情景,宛在目前。有一次是預計有雨,男人們紛紛去田里壘柴堆(是專門留給生產隊的兩條耕牛吃的),小小的我跟著玉祥,幫他把柴拖攏來。還有一次是拔蘿卜,那是一個有月光的夜晚,大多是年輕人,雖然窮苦,但一大幫人在一起干活,說說笑笑地,還是蠻開心的。事實上,那時也不大有更美好的生活。
農村的活,我大致只有兩樣沒做過。一樣是捻河泥和挑河泥,因當年我畢竟還小。還有一樣是養(yǎng)蠶,那習慣上是女人做的。
小時候,也不是沒有人關注孤苦的我。有一種東西對我似乎特別感興趣,那就是一種很小的蚊子。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被咬了還很疼。萬般無奈之下,我在田里插秧時就只好采用下面這種方法:將自己渾身上下涂上爛泥,讓蚊子們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有一次是“雙搶”時,遭遇特大暴雨。夏天,滿天烏云并不一定會下雨,你若盲目躲雨而雨卻并不下來,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再說,我們生產隊田地極多,那次我是在離家足有兩里多的田里插秧,當然不會躲什么雨。然后,雨就鋪天蓋地砸下來,遠離房屋的我們無可逃避。一個叫阿三的中年婦女叫我把一束稻草頂在頭上,她說要淋壞的。我和她各自頂了一束稻柴,蹲在田埂上,那一刻,在暴雨的淫威里,我和她成了世界上最卑微最無助的人。幾年前,她中了風,半身不遂,去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相對于割稻,我甚至有點喜歡插秧(俗稱“種田”)。割稻腰很疼,種田則不然。我們生產隊的女孩子嫁到別處,一律是種田的快手。為什么?我們那兒水田多呀,逼你非種得快不可。分田到戶后,像上面提到的玉祥,家里光水田就有17畝多;我家后來在我參加工作后只剩兩個農村戶口時,還分到3畝6分田呢。通常男人種得比女人慢些,不過在我的印象里,我種田的速度一直與最快的女孩相當。下面這個例子比較直觀:后來單干后,有一年勞動節(jié),種的是“小苗帶土”(不是手工拔下來扎成一小把的那種,種起來相對要慢些),我在不用拿秧只負責插種的情況下,一天之內獨自把一塊7分的田全部種好。
分田到戶后,每年“雙搶”,我家總是早早完成。然后我就去幫姑姑家種田。這是我力所能及的。我有三個姑姑,我一個一個輪流幫過去。那時,她們的孩子都還小。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我結婚后,持續(xù)到我女兒出生的上一年。我女兒是農歷七月初八出生的,那年的夏天,在廠里做擋車工的妻子隨時有可能生產,我當然不便去鄉(xiāng)下幫忙。
但若干年后我居然又一次種田。那是在一個學生家,幾個學生要我去,一沖動,我就挽起褲管下田了,反正我會這個呀。我相信,7年前的那一次插秧,極有可能是我生命里的最后一次。當時跟我一起邊插秧邊聊天的是麗英和曉梅,如今麗英小孩已3歲,曉梅下個月也要結婚了,她倆不知道的是,第二天她們的語文老師渾身疼痛,畢竟多年沒干這個活了??!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一
這個周末,好不容易有這樣的機會了。媽媽帶著我回到姥姥家,我一下車就呼吸到了這新鮮的空氣,混合著泥土與樹葉的特別的清新味道,沁入心脾,走在寬敞而明凈的小路上,頗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之感。
姥姥說下午要去摘豆子。摘什么豆子啊?我頗有興趣地問。摘你小時候最愛吃的.毛豆管!我自然提議要去,下午兩點多,太陽漸漸出來,它開心地笑著,土地上這一片都是太陽的光芒,路旁茂密的椿樹叢和繁盛的樹葉都在清風陽光中舞蹈。
我們來到這片寬闊的田土,放眼望去,這滿滿的嫩黃的一片毛豆都是姥姥自己親手種下的,如今這都成了令人欣喜的成果?,F(xiàn)在看去,毛豆不像之前那樣嫩油油、綠茵茵的了,葉子雖然依舊茂密,蔥蘢的一大片舞著,卻顯著幾分枯黃色,有的毛豆莖并不粗大,但是上面結滿了毛豆管,一簇簇,一叢叢,大塊大塊的,像幾個可愛的穿著厚厚黃色衣服的的胖娃娃在呼呼大睡;我腳邊的毛豆地里的莖長得很粗,泥土深深扎根,一旁的爸爸拿著一把小刀,狠狠地對著根部割了好幾下這才把它割下來,再一看,這上面的毛豆結得也十分好,顆粒飽滿,珠圓玉潤的感覺,湊近一聞都是一種植物的香味。
來,丫頭,幫我把這里的毛豆割下來。媽媽說。我興沖沖地跑過去,逮準了一簇毛豆管,以為只要學著他們的樣子輕輕一拔就好了,誰知道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都還只是扯下了一些細碎的葉子。
爸爸教導我:拿準根部用力,別使蠻力。原來如此,我擦了臉上的汗水,學著爸爸的方法去做,果然輕松多了,我下手快準狠,終于拔出一束毛豆管。好多好多金黃色的小胖子躺在上面啊。拔了一些之后,該把上面的毛豆挨著弄下來了。這也是一門技術活,我用手去把毛豆一管一管地扯下來,結果收效甚微,有時候你用很大的力氣都不能把看上去小小的一顆毛豆弄下來,還反倒自己的手被鋒利的葉片割到了。而且這毛豆娃娃看上去毛茸茸的,摸上去也是一種怪異的感覺,我蹲在黃土地上,背朝太陽面朝黃土,重復著這機械的動作,一提,一拉,一拽好熱啊。我喊著,偶然一抬頭,這火辣辣的太陽光就直直地刺中我的眼珠子,眼淚水出來了。
我以為自己已經工作了很久,可是一看一旁,自己的戰(zhàn)斗成果也不過只要小小的一口袋,再一看一旁的姐姐,她三下五除二就扯下了好多毛豆呢。汗液黏糊糊地粘在臉上、背部,我感到口干舌燥,渾身不適,可是手中的動作卻固執(zhí)地不肯停下來,我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
過一會媽媽也來幫我了,她負責提著毛豆的根部,我順手就能很快地將上下左右的毛豆都弄下來,一把把丟進口袋,這樣一來速度快多了。都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我覺得我和媽媽之間的合作母女搭配,也不賴呢。
最后,我們滿載而歸。夕陽余暉下,媽媽的背影顯得滿足而自由。
這次體驗農活的經歷,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農民的不易。一切的成果都來自于艱辛的勞動。人生也是一樣,要想獲得成功,就得付出汗水與辛勤,才能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二
農活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活動之一。在現(xiàn)代化社會,農業(y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農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盡管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但也導致了越來越多人缺乏真正的農業(yè)實踐經驗和技能。然而,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我一直生活在田野中,并從小就開始參與各種農作業(yè)務。多年的農活經驗,讓我受益匪淺,打下一定的農業(yè)實踐基礎。在這里,我想分享我多年農類活動的心得體會,向更多人展示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走出“城市化”的生活并不是一件難事。
第二段:農活的優(yōu)點
除了增加農民的收入,農活還有其他一些優(yōu)點。其中,最明顯的優(yōu)點就是讓人們的身心得到鍛煉。農活需要勞動力、體力和耐力,每個人都需要有強壯的身體和強大的意志。農作物需要按時按序地操作,需要農民注意天氣、環(huán)境和氣候等方面的變化,從而使農民更加細心、認真、耐心和敬業(yè)。此外,農活還能營造出輕松、自然、健康和平靜的氛圍,讓人們放松身心,舒緩壓力,增加自信。
第三段:在農活中學習重要的價值觀
農活中有很多的機遇讓我學習到了很多重要的價值觀,例如:責任、堅持和耐心等追求。在我種植或養(yǎng)殖過程中,我意識到農活需要決心和毅力。在天氣不好或者沒有收成的時候,我不能放棄;相反,我必須堅定信念,盡所有的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我的責任是確保所有的作物都得到最佳的護理,使它們成長得健康和美麗,這正是農民的責任所在。
第四段:農活中獲得生產力
通過長時間在田地中勞動,我發(fā)現(xiàn)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生產力,尤其是肌肉力量和運作技巧。對于種植,我注意到我的學習過程,因為它要求我運用許多技能和知識,如地形和土壤的變化,種植時間,除草和除蟲,以及任何需要的額外的水分或肥料。我的目標是在種植過程中盡量減少數(shù)量錯誤和獲得最大的結果,這需要相關的經驗和技能。此外,我已經開始了解,如果我計劃得當,那么我的作物的收成將會是多大程度的決定。
第五段:結論
總之,農活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領域,它需要勞力、體力和耐力。然而,如果我們意識到這個領域的優(yōu)勢,盡我們所能去理解和了解它,那么我們肯定會受益匪淺,也會欣賞到這個領域的重要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城市人選擇回歸農村,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域,努力讓農業(yè)更加適應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三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奶奶家。
吃完午飯,奶奶說:“冬天要到了,白菜和蘿卜需要弄到家里來,今天下午我們就去地里拔蘿卜、鏟白菜。”
走到我們的地邊,我看到一片綠油油的白菜,還有一個個大大的蘿卜。我們先開始拔蘿卜,我挑了一個個大的蘿卜,拽起蘿卜纓,就用盡全身的力氣使勁的拔;沒想到用力過猛,一下子蹲到了地上,引的爸爸、媽媽還有奶奶都哈哈大笑,我也禁不住笑了起來。一會兒功夫,我們就拔完蘿卜了,該鏟白菜了,我看到爸爸是用鐵鍬鏟白菜的根部,一用勁白菜就下來了,我也模仿爸爸的樣子鏟白菜,首先用鐵鍬對準白菜的根部,然后用力的'往前一鋤,白菜就真的被我鋤下來了,我用同樣的方法鏟下來了很多的白菜。我干的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是看到滿地的蘿卜白菜,我心里有說不出的興奮。奶奶也一直夸我是個能干的好孩子。
我也能幫奶奶干活了。我真高興!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四
我出生在農村,22歲之前,除了上學,一直在農村;此后也還不斷干農活。對農活和做農活之苦,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初一和初二上學期我是在自己村里讀的。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不但星期六下午,就是星期三下午也不上課。其他幾個需上課的下午,也只是上兩節(jié)課而已。那時生產隊每天的活分四截做,上下午各兩截,上好兩節(jié)課后回到生產隊的我,剛好趕上做一天里最后一截的活。不去生產隊做的話,就去割羊草。只有這兩種選擇。
在生產隊干活是計工分的。成年男勞力做一天最高是12分,成年女勞力最高是8分。我那時不過是一個小孩,我已經想不起我做一天是3分還是3分半。
小孩子偶爾干點農活,可能帶有玩耍性質,挺好玩。但我不屬于那種情況。我是正兒八經干農活。做農民,就農活而言,最苦最累的,莫過于夏季的“雙搶”,也就是搶收搶種。我永遠不會忘記,12虛歲那年,單單在總共不到20天的“雙搶”期間,我就做了12天半!
我至今記得發(fā)生在那年“雙搶”的兩件事。有一天中午去插秧,田里的水很燙,長我一歲的男孩泉始終不敢下去,長我兩歲的女孩芬則掉下了眼淚,也不敢下去。我當然像大人一樣下田了。我們那個自然村以人少田多著稱,當時還沒有實行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并不考慮中午插秧可能會燒苗。稍后的一天,也是中午,在田里插秧的我,流鼻血了。插秧必須弓著腰,低了頭,這十分有利于流鼻血……實在止不住,最后我被人勸退,回家躺在一只匾里休息。這兩件事分別發(fā)生在哪兩塊田里?此刻讓我到現(xiàn)場指點當時具體發(fā)生在哪個位置的話,我想誤差都不大會超過10米。
如今農村大多種單季稻,早已沒有了“雙搶”。從這一點看,現(xiàn)在的農民再也不像當年那么苦。
除了白天干活,我還從很小起就開早工和夜工。開早工大多是采桑葉,偶爾也有比較另類的活計,比如有一次是收割用來采種子的紅花草,割著割著居然發(fā)現(xiàn)一窩小老鼠。第一次開夜工是在田里打稻,我年紀太小,只是幫大人把稻子搬到打稻機旁,收工后在生產隊吃半夜飯的情景,宛在目前。有一次是預計有雨,男人們紛紛去田里壘柴堆(是專門留給生產隊的兩條耕牛吃的),小小的我跟著玉祥,幫他把柴拖攏來。還有一次是拔蘿卜,那是一個有月光的夜晚,大多是年輕人,雖然窮苦,但一大幫人在一起干活,說說笑笑地,還是蠻開心的。事實上,那時也不大有更美好的生活。
農村的活,我大致只有兩樣沒做過。一樣是捻河泥和挑河泥,因當年我畢竟還小。還有一樣是養(yǎng)蠶,那習慣上是女人做的。
小時候,也不是沒有人關注孤苦的我。有一種東西對我似乎特別感興趣,那就是一種很小的蚊子。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被咬了還很疼。萬般無奈之下,我在田里插秧時就只好采用下面這種方法:將自己渾身上下涂上爛泥,讓蚊子們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有一次是“雙搶”時,遭遇特大暴雨。夏天,滿天烏云并不一定會下雨,你若盲目躲雨而雨卻并不下來,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再說,我們生產隊田地極多,那次我是在離家足有兩里多的田里插秧,當然不會躲什么雨。然后,雨就鋪天蓋地砸下來,遠離房屋的我們無可逃避。一個叫阿三的中年婦女叫我把一束稻草頂在頭上,她說要淋壞的。我和她各自頂了一束稻柴,蹲在田埂上,那一刻,在暴雨的淫威里,我和她成了世界上最卑微最無助的人。幾年前,她中了風,半身不遂,去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相對于割稻,我甚至有點喜歡插秧(俗稱“種田”)。割稻腰很疼,種田則不然。我們生產隊的女孩子嫁到別處,一律是種田的快手。為什么?我們那兒水田多呀,逼你非種得快不可。分田到戶后,像上面提到的玉祥,家里光水田就有17畝多;我家后來在我參加工作后只剩兩個農村戶口時,還分到3畝6分田呢。通常男人種得比女人慢些,不過在我的印象里,我種田的速度一直與最快的女孩相當。下面這個例子比較直觀:后來單干后,有一年勞動節(jié),種的是“小苗帶土”(不是手工拔下來扎成一小把的那種,種起來相對要慢些),我在不用拿秧只負責插種的情況下,一天之內獨自把一塊7分的田全部種好。
分田到戶后,每年“雙搶”,我家總是早早完成。然后我就去幫姑姑家種田。這是我力所能及的。我有三個姑姑,我一個一個輪流幫過去。那時,她們的孩子都還小。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我結婚后,持續(xù)到我女兒出生的上一年。我女兒是農歷七月初八出生的,那年的夏天,在廠里做擋車工的妻子隨時有可能生產,我當然不便去鄉(xiāng)下幫忙。
但若干年后我居然又一次種田。那是在一個學生家,幾個學生要我去,一沖動,我就挽起褲管下田了,反正我會這個呀。我相信,7年前的那一次插秧,極有可能是我生命里的最后一次。當時跟我一起邊插秧邊聊天的是麗英和曉梅,如今麗英小孩已3歲,曉梅下個月也要結婚了,她倆不知道的是,第二天她們的語文老師渾身疼痛,畢竟多年沒干這個活了啊!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508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