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一段時間內(nèi)學習、工作或生活等方面的經(jīng)驗和感悟的總結(jié)與概括,它不僅可以讓我們回顧所經(jīng)歷的事情,更能促使我們思考和成長。每次總結(jié)后,我都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進步,這讓我深感總結(jié)的重要性??偨Y(jié)是對過去的反思和總結(jié),也是對未來的規(guī)劃和展望??傊牡皿w會對個人的成長和進步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要堅持真實性和客觀性,避免夸大和虛假的描述,保持真實的呈現(xiàn)。這些總結(jié)范文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對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思考。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一
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凝結(jié)了時間和記憶的殿堂,它不僅記錄著人類的發(fā)展歷程,更承載著民族的文化底蘊。最近我有幸參觀了一座著名的歷史博物館,這次的參觀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構建歷史感
進入歷史博物館的大門,我仿佛踏入了一個被歷史包圍的時空隧道。在這個神奇的地方,我目睹了從遠古時代到現(xiàn)代的種種歷史事件??粗切┓路鹉軌騼A訴千古的古物,我不禁想到,人類文明的源泉正是這件件歷經(jīng)歲月沉淀下來的文物所組成。歷史博物館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延續(xù)性和豐富性,也讓我對歷史產(chǎn)生了更深的興趣。
第三段:重溫歷史
博物館中展示的歷史文物更是帶給我無限的感慨。那些文物仿佛具有生命,它們是歷史故事的見證者。通過仔細觀察,我了解到了一些曾經(jīng)只是淺嘗輒止的歷史事件。在展廳里,我見識到了古代的紡織工藝,古代文人的雅趣,也學習到了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通過這樣的觀察和學習,我的眼界得到了拓展,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認知也日益清晰。
第四段:思考歷史背后的意義
歷史博物館并非僅僅為了讓我們回顧過去,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思考歷史背后的意義。歷史是我們的鑒戒,它讓我們了解到人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經(jīng)驗教訓。在博物館中,我看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暴力,感受到了損失與悲痛。同時,我也明白了和平與發(fā)展的可貴,意識到了我們應該保持警惕,在如今多變的國際形勢中,更加注重世界和平的價值意義。
第五段:個人感悟與反思
參觀歷史博物館給予我許多思考與啟示。歷史文物不僅僅是漂亮的展品,更是我們自身的一面鏡子,讓我們思考自身以及我們的國家、民族在歷史洪流中扮演的角色。我們要珍視歷史和平時代的來之不易,珍惜現(xiàn)在,也為未來的和諧共處而努力。參觀歷史博物館的這次經(jīng)歷,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一點。
總結(jié):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讓我見識了悠久的歷史文明,同時也讓我明白了歷史對于現(xiàn)實與未來的重要性。通過觀察和學習歷史文物,我不僅拓寬了視野,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歷史背后的價值與意義。這次參觀使我對歷史產(chǎn)生了更濃厚的興趣,也讓我更加珍惜和平和發(fā)展的歲月。歷史博物館是一座文明長河的忠實記錄者,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走近歷史,走近博物館,走近我們自己的歷史。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二
歷史是一座千年古城的記憶,它孕育了中華民族的豐厚文化,埋藏著深遠的智慧和啟示。而歷史博物館則是一扇打開時光之門的地方,它將過去的輝煌和苦難以獨特的方式向我們展示。最近,我有幸參觀了某歷史博物館,從中汲取了很多知識和體會。
第二段:歷史的真實再現(xiàn)
博物館作為推動歷史文化傳承的陣地,有著重要的使命。在博物館的展覽中,歷史真實再現(xiàn)的措施讓我深受觸動。比如,在一次參觀中,我走進了一間完全模擬的古代宮殿。逼真的場景、巧妙的燈光和鏡面設計使我仿佛穿越了時空,親歷了古代宮廷的華彩年代。而在另一次展覽中,協(xié)助詮釋歷史事件的珍貴文物和實物,更是深刻地將歷史的心聲傳遞給觀眾。通過這種親身感知歷史的方式,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歷史的演進和人類文明的發(fā)展。
第三段:歷史人物的啟示
在歷史博物館的參觀中,我結(jié)實了許多歷史上杰出的人物。這些先賢們以他們的勇氣、智慧和無私奉獻,鑄造了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比如,我在館里看到了孔子的碑刻和文物,了解到孔子是中國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對中國和世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培養(yǎng)了無數(shù)的兒女英才。通過認識這樣偉大的人物,我深感自己的家國情懷的重要性,也更加確定了自己的追求方向。
第四段:歷史教育與自我反思
歷史博物館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教育場所,它承擔了為觀眾提供歷史知識、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任務。參觀歷史博物館,我從中不僅僅學到了大量的知識和歷史事件,更反思了自身和社會的發(fā)展問題。首先,深入了解歷史,讓我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和不足,反思和珍惜當前的幸福生活;其次,在博物館中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不禁為我們的祖國感到自豪和自信。通過歷史教育的方式,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塑造更加自信和成熟的未來。
第五段:歷史的警示與傳承
歷史是前人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人類寶貴的財富。參觀歷史博物館,我深刻感受到歷史給我們的警示和啟迪。歷史的偉人們?yōu)槲覀冎该髁饲斑M的方向,他們的奮斗和智慧應成為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激勵我們繼續(xù)前行。因此,傳承歷史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歷史知識,傳承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結(jié)尾:
歷史博物館是一本活教材,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提升人類文明素養(yǎng)的平臺。通過參觀歷史博物館,我細致入微地感受到歷史的傳承與發(fā)展,擁有了對歷史的敬畏和理解。我相信,在廣大人民的努力下,歷史博物館將繼續(xù)發(fā)揮橋梁作用,將歷史的故事傳遞給更多的人,并成為引領我們行走在正確道路上的燈塔。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三
最近我參觀了一家著名的博物館,并對歷史收藏品和展覽深感震撼。這次博物館參觀之旅讓我對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使我對人類的成就和文化多樣性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在博物館參觀中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歷史的長河
參觀博物館,尤其是歷史博物館,是一次穿越歷史長河的旅程。我在博物館中看到了珍貴的文物、歷史圖書和藝術品,這些物品代表了人類漫長的歷史。當我觀看古代的陶器、繪畫和雕塑時,我仿佛回到了幾千年前,目睹了古代文明的輝煌和生活的點滴。這種穿越時空的體驗讓我對歷史的連續(xù)性和變遷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
第三段:多元的文化
博物館不僅展示了歷史的長河,也展示了人類的多元文化。在博物館中,我看到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藝術品,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我曾在書本上讀到過其他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但通過博物館的參觀,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其他文化的特點和內(nèi)涵。例如,我參觀了一個古埃及展覽,在那里我看到了埃及的金字塔、木乃伊和寶石首飾。這些文物向我展示了古埃及文明的高度發(fā)達和神秘的魅力,讓我對這個古老文明有了更深的認識。
第四段:歷史的教訓
博物館參觀不僅能讓人感受到歷史的魅力,也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通過學習歷史,我們可以紀念先輩的付出,更好地理解世界的發(fā)展,避免重蹈覆轍。博物館中的展品和解說介紹,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歷史事件和人物的信息,讓我們能夠了解過去的錯誤和成功。例如,在一個二戰(zhàn)的展覽中,我了解到了戰(zhàn)爭對人們的影響以及悲慘的后果,這使我深刻地領悟到戰(zhàn)爭的荒謬和人類和平相處的重要性。
第五段:反思與感悟
在博物館參觀的過程中,我不僅感受到了歷史的魅力和多元的文化,也對人類的智慧和成就產(chǎn)生了更深的敬佩和欣賞。博物館是一座文明的殿堂,是人類智慧的寶庫。通過參觀博物館,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人類的過去,也能夠?qū)ξ磥沓錆M更多期待。同時,博物館的參觀也讓我有機會思考并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社會的發(fā)展。我明白了歷史的回顧意義,更加懂得珍惜當下,努力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總結(jié):
通過參觀博物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歷史的魅力和多元文化的魅力。博物館是一個展示人類成就和文化多樣性的寶庫,參觀博物館不僅讓我們對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社會的發(fā)展。通過博物館的參觀,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己,也能夠為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努力奮斗。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四
在博物館里面我們看到了許多關于古代的一些文字和圖片,比如:我們淄川天然構成的蛤蟆石,雄偉的馬鞍山……在一樓看到了一些陶器和一些關于未來的圖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機器人和人合成的“人”,那個圖上面畫了一個人:一半是機器,一半是人的身體,上面還寫了一些關于這張圖片的介紹。
三樓是最好玩的地方。那里有許多電腦,還有一些:魯班木球、猜生肖、測發(fā)電力、磁力乒乓球、滾珠子、節(jié)能燈、融合鏡……可好玩了,其中我最愛玩的是魯班木球,雖然很難拼,但我也拼起來了一個。
這個博物館真搞笑呀!
參觀博物館讓我明白了許多科學道理,比如,像電腦里的一些游戲給了我一些啟示:不能亂殺野生動物,不要亂砍樹木,不能隨地吐痰……在玩節(jié)能燈的時候,我明白了:我們要少用電。在玩測電力的時候我明白了:手心的汗越多,放電的可能性就越大。
參觀完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專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必須能實現(xiàn)我們完美的愿望。
這天,爸爸帶我去博物館參觀海洋生物。博物館位于市zf的西面,走進博物館,看到的是海洋生物的各種介紹。在這些海洋生物中,其中我對鯊魚最感興趣。
鯊魚標本的體形比較小,他的眼睛像小的白化石一樣,我還明白鯊魚眼睛視力很不好他幾乎看不到東西。但他有敏捷的嗅覺性。
你們明白為什么在沙漠能夠看到海市蜃樓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因為沙漠的陽光很強烈,陽光反射過來,就構成了海市蜃樓。海市蜃樓,就像在杯子里倒水,然后把筷子放到杯子里,在外面朝里面看,筷子就像被折斷了一樣,海市蜃樓跟這個的原理是一樣的。
在人山人海的博物館內(nèi),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有鱷魚,鯊魚,熱帶魚,等等等等,我就不一一向你們介紹了。你沒有時間的話必須要去博物館看看哦!哪里會讓你懂得許多知識的,不要錯過這大好機會哦!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五
5月26日,我們集體參加了學院組織的青馬工程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活動,充分感受了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經(jīng)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博物館建筑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它將中國古典宮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色彩協(xié)調(diào),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同時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線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闊,照明設備靈活多用,通風設施好,裝飾古樸典雅,給人凝重、舒暢、清新之感。整個陳列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辟為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序廳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順陵石獅復制品),襯以黃河巨幅彩照,引導觀眾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陜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歷史進程為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陜西地區(qū)古代社會文明發(fā)展狀況。該陳列展廳面積4600平方米,共三個展室,分為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選的2000余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tǒng)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經(jīng)機、兵馬等,以及顯示秦漢奮發(fā)崛起精神的鋼建筑構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陜西地區(qū)的古代歷史。由于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陜西地區(qū)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為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陜西地區(qū)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最高水平。
專題展覽廳位于序廳西側(cè),陜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陜西歷代陶俑精華展是陜西歷史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陜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陜西歷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窖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煉的感覺。陜西歷代陶俑精華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為序,分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以神武鷹揚、氣勢古拙、神韻質(zhì)樸、儀態(tài)軒昂、典雅華美、灰色凝練、余光明媚為主題展示了陜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fā)展過程。
其中展示了八大類,還有字畫、版本、經(jīng)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xiàn)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漫步在五個大的展覽廳中,可以感受到陜西洶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館的幾個小時中,我們一舉跨越了從公元前21世紀到現(xiàn)代社會。通過一件件的文物,我們無聲的與古人默默對話,感受著幾千年甚至數(shù)千年勞動技術結(jié)晶所帶來的沖擊。思想接受著歷史大浪的沖刷,歷史推著我們的好奇發(fā)笑。通過這次活動相信同學們對歷史文化也會有新的體驗和理解。
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得穩(wěn)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勢愈發(fā)復雜的情況下,中國仍面臨著來自經(jīng)濟、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戰(zhàn),我們不能安于現(xiàn)狀,讓我們每一個參觀的同學懷著對中國璀璨文化歷史的感受和理解更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于學習和實踐,繼續(xù)革命前輩們奮斗終身的事業(yè),積極發(fā)揮現(xiàn)代大學生團員的特色,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六
今年的夏秋之際,我懷著一顆對歷史的崇高敬畏之心,興致勃勃的參觀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心中頗有些感觸,愿講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位于陜西西安的一座國家級的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她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生前的遺愿建設的。該館籌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對外開放。它的建筑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布局成軸線對稱,主從有序;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筑群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筑風格與現(xiàn)代博物館功能相結(jié)合,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筑風格于一體。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區(qū)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qū)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370萬余件。
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可謂是館藏文物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全,品位之高、價值之廣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有千姿百態(tài)的歷代陶俑(兩千多件漢、北朝、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漢、唐銀器,唐墓壁畫(四百多幅,畫面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等??煽胺Q是陜西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象征。
在詳細參觀了上述諸多館藏歷史展覽物件后,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們中華民族生息、繁衍,是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而陜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都曾于此建都立國稱帝,以號令天下。
可以說,陜西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正是這種文化的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即: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其中三大古國文明皆有中斷,唯有我中華文明未曾中斷,一直綿延至今。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教授曾說:后人對中華文化遺產(chǎn),應抱以敬畏之心,贊頌之意,驕傲之情,欣賞之趣,而行守護之職,關愛之意,學習之心,弘揚之責。
是??!作為炎黃子孫,特別是陜西人,且又是一名歷史的學習與鉆研者。我覺得,我們這些當世的后輩子孫有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這一歷史使命和責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切身實際的感觸一下悠久淵源的中華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氣息。極力呼吁廣大社會青少年朋友能夠以身作則,行使“弘揚中華之文化,傳承民族之精神,立中華之美德”的光榮傳統(tǒng)習俗!
注:三秦大地:歷史上楚漢相爭之時,以秦都咸陽為中心,關中地區(qū)被楚霸王項羽一分為三,封給了當時的秦朝三位降將。即司馬欣封塞王,管轄咸陽以東地區(qū),建都櫟陽(今西安及臨潼一帶);封董翳為翟王,管轄陜北地區(qū),建都高奴(今陜西延安);封章邯為雍王,管轄咸陽以西地區(qū),建都廢丘(今陜西興平)。此三王互為犄角之勢,共同防御遠在漢中之地的漢王劉邦,故稱“三秦大地”。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七
金秋十月,充滿著豐盈和喜悅。我們在班主任孫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碑林歷史博物館。金秋時節(jié)的碑林,以它特有的古樸和凝重迎接著我們。我們在這里參觀學習、感悟歷史、放松心情,收獲頗豐。
說起碑林博物館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碑林博物館位于西安市文昌門內(nèi)三學街15號,原為陜西省博物館,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筑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館區(qū)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現(xiàn)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博物館本身即為孔廟舊址,其建置可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欞星門、華表、戟門、碑亭、兩廡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著孔廟固有的建筑格局,組成了一個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我們在碑林里面徜徉流連、大家依照順序,參觀了七個展室。我們仿佛走進了時間隧道,穿越到興盛華麗的大唐、含蓄蘊藉的兩宋、承古萌新的明清、波瀾起伏的民國。.。.。.
一股滄桑而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這一切讓我們炫目、讓我們欣喜、也讓我們沉思、讓我們嘆息。我們欣賞著一塊塊碑文石刻、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文物、一座座古樸典雅的建筑,時而驚嘆、時而沉默。在這里,書法已經(jīng)不是書法,而是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和背后精彩的故事;石碑已經(jīng)不是石碑、而是一部部凝固的歷史讀本和五千年的文明印記;文物已經(jīng)不是文物、而是一段段耐讀的往事煙云和華夏文明的精華積淀。.。.。.
我們仿佛看到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和尚、蘇軾、黃庭堅等一個個書法大家、文化名人向我們走來,我們仿佛在和一段段精彩絕倫又凄美迷離的歷史篇章對話、我們仿佛經(jīng)歷了一番心靈的文化苦旅。在這里,大家沒有喧囂、沒有嬉鬧、沒有妄言,只有頂禮膜拜地去欣賞和感悟。
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我們會在教學中遇到許多與文化史有關的內(nèi)容,這次在碑林的實地考察無疑是給我們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素材、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很多同學表示,在以后的歷史教學中,我們會努力地把在碑林博物館看到的精彩片段和歷史教學結(jié)合起來,讓自己的歷史課堂更加精彩!讓我們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金秋十月,我們充實、我們歡喜!徜徉碑林,我們感悟、我們收獲!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八
_月_日,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課程,學校組織我們?nèi)ゾ乓话思o念館參觀學習。
記得小學時,學校組織過參觀九一八歷史紀念館的愛國教育活動。那時還小,加上父輩給我講過的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便是帶著對小日本的憤恨前往。進了紀念館,也不過是走馬觀花,只記得一個大大的九月十八號的日歷碑,還有里面的些許場景,便記不起什么了。多年之后的現(xiàn)在,自己也長大了,知道的東西多了,故地重游,雖說也是帶著滿腔的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憤恨,不過,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了。
“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日本逐步確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戰(zhàn)略方針。1931年7月和8月在東北制造了“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條湖事件”,發(fā)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zhàn)爭。
當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在沈陽北大營南約9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日軍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fā)動進攻。次日晨5時半,日軍占領北大營。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國民黨政府對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三省在短時間內(nèi)淪陷?!?/p>
人群簇擁著,走過一個個展廳。向前走,看著平頂山大屠殺未寒的尸骨,猙獰的表情是在痛訴日本侵略者的罪惡行徑。會不會在閉館后的夜里,亡靈們會飄蕩到日本戰(zhàn)犯的蠟像前,哀嚎著,怒罵著……;向前走,看到了日軍在東北的殘酷統(tǒng)治,侵占大量的資源,在人體上進行實驗,慘不忍睹;向前走,看到了東北軍民的抗日戰(zhàn)爭,獄中的趙一曼,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雪后的大片白樺林,重現(xiàn)了抗日戰(zhàn)士圍繞篝火團團而坐的露營場景。他們?yōu)榱丝箵羟致哉?,保衛(wèi)祖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事跡將一代代傳誦;向前走,看到了共產(chǎn)黨領導著全國人民抵抗侵略者,抗日救亡運動高潮迭起;向前走,看到了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罪大惡極的戰(zhàn)犯被押上了歷史的審判臺,受到了正義的審判。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九
五月的沈陽,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我們終于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慶“五一”迎“五四”參觀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春游活動。
5月1日中午,參觀人員早早吃過午飯,乘坐大面包和指揮車組成的車隊,由沈陽東站出發(fā),一路穿過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越過車水馬龍的街道,于下午一點抵達沈陽市望花南街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殘歷碑”,用花崗巖筑成的“殘歷碑”是一本翻開的臺歷,時間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隨后,我們走進高大宏偉的展廳,通過解說員的講解,我們邊走邊聽邊看,整個展廳共分七個部分,第一部分:“九一八”事變的歷史背景;第二部分:“九一八”事變的爆發(fā)與東北淪陷;第三部分:日本在東北的血腥統(tǒng)治;第四部分:東北軍民的抗日斗爭;第五部分:日本擴大侵略與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高漲;第六步: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與日本侵略者的最終下場;第七部分:中日兩國人民以史為鑒祈盼和平。整個展廳主要以照片和實物為主。
通過兩個多小時的參觀,使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思想受到了洗禮,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國家窮了就要被人欺負;國防弱了就要挨打。所以,我們要牢記這段歷史,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學習,加倍工作,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十
位于沈陽市大東區(qū)的柳條湖橋,就是90年前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地。為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在這里修建了一座“殘歷碑”,1999年又擴建成“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1931年9月18日晚,駐扎在我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精心策劃了“柳條湖事件”。他們先是由鐵道“守備隊”炸毀了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爾后嫁禍于中國-軍隊,并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fā)動進攻。東北軍執(zhí)行蔣介石“不抵抗”政策,未進行有組織的抵抗,使日軍當晚即攻占北大營。19日,日軍又占領了整個沈陽城。4個月后,隨著東北軍不戰(zhàn)自潰,日軍順利占領了東北三剩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我們集體組織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身在九一八紀念館中,心情無法平靜,眼前的一幕幕罪證,一幕幕血-案,無聲地向我們講述著上個世紀發(fā)生的,永遠鐫刻在歷史圣碑上的無法磨滅的事件。日本侵略者的所作所為像刀疤一般,傷在每一代國人的心上。
身在九一八,警笛緩緩拉起,我心潮澎湃,想起最近發(fā)生的釣-魚-島事件,日本人在當代難道還要繼續(xù)演繹著他們在上個世紀所演慘劇的續(xù)集?國人們,腳踏這片用鮮血換來的熱土,請不要忘了我們用鮮血染紅的國旗,日本作為一個國家,它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無法再讓我們繼續(xù)忍耐,中國是一頭睡獅,那個支離破碎的年代,睡獅醒來過,請不要讓雄獅再次沉睡,不要讓全世界藐視了這頭雄獅,主席不在了,八路軍不在了,但我們十三億中國人還在,我們將歷盡艱辛,堅定不移,不忘國恥,與外來侵略,破壞祖國利益的一切勢力作斗爭!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十一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__周年、九一八事變發(fā)生__周年及南京大屠殺發(fā)生__周年,進一步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引導廣大師生參與到實際的紀念活動當中,從實踐中深刻理解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大連海事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__-_中隊組織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參觀多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緬懷抗日英烈,勿忘國恥,以史為鑒,共筑中國夢。
在活動進行過程中,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__-_中隊指導員吳鍶先后帶領學生參觀了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撫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朝陽趙尚志烈士紀念館、大連日俄監(jiān)獄、大連萬忠墓等抗戰(zhàn)主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日本在侵略中國時犯下的滔天罪行,鼓勵學生在參觀過程中多和館內(nèi)工作人員及其他游客交流,從而對這段中國歷的屈辱史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體會到現(xiàn)在生活的來之不易,以此來激勵廣大學生以振興中華為己任,自強不息,奮發(fā)上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xiàn)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使更多的學生了解到本次活動的具體情況,擴大實踐育人的效果,中隊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體形式和手段,定期上傳參與者在活動過程中的經(jīng)歷與感想,將整個活動的開展真實全面地呈現(xiàn)在師生面前,從而形成參與者與更多學生的互動。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活動自己的愛國情懷得到了提升,并愿意更多的參與到這類活動中。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十二
20xx年的夏秋之際,我懷著一顆對歷史的崇高敬畏之心,興致勃勃的參觀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心中頗有些感觸,愿講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位于陜西西安的一座國家級的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她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生前的遺愿建設的。該館籌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對外開放。它的建筑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布局成軸線對稱,主從有序;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筑群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筑風格與現(xiàn)代博物館功能相結(jié)合,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筑風格于一體。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區(qū)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qū)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370萬余件。
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芍^是館藏文物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全,品位之高、價值之廣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有千姿百態(tài)的歷代陶俑(兩千多件漢、北朝、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漢、唐銀器,唐墓壁畫(四百多幅,畫面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等??煽胺Q是陜西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象征。
在詳細參觀了上述諸多館藏歷史展覽物件后,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們中華民族生息、繁衍,是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而陜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都曾于此建都立國稱帝,以號令天下。
可以說,陜西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正是這種文化的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即: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其中三大古國文明皆有中斷,唯有我中華文明未曾中斷,一直綿延至今。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教授曾說:后人對中華文化遺產(chǎn),應抱以敬畏之心,贊頌之意,驕傲之情,欣賞之趣,而行守護之職,關愛之意,學習之心,弘揚之責。
是啊!作為炎黃子孫,特別是陜西人,且又是一名歷史的學習與鉆研者。我覺得,我們這些當世的后輩子孫有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這一歷史使命和責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切身實際的感觸一下悠久淵源的中華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氣息。極力呼吁廣大社會青少年朋友能夠以身作則,行使“弘揚中華之文化,傳承民族之精神,立中華之美德”的光榮傳統(tǒng)習俗!
注:三秦大地:歷史上楚漢相爭之時,以秦都咸陽為中心,關中地區(qū)被楚霸王項羽一分為三,封給了當時的秦朝三位降將。即司馬欣封塞王,管轄咸陽以東地區(qū),建都櫟陽(今西安及臨潼一帶);封董翳為翟王,管轄陜北地區(qū),建都高奴(今陜西延安);封章邯為雍王,管轄咸陽以西地區(qū),建都廢丘(今陜西興平)。此三王互為犄角之勢,共同防御遠在漢中之地的漢王劉邦,故稱“三秦大地”。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十三
20_年9月18日在團委的組織下,我來到了“九一八紀念館”,使我這個沒有機會去親身經(jīng)歷這些事變的幸運兒,有機會去親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與侵略者的猙獰面孔。那些革命烈士,為了革命,不怕嚴刑拷打,不怕槍林彈雨,為了全國的解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舉動令我折服,也使我作為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
步入紀念館,高大的“殘歷碑”映入眼簾。用花崗巖筑成的“殘歷碑”是一本翻開的臺歷,時間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那日深夜,日本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以此為借口突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和沈陽城,從此開始了瘋狂侵華戰(zhàn)爭。東三省上百萬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個多月里全部淪喪,億萬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威脅。九·一八事變標志著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全面侵華,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zhàn)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
整個紀念館的設計,別有一番意義:從東北的淪陷到日本禽獸對中國人的屠殺和細菌試驗,整個展道呈下坡設計,越走越陰暗;然后從東北抗聯(lián)抗日,直至日本戰(zhàn)犯被審判,展道呈上坡設計,越走越明亮。在館內(nèi),我們見到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及文物,還有一些場景的重現(xiàn)。一張張讓人觸目驚心的圖片及一幕幕重現(xiàn)場景穿越時光隧道追溯歷史,讓人深思。印象中最震憾的是從撫順萬人坑運過來的一片二三十米見方的萬人坑土壤,里面有幾十具尸骨,其中有兩具頭骨被小日本的槍支打的槍眼歷歷在目,隱隱感覺到當時屠殺現(xiàn)場的悲壯和凄慘。還有一對尸骨,是一男一女緊緊相依,被日本鬼子殘忍地活埋了,他們身上帶的手銬腳繚雖然已經(jīng)銹跡斑斑,但到現(xiàn)在,仍然帶在他們身上,向后人訴說日本人的慘無人道。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國共產(chǎn)黨聯(lián)合抗日,雖然共產(chǎn)黨的武器沒有日本先進,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過共產(chǎn)黨員曾說過一句話“竹簽是用竹子做的,但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楊靖宇、趙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憑著這種意志、氣魄,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終于取得了最后的勝利,歷史再一次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
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結(jié)尾,是關于原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的展示。在原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中國人民將戰(zhàn)爭魔鬼改造成人。1956年6月21日,我國政府釋放第一批335名戰(zhàn)俘,悔恨的淚水顯示了人性的復歸。
“那是為了將來,只有種下諒解、寬容的種子,人們才能好好相處。”這是一座由日本1450名戰(zhàn)爭遺孤自發(fā)捐建的銅質(zhì)雕塑。雕塑的碑座上寫著“感謝中國生父母碑”,雕塑中一對中國農(nóng)民夫婦,領著一個日本男孩,母親慈愛地俯視著孩子,孩子依戀地仰望著母親。這是一幅流淌著中日兩國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實寫照———戰(zhàn)爭中的日本遺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國農(nóng)民的照料,后來大都成為兩國友好的使者。
走出展廳,抬頭仰望“九·一八歷史紀念館”感想頗深,內(nèi)心的憤怒已經(jīng)不能在控制,一直抑制的情緒,已經(jīng)難以控制,想著日本鬼子當年對中國人民的種。種暴行,東北三省3000萬同胞身陷水深火熱之中,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淪喪在日軍的鐵蹄之下。想起如今部分日本人回避這段侵華歷史,大家的心情沉重無比。在憤慨中,更加懷念先烈們,一個個先烈的名字涌上心頭,我們感激那些奮起反抗的人,我們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在這張序列中,每一個人的名字都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每一個的名字后面都立著很多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他代表著中國億萬兒女。感動,二字在一次的在心中回蕩,我相信只要我們中國人團結(jié),便能夠戰(zhàn)勝一切,贏得世界的尊重。
九·一八不僅僅是國恥日,對于我們更應該是一個奮進的日子,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差距,學習他人的長處,努力發(fā)展自己,只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祖國的實力強大了,我們才能保證不讓我們的祖國再次遭受到像90年前的那場災難一樣的磨難,我們中國人才能揚眉吐氣。
九·一八事變已經(jīng)過去90年了,但那段血的歷史不容忘卻。九·一八事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們紀念那場事變,就是要不忘國恥,奮發(fā)圖強,堅定意志,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決不讓悲劇重演。
歷史博物館的參觀心得體會總結(jié)篇十四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_周年。暑假我和妹妹去遼寧玩,爸爸特地帶我倆參觀了沈陽“九一八”歷史紀念館。
走進紀念館的一瞬間,放佛整個人穿梭了時空來到了那陰暗恐怖、布滿血腥的年代,各種鮮活的蠟人形象如實還原了歷史上最為逼真的景象。日軍逼迫中國人的各種殘忍手段令我感到異常的憤慨和痛惜。當看著陳列著的烈士尸首,當看著手術臺上日本軍官們喪心病狂地揮刀剝開先烈的皮膚,挖開戰(zhàn)士們的心肺內(nèi)臟,當看見無辜的百姓被囚禁仍然用雙手緊抓欄桿,渴望勝利曙光的一幕幕……的內(nèi)心久久無法平靜,這時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場場英勇的中國人民和敵人拼殺的畫面。
人群簇擁著走過一個個展廳,向前走,看著平頂山大屠殺的尸骨;向前走,看到了日軍在東北的殘酷統(tǒng)治,侵占大量的資源,在人體上進行實驗,慘不忍睹;向前走,看到了東北軍民的抗日戰(zhàn)爭,獄中的趙一曼,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雪后的大片樺林,重現(xiàn)了抗日戰(zhàn)士圍坐在柴火堆取暖的場景。他們?yōu)榱丝箵羟致哉?,保衛(wèi)祖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事跡將一代代傳誦;向前走,看到了共產(chǎn)黨領導著全國人民抵抗侵略者,抗日救亡運動高潮迭起;向前走,看到了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罪大惡極的戰(zhàn)犯被押上歷史的審判臺,受到了正義的審判。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89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