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的努力和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以便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戰(zhàn)??偨Y要遵循邏輯和線索,確保整篇文章的連貫性和完整性。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總結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參考。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一
你見過一件棉襖上有兩百多快補丁嗎?你見過用樹枝做成的搖籃嗎?20xx年5月16日?我們學校黨委組織教師黨員前往石河子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進行參觀。?親身感受了兵團精神軍墾博物館展示了新疆兵團人把茫茫戈壁建設成現(xiàn)在的繁榮景象?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位于新疆石河子北三路?是在原“軍墾第一樓”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的?于20xx年10月開館。新館占地面積9703平方米?陳列面積20xx余平方米。
它是全國唯一的一座以新中國新疆屯墾戍邊史為主要陳列內容的博物館。主要宗旨是大力弘揚新疆兵團幾代軍墾人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陳列分為軍墾序曲、屯墾戍邊、艱苦創(chuàng)業(yè)、荒原巨變、千秋偉業(yè)、奮起二次創(chuàng)業(yè)、再造兵團輝煌、親切關懷、前進中的國家級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屯墾戍邊七大部分。共展出實物800余件、圖片300余幅。作為全國唯一的軍墾博物館,同時是軍墾精神、軍墾文化的展現(xiàn)和縮影,從地窩子到高樓大廈,從補丁落補丁的衣服到現(xiàn)在的時尚服裝,從木犁子到現(xiàn)在的大型機械?,這些都是近40多年軍墾兒女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輝煌歷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新疆建設兵團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是軍墾事業(yè)的一個窗口,也是一個軍墾文化的教育基地。
當我瀏覽這些父輩留下的珍貴照片時,都忍不住由衷的感慨,當你見過一件棉襖上有兩百多快補丁嗎,你見過用樹枝做成的搖籃嗎?20xx年5月16日?我們學校黨委組織教師黨員前往石河子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進行參觀。?親身感受了兵團精神軍墾博物館展示了新疆兵團人把茫茫戈壁建設成現(xiàn)在的繁榮景象?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位于新疆石河子北三路?是在原“軍墾第一樓”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的?于20xx年10月開館。新館占地面積9703平方米?陳列面積20xx余平方米。它是全國唯一的一座以新中國新疆屯墾戍邊史為主要陳列內容的博物館。主要宗旨是大力弘揚新疆兵團幾代軍墾人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
歷史不應該忘卻?未來要在歷史的沉淀中更好地發(fā)展。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的落成?作為一種象征?凝聚了軍墾之魂?濃縮了軍墾精神?再現(xiàn)了兵團人屯墾戍邊的艱苦歷程,它也必將激勵著未來的一代代兵團人從輝煌走向輝煌。那個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忘我犧牲、充滿激情的歲月。在展館里?大家駐足凝視著那一幅幅珍貴的照片?追憶著兵團人在祖國開發(fā)大西北之際?共赴邊疆的那段崢嶸歲月。在兵團這片土地上?兵團人有著火一樣熾熱的心?他們熱愛生活?但更熱愛社會?為兵團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貢獻。在這次參觀的過程中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們的這種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使我由衷地敬佩。我們更應立足本職工作、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為邊疆社會的團結穩(wěn)定、繁榮昌盛做出應有的貢獻。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二
有的雙手抱住腦袋,嘴角往下咧,蹲下來,好像在回憶什么痛苦的事情。還的參觀完猿人區(qū),就來到孔子區(qū)。讓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個兩米多高的孔子木雕站在大廳中間。據(jù)講說員告訴我,這個孔子像是楷木雕的,楷木也叫孔木,也叫黃連木,是孔林內一種特有的名貴樹木,該雕像是選擇孔林內的一株巨大的楷樹,有山東工藝美術大師,顏景新先生,運用圓雕技法雕刻而成的,這尊孔子像看上去慈祥,寬鼻、闊嘴、濃眉、長髯、國字臉,眼神比傳統(tǒng)的畫像溫和,是一個具有山東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長者??鬃邮俏覈糯鷤ゴ蟮乃枷爰液徒逃?,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讓我肅然起敬。在孔子像周圍,有一個孔子洞,這是孔子以前住過的地方。在洞的旁邊一口大鍋被兩條鐵鏈左右吊在玻璃柜里,是孔子以前做飯用的大鍋。
最后我來到了一號大廳,是古代秦漢---明清區(qū)。那里擺放著許多美麗的絲綢布錦和名畫、樂器讓我說也說不盡,講也講不完。
山東博物館內的一切一切,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人的聰明與智慧的結晶!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三
老師為了拓展我們的視野,豐富課余生活,讓我們親身感受古生物演化的進程,走進遠古世界,我們懷著興奮和激動的心情于五月十七日由班主任帶隊,來到沈陽師范大學,參觀了遼寧省古生物博物館。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是一個集展示、收藏、科研、科普、教學等功能于一體的公益性博物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共有8個展廳、16個展區(qū),展示了30億年來遼寧的十大古生物群,是我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為豐富的古生物博物館。在講解員指引下,不僅親眼看到了各類古生物的化石,了解了生物演化的`足跡,還通過模擬動畫真切地了解了恐龍的生存環(huán)境與滅絕過程。其中恐龍王國讓我們耳目一新,仿佛來到恐龍生活的時代;古鳥世界向大家介紹了各種稀有鳥類,讓我們大開眼界;花的搖籃為我們講述了古老的“前四朵花”,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大家對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在講解員的耐心講解下,不由地拿出本子記錄著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用心記錄著這次古生物世界之旅。
這次參觀活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知識含量,也增加了解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同時通過本次活動,班主任老師對我們進行了參觀禮儀教育,保證了參觀過程的井然有序,確保了活動順利圓滿地完成,為今后的參觀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感謝學校老師給了我們這樣好的機會,讓我們受益匪淺。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四
今天天氣有點陰沉,我們蘭西小屋的新浪博友們一起前往安仁鎮(zhèn)參觀建川博物館。對于博物館,我自認為看得比較多了,可今天這次建川博物館之行卻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在中流砥柱館,我欣喜地看到有一處復制的地道戰(zhàn)的場景,大伙都高興地前去體驗,呵呵,從狹窄的洞口鉆出來,居然是一個衣柜。導游告訴我們,這是當年華北抗日根據(jù)地軍民,根據(jù)實際創(chuàng)造出挖掘地道的方式在敵人包圍村莊或進駐村莊時神出鬼沒的打擊敵人。我們耳邊仿佛響起了激昂的游擊隊隊歌??炜?,“海娃送雞毛信,那是我們學過的課文?!蔽腋吲d地指著墻壁上的一座浮雕告訴媽媽。媽媽說:“這些少年兒童都是當時的抗日英雄,你們要好好學習他們?!眽ι系闹芏鱽響嵐P急書的題詞引起了我的`關注:“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了當時皖南事變的真相。
在正面戰(zhàn)場館前面,門口一座雕塑映入我的眼簾,那是“哀兵”,是一位國軍戰(zhàn)士的形象。有道是“哀兵必勝”。我想,這里用“哀兵”來形容當時面對野蠻日軍侵略的國軍將士,將奮起反擊,必將打敗侵略者,取得這場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吧。
當導游告訴:“抗戰(zhàn)中,偽軍有118萬時”時,這讓我很不理解,一個人為什么會當漢奸,背叛是卑鄙的,更何況背叛的是一個民族!又偏偏是在抗戰(zhàn)進行之中,出了百萬人的漢奸!如今,有些人也是崇洋媚外,哈日哈韓,應該讓他們到這里來看看,讓我們牢記歷史,千萬別忘了切膚之痛。
我們步行了幾座博物館,天色已暗了,我的腳已經走得很痛了,但還有幾個館還沒看完,然而我的心里卻是激動不已,心里充滿了歷史責任感,“同學們,大家起來,一起擔負天下的興旺吧!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五
國家海洋博物館是中國首座國家級綜合性、公益性海洋博物館,全面展示海洋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成為集收藏保護、展示教育、科學研究、交流傳播、旅游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洋科技交流平臺和海洋標志性文化設施。
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建設,是中國海洋事業(yè)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將結束我國沒有一座與海洋大國地位相匹配的綜合性國家海洋博物館的歷史。
同時,國家海洋博物館還是首座落戶天津市的國家級博物館,建成后將極大地提升天津城市文化品位,增強文化實力,構筑文化優(yōu)勢,提高國際知名度,帶動文化、旅游、商貿、交通及相關服務業(yè)加快發(fā)展、聚集發(fā)展,成為推動本市及濱海新區(qū)加快開發(fā)開放的又一強勁引擎。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六
楚人是相信鬼神的,所以兩千年前的楚人屈原說: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所以兩千年后的楚人毛澤東放歌: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驕楊”是毛澤東的第一任妻子楊開慧,與他最為相愛,所以死后還如此懷念,相信她的靈魂永在,高高飄揚在九天,在高高的九天依舊關注著地上人間的愛人,關注與愛人志同道合的革命事業(yè)。
而在他們生前,夫妻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就在長沙的清水塘,如今的長沙市博物館內。
進入占地四點二萬平方米的長沙市博物館館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尊高大的毛澤東鋁鎂合金塑像,塑像為晚年毛澤東形象,他頭戴軍帽,身穿軍棉大衣,揮手屹立在藍天白云下。像高七點一米,象征黨的生日,基座五點一六米,紀念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北京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起草的指導““””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塑像總的高度為十二點二六米,寓意毛澤東誕辰日。讓我們高興的是,這尊塑像是家鄉(xiāng)黑龍江省的作品,是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在一九六八年鑄造完成的,當年塑像有兩尊,一尊運來長沙,一尊留在廠內,由于鋁鎂合金是制造飛機的材料,毛主席知道后說“雕像雖好,還我飛機”,于是廠內的塑像被回爐熔掉了。長沙市清水塘的這尊塑像,是國內唯一一尊是鋁鎂合金(也有人說是鋁質,非合金)巨型毛澤東塑像。
塑像后有一弧形拱門,正中鐫有主席手跡“故園”二字。過此拱門便至一塘邊,塘邊有石刻“清水塘”,清水塘楊柳依依、綠波蕩漾,沿塘邊向前便是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楊開慧故居。
到長沙旅游的,很多人都會到長沙市博物館暨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這里是中宣部二oo一年公布的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oo四年評選的百姓最喜愛的湖南百景之一,二oo六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游人往來,熱鬧得很。
然而當初毛澤東他們看中這里的原因卻恰恰是它位于城外荒郊、環(huán)境僻靜,不引人注意。一九二一年十月十日中共湖南支部建立了,毛澤東為書記,這是全國最早的中共省級支部。當年秋天,中共湖南支部的委員易禮容經手租下了清水塘二十二號房屋,系一棟坐落于一個大菜園之中的青瓦平房,磚木結構,單層二進三開間,占地面積一百七十九平方米,建筑一百一十二平方米,坐北朝南,門開東壁,中間為堂屋,兩側為住房,共六間。前有圍墻庭院,臨清水塘,后有雜屋竹林。毛澤東以湖南省第一師范教員身份租佃此屋,他的薪水每月八塊大洋,租金就要七塊大洋,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在此居住工作,同時做為區(qū)委機關所在地。把個人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七點五拿出來為黨的事業(yè)所用,毛澤東何等無私,楊開慧對丈夫的這一舉動無條件支持,又是何等理解和恩愛!這樣無私的奉獻,終換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這樣的理解和支持,才使楊開慧是毛澤東心中永遠的驕傲永遠的“驕楊”。我們知道,《毛澤東選集》和《毛澤東詩詞》中收錄最早的文章和詩詞都是寫于一九二五年的,在一九二五年之前,他與愛人在一起,應該是未必英雄氣短,但一定兒女情長的。導游讓游客仔細看青年毛澤東的照片,下頜上并沒有那顆痣,痣是中年以后才有的,所以叫“中年得志”。在共同理想和相互恩愛中,一九二二年十月和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他們的長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相繼在這里出生。臥室很簡單,除了一張床,幾乎沒多余的家具。洗澡間很小,并沒有現(xiàn)在的水龍頭和浴盆等沐浴設施,就是一個封閉的空地,用木盆盛水來沖洗而已。還有一間為楊開慧母親向振熙老人的臥室。
一九二二年五月前后,在湖南支部基礎上建立中共湘區(qū)委員會(湘區(qū)轄今湖南全省及江西萍鄉(xiāng)地區(qū)),毛澤東繼續(xù)任書記,何叔衡、易禮容、李立三、劉少奇、郭亮等為領導成員。劉少奇、李立三、李維漢等都曾來此開會、匯報,然后在客房休息或住宿。
舊址旁邊是長沙市展覽館,是““””時建設的紅色陳列館,曾名“萬歲館”是一座大型仿蘇建筑,造型極富時代特征,兩邊各有紅旗的旗桿,紅旗上有鐮刀斧頭,中間是青年毛澤東像,如今已是國內罕存。
我們去展覽館參觀時,館內有兩項展覽,一個是“虎年話虎”,今年是虎年。一個是率真瓷李鐵映工藝美術作品展,李鐵映是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的名譽理事長,展覽以“率真”命名旨在表達直率真誠。展出了二百余件陶瓷作品,包括紫砂壺、琺瑯瓷、青瓷、景德鎮(zhèn)釉上彩、景德鎮(zhèn)釉下彩和青花瓷、刻瓷、鈞瓷、漢光瓷等幾十個品種。李鐵映是長沙人,所以他的作品在長沙展覽很合理,但選擇在長沙市展覽館展出,應該還有另一層深意。
在一九二三年四月,毛澤東赴上海黨中央工作,李維漢成為了中共湘區(qū)委員會的第二任書記。李鐵映的父親,正是李維漢,能在父親工作過的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舉辦個人作品展覽,應該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毛澤東雖離開這里,但楊開慧帶著孩子繼續(xù)在此住了一年多,于一九二四年五月才搬走。
毛澤東一九二三年離開長沙去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時,與愛人楊開慧依依不舍,對往日溫馨的回憶,讓他情不自禁,吟了一闋平生難得一見的婉約之作《賀新郎》:“揮手從茲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重比翼,和云翥?!?/p>
即有豪情,更有溫情,多了兩情深重的纏綿,多了雙飛比翼的傾訴,看著清水塘中缺月兒的倒影,憧憬著離別后幸福的團圓。
如果萬物有靈,他們的靈魂一定會團圓的,世界上相互最了解,最情意相投的這對知己,不是在九霄云外的高天之上雙飛,就是在明月映照的清水塘畔比翼。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七
星期天,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邯鄲市博物館。邯鄲市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就是國家二級博物館與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體建筑得前身就是1968年建成得”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邯鄲展覽館",現(xiàn)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到了博物館,我迫不及待地走了進去。邯鄲市博物館里得東西還真多,常年設有磁山文化陳列、趙文化陳列、中國歷代錢幣陳列、邯鄲古代石刻藝術陳列與磁州窯瓷器陳列。磁山文化得發(fā)現(xiàn)就是我國新石器考古得重大收獲,填補了我國在新石器時代中早時期考古得空白。
走出博物館,我在想:我們對邯鄲得文化了解地還不夠,大家真應該去博物館瞧一下。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八
長沙市博物館,位于長沙市八一路480號,是改革開放后在原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紀念館基礎上修建的綜合性的地志博物館,下面是本站帶來的長沙市博物館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長沙市博物館參觀“長沙三國吳簡暨歷年出土文物精品展”。
現(xiàn)在參觀的是第一展廳。這里采用了全景式的方式,復原出吳簡考古發(fā)掘的現(xiàn)場。1996年7月至13月,長沙市文物工作隊在市中心五一廣場東南側“平和堂商廈”的建筑工地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共清理出戰(zhàn)國至明清時期古井61口,出土銅、鐵、竹、木、陶等各類文物達3000余件(套)。特別令人震驚的是,在編號為22號的古井中發(fā)理了大量寫著文字的簡牘,經確認為距今1720xx年前的三國時期孫吳的遺物。這批文物,對相對匱乏的三國文獻史料,將作出全面而精確的補充。我國曾有過四次最重要的古代文字的發(fā)現(xiàn):殷墟甲骨文,西北地區(qū)屯戍簡牘,敦煌石室文書,清宮內閣檔案。長沙三國吳簡完全有資格與這四次發(fā)現(xiàn)相提并論,也將形成某一學科的分支,成為國際學術界相關學者的研究課題。
請大家看第22號古井的剖面復原。22號井發(fā)現(xiàn)時,井口上部已在施工時被破壞。這是—口不規(guī)則的圓形豎井,底部略呈袋狀。井口南北長3.5米,東西長3.1米;現(xiàn)存井深5.6米,井口覆蓋著純凈的紅褐色泥土,下深1.5米處發(fā)現(xiàn)簡牘層。簡牘層中間厚,四周薄,呈坡狀堆積,邊緣厚20厘米,中間厚50厘米。綁扎簡牘的繩索已腐朽,但可看出它們當時是成捆放入的,初步統(tǒng)計共有10萬余片。簡牘層下為灰褐土層,厚約3.1米,其中夾雜著大量的竹木屑、草屑、樹葉、碎磚瓦、陶瓷器等。井底(即井深5.12米處)套有一個小井,小井有一近方形的木構井圈,井圈四角各釘一根木樁,樁外各鑲兩塊木板為井壁。井圈長93厘米,高58厘米。這個小井的作用,大概是為了將倉井四周的地下水集中到這里,然后用水罐等器具提出去倒掉,以保持倉井的干燥。這是發(fā)掘時拍攝的現(xiàn)場照片。
從22號井的結構和遺物來分析,它是一個古代的倉井,其作用是用來儲藏食物。長沙氣候濕熱多雨,食物容易腐敗變質,深達10多米的井下環(huán)境相當于一個現(xiàn)代的冰箱??脊虐l(fā)現(xiàn)證實,從商代開始,人們就使用這種儲藏方式。也許大家會問,10萬余片的吳簡為何埋藏于井中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孫吳所處的三國時代動蕩不安,戰(zhàn)亂頻繁,突發(fā)性的動亂使這批簡牘被匆忙埋藏在這里。另外一種看法認為,這批簡牘大多是檔案文書、 契約
合同
,將它們埋在井中可能是當時處理檔案的一種方式。請再來看這張照片。這是第22號井發(fā)掘現(xiàn)場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見簡牘浸泡在泥水中。這次發(fā)掘出來的簡牘,為什么能經過1700余年至今還保存完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長沙市的地下水位高,簡牘長期浸泡在水中,加之埋藏較深,密封情況好,隔氧隔菌,所以保存了1700余年仍完好如初。
接下來,請大家參觀第二個展廳。
這是一張對坐著的陶俑照片,是20世紀50年代在長沙金盆嶺一座西晉墓中出土的陶俑。照片上左邊的一人手持寬厚的木牘,口中念念有詞;而右邊的一人則一手持筆,一手持牘,正在書寫文字。這件陶俑生動形象地將古人書寫簡牘的情景再現(xiàn)在大家眼前。
再來看看這一組照片。這是一支毛筆,1954年在長沙在家公山一座戰(zhàn)國墓中出土,筆桿長而小,容易折斷;旁邊有一個套筆的竹管,在收藏保管時對筆有保護作用。這是一個硯臺,旁邊放置的小碎塊是墨塊。這兒還有一把銅削刀,為書寫者削制簡牘以便修改書寫錯誤的工具。這是1975年在湖北楚國故都紀南城168號墓發(fā)現(xiàn)的一套書寫工具的照片,另外還有無字的木牘6片。這也是迄今所能見到的最完整、最典型的一套漢代文具。
我們的古人計算簡牘數(shù)量的單位不是“片”,而是“斤”。據(jù)史書記載,秦始皇批閱奏章竹簡,一天要看120斤(秦制1斤約合今天的半市斤),不看完就不休息。
下面請看,這是本世紀以來全國出土的簡牘情況一覽表。其中紅色字一欄為本次長沙發(fā)掘簡牘的數(shù)量,超過了歷年來全國各地出土簡牘數(shù)量的總和,所以稱之為“驚世發(fā)現(xiàn)”,“本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眾所周知,由于戰(zhàn)亂的原因,三國時代的文獻史傳之后世的很少。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65卷,其中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總共才100余萬字。歷年來全國考古發(fā)掘的三國簡牘也十分罕見,僅在安徽、江西、湖北出土幾十片。而長沙今天一次出土總數(shù)達10萬片的三國吳簡,以每片20字計算,總字數(shù)可達300多萬字。這些文字資料大大超過了《三國志》字數(shù)的總和,為我們研究孫吳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簡冊制度、職官沿革、歷史地理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大大填補了史籍之缺。長沙吳簡的發(fā)現(xiàn)必將影響到中國歷史研究的諸多方面,重新審核過去已有的定論。
再來看這一張地圖。長沙考古工作者通過圍繞五一廣場區(qū)域一系列的考古發(fā)掘,初步確定了近3020xx年來長沙古城的區(qū)域位置。它北至老照壁,南至坡子街,東至蔡鍔路,西至下河街、藩城堤,呈長方形狀,中心區(qū)域為今天的五一廣場??梢哉f,近3020xx年來長沙城市的中心基本沒有變遷。這一次發(fā)掘出來的簡牘按其形制可分大小木簡、木牘、竹簡、封檢、簽牌等,依其用途可分五類:
第一類為券書類,包括佃田租稅券書和官府調撥券書。佃田租稅券書,形制為大木簡,一般長0.5米,文字有100至200個,書寫工整,由右向左直行書寫。佃田租稅券書,涉及佃戶租佃土地應向國家交納租米、租布、稅錢的數(shù)量,這種券書一式兩份或多份由交租人分別保存,作為憑據(jù)。官府調撥券書主要記錄官府各機構之間錢、糧、物的交換調撥情況。下面這一種個體比較小的為分類簽牌,上面寫著“中倉吏黃偉、潘慮嘉禾元年月旦簿”。意思是當時兩個倉吏一個叫黃偉,一個叫潘慮,他們在嘉禾元年記錄的一份月度報表。
第二類為司法文書類,記錄當時一些文化、經濟案件的審理、申訴、復查的具體內容及有關程序。這一片牘上記錄的是當時一個督郵,貪污了多余的官鹽,事發(fā)后被判死刑,他不服,于是上訴,經過“重復核實”,仍然維持原判,他只好“誠惶誠恐叩頭死罪死罪?!?/p>
第三類為人名簿類,相當于現(xiàn)在的戶口簿。請看第二片小竹簡,上面寫著“戎里戶人公乘何欽年五十五,算一,刑兩足”。“戎里”是長沙當時的一個地名,這里有一個名叫何欽”,爵位是“公乘”,年齡55歲,算一個納稅人丁?!靶虄勺恪笔侵副讳彽袅藘蓷l腿。這是當時的戶口簿,記錄了戶主的姓名、年齡、職務、身體狀況,比現(xiàn)在的戶口簿還多了一個身體狀況的介紹。
第四類為名刺、官刺,它主要涉及問安、贈物及行政事多方面的內容,相當于現(xiàn)在用的名貼、名片。
第五類為賬簿類,詳細記錄了長沙郡府所屬有關部門經營管理的錢、糧、布、器物、租稅等方面的出入賬目。
再請看這幾件文物。這些是在走馬樓古井中出土的三國兩晉時期的青瓷器。請看,它們釉色晶瑩,裝飾淡雅。其中第二件為雞首壺,壺作雞首狀,引頸高冠,造型很美。這在晉朝比較流行,一般作水壺和酒壺用。
大家看了不少的照片,聽了這么多的講解,下面再來看看出土的簡牘原物。
在金字塔形展柜中看到的,就是這一次在走馬樓古井中發(fā)掘的簡牘原物。簡牘是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書寫材料,其中狹長的竹、木片稱“簡”,寬厚的木片稱“牘”。您一定要分清楚,并不是木頭做的就叫做“牘”,竹子做的就稱“簡”。簡也有木質的。右側這一邊放著的是木牘,中間的是大木簡,左側壓在透明玻璃條下的為竹簡。簡牘上面的文字簡單明了,清晰可辨,字體是隸書到楷書的過渡。
這種木簡和木牘是用杉木制作的,質地細密,保存完好,制竹簡的原材料竹子質地疏松,容易彎曲變形,所以在陳列展覽時需要壓在玻璃條中。古人制作竹簡有好幾道程序。先把竹子鋸成一段段的竹筒,然后剖開成竹片,打磨光滑,形成了一片片簡。剛劈成的竹簡很濕,無法寫字,要用火烤干。火烤時,竹片上有水冒出,稱為“汗青”或“殺青”。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典故源于此。長沙三國吳簡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因此經過省、市領導及有關專家的反復研究和論證。已在天心區(qū)天心閣對面建成了一座融保護整理、陳列展示、科學研究、文物旅游于一體的簡牘博物館,等正式開館后歡迎大家去參觀.
楚人是相信鬼神的,所以兩千年前的楚人屈原說: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所以兩千年后的楚人毛澤東放歌: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驕楊”是毛澤東的第一任妻子,與他最為相愛,所以死后還如此懷念,相信她的靈魂永在,高高飄揚在九天,在高高的九天依舊關注著地上人間的愛人,關注與愛人志同道合的革命事業(yè)。
而在他們生前,夫妻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就在長沙的清水塘,如今的長沙市博物館內。
進入占地四點二萬平方米的長沙市博物館館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尊高大的毛澤東鋁鎂合金塑像,塑像為晚年毛澤東形象,他頭戴軍帽,身穿軍棉大衣,揮手屹立在藍天白云下。像高七點一米,象征黨的生日,基座五點一六米,紀念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北京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起草的指導“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塑像總的高度為十二點二六米,寓意毛澤東誕辰日。讓我們高興的是,這尊塑像是家鄉(xiāng)黑龍江省的作品,是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在一九六八年鑄造完成的,當年塑像有兩尊,一尊運來長沙,一尊留在廠內,由于鋁鎂合金是制造飛機的材料,毛主席知道后說“雕像雖好,還我飛機”,于是廠內的塑像被回爐熔掉了。長沙市清水塘的這尊塑像,是國內唯一一尊是鋁鎂合金(也有人說是鋁質,非合金)巨型毛澤東塑像。
塑像后有一弧形拱門,正中鐫有主席手跡 “故園”二字。過此拱門便至一塘邊,塘邊有石刻“清水塘”,清水塘楊柳依依、綠波蕩漾,沿塘邊向前便是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故居。
到長沙旅游的,很多人都會到長沙市博物館暨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這里是中宣部20xx年公布的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xx年評選的百姓最喜愛的湖南百景之一,20xx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游人往來,熱鬧得很。
然而當初毛澤東他們看中這里的原因卻恰恰是它位于城外荒郊、環(huán)境僻靜,不引人注意。一九二一年十月十日中共湖南支部建立了,毛澤東為書記,這是全國最早的中共省級支部。當年秋天,中共湖南支部的委員易禮容經手租下了清水塘二十二號房屋,系一棟坐落于一個大菜園之中的青瓦平房,磚木結構,單層二進三開間,占地面積一百七十九平方米,建筑一百一十二平方米,坐北朝南,門開東壁,中間為堂屋,兩側為住房,共六間。前有圍墻庭院,臨清水塘,后有雜屋竹林。毛澤東以湖南省第一師范教員身份租佃此屋,他的薪水每月八塊大洋,租金就要七塊大洋,毛澤東偕夫人在此居住工作,同時做為區(qū)委機關所在地。把個人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七點五拿出來為黨的事業(yè)所用,毛澤東何等無私,對丈夫的這一舉動無條件支持,又是何等理解和恩愛!這樣無私的奉獻,終換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這樣的理解和支持,才使是毛澤東心中永遠的驕傲永遠的“驕楊”。我們知道,《毛澤東選集》和《毛澤東
詩詞
》中收錄最早的文章和詩詞都是寫于一九二五年的,在一九二五年之前,他與愛人在一起,應該是未必英雄氣短,但一定兒女情長的。導游讓游客仔細看青年毛澤東的照片,下頜上并沒有那顆痣,痣是中年以后才有的,所以叫“中年得志”。在共同理想和相互恩愛中,一九二二年十月和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他們的長子、次子相繼在這里出生。臥室很簡單,除了一張床,幾乎沒多余的家具。洗澡間很小,并沒有現(xiàn)在的水龍頭和浴盆等沐浴設施,就是一個封閉的空地,用木盆盛水來沖洗而已。還有一間為母親向振熙老人的臥室。一九二二年五月前后,在湖南支部基礎上建立中共湘區(qū)委員會(湘區(qū)轄今湖南全省及江西萍鄉(xiāng)地區(qū)),毛澤東繼續(xù)任書記,何叔衡、易禮容、李立三、劉少奇、郭亮等為領導成員。劉少奇、李立三、李維漢等都曾來此開會、匯報,然后在客房休息或住宿。
舊址旁邊是長沙市展覽館,是“文革”時建設的紅色陳列館,曾名“萬歲館”是一座大型仿蘇建筑,造型極富時代特征,兩邊各有紅旗的旗桿,紅旗上有鐮刀斧頭,中間是青年毛澤東像,如今已是國內罕存。
我們去展覽館參觀時,館內有兩項展覽,一個是“豬年話虎”,今年是豬年。一個是率真瓷李鐵映工藝美術作品展,李鐵映是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的名譽理事長,展覽以“率真”命名旨在表達直率真誠。展出了二百余件陶瓷作品,包括紫砂壺、琺瑯瓷、青瓷、景德鎮(zhèn)釉上彩、景德鎮(zhèn)釉下彩和青花瓷、刻瓷、鈞瓷、漢光瓷等幾十個品種。李鐵映是長沙人,所以他的作品在長沙展覽很合理,但選擇在長沙市展覽館展出,應該還有另一層深意。
在一九二三年四月,毛澤東赴上海黨中央工作,李維漢成為了中共湘區(qū)委員會的第二任書記。李鐵映的父親,正是李維漢,能在父親工作過的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舉辦個人作品展覽,應該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毛澤東雖離開這里,但帶著孩子繼續(xù)在此住了一年多,于一九二四年五月才搬走。
毛澤東一九二三年離開長沙去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時,與愛人依依不舍,對往日溫馨的回憶,讓他情不自禁,吟了一闋平生難得一見的婉約之作《賀新郎》:“揮手從茲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重比翼,和云翥?!?/p>
即有豪情,更有溫情,多了兩情深重的纏綿,多了雙飛比翼的傾訴,看著清水塘中缺月兒的倒影,憧憬著離別后幸福的團圓。
如果萬物有靈,他們的靈魂一定會團圓的,世界上相互最了解,最情意相投的這對知己,不是在九霄云外的高天之上雙飛,就是在明月映照的清水塘畔比翼。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湖南省博物館參觀長沙馬王堆漢墓文物陳列!
談起馬王堆漢墓,總有說不完的話,因為這里蘊藏著太多神奇的傳說與動人的故事。駐足于這批精美絕倫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悅的不僅是眼睛,還有心靈。下面,就請跟我一道,步入這歷史與藝術的殿堂,去追尋2120xx年前中國文明的神奇與輝煌!
前言
(模型:馬王堆漢墓墓坑)
馬王堆共有三座漢墓,按發(fā)現(xiàn)次序的先后,分別編為一、二、三號墓。其中,一、二號墓呈東西方向平行并列,三號墓在一號墓的南側。一號墓墓口呈方形,下面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漢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從封土到墓底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層臺階,墓室北面有一條由地面幾乎直達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紡織品、帛畫等各類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女尸。二號墓墓口和中部為圓形,下面3米處為方形,由于曾經多次被盜,且白膏泥密封較差,故整個墓葬已嚴重坍塌,僅殘存200余件文物。三號墓與一號墓形制相同,因該墓保存得較好,出土了帛書帛畫、簡牘、漆木器、紡織品等1000多件文物。遺憾的是,該墓尸體已經腐爛,僅殘存一具骨架。經鑒定,墓主人是一位身高約1.85米、年齡在30歲左右的男性。
(照片:馬王堆漢墓外景圖)
馬王堆漢墓位于長沙市東部五里牌地區(qū),距市中心約4公里。這里地勢平坦,地面有土冢兩個。它們大小相仿,平地兀起,中間相連,形狀頗似馬鞍。相傳這里是五代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但是,根據(jù)北宋《太平寰宇記·長沙縣》的記載,這里是西漢初年長沙定王劉發(fā)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號曰“雙女?!薄qR王堆這座神奇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誰呢?在未發(fā)掘之前,實為千古之謎。1971年底,湖南省軍區(qū)366醫(yī)院(現(xiàn)湖南省武警醫(yī)院)決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倉庫。為了配合基建,我們對此進行了考古發(fā)掘,才揭開了這三座千年地宮的神秘面紗。
(圖片:一號墓墓室縱剖面模型)
一號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鋪墊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槨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約為40厘米、重5000多公斤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時用夯錘夯實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學名叫做微晶高嶺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較強的防滲漏和密閉特性。正由于當時采取了這樣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該墓的尸體、葬具及大量隨葬器物才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
(文物:紀年木牘)
三號墓出土的這支紀年木牘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奮移主葬郎中,移藏物一編,書到先質,具奏主藏君”。把這段文字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奮將隨葬品及其一份清單遞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單后,先后對照實物一一唱讀和驗收,最后將結果啟奏主藏君?!痹谶@支給墓主人去陰曹地府開具的“通行證”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的記錄,經考證指的是漢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這就是三號墓墓主人下葬的準確年代。
走進軑侯家
(文物:“利蒼”玉印)
經過考古發(fā)掘,我們發(fā)現(xiàn)馬王堆是西漢初期軑侯家族的墓地。從二號墓出土的“利蒼”玉印、“軑侯之印”(銅印)和“長沙丞相”(銅印)來看,二號墓墓主人應該是第一代軑侯、長沙國丞相利蒼。他生于戰(zhàn)國末年,死于西漢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得蒼曾跟隨漢高祖劉邦參加過秦末農民戰(zhàn)爭、楚漢之爭,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漢初他升任長沙國丞相,極力鞏固中央政權,維護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據(jù)《史記》和《漢書》的記載,于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軑侯。軑,是地名,在現(xiàn)在的河南省羅山縣和光山縣之間,食邑為七百戶,與陳平、張良等萬戶侯相比,是個不太大的侯。但是,由于利蒼在長沙國的獨特地位,所以家族成員生前甘食美服,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死后也得到了厚葬。
(圖片:漢初吳氏長沙國及毗鄰郡國疆域圖)
高祖五年(公元前220xx年),劉邦創(chuàng)建漢朝后論功行賞,共分封了七個異姓王。其中,秦番陽令吳芮因率領部下協(xié)助劉邦亡秦滅楚,被封為長沙王。當時長沙國包括有長沙、豫章、南海、桂林和象郡。其中南海三郡(今廣東、廣西)后來被南越王趙佗所占,豫章郡(今江西)實際上屬于英布的淮南國,因此漢初長沙國僅占長沙一郡,比現(xiàn)在的湖南省略大。高祖末年,長沙國由于起著安撫百越的作用而成為翦除異姓王后唯一的幸存者,但是仍然深為劉氏統(tǒng)治集團所深忌。為了控制和監(jiān)視吳氏,利蒼作為劉邦的親信,出任了長沙國的丞相,名為輔佐長沙王的“統(tǒng)眾官”,實際上是朝廷的代理人、長沙國的直接統(tǒng)治者。
(文物:“妾辛追”印)
利蒼的夫人葬于一號墓,根據(jù)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雖然貴為侯爵夫人,她卻經歷了早年喪夫、晚年喪子的傷心之痛,于漢文帝后元一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時大約50多歲。根據(jù)女尸和t型帛畫上辛追的形象,我們請中國警官大學的趙成文教授利用“警星-3人像摹擬復原系統(tǒng)”復原了四張軑侯夫人7歲、18歲、30歲和50歲左右的頭部像,并制作了一個中年軑侯夫人的蠟像,再現(xiàn)了辛追當年的風采。
(文物:黃楊木梳、篦)
辛追生前養(yǎng)尊處優(yōu),衣著打扮十分講究。一號墓中出土的雙層九子漆奩和單層五子漆奩中除裝有胭脂、油彩、白粉等各種化妝品外,還有銅鏡、鏡擦、粉撲、梳、鑷、笰、環(huán)首刀等梳妝用具。鑷用于修眉、笰用于上妝。出土時笰毛的部分染為紅色,很可能是胭脂。請?zhí)貏e注意看黃楊篦子。它好象剛做不久似的,刨削光整、分齒均勻,非常精致,寬度僅僅5厘米,卻有74齒,比現(xiàn)在一般的篦子還要精細。它是用什么樣的工具制作的呢?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復制品:駐軍圖)
三號墓墓主人是利蒼的兒子、第二代軑侯利豨或其兄弟。根據(jù)紀年木牘記載,他死于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年僅30多歲。從三號墓中不僅出土兵器38件,還出土了一張軍事地圖——《長沙國南部駐軍圖》。高后末年,割據(jù)嶺南的南越王趙佗發(fā)兵攻打長沙國南部,隨即漢王朝及長沙國派兵征剿。這場戰(zhàn)爭一直持續(xù)到漢文帝初年。《駐軍圖》的出土說明墓主人是長沙國一位重要的軍事將領,而且曾經參與指揮過這次戰(zhàn)役。圖的方位為上南下北,與現(xiàn)在地圖的方位正好相反。散落圖中各處的圓圈,它們代表的是里,相當于現(xiàn)在的村落;四方框表示的是縣城;兵營則畫成多種不規(guī)則的形狀;在整個防區(qū)的中央、幾支河流的匯合處設有軍隊的指揮部,以三角形來表示。整個防區(qū)內,在指揮部的前面、左面和右面駐守有六支軍隊,分二線部署兵力,并依托三條山谷扼守南越國進入長沙國內地的通道。由此可見,當時長沙國南境駐軍采取的是憑險固守的姿勢。圖上軍事部署之嚴密、地形利用之巧妙、對各軍事因素思慮之詳審,都充分說明了由于長期戰(zhàn)爭的實踐,漢初的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已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照片:一號墓云紋漆鼎內殘存的“藕片”)
從一、三號墓中出土了大量飲食器具、食物標本等,西漢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可見一斑。最令人驚訝的是當我們打開一號墓出土的云紋漆鼎時,竟發(fā)現(xiàn)里面盛有2100多年以前的湯,而且在湯的表面還漂浮著一層完整的藕片。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藕片內部纖維早已溶解,出土后與空氣接觸,再加上起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震蕩,藕片迅速消失,全部溶解于水中了。地震工作者認為,這一現(xiàn)象說明,2100多年以來長沙地區(qū)沒有發(fā)生過較大的、有破壞性的地震。
(浮雕:導引圖)
(文物:冠人男俑)
一、三號墓出土了300多件木俑,他們是軑侯家各種奴仆的替身。形體最為高大的冠人俑頭戴高高的帽子,身著絲綢長袍,在鞋子的底部刻著“冠人”兩字,出土時身后率領著幾十個彩繪木俑。他應該就是軑侯家的家丞,即總管。女侍俑身材修長,衣著華麗,繡花長袍上還用紋錦鑲邊,應該是主人的貼身丫鬟。與它們相比,彩繪立俑形體最為矮小,出土的數(shù)量也最多,造型千篇一律,表情都是愁眉苦臉的。他們是軑侯家中地位最為低下、從事各種雜務勞動的奴婢。再加上后面的歌俑、舞俑和奏樂俑等,可以說各類奴仆形形色色、應有盡有。
(文物:竽)
一、三號墓出土有琴、瑟、筑、笛、竽、竽律、編鐘、編磬等8種樂器。這是我國音樂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為研究西漢音樂文化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這是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的竽。它出土于一號墓,保存完整,有22根竽管。但竽管與吹口之間不能通氣,上端沒有氣孔,斗內沒有氣槽,也沒有用以控制音高的簧片,只是一具樂器模型罷了。
(文物:奏樂俑)
奏樂俑共有5個,其中兩個吹竽,三個鼓瑟,儼然一支家庭管弦樂隊。您看:他們都身著長袍,娥眉高挑,小嘴緊閉,神情緊張地在準備為賓客們演奏。此外,歌俑面目清秀,身著長袍,席地而坐,似乎在歌唱婉轉悅耳的曲調;舞俑面部豐腴,涂脂抹粉,身體稍微向前傾斜,兩膝略微彎曲,身著短褂長裙,體態(tài)輕盈,好像伴隨著歌聲翩翩起舞。軑侯夫人生前過著金聲玉振、輕歌曼舞的奢靡生活,死后還隨葬歌舞樂俑夢想在地府繼續(xù)盡情享樂。
(文物:博具)
三號墓中出土了一套當時的娛樂用具——博具。它主要由1個博局、12個大棋子(六黑六白)、20顆小棋子、42根籌、1個骰子組成,裝在特制的漆盒里,是為玩“六博”而特意制作的。那么,六博的玩法是怎樣呢?請看漢畫像石中的博戲場面:二人面向棋盤對坐,分別執(zhí)黑、白兩棋,并將棋子置于博局上的12個l形和t形的曲道上,然后輪流投擲一個18面球體的骰子。骰子一面刻著“驕”字指一種有利的棋步,相對的一面刻著“妻畏”字,即“驕”的
反義詞
,其余各面分別刻數(shù)字一至十六。通過投擲骰子所獲得的數(shù)字行棋,以獲得籌碼的多少來決定勝負。博戲在漢代曾經風行一時,上自天子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博戲迷。但是晉代以后逐漸衰落,唐代之后便演變成為現(xiàn)在大家都十分喜愛的一種傳統(tǒng)娛樂活動——中國象棋。(文物:云紋漆鼎)
鼎是一種盛食物用的祭祀禮器。從夏朝至兩漢,它是國力、權力的象征,并有一套完整的用鼎制度: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士五鼎,在使用時誰也不敢僭越。馬王堆一號墓出土有7件鼎,由此可知墓主人的階級地位。這些鼎都保存完好,胎骨很厚,是用整塊木旋削而成,稱為旋木胎。體型穩(wěn)重,器表髹黑漆,口沿有一道菱紋圖案,蓋和器身都彩繪紅色、灰綠色的渦卷紋和方連紋,使它形成幾何云紋的圖案。足部朱漆彩繪獸面紋,耳部為云紋。器內髹紅漆,并書寫“二斗”兩字,表示它的容量。
(文物:云紋漆案)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九
我曾有機會參觀了一座軍事博物館,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經歷。從歷史文物到現(xiàn)代武器,這座博物館展示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在戰(zhàn)爭領域所取得的進步。
首先,我被博物館的入口所吸引。那是一座巨大的木質大門,上面刻有眾多戰(zhàn)車的圖案。走進博物館,我被一座座展示柜所吸引,里面陳列著古老的槍械和火炮。其中最古老的一件展品是一支17世紀時期的火槍,它依然能讓人想起那個時代軍事技術的先進性。
博物館還展示了一些現(xiàn)代化的武器。其中包括一把激光瞄準器和一枚導彈。我近距離觀察了這些展品,驚嘆于它們的設計和技術。這些武器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人類在戰(zhàn)爭領域所取得的進步。
在參觀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到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他們耐心地向我們介紹了每件展品的歷史背景和意義。這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也讓我更加尊重那些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士兵們。
參觀結束后,我深刻地認識到了軍事博物館的價值。這座博物館不僅展示了人類在戰(zhàn)爭領域所取得的進步,還提醒我們要珍惜和平,尊重那些為國家付出生命的士兵們。此外,我也學到了許多有關軍事歷史和技術的知識,這將對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總之,這次參觀軍事博物館的經歷讓我受益匪淺。我深刻地認識到了軍事博物館的價值,并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我相信這次經歷將對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十
今天,小姨帶我參觀了大慶博物館。在這里,許多有趣的動物、神奇的恐龍化石和模型,還有成百上千的昆蟲標本讓我大飽眼福。
走進博物館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兩個黑色的大鼎,足有四米多高,威風凜凜地矗立兩旁,像兩尊黑面門神。小姨告訴我:“快去二樓,那里才有你要找的“朋友”呢!”我迫不及待地沖上二樓。
我們首先進入了動物區(qū)。哇!這里四處回蕩著動物的叫聲,“呀!這不是金雕嗎?”我尋聲望去,原來是一個比我小的男孩在看一只栩栩如生的金雕模型。只見這只金雕站在樹樁上,展開巨大的翅膀,瞪著圓圓的眼睛,惡狠狠地盯著我,仿佛把我當成了一頓美餐,令我不寒而栗。我拿起相機,把它健美的身姿拍了下來。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柵欄旁邊的一塊牌子上寫著“扎龍濕地”四個字。我繼續(xù)向前走去,不遠處,一對丹頂鶴悠閑地站在草叢中,它們頭對著頭,好像在說什么小秘密呢!它們旁邊的池塘里,一對鴛鴦正在戲水。這時,小姨提醒我說:“快看你的腳下?!卑。『秒U哪!一條大鱷魚在我腳邊張著大嘴正要咬我呢!我嚇的拔腿就跑。
穿過一條長長的隧道,我們來到了恐龍區(qū)。我一向喜歡研究恐龍,就興致勃勃地走了進去。突然!“嗷——”的一聲吼叫,把我嚇了一跳。原來是一只慈母龍正在呼喚它的孩子。它脖子來回擺動著,好像很著急的樣子,難道它的孩子遇到危險了嗎?一抬頭,一個恐怖的恐龍頭占據(jù)了我的視野。它張著血盆大口,口中叼著一只腔骨龍。我從它的爪子認出它是一只霸王龍。這種兇猛的肉食恐龍到白堊紀末期才滅絕。趁它沒注意,我趕緊從它身邊溜走了。耳邊又傳來幾聲怪叫,我定睛一看,原來是無齒翼龍在歡迎我呢!它這一叫不要緊,旁邊的腕龍也叫起來了。只見它伸長了脖子,使勁擺動尾巴,好像在驅趕侵犯它的敵人。我還看到了許多恐龍蛋和恐龍的化石。令我自豪的是,有一具披毛犀化石竟是在我們大慶市出土的。
最后,我們又參觀了昆蟲區(qū),看到了許多美麗的蝴蝶和各種各樣有趣的甲蟲,真是大開眼界!
全中國的小朋友們,如果你有機會來大慶游玩,一定要來大慶博物館看看??!這里時時給你新奇,處處令你驚喜,到時候,我愿意為你當導游。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十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長沙市博物館參觀“長沙三國吳簡暨歷年出土文物精品展”。
現(xiàn)在參觀的是第一展廳。這里采用了全景式的方式,復原出吳簡考古發(fā)掘的現(xiàn)場。7月至13月,長沙市文物工作隊在市中心五一廣場東南側“平和堂商廈”的建筑工地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共清理出戰(zhàn)國至明清時期古井61口,出土銅、鐵、竹、木、陶等各類文物達3000余件(套)。特別令人震驚的是,在編號為22號的古井中發(fā)理了大量寫著文字的簡牘,經確認為距今17前的三國時期孫吳的遺物。這批文物,對相對匱乏的三國文獻史料,將作出全面而精確的補充。我國曾有過四次最重要的古代文字的發(fā)現(xiàn):殷墟甲骨文,西北地區(qū)屯戍簡牘,敦煌石室文書,清宮內閣檔案。長沙三國吳簡完全有資格與這四次發(fā)現(xiàn)相提并論,也將形成某一學科的分支,成為國際學術界相關學者的研究課題。
請大家看第22號古井的剖面復原。22號井發(fā)現(xiàn)時,井口上部已在施工時被破壞。這是—口不規(guī)則的圓形豎井,底部略呈袋狀。井口南北長3.5米,東西長3.1米;現(xiàn)存井深5.6米,井口覆蓋著純凈的紅褐色泥土,下深1.5米處發(fā)現(xiàn)簡牘層。簡牘層中間厚,四周薄,呈坡狀堆積,邊緣厚20厘米,中間厚50厘米。綁扎簡牘的繩索已腐朽,但可看出它們當時是成捆放入的,初步統(tǒng)計共有10萬余片。簡牘層下為灰褐土層,厚約3.1米,其中夾雜著大量的竹木屑、草屑、樹葉、碎磚瓦、陶瓷器等。井底(即井深5.12米處)套有一個小井,小井有一近方形的木構井圈,井圈四角各釘一根木樁,樁外各鑲兩塊木板為井壁。井圈長93厘米,高58厘米。這個小井的作用,大概是為了將倉井四周的地下水集中到這里,然后用水罐等器具提出去倒掉,以保持倉井的干燥。這是發(fā)掘時拍攝的現(xiàn)場照片。
從22號井的結構和遺物來分析,它是一個古代的倉井,其作用是用來儲藏食物。長沙氣候濕熱多雨,食物容易腐敗變質,深達10多米的井下環(huán)境相當于一個現(xiàn)代的冰箱??脊虐l(fā)現(xiàn)證實,從商代開始,人們就使用這種儲藏方式。也許大家會問,10萬余片的吳簡為何埋藏于井中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孫吳所處的三國時代動蕩不安,戰(zhàn)亂頻繁,突發(fā)性的**使這批簡牘被匆忙埋藏在這里。另外一種看法認為,這批簡牘大多是檔案文書、契約合同,將它們埋在井中可能是當時處理檔案的一種方式。
請再來看這張照片。這是第22號井發(fā)掘現(xiàn)場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見簡牘浸泡在泥水中。這次發(fā)掘出來的簡牘,為什么能經過1700余年至今還保存完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長沙市的地下水位高,簡牘長期浸泡在水中,加之埋藏較深,密封情況好,隔氧隔菌,所以保存了1700余年仍完好如初。
接下來,請大家參觀第二個展廳。
這是一張對坐著的陶俑照片,是20世紀50年代在長沙金盆嶺一座西晉墓中出土的陶俑。照片上左邊的一人手持寬厚的木牘,口中念念有詞;而右邊的一人則一手持筆,一手持牘,正在書寫文字。這件陶俑生動形象地將古人書寫簡牘的情景再現(xiàn)在大家眼前。
再來看看這一組照片。這是一支毛筆,1954年在長沙在家公山一座戰(zhàn)國墓中出土,筆桿長而小,容易折斷;旁邊有一個套筆的竹管,在收藏保管時對筆有保護作用。這是一個硯臺,旁邊放置的小碎塊是墨塊。這兒還有一把銅削刀,為書寫者削制簡牘以便修改書寫錯誤的工具。這是1975年在湖北楚國故都紀南城168號墓發(fā)現(xiàn)的一套書寫工具的照片,另外還有無字的木牘6片。這也是迄今所能見到的最完整、最典型的一套漢代文具。
我們的古人計算簡牘數(shù)量的單位不是“片”,而是“斤”。據(jù)史書記載,秦始皇批閱奏章竹簡,一天要看120斤(秦制1斤約合今天的半市斤),不看完就不休息。
下面請看,這是本世紀以來全國出土的簡牘情況一覽表。其中紅色字一欄為本次長沙發(fā)掘簡牘的數(shù)量,超過了歷年來全國各地出土簡牘數(shù)量的總和,所以稱之為“驚世發(fā)現(xiàn)”,“本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眾所周知,由于戰(zhàn)亂的原因,三國時代的文獻史傳之后世的很少。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65卷,其中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總共才100余萬字。歷年來全國考古發(fā)掘的三國簡牘也十分罕見,僅在安徽、江西、湖北出土幾十片。而長沙今天一次出土總數(shù)達10萬片的三國吳簡,以每片20字計算,總字數(shù)可達300多萬字。這些文字資料大大超過了《三國志》字數(shù)的總和,為我們研究孫吳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簡冊制度、職官沿革、歷史地理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大大填補了史籍之缺。長沙吳簡的發(fā)現(xiàn)必將影響到中國歷史研究的諸多方面,重新審核過去已有的定論。
再來看這一張地圖。長沙考古工作者通過圍繞五一廣場區(qū)域一系列的考古發(fā)掘,初步確定了近3000年來長沙古城的區(qū)域位置。它北至老照壁,南至坡子街,東至蔡鍔路,西至下河街、藩城堤,呈長方形狀,中心區(qū)域為今天的五一廣場。可以說,近3000年來長沙城市的中心基本沒有變遷。這一次發(fā)掘出來的簡牘按其形制可分大小木簡、木牘、竹簡、封檢、簽牌等,依其用途可分五類:
第一類為券書類,包括佃田租稅券書和官府調撥券書。佃田租稅券書,形制為大木簡,一般長0.5米,文字有100至200個,書寫工整,由右向左直行書寫。佃田租稅券書,涉及佃戶租佃土地應向國家交納租米、租布、稅錢的數(shù)量,這種券書一式兩份或多份由交租人分別保存,作為憑據(jù)。官府調撥券書主要記錄官府各機構之間錢、糧、物的交換調撥情況。下面這一種個體比較小的為分類簽牌,上面寫著“中倉吏黃偉、潘慮嘉禾元年月旦簿”。意思是當時兩個倉吏一個叫黃偉,一個叫潘慮,他們在嘉禾元年記錄的一份月度報表。
第二類為司法文書類,記錄當時一些文化、經濟案件的審理、申訴、復查的具體內容及有關程序。這一片牘上記錄的是當時一個督郵,貪污了多余的官鹽,事發(fā)后被判死刑,他不服,于是上訴,經過“重復核實”,仍然維持原判,他只好“誠惶誠恐叩頭死罪死罪?!?/p>
第三類為人名簿類,相當于現(xiàn)在的戶口簿。請看第二片小竹簡,上面寫著“戎里戶人公乘何欽年五十五,算一,刑兩足”?!叭掷铩笔情L沙當時的一個地名,這里有一個名叫何欽”,爵位是“公乘”,年齡55歲,算一個納稅人丁。“刑兩足”是指被鋸掉了兩條腿。這是當時的戶口簿,記錄了戶主的姓名、年齡、職務、身體狀況,比現(xiàn)在的戶口簿還多了一個身體狀況的介紹。
第四類為名刺、官刺,它主要涉及問安、贈物及行政事多方面的內容,相當于現(xiàn)在用的名貼、名片。
第五類為賬簿類,詳細記錄了長沙郡府所屬有關部門經營管理的錢、糧、布、器物、租稅等方面的出入賬目。
再請看這幾件文物。這些是在走馬樓古井中出土的三國兩晉時期的青瓷器。請看,它們釉色晶瑩,裝飾淡雅。其中第二件為雞首壺,壺作雞首狀,引頸高冠,造型很美。這在晉朝比較流行,一般作水壺和酒壺用。
大家看了不少的照片,聽了這么多的講解,下面再來看看出土的簡牘原物。
在金字塔形展柜中看到的,就是這一次在走馬樓古井中發(fā)掘的簡牘原物。簡牘是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書寫材料,其中狹長的竹、木片稱“簡”,寬厚的木片稱“牘”。您一定要分清楚,并不是木頭做的就叫做“牘”,竹子做的就稱“簡”。簡也有木質的。右側這一邊放著的是木牘,中間的是大木簡,左側壓在透明玻璃條下的為竹簡。簡牘上面的文字簡單明了,清晰可辨,字體是隸書到楷書的過渡。
這種木簡和木牘是用杉木制作的,質地細密,保存完好,制竹簡的原材料竹子質地疏松,容易彎曲變形,所以在陳列展覽時需要壓在玻璃條中。古人制作竹簡有好幾道程序。先把竹子鋸成一段段的竹筒,然后剖開成竹片,打磨光滑,形成了一片片簡。剛劈成的竹簡很濕,無法寫字,要用火烤干。火烤時,竹片上有水冒出,稱為“汗青”或“殺青”。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典故源于此。長沙三國吳簡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因此經過省、市領導及有關專家的反復研究和論證。已在天心區(qū)天心閣對面建成了一座融保護整理、陳列展示、科學研究、文物旅游于一體的簡牘博物館,等正式開館后歡迎大家去參觀.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十二
今天看了之前的照片,發(fā)現(xiàn)了一張去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的照片。我記得……那天,我和爸爸媽媽走進博物館的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扇三層樓的門,上面寫著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當我們走進大廳時,陳列柜里有很多東西,包括大炮、大刀、長矛、洋槍和洋炮。我眼花繚亂。然后看到林則徐紀念碑。林則徐是福建人,是清朝的大人物,著名的虎門了著名的虎門銷煙。是我們的民族英雄。離開林則徐紀念碑往左走,去了銷煙池有兩個煙池,方形,比游泳池小。池子旁邊有一個涵洞,通向大海。爸爸似乎說過,雖然池子不顯眼,但100多年前,林則徐在這兩個池子里銷毀了2萬多盒鴉片,即著名的虎門銷煙。當時我想:林則徐太棒了,鴉片燒得太好了。
看著這些照片,我覺得中國要想不被欺負,就必須堅強起來,所以現(xiàn)在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發(fā)展增添力量。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十三
3月20日,媽媽和爸爸帶著我一起去長沙市博物館參觀,我非常高興。一進門,我就看見一個賣冰糖葫蘆的小伙子,他一邊走一邊叫著:“賣糖葫蘆啦,很好吃的糖葫蘆?!蔽屹I了一串就走進了博物館。博物館的前門有個大廳,大廳的頂上有幾盞金光閃閃的玻璃大吊燈,把整個大廳照得亮晃晃的。我們走進右大門,這時我看見這間展廳的墻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介紹表,展廳的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恐龍骨架。許多人圍著看,我也擠進去看了一下。然后,我們又走進左大門,剎時,兩個恐龍骨架就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我還看了一些介紹古生物進化史的圖片。我們又向前面走去,我看見一個阿姨在賣恐龍小卡片,我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媽媽就幫我買了兩盒。接著,我們又看了一些恐龍,有傷齒龍、巴西翼龍、劍龍、霸王龍、似鳥籠、腫頭龍、蛇頸龍等恐龍。我看得眼花繚亂。然后,我把有用的東西都抄下來,最后,我們來到了前左大門?!鞍?!好多化石呀!”我叫了起來,有始祖鳥的化石、小昆蟲的化石、有小魚兒的化石......不知不覺,我們看完了整個展覽。回到家了,我想:今天看的東西可真多呀!這次參觀博物館學的知識可真不少呀!參觀長沙市博物館作文450字小學生作文(中國大學網(wǎng))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十四
今天,八月十四日,注定是個特別的日子。
猶如老家辦喜事選的黃道吉日一般早已定下行程。記憶中不知多少次帶著可愛的孩子們出行了,以前是帶著孩子們春游、秋游或者參加比賽什么的。唯獨今天不一樣,這是我第一次在異地他鄉(xiāng)帶著孩子們出去游玩,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我的心情。緊張?忐忑?高興?或許都有吧!
四十分鐘的車程在孩子們的歡歌笑語聲中很快就結束了。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說不盡的歡快,而我,早已被這三伏天的高溫烤得汗流浹背??粗恢>氲暮⒆觽儯业哪欠萁棺聘袦p輕了不少。
來參觀的老師加上孩子有五十多人,我負責的參觀小組有九個孩子,好在他們年紀不大,還算比較聽話,這讓我放心了不少。就這樣,我們五十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博物館。
博物館分成了幾個展館,有寧波歷史館、陶藝館,蕾絲館,瀕危動物展館和古文化館。不用說,孩子們最感興趣的當然是瀕危動物展館了。其他幾個展館,這些孩子都是走馬觀花似地看了一遍就出來了,唯獨在瀕危動物展館逗留的時間最長。
一進展館,兩邊墻上便有投影播放,畫面內容是自然風光,給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恨不得馬上去了解這些岌岌可危的動物們。
展館里的所有動物都是制作成標本展示出來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能看到。每一種動物都有一個標牌,上面有詳細介紹,而且還配備了一些動物的叫聲,讓人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們在參觀的途中還拿出小本子記錄,趴在地上或者靠在墻上記??粗@些用心的孩子們,我欣慰地笑了,相信如此用功的孩子們,他們的未來肯定燦爛無比。
其實最讓我震撼的是展館最后的那面墻,墻上掛滿了近三百年來已經滅絕的動物。看到那么多動物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心里真的是五味雜陳。根據(jù)介紹說,這其中很多動物的滅絕都是人類濫捕濫殺造成的,我的心在滴血。是啊,時代飛速發(fā)展到今天,這過程中又給那些可愛的動物帶來了滅頂之災,讓人痛心。不過感到欣慰的是,現(xiàn)在人們已經在保護這些動物了,而且很多國家已經有關于保護自然的法律法規(guī)了,這讓我看到了希望。相信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只要是還生活在地球上的動物都能永遠的繁衍下去。那些已經離我們而去的動物,就讓它們留在記憶深處吧!
參觀完博物館,我和孩子們一樣,收獲良多,謹寫下幾句作為留念!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十五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湖南省博物館參觀長沙馬王堆漢墓文物陳列!
談起馬王堆漢墓,總有說不完的話,因為這里蘊藏著太多神奇的傳說與動人的故事。駐足于這批精美絕倫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悅的不僅是眼睛,還有心靈。下面,就請跟我一道,步入這歷史與藝術的殿堂,去追尋2120xx年前中國文明的神奇與輝煌!
前言
(模型:馬王堆漢墓墓坑)
馬王堆共有三座漢墓,按發(fā)現(xiàn)次序的先后,分別編為一、二、三號墓。其中,一、二號墓呈東西方向平行并列,三號墓在一號墓的南側。一號墓墓口呈方形,下面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漢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從封土到墓底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層臺階,墓室北面有一條由地面幾乎直達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紡織品、帛畫等各類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女尸。二號墓墓口和中部為圓形,下面3米處為方形,由于曾經多次被盜,且白膏泥密封較差,故整個墓葬已嚴重坍塌,僅殘存200余件文物。三號墓與一號墓形制相同,因該墓保存得較好,出土了帛書帛畫、簡牘、漆木器、紡織品等1000多件文物。遺憾的是,該墓尸體已經腐爛,僅殘存一具骨架。經鑒定,墓主人是一位身高約1.85米、年齡在30歲左右的男性。
(照片:馬王堆漢墓外景圖)
馬王堆漢墓位于長沙市東部五里牌地區(qū),距市中心約4公里。這里地勢平坦,地面有土冢兩個。它們大小相仿,平地兀起,中間相連,形狀頗似馬鞍。相傳這里是五代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但是,根據(jù)北宋《太平寰宇記·長沙縣》的記載,這里是西漢初年長沙定王劉發(fā)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號曰“雙女冢”。馬王堆這座神奇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誰呢?在未發(fā)掘之前,實為千古之謎。1971年底,湖南省軍區(qū)366醫(yī)院(現(xiàn)湖南省武警醫(yī)院)決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倉庫。為了配合基建,我們對此進行了考古發(fā)掘,才揭開了這三座千年地宮的神秘面紗。
(圖片:一號墓墓室縱剖面模型)
一號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鋪墊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槨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約為40厘米、重5000多公斤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時用夯錘夯實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學名叫做微晶高嶺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較強的防滲漏和密閉特性。正由于當時采取了這樣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該墓的尸體、葬具及大量隨葬器物才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
(文物:紀年木牘)
三號墓出土的這支紀年木牘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奮移主葬郎中,移藏物一編,書到先質,具奏主藏君”。把這段文字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奮將隨葬品及其一份清單遞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單后,先后對照實物一一唱讀和驗收,最后將結果啟奏主藏君?!痹谶@支給墓主人去陰曹地府開具的“通行證”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的記錄,經考證指的是漢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這就是三號墓墓主人下葬的準確年代。
走進軑侯家
(文物:“利蒼”玉印)
經過考古發(fā)掘,我們發(fā)現(xiàn)馬王堆是西漢初期軑侯家族的墓地。從二號墓出土的“利蒼”玉印、“軑侯之印”(銅印)和“長沙丞相”(銅印)來看,二號墓墓主人應該是第一代軑侯、長沙國丞相利蒼。他生于戰(zhàn)國末年,死于西漢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得蒼曾跟隨漢高祖劉邦參加過秦末農民戰(zhàn)爭、楚漢之爭,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漢初他升任長沙國丞相,極力鞏固中央政權,維護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據(jù)《史記》和《漢書》的記載,于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軑侯。軑,是地名,在現(xiàn)在的河南省羅山縣和光山縣之間,食邑為七百戶,與陳平、張良等萬戶侯相比,是個不太大的侯。但是,由于利蒼在長沙國的獨特地位,所以家族成員生前甘食美服,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死后也得到了厚葬。
(圖片:漢初吳氏長沙國及毗鄰郡國疆域圖)
高祖五年(公元前220xx年),劉邦創(chuàng)建漢朝后論功行賞,共分封了七個異姓王。其中,秦番陽令吳芮因率領部下協(xié)助劉邦亡秦滅楚,被封為長沙王。當時長沙國包括有長沙、豫章、南海、桂林和象郡。其中南海三郡(今廣東、廣西)后來被南越王趙佗所占,豫章郡(今江西)實際上屬于英布的淮南國,因此漢初長沙國僅占長沙一郡,比現(xiàn)在的湖南省略大。高祖末年,長沙國由于起著安撫百越的作用而成為翦除異姓王后唯一的幸存者,但是仍然深為劉氏統(tǒng)治集團所深忌。為了控制和監(jiān)視吳氏,利蒼作為劉邦的親信,出任了長沙國的丞相,名為輔佐長沙王的“統(tǒng)眾官”,實際上是朝廷的代理人、長沙國的直接統(tǒng)治者。
(文物:“妾辛追”印)
利蒼的夫人葬于一號墓,根據(jù)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雖然貴為侯爵夫人,她卻經歷了早年喪夫、晚年喪子的傷心之痛,于漢文帝后元一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時大約50多歲。根據(jù)女尸和t型帛畫上辛追的形象,我們請中國警官大學的趙成文教授利用“警星-3人像摹擬復原系統(tǒng)”復原了四張軑侯夫人7歲、18歲、30歲和50歲左右的頭部像,并制作了一個中年軑侯夫人的蠟像,再現(xiàn)了辛追當年的風采。
(文物:黃楊木梳、篦)
辛追生前養(yǎng)尊處優(yōu),衣著打扮十分講究。一號墓中出土的雙層九子漆奩和單層五子漆奩中除裝有胭脂、油彩、白粉等各種化妝品外,還有銅鏡、鏡擦、粉撲、梳、鑷、笰、環(huán)首刀等梳妝用具。鑷用于修眉、笰用于上妝。出土時笰毛的部分染為紅色,很可能是胭脂。請?zhí)貏e注意看黃楊篦子。它好象剛做不久似的,刨削光整、分齒均勻,非常精致,寬度僅僅5厘米,卻有74齒,比現(xiàn)在一般的篦子還要精細。它是用什么樣的工具制作的呢?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復制品:駐軍圖)
三號墓墓主人是利蒼的兒子、第二代軑侯利豨或其兄弟。根據(jù)紀年木牘記載,他死于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年僅30多歲。從三號墓中不僅出土兵器38件,還出土了一張軍事地圖——《長沙國南部駐軍圖》。高后末年,割據(jù)嶺南的南越王趙佗發(fā)兵攻打長沙國南部,隨即漢王朝及長沙國派兵征剿。這場戰(zhàn)爭一直持續(xù)到漢文帝初年。《駐軍圖》的出土說明墓主人是長沙國一位重要的軍事將領,而且曾經參與指揮過這次戰(zhàn)役。圖的方位為上南下北,與現(xiàn)在地圖的方位正好相反。散落圖中各處的圓圈,它們代表的是里,相當于現(xiàn)在的村落;四方框表示的是縣城;兵營則畫成多種不規(guī)則的形狀;在整個防區(qū)的中央、幾支河流的匯合處設有軍隊的指揮部,以三角形來表示。整個防區(qū)內,在指揮部的前面、左面和右面駐守有六支軍隊,分二線部署兵力,并依托三條山谷扼守南越國進入長沙國內地的通道。由此可見,當時長沙國南境駐軍采取的是憑險固守的姿勢。圖上軍事部署之嚴密、地形利用之巧妙、對各軍事因素思慮之詳審,都充分說明了由于長期戰(zhàn)爭的實踐,漢初的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已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照片:一號墓云紋漆鼎內殘存的“藕片”)
從一、三號墓中出土了大量飲食器具、食物標本等,西漢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可見一斑。最令人驚訝的是當我們打開一號墓出土的云紋漆鼎時,竟發(fā)現(xiàn)里面盛有2100多年以前的湯,而且在湯的表面還漂浮著一層完整的藕片。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藕片內部纖維早已溶解,出土后與空氣接觸,再加上起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震蕩,藕片迅速消失,全部溶解于水中了。地震工作者認為,這一現(xiàn)象說明,2100多年以來長沙地區(qū)沒有發(fā)生過較大的、有破壞性的地震。
(浮雕:導引圖)
(文物:冠人男俑)
一、三號墓出土了300多件木俑,他們是軑侯家各種奴仆的替身。形體最為高大的冠人俑頭戴高高的帽子,身著絲綢長袍,在鞋子的底部刻著“冠人”兩字,出土時身后率領著幾十個彩繪木俑。他應該就是軑侯家的家丞,即總管。女侍俑身材修長,衣著華麗,繡花長袍上還用紋錦鑲邊,應該是主人的貼身丫鬟。與它們相比,彩繪立俑形體最為矮小,出土的數(shù)量也最多,造型千篇一律,表情都是愁眉苦臉的。他們是軑侯家中地位最為低下、從事各種雜務勞動的奴婢。再加上后面的歌俑、舞俑和奏樂俑等,可以說各類奴仆形形色色、應有盡有。
(文物:竽)
一、三號墓出土有琴、瑟、筑、笛、竽、竽律、編鐘、編磬等8種樂器。這是我國音樂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為研究西漢音樂文化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這是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的竽。它出土于一號墓,保存完整,有22根竽管。但竽管與吹口之間不能通氣,上端沒有氣孔,斗內沒有氣槽,也沒有用以控制音高的簧片,只是一具樂器模型罷了。
(文物:奏樂俑)
奏樂俑共有5個,其中兩個吹竽,三個鼓瑟,儼然一支家庭管弦樂隊。您看:他們都身著長袍,娥眉高挑,小嘴緊閉,神情緊張地在準備為賓客們演奏。此外,歌俑面目清秀,身著長袍,席地而坐,似乎在歌唱婉轉悅耳的曲調;舞俑面部豐腴,涂脂抹粉,身體稍微向前傾斜,兩膝略微彎曲,身著短褂長裙,體態(tài)輕盈,好像伴隨著歌聲翩翩起舞。軑侯夫人生前過著金聲玉振、輕歌曼舞的奢靡生活,死后還隨葬歌舞樂俑夢想在地府繼續(xù)盡情享樂。
(文物:博具)
三號墓中出土了一套當時的娛樂用具——博具。它主要由1個博局、12個大棋子(六黑六白)、20顆小棋子、42根籌、1個骰子組成,裝在特制的漆盒里,是為玩“六博”而特意制作的。那么,六博的玩法是怎樣呢?請看漢畫像石中的博戲場面:二人面向棋盤對坐,分別執(zhí)黑、白兩棋,并將棋子置于博局上的12個l形和t形的曲道上,然后輪流投擲一個18面球體的骰子。骰子一面刻著“驕”字指一種有利的棋步,相對的一面刻著“妻畏”字,即“驕”的反義詞,其余各面分別刻數(shù)字一至十六。通過投擲骰子所獲得的數(shù)字行棋,以獲得籌碼的多少來決定勝負。博戲在漢代曾經風行一時,上自天子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博戲迷。但是晉代以后逐漸衰落,唐代之后便演變成為現(xiàn)在大家都十分喜愛的一種傳統(tǒng)娛樂活動——中國象棋。
(文物:云紋漆鼎)
鼎是一種盛食物用的祭祀禮器。從夏朝至兩漢,它是國力、權力的象征,并有一套完整的用鼎制度: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士五鼎,在使用時誰也不敢僭越。馬王堆一號墓出土有7件鼎,由此可知墓主人的階級地位。這些鼎都保存完好,胎骨很厚,是用整塊木旋削而成,稱為旋木胎。體型穩(wěn)重,器表髹黑漆,口沿有一道菱紋圖案,蓋和器身都彩繪紅色、灰綠色的渦卷紋和方連紋,使它形成幾何云紋的圖案。足部朱漆彩繪獸面紋,耳部為云紋。器內髹紅漆,并書寫“二斗”兩字,表示它的容量。
(文物:云紋漆案)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十六
今天,我和父親去河南博物館參觀和玩耍。他們非常高興,學到了很多知識。我們在售票處買票,檢票后進入博物館。
走進大廳,我一眼就看到大廳中央站在我面前的嫦娥一號模型。中間是紅色的',兩邊是白色的,寬約3米。總的來說,它非常壯觀。評論員解釋得很仔細。我聽得很仔細,學到了一些天文學知識。我又來到了展示實驗結果的地方。真有趣!最有趣的是地震。
8人站在上面,服務員按下按鈕,踏板振動,從1級開始,然后水平越來越高,直到9級停止地震演習,我頭暈,感覺很有趣,學習地震知識:只要人們破壞地球,就很容易引起地震。
我又玩了一架戰(zhàn)斗機。我坐在戰(zhàn)斗機上,盯著電視屏幕,認真地操縱戰(zhàn)斗機,左右,非常有趣。今天,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玩得很開心。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十七
今天,我們來到了民族博物館。博物館看起來像一個大火鍋,上面裝飾著許多v形。
上完電梯,我來到三樓,看到了家里的展廳。展廳中間有立體地圖。地圖上還有很多民族圖片,圖片上還有民族介紹。有壯族,漢族……走進展廳的門,里面有幾棟少數(shù)民族住的房子。聽老師說:一樓是用來養(yǎng)動物的,二樓是用來住人的。當人們想喂飼料時,他們會把飼料從洞里扔下來給動物吃。又一扇門,里面有一些民族服裝。黑衣服,紅衣服……衣服上有很多漂亮的裝飾裝飾。
下樓后,我來到了民族博物館后面。有幾座民族建筑和一條清澈的溪流。我上了一棟樓,地板被踩得啪啪一聲。從遠處看,有些房子的屋頂像三角形,邊緣像牛角一樣彎曲。
這是民族博物館,希望你能來這里看看。
長沙市博物館心得篇十八
超市的公交ic卡的充值終端一直在升級中,不得不徒步去很遠的華潤萬家一層充值中心。
大街上的.人真多,這是我來到蘭州,一直存在的印象,到這個清明節(jié),滿一年,真快!
我思故我在,穿梭在人群中,我一直在想,自己存在的價值,是我現(xiàn)在的工作嗎?是我依賴于工作,還是工作依賴于我?假如我丟了工作,又該往何處。
昨天,去省博物館參觀了一圈,有悠長的茶馬古道,先進的齊家文化,艱苦的紅色甘肅,更有恐龍時代,早期人類的遺跡。遺憾的是,沒有看到鎮(zhèn)館之寶——銅奔馬。
甘肅省博物館,從入口到出口,似乎穿越遠古,穿越未來。宇宙走過了138.2億年,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誕生于46億年前,恐龍時代和人類文明只不過是一小段而已,中華文明更不過上下五千年,人的壽命,以現(xiàn)在樂觀看,只是百年,彈指一揮間。
歷史的沉淀,才讓一段文明影響深遠。悠悠百年,真正付出的人,名垂千古。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22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