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研究報告(精選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0 03:00:05
姓氏研究報告(精選12篇)
時間:2023-10-20 03:00:05     小編:飛雪

報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其表達方式以敘述、說明為主,在語言運用上要突出陳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顯示內容的真實和材料的客觀。掌握報告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對于個人和組織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姓氏研究報告篇一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陳姓的來源和陳姓歷史名人。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陳姓人口和分布情況。

3.通過多種途徑,搜集陳姓的名人故事。

2.春秋時有孔子弟子之一陳元。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先河。漢朝初年的陳平曾輔佐劉邦,漢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學家陳琳。西漢后期的陳湯曾多次出擊匈奴。王莽統(tǒng)治時期的陳遵,權重一時,被封為嘉威侯。三國時有陳登,曾與父合謀離間呂布與袁術。晉朝陳壽的《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歡迎的史書之一。南北朝時期則有名將陳慶之、陳伯之等,而這一時期最著名的陳姓人就是南朝陳的建立者陳霸先了。

3.陳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均有7000多萬。

姓氏研究報告篇二

我們學校有一些同學姓屈,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屈,“屈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屈的名人有哪些?現(xiàn)在的“屈”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屈”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研究。

1、查詢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屈姓的來源:源于有扈姓,出自夏王朝時期的屈驁,屬于以先祖名為氏。屈驁,亦稱大廉候,是夏王朝初期,西戎民族有扈氏部落的首領,建有屈驁城。屈驁城在夏王朝出奇北,夏王啟討伐所滅。屈驁也是屈氏的最早祖先之一,其后裔子孫時代稱屈氏。

姓屈的歷史名人有: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的楚國詩人屈原等。

姓屈的現(xiàn)狀:到xx年一月為止,屈姓在中國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82位,人口約76萬,3000余人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48%左右。

1、傳說,屈姓來源于上古時代的黃帝后裔,夏周時期少量姓氏改為屈姓,這可能為后來屈姓人口的增長制定了基礎。

2、歷史上,徐姓名人輩出,有屈瑕、屈晃等人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光芒。

3、xx年一月為止,屈姓位于百家姓第182位。

姓氏研究報告篇三

我們班的同學姓氏一樣的有很多,可姓“曾”的只有我一個。我不禁有點好奇:“曾”姓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姓“曾”的`又有多少人呢?于是我打算做一個關于“曾”姓的研究報告。

1、查閱一些關于“曾”姓的書籍,并了解它的來歷。

2、查一查相關資料,認識那些姓“曾”的歷史名人

3、上網瀏覽,了解姓“曾”的人的人口數(shù)量。

4、詢問家人,聽聽姓“曾”的祖祖輩輩的故事。

1、我去查了關于“曾”姓的書籍,知道了“曾”姓的來歷:鄫國太子巫,出奔于鄰近的魯國為官,其后裔以原國名“鄫”為氏,后去掉偏旁,表示離開故城,稱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為了曾姓的始祖。

2、歷史上“曾”姓的名人

在知道了“曾”氏的來歷,我不禁有點好奇:你說我們這些姓“曾”的人,有多少是像那孔子一樣的歷史名人呢?于是我并且查看了資料。這一看,還發(fā)現(xiàn)了不少嘞!

曾子、曾國藩、曾鞏、曾公亮、曾幾......

3、曾姓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中是第三十八位、臺灣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九,約650萬人。

最后,我又在奶奶膝下聽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奶奶竟告訴我我是曾國藩的后代,我半信半疑,最后我不禁為我的先輩感到自豪,更為我的姓氏自豪!

姓氏研究報告篇四

出版團隊:汕頭一中高一27班

中華姓氏文化研究課題小組

出版日期:12月15日編輯員:劉丹純

第一版:中華姓氏文化起源1.圖騰2.氏的出現(xiàn)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qū)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用來區(qū)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后來在中國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tǒng),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xiàn)代,這種傳統(tǒng)才被逐漸打破,但是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贊成同姓通婚。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fā)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yōu)樾?。?zhàn)國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漢以后,姓與氏合一,遂稱“姓氏”。

[課題研究報告姓氏文化]

姓氏研究報告篇五

我們學校沒有同學姓郇,我的鄰居只有幾個姓郇?!佰ā毙帐窃趺磥淼?歷史上姓郇的名人有哪些?現(xiàn)在的郇姓是在全家姓里排第幾位?帶著這些問題,我對“郇”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郇”姓的來源:據(jù)載,周文王第十七子姬葡受封于郇(今山西省臨猗縣境內)為伯爵,史稱郇候、郇伯,建立于郇(xun音)國。春秋初年(公元前677年)被晉國晉武公所滅,其后裔遂以國名為郇姓,稱為郇氏。

“郇”姓歷史名人:郇越:西漢太原人郇(xun音旬)越,字臣仲,與族弟郇相一起舉州郡的孝廉、茂才。曾散發(fā)先人遺留下的`資財千余萬給九族,人們都贊揚他的高節(jié)。郇旃:明代沭陽人郇旃(zhan音沾)。明洪武三十年(1397)考中進士,永樂年間由進士授給事中。

“郇”姓現(xiàn)狀:人口:約2萬(罕見姓氏)排名:第595位。位于冒姓之后,忻姓之前。

四、研究結論

1、傳說,郇姓出自姬,為周文王子之后,以國名為氏。

3、xx年,全家姓中郇依舊在595位,在冒姓之后,忻姓之前。

姓氏研究報告篇六

作為血脈傳統(tǒng)延續(xù)的姓氏,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在五千年前,我們中國就有了姓氏,你知道“姓”為什么是女字旁的嗎?那是因為在以前,古代人不知道父親,只知道母親,在歷史上是母系氏族社會。他們認為姓是母親給的,所以姓的偏旁是女字,意思是媽媽;而生呢,就是只生育了。姓字由此而來。

姓是從公元前三千年第一個姓――風姓開始的。中國的姓氏不少于二萬二千個,在所有的姓氏中,有一些姓氏早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中國有張、王、李、趙四個大姓。而在先秦時代,那是的姓氏大都是先皇或者皇帝賜下來的。在古代,有一位詩人在文中指出,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氏:張、王、李、趙、劉、吳、陳、楊、黃、周;和最少見的一些姓氏:象毛、江、白、文、美、池、廖、苗等等,還有好多。

姓氏不單單只有一個字的姓氏,還有兩個字或者三個字的姓氏,諸葛亮的姓氏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是“諸”字但其實不是,諸葛亮的姓氏其實是“諸葛”兩個字的。諸葛亮的姓氏只是一個比例,而其它兩個字的或者三個字的其實還有好多好多?;蛟S,這種姓氏在我們身邊時非常罕見的。

姓字,代表的是親情的血緣;氏字,則代表的是特權與地位。

姓氏研究報告篇七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都姓“林”,“林”姓是怎么來的?在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姓“林”?林在我國人口排名排第幾?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林”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研究。

1、查閱書籍和書刊。

2、詢問身邊的人;最好是了解這些的人。

3、在手機或電腦上查詢資料。

4、其他方法。

來源: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屬于王侯賜姓為氏。商末,紂王無道,比干犯顏直諫被殺。比干正妻夫人陳氏逃入長林山中,生下了兒子泉。周滅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堅貞不屈,被周武王賜以林為姓。

歷史名人:

1、林則徐:

1839年,林則徐于廣東禁煙時,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并將沒收鴉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

2、林彪

林彪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時期先后任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等職;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東北野戰(zhàn)軍司令員等職,指揮了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等重大戰(zhàn)役;解放后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

4、林伯渠

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是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之一,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并稱延安五老。

現(xiàn)狀:

據(jù)統(tǒng)計,20xx年全國戶籍人口中,李、王、張、劉、陳五個姓氏排名前五。均未超過1億。其中,“李”姓比“王”姓多一千萬。“林”姓排第16名。

1、傳說,“林”姓來源于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林泉。

2、歷史上,“林”姓名人輩出。有銷毀鴉片的林則徐、當團長的林彪、還有教育家林伯渠……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

3、20xx年,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是“李”,“王”排名第二。

姓氏研究報告篇八

書上有一篇關于李姓的研究報告,讓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種文化,這時我想起了我國最多的三大姓之一--王,便想出要調查王姓的歷史。

查閱有關書籍、報紙,上網瀏覽,問家長,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數(shù)量。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上網

歷史、現(xiàn)代的名人

戰(zhàn)國時“鬼谷先生”王詡、書法家王羲之及王獻之,文學家王維、王勃、王昌齡,政治家王安石等。

上網

王姓人口數(shù)量

據(jù)統(tǒng)計,王姓人口數(shù)量為9288.1萬人。

上網、問家長

王姓的歷史由來

1、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后裔

2、源于太子晉的王氏

3、為周平王太孫赤之后

4、出自媯姓

5、出自子姓

6、他族改姓或賜姓

7、少數(shù)民族改姓王氏

1、王姓歷史久遠,加之支系眾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

如戰(zhàn)國時期授蘇秦、張儀縱橫術的“鬼谷先生”王詡?,樼鸬耐豸酥⑼醌I之父子的書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閣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

2、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shù)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

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陜西西安一帶,其后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根據(jù)考證,福州王氏發(fā)源于山東瑯琊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據(jù)2007年最新統(tǒng)計,王姓人口數(shù)量達9288.1萬人。

姓氏研究報告篇九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邵,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邵?!吧邸毙帐窃趺磥淼??歷史上姓邵的名人有哪些?現(xiàn)在的“邵”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邵”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作了一次研究。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邵姓的來源:邵姓出自于周王王姬昌的兒子召公,后來又加上的偏旁則代表“封地”,意思就是分封在召地的主人,所以,邵和召兩個姓氏原本也是一家人。

邵姓的歷史名人:邵信臣,西漢著名大臣,曾歷任零陵、南陽太守。在南陽任職期間,曾利用水泉興修水利工程,組織民眾開溝筑壩數(shù)十處;邵續(xù),官至散騎侍郎。續(xù)樸素有志列,博覽經史善,善談理義,妙解天文;邵雍,北宋著名理學家、數(shù)學家、道士、詩人;邵興,南宋抗金義軍首領。

邵姓的現(xiàn)狀: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人口約300萬,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25%左右,邵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

1、傳說,先秦時期,邵姓活動在河南、山東地區(qū),到了秦漢,邵姓已擴散到江蘇、安徽。

2、歷史上,“邵”姓名人輩出。西漢著名大臣邵信臣,妙解天文的邵續(xù),北宋著名理學家邵雍。

3、20xx年,當代邵姓人口300萬,排在全國83位,大約全國人口的0。25%。

姓氏研究報告篇十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xiàn)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做了一次研究。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1、歷史名人

有皇帝王莽,有書法家王羲之,又是詩人王維,還有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

2、現(xiàn)狀

據(jù)統(tǒng)計,20xx年全國戶籍人口中,王、李、張、劉,陳五姓氏的數(shù)量占據(jù)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數(shù)量均超過一億,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1、歷史上,王姓名人輩出。有皇帝王莽,有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有詩人王維和王昌齡,歌舞家王昭君還有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光芒。

2、20xx年,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姓氏研究報告篇十一

我們班同姓的同學不少。他們常開玩笑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閱《百家姓》發(fā)現(xiàn)許多有關姓氏的故事。于是,我們小組的成員開始了這次姓氏之旅。

1.查閱《百家姓》等記載著古人姓氏的書籍,閱讀有關報刊,上網查找瀏覽,了解本小組成員的姓氏來源和歷史上的名人。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本小組成員姓氏的人口和分布情況。

3.通過便捷的途徑,搜集本小組成員姓氏的名人,了解名人的故事。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黃姓的來源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責備黃國不向楚國進貢,黃國國君錯誤地分析形勢,既不理會楚國的責問,又不進行任何防備,結果于當年夏天被楚國滅掉。亡國后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姓氏,就是黃氏。

關于黃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

書籍\\報刊教科書

歷史上的黃姓名人

黃歇黃霸黃蓋黃巢黃庭堅黃道婆黃宗羲黃遵憲宋代狀元黃定上網

黃姓人口數(shù)量

黃姓的人口約為2876萬,為全國第八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2%爺爺?shù)闹v述

黃姓族譜

關于王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王姓的來源

姓氏研究報告篇十二

歷史上姓“孫”的名人有哪些?“孫”姓怎么來的?姓“孫”的家訓是什么?帶著這這些問題作了一次研究。

一、“孫”的起源

源于姬姓。周公因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wèi)武公。衛(wèi)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后代就以孫為姓。又源于媯姓和姚始性,舜后胡公媯滿封陳,至敬仲仕齊,又為田氏。舜在當?shù)壑?,四岳(四方部族首領)曾向帝堯推薦過舜,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孫即以地為氏。無宇之少子名書,伐莒有功,孫武為其后。”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陳完四世孫是須無,須無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于樂安,古城在今山東惠民縣,并賜姓孫氏。

二、古代姓“孫”的名人

孫武(生卒不詳)山東菏澤人

兵圣,是春秋末期軍事家,齊國人,著兵法“十三章”。孫子被推崇為兵法的鼻祖,“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學圣典。

孫堅之子,孫策之弟。東漢建安五年,兄孫策病死,孫權繼位吳侯、討逆將軍,領會稽太守,開始統(tǒng)領江東。他擊敗了黃祖。后東吳聯(lián)合劉備,于赤壁擊潰了曹操軍。東吳后來又和曹操軍在合肥附近鏖戰(zhàn),并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曹丕稱帝后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后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yè)。孫權稱帝后曾大規(guī)模派人航海,加強對夷州的聯(lián)系。又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區(qū)設立郡縣,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fā)。晚年的孫權日益驕奢,寵信呂壹,賦役繁重、刑罰殘酷。立嗣之爭,孫權也犯下極大錯誤,多數(shù)名臣死于非命。自孫登夭折后,孫權先是廢了孫和,又賜死孫霸,最后立幼子孫亮,這為日后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孫權病逝后謚號大皇帝,史稱東吳大帝。

三、現(xiàn)代姓“孫”的名人

孫中山

字逸仙,別號中山樵,世稱中山先生,廣東香山縣孫奇逢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教育實踐家,他以其名節(jié)和學問聞名于當世,他的家訓思想也為后世所推崇。他十分重視政治家教子之道,曾自定《孝友堂家訓》和《孝友堂家規(guī)》以訓誡諸子。他認為:“古人重蒙養(yǎng)正,以慎所習,使不離其身”,“蒙養(yǎng)不端,待習慣成性,始思補救,難矣!”所以,“端蒙養(yǎng),是家庭第一關系事”,而教誡子弟又是“第一要緊事”。倡導“教家立范,品行為先”,要“存士節(jié),養(yǎng)恥心”,反對“愛而不勞”的“禽犢之愛”。告誡諸子“為端人,為正士”,“安貧寡欲,修德敦睦,守分謹言,克勤克儉”等。人。清末,因見國勢日衰,民族危亡,乃喚起同志,共組興中會,為革命救國的團體;后遞改為中國國民黨,被推為總理。致力革命數(shù)十年,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終于辛亥一役,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改國體為民主共和。手創(chuàng)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手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為革命建國的最高原則。民國十四年逝世于北京,二十九年國民政府頒令,尊為中華民國國父。

四、“孫”氏家訓

孫奇逢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教育實踐家,他以其名節(jié)和學問聞名于當世,他的家訓思想也為后世所推崇。他十分重視政治家教子之道,曾自定《孝友堂家訓》和《孝友堂家規(guī)》以訓誡諸子。他認為:“古人重蒙養(yǎng)正,以慎所習,使不離其身”,“蒙養(yǎng)不端,待習慣成性,始思補救,難矣!”所以,“端蒙養(yǎng),是家庭第一關系事”,而教誡子弟又是“第一要緊事”。倡導“教家立范,品行為先”,要“存士節(jié),養(yǎng)恥心”,反對“愛而不勞”的“禽犢之愛”。告誡諸子“為端人,為正士”,“安貧寡欲,修德敦睦,守分謹言,克勤克儉”等。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78257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