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一段經歷、學習或思考的總結和感悟。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意林心得體會篇一
今天看了《意林》中《你的時間是幾點》的一篇文章,感觸很深。
每個人都活到了現在,你覺得生活方式走了多少?
看這篇文章之前,我會覺得很可笑。生活會給你一條又一條路,哪里會有盡頭,對我們來說,這只是開始。
但是看了這篇文章,我認真反思了一下,發(fā)現中考的時間不多了,簡直不敢相信。不知不覺已經錯過很多年了。這輩子過了什么時候?是溫暖溫暖的早晨還是陽光燦爛的中午?仔細想想,人生有那么多路人。雖然不記得自己長什么樣,做了什么,但是我可以把這個名字放在時間盒子里,一切都像電影一樣從我的腦海里跳出來。
現在我的生命時鐘是12:06,但是14歲的我已經過去了12個小時,我不禁為自己沒有取得任何成就而感到懊惱,但即使我已經慢了很多,我也不能放棄自己,因為這會毀了我剩下的時間和生活。
在文章中,作者還寫道,當他第一次告訴別人生命時鐘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露出驚訝的表情,但當每個人都數了數時,似乎真的發(fā)生了。
所以,朋友們,當你在你的時間里做你想做的事情的時候,邁出一步,大膽去做,因為當你后來回憶起來的時候,你會被你原來的勇氣所折服。
意林心得體會篇二
意林雜志是一本充滿智慧和溫暖的雜志,它所傳遞的許多感悟和人生經驗都讓我受益匪淺。在閱讀中,我從中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真摯的情感。以下是我對意林雜志的十篇心得體會,希望能與大家分享。
第一篇:《在心尖尖上的那些說不出的話》。這篇文章讓我意識到,在人際交往中,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自己的保守和害怕冒險,而錯過了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機會。讀完這篇文章后,我發(fā)現,只有真誠地說出來,才能獲得真正的理解和共鳴。
第二篇:《珍惜彼此》。這篇文章讓我意識到,親情和友情是珍貴而且脆弱的,需要我們經營和維護。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為了工作和個人的事務而忽略了和家人、朋友的聯(lián)系和陪伴。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決定要時刻珍惜親情和友情,用行動來表達我的愛和關心。
第三篇:《遺失》。這篇文章讓我意識到,時間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只有有限的時光。我們往往會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無意義的事情上,而后悔當初沒有好好利用時間。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深感每一天都應該充實而有意義,學會抓住當下,珍惜每一個時刻。
第四篇:《走遍大街小巷之間》。這篇文章讓我意識到,旅行是一種美妙的體驗,可以拓寬視野,增長見識。無論是去遠方的國家還是走進附近的鄉(xiāng)野,都能讓我們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更加渴望出行,探索世界的奇妙。
第五篇:《從你的名字開始》。這篇文章讓我意識到,我們的名字承載著獨特的意義和故事。我們的名字不僅僅是一個標簽,更是我們父母對我們的深深期待和祝福。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更加珍視自己的名字,也更加懂得去尊重別人的名字。
這是我對意林雜志的五篇心得體會,通過這些文章的閱讀,我學到了如何更好地與人溝通,珍惜親情和友情,明白時間的珍貴,熱愛旅行,以及對名字的尊重。意林雜志不僅是一本富有智慧的雜志,更是一本引導人們思考人生和品味生活的雜志。通過閱讀這些文章,我更加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感悟生活的美好,這對我的成長和人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讀,意林雜志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發(fā)和觸動。
意林心得體會篇三
我讀《意林》這本書已經幾個月了。是《意林》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大家的力量和起來有多么的強大。
在這本書當中,我讀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老人,在他臨死前,老人把他那三個不團結的兒子叫到了一起,發(fā)給他們一人一根筷子,說:“你們三個各自把自己手里的那根筷子掰折。”說完,三個兒子在同一時間里很容易的就把筷子掰折了。之后,父親又把一大把筷子分別讓三個兄弟掰,及使用了很大的勁兒,他們也沒有掰開。后來,父親說:“你們三個齊心合力,一起掰這把筷子,看看能不能掰折?”三兄弟試了試,果然,很輕松的就把筷子掰折了。
顯然,這個故事的真正含義并不是讓三兄弟掰筷子,而是讓我們懂得齊心合力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平時,體育老師總是讓我們四2班女生和四1班男生比賽長繩。我們班女生并沒有四1班男生跳得好,但我們班女生很團結,假設在比賽時輸了,我們不會互相責備,只會沒有為班級獲得榮譽而傷心。相反,四1班男生在比賽時有誰壞了一個繩,其他男生會對他大喊大叫。因此,我們班女生常常贏了他們班的'男生。所以,這就顯出了團結的力量是最偉大的。
是??!團結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假設,在比賽時,我們不批評對方,而是伸出雙手幫他一把,那么,即使沒有拿第一,也是榮耀的。
意林心得體會篇四
在我們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讀書已成為一種奢侈,而讀優(yōu)秀的雜志則顯得更為難能可貴。而《意林》作為一本以“品質閱讀”為宗旨的雜志,永遠是引領時尚、引導思潮的風向標。經常閱讀《意林》里面的文章,會給人帶來無窮的精神享受和啟發(fā),讓我們受益終生。在讀完《意林》的這些文章之后,我對人生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和感悟,下面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閱讀《意林》的心得
無論是隨手一翻、一睹為快的碎片化閱讀,還是沉浸式的深度閱讀,不同程度的閱讀都能在《意林》里找到其所需要的文章。我喜歡讀的是一些關于人性、情感、文化與歷史、社會熱點等方面的文章。這些文章的特點是讓人感到深情而有溫度,讓人對自己、對別人、對世界產生更多的思考和共鳴。
第三段:一些深受感動的文章
在《意林》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文章,讓人既感到無比振奮,又深深地震撼。例如“再見,巴黎”,這篇文章以質樸的筆調,向讀者講述著一個充滿熱血和內涵、略帶悲情的愛情故事。還有《文學永恒經典的秘密》、《用100個洋蔥打破中國的偏見》、《炒股難成百萬富翁的玄機》等等這些文章,深入淺出地探究了人類文化、社會現象和人性心理,真正做到了“知識變閱讀,智慧變生活”。
第四段:讀完《意林》的收獲
讀完《意林》的文章,收獲不僅僅是一些知識和信息,更是帶著更多深度的啟示。人生在世,需要有思考和自省,每篇文章都能為我們指路,啟迪我們的人生。有時候一個故事也可以讓我們的心門洞開,像一陣清風一般,讓我們的靈魂受到凈化,恍然大悟。
第五段:結語
讀《意林》,收獲頗豐,但更重要的是讓我感到了閱讀給我?guī)淼臒o窮快樂。毫不夸張地說,“好的書、好的文章”永遠是我們成長的推動力。如果說你需要尋找一個開拓視野、陶冶情操的好地方,那么《意林》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將讓我們體驗到人類智慧和深刻情感,領略一份心靈的撫慰和哲思的清明。閱讀《意林》,你會感受到生活的真諦,也會找到面對生活的勇氣。最后,讀書不止是通過眼睛和頭腦,還需要通過靈魂來閱讀,才能讓我們的讀書之旅更為豐盈和美好。
意林心得體會篇五
我喜歡看書,并熱愛《意林》,《意林》就類似于"小故事,大道理",每看完一篇文章,都讓我受益匪淺。
讓我印象最深化的要數《不要等到有車才奔跑》,故事表達了"我"和同事出差回京,怕趕不上最終一班地鐵了,可搭車又很貴,同事似乎看出來了,拉著"我"就跑,在眾人異樣的目光中奔跑,到了地鐵站臺,同事一個箭步沖了上去,她上去了,可"我"錯過了。
我們常常習慣了前方有目的.,然后才去奔跑。生活中有一種人,他們卻用自我努力的追趕和奔跑發(fā)現甚至創(chuàng)造目的。前者常常自以為聰明,后者常常抓住機遇,收獲成功。我似乎是那個前者,沒有目的就漫不經心,不擅長發(fā)現,有時喪失了許多時機,到最終,就是追悔莫及。
意林心得體會篇六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繁忙、快節(jié)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不斷地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和挑戰(zhàn),如何才能獲得一些放松、安靜的時光呢?于是,“意林”雜志作為一本以文化、人文、心理、藝術等為主導的專業(yè)雜志,慢慢成為了人們放松身心、沉淀思考、甚至是獲取靈感的選擇之一。在閱讀這本雜志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和智慧,下面將圍繞這個主題,詳細闡述我的體驗。
第一段:初印象
“意林”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名字,在我的印象中,它是一本讓人感覺很有品位和內涵的雜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我被它優(yōu)美的排版所吸引,接著就開始一篇一篇地讀了下去。從題材到文字,從排版到插畫,每一個細節(jié)都令我感到驚喜和滿足。這種滿足不僅來自于內容上所體現出的深刻與文化內涵,還有來自于雜志所傳達的精致和高質感。
第二段:打開心靈的獨特方式
“意林”雜志對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可以讓我打開心靈的通道,去探尋生命的意義,去感悟生命的真諦。這些文章并不是淺顯易懂的實用性指南,它們更多的是把讀者的思維深處喚醒,激發(fā)內心的感悟。無論是哲學探究、人生觀察、自然感悟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這些文章都教會了我另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心態(tài),用另一種方式激發(fā)我的創(chuàng)造力和靈感,這種感覺是其他雜志所不具備的,也是讓我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
第三段:文化的熏陶
閱讀“意林”意味著走進一種文化與思想的沃土,這種沃土里充滿了智慧和啟迪。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僅了解到了人類的歷史、文明、傳統(tǒng),也認識到了不同文化的異同之處,這些都是我沒有接觸過的,在其他媒介里也不容易獲得的知識。由于這份雜志包含了大量有深度的文化類文章,它們令我更加想要探究那些未知、陌生又神秘的文化,增進了我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
第四段:發(fā)現生命的美好
“意林”雜志不僅在傳遞文化、人文和美學的內容,也時常引發(fā)我對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從中獲得的一些美好和正能量,能夠讓我看到生命的真諦和美好。我們常常容易因為瑣事煩悶和抱怨,但閱讀“意林”讓我明白,生命的本質是一段旅程,明智的人生態(tài)度則是我們應該優(yōu)先關注的。這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周圍的事物,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對待自己。它總能激勵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未來的信心,讓我心中充滿了希望。
第五段:總結
綜上所述,閱讀“意林”雜志是我的一種享受和生活方式,它不僅能夠讓我安靜下來,還能夠啟迪我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世界的認知。閱讀每一篇文章都是自我沉淀,從而迎接更加精彩的生活和挑戰(zhàn)。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追求的是快速而表面的享受,而“意林”提供了一種心靈上的放松,讓我們對生命和人際關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同時也使我們擁有一只更為敏銳、通達的對生命的看法和態(tài)度。
意林心得體會篇七
《離天堂最近的監(jiān)獄》是我在《意林》“勵志館9”中看到的。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漢諾斯的故事。他是被紐約通緝的一名逃犯。因為要躲避警方追捕,他被迫來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小鎮(zhèn),在剛到這兒的時候,兩三個小孩竟向他扔鉆石,他還發(fā)現,這里的人身上都會有幾顆罕見的寶石。他認為鎮(zhèn)長家里的寶石肯定更多,于是他決定住在鎮(zhèn)長家里。果然,鎮(zhèn)長家里的墻上有很多珍貴的祖母綠……后來,他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安維伯達監(jiān)獄”,是一座由上帝安排并讓良心未泯的人贖回罪孽的“監(jiān)獄”。這里的寶石數不勝數,但沒有一個人帶走。漢諾斯通過和鎮(zhèn)長的一番話,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罪孽,并最終成為了“終極監(jiān)獄”的第51名犯人,116名居民。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欲望是貪婪者的監(jiān)獄。只有放棄貪婪,把名利,金錢拋于一邊,才能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凈化。
這篇文章講了非洲獅在旱季中,冒險將一些留守的食草動物作為攻擊目標。
它們首先選擇斑馬。一只剛剛成年的獅子從后面捉,被斑馬的后蹄踢了個人仰馬翻。另一只母獅采用迂回戰(zhàn)術,成功捕殺了斑馬,這是經驗的勝利。
獅群也會向野牛發(fā)起攻擊,獅子先是不緊不慢地跟在野牛后面,牛群開始奔跑起來,一頭年老的野牛落在后頭,獅子一擁而上,這頭龐然大物終于倒下了。按照獅子以往的經驗,野牛群一般不會救援掉隊的伙伴,但危險剎那間降臨了,這一次,野牛群一返常態(tài)返回尋找丟失的伙伴,憤怒的野牛向猝不及防的獅子發(fā)動了攻擊,轉眼間幾頭雄獅喪命于牛角之下。
我們語文考試經常出一道題,給詞中加點的多音字組詞,但有一回后面還加了一句話:給剩下的讀音組詞,結果考的人都沒有做對。
我從這篇文章中懂得了經驗是一把雙刃劍,漠視經驗,一味蠻干,結果只能是兩手空空;而過分地依賴經驗,則有可能遭遇毀滅性打擊。
意林,它總是讓我愛不釋手,那你們的故事精彩動人。還有那里面美麗的插圖,幽默而又搞笑的笑話。都讓我不由自主的愛上了這本雜志。
今天,我就給你們講一講其中的一篇故事吧!
這是個十分動人的故事《19床是爰滋媽媽》。19床的病人是一位艾滋病媽媽,她的肚子里懷著一個還未出生的嬰兒。因為是艾茲病,護士都不愿照顧,最后還是挑選了一個。那個護士十分的小心,—緊張,針扎錯了地方。而那位媽媽的臉上卻風平浪靜,原來那個病人是位老師,十分的優(yōu)秀,慢慢的這個護土喜歡上了這位母親。一次,那位母親說—定要保住好。當地做手術時,麻醉師打了幾次針都不管用,她的身體不停的顫動,主刀醫(yī)生不忍心的下了手,而母親用生命換回了又一個生命的誕生。
寒假期間,我讀了幾本自己喜歡的書。當我讀完《意林》里《榆樹的傷疤》這篇文章時,感觸很大。
文章講的是有一棵榆樹,樹干上綁了一條鐵鏈用來拴牛,后來,養(yǎng)牛的人把牛牽走了,但留下了這條鐵鏈仍然綁在樹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樹干越長越粗,樹皮漸漸覆蓋了鐵鏈。不久,一場嚴重的災難——荷蘭榆樹病傳到了這里。這種病菌橫掃這里的榆樹,但惟有這棵帶鐵鏈的榆樹沒有受到傷害,原因是榆樹從鐵鏈里吸收了大量的鐵,所以幸存下來!
這件事告訴我們:“創(chuàng)傷能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對于創(chuàng)傷,我們還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如果我們不能勇敢的承受,創(chuàng)傷還會使人一蹶不振的!
創(chuàng)傷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讀意林之《采得百花方成蜜》這本書。里面有一篇名叫《兩種鳥,兩種境遇》的短文,讀過后令我深受感觸。
這篇短文的大概內容是:伊拉克本茲堡地區(qū)有一種鳥。因為能收糧食,人們管它叫“收糧鳥”。到了糧食收獲的季節(jié),它將人們收糧食時掉下的殘碎的糧食用嘴一粒粒拾起來,吞進自己脖子底下特有的小袋子里面(注:不是自己吃哦!)它每次可以吞60至70粒,裝滿后,就將糧食吐到固定的容器里面。一只鳥一天能飛幾十次,能收集200克糧食呢!
但本茲堡都不馴養(yǎng)超過30只,是因為收糧鳥一年的消耗量太大,以至于超出秋天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
在美洲玻利維亞森林里,有一種奇特的送奶鳥。鳥不是哺乳動物,所以不需要乳汁。它經常到村莊讓村民們擠出乳汁。有的人產生了歪念,導致好多鳥死亡,沒死的奶質發(fā)生了問題,讓嬰兒的健康出了問題。
這兩種鳥讓我們知道,追求幸福的前提是尊重規(guī)律,講究科學,而影響幸福的就是人類的貪婪欲望!我們還要保護大自然賜予我們的事物。千萬不要破壞了哦!
意林心得體會篇八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意林》成了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讓我喜歡的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老師還讓同學們互相交換自己的課外書。這時,我們班王祎同學把他的《意林》拿給我看。
回家后我想了想同學們都講得靜靜有味,我何不為自己看一看呢?我看了沒幾頁就被里面的人物給吸引住了。那里面我最喜歡文章。
以后我要多看一些課外書來增加知識提高寫作。
意林心得體會篇九
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拿起來細細品味。奶奶的文章適合拿來反復讀,每一句都滿含溫情,每一段都會有身臨其境的畫面感。這幾日,我又捧起冰心奶奶的佳作——《寄小讀者》,品味觸及心靈的通訊錄。
讀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一幕幕回憶涌上心頭。記得剛剛過去的國慶節(jié)前夕,我被選為山東道德小公民,需要離家三天去泰安領獎。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遠行,我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媽媽信任的眼神和鼓勵的話語讓我相信自己能行。
揮別家人,踏上旅途,白天有伙伴陪伴,我無暇太想家,但是到了夜深人靜,我的心中逐漸凄涼。在家里,我已經習慣了每天伴著媽媽甜美的朗誦入夢,現在忽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自然寢不安席。同伴的輕鼾聲也令我輾轉反側,當我抽泣著打電話給媽媽時,媽媽仿佛早就預料到我的處境。第一時間接聽了我的求助,我哽咽地向媽媽傾訴我的想念之情。在電話里,媽媽溫暖而堅定的聲音釋放了我的緊張心情,放下電話,我一覺睡到天亮。
在我心中,媽媽是一個很堅強的人,無論是遇到大事小事,都可以獨當一面,輕易不在我們面前滴下眼淚。但是當我從泰安回來,偶然看見媽媽的日記時,我才明白,媽媽原來是那么舍不得我離開,在我走了后又怕我出危險。這三天媽媽幾乎是夜不能寐,不知為我擔心多少回,日記本上還浸有她的眼淚!
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75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