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nèi)容感悟。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讀呼蘭河傳讀后感篇一
安靜的呼蘭城,生死寂寞,單調(diào)卻不乏美麗。總有那么一點溫馨來自我與祖父,來自樂趣無窮的后花園。濃濃的溫情似春意彌漫,溫暖了呼蘭河的秋冬。后花園是我的樂土,在這片自由天地,我與祖父曾共享著天倫之樂。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是屬于我的奇珍異寶;櫻桃樹,李子樹,大榆樹,有我最純真的童年寄托。小小的我總是跟在祖父的身后,栽花,拔草,溜土,享受著細微卻無窮的童年樂趣,玩得不亦樂乎。“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一個地溜平。哪里會溜得準,東一腳的,西一腳的瞎鬧。有的把菜種不單沒被土蓋上,反而把菜子踢飛了?!焙靡粋€“瞎鬧”,也許童年就是由無數(shù)個瞎鬧組成的,那才是最真切的?!捌鋵嵞睦锸晴P,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勾一陣就是了”讀著這些,是否想到我們那些逝去的童年,也曾這樣玩著,無所謂結果,因為那是最單純的快樂,來自于過程的快樂,本能地享受著身邊屬于你的“珍寶”,那樣已足矣。當然,品味著如此美麗的童年,不免傷感起來,現(xiàn)在的孩子還有這樣的福氣,享受如此美好快樂的童年嗎?恐怕是越來越少了吧??上惨嗷蚩杀?,嘆一聲為何,歡樂正悄然逝去。
祖父是最愛我,最關心我的人,只有與祖父在一起,我才會感受到無邊的愛與快樂?!按好卟挥X曉,處處聞啼鳥”,我跟著祖父學詩,全憑著感覺去欣賞,碰到喜歡的,就大聲地亂讀一氣。也許,弄懂了詩意,倒平添無限憂愁,不如稀里糊涂,倒有幸品嘗起一份快樂的詩意。這也是因著懵懂而有的福氣吧。
即使會有冬季,即使會有冰凍,我感受到的這份溫情在我眼里是呼蘭河傳奇般的春意。
夏季,“蒿草長沒大人的腰了,在風吹中,刷拉拉地響了,雨后的蒿草冒了煙,朦朦朧朧的,混混沌沌的一切?!毕氖菬狒[的,不僅是瘋長的樹草,更有瘋狂的人事。看看呼蘭城熱鬧在哪里呢?且看那不少的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搭臺看戲,逛廟拜神,無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先看那放河燈之境,“這燈一下來的時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河燈之多,有數(shù)不過來的數(shù)目,大概是幾千百只。兩岸上的小孩子,拍手叫絕,跳腳歡呼?!焙靡黄比A的景況。再看那搭臺唱戲,三姨二姑,姐姐妹妹,聚在一起,家長里短,鬧個不停。真是“人生何世,會有這樣好的景況。”可是為何,這一切的熱鬧背后,讀來竟有無限的涼意?“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嘆的多好啊,是愚昧無知的快樂,還是真實無比的幸福?也許,因著愚昧麻木,呼蘭河才顯示著最初的簡單,最悲涼的美,呼蘭河的百姓,在平凡中快樂。
熱的只是表,涼的卻是里。
秋季,本該是收獲的季節(jié),可是呼蘭城好像沒有收獲到什么,只是仍舊飄著無盡的落葉?!扒镉曛筮@花園就開始凋零了,黃的黃,敗的敗,好像很快似的一切花朵都滅了。好像有人把他們摧殘了似的?!辈恢荒锹淙~歸根,也有生命歸了土,起初是寂寞地來到這世間,如今靜靜地回歸土地,不管一生喜怒哀樂,終是歸了土。呼蘭河的百姓,對待生命是堅強的,生老病死,沒有什么可怕的,就算房子塌下來也無所畏懼的,也許,他們對生命早已麻木了吧,也就無所畏懼了。
秋意蕭瑟,呼蘭城的很多角落也是凄凄慘慘的。有祖母孤獨地走了,有花樣的年華被摧殘后凄涼地去了,有曾經(jīng)年壯的婦女留下孩子安靜地入了土。沒有什么制止得了這一切,制止得了這呼蘭河凄涼卻最真切的面貌。
“嚴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著口?!?/p>
“嚴寒把大地凍裂了?!?/p>
呼蘭城的人快被凍僵了,手凍裂了。一切被凍成死寂一片??煽嚯y的人們還得照樣生活著啊,兩條大街上各店招牌依舊掛著,油鹽店,茶莊,藥店,依舊演繹著屬于呼蘭城的繁華。一切都很安寂。印象很深的是那個大泥坑子,它可是帶出了多少故事啊。有人掉下去過,有馬掉下去過,有時虛驚一場,更多時候卻是一場悲劇。人們仿佛對它無能為力,可是又仿佛有沒有它都一樣,人們依舊過著,誰管呢,反正一塌糊涂去了吧。再冷再凍,也依然有頑強的生命力。呼蘭河的冷,冷的特別,呼蘭城的人,活得頑強。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huán)地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著自然的結果。那自然地結果不太好,把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響地就拉著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了?!?/p>
有人走了,有人繼續(xù)風吹雨打著。
很動人的小城故事。
這是呼蘭河的一年四季,這是春去春來的呼蘭河,真實平凡的美麗小城。自有它的一番喜怒哀樂。一切是默默的,沒有驚天動地,卻細水長流,安然地庇佑著這些或喜或悲的人。故事寧靜,讀者心也靜,只愿死者安息,生者能度過更多一個春去春來。
讀呼蘭河傳讀后感篇二
這本書是作者的回憶錄。我不止是為了看書,還想了解作者本人。
第一章,呼蘭河城舊貌。繁華的十字街口,南北方向東、西二道街,有寺廟、學校、商鋪,也有大戶人家、下人與房客。東二道街中央有一個大泥坑,嚴重阻礙交通卻沒人去把它填平,因交通事故多成了大家休閑看熱鬧的地方。人們事不關己,得過且過。
第二章,當?shù)仫L俗。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廟會……大都與鬼神有關。人們愚昧迷信。
第三章,作者的家庭關系。嚴苛的父親,冷漠的母親,管事的有潔癖的祖母,有學問又開明的祖父。祖父與作者關系最親密,是她詩歌的啟蒙人。有祖父陪伴的童年生活是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在作者別的書中可以看到,祖父死后她便再無眷戀,離家出走。
第四章,家里房子多、院子大、人少,所以房子都租出去了。于是家里住有養(yǎng)豬的、趕車的,搖搖欲墜的破草房被賣粉條的強租去成了作坊,工人們吃住勞作在一起。為了生計,窮人的命沒有其他東西值錢。
第五章,趕車的一家興衰。先有愚昧虐待,后因封建迷信硬是把12歲的小兒媳給活活折騰死。有覺悟的大兒媳婦跟人跑了。結局是瘋的瘋,殘的殘,蠻有生機的一大家子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第六章,長工有二伯。三十多年的長工資歷造就了他扭曲的性格,在老東家面前怯懦卑微,對其他人卻又顯出莫名的優(yōu)越感。他臨老依舊貧窮,破衣爛衫,開始偷主家東西變賣。大家都知道他偷的事,下人們甚至還當面取笑他。祖父也就是老東家對此卻裝聾作啞,他對下人的同情對世事的無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年的作者。
第七章,鄰居家磨官馮歪嘴子。書中除了祖父之外唯一有溫度的男人,他對待老婆孩子甚至外人都很客氣,但命運卻不比他人好一點兒。與他私下相好的同院租客家姑娘為他生下第一個男娃的時候,周圍人都嘲笑咒罵他們,在大家的思維里窮人不應該好命。果然,女人為他生下第二個娃以后就死了。究其原因,死于貧窮。
作者蕭紅,1911年6月1日至1942年1月22日,據(jù)此推斷,這本書描寫的是二十世紀一十年代的事情??茨菚r,特別是窮苦人們,都在忙著生,忙著死;不念過去,不慮將來,得過且過。絕大多數(shù)人仿佛都在沉睡中。
雖然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是勞動人民,但必須也只可能由少數(shù)人來喚醒并引領這股力量??磥磉@句話的邏輯關系是成立的。
最底層的人們半斤對八兩的生活,也不能相互體恤。人家有喜事了詛咒嫉妒,人家有不幸了幸災樂禍,不幸的事情常常有,于是就有看不完的好戲熱鬧。
最底層的人里竟還有底層,那就是女人。男人不如意,他就打老婆,所謂娶來的女人買來的衣,任你打來任你欺;婆婆不順心就打兒媳,所謂千年熬成婆;可悲的是連被打的女人自己也覺得一切都是天經(jīng)地義,大多都忍著,忍不了的尋死的多,逃跑的少。
對此,作者這樣描述,“年輕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有這樣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劇來,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古語說女子上不了戰(zhàn)場。其實是不對的,這井多么深,平白你問一個男子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個年輕女子竟敢了,上戰(zhàn)場不一定死,也許回來鬧個一官半職??墒翘秃茈y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p>
嗚呼!
其實作者本人也算是逃命的女子,但那樣的時局,前途必定坎坷,這在她留下的文字中可見一斑??筛杩善氖?,在顛沛流離之中,她仍然堅持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優(yōu)秀文學作品,還得到過魯迅先生的認可?!?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這是歷史對她的評價。最后因病早逝,令人痛惜。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兒時的記憶中,村子西北角一個婦人的哭聲經(jīng)常響徹全村,無論白天還是半夜。那是被她老公打的,聽著撕心裂肺,人們都習慣了,他們的孩子也不管。據(jù)說他們的兒子后來也打老婆,而且青出于藍還勝于藍,到現(xiàn)在孫子輩才有改觀。
當初還有不少村里人認為女孩讀書無用,看我家負擔沉重,勸父親別讓我上學。所以,特別感謝我的父親,不辭勞苦讓我和哥哥們一樣上學讀書。
早在1939年7月20日,毛澤東就曾在延安中國女子大學開學典禮上指出:“全國婦女起來之日,就是中國革命勝利之時。”
愿人們睦鄰友好,愿萬物和諧共生。
讀呼蘭河傳讀后感篇三
終于讀完了蕭紅的《呼蘭河傳》,這本不長的小說,我整整讀了有半年的時間,不是不用功,作品所流露出的"孤寂與苦悶"情懷,讓我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中。
茅盾先生說:"但是我卻覺得正因其(《呼蘭河傳》)不完全像自傳,所以更好,更有意義。而且我們不也可以說:要點不在《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它于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墒牵匀挥忻?,即使這美有點病態(tài),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呼蘭河傳》的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里邊。人們說拆墻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小說的第一章所呈現(xiàn)給讀者的一個場景。呼蘭縣城我是去過的,今天的東二道街寬闊的馬路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已經(jīng)找不回作者小說里的丁點影子,感嘆時光與文明、進步同行的偉大。
在現(xiàn)代作家中,蕭紅不是一位大家,但卻是一位風格獨特的作家。其扛鼎之作《呼蘭河傳》集中體現(xiàn)了蕭紅對民族生存狀態(tài)以及個體生命的思考,以及在精神上承繼了五四時期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現(xiàn)代鄉(xiāng)土敘事的啟蒙主義,也最能體現(xiàn)出她小說創(chuàng)作的風格。
在蕭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幼年生活的舞臺便是她家后院的那個大花園。在這座大花園里,作者和祖父在大榆樹下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百花和蝴蝶帶給蕭紅童年生活的無限樂趣,這讓人感受到了蕭紅在離開家鄉(xiāng)來到香港后,她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xiāng)和童年。于是,蕭紅用自己輕盈的文筆寫下了這部小說,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處處是故事。
這座大花園對于蕭紅的意義如同魯迅對百草園的情感,是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精神家園。作者貫穿小說的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小說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yǎng)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里,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沒多久她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讓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么多的錢,使了那么大的勁,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
一個團圓媳婦死去了,還有更多的像團圓媳婦這樣的女人在受著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黑暗的年代,婦女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每讀到此,心中的傷痛油然而生,看著今天婦女們的工作、生活,她們雖有無比的煩惱,但卻沒有無比的痛苦。
一部小說帶給人們的應是閱讀的快感,愉悅是快感,震撼是快感,思索也是一種快感。《呼蘭河傳》就是這樣一部小說,會帶給讀者觸動和思考,不信,您讀讀看。
讀呼蘭河傳讀后感篇四
“呼蘭河就是這樣的小城,這小城并不怎么繁華?!本褪沁@樣的小城里,有著舊時光特有的氣息,心酸的同時伴隨著快樂。
在那個特定的年代下,人們時時刻刻都在忙碌著,唯一的精神寄托與迷信掛鉤。例如小孩在學堂里越念越壞,家長認為是嚇掉了小孩的魂。如今的我們實在難以如此認為。但讓我感觸最多的是“小團圓媳婦”這一節(jié)。她是從小就被婆家給買下來的童養(yǎng)媳,等到年紀差不多(即可以干活時)就來到婆家生活。小團圓媳婦雖然個子很大,但年齡與其身高不符。小團圓媳婦因為想要回家而茶不思,飯不想,婆婆為此發(fā)怒,更有“一天打八頓,罵三場……我只打了她一個多月,雖然說我打得狠了一點,可是不狠那能規(guī)矩出一個好人來?!痹囅胍粋€人一天挨八頓打,甚至用沸水從頭上澆下來,人昏死之后又用冷水澆醒,這樣的折磨之下,原來天真爛漫的小團圓媳婦過早地體驗了人無知、愚昧下的苦難。
讀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慶幸自己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也為小團圓媳婦的悲慘命運嘆惋,更為那時人們思想觀念的腐朽而悲憤。盡管在那個年代很心酸,但仍有歡樂的一面。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了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要怎么樣,都是自由的?!背錆M了童趣的話語,便是文中“我”的樂園——后園。在后園里有著“我”和祖父最歡樂的時光,那樣無憂無慮的生活,是“我”最深的記憶。祖父時常被頑皮的“我”捉弄,總有斷斷續(xù)續(xù)的笑聲從后園里傳出來。
我與文中小主人公做過同一件事,那便是念詩。因為我外公是名教師,小時候就和他去學校。晚上總會纏著外公教我念詩,雖然不懂是什么意思,還是樂此不疲的重復念。只覺得好聽,重復多次后便記下了。和文中的祖父常給小主人公美味的零食一樣,外公有好吃的東西自己舍不得吃,總會拿給我,看著我吃得津津有味。寫到這里,已有一個多月未回家的我,想念起自己的家,想念外公,便和外公通了電話,聊了很長時間。過后,那份想念才逐漸退卻。
記得曾看過一部電影,有句臺詞:“人生最甜蜜的快樂,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艱難中得來的。我們要親身經(jīng)歷苦難,然后才懂安慰他人?!被蛟S,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感觸最深。如今的我們僅僅通過文字去感受,但都是淺淺的。所以,此時最好的做法便是不后悔過每一天,讓每一天都變得有意義,努力朝心里的那個方向前進,去書寫自己的傳記。
讀呼蘭河傳讀后感篇五
她,是東北大地的女兒。19歲那年,正值豆蔻年華的她,背井離鄉(xiāng),顛沛流離,客死他鄉(xiāng)……父親是冷酷無情的官僚,唯有祖父給予她愛與暖。她有著一個熟悉的名字——蕭紅。
童年,如詩,如畫。
“采一朵倭瓜花,捉一只綠螞蚱?!蓖?,祖父的園子里,一切是自由自在的,毫無拘束的?!盎ǘ奸_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笔捈t用悠閑輕松的筆調(diào),為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一次認識蕭紅,是在呼蘭河邊通紅的火燒云里——“這地方火燒云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白合色。葡萄灰,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蹦菚r幼稚的我真懷疑她是為畫家——杰出的畫家,因為,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那么多美麗的顏色。
兒時的生活記憶猶新。
她與祖父一同在園子里度過的那一段時光,是她一生最美好、最難忘的那段時光,著實令人羨慕。你跟著祖父學詩,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喊著“房蓋被你抬走了”;你讓祖父在井里為你撈鴨子燒了吃,直嚷:“一只鴨子怎么夠?”;你偷偷在祖父頭上戴一朵兒玫瑰花,笑得在炕上直打滾兒……多么美妙的童年,多么好玩的祖父??!
她,蕭紅,一直忍受著命運折磨,寄居哈爾濱,避難青島,成名上海,蟄居東京,重返上海,轉移武漢……幾經(jīng)周轉,最終客死他鄉(xiāng)。
生命固然短暫,童年卻著實美好。
成語豆蔻年華: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處女。指女子十三四歲時。如: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庇秩纾阂挥龅脚?,可就要發(fā)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讀呼蘭河傳讀后感篇六
放暑假了,抱著一疊從友人及校圖書館借來的書回到了家中,這個暑假定會在閱讀中愜意地渡過,我心中竊喜!愛泡上一杯紅茶走進書中與人物對話。一個有雨的午后我從那疊書中隨意抽出了一部,竟是蕭紅的《呼蘭河傳》,腦海中立刻便浮現(xiàn)出了課文中蕭紅那變幻莫測的《火燒云》,蕭紅莫不就是《后花園、祖父和我》里的那個調(diào)皮可愛的小女孩嗎?帶著這樣一種美好的印象和感覺,我在這個有雨的午后打開了它------《呼蘭河傳》。
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里,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滿懷著對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睛打量著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園和她自己,便成了全部的天地。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這個故事發(fā)生的小村莊里,到處都顯得那么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云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這里,到處可見由于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fā)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xiàn),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平靜的敘述,灰色的色彩,黯淡的畫面把我?guī)У搅硕兰o初的那個呼蘭河小城。
呼蘭河畔的故事里充滿了那時候的人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龍王啊,什么叫魂啊、跳大神啊。那里人是蕭紅那個年代最平凡的一種人,靠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貧苦愚昧的身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爛漫的筆調(diào)下卻刻畫出了一個寂寞而灰色的世界。作者筆下的人物有著凄哀的命運:原本天真活撥的小團圓媳婦被婆家?guī)状稳卣勰ィ鴩^的人都抱著獵奇和看熱鬧的心態(tài),從未有人對她抱以同情和拯救的念頭,小團圓媳婦最后終于被“跳大神”的用開水活活燙死;有二伯一個人孤獨窮困的生活著,害怕死后沒有人為他送行,成為孤魂野鬼;馮歪嘴好不容易成了家,而媳婦卻早早的離去,剩下他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大家得知他媳婦死后,不但不關心他如何養(yǎng)活孩子,反而熱衷于尋覓他自殺的蛛絲馬跡,在他床上發(fā)現(xiàn)一根繩頭,便傳言他要上吊;他新買了一把菜刀,很快他要自刎的消息就又傳開了。這不由讓我想起魯迅筆下的那些麻木不仁的人們,這也讓我更深一步地理解了魯迅棄醫(yī)從文的原因和當時內(nèi)心的深深苦悶!
呼蘭河小城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苦悶和寂寞也一樣,而這一心情投射在《呼蘭河傳》上的暗影,是見之于全書的情調(diào),也見之于思想部分,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們對蕭紅的死一樣惋惜?;疑牡缆?,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拋不開,傾家蕩產(chǎn)、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
蕭紅借著這些人物寫出了自己的悲慘身世, 一個漂泊女子,她含著眼淚在唱屬于自己的歌。蕭紅一生經(jīng)歷的盡是破碎的感情,來到香港的時候,心中大概還在緬懷那些悲苦無依的年年歲歲。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種心緒,寫出的當然是蒼涼的作品。蕭紅本身的命運造就了她作品中的這些人物,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總能夠體現(xiàn)作者的心懷,一個歷經(jīng)艱難困苦的人,即使寫歡樂也必然將其鍍上一層滄桑,其中的悲涼綿延不絕。
讀完《呼蘭河傳》,輕輕合上。心情久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而薄涼的畫面中,抿一口茶,胸口竟有隱隱的痛!
讀呼蘭河傳讀后感篇七
《呼蘭河傳》這本書的主人公說蕭紅,作者也說蕭紅。文學巨匠矛盾,曾經(jīng)這樣高度評價蕭紅的這部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p>
這本書從題材上看是一部自傳式長篇小說,結構自由如散文詩,語音樸素自然。從思想上看,小說用回憶式的筆調(diào),表達了對舊中國人,扭曲人性的強烈控訴,對國民團體盲目、愚昧、麻木、殘忍等等劣根性憂憤和悲憫。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章,這章介紹了小團圓媳婦是怎樣被捉弄,又是怎樣死去的。寫盡了婆婆的狠毒、殘忍,更寫出了當時人們的殘忍、麻木。
令我感悟最深的是第七章,這章里馮歪子和其他人不同,他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但還是堅強、樂觀的活著,他為人善良,善解人意,樂于助人,這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在蕭紅的童年,對蕭紅最好的就是蕭紅的祖父了,他是她唯一的親人,雨蕭紅相比,我比她幸福多了,蕭紅在惡劣的社會下都那么堅強、樂觀,那我們這些吃穿不愁的人又該怎樣呢?我們要比他們更堅強、更樂觀,好好珍惜我們現(xiàn)在的每一天!
讀呼蘭河傳讀后感篇八
寒假,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作者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描繪出呼蘭河小鎮(zhèn)普通人民的生活百態(tài),這本書由很多故事構成,我的心弦也被故事牽動著,我時而憂傷,時而疑惑不解。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東二街道上的那個大泥坑的故事,這個大泥坑淹死了很多家禽、牲口,甚至小孩子也曾掉到了里面,人們都紛紛出主意來對付大泥坑,有的說種樹,有的說拆墻,可是沒有人有實際行動,結果,還常常發(fā)生抬車、抬馬、淹雞、淹鴨的事情。不僅如此,自始至終,也從來沒有人想過用土把大泥坑填平的辦法。呼蘭河小鎮(zhèn)的人民好像都是大泥坑的“看客”,說長道短,甚至還能獲得吃淹死豬肉的福利。就連最基本、最科學、最簡單易行的填坑方法,都沒有人去想,我不禁為小鎮(zhèn)的人民感到深深的擔憂、悲憤,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故事給了我深刻的觸動,就像學習中,我們做錯了題,如果放在那里不管,就會一錯再錯,應該認認真真地去思考和訂正,徹底地掌握知識點。
還有,老胡家的團圓媳婦本來是可以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卻被訂去當團圓媳婦,又被“好心”害死了,作者生活的時代的封建禮法把一個笑呵呵的小姑娘弄死了,多么可怕的吃人社會啊!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幸福的時代里,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也不能要求孩子只按照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標準去做,久而久之,也許會扼殺孩子的靈性,阻礙孩子健康成長,而是應該因材施教,發(fā)揮他的特長,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
《呼蘭河傳》的作者用平靜、平淡的語氣描述著觸目驚心的場面,批判著極其愚昧且可怕的人的劣根性。透過文字,不僅能體會到作者的憂傷,更能給人以思考和感悟,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一讀再讀。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53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