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粽子的方法篇一
1、將粽葉按順序排好,因為老公買的棕葉很窄,所以我用了4片,大的葉子可以只用3片。有莖的一面朝下。
2、將棕葉彎成漏斗形。
3、填少量泡好的糯米,用手壓一下。
4、加香腸兩小塊。
5、再加米,至全部平鋪棕葉邊緣。用手指稍微用力壓。同時左手要緊緊的夾住漏斗。
6、右手大拇指輕壓漏斗邊緣。(如圖。我不會描述了)
7、用棕葉蓋住粽子,往左邊壓。
8、使棕葉圍繞漏斗轉(zhuǎn)一圈。
9、另取一片棕葉,從漏斗尖的地方平鋪到剛改住米的地方。
做粽子的方法篇二
今天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通常會包粽子吃,有一些不會包的就會買來吃。
粽子有甜的.、咸的兩種口味。包法也很簡單,需要準(zhǔn)備的材料有:粽葉、糯米、火腿、花生、葡萄干、大棗和糖。在包粽子之前先要把糯米放在一個盆子里泡上四個小時,粽葉要挑新鮮的,沒有經(jīng)過人工處理的。把挑好的粽葉在水里煮上幾分鐘,然后把煮好的粽葉在清水中反復(fù)洗上兩次,然后挑選好自己喜歡的口味就可以開始包了。如果喜歡吃甜的里面就放上大棗、葡萄干和糖。如果喜歡吃咸的就放上火腿和花生。
一切準(zhǔn)備就緒就可以開工了。首先我們要挑選兩片粽葉,把它們重疊在一起,再折成一個漏斗形狀,接著,在里面放入一半糯米,在中間挖一個小坑,在中間放入自己喜歡的口味材料,最后把上面剩下的粽葉折下來,用細繩綁住就好了。綁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把繩子綁在粽子最下面的那個角上,那樣的話粽子里的糯米有可能會被擠出來的。
粽子包好了,開始煮了,先是大火煮上兩小時,然后小火煮上半小時,最后在鍋里蒸半個小時,放涼了就可以吃了。
粽子吃起來黏黏的,糯糯的,咬一口下去有點粘牙。我喜歡吃甜味的糯米,甜甜的味道經(jīng)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這真是一次有趣的體驗!
做粽子的方法篇三
八寶粽子,特色傳統(tǒng)名點,端午節(jié)節(jié)日食俗,關(guān)于端午節(jié)吃粽的來歷,說法不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八寶粽子的制作方法,快來薛薛吧!
3、將兩片粽葉重疊,光面朝上;
4、將適量的餡料放在粽葉上;
5、將粽葉的兩條長邊往上折,蓋住餡料;
6、再將粽葉葉尖的那一頭折起來剛好蓋在有餡料的`地方;
7、然后將粽葉另外的一頭也折起來;
8、將多余的粽葉再往下折(或者剪去也可以);
9、然后用繩草將其綁起來;
10、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壓鍋內(nèi),倒入淹過粽子的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后轉(zhuǎn)中火煮約一小時后關(guān)火,泄壓后開蓋取出即可。
4、對于新手朋友們來說,剛開始包的時候餡料不要放得太多,少放一些餡料好操作一些。
做粽子的方法篇四
粽子是以粽葉、圓糯米為主,可根據(jù)個人口味,適當(dāng)添加紅棗、紅豆、花生等其它食材制作而成的端午必吃的食品。你想學(xué)習(xí)怎么包粽子嗎?接下來本站小編給你推薦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
花生粽:糯米3斤,淘洗干凈,提前6小時泡上?;ㄉ走m量,提前8小時泡上。
香腸粽:糯米2.5斤,事先用少許蠔油,雞精調(diào)味。香腸3根。香腸要洗干凈浮塵,泡至4小時以上。并切成小塊。
每片用刷子刷洗干凈,注意棕葉里有好多小蟲子。剪掉頭尾留好需要用的長度。大鍋燒開水,將棕葉煮至發(fā)軟和微微發(fā)黃。(我是頭一天弄好的,放在冰箱里。)
包法:從左向右,自上而下。
1、將粽葉按順序排好,因為老公買的棕葉很窄,所以我用了4片,大的葉子可以只用3片。有莖的一面朝下。
2、將棕葉彎成漏斗形。
3、填少量泡好的糯米,用手壓一下。
4、加香腸兩小塊。
5、再加米,至全部平鋪棕葉邊緣。用手指稍微用力壓。同時左手要緊緊的夾住漏斗。
6、右手大拇指輕壓漏斗邊緣。(如圖。我不會描述了)
7、用棕葉蓋住粽子,往左邊壓。
8、使棕葉圍繞漏斗轉(zhuǎn)一圈。
9、另取一片棕葉,從漏斗尖的地方平鋪到剛改住米的地方。
材料
主料:糯米,紅棗,血糯米,紅豆,干棕葉,配料:糖桂花
做法
1、糯米、紅棗、血糯米、紅豆提前一晚用清水浸泡。
2、干棕葉放入開水中燙軟,撈出洗凈。
3、將糯米、血糯米、紅豆放入盆中混合均勻。
4、取兩片棕葉,彎曲成漏斗狀,底部不可以有空隙,放入一調(diào)羹混合好的米,放入幾顆紅棗,再放入一調(diào)羹混合好的米和幾顆紅棗,最后在表面再覆蓋一層米。
5、用手將上面兩側(cè)的棕葉向中間捏一下,再將多余的棕葉覆蓋在頂部包嚴,用線捆扎結(jié)實即可。
6、全部包好后,碼入鍋中擠緊,加入足量的水。
7、為了防止在煮粽子的過程中粽子翻滾而造成漏米,所以上面要壓一個重物,我用了箅子和一大碗清水。開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煮2-3個小時即可。如果用高壓鍋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煮1個小時就夠了。
8、吃的時候,將粽子剝開,淋入糖桂花即可。
做粽子的方法篇五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zhǔn)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xué)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做粽子的方法篇六
粽子是最早出現(xiàn)的端午時食,應(yīng)屬西漢的“梟羹”。包粽子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愛匯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包粽子的方法,供大家閱讀!
1.材料:糯米(看個人情況下多下少)粽子葉棕繩蜜棗白堿
4.就是包粽子了,這包粽子呀花樣很多,有尖的.也有扁的,趁泡米空檔,我來叫你們包尖的和扁的兩種(溫馨提醒:綁粽子的繩子最好用棕樹撕開的繩子,很多人因為找不到或者貪圖方便,用塑料繩,我不建議這樣,高溫煮粽子的時候,往往會讓繩子分解一些有毒的物質(zhì),就像你用開水燙塑料瓶,有異味對吧)
5.尖端粽子:將粽葉旋轉(zhuǎn)成漏斗狀繼續(xù)旋轉(zhuǎn)讓葉子頭和尾重疊(此處注意一個技巧,最好固定葉尾,用右手轉(zhuǎn)動葉頭,這樣枝干比較硬的頭就在里面,這樣綁的更結(jié)實)
6.裝好米后將葉子壓下綁好即可
7.成品一個,下面教大家,扁式粽子
10.起鍋的,沒有散掉喔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p>
“艾香粽”:“糯米淘凈,夾棗、栗、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薄荷香粽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p>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p>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p>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九子粽”:唐玄宗李隆基曾賦《端午三殿宴群臣》詩一首,里面一句就是稱贊九子粽的: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只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并且九種顏色的絲線扎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fēng)俗。
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fù)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粽葉
包粽子的葉子在不同地區(qū),有著地域差距因地而異,南方多用箬葉竹,或者葦葉包成三角形的,在中原地區(qū)包粽子的葉子多為槲葉,包出來呈長方體。
箬葉竹
稈高1-3m, 徑0.5-1cm,節(jié)間長10-15cm,幼時無毛或被小刺毛,節(jié)下被淡褐色毯毛狀毛環(huán);籜鞘鮮時褐綠色,長10-12cm,背面中下部貼生棕色刺毛;籜耳發(fā)達,向兩側(cè)延伸,鐮刀形,遂毛多數(shù)褐色,波曲狀;籜舌截平形或微搭曲高1-2mm,邊緣具流蘇狀褐色毛;籜葉直立,長三角形或長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葉片大,長10-35cm,寬2-5m,背面具微毛。
蘆葦葉
北方地區(qū)用的最多。北方葦子葉葉子新鮮,做出的粽子香,北方的人們可就地取材,價格便宜,缺點是葉子較窄,包起粽子來難度稍大。而南方的竹子葉葉子比較寬,包起來省事,更適合初學(xué)者包粽子用。
選用
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1.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解 粽子的包法和做法
2.怎么包粽子好看
3.如何包粽子幾種常見粽子做法
5.怎樣包粽子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43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