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樹英文版簡介(模板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05 11:19:34
愛心樹英文版簡介(模板6篇)
時間:2023-09-05 11:19:34     小編:紙韻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心樹英文版簡介篇一

大家好!

感恩,是人類情感中最質樸的一種因子。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指出: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明確責任;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體味真情;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

今天,中國社會急劇轉型,經(jīng)濟發(fā)展步入快車道,感恩教育乃至人自身的反思和建設,以及人與他者、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問題,已成為一個繞不開的重大而迫切的現(xiàn)實課題。由市政協(xié)、市委宣傳部、市直工委、市教育局聯(lián)合主辦的惠州市感恩教育系列活動今日正式啟動,這是推進文化惠州、和諧惠州建設的重大行動。在全市范圍深入開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勢必有利于惠州人感恩情懷的培養(yǎng)和積淀,從而進一步營造充滿誠心、真心、愛心的社會氛圍。

知恩,才可能感恩;感恩,才可能向善。之前,各界熱議文化惠州建設時,有人提出疑問:當今社會,有多少社會成員有感恩的心?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向善?……此番話,一語道破了當下有關人自身建設的問題。小時候,我們接受教育知道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然而,改革開放30余年來,整個社會發(fā)生了全面而深刻的變化,主體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道德滑坡、人心冷漠、誠信缺失……社會轉型階段,人們內(nèi)在價值層面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都說明進一步加強人自身建設勢在必行、刻不容緩。適時啟動全市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就在于以此引發(fā)新形勢下人對自身的關注、反思和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引導人們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從而充實人、提升人,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仁者愛人”。只有懂得感恩,人才會更有愛心,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生活才會更加美好。一個缺乏知恩、感恩的社會,必是一個人心冷漠、人情淡薄的社會,也必是一個缺乏愛心、道德和誠信基石支撐的社會。因為人人心懷感恩,這世界才充滿愛;因為人人滿懷愛心,這世界才有感恩。開展全市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關注人、充實人、提升人,激發(fā)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的普遍情懷和行為自覺,促使人們感父母之恩、老師之恩、黨和國家之恩、人民之恩、社會之恩、他人之恩,并通過知恩體驗愛心、通過感恩奉獻愛心、通過報恩延續(xù)愛心。這樣,我們身處的城市必將變得更加文明。

讓感恩從愛心開始。

愛心樹英文版簡介篇二

尊敬的各位評委,現(xiàn)場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我是13號選手李雨田。各位評委老師,現(xiàn)場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我是13號選手李雨田。先看一下我的ppt,可能大家很多人都看不懂吧。其實面對我的這么多評委和觀眾,而后面是一片空白就可以任我想象。其實這個沒別的意思,就是強調(diào)一下我在舞臺中間。

前些日子一個廣告引來了我的思考,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廣告是來自oppo手機。內(nèi)容是這樣的。一位中年男子十分熱愛拍下身邊的事并第一時間與朋友圈的人分享。在家中和母親一起吃飯的時候不顧母親給他夾菜與噓寒問暖,自己忙著自拍發(fā)朋友圈。并告訴所有人,看我們家多和睦!在街上逛街的時候從來不管母親在哪里,讓母親站在自己的身后拍一張,然后發(fā)朋友圈告訴大家??次覀兌嚅_心!而母親只能默默的拍下兒子自拍時的樣子。然而母親的手機留了,孩子的反應很簡單,沒事再買一部就好了,然而母親則是執(zhí)意一定要找回手機。在兒子路過一家店鋪的時候一位店員跑出來把手機塞給了他并告訴他:這是你母親的手機。他一臉疑惑的按亮了手機,發(fā)現(xiàn)母親的屏保是他自拍時候的樣子。他與母親抱成一團,然后哭了。

也許他所有的朋友都認為他與母親是很親近的,但是他真的和自己的母親更親近了嗎?微信作為現(xiàn)在非?;鸨囊豢钌缃卉浖?,真的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嗎?每天看著朋友圈我們都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人的生活都是如此美好,但是我們的生活真的已經(jīng)如此美好了嗎?我想請在場的每一位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戀家的孩子,在母親節(jié)那天我給遠在3000公里之外的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并第一次告訴她我愛她,媽媽哭了。然后整天我的朋友圈都是掛著自己自拍的祝媽媽母親節(jié)快樂。之后過了幾天我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是說我們在朋友圈中都是“孝子”,大家有沒有想過是否真的想讓自己的母親快樂,和讓母親在朋友圈里快樂有著多元的差距?。∵@個距離我不敢衡量。自己是不是真正的讓家里人省心,是不是真正關心身邊的人,是不是真正是一個有愛的人。這份愛包括親情,友情,愛情。

愛是人類最基礎的情感,做到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身邊的人看似簡單,卻又不那么容易。由于過度的分享,人們接受的信息量可能多于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的數(shù)倍之多。我們得到了嗎?現(xiàn)在好像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大家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第一反應想到的再也不是靜下心來思考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而是怎么讓所有人知道我遇到了這個問題。于是大家對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式變得越來越表面化。越來越浮躁。直到最后我們徹底失去。。。。。。

愛心樹英文版簡介篇三

我演講的題目是《在平凡中奉獻》。

教師,是既平凡又神圣的職業(yè)。開啟蒙昧,傳播文明,為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是教師人生的主旋律;“一身粉筆灰,兩袖清清風,三寸不爛舌,四只亮眼睛”是教師的簡筆畫,沒有顯赫一時,也沒有流芳百世。當時代選擇了我們,我們也就選擇了一種幸運,一種付出,一種無私和崇高。投身教壇,肩挽時代的犁,耕耘那“三尺”講壇,我們就在這平凡中奉獻著。

如果說黎明的奉獻是太陽,黑暗的奉獻是群星,大地的奉獻是鮮花;那么,老師的奉獻就是對學生們的愛。正如老一輩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也就沒有教育?!敝挥袑W生擁有了愛,才會同時對學生擁有了責任感。

這是一種何等崇高的愛!正是這種愛,使班上學生看到了前進的希望,考到了自己理想的學校就讀,正是這種愛,推動了教育的發(fā)展;正是這種愛使后進生感受到了陽光;正是這種愛,使教師真正做到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以及在坐的大家還有什么理由不把這種崇高的愛奉獻給學生,還有什么理由不為從事這愛的事業(yè)而感到自豪!

有人說:“奉獻出這種崇高的愛卻要守著一輩子的清貧,這值得嗎?

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師每天都進行著大量、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管理班級等等。重復性勞動單調(diào)而缺乏新鮮感和刺激感。而且目前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相對來說還比較低。教師貧瘦的工資無法使自己的飯碗浮起富有的油花。生活環(huán)境的艱難無法使所有教師都擺脫貧窮。那么是什么構成了教師兢兢業(yè)業(yè)、勤于奉獻、淡薄名利默默耕耘的內(nèi)在動力呢?那就是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對學生的責任感。

楊小芳,20xx年到我校的第一批資教生,是中心學校一名普通的化學教師,兩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構成了他每日生活的旋律,認真?zhèn)湔n、細致地教會學生一個個化學實驗成了那點綴的音符。他還常常為新到的學科老師出謀劃策,幫他們排解教學中的疑惑,連實驗室里自制的教具上都記錄著他的辛勞。而這些還有很多都是她在周末完成的。

這就是教師的愛崗敬業(yè)!是它使我們教師摒棄了庸俗的價值觀,擺脫了世俗的偏見。忍受了家人的誤解,理解了育人的快樂。義無返顧的投身到了教育事業(yè)之中。忠于職守,以奉獻為趣、為幸福。是它讓教師的辦公桌上經(jīng)常點綴些鮮花和水果;是它,使教師不會視平凡的工作為平凡,不會視瑣碎的工作為瑣碎,而是會認真對待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件小事,于細微處顯精神,于小事上下功夫。在平凡而又偉大的教育工作中體驗人生價值實現(xiàn)的滿足,也正是它這樣的精神和道德價值觀鼓勵著廣大教師在以經(jīng)濟為中心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條件下為國家、為民族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志在高遠,不輟耕耘,教師為崇高而走來,來追求人生的價值,教師為平凡走去,去托起明天的太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愛心樹英文版簡介篇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人常說,沒有夢想的人生是無聊的,沒有創(chuàng)造的生活是平淡的,沒有燃燒的事業(yè)是無奈的,沒有愛心的世界是黑暗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心與責任”。

有人說:教師是教書匠,憑著三才不爛之舌,混日月,風吹不著,雨淋不到,我每聽到這些話語,只是一笑了之,因為我明白,只有在三尺講臺上,摸爬滾打的教師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份工作的艱辛,才能真正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么沉重,才能真正感悟到“教師”這兩個字的深刻含義。

教師不是教書匠,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教師的本能。教師要愛生如子,象學生的父親、母親一樣、嚴慈相濟、剛柔并用。象蠟燭一樣,竭力燃燒自己照亮學生;象人梯一樣,努力挺起脊梁讓學生踩著自己的肩膀向著知識的峰巔攀登;象春蠶一樣為了學生大量的咀嚼桑葉,化作萬丈長絲,描繪學生錦繡的前程?!敖處熓翘柕紫伦钌袷サ穆殬I(yè)”。這一句話充分說明了教師工作的辛苦,否則人們不會把這么多美好燦爛的桂冠送給平凡的教師。教師常常超負荷運轉并且要不斷充電,博學苦練,這樣才能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筆耕不輟、默默奉獻。教師要愛崗敬業(yè),牢記心愿,要心中有愛,行動隨愛,時時獻愛,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愛。用博大寬廣的愛心來包容學生的一切,體驗學生的饑溫冷曖。多尊重,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多期待,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讓他們沒有高低貧賤之所思,沒有好壞親疏之所想,生活在平等互助的團隊里,成長在團結奮進的集體中,學習在快樂無憂的搖籃里。讓學生的榮譽感、凝聚力、爭勝心以及可愛的個性,在教師愛心的陽光雨露下展放迷人的光彩。

有愛心的教師,才有責任心,有責任感的教師不僅為學生的短期發(fā)展著想,而且同時為學生的長期發(fā)展考慮,在繁雜辛苦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畏艱辛,耐心細致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象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jié)櫸锛殶o聲,滋潤學生的心田。

托起明天的太陽,需要教師的愛心澆灌,真情搖擁抱,潛心投入。教育學生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付出真情。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美好的校園生活。

學生的命運、學生的前途都掌握在教師手中,在我們教師的教鞭下,可能會有科學家、軍事家、文學家、所以教師的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關愛的話都有可能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一道亮麗的起跑線,因此無論是優(yōu)等生、中等生還是學困生、進步了老師就要表揚。努力地去撲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強烈的愛心與責任心去感化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為了學生的成長,肩負起家長賦予我們的期望,為了學生的前途更加光明而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什么也不說,胸中有團火,

一顆博大的心哪,愿神果學生都快樂。”

愛心樹英文版簡介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讓世界溫暖》。

行走在我們的校園內(nèi),到處可見各種明言警句,它們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也告訴我們許多人生哲理。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這句話,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鍵,那就是相互關愛。

生活中,關愛無處不在。你以一臉微笑示人,他人也會報以甜蜜的微笑;你送他人一句輕聲的問候,他人對你噓寒問暖;你以一片真心對待他人,換來的是知己朋友。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時候我們在抱怨,自己為什么沒有知心朋友,而我們恰恰忘了自己有沒有用真心去關愛他人,用真心去換取珍貴的友情呢所以,我們只有真正用新關愛他人,才會收獲美好。

印度的反對種族歧視者甘地是最受非洲人民喜愛戴的人。有一次,在坐火車時,他的一只鞋掉到了鐵軌旁,此時,火車已經(jīng)開動,鞋子再也無法撿回,于是,他急忙把腳上的另一只鞋子也扔了出去,一位乘客不解的問他,為什么這樣做,甘地笑著回答:"這樣一來,看到鐵軌旁鞋子的人就能得到一雙鞋子了。"正是由于他對人民的偉大的愛,才贏得了廣大非洲乃至全世界黑人的愛。社會需要愛心,人類需要幫助,也許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樁,就可救活一個溺水的人;也許只是一條薄薄的毯子,就可以溫暖一個凍僵的人;也許只是一句話,一只溫暖的手,就可以喚回失望者的希望。

愛心大使叢飛的事跡更讓我們領悟到愛的真諦。叢飛資助了78個貧困兒童繼續(xù)他們的學業(yè)。為了賺更多的錢,他辛苦奔波演唱,不幸患上了胃癌。在病重之際,他資助的孩子紛紛送來了祝福,廣大群眾也通過各種方式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最終,從飛帶著微笑離開了人間。愛心是一束射在冬日的陽光,它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了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xiàn)在沙漠的泉水,是瀕臨絕境的人看到了生的希望。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這個美好的世界,周圍到處彌漫著愛的芬芳,讓我們牢記"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讓愛的芬芳傳播開去,彌漫開來,讓關愛溫暖每一個人,讓世界充滿愛!

愛心樹英文版簡介篇六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慈善從心開始》。首先我想先為大家講述一個有關慈善的故事。

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個莊園里,正舉行了一場為非洲貧困兒童募捐的慈善晚宴。應邀參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會名流。一位老婦人領著手捧儲錢罐的小女孩露西被保安攔在了門口。

“叔叔,慈善的不是錢,是心,對嗎?”小女孩露西天真地問保安。她的話讓安東尼愣住了。

“我知道受到邀請的人有很多錢,他們會拿出很多錢,我沒有那么多,但這是我所有的錢啊,如果我真的不能進去,請幫我把這個帶進去吧!”小女孩露西說完,將手中的儲錢罐遞給安東尼。

此時的安東尼不知道是接還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突然有人說:“孩子,你說得對,慈善的不是錢,是心,你可以進去,所有有愛心的人都可以進去?!闭f話的是一位老頭,他就是股神沃倫巴菲特先生。

當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議者前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不是捐出300萬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萬美元的比爾"蓋茨,而是僅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贏得了最多最熱烈的掌聲。而晚宴的主題標語也變成了這樣一句話:“慈善的不是錢,是心。”第二天,美國各大媒體紛紛以這句話作為標題,報道了這次慈善晚宴??吹綀蟮篮?,許許多多普通的美國人紛紛表示要為非洲那些貧窮的孩子捐贈。

“慈善不是錢,是心”,我很贊同,并為之深深感動。每一個具有慈善心的人,哪怕只捐一元錢也都是慈善家。在我們期待富豪慈善家慷慨解囊的時候,我們期待更多的是一份慈善之心。

助,疾病相扶”;道家的“勸善之書”中列舉了“收街市棄兒、普濟應驗湯藥、修橋鋪路”等多種慈善方式;佛教傳入中國后,更是提倡無邊的慈愛和寬泛的悲憫。

時代發(fā)展到今天,社會經(jīng)濟突飛猛進,物質文明日益繁盛。在個人財富日益增長的時候,一些人卻表現(xiàn)出一種“富而不貴”的姿態(tài)。這是令人多么悲哀和不齒的行為!金錢至上、物欲膨脹,而仁愛之心日益萎縮。這絕不是人類社會的進步,而恰恰是一種倒退。我們知道,“給予”本身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捐贈不僅是助人,也是在助己。我們不僅僅需要慈善家,更需要社會群體性的慈善參與,來喚起更多人的溫情關愛,來引起等多人的傾情相助,讓慈善成為公眾義舉。

也許你會說,我們看多了一擲千金的捐助,也知道比爾·蓋茨在余生為慈善所做的了不起的人生選擇,我們感慨卡耐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的豪言,也欽佩尤努斯創(chuàng)辦窮人銀行的慈善智慧。然而我們又深知千千萬萬普通人的點滴善舉也同樣舉足輕重,平凡的人們給了我們更多的感動和溫暖。

“感動中國”的候選人農(nóng)村婦女林秀貞,從20多歲嫁到這個村子后,就義務贍養(yǎng)了村里6位孤寡老人。她自己的生活很貧困,她跟這些老人講“我家吃窩頭就給你送窩頭,我家喝稀飯就給你送稀飯”,他們一起過著最低水準的生活。但是30年來她從沒有間斷過這樣的贍養(yǎng),而且一直養(yǎng)到為老人送終。在頒獎時,她之前的獲獎者是霍英東先生,評委會給霍先生的評語是“輝煌一生”,而給這位農(nóng)村婦女的評語是“溫暖世道”。30年間,她讓善良流淌過村莊,她用自己的行為溫暖了這個世道。北大教授于丹在推薦詞里寫到,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做這等事是圣賢。如果說圣賢是一種態(tài)度話,我更愿意理解為一種情懷。你沒有資產(chǎn),但同樣可以用心完成一種持久的救助。

是的,慈善也許不需要一個火熱的態(tài)度,一個昂貴的錢財數(shù)字,一次豪奢的行為,它需要的是一種接近體溫的溫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慈善也沒有貧富差距,慈善沒有年齡限制,慈善更沒有強迫的味道。它只希望我們把慈善當作一種習慣,一種信仰,一顆對慈善執(zhí)著而溫暖的心。

愛溫暖無助的心靈,用我們的心來點亮悲傷的生活。用愛守望,用心相助,點點滴滴,涓涓細流,匯成愛的海洋。

因為慈善不是錢,是心。心有多大,慈善就能走多遠。朋友們,讓我們用愛守望,用心相助,用一顆慈善之心,在寒冷的冬日播撒春的希望,攜手共創(chuàng)和諧幸福的家園!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33418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