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感作文字 高中感悟(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58:09
高中有感作文字 高中感悟(五篇)
時間:2023-06-06 15:58:09     小編:文友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感悟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有感字高中感悟篇一

青春是一個普通的名稱,它是幸福美好的,但也充滿著艱苦的磨練。

——高爾基

《童年》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大部分人也都閱讀過,但這本眾所周知的名著卻給我留下深刻的人生思考。

首先,它教會了我堅強與勇敢。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它們不知何時會降臨,也不知究竟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傷害,但我完全知道,在它們來臨時,我們必須堅強和勇敢。只有用堅強和勇敢來武裝自己,才不會被晴天霹靂所打擊,才有足夠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對待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這就如同在地震來臨時,堅強、勇敢的人逃生的希望更大,因為大家勇敢,勇敢就能使頭腦清醒,也就可以找出最好的自救辦法。所以,堅強勇敢是每個人應該具有的品質,有了堅強和勇敢,我們能在黑暗中發(fā)出那微弱的一束光,沿著光走,就能看見藍天。

其次,它還告訴我生活中總會存在希望。希望是每個人都喜愛的一個詞,它預示著美好、光明與成功,它是幸福的女神,是機會的象征。而在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什么?不是沒有金錢,不是沒有權力,而是沒有希望。正如我上面所提出的,希望代表機會,沒有了希望也就沒有了機會。這也就意味著花枯了不會再開,人青春過了不會再重來,走進黑暗就不會再重見光明……因此,請讓你的心靈永遠相信希望,相信希望就在前方。人活在希望中渾身都是勁。這樣,你的心就會一直發(fā)光熱,一直充滿活力,一直鮮紅滋潤。記?。合M粫炷钕嘈潘娜耍∽詈?,《童年》不僅讓我體會到故事主人公阿廖沙童年的黑暗與痛苦,更使我體會到人間的光明與溫暖。樂觀淳樸的茨岡人,正直無私的老工人葛利高里以及善良公正的外祖母。大家都是溫暖與光明的使者,令阿廖沙在黑暗中綻放出束光,也給我?guī)砹朔e極的能量,鞭策我奮進,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小茨岡”的去世令我感到震驚,激起了我對十九世紀俄國草根階級人民的同情,對十九世紀俄國兒童悲慘命運的憐憫。

但是,現(xiàn)在二十一世紀了,在我們身邊仍有一些不幸的兒童默默地忍受著痛苦。記得有一次,我和家人到沙灘吃飯,忽然,悠揚的琴聲從遠方飄來,越來越近。一看,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衣衫襤褸的、身上背著吉他的小女孩,和她同行的是一位目露兇光的老頭。大家一邊走,小女孩一邊彈,老頭就向兩旁正在吃飯的人遞上餅干盒,意思是求人施舍點錢。餅干盒里已有許多零錢,看來小女孩也彈了很久了。可能是累了,小女孩一味地彈錯音不斷重彈,那老頭一個巴掌扇到她的臉上,她小聲的啜泣起來還是繼續(xù)彈。來到我面前我投了一張十元的鈔票,輕聲問小女孩:“太累了嗎?”小女孩怯生生地瞥了老頭一眼立刻說:“不累!不累!”美妙的琴聲依然在我耳邊縈繞,而此刻,我只想關閉我的耳朵。

還有邊遠山區(qū)的孩子,有暴力傾向家庭的'兒童……大家統(tǒng)統(tǒng)都需要關懷和幫助。同樣是兒童,為何有不平等的待遇呢?請大家給予大家更多的關愛吧!

高中有感字高中感悟篇二

《愛的教育》采用的是讓大家都熟悉而又覺親切的日記體形式,平實中不乏透出溫暖的文字。講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在愛中步步成長,心志漸漸成熟的過程,雖然只是記錄了短暫的一年時間,但卻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字里行間不難發(fā)現(xiàn),他對事物所持看法的改變,以及墨香中透出的淡淡的卻真摯的愛------對家人,對朋友,以及教育自己的老師。當然,這并不是一個只有愛的世界,爭吵,矛盾,懷疑…處處存在著,小男孩也遇上了這些麻煩的事情,但卻終究因為愛而一一化解。

也許你會認為這老套而又呆板的劇情,熟悉在每本小說中的套路,可在微微抱怨中卻也不由自主得露出微笑,深深隨著那小男孩的感受而感動,細細體會那絲絲縷縷的愛。這也是為什么《愛的教育》這么著名的原因。

首先,書的名字《愛的教育》,那么是什么樣的愛呢?帶著問題進入閱讀發(fā)現(xiàn)有許多種。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些都是愛,可性質卻大有不同,對象不同,心情也會不同。但這些卻都是做一個孩子的根本,孩子是純潔的白紙,任由他們自己繪出心靈的模樣,添上情感的色彩,那愛,便是絢麗的斑斕,在那純白中留下耀眼的光彩。也正是因為這些愛,才成為其他素質的基礎,在這個彩色的世界里,我們的周圍都是愛。

但通過作者細膩的筆觸,我們便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愛的存在,象呼吸那樣的真實,輕輕呼吸,便能感受到它在丹田輪回的舒暢。使我們陷入其中,一同感受著安利柯所感受到的愛。

時而厚重,壓著我們喘不過氣,時而輕浮,飄渺到忍不住想懷疑她的存在,但這份愛帶來的溫柔觸感卻又是那么真實。亦真亦假,伸手想捕獲她,哪怕只是輕紗的一卷衣角,可終究只是落空,僅剩那份真實的感受縈繞在心中。

我們在愛與被愛中成長著,有時歡樂,有時哀愁,象是矛盾的個體在愛中掙扎著。但愛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象小說中的安利柯,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偶爾也會為簡單的溫飽犯愁,沒有奢華人家在所謂物質上的享受,但可貴的是他們心中都有愛,對親人血濃于水的愛以及骨子里那種對祖國的愛都是那樣真實得流露出來。這是精神上的支柱,是物質所無法比擬的,這---是愛!

那么回到正題,愛到底是什么呢?恐怕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卻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總是那么模棱兩可,叫人說不清道不明。但這一刻,我想答案已經不重要了,我們明白愛是感受,是精神,更是我們的靈魂!

愛是不被限制的,或許可以給這廣闊的愛定下一個模糊的范圍:小到同學之間的親切交談,大到只是與陌生人的一次萍水相逢。也許…只不經意間的微笑就是愛的表現(xiàn)。

愛是藏在心里無底的清泉,需要自己不斷去挖掘,去發(fā)現(xiàn),才能明白愛是多么深多么濃,同時也會驚訝于愛的甘甜與清澈。

當愛充滿心中,又有什么可以阻擋你眼中的光明?親愛的朋友,為什么眼中總有一抹陰霾?為什么不愿展現(xiàn)你可愛的笑顏?為什么為什么,難道你心中沒有愛?還只是你不愿去發(fā)現(xiàn),不愿去感受真愛的美妙?那么,讓我們用愛將你心中的冰雪融化,讓愛的清風吹拂你那顫抖瘦弱的枝芽,讓你知道-----每個人都可以擁有愛!

愛是不滅的光明燈,請用它點亮你的黑夜!

高中有感字高中感悟篇三

《無主之地》是一部戰(zhàn)爭諷刺片,是一部幽默機智的黑色喜劇,清新生動,情節(jié)扣人心弦,風格簡潔明快,它從一個別致有趣的角度揭露了戰(zhàn)爭瘋狂而荒謬的本質,它呈現(xiàn)出鮮明的反戰(zhàn)立場。說它的角度別致是因為它沒有戰(zhàn)爭電影中常見的槍炮轟鳴、千軍萬馬、鮮血四濺、尸橫遍野的場面,但沒有人會不承認它是一部優(yōu)秀的戰(zhàn)爭電影。它只需要一小群人就把戰(zhàn)爭的本質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比起巨大的打殺場景更能觸動人的精神深處。

四面楚歌、風聲鶴唳、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槍林彈雨、炮火連天、短兵相接當然有視覺沖擊力,但這種鏡頭看多了也沒意思了,不是人多的戰(zhàn)爭就好看,就能反映戰(zhàn)爭的本質。有一句名言說得好,"一千萬人死亡只是一個統(tǒng)計數(shù)字,一個人的死亡卻是悲劇。"《無主之地》就是"以少勝多",它把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兩個民族、國家的命運濃縮在三個人身上,少數(shù)人就把戰(zhàn)爭的殘酷、荒誕表現(xiàn)出來?!稛o主之地》的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曾經在一篇訪談中說到,他不喜歡拍攝戰(zhàn)爭,戰(zhàn)爭從來不是優(yōu)秀的電影主題,拍電影主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處理主題的方式。

西基的情人曾經是尼諾的同學,如果不是戰(zhàn)爭,或許他們有可能成為朋友,可是他們有機緣巧合地被丟在同一個戰(zhàn)壕,成為敵人,到最后雙雙死亡。拆彈專家?guī)腿鸪乩椎臅r候,塞拉把手上倒轉的照片慢慢轉正時,這是一張塞拉的心上人的照片,就是這個鏡頭讓我覺得塞拉可能是沒有獲救的,總覺得這個鏡頭是塞拉走向死亡的.鋪墊和預告。

在電影中,戰(zhàn)爭中一個小小的事件引發(fā)了世界媒體的注意,媒體在這場拆地雷的事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如果沒有某國際電視頻道的女記者簡的幫助,法國藍盔部隊的馬錢德軍士也不能請來地雷專家,也不會有下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維和部隊和記者的關系是對立的,維和部隊的虛偽,部分官員對戰(zhàn)爭不關心、不干涉,媒體對戰(zhàn)爭報道的無孔不入,使得戰(zhàn)場上普通的拆地雷事件向著戲劇化的方向發(fā)展,到最后演變?yōu)橐粓龌奶频谋瘎 ?/p>

我們可以看到,在戰(zhàn)爭的報道中,媒體為了獲取消息,爭取更多的新聞素材,吸引受眾,他們真的是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采取偷聽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的電臺。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新聞媒體賦予戰(zhàn)爭更加深刻和廣泛的內涵,日益成為左右戰(zhàn)局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在以往,新聞媒體可能被禁止向外界發(fā)布有關戰(zhàn)爭的信息,或者只能通過官方的發(fā)言人在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和通過對參與軍事行動的軍人進行采訪獲得信息,后來逐漸發(fā)展到媒體記者可以被安排到軍隊中去,與部隊同住同行,甚至跟著部隊上前線,這樣媒體記者就能獲得更多現(xiàn)場的信息。

媒體具有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的官員由于電視新聞媒體對其活動進行報道,記者威脅將維和部隊的"不干涉"行動曝光,官員迫于巨大的輿論壓力而不得不對躺在地雷上面的塞拉實施救援,女記者珍妮的說的一句話"能監(jiān)察數(shù)以百萬觀眾的回響將極之有趣",可見,新聞媒體有著廣泛的受眾群,這也是維和官員所顧忌的。實際上,政府處理和媒體的關系是考量政府自信心、承受能力、透明程度和接受社會公眾監(jiān)督勇氣的一項重要指標。新聞媒體對戰(zhàn)爭的報道傾向、議題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背后所隱藏的利益關系。

這也反映出政府引導輿論的能力,官員為了顧及其公共形象而對記者說謊,無可否認官員說的這個謊言的確高超,他說塞拉已經獲救了,而他們也將舉行記者會交代事件,雖然這只是暫時掩蓋問題,并沒有解決問題。一旦謊言被拆穿了,影響的不僅是政府形象與聲望,甚至還危機到社會的穩(wěn)定。其實,官員也有他們的難處,他們不僅要把信息以適合媒體的有效方式進行發(fā)布,更需要應對來自媒體的質問與挑戰(zhàn),但這不能成為他們掩蓋事實真相的理由。我認為政府應該加大信息的透明度和開放程度,提高自身引導媒體報道議程的能力,當然這要把媒體引導到正確的地方,決不是欺騙媒體,虛報事實?!稛o主之地》表現(xiàn)的新聞媒體形象是好壞參半的,但這些新聞媒體對戰(zhàn)爭有什么作用呢?他們的介入使得小小的戰(zhàn)壕變成世界關注的焦點,但對于問題的解決并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司令部領導、地雷專家、維和部隊都招來了,但地雷還是沒有拆除、塞拉還是沒有獲救,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新聞媒體連最后的真相都不知道就離去了。

媒體對戰(zhàn)爭的報道出于某些利益關系或許會有偏差,同時也有疏漏,即使是在有大量信息來源和大量信息輸出的時代,我們還是能從戰(zhàn)爭的報道中看出許多疏漏,有一個外國雜志出版商曾經說過:"所有的戰(zhàn)爭都沒有得到全面充分的報道,所有的戰(zhàn)爭都是一團糟,人們只能希望得到一些零零星星的消息。"有些媒體夸言可以讓受眾在第一時間,全面掌握事態(tài)的發(fā)展,不過是商業(yè)宣傳的濫調,正如戰(zhàn)爭雙方都在標榜"最后的勝利必定屬于自己一方"一樣。

新聞傳播的特性之一就是公開性,要將事實的本源和受眾需要的信息最大程度地公開,以維護受眾的知情權?,F(xiàn)在戰(zhàn)爭由于媒體的介入,記者嵌入式的采訪、現(xiàn)場直播等手段的出現(xiàn),變得比任何時候都透明、公開,這有利也有不足。有些記者為了挖掘獨家新聞,不惜一切代價,有時甚至泄露了軍事秘密,帶來軍事?lián)p失。

在所有人都走后,塞拉依然躺在地雷上,他只能和戰(zhàn)壕一起沉寂下去,最后消失在黑夜里,塞拉是受苦民眾的代表,電影的結局告訴我們,戰(zhàn)爭不僅是荒謬的,而且是絕望的。()波斯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的語言是相同的,西基和尼諾雖然是敵人,但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維和部隊和記者需要尼諾進行翻譯才能與西基和塞拉溝通,他們不只是語言上的不同,最深層的是身份、立場、利益的不同,我覺得這在側面也反映出維和部隊與記者并不能融入到戰(zhàn)爭的受苦人民中,不能站在戰(zhàn)爭雙方的角度來看問題,到最后,就只剩下官員領導的一句"無論我們做怎么,也于事無補。"他們并不能真正體會受苦民眾的悲痛。

《無主之地》是一部機智幽默的黑色喜劇,透過這個黑色喜劇,導演揭示了戰(zhàn)爭的冷酷,同時也嘲弄了民族主義的狹隘,以及國際主義的虛偽脆弱。同時,也引發(fā)了人們對戰(zhàn)爭、媒體、政府之間關系的思考,是一部值得用心感受的戰(zhàn)爭電影,是一部發(fā)人深省的優(yōu)秀電影。

高中有感字高中感悟篇四

的確,讀完這篇文章之后,但凡為中國人的都會有那么幾種心情交織在一起:一是驚嘆先祖留下的絕世之寶,二是無奈這些珍品竟由一個愚昧的道士來看管,三是對那些個就我“熱血青年”看來萬惡至極的一群所謂的“冒險者”(在我看來不過就是個騙子)的憤慨唾棄,四則是對當代敦煌學者的欽佩和自豪。

余秋雨先生的洋洋幾千言,我想,再如何的犀利仍是慘白的,猶如傾盆大雨沖刷那一片沙灘,無力、徒勞、無奈。那個時期的中國有著太多太多的屈辱,而這些個屈辱的源點非是外國的船堅炮利,而是普遍性的無知和平庸就如那個王圓箓一般。

窗外的雨在下著,憂傷的藍調配著滴答的雨聲。

看著“道士塔”三個字,內心是一種蕭索,一種悲傷但又覺得可笑……笑什么呢?王道士?國人?還是……或許是一種哀嘆吧!大概是一個苦笑!也可以說是一次沉思。

余先生的見識之廣博與閱歷之豐富是我所萬萬不能企及的,我也從未去過敦煌,也不曾聽說過“道士塔”,只曉得敦煌有飛天是我國藝術的瑰寶,而我在文化潮水的渺小以致于我不知道潮有多大,水有多深,只是依稀曉得在很久之前它便開始消亡,不是很快也不是很多,僅是一點點地流逝著。

是的,只不過是失了那么一點點罷了,但我們總共又有多少呢?五千年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是一個點,它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至多也就是個點,少了一點也就沒了一點,其實文化很脆弱,只有在盛世中它才會怒放,將其棄于荒野便會凋零。它的高貴,自然而然帶來它的嬌氣。

在千年的風沙中,物是人非,敦煌早已失了昨日的繁華與奇麗,雖有如生的佛像和惟肖的壁畫,也只是往日的煙霞與浮云罷了。

高中有感字高中感悟篇五

我們孩子的心是新的,思想是新的,靈魂是新的。印在我們心中的每一件事,都是記憶深刻,并且一直保持著永恒不變的清新。每一次的旅程,每一次嶄新的事物,構成了我們心中最美好的向往。這一次的,旅途,帶著十幾顆最嶄新的心,留下了最深刻的記憶。

當飛機緩緩起飛時,心中的感覺是奇妙加期待,我們由它帶著,漸漸離太陽近了,那時美麗的蘑菇云,澄澈的天空,以及迎接我們的有史以來最美的太陽是送給我們旅途的第一份禮物??看白淖钍桥d奮,視線不停地飄向窗外,落在“一層一層”的天空上,真不敢想象我們真的是在坐飛機。當溫柔的空姐提示我們飛機正在降落時,又一次聚焦在窗外,這次看到的是越來越清晰的城市,河流像帶子一樣反射出光芒,平時的高樓大廈在這時像兒童的玩具模型,只有在橋上,公路上運動的汽車提醒你這不是在玩具當中。

又經過了幾個小時的飛行,到達了新加坡。走出機場第一眼看到的是郁郁蔥蔥的熱帶樹木,它們匯集在新加坡每一處空地,真正的使人感覺到新加坡是座落在花園中的城市國家。巴士穿梭在公路上,看到的指示牌全部是英文,商店的標牌也是英文,這給了我一種壓抑的感覺——就像在一個不熟悉的大熔爐里面,那時候確實有點想家了??斓蕉燃俅宓臅r候,看見了一座幾層的停車場,對于沒見過世面的我們,真的很新奇,車是在旋轉的樓面上慢慢駛向第一層,兩層……看來曲阜有待發(fā)展啊。走到度假村,看見的同樣是好多的樹木,樹木在那兒應該是最神圣的存在吧。

新加坡是個小國,每一寸的土地都很寶貴。所以,新加坡人將他們的家園規(guī)劃的井井有條,沒有一塊多余的土地是臟兮兮并且亂的,走到哪里都像是在參觀一個景區(qū)。這次的旅行和有旅行社帶著最不同的就是可以去女皇鎮(zhèn)中學,可以和新加坡的同齡人接觸,了解他們的生活與學習。女皇鎮(zhèn)中學真的很漂亮,學校的食堂看起來更向一個餐館,有中國飯,馬來飯等等新加坡各個種族的特色食品,這就是新加坡的第二大特點——種族之間很和諧。他們在吃飯時沒有管理員,但每個同學都不爭不搶,吃完飯的桌子上沒有一點剩菜剩飯,根本不需要管理員打掃。我們在他們秩序井然的帶動下,也不敢做出什么違反紀律的事情,吃完飯之后,都自覺地收拾好,擺放好餐具,在中國就算是整理,也沒有太當回事,只是隨便一放就是了。看來每個人對自己的要求與所處的外界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

在新加坡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分幾組去體驗女皇鎮(zhèn)中學的課堂。我被分去上美術課。老師用不算流暢的華語給我門認真的講解,時不時的還用生動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畫是正確的怎么畫是錯誤的,等到我們自己畫時,我的新加坡朋友睿弦還主動幫助我,讓我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溫暖。下了課新加坡的學生同樣也是嘻嘻哈哈的打鬧,但我感覺他們是那種有禮貌的開玩笑。下了課,有幾個新加坡的學生把我們送去avt休息室,她們很自然的要求我們站好隊,并且沒有一點盛世凌人的感覺,全部都很有禮貌。聽新加坡人說話聽見的最多的就是“打擾了”“對不起”“謝謝”諸如此類的話。

還有一節(jié)別開生面的地理課,這節(jié)地理課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學生與老師都不待在教室,而是在女皇鎮(zhèn)中學花園旁邊一層層環(huán)形石座上進行。一位黑人老師在場地中央,手拿話筒,旁邊有一個黑板,在進行激烈的表演,而不是講課。同學們就像看老師表演的“觀眾”,一點兒沒有拘束的感覺。由于他們是用英語全程授課,所以,和他們一同坐在石凳上的我們,更像是在參觀一場看不懂但有趣的演出——學生們不時地在準備好的白板上畫一些鬼臉或英文的句子來答復老師。老師看到他們的回答,并時不時的做出一些搞笑的交流。這一點在國內是不常見的——用文字和符號表達想法,似乎比口答更"暢快"。甚至在地理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后,學生有用錢的符號"$"表達想法。

這節(jié)課結束之后,我們雖沒掌握什么地理知識,但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洪校長說的,他們那里的課堂氣氛較中國的更為輕松與活躍。一看到輕松這一詞。自然而然的想到讓人輕松不起來的教科書。這才想起來他們的那節(jié)地理課根本沒有課本,也沒有老師要中國學生做的筆記,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學到知識的。

在女皇鎮(zhèn)中學的學習與參觀,是新加坡游學活動的錦上添花,最漂亮的一筆。這幾天的參觀與感觸,了解到了新加坡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有他們美味的食堂飯菜,高貴而整潔的校園環(huán)境。唯一覺得不完美的,可能是他們那里的學習也會有不小的壓力,并且“努力,刻苦”這兩個詞在那里也同樣得到了體現(xiàn)。

這六天的旅程,足以讓我們了解到中國和中國人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足以讓我們敬佩新加坡的整潔美麗;足以讓我們敬佩新加坡人的規(guī)劃頭腦與先進思想;最重要的是,讓我們這些不少第一次出遠門的孩子深刻的了解到,無論家鄉(xiāng)是否美麗與富裕,那兒都是我們最向往和牽掛的.地方,而且,我們的家鄉(xiāng),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和新加坡一樣。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6987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