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題破山寺后禪院教案設(shè)計優(yōu)秀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26 14:15:50
最新題破山寺后禪院教案設(shè)計優(yōu)秀
時間:2023-05-26 14:15:50     小編:文友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題破山寺后禪院教案設(shè)計篇一

1.通過詩歌形象,深切體會詩的意境

2.結(jié)合背景,感受作者所抒發(fā)的感情。

3.品味詩歌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并學會靈活運用詩中名句

1.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

(一)、導語

同學們從小學到現(xiàn)在,一定去過不少寺院,想想看都去過哪些寺院,

(學生回答)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不少描寫寺院的古詩,想想看學習了哪些在關(guān)寺院的古詩

(學生回答)

有哪些感受呢?(生答)。

今天再學習一首描寫寺院的古詩

(二)、解題

1.《題破山寺后禪院》。 (投影)

作者介紹:常建,唐代田園詩人。其作品往往通過對田園景色的描繪,表現(xiàn)對大自然秀麗風光的熱愛和對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向往,歌頌隱逸生活,抒發(fā)閑情逸致,有時流露出對污濁官場的厭惡。藝術(shù)風格上樸素真切,清新自然,詩情畫意,渾然一體。本詩是常建的代表作。

(三)、誦讀欣賞

1.配樂范讀,(投影展現(xiàn))

注意劃分節(jié)奏和語速語調(diào)

2.自由朗讀

(1)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意

(2)共同討論質(zhì)疑解難

3.配樂競讀

學生評議,教師點結(jié)

4.師生品讀

(1).品讀意境:(投影)

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

————討論明確景物有古寺、初日、高林、曲徑、禪房、花木、山水,可謂步步有景。這些景物都幽雅、寧靜、安閑,即使有鳥兒的歡騰、鐘籌的聲響,也只是以動村靜,更增添了一份肅穆與淡然之氣。

讀后有怎樣的感受?試著將其改寫成一段寫景散文。

————使人讀后仿佛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凈地,心中雜念、浮躁消失殆盡,不禁沉醉于這樣的幽林清潭、山光花色之中。

清晨我信步來到破山寺,

朝陽映照著高高的樹林。

曲折山道通向幽靜處所,

禪房深藏之處花卉繽紛。

山光秀麗怡悅?cè)壶B性情,

碧潭映影凈化人的心靈。

自然界的聲音全然消失,

只聽到院里的鐘磬聲音……

(2)品讀情感

這首詩抒發(fā)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詩旨在贊美后禪院景色之幽靜,作者寄情山水寄托自己遁世情懷。

(3)品味語言(投影)

你最喜歡哪句詩,說說喜歡的理由

————“曲徑通幽處,排房花木深”是歷來為人所稱誦的佳句,“曲徑”一句,寫出了禪房的位置及環(huán)境,彎彎曲曲的小路將人們引向一個幽靜的去處,那就是在繁花簇擁中,高木掩映下的禪房。詩句的妙處在于“曲”“幽”“深”三字留給讀者無限暇想的空間,讀者會身不由己地進人這個加入了自己想像成分的境地,使原來的“無我之境”成為“有我之境”,讀者的心靈也受到這種清靈幽深環(huán)境的吸引與凈化,人與自然成為和諧的一體。因為一個心存雜念的人是不配進入這種畫面的。詩句既給人美妙的想像、愉悅的感受,又給人心靈的凈化與升華,而且這一切全在不動聲色之中進行,這便是其超人之處了。?

————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悅”與“空”都是使動用法,應理解為“使……歡悅”“使……消除”否則整句詩歌的意義將無法把握鳥聲潭影,正寫其幽靜。鳥性之悅,人心之空,都出于人之主觀感受。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是靜中之動,愈見其靜。不過,聲靜還是表象,心靜才是意境,故萬籟俱寂之中又有萬念俱寂的意思在;聞鐘磬之聲亦仿佛聽佛法而有所警覺。。

5.配樂齊讀

6.比較閱讀

與本詩意境及感情相同或相近的古代詩還有哪些?

題破山寺后禪院教案設(shè)計篇二

1、理解詩句含義,領(lǐng)悟詩的意境。

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誦讀法

一課時

一、導入:

唐朝是詩的盛世,一個一個詩人因詩而名垂青史,讓后人銘記。常建就是這樣一位,盡管后人無從考證他的生卒年月,但他的詩文一直為后人所傳誦。

二、出示目標:

出示目標,解讀目標。

三、導學達標:

1、結(jié)合注釋了解作者及背景:

常建,唐代詩人。

2、鑒賞詩歌

①、既寫出自然之景,又寫出心靈之境的詩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②、既是寫景的過程又是悟性的過程的詩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③.寫出了禪院幽靜的環(huán)境,以及這幽景給人生的啟示的句子:"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d

④.末聯(lián)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末聯(lián)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是以聲靜來襯寫自己的心靜,抒發(fā)自己萬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⑤.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那一個字?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

“詩眼”分別是“悅”“空”?!皭偂笔钦f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鳥的性情歡悅?!翱铡笔钦f潭水清澈,臨潭顧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皭偂薄翱铡眱勺直憩F(xiàn)了環(huán)境的幽靜,寫出了人的心情與山光水色相應。

四、課堂檢測:

1.背誦課文。

2.理解內(nèi)容。

五、拓展延伸:

拓展:吳均《與朱元思書》陶冶心靈意境相同的詩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f

六、小結(jié):

作者表面上是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是以聲靜來襯寫自己的心靜,抒發(fā)自己萬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七、作業(yè);

1、熟讀、背誦。

2、完成練習。

八、板書設(shè)計: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聞鐘磬音。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2888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