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英語小組合作案例 高中英語小組活動篇一
其實在備課的時候,我更多地是關注怎樣設計教學過程,怎樣突出教學重難點,怎樣設計板書,教學設計很大程度上只是從教師的需要出發(fā),但這對于學生來說,未必都有用。忽略了備課備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無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階段、學習過程,這樣的教學必然是失敗的。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學生儼然成為教與學的主角,課堂上出現(xiàn)了更多的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局面,教學組織形式異彩分呈,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為其中一個閃光的亮點。小組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一種基本途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別人共享,而且學生更多的擁有了自由組合、分工協(xié)作的機會,擁有了評價和討論他人觀點的機會以及空間和時間。所以,教師必須深入思考以下問題:
一是如何讓學生去進行合作,去開展有意義的合作,教師如何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據(jù)個人個性、特長等開展合理的分工,給所有學生都創(chuàng)造平等參與的機會等等。要知道,沒有經(jīng)過訓練的合作小組是散亂的,這樣的學習肯定是失敗的,最起碼對大多數(shù)學生是沒有效果的,教學反思《高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合作學習決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訓練。每一個人都需要在無數(shù)次反復演練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或者說去適應某個角色。比如進行記錄,代表小組發(fā)言等。社會是豐富多變的,行業(yè)是不同的,每個人擔當?shù)慕巧矐撌遣灰粯拥摹?/p>
所以我認為,小組交流應涵蓋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見解看法;二是傾聽他人的意見。這樣,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樂,分享合作的愉悅。這樣才能培養(yǎng)合作意識,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學習成果。在多次聽課中,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的小組學習,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經(jīng)常是某幾個人在表演,小組學習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開展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這樣的小組學習是低效的。合作學習,不教給學生方法,小組學習就會在一張張嘰嘰喳喳小嘴的廢話中耗掉學習時間,學習行為和方式并沒有得到實質(zhì)的轉(zhuǎn)變,到頭來仍然是幾個優(yōu)秀學生在發(fā)言,而其他學生并沒有參與體驗學習的過程。小組學習就失去了重全員參與,重情感體驗,重人文關懷與合作的真正意義。
學生已經(jīng)習慣而且總想著怎樣去做一個旁觀者,這種現(xiàn)象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以前舊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師的教學行為。那就是表揚正確,呵斥錯誤。優(yōu)秀生在老師不斷的表揚聲中信心十足,表現(xiàn)欲更強;而大多數(shù)學生卻在無數(shù)次的呵斥下戰(zhàn)戰(zhàn)兢兢,他們不敢多嘴,怕別人譏笑,怕老師呵斥,干脆充當看客,什么也不說。這樣的教學行為扼殺了個性,壓抑了思想,泯滅了個人發(fā)言的積極性。很多時候,教師站在講臺上,讓下面學生一組組開展學習與討論,在看似熱鬧的場景中,實質(zhì)上學生有沒有開展有效性的學習活動,上面講臺上的老師是不知道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全員參與,也包括教師參與,教師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討論的組織者,教師如果能經(jīng)常性地參與到學生的探討之中,和他們一起學習,并指導他們?nèi)绾伟l(fā)表自我見解,或者以自己的發(fā)言暗示誘導學生如何發(fā)言,教給學生如何說出自己的觀點,和學生一起討論,逐漸培養(yǎng)學生發(fā)言的習慣和興趣。當然,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經(jīng)過一個教師耐心輔導的過程。
二是這種學習是否每節(jié)課都需要。學生的小組學習是否在走過場,或者說流于形式。教師要注意營造自由自在的學習氛圍,控制討論的局面,如討論中是否有人進行人身攻擊,是否有人壟斷發(fā)言權(quán)而有的人卻一言不發(fā),是否有人竊竊私語,教師要在巡視及參與中“察言觀色”,及時調(diào)控。
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合適,是做秀還是教學的需要。這不僅需要教師的認同,還需要課程的認同,學生的認同。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投入到研究討論中去,一句話,要看是不是開展小組學習的時機,這個時機的掌握要看教師教學實際操作,只有在學生經(jīng)過獨立思考的過程,有交流的需要時,展開的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有成效的。
因此,教師應多思考,不要被熱熱鬧鬧的假象所迷惑,盲目模仿別人的結(jié)果是適得其反。多走下講臺,彎下腰和學生近一些,就可以聽到學生的心聲,就可以感受到學生的思想,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是我們組織課堂教學的唯一出發(fā)點。
高中英語小組合作案例 高中英語小組活動篇二
高中英語合作學習初探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語合作學習的特征和教學模式,以及外語課堂合作學習中積極情感與認知因素,初步探索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并強調(diào)了合作學習評價機制以及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作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小組活動
一.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概念和理論依據(jù)
1.合作學習的概念
1.1 合作學習的背景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良好非智力品質(zhì)的發(fā)展等方面收效顯著,很快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成為一種主流教學理論和策略。
1.2 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它在強調(diào)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也重視小組成員個人的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合作學習論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信息互動的過程。合作學習的互動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師向?qū)W生傳遞信息的單向型互動,或師生之間交流的雙向型互動,她強調(diào)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師生互動中,師生平等地參與和互動,教師是小組中的普通一員,與學生共同活動,而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來源者。
合作學習法中的合作有兩層含義:一是行動上的合作,二是知識資源的共享和思想方法的合作。在學習中,兩個層面的合作相互交叉,相互促進。在學生合作學習中需要兩種必需的成分:積極的相互依賴和個人的責任。
2.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jù)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了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合作學習包括了集體動力理論,語言認知理論,現(xiàn)代教育信息論,優(yōu)勢互補論和發(fā)展性教學理論。
2.1 集體動力理論
在小組合作學實習中,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啟發(fā),共同合作,集思廣益,發(fā)揮一加一大于二的優(yōu)勢。集體動力理論的核心就是師生、生生相互團結(jié)和相互依賴,為個體提供動力。
2.2 語言認知理論
認知心理學認為記憶和保持信息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新知識與已有知識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并對新舊知識進行新的認識或重組,而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互助正是此方法的體現(xiàn)。
2.3 現(xiàn)代教育信息論
該理論認為教學是多方面反饋信息,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學習心理,態(tài)度動機;而學生也應準確把握教師活動的目的與評價。雙方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相互作用。合作學習能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增進信任,產(chǎn)生友誼,最終作用于我們的教學。
2.4 優(yōu)勢互補論
團隊合作,個體之間可以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學生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信賴,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共同進步。
二.合作學習教學法的優(yōu)點
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從量的方面增加了相互的交流,從質(zhì)的方面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了語言的習得,能大大降低學生的焦慮感,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學生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
1.相互討論,激發(fā)學生熱情和好奇心。
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避免了在課堂上當場答錯時的尷尬,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相對輕松和愉快的學習空間,緩和了學生的緊張情緒。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組員相互提問思考,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上面,而不再是關心自己句子是否說得正確與否這樣的問題上。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利更多,語言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使他們更主動更積極地學習,大大地激發(fā)了他們參與其中的熱情和激情,因此在分配到任務后,他們都能夠自發(fā)地積極地去完成。
2.體現(xiàn)科學教學的優(yōu)勢。
由于班級人數(shù)多,時間有限,教學任務重,一般教學無法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個學生。而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來,學生由原來的被動者轉(zhuǎn)變?yōu)閷W習的參與者,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有足夠的機會發(fā)表意見,展現(xiàn)自我,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由原來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轉(zhuǎn)變?yōu)椤白寣W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討論,相互幫助,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完成教學任務,感受到成功,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3.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合作學習是在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內(nèi)進行,讓學生充滿自信,展現(xiàn)自我。在準備完成任務的期間,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成績好的組員可以幫助又困難的組員,知識技能互補,通過協(xié)商和共享,共同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揮自己潛能的機會,他們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提供給每個學生堅強的后盾,大大地消除了一些學生焦慮的學習情緒,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4.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靈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讓學生既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又可以從組員的發(fā)言中獲知其他意見或看法,從而不斷受到啟發(fā),拓展了想象的空間。此外,每種觀點都可能帶有局限性,而通過小組的集體智慧,往往會有創(chuàng)新的解決辦法。所以,小組的合作學習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全面考慮問題的習慣,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
5.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每一位組員都要積極參與,每一個成員都加入到活動中,并要對小組做出相應的貢獻,才可成為真正的合作學習。為了盡快盡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習主動靈活,基礎好的同學都會希望自己能充當“小老師”的角色,運用學過的知識,盡最大努力來幫助組員,他們會主動帶動基礎稍差的同學一同前進,相互講述對某一問題的理解或心得體會,并相互辯論、糾正,使基礎稍差的同學有更多機會,用更多層面,更多角度來理解問題,進而也能深刻地理解問題,并且牢固地掌握新知識,從而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學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時,感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他們不再是學習的個體,而是合作學習的“共同體”。此時,濃厚的學習氛圍得到了提升,團隊的合作精神和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
三.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論認為,教學應當兼顧教學的個體性與集體性特征,應當把個別化與人際互動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因此,在教學上合作學習強調(diào)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合作學習為主體形式,力求
體現(xiàn)集體性與個體性的統(tǒng)一。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合作學習基本流程如下。
3.1合作設計
指師生,生生共同合作,確立并制定教學目標,共同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種民主開放的教學方法符合當前教學改革的思想。
3.2 目標呈現(xiàn)
課堂教學中,呈現(xiàn)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師向?qū)W生呈現(xiàn),也可以是學生向?qū)W生呈現(xiàn),目的是增強目標教學意識。
3.3 集體授課
在教學形式上,合作法強調(diào)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合作學習小組活動為主體。但合作法的集體授課不同于傳統(tǒng)的講授課。傳統(tǒng)的授課是教師面對一群被動聽講的學生,講完絕大部分的時間。教師授課是合作學習策略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是集體授課必須經(jīng)過合作設計,講授過程力求簡要清晰,時間短容量大,高效低耗。
3.4 小組合作活動
這是合作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必須保證大部分時間。合作的方式包括相互討論,評價,反饋,傾聽和互為師生。具體操作步驟:活動前,教師向?qū)W生提出操練的語言項目及方法步驟;活動中,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或參與到小組中去,要求組內(nèi)完成任務,
高中英語小組合作案例 高中英語小組活動篇三
淺談高中英語合作學習
長期以來,教師講、學生聽,筆記記滿一大本,成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這種教學形式雖然在知識傳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費時間少等優(yōu)越性,但其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束縛著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全面開展,制約著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容易偏重講授英語語言知識而忽視對學生語言知識的訓練,這樣極易使學生成為語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使不少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制約了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的提高及發(fā)展,這些已很不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教學亟需引進能面向全體學生的、有利于學生全面開展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學模式──合作學習。
摘要: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開展英語合作學習是實踐新課程標準的重要途徑。本文就合作學習的基本內(nèi)涵、合作學習的模式、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以及合作學習中要注意的問題等幾個方面對中學如何開展英語合作學習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高中英語合作學習
一、合作學習的基本內(nèi)涵
合作學習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師師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有明確責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標,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為了完成共同任務從而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改善班級內(nèi)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和交際技能。
二、解決的問題
1.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獲取、處理和綜合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重點是聽、讀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2.運用形成性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激勵使學生產(chǎn)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3.通過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與人共事的意識和能力。
三、合作學習的模式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有起點高、靈活性強、容量大、內(nèi)容廣、要求嚴等特點。這對教師優(yōu)化設計教學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表現(xiàn)在合作學習模式上,可以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合作目標與任務呈現(xiàn)
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幫助學生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建立合作小組和設計小組合作結(jié)構(gòu)??稍谡n前、課上或課后進行以具體的課文或單元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活動。
以必修二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為例,合作目標與任務可設計為:
before class: list different kinds of endangered animals in the the task with your deskmate before class and write down your answers class: list the causes of the a discussion with team members and reach an class: work out a plan to protect the south china tigers in our ate with team members and exchange your ideas.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設計合作任務時,教師應讓每個小組成員明確學習任務,自己所承擔的角色,教師所期待的合作行為,并根據(jù)教師的期待制定小組合作計劃和個人學習計劃。
2、小組預習與合作討論
小組預習就是,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事先設計小組合作任務,并布置給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有目的地預習。在小組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jù)教師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在討論中辨明是非,培養(yǎng)能力。
例如,必修二 unit5 music是一個介紹音樂的單元。在教學該單元時,先播放一些經(jīng)典樂曲,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回答“what‘s the name of the music?”“where does it come from?” “what is it about?”等問題,然后將討論的話題呈現(xiàn)在投影屏上:
(1)how many kinds of music can you name?
(2)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how does it make you feel?
(3)suppose we‘re having a party this saturday evening,what music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why?
(4)what part does music play in our life?
各小組討論之后,可以以個人自述、全組合作陳述、甚至是角色表演等方式將討論結(jié)果向全班匯報,要求學生課后以書面形式將各自討論的問題進行反饋并上交。
3、組際交流與集體講授
在小組合作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組內(nèi)中交流過渡到組際交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也應進行適當?shù)闹v解,起到點撥的作用。例如,learning about language這一部分題目的完成可做如下安排:
(1)學生a、b兩人為一小組,兩個兩人小組組成一個組。
(2)學生a解答并分析題目,解釋所選答案。學生b則檢查解題是否正確,并在必要時提供鼓勵和幫助。
(3)兩人交換角色。
(4)完成所有題目后,這個兩人小組與另一個兩人小組互相檢查答案。如果另一組有不同的答案,他們四人就得重新作答,直到兩組達到共識為止。
(5)教師任意抽查一組員回答,對回答不夠準確,或有質(zhì)疑的問題,教師集體講解,進行方法點撥。
4、小組評價與反饋補救
課堂小組活動結(jié)束后,應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小組評價。評價既可給學生思考歸納的機會,又可鍛煉學生的組織概括能力。評價的對象應以小組為單位,盡量不涉及個人評判。評價的內(nèi)容主要是合作小組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能力、效果(測驗)等等。
反饋補救指的是,教師根據(jù)學生所提的問題類型——個別的問題,在巡視小組活動中解決,共性的問題應集體解決。不必對學生的作業(yè)和測驗全批全改,可隨機或有針對性地從各個小組中抽取小部分進行批改,其余的則由各個小組根據(jù)答案進行互批,發(fā)現(xiàn)問題上報教師,以便及時補救。這樣做不僅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熱情。
四、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伴隨著課堂教學進程的不斷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如學生難以在公眾面前發(fā)言,小組成員有時不能和睦相處,小組討論噪音較大,討論時活動時間不能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不到位,出現(xiàn)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討論任務,而某些成員無所事事,出現(xiàn)“搭車”現(xiàn)象等等。因此合作學習不僅包括師師、師生、生生間的積極的相互依存關系,而且包括學生間面對面的促進性作用,還有各自的個人責任、社會技能以及對教師的要求等方面。筆者認為將合作學習有效地應用在教育實踐中,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1.合理分組
就近組合:按班級正常的座次,將座位鄰近的學生組成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的學習小組。這種合作小組的組合形式,無需調(diào)整座次,分出層次,因此,操作起來比較簡單。異質(zhì)分組:根據(jù)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小組內(nèi)各成員間形成性別、性格、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這就為小組成員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為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這種組合實施一學期后,為保證各小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組。每一組內(nèi)培訓一個善于協(xié)調(diào)并有責任心的小組長,負責分配本組成員承擔不同的任務和責任, 協(xié)調(diào)小組成員間的關系, 使得小組成員間能很好地交流,檢查和評價本組成員合作學習情況,以保證小組活動卓有成效,同時向教師反饋本組完成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關心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爭取組內(nèi)同學共同進步。
2.教師的作用
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fā)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首先,教師必須明白什么是合作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與競爭性學習和個體化學習的關系是什么,必須相信合作性學習是最有效的。因為多年來國外幾百個案例說明合作性學習比競爭性和個體性學習能使學生
4獲得更好的學習成績,也能使學生的關系更加良好,使學生們的心理更加健康。其次,教師必須意識到簡單地把學生置于討論小組中是不會奇跡般地產(chǎn)生效果的,不僅要明白構(gòu)成合作性學習的要素,同時要知道課堂中存在著許多運用合作性學習小組的不同方法。再次設計內(nèi)容要符合學生實際,要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還要考慮學生語言輸出過程會出現(xiàn)那些問題及活動估計所需的時間,最后必須明白合作性學習最基礎的方面是學生間有著相互依存以及適用于學生和教師的合作性思想,明白課堂的組織結(jié)構(gòu)必須從競爭的、個人化的轉(zhuǎn)變?yōu)楹献鞯摹?/p>
3.學生的責任
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個體的能力。學生在團隊里所學習和形成的能力在自己以后的獨立工作中會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所以合作學習要使學生養(yǎng)成高度的責任感。全組的成功要依*于每個組員的學習情況。責任感的關鍵在于組員之間的相互幫助和確保每個人都能獨立地通過學習評價。在合作學習中,鼓勵每個組員參與活動是一個重要問題。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讓每個人感到他個人對小組的成功負有責任, 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不但要對自己所接受的任務盡心盡力,還要負起幫助、鼓勵、支持隊友的責任,要知道在整個活動中自己并不是一個免費乘客。
4.評價
教師要把握好對小組討論的評價標準,在不忽視對個人評價和學習結(jié)果評價的基礎上,更應側(cè)重于集體評價和學習過程的評價。本人采取了“具體要求,小組評價,及時指導”的做法,著重對小組討論的行為作集體評價。只要發(fā)言精彩,小組紀律好,就能得“好”的評價,匯報交流有亮點,成員團結(jié)又合作,就能得“很好”,小組評價,提高了小組討論的執(zhí)行效果。當然,對于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本人進行了一定的指導,對于一些羞于開口的學生我建議他們事先作好準備,報告前先寫在紙上,準備充分了,自信心也就增強了,發(fā)言中遇到問題,可以容許本組同學給予必要的提示和示意。
對于小組合作不佳的情況,我通過小組的評價來調(diào)控,當學生得到小組集體評價的分數(shù)時,就會意識到他們是一個小組,一個“整體”,必須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對于個別經(jīng)常行為異常的學生,我不斷提醒,及時告誡,對于優(yōu)勝的小組長要給予額外的獎勵,促進小組成員的進一步合作。如個別學生不能有效與人合作,則進行適當?shù)娜藛T調(diào)整。當我發(fā)現(xiàn)個別成績好的學生認為自己完成任務就行而不幫助組內(nèi)其他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時,我不是批評而是鼓
5勵他們積極幫助困難學生,并給予適當?shù)莫剟罴臃?。對于合作學習的課堂喧嘩,我首先讓所有小組活動停下來,小聲告訴和提醒學生要小聲說話,然后再重新活動,有時用手勢、眼神提醒,有時對活動優(yōu)秀且把噪聲維持在一定水平上的小組提供附加分。對于小組個別學生“搭車”現(xiàn)象,本人要求小組長給每個成員承擔一部分責任,并為之負責,組織小組成員對每個成員的合作進行評價。這樣,可使學生認識到小組是學習的共同體,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依托于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在合作學習中,只有取得小組的成功,才能獲得個人的成功。即個人目標的真正達成取決于小組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合理評價對指導和調(diào)節(jié)學習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學生深受鼓舞,從而產(chǎn)生巨大的學習動力,也可以使學生避免灰心喪氣,走入誤區(qū)。因此,教師要堅持以正面表揚和激勵為原則,“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經(jīng)過這一系列補充措施,學生的“小組合作”的意識加強了,學生在互相幫助和互相探究中學習成績、興趣和語言交際水平得到了提高。
高中英語小組合作案例 高中英語小組活動篇四
高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案例分析
(2011-03-12 10:46:42)
轉(zhuǎn)載▼
高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案例評析
———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摘要:根據(jù)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學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建構(gòu)新知識的,學生知識、經(jīng)驗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會導致對理解知識的側(cè)重點不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能夠?qū)崿F(xiàn)優(yōu)勢互補,從而促進知識的建構(gòu)。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如合作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等得到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心,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能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的個性包括學習成績、情感等個性品質(zhì)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組合作 課堂教學 有效
學習語言是艱苦的,搞得不好甚至是非??菰锏?。那么,教師怎樣才能指導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逐步完成英語教學目標規(guī)定的要求,又不感到枯燥乏味,而能愉快地學習呢? 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生是“有力量、有創(chuàng)造力的?!边@種創(chuàng)造力是人類經(jīng)過幾十萬年與環(huán)境斗爭,獲得并傳遞下來的才能之精華,發(fā)揮、加強、培養(yǎng)這種創(chuàng)造力便是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他明確指出: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它能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于創(chuàng)造工作。強調(diào)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為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他認為教育者應加入到被教育者中去體驗他們的生活,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然后進一步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解放出來,把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自由還給學生。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
1.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之能思;
2.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之能干;
3.解放學生的雙眼,使之能看;
4.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之能談;
5.解放學生的時間,不逼迫他們趕考,使之能學習渴望學習的東西;
6.解放對學生不必要的約束,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梢?,陶行知先生是十分相信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的,只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要有先決條件,即上述“六大解放”。只有“手和腦在一塊干,才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币虼耍鶕?jù)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我們教育者必須想辦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自立、自動和自覺精神,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苯逃邞摰呢熑问侵笇Ф皇谴鎸W生學習、思考和創(chuàng)造。另外,教育者必須以寬容而不是自流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敖逃咭髳鄣仙哪赣H那樣寬容愛迪生”,“要象利波老板那樣寬容法拉弟”。
所以,陶行知先生倡導解放學生的主張,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所采取的自動的方法、自覺的方法、啟發(fā)的方法、手腦并用的方法等,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是極為精當?shù)?。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對我們今天的學校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我的體會是,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靈活運用教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與其生活相關的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學習時有著明確的目標,帶著具體的任務,在活動中發(fā)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交流與合作等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目前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才成了大家都很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
下面是我對一個小組合作學習案例所作的分析:
一、案例背景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新課標提倡的合作學習已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然而,合作學習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流于形式,華而不實”,“著眼問題,淡化過程”,等等諸多不良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嚴重的影響了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的有效性,也引發(fā)了許多老師對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的懷疑。在這一背景下,中央教科所韓立福博士將小組合作這一方式帶到我們課堂中來。這一方式在我校也得以推廣。
二、課案的觀察描述
合作學習首先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nèi)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對學生的認知、情感、自信心、同伴關系等產(chǎn)生積極影響。課前,老師按6人一小組,把學生分成1—9九組,每個小組可由不同能力、性別、性格、文化背景的學生組成,每組選一位組長。為了競爭需要,黑板上貼上七個不同顏色的有磁性的棋子,每個棋子代表一小組,每組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并向?qū)W生說明哪組合作的好,問題回答的對,代表那組的棋子就能向前移動,最后看哪組的棋子最向前,那組就獲勝。
課中,-in
老師先放了些自已在各地旅行時拍的照片,美麗的照片立刻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問:從這些照片能推斷出老師喜歡什么?學生很容易的回答出了traveling.老師又緊接著問:what do you think is important for traveling? 有學生舉手回答,這時老師就把黑板上該學生所在組的棋子向前移了一步,學生熱情馬上攀升,爭先恐后舉手回答,聽了許多不同的答案后,老師把答案引導到了第一個活動的主題:packing is quite important for ge input.老師拋出了話題:different trips need different do you need to pack for the following trips?(a beach vacation and sightseeing in a city).給學生三分鐘時間,小組討論,并且給每一小組只發(fā)一張匯總表,讓他們把想到的東西記下,時間到后,各組都停下,學生舉手很活躍,叫第一組匯報時老師先問:“how many words do you have?”該組匯報完畢后,老師把該組的棋子移動了兩步,這下教室沸騰了,叫下一組時,先說:“which group has more words?”并且學生匯報時不能重復前面組提到的。當然,這一活動中,老師并沒忘掉黑板上各組棋子的前進步伐。
ing task.處理課文中的聽力部分,讓學生看課文中的圖片并猜:what are the family going to do ? what have they done for their trip? 完成1b聽力。
ge input.聽力完成后,老師又提了問題:what else do we need to do before leaving home ? 再次讓學生小組合作,列出盡可能多的短語。像lock the door and windows, feed the pets, turn off the tv and lights等等。同樣的,小組匯報時又掀起了一個高潮,學生都希望自已組的棋子能前進的更遠,爭先恐后舉手,連平時比較內(nèi)向或成績較差的學生都在組員的帶動下高高舉起了手。這時,我注意到老師比較照顧到棋子相對落后的組,若他們舉手,就把機會先給他們。 work.利用剛才學生已列出的短語,老師把本課的語法---現(xiàn)在完成時操練了起來,老師問:if you are leaving home , have you done the following things ? do pair work with the above phrases.a: have you …
b: yes, i have./ yes, i’ve already …/ not yet.i’ll do it in a ing task.又穿插了課文中的2a、2b 聽力練習。
challenge.教師根據(jù)聽力材料內(nèi)容改編了一篇完形填空,讓學生根據(jù)記憶填空白處,又是采取小組競爭形式。
work.教師設計了第三個小組活動:who have looked after themselves well in the past week?
給出的情景是:suppose you are a parent who has not been at home for a a set of questions to learn about what your children have done in the past week.并給出 model: have you finished all your schoolwork?
have you watched tv too much?
先讓學生小組討論,列出盡可能多的問題,再由每組的leader匯報:has already ?, but he hasn’t …
在課的最后,老師還設計了一個teaching evaluation.讓學生對自已這節(jié)課的狀況進行了自評,然后再根據(jù)黑板上各組的棋子,評出了優(yōu)勝組,并給予了獎勵。
三、課堂結(jié)構(gòu)與設計意圖分析
本堂課,老師主要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一,討論旅行時需要準備些什么東西。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討論很熱烈,想出了許多老師也沒想到的東西,通過這一活動,把本節(jié)課需掌握的新詞匯都解決了。
活動二:讓學生討論離家之前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大量短語的列出為下面句型的操練作了很好的鋪墊,有了這些短語,再讓學生操練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have you ? ? 就非常容易了。活動三:把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一直比較困難,而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你是一個星期不在家的父母,回來后詢問孩子在上周的情況,很自然的就用到了have you ?? 句式。在此基礎上,父母親匯報孩子在上周的狀況,又延伸到了現(xiàn)在完成時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用法,has already …
四、啟示
這節(jié)課,合作學習貫穿于始終。但卻沒有出現(xiàn)合作學習形式化,表演化,自由化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規(guī)則
合作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學生不知道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因此。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規(guī)則。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目標、方法、步驟和任務分工,知道學什么、怎樣學、達到什么標準;只有在小組成員明白教師的指令和合作活動的任務時才活動。采用合作學習,切忌在教師自已指令不明確的情況下進行小組活動,那樣可能造成看似熱鬧,實為混亂的局面,這就沖淡了小組活動的意義,降低了小組的作用,更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本節(jié)課,教師對學生的分工明確,每一組都確定好組長,再由組長確定每次活動的記錄員,匯報員等,這樣就避免了為挑選臨時組長,你推我讓,或小組內(nèi)為誰先發(fā)言而爭吵不休造成的學習效率低下.并且,在合作過程中,老師不時的會提醒,請遵循規(guī)則,從而提高了合作學習的質(zhì)量,也就是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
2、活動具有目標性
小組合作時首先要考慮的是是否能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因此, 合作學習的活動設置難度要適中,難度過高或過低都不行。難度過高會使學生們無話可說,甚至無動于衷, 從而喪失合作學習的信心;相反,難度過低,必然造成學生在活動中情緒高漲,爭論不休, 雖然氣氛活躍,但卻毫無意義。換而言之,就是所設計的小組活動要具有一定目標性?!澳繕诵浴奔唇處熢O計的教學活動要準確而適度,使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難度恰好落在學生通過努力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可以達到的潛在接受能力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成功的愉悅感,從而不斷構(gòu)建新的知識結(jié)構(gòu)并使之在合作學習中得到完善,進一步促進思維的發(fā)展。本課中老師提出的這幾個任務都是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既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又有可操作性。這樣的小組合作才有真實的意義,才能收到較好效果。
3、適當?shù)母偁帣C制 高科技時代是競爭的時代,沒有競爭,時代不會向前發(fā)展。學生只有具備了較深層次的集體主義觀念,競爭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本節(jié)課,老師從一上課就宣布各組要進行競賽,最后獲勝的組還可以拿到獎品。每次活動中學生的匯報、回答都能使自已組的棋子向前移。這大大激發(fā)了各組奮勇爭先的積極性,形成組間明爭暗賽的競爭局面,使學生始終處于競爭狀態(tài)中,不斷強化其競爭意識。在本節(jié)課的一次活動中,我看到有一組學生有一名男生沒有舉手,其他組員立刻督促,后來這名男生也舉起了手。通過這種小組競賽的方式,激起每一位學生的關注。這樣就保證了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
4、合理的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是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新課標提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要有利于學生自主的個性化﹑多元化的發(fā)展?!苯虒W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排隊,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把學生個人計分改為學習小組計分,把小組總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jù),形成了“組內(nèi)相互合作,組間相互競爭”的局面,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zhuǎn)向小組合作達標。本節(jié)課中每次活動結(jié)束后,老師都引導學生對小組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對優(yōu)先的組進行表揚,對落后的組進行鼓勵,并給予更多的機會。課的結(jié)束,還讓學生對自已進行個人評價。老師既重視對小組的評價,也重視對個人的評價,激勵了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diào)控了自已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合作精神,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
五、結(jié)束語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xiàn)象之說明,即教育現(xiàn)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敖虒W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jù)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jù)做方法,“事怎樣做便傅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diào)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qū)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jié)。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東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獲”。新課程標準提高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課堂要努力實現(xiàn)從“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向“培養(yǎng)語言能力”轉(zhuǎn)變,每位教師面臨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能力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方法,較快地提高課堂效率”這樣一個關鍵問題。合作式學習為著手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途徑。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李雁冰著:《課程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韓立福著:《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高中英語小組合作案例 高中英語小組活動篇五
高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初探
[摘要]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相互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彼蟀褜W生的交往活動即合作學習納入語言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既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習效果。本文就該模式的內(nèi)涵、實施策略、內(nèi)容及其反思等方面初步探討。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反思
abstract: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 promote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various learning activities such as cooperation、communication and exploration, to improve learning methods, to promote students to help each other, honor and sense of collective experi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help students truly become the masters.”it requires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 into language learning ative learning is a teaching strategy that can fully mobilize the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and improve their study article is aimed to have an initial discussion on aspects such as pattern connota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content and 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reflection
一、引語
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是我們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在學生所采用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索學習等方式中,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小組合作內(nèi)涵
小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 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它是以異質(zhì)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是能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應用于教學之中,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diào)課程從學生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活動的過程?!?/p>
合作學習不僅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同時,學會合作是面向21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與他人的交互作用,對學生理解掌握所學內(nèi)容能起到重要作用。現(xiàn)代教育觀念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認識、實踐、發(fā)展的主體。教師要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在教
學活動中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與合作,建立合作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人人嘗試成功喜悅,它既能發(fā)掘個人內(nèi)在潛能,又能培養(yǎng)集體、團體的合作精神。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接手新的班級時,教師應先盡快將學生的個性特征、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和興趣愛好等方面做一個詳細的調(diào)查,從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角度安排一個英語課堂的座位表。合作學習的分組宜采用異質(zhì)分組的原則,也就是將男生和女生、英語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內(nèi)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種互補。每學期應該調(diào)整一次小組的劃分,以便讓學生有更寬的交往空間。教師要注意協(xié)調(diào)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都盡可能有各科成績各優(yōu)異的學生。小組中只有兩種角色:一種是學習的操作者,一種是學習的檢查者,這兩種角色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當一名成員向其他人說明自己的理解過程或陳述自己的觀點時,其他成員要對其發(fā)言進行評價。
2.有效地開展任務活動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開展合作學習的任務選擇非常重要,必須選擇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才能開展合作學習。如在教學模塊1時foreign foods時,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為除夕的晚餐作準備的任務; 教學moudle 3 the life in the future時,設計給出一個設想20后的“城市”等任務活動。這些活動,學生都樂于參與、上臺表演,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膽量,更提高了他們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這些任務的選擇都非常具有探索性、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使小組合作更為積極有效。
3.教師對學習過程的調(diào)控能力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關鍵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向?qū)Ш痛龠M者,有時還是學習的合作者。教師必須深入到每個小組,認真傾聽大家的發(fā)言,適時地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當小組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時,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當小組活動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并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不能認真參與交流,做與合作學習無關的事情,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教師都要及時地加以引導,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并且不流于形式。在合作學習中,時常會出現(xiàn)因為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況。而在開始采用合作學習這種學習形式時,小組的交流和討論往往容易出現(xiàn)淺層次、表面化而忽略深層、獨特性的探究。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地指導,才能使學生很快地排除障礙,使小組合作活動順利有效。
4.合理的評價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保障
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也將之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在評價時,要做到客觀公正,而且形式要多樣。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yōu)樾〗M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jù),形成“組內(nèi)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zhuǎn)向大家合作達標。此外,還可結(jié)合組內(nèi)成員自評、組內(nèi)成員互評、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自我評價以及師生合作評價等。教師還可根據(jù)課堂觀察、作業(yè)批改、找學生談話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的經(jīng)驗和不足之處,進而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xiàn),再分別作具體的指導,促進每個小組都進行反思,這樣逐漸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班級合作小組形成一個積極融洽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5.形式多樣的成果展示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原動力
合作學習最終要讓各小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梢允钦n堂上的分享,也可以是期末根
據(jù)學期初對各小組布置的各個不同的主題進行一個成果交流會。交流的過程是認知與技能的交流,也是學習過程與方法和情感與價值觀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一次演講,一次總結(jié),一篇讀后、觀后感,甚至以繪畫、相片和圖片的表達方式,或以唱歌或表演的方式等。交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合作的興趣,并且能得到相當?shù)某删透?,這些都為合作學習的成功提供了原動力。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根據(jù)教學安排和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
1、合作預習新課
a、預習單詞。英語新授課的教學中,對于“new words“的處理,筆者曾看過一篇文章,深受啟發(fā),現(xiàn)將其中單詞教學的過程介紹如下:
1)be seated in groups.(將全班同學分成六個小組,每組6—8人。上課時小組成員圍著課桌坐成一圈。)
2)write down the new words while listening to the text.(教師講解教學目的后,學生聽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記下所聽不懂單詞的大致音標。)
3)make sure what the new words mean in each paragraph.(學生打開書,每個小組負責尋找課文里一個自然段中的生詞。組長將小組成員所寫的單詞集中,確定該段生詞分別是哪些。小組成員分工,通過查詞典和討論,找出它們的讀音、用法及例句,并將它們按順序?qū)懺诩埳?。每組約有3—4個生詞。)
4)show the results of each group.(各小組準備就緒后,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與展示。代表們將寫著生詞、音標和意義的詞匯表放在投影儀下,再簡要解釋生詞的發(fā)音與詞義。)
5)show the correct answer of the teacher’s.(各小組的學生將所有的生詞解釋完畢后,教師出示自己早已準備好的標準版本,并將這份書寫清晰的生詞表放在投影儀下,請個別學生逐詞朗讀,糾正不正確的發(fā)音后,帶領全班將全部生詞朗讀一遍。)
6)competition.(按生詞的順序,各小組派一位代表參加“make a sentence with the new word.”競賽。)
7)teacher’s comments.整個新授單詞的教學過程不到8分鐘,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了單詞學習的活動。老師組織了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完成不同形式的“tasks”掌握了生詞。如,有的同學負責查字典、有的負責解釋詞義、有的負責記錄。每個組員不僅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和參與了本組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在交流過程中分享受了其他小組的學習成果。最后的競賽活動把整個課堂的氣氛推向高潮,學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b.預習課文(包括查閱詞典,找相關背景知識的資料,找出重點、難點,提出質(zhì)疑以及預做課后練習等),小組的每個成員分別做好準備,再相互討論、補充,再指定代表小組發(fā)言的成員(答題的小組成員不能固定),記錄小組的集體成績。例如,在學習module4 ethnic group 這一課時,教師布置如下課前學習任務: much do you know about yunnan ? do you know the music ,the women ,the scenery and so on ?搜集其他有關云南的材料。
c、課前表演。課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課開始的前5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讓學生圍繞學過的,將要學的或課外的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采用英語表演的形式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以便學生迅速、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前表演形式一般有對話表演、講故事、看圖說話、游戲、提問等。教師可以把表演的任務落實給某一小組,每一小組在學期中都有表演的機會。例
如,在筆者所任教的二年十班,就組織了詩歌的小競賽。以便學生更多了解唐朝詩歌。
d、課前活動還可圍繞當日天氣、學生出勤、班級記事、新聞報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課前幾分鐘報告”活動。
2、合作進行課堂活動。
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應自然融入課堂教學設計之中。高中英語教材題材多樣,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好素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便于小組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言語交際活動。
a.合作表演對話
英語教學的任務不僅要求學生能開口,而且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定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F(xiàn)有的中學英語課本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dialogue”。在教師呈現(xiàn)對話內(nèi)容后,若讓每個學生在全班表演,課堂教學的45分鐘(或40分鐘)就會明顯不足。這時適宜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例如,module oliver asks for more“是一段較長的對話。在堂上有限的時間內(nèi),讓每個學生背誦3個不同角色的對白,大多數(shù)同學會有困難。若按角色讓3位同學分擔不同的”task“來分別扮演oliver, warden和the others。在各人熟悉對話內(nèi)容的基礎上再“combine”。這樣先將“dialogue”按角色拆分,再按情節(jié)“匯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降低了對話的難度,保證了每位同學有機會開口,為小組成員共同分角色排演對話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b、合作完成作業(yè)
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進行一些拓展性的學習活動,給予學生一定的“task”。例如,學習完the life in the future, 教師請同學以“the life in future“為題做一份英語宣傳報。對于部分同學來說,單靠個人的努力難以完成“project”。這時可以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四人分別擔任“editor, designer, writer“等角色。各盡所能,共同努力,合作完成“project”。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也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c. 合作進行辯論
語言的學習不僅在于語言知識的記憶,更在于語言的應用,并通過語言的交流和思想的溝通不斷提高。因此,教師應結(jié)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一系列的“task”。如,組織一些有意義的“discuss” 或“debate"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文章中的內(nèi)容時常會有不同的看法,甚至還會出現(xiàn)彼此不同意對方的觀點。這時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們各抒己見、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如:
課題:no smoking, please!
學習完課文后,老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
◆ task: debate on “ tobacco companies should be closed.”
◆ group work:
1.小組自報正方或反方。
2.小組成員在課文中或上網(wǎng)搜索,找出有關材料或從實際生活中取證。
3.小組成員分工:提供觀點、記錄、辯論(由口語好、反應快的同學承擔)。
4.組織辯論的材料。
5.小組內(nèi)模擬演講。
6.組際正、反方辯論。
7.教師點評。
◆ result:
positive: tobacco companies should be closed, because they produce nt 1.many people died of nt 2.smoking makes the air nt 3.smoking burns(wastes)lots of nt 4.tobacco companies always persuade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to start smoking the young people can′t get enough money, they will steal nt 5.smoking is harmful to man′s will cause lung it will make many families ve:tobacco companies should not be nt 1.tobacco companies pay a large amount of taxes to the nt 2.tobacco companies can provide many jobs for nt 3.smoking can help people thinking clearly, and many good ideas come into being during smoking.通過小組討論或辯論,學生的英語反應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同時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尊重和張揚。
另外,在“discuss or debate”中,由于學生個人認識問題的局限性,單靠一個人回答問題往往不全面。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組內(nèi)的幾個成員充分發(fā)表意見,通過有意義的協(xié)商和共享,相互補充。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從同伴那里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其他途徑,不斷從別人的發(fā)言中受到啟發(fā),既培養(yǎng)了學生全面考慮問題的習慣,也提高了學生的發(fā)散型思維的能力。
3.合作進行復習
當學生對某一階段所學的知識有一定的理解,但又缺乏完整的認識,如果僅靠教師的堂上講解,不可能解決每個學生的具體問題。在英語復習課中,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小組活動。例如,復習“attributive clause”時,教師在介紹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后,可開展“group work”。
1.每位同學回憶“attributive clause”的組成規(guī)則、用法及相關的例句。
2.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分別負責:“關系詞”關系代詞,關系副詞、關系詞的應用、例句的補充。
3.各小組展示合作成果。
4.學生分享學習經(jīng)驗。
5.教師點評。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發(fā)揮群體力量,使學生在對相關知識的分析、歸類、匯總過程中進一步建構(gòu)、完善認知圖式。
五、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
通過親身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遠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合而不作” ﹑“合而濫作”的低效現(xiàn)象:
1、課堂出現(xiàn)冷場現(xiàn)象,學生合作不主動
在開展小組活動的課堂上,學生有時鴉雀無聲,出現(xiàn)“冷清”場面。有時許多學生并沒有真正用英語參與討論,小組成員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后不商量、不討論。要么自己埋頭單干,要么若無其事地做與之無關的事,并沒有真正參與到討論與合作中來,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沒有發(fā)揮出來,使合作流于形式。
2、分組活動時間有限 學生合作不充分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有時教師在布置組織小組活動任務時,沒有給學生就所布置的任務以充足的思考和討論時間。一旦個別小組展示了活動成果,教師就匆匆忙忙結(jié)束任務,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會使問題的討論僅停留在表層理解而缺乏深度,許多學生只好被動地接納別人的觀點而無法闡述自己的想法。長此以往,學生對合作學習容易失去興趣。
3、合作學習活動不夠深入。
由于缺少明確的合作學習問題, 小組成員往往是想到哪說到哪, 而且有時候小組成員各自為政,之間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能深入開展。
4、角色分工不到位
小組合作學習中,各人擔當?shù)慕巧容^固定,往往由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代表發(fā)言,而忽視了表達能力較差學生的鍛煉機會。合作學習時,不少同學在小組活動中無所事事,或做與小組活動無關的事情,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自然成了各組名副其實的代言人,而學習困難和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只是其陪襯。
六.體會
總之,合作學習模式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同時,合作學習突出語言的運用,重視語言的實踐性和語言能力的獲得。重視小組合作交際,重視生生互動,使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協(xié)調(diào)和相互競爭的品質(zhì)得到了培養(yǎng),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解決個別差異,縮小兩極分化,有效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
最后,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正在探討和嘗試的教學模式,它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實施新課標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需要,它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是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的理念。不僅要求學生動手、動腦,而且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與合作。因此,我們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適應變化,從而推進英語課程的改革,達到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目的。相信在新課程探索的道路上,我們能走得更遠,我們的隊伍會更龐大,讓我們一起同心、同行、同樂,將合作學習模式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日趨完善,讓初見端倪的新課程撐起素質(zhì)教育的大廈。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99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