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的樂理知識要點是什么 古箏的基本樂理知識優(yōu)秀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23 22:29:08
古箏的樂理知識要點是什么 古箏的基本樂理知識優(yōu)秀
時間:2023-05-23 22:29:08     小編:zx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古箏的樂理知識要點是什么 古箏的基本樂理知識篇一

面板

一臺古箏的音質(zhì)取決于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陽面中段為最佳,陽面是指整株桐木置于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為陽面,去頭斬尾為中段,一般以9-12年樹齡的桐木為最佳,尤以河南蘭考的桐木為最佳,沙土地,木質(zhì)疏松,利于音質(zhì)的傳導。

專業(yè)演奏古箏的面板以通紋為最佳,中音區(qū)紋理間距5-9厘米,高音與低音區(qū)間距1.5-2.5厘米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一般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數(shù)采用弦切工藝。

琴弦

早期的琴弦以馬尾、鹿筋為原料,到了當下這段時期以尼龍鋼絲弦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韻味,琴弦以德國進口鋼絲為主,含碳量均勻,壽命長,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寶泉牌、敦煌牌為代表,較受專業(yè)人士歡迎。

箏碼

一般來說紅木古箏配套紅木箏碼,楠木古箏配套雞翅木箏碼,紫檀古箏配套紫檀箏碼,亦有說法以色木為箏碼最佳材料,但是尚未有定論,箏碼要求紋理垂直向下為最佳,上嵌牛骨,擱弦槽一般為對應琴弦的1/3深度為最佳。

古箏的樂理知識要點是什么 古箏的基本樂理知識篇二

樂音

在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里,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音。這些音有的聽起來纖細,有的聽起來粗獷。有的顯得柔和,有的卻顯得低沉……。真可以說是千姿百態(tài),變化無窮。音樂就是一門音的藝術(shù)’。

根據(jù)聲音產(chǎn)生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把音分成兩大類:一類叫做樂音,另一類叫做噪音。樂音有固定的音高,又和諧、又好聽。鋼琴、電子琴、小提琴、二胡等樂器奏出的音,人們在唱歌時發(fā)出的音都屬于樂音。音樂世界主要是由樂音組成的。

音名 唱名

為了稱呼音樂中所使用的樂音,人們采用了七個英文字母。這七個字母的排列是從c開始,依次為c、d、e、f、g、a、b,這就叫音名。而在唱歌的時候,我們用do、re、mi、fa、sol、la,si來唱出樂譜上的音,這就叫唱名。音名與唱名既有聯(lián)系,又具有不同的用途,各自運用于不同的場合,使用時要多加注意。

在中國民樂中有特定的調(diào)式,即五聲調(diào)式,五聲即:宮、商、角、徵、羽。

基本音級

循環(huán)使用c、d、e、f、g、a、b七個音名,這些以七個音名為名稱的音就是基本音級。

半音 全音

音與音之間最小的音高距離叫半音,兩個半音構(gòu)成一個全音。在簡譜中,7、1之間及3、4之間是半音。

古箏培訓中的樂理知識要點

音符

樂譜中表示音的長短的符號叫音符,在簡譜中用1、2、3、4、5、6、7表示。

平時在樂譜中常見到的音符有:全音符(如5 - - - );二分音符(如5 - );四分音符(如5);八分音符(如5 )。

音符相互之間的長短關(guān)系,就跟它們的名稱一樣:全音符=2個二分音符=4個四分音符=8個八分音符=16個十六分音符。

休止符

樂曲中的音響并不是一直不停的,有時中間會有間斷,出現(xiàn)無聲的時間,這時,就用另一類符號——休止符來表示。休止符的名稱與音符名稱相似,簡譜中用0表示。常用的有:全休止符0000。二分休止符00,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 0。全休止符的長度相當于全音符。二分休止符的長度相當于二分音符,等等。

附點音符

有的音需要延長一定的時間,記譜時就在這個音符的右邊點上一個小圓點,這個小圓點就叫附點。這個音符也就被稱作附點音符。附點增加原來音符時值的一半。常用的附點音符有:附點四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等等。

附點休止符

知道了什么是附點音符,你也就知道什么是附點休止符了,附點休止符同樣也是增加原來休止符時值的一半:

延音線 延長號

要延長某個音的時間,除了用附點之外,還常用另外的兩個方法。一個方法是用延音線把幾個音高相同的音連在一起,演奏的時候,這幾個音加起來奏成一個音。如:5---∣5--- 。

另一個方法是在音符的上方加一個延長號。延長號的樣子像一個眼睛 ,它表示可以根據(jù)需要自由延長這個音的時間。延長號也可以用在休止符上。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99595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