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巴金讀后感500字 家巴金讀后感300字優(yōu)質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14 07:20:32
家巴金讀后感500字 家巴金讀后感300字優(yōu)質
時間:2023-05-14 07:20:32     小編:cyyllee

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巴金讀后感500字 家巴金讀后感300字篇一

大哥覺新是一個忍受者,他雖然有著新思想。他是這個大家庭的長孫,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他被剝奪了學業(yè)與愛情。待父親去世之后,家里的重擔子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只能默默地忍受著,忍受著家庭里任何命運的不公,忍受著自己心愛的梅表姐默默的守寡而不能陪伴在她的身邊,忍受著爺爺的任性妄為……他只是一個忍受者,僅僅只是一個忍受者。

和覺新比起來,覺民就比較開放多了。他和弟弟覺新一起接受西方文化知識的熏陶,有著先進的思想、昂揚的斗志,是新時代的新青年。不久后,覺民愛上了張?zhí)业呐畠?,琴。琴是高家親戚里面最美麗、最活潑的姑娘,她也是一個有著理想、有著抱負的勇敢的新青年。覺民白天忙著功課,晚上按時去琴那里教書。

覺慧是這三兄弟中最具批判與反抗意識的一個人,也是當時社會進步青年的典型代表。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平等地對待各個階層的人。

最后覺新終于領悟到了是舊的制度、禮教和迷信奪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和他的前途。他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他又不能夠抵抗這一切,他只有絕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覺民一起,助三弟覺慧終于逃離了這個家,使他們被束縛著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學一面從事進步的革命工作。

我認為覺新,覺民和覺慧就是現在社會中三個不同的人群。覺新就相當于社會中剛剛畢業(yè)求職的大學生們,他們不停地去聘職,而他們只能聽公司老板的命令。對于這些,他們只能默默地承受,他們不敢對老板傾訴,也不敢反抗,他們就像覺新,在這個大公館里面,不敢說話,不敢反抗。覺民覺民就像現實中的中年人,非常穩(wěn)重,成熟。而三弟覺慧就像沖動的青年,不顧后患地去追求。這樣雖好,但是不顧后患未免表現得太沖動了。

《家》是巴金的著作,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封建社會中舊制度的無情,它給我的印象很深。

巴金說:“我不要單給我們的家庭寫一部特殊的歷史,我所要寫的應該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歷史,這里面的主人公應該是我們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見到的,我要寫這種家庭怎樣必然地走上崩潰的路,走到它自己親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寫包含在那里面的傾軋、斗爭和悲劇。我要寫一些可愛的年輕的生命怎樣在那里面受苦、掙扎、而終于不免滅亡……我寫《家》的動機也就在這里?!?/p>

家巴金讀后感500字 家巴金讀后感300字篇二

很久沒有讀書了,很有沒有讀一本紙質書籍了,很久沒有讀一本紙質的名著書籍了。隨著生活的循規(guī)蹈矩,隨著理想的淡化,隨著奮斗的缺失,心也逐漸蒼老了,人也已經懶散墮落了。讀一本書仿佛也不如看一會電視、上一會網感覺更愜意一些了,此心此意下,斷斷續(xù)續(xù)地看完《家》這本書。

就這本書的給我的第一感覺,思想是赤裸裸地、叛逆的,文筆是文藝氣息很濃的,總讓我有種不自覺的感覺,感覺書中充滿了青澀。后來得知是巴金老先生二十七時作品,寫作手法當然也和當時的時代特色有關。我理解書的內容大都是對舊的封建家族、封建舊思想進了批判,書中覺慧對舊勢力的抗爭與覺新的順從形成了鮮明對比,令人印象深度。

那曾經封建舊家族壓力就有如此的巨大,作為當代的我在讀該書前是不曾了解的,幸好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時代畢竟是在不斷的進步當中。然而,就現在而言,婚姻生活中來自家族的壓力也并非完全杜絕,來看家庭地、社會地壓力的依然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前天剛從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說是一對新人剛結婚五天,新娘便割腕自殺身亡,原因是男方在婚前已經買了車房,極不情愿的情況下給了女方十五萬財禮,女方父母也承諾婚后嫁汝返還,結果婚后女方父母不想返還,想留給自己將來的兒子做結婚等費用,在此情況下,新娘面對父母的失信及男方的追討,為了區(qū)區(qū)十五萬元,萬般無奈之下選擇了了結此生。這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悲劇,“家”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當中,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就現在而言,家族、家庭的影響是有利也有弊,多少有緣人因為家庭的因由而未能牽手。

書中也多少寫到了許多對軍政府的黑暗、社會的腐朽,報社的被禁,理發(fā)的被批,思想無法解放,人權無法獲得,時到如今我們究竟進步了多少呢?

書中覺慧的叛逆很容易讓我想起上初高中對學習及家長壓力的叛逆,雖然我們?yōu)榈哪繕瞬灰粯?,我的目的也不宏大,但是有幾分象書中的那種心理-不服從。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工作,融入了社會,有了孩子,激情也少了,思想也固化了,不知在將來,兒子是不是象我之前的逆反一樣對抗著我,我是不是也會象許多無奈的父母一樣,只是一味地管制呢??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90195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