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一次聚會作文200字 一次聚會作文500字篇一
今天早晨,我剛吃完早飯,就收到好友逸昀的e----mail,她說今天我們要舉行一次同學(xué)聚會,地點就在我的錄影棚里,聽到這個消息,我樂得一蹦三尺高,連忙穿上外套,興致勃勃地向錄影棚走去……
說到這兒,我得自我介紹一下,如今的我可是今非昔比啦!我是聞名全國乃至世界的中央電視臺的特級主持人,我主持的節(jié)目mab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睞,今天,我就要與朋友們一同到我那占地120萬公頃的錄影棚里一敘前緣。
好了,言歸正傳,“嘀”的一聲,隨著氣墊船的嘎然而止,我已經(jīng)來到了華麗的錄影棚門前,“胡戎”!有人叫我,我尋聲望去,喲,全都是我的兒時好友,可如今的他們可都是不比從前了,你瞧,當(dāng)年班上的“小百靈鳥”------蔚結(jié),現(xiàn)在成了當(dāng)紅的歌后,前后左右全是身高馬大的保鏢,她頭上戴一頂漂亮的白色尼龍風(fēng)雪帽,鼻梁上架一副鑲金邊的墨鏡,簡直酷呆了。再看那逸昀,呵!一身淺藍制服,面帶微笑,一副十足的空姐樣。咦?這是誰?我瞪大了眼睛,嘿!這不是阮珊嗎?衣著樸素,戴一副黑邊眼鏡,儼然一副文學(xué)家的模樣。數(shù)來數(shù)去,怎么少了夏珺呢?曉潔告訴我,夏珺已是了國家特級向?qū)?,工作太忙了,要給眾多的海外游客解說,所以不能前來參加聚會?!昂郑爝M去吧!”蔚結(jié)催促到?!芭?,你瞧我,差點兒忘了?!蔽乙慌哪X門,挽起大家的手向錄影棚走去……
一入座,阮珊就滔滔不絕地說開了,果然不愧為文學(xué)家,出口成章,要不是我打斷她的話,她非得說出一部長篇小說來。她還送給我們每人一本她的著作------《方與圓》。
我們越談越來勁,蔚結(jié)竟興奮地唱起歌來,一曲“天涯若比鄰”盡,將聚會的氣氛推向高潮,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跟著節(jié)奏拍起了手來。
曉潔在一旁一直插不上話,有些著急了,待我們安靜下來,她潤了潤嗓子說:“你們可知道,我終于實現(xiàn)了兒時的夢想,環(huán)游世界,成為一名旅游家?!闭f罷,她便介紹起她的旅游經(jīng)歷來……
……
時間過得太快了,轉(zhuǎn)眼間,月亮姑娘已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爬上了樹梢,深藍的天空中,一群調(diào)皮的小星星,正一閃一閃地眨著眼睛。時針和分針也都拔到了“12”上,大家都該走了,我依依不舍地依次與同學(xué)們話別,多么希望時間能停止在這一刻。
聚會結(jié)束了,我們相約“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到那里,我們的變化又該有多大呢?
逸夫小學(xué)五3班 胡戎
教師點評:本文作者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想象了20年后兒時的伙伴都有了非凡的成就,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見面時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歡聚時的激動氣氛令人激動。表達了小作者的美好愿望:但愿同學(xué)們都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一次聚會作文200字 一次聚會作文500字篇二
昨天,6月30日,我在家里舉辦了一次聚會。這次聚會來了13人,樂萱和沛熙是最早來的,他倆前腳剛踏進我家門檻,后腳就大呼小叫地朝電腦狂奔而去,把奶奶扔在客廳看動畫片。
郭凡和伊慧隨后趕到,也擠到電腦前玩了起來。最后人來得差不多時,人人都想玩電腦,我多次提議下樓都無人響應(yīng)。我靈機一動大聲吼:“誰再不離開電腦,中午誰就請客!”這怎么得了?大家又“轟——”地往樓下沖。
我們選擇的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目標(biāo)是沙灘。到了沙灘,大家各自組成小團隊:沛熙開始“本世紀(jì)最偉大的工程”——修建一條沙壩;伊慧和李陳涵開始“第n次 世界大戰(zhàn)”,也就是打水仗,兩人拼得渾身濕透;樂萱、藝琪和陳沛峰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dāng)仁不讓座是好品德與社會綜合實踐高于理論之勢(呼~累死我 了)成立了釣魚,啊不,捉魚小組,開始舉著一次性杯子到處亂撈;小喬姐、依璘和郭霽明沒有下水,坐在岸上看熱鬧,偶爾揮個飲料瓶助威;還有像我和郭凡這樣 的滿世界亂跑(此為夸張),到處閑逛,看到誰需要幫忙就拉一把(打水仗者除外,我們是要命的),口頭支持伊慧(“伊慧,你有換洗衣服,他沒有,跟他玩命 打!”)美其名曰“在精神上壓倒對方”。
中間有一個小插曲。郭霽明搖著飲料瓶大叫“打倒何伊慧!”,手沒握緊,一不留神把飲料瓶扔進了水里,剩下的飲料倒了出來。于是此瓶“淪落”到給大家運水引魚的程度,甚至成為“戰(zhàn)士”們的武器,最后還變成大家的洗腳瓶。本人在此為此瓶默哀三秒。
下 午再回沙灘時,我們的行列里多了三個人——婕彤、陳萱和班長。不知是不是因為受到她們的鼓舞,大家無一例外,全部下水。(自然后來“小濕人”也不在少數(shù)) 大家又開始打水仗、捉魚,但有些人開始幫沛熙開鑿一個“瀑布景觀湖”(實為“帶滑道的,水深約如腳掌厚的臉盆大的水池”)。說是瀑布,不如說是泥石流滑道 ——每次試驗時總伴有大量泥沙傾瀉沖刷而下。不過我非常喜歡他的設(shè)計:在水池斜上方發(fā)掘一個臨時的蓄水小池(約是大池的1/3), 通過滑道連接大池。最令人拍案叫絕的地方是小蓄水池的滑道口:為了加大沖力,沛熙在滑道口筑了一小撮泥擋著,讓人往蓄水池灌水。等水快滿時,他猛然把泥掏 去,水便滔滔不絕地沖向大池,同時也帶下許多泥沙淤積在滑道下,只需毫不費力地挖走,滑道就變得又深又平滑。真是既往大池灌了水,同時也開鑿了滑道,且不 費吹灰之力,一石三鳥!
當(dāng)我們魚捉了一大罐,工程筑了一大片,自己身上也濕了一大塊時,大家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84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