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心得體會模板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05 10:21:23
最新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心得體會模板
時間:2022-12-05 10:21:23     小編:zdfb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jīng)驗。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心得體會篇一

雷夫老師不是超人,不是資深的教育家,更不是成天坐在主席臺上大講教育改革、大講國民教育的專家。這一點他在書中寫到:“我痛苦地認識到自己不是超人。數(shù)以萬計的老師都在努力另辟蹊徑,我亦如此。像所有‘直正的’老師一樣,我經(jīng)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床上睡不著,為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的?!?/p>

雷夫老師的學生為何成功,我認為首先考慮的一個詞就是“愛心”,其次是“信任”。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用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里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示紀律、公平,并且成為孩子的榜樣。正如他所說的:“孩子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p>

《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不是什么系統(tǒng)的教育理論,更不是教育改革指導綱要,而是雷夫老師從教25年來用愛心、信心教育每一個孩子的做法,是教學當中的反思積累。但字里行間包含了雷夫的教育思想、教育

方法

和有效行動。雷夫倡導“沒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復強調知識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品,他運用了“道德發(fā)展六階段”理論: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取悅某人——我要遵守準則——我能體貼別人——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這第六階段的道德要求與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慎獨”不謀而合。他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終身閱讀的習慣,注重寫作的培養(yǎng),并在游戲中學習數(shù)學,他讓學生熱愛地理和歷史,和學生做實驗,培養(yǎng)學生音樂和美術的修養(yǎng),熱愛運動,學會管理自己的財務。所有這些,看似和普通老師沒什么兩樣,但在每項教育活動中,都充滿了雷夫的智慧和激情,學生和他在一起快樂無憂,每項學習學生都投入極大的熱情,尤其是演莎士比亞的戲劇和旅行兩項活動,更讓學生全情的投入和無限的熱愛。

雷夫也是在標準化測試的大環(huán)境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辟蹊徑”,即實現(xiàn)了“終身性”教育,也沒有影響應試的效果。引起我心靈微震還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斷思考的態(tài)度。曾經(jīng)他自認為自己的科學課上的很完美,并讓他的繼女來欣賞。女兒一句“將來沒有一個學生會成為科學家或從事研究工作”,使雷夫陷入了思考。他沒有固步自封,而是沉下心來尋找問題,最終找到原因,改變了方法,后來的學生不斷的有科學家或醫(yī)生等科研工作者出現(xiàn)。

因為對工作的愛與專注,才會出現(xiàn)“頭發(fā)著火了”也不自知;因為對孩子的愛,才會不自覺得要對孩子進行終身有益的教育?!拔視降貙Υ恳粋€班級里的學生!”這句話相信所有教師在接手一個新班時都說過,但能堅持到最后的有幾個?

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的眼里,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為什么能做得這么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產(chǎn)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

兒童

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愛是教育的根本。

應從“教書”轉為“育人”。只有這樣,才能像雷夫老師一樣,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材,而不至于學生學不會一點書本知識而發(fā)火,生氣?!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指出:“努力培養(yǎng)造就數(shù)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shù)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碑吘?,我們培養(yǎng)和造就的多數(shù)是“數(shù)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中的一部份,而不是“一大批”拔尖人才。如果老師要在小學階段就培拔尖人才,那么,要中學、大學干嘛?

當其他同齡的孩子還在看學校派發(fā)的基礎讀本,老師還在拼命地、反復地講解公式、考試方法的時候,第56號教室的孩子們已經(jīng)開始品味經(jīng)典名著了;他們通過旅游來學習歷史,通過親自的動手實踐去接觸自然科學,通過

體育運動

了解團隊合作的價值。而我們的老師呢,將學生課桌拼在一起,讓學生頭對頭,扭頭看黑板,以為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這可能嗎?

即使我們無法做到雷夫老師這樣優(yōu)秀,但我們應該知道,教育蘊含著無限的可能。今天,你根本無法預知你將會為明天的學生造成什么樣的影響。作為老師,不應該只局限于三尺講臺,只局限于課本,只局限于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xiàn)代化。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7947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