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溫度和溫度計教學反思篇一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推薦度: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推薦度:
初三物理教學反思
推薦度: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反思
推薦度:
初中物理教學總結(jié)
推薦度:
相關(guān)推薦
11月24日,星期五,我在本校實驗室上了一堂區(qū)有效教學研討課,課題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jié)溫度計,學生為初二(2)班學生。學生的基礎和學習習慣都比較差,剛過去的中段考全校倒數(shù)第二。不過因為我是班主任,而且對學習抓得緊,成績有上升的趨勢。
下面說說教學反思。
在課題導入部分,我考慮到這一節(jié)是整章書的開頭,必須要有一個總領性的導入;而且學生第一次上全區(qū)公開課,有點緊張,必須要設計一個能讓他們放松的開頭。碰巧,當日是“20xx年廣東國際旅游文化節(jié)”的開幕式。于是我先貌似隨便的問了一句:“明天星期六了,大家有什么好的活動安排?”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一開始自然不敢放肆,于是我讓學生讀了《廣州日報》11月15日刊登的旅游文化節(jié)的活動安排。學生聽到“美食節(jié)不設門票”,果然有所放松。然后我及時提問:“如果開幕式下雨怎么辦?”有學生接口:“打傘去!”我又讀了《廣州日報》11月22日的一則新聞,引入“人工降雨”這一話題,完成了總領性的導入。然后追問:“水、霧、雨、雪、霜的本質(zhì)都是水,是什么因素導致它們有不同的形態(tài)?”,這樣就引出了“溫度”。全過程耗時少,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得到放松。
在課堂中部,為了說明℃的讀法,我引用了“新聞日日睇”當中一段,本土新聞人氣節(jié)目、本土語言,也起到了調(diào)動課堂氣氛、達成目標的作用。
教材安排了“自制溫度計”的演示實驗來說明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制成的。我考慮到學生在小學自然已經(jīng)學過了這一內(nèi)容,而且自制溫度計如果太小后排學生看不清楚,如果太大精確度難以保證,于是就取消了這一演示實驗,轉(zhuǎn)而布置為課后動手作業(yè),從而節(jié)省了時間。今天收到學生作業(yè),大多數(shù)都能完成,有幾個精度還不錯。
以前做光學實驗時,實驗桌上實驗器材太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紀律很難保證。這次我吸取了教訓,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一樣一樣的發(fā),同時鼓勵學生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效的預防了學生走神。
在“溫度計的使用”環(huán)節(jié),我根據(jù)教材編排目的,直接討論出正確操作方法,節(jié)省了課時。同時貼出了錯誤的操作(實驗室溫度計拿出來讀數(shù)、用體溫計測沸水導致體溫計損壞、在測量時溫度計不豎直放置),起到警示作用。后來實驗時,學生操作普遍正確,也減少了器材損耗。
本節(jié)課已經(jīng)準備了冰塊、沸水、未定標溫度計。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沒有考慮到“物盡其用”,對于攝氏溫標定標這一內(nèi)容處理草率,直接“灌”給了學生,沒有動手操作。這也導致了后來學生交上來的“自制溫度計”普遍沒有準確刻度。
在引導學生觀察過程中,語言不夠精煉,指示不夠明確,以致學生觀察太過發(fā)散,對于重要細節(jié)(體溫計“縮口”)反而沒有注意到。在學生做出正確觀察(量程、分度值)沒有及時板書。在談及體溫計的特點時,語言條理性也有待提高,也沒有相應板書。
在“使用溫度計”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估測和測量人體腋下溫度、樣品一、樣品二三項。在這個過程中,布置樣品浪費了一些時間,并且沒有設置學案,多數(shù)學生態(tài)度隨便,效果一般。如果設置學案,項目改為估測和測量人體腋下溫度、當時氣溫、樣品一的話,效果應該會好得多。
s("content_relate");【溫度計物理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物理溫度計教學反思
06-19
《溫度計》物理教學反思
06-19
物理教學隨筆與反思
02-15
物理教學困惑反思
06-15
有關(guān)物理的教學反思
06-20
《慣性》物理教學反思
06-20
加強物理教學反思
06-23
物理教學與網(wǎng)絡的反思
06-24
物理老師的教學反思
06-22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77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