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色彩色彩篇一
幼時,父母的呵護下——紅
童年,玩伴的陪同下——藍
現(xiàn)在的我還真想回到過去,生活在那純純的友誼之下。
少年,學業(yè)的壓迫——黑白
我們在時間的“轉盤”上行走,在生活的色彩中度過一生,只要懂得生活,懂得釋放出自己最真實的色彩,就足夠了!
汨羅市城關中學初二:黃鈺
色彩色彩篇二
百變,所以美麗。
生活如花,記錄綻放與凋謝。
生活似水,感悟起伏與平靜。
生活若云,聆聽變幻與停頓。
生活是金色的。那一個似水年華的童年,充斥著歡樂與天真。整日在幼兒園中嬉笑,唱歌。還記得那一句“娃哈哈,娃哈哈,每個人臉上都笑開了花?!睋P起笑臉,邁開腳步,乘著這純潔的音樂,跳起歡樂的舞蹈??矗且欢谓鹕臅r光,洋溢著淘氣與快樂。
生活是紅色的。那一個緊張忙碌的中學,迷漫著“硝煙”與“戰(zhàn)火”。清晨,拖著一身的疲憊向學校趕去,經過一天的奮戰(zhàn)。夜晚,滿載身心的困乏,邁向回家的路途。看,那一段紅色的時光,被忙碌與困乏填滿。
生活是綠色的,那一段愜意的漫步,放下了一切的包袱。漫步在校園中,好似一只潔白的兔兒。到處啃食著樹葉的鮮美,品嘗著那一叢瓊漿玉露,生活是如此愜意與悠閑。腦海中只有對未來的憧憬,對生活的向往???,那一段綠色的時光,滿載憧憬與希望。
在我的眼中,生活是充滿顏色的。它是金色的,美好、純潔。它是紅色的,激烈、忙碌。它是綠色的,輕松、愜意。
這就是生活,有著五彩的顏色,它變幻不定,在任何時候,可以用任何顏色來形容。
生活是一抹歡樂,滿載生命的喜悅。
生活是一絲哀愁,記錄生命的悲傷。
生活是一個微笑,體驗成功的狂喜。
生活是一滴眼淚,感悟失敗的落寞。
生活是李清照的一句“斜飛包鴨襯香腮”,有著那一絲含蓄、青澀。生活是李白的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有著那一份曠達、豁然。生活是蘇軾的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有著那一腔美滿的祝愿。
生活就是這樣,百變,所以美麗。
色彩色彩篇三
授課教師: 周 瑤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
設計色彩教案
限色法:限色也是概括提煉的有效方法。限色可用多套色過渡到少套色,甚至是黑白兩級色。多套色可相對自由地表現(xiàn)物象色彩的客觀存在狀態(tài),只是對物象豐富繁雜的明暗和色彩關系加以歸納疏理。即將客觀自然的色彩關系,通過色的概括或限制濃縮于畫面上。寫實性歸納只是裝飾寫生中的序曲和引子。
(1)色彩歸納寫生的概念
色彩歸納寫生是銜接繪畫和藝術設計的一座橋梁。它是研究和探討新的繪畫寫生方式,以建立繪畫寫生與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在觀察方法、思維方式以及表現(xiàn)形式上均構成了獨自的指向。比較而言,一般的繪畫性寫生較多采用寫實的方法,以準確表達對象的客觀存在狀態(tài)為目標。色彩歸納寫生則是在面對客觀物象的感性基點上,強化了主觀表現(xiàn)和理性的設計意念,它不以描繪 對象的客觀存在狀態(tài)為目的,而是以設計專業(yè)的造型需要和思維發(fā)展為取向,其訓練的目的在于為藝術設計服務。
(2)色彩歸納寫生與設計的關系
色彩歸納寫生是以專業(yè)發(fā)展為取向的,其訓練目的是直接為藝術設計服務。原因在于,在藝術設計中的造型(包括構圖、形態(tài)、色彩、質感以及形式構成和風格特征)深受功能、對象以及材料工藝的制約,這種制約形成了造型與其用途、生產、經濟等有著不可分割的依賴關系。因此可以說,歸納本身即是一種在材料工藝條件限制下而產生的有效方法。
在工藝生產中,歸納手法是遵循生產條件而設置的。例如,材料工藝性較強的陶畫、漆畫、刺繡、織物壁掛、印花織花、木刻、拼貼、鑲嵌等,都體現(xiàn)了在表現(xiàn)形式中的這種依賴性,適合性或被限定性。用一句話來概括,即體現(xiàn)了在造型中的“裝飾性”特征。
在色彩歸納寫生中,雖然并沒有工藝的直接束縛和制約,但歸納的方法無疑可實現(xiàn)工藝的特征。而拋開工藝看,它又是一種明快的表現(xiàn)方法,呈現(xiàn)出悅目性、怡惰性和一種雅俗共賞的美。
作為獲取裝飾造型能力的色彩歸納寫生訓練,已不僅僅是寫實性色彩造型到裝飾性色彩造型的簡單過渡。更重要的是在繪畫與藝術設計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為功能性要求的藝術設計提供在造型的觀念、方法、技能、形式風格和創(chuàng)意設計等方面的重要方法。
(3)一般性繪畫寫生與色彩歸納寫生的區(qū)別
從造型基礎訓練的角度看,我們可以把色彩寫生分為兩大塊:一是為獲取寫實造型能力的一般性色彩寫生;二是為獲取裝飾性色彩造型能力而進行的色彩歸納寫生。兩者都是視覺藝術造型的基礎,但從更微觀的角度看,前都側重于繪畫基本造型規(guī)律的認識,后者則更側重于對裝飾色彩造型規(guī)律的研究,這里,我們將寫實性繪畫色彩與裝飾性色彩的差異分析對照如下:(a)在觀察方法上,寫實性繪畫要求科學、客觀地認識物象的形體結構特征,認真觀察和分析光源色、環(huán)境色、物體色的相互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裝飾色彩寫生卻著重研究客觀物象在畫面中的形、色的主觀處理和形式構成方法,研究自然色調中各種色相、明度、純度之間的對比調和規(guī)律。
(b)在創(chuàng)作觀念上,寫實性繪畫為純藝術的觀念表現(xiàn)。雖然多以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對象的客觀存在狀態(tài),但在創(chuàng)作機制上相對自由,不必考慮欣賞對象和特定環(huán)境的要求,可毫無限制地表現(xiàn)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個人情感。裝飾色彩造型是受限制的,雖然也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意圖和主張,但其思想觀念、情感個性在通過造型形式媒體的轉換上,要受到欣賞對象和環(huán)境條件的制約。并由于裝飾的內涵多呈現(xiàn)出悅目性、怡情性和某種形式意味。
(c)在表現(xiàn)方法上,寫實性繪畫必須嚴格以客觀物象的形體和色彩作為描繪依據。要求用較“逼真”的色彩去表現(xiàn)對象的形體、結構、空間、位置、質感等關系,畫面著重表現(xiàn)空間虛實關系和形體的立體空間狀態(tài)。色彩受光色關系的制約,基本上是自然色彩的記錄。裝飾色彩造型在形態(tài)上強化物象的平面化或夸張變形,設色上雖也源于自然,但它并不受自然色彩的嚴格限制和束縛,可以在自然色彩的基礎上進行概括提煉,也可根據裝飾美的需要,大膽進行主觀想象和創(chuàng)造。
(d)在藝術風格上,寫實性繪畫具有形體準確、色彩表現(xiàn)豐富細膩、變化微妙,給人一種客觀真實的感受。裝飾色彩由于受裝飾對象和工藝技術制約,形成了明顯的裝飾風格。其色彩一般具有簡潔、純樸、含蓄、浪漫、夸張的特點。如果說,寫實性繪畫色彩具有直觀的感情表現(xiàn),裝飾色彩則偏重于感知基點上的理性表現(xiàn)。
(e)在使用功能上,寫實性繪畫色彩一般屬于純欣賞的藝術品,不必考慮其使用功能。裝飾色彩除了應用于特殊工藝品供欣賞外,一般都需以“實用、經濟、美觀”為設計原則,同時還要考慮使用品的材質、生產條件、材料特性和工藝技術等實用功能的制約。
色彩歸納寫生 一般性繪畫寫生技法
寫實性歸納是相對于寫實性繪畫寫生而言的,它是介于具象性繪畫和平面裝飾繪畫之間的過渡形式。這一階段要求對紛亂無章的物象進行秩序化、條理化的處理。
寫實性歸納的構色,在準確把握其色彩關系的前提下,用有限的顏色去表達豐富的色彩變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對對象豐富微妙的色彩層次進行歸納或限定,如采用分階法、限色法。
(1)、分階法
這是概括提煉最常用的方法。即對每一個單體的物象確定亮、灰、暗等區(qū)階的明暗或色彩。每一區(qū)階的色彩純度、明度不突破此階區(qū)的界限,并把此階區(qū)豐富的色彩層次,概括為一個整色。例如對象中色彩的明度差若為九級的話(其中1為最暗,9為最亮),九級中包括著1到9個豐富的多差別的層次。而在畫面中,我們只須用1—5—9三個級數(shù)的關系來表現(xiàn)1—9個級數(shù)的關系,這1—5—9的關系就是從九級數(shù)中提煉出來的。這種“以少勝多”、“以一當十”的提煉方法,可使形象主體突出,更集中,從而增強色彩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2)、限色法
限色也是概括提煉的有效方法。限色可用多套色過渡到少套色,甚至是黑白兩極色。多套色可相對自由地表現(xiàn)物象色彩的客觀存在狀態(tài),只是對物象豐富繁雜的明暗和色彩關系加以歸納梳理。即將客觀自然的色彩關系,通過色的概括或限制濃縮于畫面上。少套色的設色在一定程序上有主觀意象,表現(xiàn)中要明確、概括,以達到最為整一極至的效果。
寫實性歸納寫生訓練要點解析(1)、構圖
采取焦點透視構圖形式,視點相對固定。在尊重自然的秩序和透視效果的前提下,必須對客觀物象進行提煉、概括。在寫生時,應注意選擇描繪位置和角度。可通過平視、俯視、或抑視,來進行形象的組合和構成,使畫面構圖呈現(xiàn)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2)、構形
在形態(tài)表現(xiàn)上,可充分表現(xiàn)形象的立體感、空間感和質感,但并非是對客觀原形的忠實描摹,而是在遵照客觀物象基礎上,采取減法,對與實的形態(tài)予以細節(jié)和層次上的剪裁、取舍、修飾,通過簡化、集中本質、刪除多余,使冗繁的自然得到修飾、理順和藝術加工,在形象上產生一種凈化、單純、整體的效果。
(3)、構色
在色彩描繪時,不是機械地照抄,模擬自然色彩,而是在準確把握其色彩關系的前提下,用有限的顏色去表達豐富的色彩變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對物象豐富微妙的色彩層次關系進行歸納或限定,如采用“分階法”和“限色法”。在色彩層次上以一當十,以少勝多,使形象主體更突出、更集中,從而增強色彩整體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我們可以把平面性歸納分為兩個單元進行。其一是相對寫實的平面歸納寫生,或稱為“客觀性平面歸納寫生”;其二是變形、變色的平面歸納寫生,或稱為“主觀性平面歸納寫生”。前者在對畫面和形象求以平面化時,要求構圖仍可依照物象客觀存在的空間狀態(tài),形體不作過多的變形,色彩也不作太多變色,給人一種較為與實的平面化效果;而后者則要求在構圖、構形和構色上,根據作者的主觀想法和畫面需要,采取移位、游動的觀察方法,減少透視造成的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重疊、遮擋,建立靈活自由的位置經營關系;形體處理采取夸張、變形的手法,改變客觀形象的自然狀態(tài),使之平面化,構色設置可強化主觀色彩,并多采用平鋪的手法。畫面不求自然客觀的完整,而強調人為秩序和形式構成的完整和新穎。這里,我們把這兩個單元的訓練詳細介紹如下。
(1)客觀性平面歸納寫生 a、構圖意匠
客觀性平面歸納寫生的構圖,整體上仍然可采用一點透視,強調在構圖上的自然序列,但同時要求在面對客觀物象時排除光的干擾,不求光影變化。還必須弱化透視空間,把復雜的立體形態(tài)做平面化處理,將層次豐富的色彩做整色提煉。
客觀性平面歸納寫生訓練要點解析 b、構圖 仍可采用一點透視。畫面中物象的空間位置或組合方式可依照所描繪物象客觀存在的狀態(tài)來布局,但必須迫使一切形象朝平面狀態(tài)轉化,拋棄對客觀對象立體空間感和遠近虛實感的描繪。注意調整描繪的位置或角度,使畫面形與形之間的組合安排舒展、和諧。
c、構形
在對畫面及其形象進行主觀處理進,形體不作太大的變形。在尊重客觀物象基本形態(tài)的前提下,作平面化處理。也就是說,形態(tài)要寫實,但不追求三維立體效果,不求個體形象自身的明暗層次的變化舍棄客觀物象所呈現(xiàn)的亮部、中間部、明暗交界線、暗部、反光部等素描調子的變化。
在形的處理上,可將不必要的繁雜細節(jié)部分進行簡化,使造型簡練、單純、裝飾感更加突出。在單個物體的塑造中,要選擇最完美、最能體現(xiàn)這個物體基本特征的角度,減少因角度不佳而造成的在空間透視上的進深感以及形體之間的互相遮擋。
d、構色
不求客觀物象微妙色彩的表現(xiàn),而是通過“分階法”和“限色法”,將客觀物象五彩斑斕的色彩層次予以充分的概括、提煉、舍棄由色相、明度、純度構成的層次豐富的色彩變化。把單個物體上的色彩作整色處理,強調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固有色的整體對比。色彩也不作太多變色,給人一種較為寫實的平面化效果。當然,也可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畫面需要,強調光源色(條件色)或環(huán)境色的變化,在一些局部可增加主觀色,強化畫面主題,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
(2)主觀性平面歸納寫生
比起客觀性平面歸納寫生來,主觀性平面歸納與生在構圖、構形和構色方面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畫面的完全平面化,因此也是對平面化裝飾手法和樣式的更深入的研究。
主觀性平面歸納寫生訓練要點解析 a、構圖 運用散點透視、多點透視來觀察物象,將固定的視點變?yōu)榭梢苿拥囊朁c,弱化甚至完全不考慮客觀物象的自然組合和遠近關系,化多維的立體空間為二維的平面空間。
在面對客觀物象進行寫生構圖進,原則上可以東寫西抄,上取下拿,舍棄枝節(jié),取其主要。重要的是應將單獨的、分散的、互無聯(lián)系的形象素材有條理、有規(guī)律、有主次的組織在一起,通過大小、疏密、方向或重疊、移位、錯接、倒置等手法,將圖像散開平攤在畫面上,經過人為布局,安排、組成新的形式。
b、構形
形的平面性不僅直接關系到畫面的構圖、布局,同時也是設色依照的基本形象。因此,研究平面性歸納中的造型,首先要學會將客觀立體物象轉化為平面化形體。在平面化構形時,要注重展現(xiàn)對象最具特征和視覺效果的角度,利用平視觀察、剪影觀察和夸張、變形的手法,對客觀原形進行變化。形象的處理強調從形體特征和結構入手,并強調“整形變化”、“萬變不離其宗”。
c、構色
依據客觀對象色彩為本源作變化,但不作單純的固有或環(huán)境色、條件色的簡單模仿,而是在面對客觀物象所產生的基本色彩感受的前提下,加入主觀的處理,強化形象的變色。在畫面色彩的對比中,可運用色彩對比法則諸如調和、均衡、節(jié)韻、點綴、統(tǒng)調等來進行調節(jié)畫面,以取得色彩關系的和諧或完美。
色彩色彩篇四
生命是白色的。冬日的陽光照在雪上,折射出一片雪白的光芒。冰雪覆蓋著大地,毫無一絲生氣,可在這冰天雪地下埋藏著的,是新的生命。
生命是綠色的。春日的森林,樹木開始長出綠綠的新芽。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小草重新冒出頭來。冰雪消融,冬眠的動物們都紛紛醒來,也像小草一般,從洞中探出了頭,用雙眼去感受這個嶄新的世界。綠色不僅代表著新生,也代表著希望。
生命是紅色的。夏日的天空,萬里無云,驕陽似火,火紅的花兒在這燦爛的陽光下,盡情地開放,給予這個世界一片熱情。人們無論是在操場上、教室中,還是在田地間、農場里,都無不在揮撒著自己的汗水,這就是生命的活力。
生命是黃色的。秋日的碩果,結實而飽滿,當秋風拂過樹梢之時,所有的樹葉都變得一片金黃,隨著秋風,如一只只飛舞的蝴蝶,盤旋著飄落下來……農民們忙著采摘果子、割麥子,一切都顯得十分和諧,好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
我認為,生命的色彩就呈現(xiàn)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不論是人們做的每一件事,還是縫隙中長出的一棵小草,都能讓生命充滿色彩。
每個人眼中,生命的色彩是不同的,不管春夏秋冬,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能探尋到更多生命的色彩。
色彩色彩篇五
第一課時《走進色彩的世界》
教學目標:
(1)?通過吸取大自然的物品,觀察、取樣、感受、發(fā)現(xiàn)等,進行主動的發(fā)現(xiàn)色彩及感受色彩給帶來的視覺情感。(人文主題)
(2)?通過學習復習,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識。(技能主題)
課程準備:
大自然的取樣實物(鵝卵石或樹葉)
課程活動流程:
(1)?老師提問? ——?? 感受春、夏、秋、冬大自然的色彩。
(2)?走出教室,學生到校園中撿鵝卵石或樹葉——走進大自然尋找實物,發(fā)現(xiàn)色彩。
(3)?清洗整理實物——仔細觀察手中實物的色彩(獨立觀察、互相討論)
(4)?裁出大小見方的鉛畫紙——動手(邊緣藥整齊光滑)
(5)?尋找手中石頭的色相同時復習色相的相關知識——色彩語言、色相知識。
(6)?調好色相、均勻的涂在鉛畫紙上
(7)?全班同學把上好色彩的紙貼于黑板——制作
(8)?發(fā)現(xiàn)、感受? 從小——大的色相——生活感受、面貌
課程語言設計:(教學片段)
生:是綠色,是冷色同時也有暖色,因為有花朵
師:接著讓學生感受夏、秋、冬的色彩(學生在這里很活躍,閉著眼睛,感受討論春、夏、秋冬的色彩印象。)
師:在這里緊接著設問:那這些是一種怎樣的色彩呢?是人造的還是大自然的。
——全體同學參與回答:大自然的
——很好,知道嗎: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彩色世界里,這些色彩不僅進化了地球上的生命,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人類可以用色彩來指揮交通,識別物品,裝點居室,甚至用它來裝扮人類自己。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大自然的色彩。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感受校園美麗色彩的同時尋找校園中的鵝卵石以及掉在地上的樹葉,并撿起,從中挑選出你喜歡的進教室(學生歡快尋找并樂在其中。)
——大家把收集來的石頭以及樹葉整理,清洗干凈,尋找一個色彩的本貌(這就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色相)
今天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色相以及學來的感覺。
——要求學生用顏色來調配手中的物品色彩(觀察方法,瞇起眼睛,提煉出物品的主要色調)
——并把調好的色彩平涂在裁剪好的的鉛畫紙上。
——全班同學完成后全部貼于黑板(以單塊色彩組合成一片色。全班非?;钴S和驚喜,他們似乎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活感受
(叢中認識到色彩竟然能如此的豐富和富于變化)
——整堂課收尾。
知識點:色相:是指色彩的不同面貌,光譜中有150種可分辨的色相,可以將它們歸納為六種基本色相。在基本的色相中又有三原色,色相是由光線的不同波長決定的,色相是色彩的主要對比因素。
第二課時? 形體與色彩
一 目標
本課的目標在于使學生認識從導體的形體變化的感覺:從單個——多個或更多的形體的色彩所帶來的對學生的不同感受。這是從人文主題方面考慮的。技能技法則是從中能認識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的語言以及廢用材料的再利用,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 課堂準備:
4開大小的卡紙、水粉顏料、廢舊報紙、水粉筆、剪刀、膠水
三 教學對象:
八年級學生
四 課程活動流程設計:
——顏色觀察時一種綜合現(xiàn)象是一種綜合現(xiàn)象,我們在觀察色彩時,是從點——面——體:從小到大區(qū)感受色彩帶給你的不同情感變化。
——這一課時我們要從模型制作開始——(立方柱)給學生一個4k大小的卡紙,并且教師講解要求。
要求:(1)在4k的卡紙上折一條1.5cm的線條(紙張是豎構圖,其余部分4等份)
(2)在第一等份上做一明度練習,先與學生復習明度的概念:
(明度則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任何顏色都有明暗的差別,如黃色很亮,紫色很暗。明度則是由光線的振幅高低所決定,它是色彩的主要對比因素。明度練習則是用黑色與白色進行色階變化。)
(3)第二等份上
用既成形象剪貼組織的灰色序列。要求學生尋找過期期刊,取各種不同型號的規(guī)格字體進行拼貼,組成不同灰度系列,然后同樣安置在立方體的另一面上。
(通過這樣一個現(xiàn)成品的構成練習,有目的尋找資料,認識那些平日視而不見的東西。使之變成有用的構成因素,從而培養(yǎng)學習開發(fā)的利用現(xiàn)成品進行再構成的能力。)
(4)用一色相混合黑白灰而生成的色度系列,先任意在色相環(huán)中選取一個顏色與黑白兩色相混,求得混色向明暗兩級發(fā)展色度差的變化序列。用以認識顏色加黑加白后色度所起的變化。像上述各方式一樣,將結果畫在長方柱的第三面上。
(5)用廢舊雜志,冷、暖色的色塊,按尺寸大小剪出,間隔著貼于最后一面上。
(6)全體同學按上述方式完成后,把所有模型集合起來,對他們進行組合排列,要求全體同學仔細觀察,同時用文字語言表達一下觀察后的感受,特別是從單獨一個模型——多個模型的色彩變化帶來的視覺效果。
色彩色彩篇六
教學目的:對色彩的基礎知識作初步了解,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讓學生認識到設計色彩的重要及與傳統(tǒng)基礎色彩的區(qū)別。
教學難點: 色彩的基本原理,基本規(guī)律以及色彩的屬性的了解是其難點 課外作業(yè): 構思繪制黑白線條稿,并畫出4幅不同色彩的練習,注意上色均勻,顏色鮮亮飽和,色彩準確(冷色系、暖色系、近似色、補色對比色訓練)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與主要內容
概述藝術設計在國民經濟發(fā)展上的作用(其附加價值和自身價值),藝術人才的缺乏,高等院校藝術開設的專業(yè),高職院校藝術的專業(yè)與傳統(tǒng)美術院校的區(qū)別。一是與應用的緊密結合,二是“美術技能功能”(單純技術和美學觀念)
一、設計色彩的概況 a設計的概念
b設計色彩的重要性及范圍(色彩符號cis設計等)設計色彩有效指導人們生活的方式和消費行為。
二、色彩原理
(一)光是色彩的本原 ? 光與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覺離不開光。
(1)光與可見光譜。光在物理學上是一種電磁波。從 0.39 微米到 0.77 微米波長之間的電磁波,才能引起人們的色彩視覺感覺受。此范圍稱為可見光譜。波長大于 0.77 微米稱紅外線,波長小于 0.39 稱紫外線。
(2)光的傳播。光是以波動的形式進行直線傳播的,具有波長和振幅兩個因素。不同的波長長短產生色相差別。不同的振幅強弱大小產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別。光在傳播時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種形式。光直射時直接傳入人眼,視覺感受到的是光源色。當光源照射物體時,光從物體表面反射出來,人眼感受到的是物體表面色彩。當光照射時,如遇玻璃之類的透明物體,人眼看到是透過物體的穿透色。光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物體的干涉時,則產生漫射,對物體的表面色有一定影響。如通過不同物體時產生方向變化,稱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與物體色相同。
? 體色的呈現(xiàn)
我們所見的各種物體,可以區(qū)分為發(fā)光體和不發(fā)光體兩大類。前者是能夠自身發(fā)光,因而它的光色可以不受周圍光線的影響;后者是自身不能發(fā)光,要靠反射外來光線的照射,它們才能反射出不同的顏色。
發(fā)光的物體,例如太陽,日光燈,鎢絲燈,蠟燭等,它們自身有發(fā)射光波的能力,是發(fā)光體。與太陽的光譜相比,其他的發(fā)光體的光譜都不平衡,難于像日光那樣形成白光,日光燈光偏綠,鎢絲燈光偏橙黃色,蠟燭光偏黃紅色。
不發(fā)光物體,如花草,樹木,房屋,桌椅等,它們自身不發(fā)光。由于不發(fā)光物體的物理結構不同,對不同波長的太陽光線有選擇地吸收和反射,因而分解為不同的色光。這樣物體就能夠呈現(xiàn)出千變萬化的色彩,以太陽光照射下的紅花為例,太陽光線中的黃,橙,綠,青,紫等波長的色光為紅花吸收進去,而紅色波長的色光則被反射出來。這反射光為人的眼睛所接受,人們看到的花就是紅顏色的。所以在不同的光源下觀察物體時,不發(fā)光物體會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例如,陽光下的紅花,在綠色下看時,就會呈現(xiàn)黑灰色,就是因為綠光中不含有紅光的原因;白光下的綠布,在紅光下呈綠色,也是因為沒有其他色光可供反射的緣故??傊捎诟鞣N物體不同的內部結構形成對不同波長的光線選擇性的吸收和反射,才出現(xiàn)了五顏六色的大千世界。某些物體的物理結構不能分解光線,只能平均地吸收和發(fā)射,這些物體就會呈現(xiàn)白黑灰等色,反射的光線越多越白,反射的光線越少越黑,這都是非選擇性吸收的結果。這些物體稱為“消色物體”。
發(fā)光物體的光色稱為光源色;不發(fā)光物體在光源照射下呈現(xiàn)的顏色稱為物體色。物體色又分為表面色和透過色;由物體表面反射光線而形成的色彩是表面色;透明和半透明物體能透過光,所呈現(xiàn)的顏色是透明色,如透明彩色玻璃,薄薄的半透明的花瓣。綠葉逆光時也能呈現(xiàn)綠瑩瑩的透過色。這些物體由于觀看的方向不同,因而可以區(qū)分分別看到表面色和透過色兩種色彩。
(二)色彩的自然法則
1、牛頓1676劍橋大學實驗室用三棱鏡分離出太陽色彩光譜,紅、橙、黃、綠、青、藍、紫,證實色彩客觀的存在。
色光混合明度加強(加色混合),顏料(減色混合)
4、蒙塞爾色立體 是一個三維的類似球體的空間模型
原色 顏料中的三原色 曙紅 淡黃 湖藍 間色
復色
(灰色調)
紅與綠 黃與紫 黃與橙 相配成黑灰色 四.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色彩的相貌 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 純度
色彩的飽和度或鮮艷度
五、影響色彩的關系的要素 光源點 光源的自身色彩 固有色
物體自身固有的色彩 環(huán)境色
條件色 反射 空間色
色彩透視造成
六、色彩的屬性
1、暖色關系:黃紅褐青等 給人熱烈歡快的溫度、奔放
2、冷色系:綠藍紫等
清冷、寧靜、涼爽等,具有相對性
3、補色對比:強對比色及調和
4、同類色:如各種黃色
7、色彩的生理基礎(客觀因素)
8、色彩的心理基礎(主觀因素)
相同的色彩可以喚起不同人的心里情緒,形成主觀差異。
不同地區(qū)民族文化背景對色彩的感覺不同,甚至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受個人成長背景的經歷差異、習慣等對色彩的感覺好惡也不盡相同。
七、色彩的對比
一、色相的對比
色相對比是兩個以上的不同色相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產生的色相差別的對比。
同類色是同一色相稍帶不同明度、純度之間的各色對比關系。如淺紅、紅、深紅,再如粉綠、草綠、翠綠、橄欖綠、深綠及各種綠灰色等。
色彩極易調和,但因為色相間缺乏差異,容易產生單調感。2類似色對比
對比色也稱相對色,即原色和不包含這一原色成分的各色對比關系。如:紅和黃綠、藍綠等。
對比色相的兩色在色相環(huán)上相距較遠,兩色之間的共同因素相對減少,在色環(huán)上的距離大約在120度左右,兩色對比被稱為對比色對比,它們的視覺效果鮮亮、強烈,也被稱為中強對比。
4互補色相對比
補色也稱互補色,是指在色相環(huán)中絕對相對的各色對比關系。如:紅與綠,藍與橙,黃與紫?;パa色相對比是指兩色的位置在色相環(huán)直徑的兩端,是色距最遠的兩個色,這兩色相距180度,那么它們的對比關系則是最強烈、最富刺激性的,在色彩學中被稱為互補色相對比,就視覺來講則是強對比。
二、明度對比
1、色彩自身的明暗關系(不加黑、白色)
2、色彩混入黑、白色后所產生的明暗關系。
我們這里講的明度對比,是根據第二種含義而言,也就是將色彩混入黑、白色后所產生的明暗現(xiàn)象如何進行組合、搭配使之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色彩明度的差別常用的是以孟塞爾色立體明度軸為例進行分析。
孟塞爾色立體的明度軸均勻地由白-黑為11個色階組成。0-10兩端為黑和白,1-9為不同明度的灰。明度軸由下至上表明了明度變化是逐漸有規(guī)律地形成的。
a 0-3,為低明度(黑至深灰)
b 4-6,為中明度(中灰)
c 7-10,為高明度(淺灰至白)
色彩間明度差別的大小,決定明度對比的強弱。三度差以內的對比稱明度弱對比又稱為短調對比;三至五度差的對比稱明度中對比,又稱為中調對比;五度差以外的對比,稱明度強對比,又稱為長調對比。
低長調:暗色調含強明度對比。色彩效果清晰、激烈、不安、有沖擊力。
低中調:暗色調含中明度對比。色彩效果沉著、穩(wěn)重、雄厚。
低短調:暗色調含弱明度對比。色彩效果模糊、沉悶、消極。
中長調:中灰色調含強明度對比。色彩效果力度感強、充實、深刻、。
中中調:中間灰調含中明度對比。色彩效果飽滿、豐富、有力。
中短調:中間灰調含弱明度對比。色彩效果有夢一般的朦朧感、模糊、混沌。
高長調:亮色調含強明度對比。色彩效果亮、清晰、活潑而具有快速跳動的感覺。
高中調:亮色調含中明度對比。色彩效果柔和、歡快、明朗而又安穩(wěn)、高短調:亮色調含弱明度對比。色彩效果極其明亮、輝煌、輕柔而又有不足感。
三、純度對比
將不同的兩色或兩種以上的顏色并置在一起,所形成的色彩鮮濁程度對比關系,稱為純度對比。由純度對比所產生的結果必然呈現(xiàn)出鮮明的色彩更鮮明,灰濁的色彩更灰濁。各個色相的純度值歸納為10個標準序列。其中消色純度為0,光譜色純度為9。
a 0-3,為低純度色彩
b 4-6,為中純度色彩
c 7-9,為高純度色彩
在純度基調的基礎上,純度對比也可分為強中弱三個檔次。間隔3度以內的對比為純度弱對比; 間隔4~6度之間的對比為純度中對比; 間隔8度以上的對比稱為純度強對比。
八、色彩的調和
色彩調和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組合在一起時產生的既協(xié)調又統(tǒng)一的視覺效果。
調和,是偏重于滿足視覺生理的需求,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看了覺得舒服”。色彩的調和就是在各色的統(tǒng)一與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
色彩調和的基本原理分為兩個方面:同一調和與對比調和。
同一明度調和(變化色相與純度)
同一色相調和(變化明度與純度)
同一純度調和(變化明度與色相)
2、對比調和
(1)在對比強烈的兩色中,置入相應的色彩等差、等比的漸變系列,以使對比變得柔和。(2)通過面積的變化統(tǒng)一色彩。
(3)在對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使各色具有和諧感。(4)在對比各色的面積中,互相置放小面積的對比色。
色彩色彩篇七
如何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就可以知道語文課本中常常使用的贊揚人物優(yōu)秀品質的詞語,如樂于助人、舍己為人、鎮(zhèn)定自若、臨危不懼、奮不顧身、大公無私、兩袖清風等顯然是褒義詞無疑。至于貶斥、批評人的詞語,如自私自利、貪生怕死、損人利己、忘恩負義、貪贓枉法等則顯然是貶義詞。
但是有些詞語的感情色彩是非常豐富而細微的,只有仔細推敲、體味、比較,才能區(qū)別出詞語的褒貶色彩。
一、找反義詞
通過兩相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哪個是褒義詞,哪個是貶義詞。
二、看同義詞
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但前者是褒義詞,后者是貶義詞。
三、造句辨析
好的方面:
1、警察叔叔蹲伏了三天兩夜,守株待兔,終于將3名竊賊抓獲。
壞的方面:
好的方面:鄭成功收復了臺灣,人們載歌載舞,歡慶勝利。(《鄭成功》)壞的方面:敵人僥幸打退了我軍,他們載歌載舞,開心不已。
好的方面:小明去市里參加作文競賽,得了一等獎,我真為他驕傲!壞的方面:小紅期末考試數(shù)學得了98分,就驕傲的不得了。
好的方面:同學們看見了一條水蛇,嚇得驚恐萬狀。
好的方面:臺灣同胞聽說鄭成功的軍隊到了,個個喜出望外。(《鄭成功》)壞的方面:小偷們發(fā)現(xiàn)偷來的錢包里有不少錢,不禁喜出望外。
例4的“驚恐萬狀”和例5的“喜出望外”既可以形容好的方面,也可以形容不好的方面,都是中性詞。其實漢語中大量的詞都是不帶褒貶的感情色彩的,如“擔心”“害怕”“發(fā)動”“保護”“結果”“桌椅”等。
1、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萬籟俱寂。一支全副武裝的日本軍隊,偷偷地向盧溝橋摸來。(《盧溝橋烽火》)
2、當天晚上,大刀隊員們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彈,又悄悄地向盧溝橋進發(fā)。(《盧溝橋烽火》)
貶義詞 狐朋狗友 膽小如鼠 狗仗人勢 忘恩負義
練習
判斷下列詞語的感情色彩: 褒(bāo)義詞:
拈輕怕重
心狠手辣
色彩色彩篇八
授課教師:劉維
授課班級:11高職電腦藝術設計 授課時數(shù):6周
一、教學目的與任務:
色彩教學是設計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之一,通過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引導學生了解設計色彩概念,現(xiàn)代色彩設計的理論,訓練實際色彩設計能力和現(xiàn)代藝術的審美觀。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概括能力和歸納能力。
二、教學的基本要求:
1、掌握色彩的基本對比規(guī)律;色彩的感情;色彩的心理聯(lián)想。
2、了解色彩設計的意義及特征;掌握色彩設計的方法和程序。
3、通過相關實驗,使學生了解設計色彩的設計制作方法、技巧,增強審美能力及構思設計能力。
4、使學生理解歸納色彩的功能和意義。
三、教學重點:掌握色彩設計的方法和程序。
四、教學難點:理解色彩歸納的功能和意義。
五、教學要求:在教學中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材施教的原則;啟發(fā)學生的藝術感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
六、教學準備:范畫5-8張;色彩幻燈(課件)資料等。
七、教學方法:主要以課堂之實踐訓練與寫生為主設計色彩創(chuàng)意運用為輔,結合理論知識的講解采用直觀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繪畫特點因材施教。教學以技法訓練為主,采用集體講課和個別輔導方式相結合,以教師示范方式加強教學的直觀性。通過分析研究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品和技法,啟發(fā)學生發(fā)揮個性特點,探索色彩表現(xiàn)的多樣性。
八、教學安排:
(一)、色彩理論10時,講評2課時(累計);
(二)、實踐訓練80時,機動4課時,共計96課時。
(三)、教學教具:水果、陶罐、襯布,上課前十分鐘布置好寫生物品。寫生范畫及色彩歸納作品1-3幅。
九.教學過程(理論授課部分):
1、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2、導入新課:《設計色彩》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第一周)
第一節(jié)
1、色彩的來源 ①對光的認識 ②有光才有色
2、色彩的分類
①原色:無法調配出來的三原色。(紅、黃、藍)②間色:兩種原色相混合后產生的色彩稱間色。(橘黃、綠、紫)
③復色:三種或三種以上的顏色混合產生的色。如:紅灰、黃灰、綠灰、紫灰然等。
3、色彩的三要素
①色相:色彩的相貌。②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③純度:色彩的飽和鮮艷度。
4、影響色彩關系的要素
①光源色:不同光源發(fā)出的強弱不同的光色。光源自身有色彩。(物體的色彩是在某種光源的照射下產生的,并隨光源色和周圍環(huán)境的色彩變化而改變。發(fā)光的物體有不同光源的差別,不同光源發(fā)出的光波波長、強弱、比例、性質都不相同,形成各種不同色光,這種色光稱光源色。)
②固有色:物體自身固有的色彩。如紅花、綠葉。
(物體固有的物理屬性在正常的日光下所呈現(xiàn)出的色 彩,人們一般將日光下的物體呈現(xiàn)的色彩稱作物體的固 有色。根據光學的原理,任何物體都不存在固定不變的 固有色,物體的色彩與日光的變化息息相關,還受到物 體周圍環(huán)境各種反射光的影響,所以,物體的固有色不 是固定不變的。)
③環(huán)境色:也稱條件色,即環(huán)境的色彩反射在物體形成的效果。
(指在正常的光線照射下某一物體反射出的一種色光,又稱反射光。在物體的暗面背光部分及物體之間相近的部位,受環(huán)境影響較大。表面光滑物體反光量大,表面粗糙的物體,對周圍的影響較小。)
④空間色:空間色是物體距離的遠近不同產生的色彩透視現(xiàn)象。
5、色彩的屬性
①暖色系:指的是包括黃、紅、褐、褚的所有色彩。它們給人們以熱烈、歡快、溫暖、奔放的感覺。
②冷色系:指的是包括綠色、紫色、藍色的所有色彩,它給人以清冷、寧靜、涼爽的感覺。冷色和暖色并非是絕對的,一些冷色在它所屬的冷色系中通過對比,具有的偏冷傾向。③補色對比:補色是在色相環(huán)中通過直徑相對的顏色,如紅與綠、黃與藍、橙與紫一種特定的顏色只有一種補色。一對補色放置一起,能產生最強烈的對比。④同類色:相同類別的色彩稱同類色。如檸檬黃、淡黃、中黃、土黃。
⑤近似色:同類別色彩或相近的不同類別色彩稱為近似色,如桔黃與桔紅、朱紅與大紅就是近似色。
⑥協(xié)調色:指的是所使用的色彩在形式、內容、表現(xiàn)、手段都處于相互幫襯,相互制約,協(xié)同一致的相互關系,如原色與間色、間色與復合色、復合色與灰色的協(xié)調等。
6、色彩的對比:
當兩個色塊并置在一起時,它們就會產生對比。根據對比的種類可分為: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冷暖對比。
7、色調與色彩的協(xié)調:
(1)色調:即色彩的基調,也就是色彩的一種基本傾向。
(2)色彩的協(xié)調:色彩的協(xié)調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色彩按比例、有次序地組織在一起,給人感覺美、愉快、喜歡和舒適的色彩組合搭配。色彩的協(xié)調并不是唯一的色彩組合,有時不協(xié)調色也會產生富有表現(xiàn)力的效果。
色調:紅暖色調 蘭冷色調 灰色調
色彩協(xié)調:蘭橙色彩協(xié)調 黃蘭對比色協(xié)調 紅綠補色協(xié)調
第二節(jié) 色彩的表現(xiàn)及類別
1、繪畫色彩
畢加索
畢加索是現(xiàn)代美術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在很多重要的流派中他都占有十分顯著的一頁。1907年他畫出了《亞威儂少女》,這幅畫是立體主義宣言式的作品,它幾乎改變了人們對繪畫觀看角度,引導人們用多維的視點來觀察事物,從而開啟了藝術創(chuàng)造的多元局面。
克利姆特
龍這個符號總是以黃色為基調,在歷代帝王的服飾上都是作為一種權力的象征。
3、構成色彩
蒙德里安
《vege200》布上丙稀
瓦薩雷莉
1、寫生
俄羅斯畫家?guī)煲蛑ツ墚嫵龊苌衩貧夥?,他總是先用玫瑰色來涂底然后在此之上作畫,使整個畫面彌漫一種幽雅的光亮,他對景寫生,卻能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2、臨摹
臨摹大師的作品,是直接向大師學習,把大師通過艱苦探索得來的成果吸收為自己的知識。
3、借鑒
這是向大師們學習的第二個步驟。把大師的作品復印成單色的線描,然后根據原作的基本色彩關系構成進行顏色的置換,畫成變體畫。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既接受大師的影響又能自己進行發(fā)揮。
4、創(chuàng)造
通過對大師的各個階段的學習,再讓學生們用殘留在記憶中的色彩關系獨立地作畫,這樣,大師們的色彩經驗就自然而然地和他們的作品融為一體了。
第四節(jié)
1、水溶性繪畫材料與工具(水粉畫、水彩畫、中國畫)
2、脂溶性繪畫材料與工具(油畫、漆畫)
3、直接使用性繪畫材料與工具(水彩筆、蠟筆、色粉筆、馬克筆)(顏料)
遠古時代,原始人就開始用有色的礦物粉末和植物色汁來描繪狩獵生活和裝飾自己。后來,顏料用途越來越廣泛,品種也越來越豐富。中國傳統(tǒng)顏料以石色和草色為主,西方的顏料主要是礦物質和金屬顏料,油畫顏料是歐洲人發(fā)明的。隨著繪畫、染織、陶瓷、工藝的發(fā)展,又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顏料種類。顏料從性質來分,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礦物質的;二是植物質的。按品種又可分成不同的種類,如繪畫顏料是依據不同的特性,其表現(xiàn)的手法也不盡相同。
作業(yè)布置:色相、明度、純度推移訓練(2—3幅)
第二章 色彩的情感與表現(xiàn)(第二周)
一、不同的色彩情感
(1)色彩的進退與縮脹的特性
a、純度高的色彩刺激性強,對視網膜的興奮作用大,有前進感、膨脹感。而純度低的色彩刺激弱,對視網膜的興奮作用小,有后退 感、收縮感。
b、明度高的色彩色光量多,色刺激大,有前進感、膨脹感。而明 度低的色彩色彩光量少,色彩刺激小,有后退感,收縮感。
c、紅、橙、黃色波長,有前進感、膨脹感。而藍、藍綠、藍紫等 色波長短,色彩有后退感、收縮感。
d、暖色有前進感、膨脹感。冷色有后退感、收縮感。
色彩的冷暖與物理溫度無關,色彩冷暖只是指人們心理對色彩的感覺。其區(qū)別是通過我們積累的視覺經驗得到的,并加以聯(lián)想成為感知色彩的知覺力。如紅色聯(lián)想到火焰、血液等。藍色聯(lián)想到水或冰。這些聯(lián)想包含著明確的觀念,導致感情的反應:紅色是暖色,藍色是冷色。
(3)色彩的輕重與軟硬特性
a、明度低的顯重,硬、收縮。明度高的顯輕,軟、膨脹。
b、在同明度、同色相條件下,純度高的色彩感覺輕、軟,膨脹。純度低的色彩感覺重、硬,收縮。
c、暖色如黃、橙、紅等給人感覺輕,軟、膨脹。冷色藍、藍綠、藍紫等給人感覺重,硬,收縮。
(4)色彩的華麗與樸素特性
純度高的(明度高、暖色)的色彩給人華麗感覺,而純度低(明度低、冷色)的色彩給人樸素感覺。
(5)色彩的積極與消極特性
影響色彩感情最明顯的是色相,其次是純度,再次是明度。
(7)色彩的“味覺”特性
(8)色彩的“音樂”特性(9)色彩的莊重與活潑特性
二、色彩的視覺聯(lián)想
當人們看到某一色彩時,就產生某種特殊的情感和聯(lián)想。例如中國人生活習俗中,紅色讓人聯(lián)系到喜慶、節(jié)日;在西方白色讓人感到神圣和純潔等等。同時色彩還能給人冷暖感、興奮和安靜感、華麗和質樸感、活潑和抑郁感、柔軟和堅硬感。再一個色彩還能與味覺、聽覺、心情相聯(lián)系并產生聯(lián)想。
華麗 酸 興奮 嘈雜 流行音樂 爵士樂
三、流行色
流行色的性質:時代性、社會性、民族性、周期性、演變性。
四、色彩的民族性與地域性
法
國:喜藏青色、粉紅色、含灰高雅色。厭惡使人聯(lián)想起納粹軍服的灰草綠色。
英
國:喜綠色、藍色、金黃色。上層社會喜白色、銀色;平民喜茶色、褐色。厭紅色,橙色等。
德
典:喜黑色、綠色、黃色。
瑞
士:喜原色及紅白相間、濃淡相間色。農民喜文靜、明朗色彩。厭黑色。荷
蘭:喜代表國家色的藍色、橙色。
挪
威:喜紅色、綠色、藍色及其他鮮明色彩。
比 利 時:與法國有些相同,男孩子喜藍色,少女喜粉紅色。奧 地 利:喜綠色。西 班 牙:喜黑色。
葡 萄 牙:無特殊愛好,紅色、綠色是國旗色彩,藍色與白色表示莊重。愛 爾 蘭:喜綠色、鮮明色。厭白、藍色組及橙色。羅馬尼亞:喜白色、綠色、紅色、黃色。忌黑色。保加利亞:喜明度低、純度低的綠色、茶色。厭鮮綠色。
日
本:喜白色、鮮藍色、淺藍色、金色紫色、深黃色及黑深灰、黑白相間的色彩、銀色、紫灰色及紅,白相間色彩、柔和色調。忌帶黑的紅色、深紫色、深黃色及黑深灰、黑白相間的色彩。
印
度:喜紅色、黃色、藍色、綠色、橙色及其他鮮艷色彩。
國:喜鮮艷色。黃色為王室專用色。厭黑色。
巴基斯坦:喜翡翠綠色、銀色、金色、橙紅色及其他鮮艷色。厭黃色,忌黑色。喜番紅色、黃色及其他鮮明色彩。
伊 拉 克:喜綠色、深藍色、紅色。厭藍色、黑色。印度尼西亞:喜鮮艷的黃色、綠色、紅色。
菲 律 賓:喜紅色、白色、黃色及其他鮮明色彩。敘 利 亞:喜青藍色、綠色、白色、紅色。忌黃色。
香港地區(qū):與中國大陸相近,喜紅色、綠色、黃色等鮮艷色及金色。不太喜愛白色、黑色、灰色。
美
國:一般對色彩無明顯的好惡。喜褐色、藏青、大紅等色或其他鮮明色彩。厭偏紫的粉紅色、帶黑的紫色、淡黃色.加 拿 大:喜較素凈之色彩。
巴
西:喜紅色。厭紫色、黃色、暗茶色。墨 西 哥:喜紅色、白色、綠色。
秘
巴:與美國相類似,一般喜鮮明色彩。
阿 根 廷:喜黃色、綠色、紅色。忌黑色及黑、紫相間的色彩。
埃
及:喜綠色及白紅、黑紅、白綠、黑綠相配的色彩,亦喜橙色、青綠色、淺藍色及其他鮮明色。厭紫色等深暗色,忌深藍色。埃塞俄比亞:喜鮮艷明亮的色彩。忌黑色。
摩 洛 哥:喜紅色、綠色、黑色及鮮艷色。忌白色。加
納:喜明亮色。忌黑色。利 比 亞:喜綠色。
尼日利亞:忌紅色、黑色。
中東地區(qū):喜白色和黑色、綠色、深藍色與紅色相間、鮮明醒目的色彩。厭粉紅色、紫色、黃色。
澳大利亞:喜鮮藍色、鮮紅色、鮮黃色及眾多含灰高雅色。厭紫色、橄欖綠色。作業(yè)布置:色彩的情感表現(xiàn)訓練(2—3幅)
第三章 設計色彩的概念與應用
第一節(jié)
設計色彩的概念
用于草圖或模型階段的配色計劃,即為設計色彩。是商業(yè)設計中最有表現(xiàn)效果的一種方法。
色彩是造型藝術的重要語言,也是最具表現(xiàn)力的要素之一。色彩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客觀屬性之外,還具有社會屬性及人的主觀意識性。設計色彩就是通過人的主觀意識來表現(xiàn)客觀世界和抒發(fā)個人情懷的。
設計色彩是主觀意識的思維活動,是感性形象和理性概念的融合,是對現(xiàn)實物象的重構,使現(xiàn)實中不可能的虛幻色彩通過主觀設計轉化為可行的、真實的存在,從而創(chuàng)造出客觀世界不可能但又具有視覺心理的合理性和真實性的色彩形象。設計色彩是依附于設計的色彩造型方式。它是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無法獨立存在,必須受到物品的形態(tài)限制。
第二節(jié)
設計色彩的特點
1、設計色彩與寫實色彩的要求完全不同。寫實色彩是按照自然色彩規(guī)律常規(guī)寫生,設計色彩則是反常規(guī)的“寫生”。
2、寫實色彩是以再現(xiàn)自然,體現(xiàn)客觀自然規(guī)律為目的,設計色彩則恰恰相反,不抄襲自然,而是根據自然再創(chuàng)造以體現(xiàn)藝術美為目標。
3、設計色彩強調主觀意識,追求內心感受,塑造富有意蘊的色彩。
4、設計色彩是通過自然感情色彩本質,把描繪色彩上升為追求獨特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上來。
第三節(jié)
設計色彩的范圍
在今天,絕大多數(shù)產品都不可能沒有設計色彩的參與。設計色彩的應用范圍極其廣泛,它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從食品到服裝,從書籍到電視,從農業(yè)到it業(yè),從藝術到航天,從交通到環(huán)境??在發(fā)達國家,甚至自然景觀的色彩也加進了人為的設計理念。
第四節(jié)
設計色彩在設計中的作用與重要性
一、色彩在設計中的作用
包裝是商品的外觀形象,其中色彩是最能打動人心、吸引顧客的因素。自古以來,人們就認識到色彩具有先聲奪人的效果。試想如果包裝不用色彩,其藝術審美性必將大大減弱,因為色彩在現(xiàn)代商品包裝上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召力和表現(xiàn)力,但并不是說,包裝上的色彩是越艷麗越好,不同的色彩對人們產生的心理和生理作用是不同的,不同的商品也有不同的特性,而包裝設計本身就特別在乎色彩運用的品味,在乎色彩整體的配置。色彩之間的配置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格調情趣,反映各種不同商品的特色,色彩的格調繁多。每一種都有其針對性。而隨著人們對色彩的深入研究,色彩格調越來越微妙多樣。所以包裝色彩的運用就應恰到好處,形成特殊的、充滿藝術氣息的和諧效果。
二、色彩在設計中的重要性
每當我們步入市場、超市時,面對貨架上種類繁多的商品,件件都展現(xiàn)優(yōu)美造型及鮮艷的色彩,我們更容易被那些具有強烈色彩的包裝所吸引,這便是包裝色彩的作用。它使人產生注意力,有助于消費者對商品產生認識、聯(lián)想,從而激起購買欲,而商品包裝設計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色彩的運用,因為色彩對于烘托主題,美化產品,便于消費者識別商品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多數(shù)領域由于有了設計色彩的參與而增加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大幅度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在某些領域,由于有了設計色彩參與,形成了嚴格的符號辨識系統(tǒng),規(guī)范了人類的行為方式,使社會變得更有秩序和安全,比如:交通系統(tǒng)色彩,軍事系統(tǒng)色彩,醫(yī)療系統(tǒng)色彩,有效地強化了人的情緒,增強了人的愉悅度;比如:飲食系統(tǒng),服飾系統(tǒng),娛樂系統(tǒng),建筑系統(tǒng)。總之,設計色彩的參與,使人類的社會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第四章 設計色彩的應用(第三周)
第一節(jié)
色彩在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在產品激烈競爭的今天,產品的質量固然重要,產品的包裝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的理念是降低成本增加視覺效果。人們在感受空間環(huán)境的時候,首先是注意色彩,然后才會注意物體的形狀及其他因素。色彩的魅力舉足輕重,影響著人們的精神感覺,只有室內色彩環(huán)境符合主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才能使人產生舒適感完全感和美感。
在產品造型設計中,須著重考慮色彩問題。色彩在整個產品的形象中,最先作用于人的視覺感受,可以說是"先聲奪人”。產品色彩如果處理得好,可以協(xié)調或彌補造型中的某些不足,使之如花似錦,更加完美,很容易博得消費者的青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產品的色彩處理不當,則不但影響產品功能的發(fā)揮,破壞產品造型的整體美,而且很容易破壞人的工作情緒,使人出現(xiàn)一些枯燥、沉悶、冷漠、甚至沮喪的心情,分散了操作者的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所以,產品的造型中,色彩設計是一項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其色調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1)用暖色調有溫暖的效果,用冷色調會使人感到冷清。
(2)以高彩度的暖色為主調能使人感覺剌激興奮,以低彩度的冷色為主調可以讓人平靜思索。
(3)高明色調輕爽、明快,低明色調深沉、莊重。
總之,色調是在總體色彩感覺中起支配和統(tǒng)一全局作用的色彩設計要素。
第二節(jié)
色彩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包裝設計的功能是促銷,精美的設計有利于銷售,包裝設計要想獲得成功,設計不僅要好,而且要超凡脫俗,簡單易行,非常特別。也許設計的搶眼之處在于傳統(tǒng)的典雅高貴,也許成功之處在于五彩繽紛的環(huán)境中比較幽靜、簡潔、素雅一點的東西,也許獨特之處在于一種全新的樣式,有很多方面需要設計師來考慮。而包裝設計,就在于孜孜不斷地嘗試與探索,追求人類生活的美好情懷。色彩是極具價值的,它對我們表達思想、情趣、愛好的影響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把握色彩感受設計,創(chuàng)造美好包裝,豐富了生活,更為時代所需。無彩色設計的包裝猶如塵世喧鬧中的一絲寧靜,它的高雅、質樸、沉靜使人在享受酸、甜、苦、辣、咸后,回味著另一種的清爽、淡雅的幽香,他們不顯不爭的屬性將會在包裝設計中散發(fā)著永恒的魅力。
第三節(jié)
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色彩的設計在室內設計中起著改變或者創(chuàng)造某種格調的作用,會給人帶來某種視覺上的差異和藝術上的享受。人進入某個空間最初 幾秒鐘內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對色彩的感覺,然后才會去理解形 體。所以,色彩對人們產生的第一印象是室內裝飾設計不能忽視的重要 因素。在室內環(huán)境中的色彩設計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這些原則可以更好的使色彩服務與整體的空間設計,從而達到最好的境界。
(一)、整體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二)、人對色彩的感情規(guī)律
(三)、要滿足室內空間的功能需求
(四)、力求符合空間構圖需要 第四節(jié)
色彩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人們對色彩的反映是強烈的,但并非對色彩的感受都所見略同。因此在服裝設計中對于色彩的選擇與搭配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對象的年齡、性格、修養(yǎng)、興趣與氣質等相關因素,還要考慮到在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風俗和傳統(tǒng)生活習慣的影響下人們對色彩的不同情感反映。例如,我國歷代皇朝崇尚黃色,認為黃色是天地的象征,使黃色賦予威嚴華貴、神圣的聯(lián)想。而黃色在信仰基督教的國家里卻被認為是叛徒猶大服裝的顏色,是卑劣可恥的象征。因此,服裝的色彩設計應該是有針對性的定位設計。
在設計中,色彩的搭配組合的形式直接關系到服裝整體風格的塑造。設計師可以采用一組純度較高的對比色組合來表達熱情奔放的熱帶風情;也可通過一組彩度較低的同類色組合體現(xiàn)服裝典雅質樸的格調,在服裝設計中最常用的配色方法有:同類色配合、近似色配合、對比色配合、相對色配合四種。
(1)同類色的服裝配色:同類色配合是通過同一種色相在明暗深淺上的不同變化來進行配色。
(2)近似色的服裝配色:近似色配合是指在色相環(huán)上90度范圍內色彩的配合,給人們溫和協(xié)調之感。與同類色配合相比較,色感更富于變化,所以它在服裝上的應用范圍比同類色配合更廣。
(3)對比色的服裝配色:對比色的配合是指色相環(huán)上120度~180度范圍內的色彩配合,所體現(xiàn)的服裝風格鮮艷、明快,多用于運動服、兒童服、演出服的設計中。
(4)相對色的服裝配色:相對色配合是指色相環(huán)上180度兩端兩個相對色彩的配合。其效果比對比色配合更為強烈。在相對色配色中要注意主次關系,同時還可通過加入中間色的方法使對比效果更富情趣。
(5)流行色與服裝設計:服裝領域一向是崇尚流行意識的,流行色在服裝中的應用是人們對色彩時髦的追求,突出反映著現(xiàn)代生活的審美特征。
第五章 設計色彩寫生(第四周)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色彩寫生
一、傳統(tǒng)的寫實色彩
傳統(tǒng)的寫實色彩,是根據科學原理,較感性地用再現(xiàn)的方式對事物進行寫生,表現(xiàn)出物體的空間、形態(tài)、體積、色彩關系等。傳統(tǒng)寫實色彩的核心是表現(xiàn)色彩關系,用色塑形。
二、一般作畫步驟
傳統(tǒng)的寫實色彩,一般步驟為: 1、構圖; 2、鋪大色塊; 3、深入塑造; 4、調整完成。
三、傳統(tǒng)寫實色彩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1)花
2)臟
3)平
4)焦
5)火氣
第二節(jié)
(重點)
一、色彩歸納的概念:
歸納是把原先比較雜亂的顏色進行統(tǒng)一整合,把具有特質的色彩以色譜的形式歸納出來,取其有代表性的,并把原先比較灰暗的顏色進行提純和強化。
靜物色彩歸納是較理性運用色彩理論對客觀物象的色彩進行夸張、概括、簡化和條理的訓練。它有別于寫生基礎訓練,具有較主觀、理性的特點。色彩歸納是以寫實色彩寫生作為基礎,把對物象的色彩感覺進行概括、提煉,以少勝多,使物象所呈現(xiàn)的紛雜自然色彩的變化通過有規(guī)律、有條理的用色方法變?yōu)楹啙崱⒔y(tǒng)一、和諧而且不失生動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歸納是求少、求純、求簡潔、求個性突出。色彩歸納的用色是根據所要表現(xiàn)的色調來確定色彩的。
二、色彩歸納學習的重要性:
藝術設計教學當中,有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兩大基礎訓練以及專業(yè)設計訓練。兩大基礎訓練是基礎寫生與構成藝術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因而色彩歸納是藝術設計教學系統(tǒng)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訓練的不僅是我們的色彩感覺,同時訓練我們的理性思維方式,以及訓練我們處理色調的能力。所以說學習色彩歸納是藝術設計專業(yè)基礎訓練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三、色彩歸納的特點:
四、色彩歸納與純繪畫藝術的不同:
觀察方法不同、表現(xiàn)的內容不同、藝術風格不同、藝術功能不同。總之, 純藝術品具有觀賞性和收藏性,它給人以美的、心靈的滋潤和精神上的享受。色彩歸納是設計藝術的基礎訓練課程,它屬裝飾實用藝術范疇,它裝點著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給人以舒適和美的享受?,F(xiàn)在由于藝術的多元化,以及現(xiàn)代藝術時尚越來越趨于裝飾化,純藝術品也越來越簡潔歸納化,其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了。
a、純藝術表現(xiàn)
b、歸納訓練
六、靜物色彩歸納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技法:
色彩歸納寫生時基本原理是限制用色。通過限制用色的方法逐步達到主觀概括和表現(xiàn)對象色彩的學習目的。如在畫每件物品時,用三——五套色概括表現(xiàn)每個對象。
七、靜物色彩歸納的表現(xiàn)手段 :
1、寫實性歸納。
基本按照傳統(tǒng)的寫實色彩寫生的方式構圖、造型,但在用色上加以限制。其特點是畫面表現(xiàn)精致,富有層次。質感、量感都比較足。
寫實性歸納是介于寫實性繪畫與平面性歸納兩者之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方法:拼接法、疊加法。
2、平面性歸納。
基本按照寫生對象進行構圖、造型,但減弱色彩層次,達到一種接近平面的效果。這需要作者有更強的概括能力。
3、裝飾性歸納。
在平面性歸納的基礎上,對表現(xiàn)對象進行部分或整體上的裝飾。達到平面化、裝飾化、圖案化的效果。
八、靜物色彩歸納的步驟:
步驟:
1、在繪畫之前,首先要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獨特性,選取有一定色調氣氛傾向的景物來畫,要求所表現(xiàn)的事物特點規(guī)律有深刻理解,以做到胸有成竹,這樣才能有所自由發(fā)揮,高度概括。
九、靜物色彩歸納的要點:
色彩歸納的要點在于造型的圖案化、構圖的完性和色彩氣氛的夸張營造。
十、歸納色彩的用色方法 ①單一色相
同類色(及鄰近色)的使用方法:
同類色色感比較接近,畫面上,除了體現(xiàn)同類色原有的特點外,還可以采用一個色加白,另一個色加黑,或者一個色為純色,另一個色為含灰色,使同類色的兩色相之間加大區(qū)別,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互補色的使用方法:在色相環(huán)上,選擇一對補色,在使用中改變這對補色的明度、純度,以減弱刺激感,增強和諧性。例如:亮的紅色和暗的綠色搭配在一起,既有紅和綠色的補色感,又呈現(xiàn)出了明度的對比,或者在紅和綠中都加入了灰色,紅和綠除了補色對比外,又產生了含灰的共性。
③三色相
雙重補色的使用方法:
畫面上出現(xiàn)兩對補色關系,這兩對補色關系的可變性很廣,但是,要注意的是當這兩對補色(四個色相)中,若其中有兩個色相為同類色或鄰近色時,畫面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并且總體色調易于處理,如果超出這種關系,畫面的色相關系則變得較為復雜。
十一、靜物色彩歸納的步驟:
1、步驟:在繪畫之前,首先要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獨特性,選取有一定色調氣氛傾向的景物來畫,要求所表現(xiàn)的事物特點規(guī)律有深刻理解,以做到胸有成竹,這樣才能有所自由發(fā)揮,高度概括。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步驟四 參照靜物
第三節(jié)
作業(yè)布置:見習實踐 考察
第七章 優(yōu)秀作品欣賞
教學目的與要求:
必備知識:常規(guī)色彩靜物寫生訓練的方法; 職業(yè)能力:熟練完成常規(guī)色彩靜物寫生的訓練。
以靜物寫生為主要訓練對象。原則上鼓勵寫實性的常規(guī)色彩靜物寫生,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靜物特點選擇采用歸納、裝飾性的色彩靜物寫生。旨在強化學生對自然色彩的理解與把握能力,兼考察學生塑造能力、分析水平。
首先是靜物的選擇,以常規(guī)靜物為主,擺放宜自然、輕松。色調和諧、層次分明。其次是學生的練習,要依照常規(guī)色彩靜物寫生的特點,造型、色彩上盡量做到嚴謹扎實。用筆、技法兼有自己的理解與個性的表現(xiàn)。采用其他形式的寫生也要盡量以能體現(xiàn)自身塑造水平、理解能力為主要目的。
學生練習與老師講評同步進行,及時指出學生練習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并督促及時改正。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和要求一一進行輔導,有必要時才能做修改,盡量避免學生對老師的依賴。爭取每天一次小節(jié),每周一次總結,對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做些整體上的指導。
及時隨意地引導學生進行技法方面的思維。
指導要領:
構圖、塑造、技法等常規(guī)方面的內容為主。
寫生訓練a:歸納色彩靜物寫生訓練(第五周)
授課內容:歸納色彩靜物寫生訓練
教學目的與要求:
必備知識:寫實性歸納色彩靜物寫生訓練的方法; 職業(yè)能力:熟練完成寫實性歸納色彩靜物寫生的訓練。
教學設計:學生訓練以靜物寫生方法為主。訓練、講解、考察同步進行。
教學過程:
以靜物寫生為主要訓練手段。原則上鼓勵寫實性歸納色彩靜物寫生,旨在強化學生對自然色彩的概括與主觀表現(xiàn)能力,兼考察學生塑造能力、分析水平。
首先是靜物的選擇,以常規(guī)靜物為主,擺放宜自然、輕松。色調和諧、層次分明。適當擺放幾組色彩簡單的靜物。
其次是學生的練習,要依照歸納色彩靜物寫生的特點,造型、色彩上盡量做到概括凝練,色調和諧統(tǒng)一。可規(guī)定1-5套色,限色表現(xiàn)。
學生練習與老師講評同步進行,及時指出學生練習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并督促及時改正。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和要求一一進行輔導,有必要時才能做修改,盡量避免學生對老師的依賴。爭取每天一次小節(jié),每周一次總結,對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做些整體上的指導。
指導要領:
1、技法、步驟;
2、色彩的歸納及運用方法。
b:歸納色彩靜物寫生訓練(第六周)
授課內容:歸納色彩靜物寫生訓練
教學目的與要求:
必備知識:平面性及裝飾性歸納色彩靜物寫生訓練的方法; 職業(yè)能力:熟練完成平面性及裝飾性歸納色彩靜物寫生的訓練。
教學設計:學生訓練以靜物寫生方法為主。訓練、講解、考察同步進行。
教學過程:
以靜物寫生為主要訓練手段。原則上鼓勵平面性及裝飾性歸納色彩靜物寫生,旨在強化學生對自然色彩的概括與主觀表現(xiàn)能力,尤其是對色調的把握以及畫面裝飾效果的學習能力。
首先是靜物的選擇,以裝飾性、圖案化強的靜物為主,擺放宜自然、輕松。色調和諧、層次分明。適當擺放幾組色彩簡單的靜物。
其次是學生的練習,要依照歸納色彩靜物寫生的特點,造型、色彩上盡量做到概括凝練,色調和諧統(tǒng)一??梢?guī)定1-5套色,限色表現(xiàn)。對于裝飾性的歸納色彩,鼓勵學生運用復雜、精致的裝飾手段,力求做到畫面精致、美觀。
學生練習與老師講評同步進行,及時指出學生練習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并督促及時改正。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和要求一一進行輔導,有必要時才能做修改,盡量避免學生對老師的依賴。爭取每天一次小節(jié),每周一次總結,對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做些整體上的指導。
指導要領:
3、技法、步驟;
4、色彩的歸納及運用方法。作業(yè)布置:寫生作品(2—4幅)
色彩色彩篇九
在學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是時候是絕對不可以怠慢的,一定要認真對待,就如同小學,中學是大學的基礎,要跑步一定要先會走,雖然說法是土了一點,但是多看多做是累積經驗的一種方法,經驗是從其他萬家的作品于一身的一個總結,如此一來自己所做的作品就會,多多少少受其他風格影響.其實所謂構成,就是一種造型概念,也是現(xiàn)代造型設計語言.其中含義就是將 點 線 面 色 等各種單元組成一個新的單元,并賦予視覺化的、力學的概念。其中,立體構成是厚度造型,平面構成是以輪廓造型,是將不同的基本形態(tài)按一定的規(guī)則在平面上組合圖案。
平面構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視覺元素和關系元素,是指造型之前,僅在意念中感覺到的點、線、面、體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視覺元素的形成。視覺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見之于畫面,是通過看得見的形狀 大小 色彩 位置 方向 肌理等被稱為基本形的具體形象加以體現(xiàn)的。關系元素,是指視覺元素(即基本形)的組合形式,是通過框架、骨骼以及空間 空心 虛實 有無等因素決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骼,是可見的,其他如空間,則是以感覺去體現(xiàn)。上面是平面構成的簡單概念和介紹但是平面設計中除了平面構成以外還有另外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論知識,就是色彩構成,色彩構成也是平面設計的必須基本知識之一,其實配色方面也是很多人的問題,有人會認為色彩的話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就好了,我個人覺得舒服其實只是感覺中的一種,而色彩可以傳達的不單單是讓人舒服而已,簡單來說色彩是一種語言 是一種信息 是一種可以通過眼睛傳達到人腦中直接刺激人的大腦而對作品產生的一種對作品的共鳴。
色彩有冷暖 有遠近有大小 甚至是可以直接傳達信號給觀看者。
但同時在色彩構成中不同的行業(yè)對色彩運用也有不同的感受,還有就是不同的行業(yè)對色彩使用的要求也有不同想網頁設計和書報設計是不同的,網頁設計在網頁上的色彩除了符合自己風格以外還有就是不用考慮印刷方面的問題。因為在書報設計中要考慮印刷方法,和印刷出來的效果。
色彩是很微妙的東西,它們本身的獨特表現(xiàn)力可以用來產生出一種刺激人們大腦中對某種形式存在的物體的共鳴,展現(xiàn)出其對待生活中的新的看法與態(tài)度,擴大了我們創(chuàng)作的想象空間,賦予了創(chuàng)作的新的不定性。
其實在一個具體的設計稿樣上,形態(tài)的組織 色彩的構成等都是為了獲得一種整體的視覺效果,在我們拋開其他形態(tài)組織不談,先簡單的分歧一下設計稿件上在色彩上如何是形成一個同意和諧的整體的。
色彩色彩篇十
在奇特的大自然中,我欣賞過傲然冬天的寒梅,金秋盛開的菊花,清新夏天的荷花,還有春天到處爭艷的迎春花。但最愛的卻是那不起眼的小草。
小草?不就是墻邊的那種嗎?是呀,但又有誰注意過它的生長呢?小草不同于別的花要施肥,要澆水。它卻用頑強的精神只需一點點薄土生存著,就能生長發(fā)芽,無需任何照顧,它卻依然生存的那么旺盛。
一場暴風雨,小草被迫低下了頭,彎下了身子,讓人覺得它是那樣脆弱,一滴水珠就能使它塌下身體,好像再也無法站立起來。而它并不是這樣,暴風雨過后,小草不服輸,而是頑強的重新站起來,那點點綠色也格外耀眼。
我記得從前有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生物學家用盡所有辦法都沒能打開一個頭蓋骨,當他看到門外的小草時,滋生出一個想法:把小草種子放入頭蓋骨的內側,使小草的生長讓頭蓋骨撐開。結果一年后,真的成功了。這也使生物學有了一個新的進程。
一顆微小的草,人們并不重視它,但十顆,百顆……甚至成千上萬顆,就會匯聚成一片生命的色彩。小草不會開花,不會結果,但它從來沒有歧視過自己的身份,輕視過自己的力量。而是默默地,堅強的從土里鉆出來,過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
小草用綠色的生命渲染著土地,一點薄土是小草的基礎,它正用自己的堅強,勇往直前的生命開拓出一抹生命的色彩。朋友們,請用自己的心靈在人生的綠洲上留下點點痕跡!給人生創(chuàng)造一抹生命的色彩吧!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70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