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身份的焦慮筆記 身份的焦慮主要內容篇一
這本書的中文名叫《身份焦慮》。我看到英文名的第一反應是職位焦慮,貌似最近看的或聽的關于焦慮這個話題的書還挺多的,是不是現代文明發(fā)展太快,焦慮是必然產物呢?
angel
westlife - world of our own
關于作者
本書作者是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他出生于一個猶太富商家庭,父親會說9國語言,他也繼承了這種高智商,畢業(yè)于劍橋大學歷史系,隨后在哈佛大學研讀哲學。他最擅長用哲學視角解讀日常生活,撰寫通俗易懂的著作。他也是一位文學評論家、專欄作家和 ted 演講者,別人科普,他則致力于“哲普”,普及哲學。
關于本書
2019年,他主持的紀錄片《身份的焦慮》在 bbc 四臺播出,imdb 評分有8分之高,本書就是這部紀錄片的文字版。市面上解讀現代人身份焦慮的圖書,通常是從實用心理學角度提出意見建議,告訴你具體解決方法,但德波頓的特點是,他給了你一個更文藝的視角,不直接開出藥方,而是用前人的智慧開導你,用閱讀體驗治愈你。而跟更深刻的社會學著作相比,他的寫法是橫向鋪開的,涉及諸多領域,旁征博引,信手拈來,深入淺出,將枯燥的哲學思想與文藝理論變成一股智慧的涓涓細流,注入你最需要的地方,讓你在閱讀時有一種美的享受,就好比一場精神上的減壓按摩。你會在他的字里行間品味到歷史的厚重、哲學的釋然、藝術的多彩、文學的犀利,當你在無數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到共鳴,你就會多少有所解脫了。
物之縱橫的時代,一起讀點書,調整好心態(tài),更好的生活吧!
下面是一周聽讀筆記:
開篇先介紹了what is status?
身份就是“個人在他人眼中的價值和重要性”
the consequences of high status are pleasant.
they include resources, freedom, space, comfort, time and, as importantly perhaps, a sense of being cared for and thought valuable—conveyed through invitations, flattery, laughter (even when the joke lacked bite), deference and attention.
個人 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都特別high and pleasant, enjoy.
原來status像appetites一樣,都會被渴望和追求,但是過猶不及。
part one causes
1 lovelessness
我們關注別人的觀點是因為我們對于自己的認識有著先天的不確定。雖然理想世界中,我們是堅不可摧的,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所謂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看樣子很難行得通。想通過別人的看法來找到自己的重要性,找到self-image,亦或是status?
a love without which we will be unable to trust or abide by our own characters.
lost connection中提到,焦慮其實是大腦功能障礙。其實焦慮就是非常強烈的情緒狀態(tài),當人們面臨不確定狀況時,他們無法對事件結果做出準確預測,也不能確保他們的選擇是否正確時,焦慮就會產生。
chapter ii: expectation
a host of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helped to stretch mental horizons even as they altered the patterns of everyday life; 發(fā)明帶來了精神層面的改觀,從而改變了生活方式。
古代歐洲普遍是小規(guī)模自治,階級流動性小,貴族和農民的身份幾乎是天生的,只會由祖輩決定。身份高的不擔心自己會跌入谷底,身份低的人也不會奢求有朝一日一飛沖天,都安于現狀。
后來工業(yè)革命,各種發(fā)明,人們對于財富的追求,讓社會進步了。 封建社會被推翻后,人們進入一種崇尚精英社會的行為,有能力的,努力的,就可以進入社會上層,沒能力的或者懶惰的就滑到社會底層。那么身份象征就是能力的象征。(咱們中國的科舉考試,也應該類似吧)
嫉妒什么樣的人?跟什么樣的人比較?
we envy only those whom we feel ourselves to be like—we envy only members of our reference group.只會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比,這種比較才能給我們真實的感覺。身份焦慮威脅著每一個人。
如何緩解身份焦慮?
宗教面前人人平等;簡愛中那段有名的臺詞。
哲學方面。
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
在一個提倡努力的社會,媒體的導向也讓我們提高了對自己的期待值。但是作者也提到咱們得認清事實和距離,量力而行
營銷者希望高端消費者把自己的產品當成一種彰顯身份的工具,并希望誘惑其他消費者因為向往更高的身份,而對這些產品產生渴望。(那些大牌的logo圖案到處都是。)
三個故事,相對的各兩個,總共六個故事。闡述了窮人和富人在社會階級中的地位和作用。
who is more important?
不過,我一直相信“二八法則”。這個社會絕大多數資源是掌握在20%的精英手里的,而這些資源讓他們一直處在“2”的位置里。
snobbery最先使用時間1820年在英國---崇尚power---blame fear
以貌/衣、飾取人的社會像書中的例子太多了。想到了pride and prejudice.
dependence on talent/luck/employer/an employer's profitability/global economy
今天剛好看到一個帖子,說一個職員天天加班,拼命工作,結果進了icu.現在很多人認為,財務自由就等同于拼了,拼了就等于熬夜工作,熬夜工作是為了讓老板滿意,至少認可這是一種努力,可是呢,得到了嗎?并沒有。
solution:
philosophy
通過決斗得來所謂的 honor。
看到了很多“老熟人”,第歐根尼擋住我太陽的場景還是很喜歡,犬儒主義。
philosophy introduced a new, mediating element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opinion. 哲學教會了人們理性思維。in the case of an injustice, it also helps us to hold on to the thought that we may be lovable even outside the halo of others’ praise.
看得太清也會沒朋友的,要學會享受孤獨,獨處的時光也可以很美好的。不是不要陪伴,而是獨自一人的的時候也可以很淡定,很從容。要知道who we are, and what we are doing.
lines that may be stretched to define a whole conception of the novel: an artistic medium to help us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every hidden life that rests in an unvisited tomb. “if art does not enlarge men’s sympathies, it does nothing morally,” knew george eliot.
文學創(chuàng)作幫我刻畫出一個不同的世界。
德波頓也談到了文藝創(chuàng)作,對身份的焦慮,可以通過創(chuàng)作來抒發(fā)。在這里,人們向社會主流的身份標準提出了質疑,進行了批判。美術界就經歷過這樣的過程。建立于17世紀的法國美術學院提出了標準,認為最高大上的是歷史和宗教題材,之后是王室貴族的肖像,再差一點的是風景畫,那些描繪老百姓生活情景的畫是最不上檔次的。改變就從這種排序開始。18世紀以來,一些畫家的注意力開始落在更加平凡、瑣碎的事情上,他們希望發(fā)掘日常生活中的美,而這些美與財富毫無關聯。繪畫再也不是為身份服務的了,而漸漸成為畫家表達自我,甚至批判身份標準的工具,這種更加關注私人體驗的傾向一直延續(xù)到現在。
文學也一直與身份息息相關。不管是哪國作家的作品,來自什么時代的小說,你經常在其中看到,有的角色身份高卻無惡不作,有的角色身份低卻品格高尚。在文學界,還有一個向主流身份標準提出挑戰(zhàn)的利器,就是悲劇作品。很多悲劇都涉及身份的喪失。一個好的悲劇,效果一定不是讓觀眾嘲笑那個倒霉蛋,而是讓觀眾心生憐憫,思考他為什么會落得這樣的結局,然后回想自己的生活,感到警醒。悲劇可以警示人們,你現在擁有的身份其實是很脆弱的,而你自己就帶著可能毀滅它的東西,那么人們就會對真實生活中喪失身份的人多一分同情和理解,對身份的標準也不再非黑即白。無論處于什么時代,身份是否容易改變,身份的焦慮都可以通過文學的手段來緩解。
a fine remedy for our anxieties over our low status in society may be to travel—whether literally or figuratively, by viewing works of art—through the gigantic spaces of the world.
對無神論者,游覽名山大川對身份的焦慮有緩解作用。這種方法的思路是,當我們被俗世中的攀比折磨得苦不堪言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請出一個我們誰也比不上的存在來,比如壯麗的自然景觀。在這些存在面前,所有人都是渺小的塵埃,還爭什么高低呢?身份的焦慮,在大自然的崇高面前,就煙消云散了。中國古詩詞中便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梢?,這種紓解身份焦慮的方式是存在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它對如今的中國社會其實也一樣有用。我們中很多人出去旅游,目的之一就是散心。
到了19世紀,又出現了一種緩解身份焦慮的新方法,這種方法是一種生活方式,波西米亞。波西米亞這個詞原本指的是浪蕩不羈的吉普賽人,后來被用來指代一群異類,他們反抗傳統(tǒng),不按社會主流標準生活,不關心面包的價格,而更關注藝術和情感。他們認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絕不是積累財富和提升身份,而是作為個體,去更好地感知和認識世界,他們也拒絕接受主流對失敗的定義。無論社會怎么看他們,他們都能看到自己的價值,也就解決了身份焦慮的問題。
宗教緩解身份焦慮,因為死后現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旅游,咱們中國古詩中也有很多走訪名山大川的詩歌,再大的煩惱面對大自然的浩瀚都不算什么,還爭什么呢?還有那么多人選擇用旅游度假讓自己放松!
波西米亞,一種放蕩不羈的風格,活出自我,不管別人評判,自己有超乎現實的價值觀,還在乎啥身份焦慮呢?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62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