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shù)學教研組活動方案設計(優(yōu)質七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36:50
最新數(shù)學教研組活動方案設計(優(yōu)質七篇)
時間:2023-06-06 14:36:50     小編:zdfb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shù)學教研組活動方案設計篇一

1、教幼兒認識1-3的數(shù)字形。

2、讓幼兒能用手指頭表示數(shù)字1-3。

【教學準備】

1、卡通數(shù)字1-3。

2、1-3的大數(shù)字卡以及相應圖片。

3、魔術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數(shù)字卡片1-3幼兒人手一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請出數(shù)字寶寶,用數(shù)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shù)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shù)字的理解和記憶。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shù)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shù)字。

3、用手指表示數(shù)字: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shù)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shù)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shù)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shù)量是幾。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真棒,現(xiàn)在數(shù)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shù)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shù)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束。

數(shù)學教研組活動方案設計篇二

1、認識數(shù)字1、2、3,感知3以內的數(shù)量,理解3以內數(shù)字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在游戲中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懂得乘車的簡單禮儀。

活動準備

1、分別貼有1—3數(shù)字標志的頭飾。

2、教玩具公共汽車3輛,車票若干,分別是數(shù)量為1、2、3的食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乘坐公共汽車的情景,吸引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1、老師邀請幼兒乘坐“公共汽車”去游玩,詢問幼兒該怎樣乘坐。

(引導幼兒說出從前門投幣上車,從下車;上車時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也不擠;上車后坐好扶穩(wěn),等等。)

2、介紹乘車的要求:正確點數(shù)車票上的物品后,根據物品的數(shù)量乘坐相對應的“公共汽車”。

如車票上物品數(shù)量為1個時,應該乘坐1號車。

二、邀請幼兒參與游戲

1、請三名幼兒當司機,并戴上有數(shù)字標志的頭飾,根據頭飾的數(shù)字開相應的“公共汽車”。

2、其余幼兒當乘客,根據車票上的物品數(shù)量,乘坐相應的“公共汽車”。

3、“公共汽車”從起點開到終點,老師引導幼兒把車開得穩(wěn)當、安全。

三、創(chuàng)設中途上車的情景,吸引幼兒在中途候車亭候車。

1、老師帶領幼兒到草地上游玩后,詢問幼兒應在哪里乘車回家。

(引導幼兒說出到候車亭等車。)

2、幼兒根據車票上物品的數(shù)量,在相對應的候車亭候車,并乘坐相對應的“公共汽車”。

如車票上物品數(shù)量為1時,在1號候車亭候車,并乘坐1號汽車。

3、提醒幼兒要等汽車靠站停穩(wěn)后方可上車。

四、請幼兒吃數(shù)字餅干,感謝他們來乘坐公共汽車,并對活動做評價、小結。

數(shù)學教研組活動方案設計篇三

1、通過看看、找找、講講等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學說方位詞,并初步嘗試按顏色或大小分類。

2、幼兒能愉快參加活動,大膽的講述。

活動準備

1、小鴨頭飾;各種顏色、大小的魚;與魚同色的、大小的筐;

2、音樂:五只小鴨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小鴨

1、教師:看,誰來了?(小鴨)

2、教師:小鴨寶寶要和我們躲貓貓,請你去看看、找找它們躲在了哪里?

告訴我,你在哪里找到了小鴨?

3、幼兒四散尋找,老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學說方位詞。

4、和小鴨一起跳舞(律動)

二、游戲:找小魚

1、教師:玩得真累,肚子餓了怎么辦?

2、問:小鴨愛吃什么?我們去找找哪里有小魚?

3、幼兒四散尋找,老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學說方位詞。

4、我們吃小魚:數(shù)數(shù)你找到幾條小魚?它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你找到的是什么顏色的小魚?

5、教師:去告訴你的好朋友吧。

三、游戲:送小魚

(情感的培養(yǎng))

2、幼兒送小魚,老師個別指導

3、看看小魚寶寶找對家了沒有。

(大家一起驗證)

數(shù)學教研組活動方案設計篇四

1.幼兒通過操作探索學習知識,充沛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和籠統(tǒng)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教具:課件幻燈片兩張,寫有6的第三、四組加減算式,小獎品若干。

學具:每人一個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禮物,增進感情,引起興趣。

二、展開:

1.組織幼兒進行游戲,復習6的第一、二組加減。

師:"你們聽,老師朗誦兒歌了"新年到,放鞭炮,你一炮,我一炮,快快樂樂放鞭炮。"哎!鞭炮在哪里呢?快找找呀?找到了打開看看,上面寫的什么?原來是加減算式,怎么放鞭炮呢?假如小朋友能夠洪亮完整的念出算式和得數(shù),就會聽到"嘭啪!響炮"的聲音,假如念錯了,就會聽到"嘶啞炮"。誰第一個來?請幼兒拿著自身的算式到前面來讀,讀完后站在幼兒面前。依次請其他幼兒前來參與游戲。

2.引導幼兒觀看課件二:探索發(fā)現(xiàn)組成式與加減算式的關系,明確加減算式中的交換率和逆運算。

小結:一個組成式能推出四個算式,兩個加法,兩個減法。你們明白了嗎?現(xiàn)在我就來考考你們。

3.播放課件三,幼兒進行自我操作探索,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幼兒利用新的組成式推理算式,教師進行巡回指導,注意個別輔導,照顧個體差別。提醒速度快的幼兒可以互相交流,小聲讀出自身的所擺得算式。

4.集中幼兒,歸納總結。

問:"誰來念自身的算式?""為什么2+4=6呢?"小結:因為2和45合起來是6所以,2+4=6加號兩邊的數(shù)交換位置得數(shù)不變,得出4+2=6。6是總數(shù),總數(shù)6去掉局部數(shù)2,就等于另一個局部數(shù)4,所以6-2=4,6-4=2。以同樣的方法學習3+3=66-3=3。在歸納時,注意引導觀察,"這次,你推出了幾個算式?為什么只有兩個算式呢?"因為在這個組成式中,兩個局部數(shù)是一樣的,交換位置后結果還是相同的。注意隨時為幼兒的勝利頒獎。

5.概括6的第三、四組加減算式:

1+5=6、5+1=6、6-1=5、6-5=1、3+3=6、6-3=3,引導幼兒集體讀出算式。小結:今天小朋友表示的很棒,積極動腦,回答問題,尋找規(guī)律,書寫算式,人人都是"智慧之星",為自身鼓掌祝賀!

6.游戲"小商店"復習加減。

三、結束:引導幼兒,到戶外去觀察,自然結束。

師:小朋友!咱們抱著自身的收獲,到樓下和其他班小朋友一起來分享我們的收獲好嗎?自然結束!

數(shù)學教研組活動方案設計篇五

一、研究主題: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主題闡述

“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活動主體對現(xiàn)實的知識經驗和一些難以解決的實際或理論問題所產生的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等心理狀態(tài),并在其驅動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缺少問題意識,表現(xiàn)為學生不敢提問,不會提問,不能提有價值的問題。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大時,大疑則大進?!睂W則須疑,學起于疑。這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實效性的重要途徑,也是新課改必須關注的一個問題。因此,把它作為校本研究課題,既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又是使老師在校本研究中提升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三、研究思路

按照校本教研的要求,首先對研究的問題進行個人反思,尋求理論支撐,在組本教研活動中進行初步交流,集中意見,形成交流材料;其二,每個中心組選一個代表在校本研究中發(fā)言,并通過課例(或案例)進行深入研討,組織教師聽課,進行課堂教學觀察,驗證在個人反思基礎上形成的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其三,請校長(或專業(yè)人員)指導,提升研究的層次,并形成專題研究報告,供老師們繼續(xù)深入學習實踐。

四、研究原則

1.實踐性:堅持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領悟,在領悟中升華。

2.互動性:在組本教研、校本教研中互動交流,激發(fā)教師參與意識和研究意識,使教師能夠在思想的碰撞中產生思維的火花。

五、研究流程

(一)制訂研究計劃(時間為一周)

1.研究目標:①調查小學生問題意識不強,課堂少問乃至不問的現(xiàn)狀。

②研究激發(fā)學生課堂提問的策略。

③研究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2.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課例研究法、課堂觀察法。

(二)個人學習反思(時間為二周)。

圍繞下列問題組織教師反思。

1.學生為什么不敢提問,不會提問?(設計調查問題)

2.對調查情況進行分析

3.通過學習理論,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①敢于提問的策略;

②善于提問的策略;

③巧于解疑的策略。

(三)同伴互助,合作交流(時間為一周)

在組本教研中進行交流,并形成中心教研組的交流材料。

(四)開展以“主題研討”式的校本教研活動(時間為一周)

1.主持人講話:主要說明本次活動目的及意義,活動方式及程序。

2.各備課組中的發(fā)言人發(fā)言。

3.專業(yè)人員評點。

4.總結,形成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基本策略。

(五)課例研究,反思改進(分二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1.按高、中、低段各選一個老師上課。

2.集中研討培養(yǎng)學生敢問的策略。

①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②教給質疑方法;

③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零距離接觸;

④老師要以激勵性語言激發(fā),不吝惜對孩子的表揚,讓學生放開膽子問。

第二階段(善于提問的研究)

1.教師上課;

2.根據課堂觀察情況,進行集中研討;

①研究學生敢于提問,但問題沒有思維價值,明知故問的假問題多,不用考慮就能回答的問題多等方面的內在原因。

②善于提問的策略研究。

a課前預習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b課中如何質疑。

c上完新課,如何質疑。

(六)總結提升

1.老師撰寫個案。

2.形成校本教研總結報告。

3.校本研究成果推廣。

數(shù)學教研組活動方案設計篇六

1、通過操作學具、觀看課件,學習4的相鄰數(shù),培養(yǎng)幼兒對相鄰數(shù)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思維推理能力。

3、學習4的相鄰數(shù),進一步理解相鄰兩數(shù)多1少1的關系,知道4的相鄰數(shù)是3和5。

重難點分析:

重點:由3比4少1,5比4多1的關系,推出4的相鄰數(shù)就是3和5。 難點:用語言清楚地表述比較出的結果。

活動方式:集體和個人

活動準備:

一、導入:

以請幼兒觀看表演的語氣,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表演內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數(shù)字"4",哭著來到小朋友面前,請小朋友幫助找朋友。

二、展開:

1、教師引導幼兒做游戲"開花",觀察比較感知3、4、5三個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比較3、4之間的關系。

春天到了,花園里的花都開放了,花園里掀開了3朵藍花,過了今天,又開了4朵黃花,請小朋友給他們找出數(shù)字朋友。問:"藍花和黃花誰多誰少?藍花比黃花少幾朵?3比4少幾?"通過游戲,你知道了4的一個好朋友是幾?(因為3比4少1,4的一個好朋友是3)

(2)以同樣方法,引導幼兒操作比較4、5之間的關系。

花園里又開了5朵紅花,請你給它找出數(shù)字朋友吧!引導幼兒比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個好朋友是5。

(3)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給數(shù)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們是3和5,也就是說,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師播放課件,驗證幼兒的操作結果。

(1)第一張幻燈片,屏幕上出現(xiàn)3多藍花、4朵黃花和數(shù)字3和4,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繼續(xù)播放:屏幕上出開出5朵紅花和數(shù)字5,引導比較,得出結論。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張幻燈片出現(xiàn),數(shù)字3、4、5, 把數(shù)字"4"請上臺來,問:"數(shù)字4你找到朋友了嗎?是幾和幾?"幼兒一起說出結論: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戲:"找朋友"進行鞏固

玩法:每個幼兒帶一個數(shù)字(3、4、5)的胸飾,戴數(shù)字4的幼兒做找朋友的人,聽著找朋友的音樂邊拍手邊找朋友,音樂停,每人找兩個朋友,一個是數(shù)字3,一個是數(shù)字5。找對了共同慶賀。游戲可反復進行。

三、結束:

組織幼兒收起學具,自然下課。

數(shù)學教研組活動方案設計篇七

1.能按照物體的某一外部特征找出不同的一個。

2.學會用“一樣”“不一樣”等詞來回答。

《找不同》課件。

《有趣的數(shù)學》操作用書

一、出示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先出示另一半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快看,這只小狗在干什么?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狗睡覺的樣子!

師:這還有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上的小狗在做什么?我們一起坐在小椅子上,學一學小狗是怎么跑的。

師:這兩張照片里的小狗做的事情一樣嗎?

二、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掛圖,并學會做題。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張掛圖,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從上往下引導幼兒觀察)

師:我們看完胖胖豬釣魚的照片,再來看看它家里還有誰的照片?

這里有四張圖片,哪一張是不一樣的,把它圈出來。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注意引導不會畫圈的小朋友畫圈。

活動延伸:

1.在生活中尋找不同類的東西。

2.教師準備了一套“找不同”的卡片,放在區(qū)域活動中,小朋友可以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繼續(xù)“找不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46643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