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將伐顓臾高中課文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答案(模板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9:29:03
季氏將伐顓臾高中課文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答案(模板三篇)
時間:2023-04-07 19:29:03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季氏將伐顓臾高中課文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答案篇一

(1) 季氏:季孫氏,當時魯國的貴族。這里指季康子(名肥,魯國的大夫)。

相關(guān)事件和思想:春秋末期,諸侯兼并,當時把持魯國朝政的季康子,橫征暴斂,富比宮室。但他仍想借維護魯國利益之名,攻伐兼并顓臾(春秋小國,附屬于魯國,故城在山東費縣西北),以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2) 冉有、季路:兩人都是孔子學生,當時是季康子的家臣。

冉有:名求,字子有,也稱冉求。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相關(guān)事件和思想:冉有和季路雖然把“季康子想要吞并顓臾”的消息報告給了老師——孔子,但他們聽了孔子(反對“討伐”顓臾)的觀點后,并不服氣。其實,做為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在內(nèi)心里是很支持“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的:“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

(3)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相關(guān)事件和思想:孔子擁護封建制度,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倡“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本文中,孔子從“仁”政的觀點出發(fā),堅決反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由于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季路是季康子的家臣,他們在內(nèi)心里很支持“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所以才有文章中的這一場師生之間的論辯。

2. 難字難句講解

(1) 季氏將伐顓臾

季氏要攻打顓臾。 “伐”,討伐,攻打?!胺ァ庇衅旃闹猓褪枪_地攻打。與之相反的是“襲”,就是趁人不備而進攻。

(2) 無乃爾是過與?

這難道不是你的過錯嗎?

“無乃……與”是個固定句式,表示委婉語氣,相當于“豈不是……嗎”、“恐怕……吧”。無,不。乃,是。是,這,代詞,指代沒能勸說季氏放棄伐顓臾的想法。與,通“歟”,疑問語氣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志。爾,你,指冉有,賓語前置。過,動詞,歸罪。

(3) 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以前的先王封他做東蒙山的主祭人。

“以為”是“以之為”的省略,之指顓臾。

(4) 何以伐為?

為什么要攻打他呢?

“何……為?”是疑問句式。

(5) 夫子欲之

季氏要這樣做。

“夫子”在這里是指季氏,“之”,代詞,指代“伐顓臾”這件事。

(6)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如果)能夠施展才能就擔任官職,(如果)不能施展才能就不要擔任官職。

陳,陳設(shè),擺出來。力,才能。就,動詞,靠近,接近,這里有擔任,充任的意思。止,停止,這里是不要做官的意思。

(7)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來,龜甲、寶玉毀在匣子里,這是誰的過錯呢?

(8)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因為財物分得均就無所謂貧,大家能夠和睦就無所謂寡,社會安定國家就不會傾覆。

“蓋”,表示語氣的情態(tài)副詞,常放在句首表示提示語氣?!盁o”,沒有,無所謂?!肮选保c“少”是同義詞。“傾”,傾覆。

3. 重點實詞和虛詞

(1) 見:① 看見。例: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② 拜見。例: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

(2) 先:① 已去世的。例: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② 放在前面。例: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 時間在前的。例:問且先于學也(《問說》)

(3) 列:① 位次,引申為職位。例: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 排列,引申為按順序?qū)?。例: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芙渠》)

(4) 止:① 停止,這里引申為不就任。例: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 留下。例:止子路宿(《荷蓧丈人》)

(5) 固:① 堅固。例: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

(6) 后:① 落后。例:子路從而后(《荷蓧丈人》)

② 后代。例:孟僖子知其后必有達人

③ 時間在后面。例:后因伐木,始見此山

(7) 寡:少。例: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8) 問:詢問,與“答”相對。例:子路問曰

課文翻譯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論語·季氏》)

【譯文】季氏將要攻打顓臾,冉有、季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將要對顓臾動武了。"孔子說:"冉求,這難道不應(yīng)該責備你嗎?顓臾,上代君王曾經(jīng)授權(quán)它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且它的國境早就在魯國境內(nèi)了,是和魯國共存亡的藩屬,為什么要攻打它呢?"冉有說:"季氏要攻打它,我們二人都不想這么做。"孔子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就去擔任官職,如果不能,就要辭職',假如瞎子遇到危險卻不去扶持,將要跌倒了也不去攙扶,那又那里用得上助手呢?你得話說錯了,虎兕跑出籠子,龜玉毀在盒中,這是誰的錯?"冉有說:"現(xiàn)在顓臾城墻堅固,又離費城很近,現(xiàn)在不奪過來,將來會成為子孫的禍害。"孔子說:"冉求,君子痛恨那種不說自己'想要',卻要找理由去做的人。我聽說諸侯和大夫,不怕財富少而怕分配不平均,不怕人少而怕境內(nèi)不安定。因為平均了就沒有貧窮,和睦相處就不會覺得人少,安定了就沒有危險。這樣,如果遠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徠他們;使他們來了之后,就使他們安心?,F(xiàn)在你們二人輔助季氏,遠人不服卻不能招徠他們,國家分崩離析卻不能保全,反而想著在國境內(nèi)使用武力,我擔心季孫的禍患不在顓臾,而在魯君呢。"

季氏將伐顓臾高中課文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答案篇二

《季氏將伐顓臾》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張: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及治國策略: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季氏將伐顓臾粵教版高二下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張及孔子思想在當時的地位、影響。

2.能夠歸納出“是、疾、止、見、過”五個詞語的義項;了解兩個句式:“無乃……與”“何以……為”。

3.熟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文言詞語的理解歸納及文言句式特點的掌握。

教學難點

孔子鼓吹禮治,主張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張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儀、錄音機、投影膠片、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張,熟讀課文。

[教學步驟]一、導語

同歷史散文不同,先秦諸子散文是議論說理的文章。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思想空前活躍的時期,誕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種流派,這些派別及其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各抒己見,爭辯不休,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因此,先秦諸子包括了各種不同的學術(shù)流派和政治觀點。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們學習有關(guān)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論語》中的一篇《季氏將伐顓臾》。

二、孔子生平及《論語》簡介

投影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他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tǒng)治,反對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開明態(tài)度??鬃訉W說成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影響極大,被尊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經(jīng)”(《詩》《書》《禮》《易》《樂》《春秋》)。在我國歷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業(yè)的第一人,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首開私人辦學講學之風,相傳有學生三千,賢弟子七十二。

《論語》就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請大家詳看課文注釋①。

三、簡介背景

《季氏將伐顓臾》記載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場對話,這場對話究竟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孔子時代的魯國,政治上處于動蕩變革之中,當時,魯桓公的后代季孫、孟孫、叔孫三大家族逐漸強大,魯國公室日趨衰敗。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其中,季孫氏勢力最大,他要討伐顓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貪其土地,其二是擔心顓臾對己不利。當時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門下,且都參與了出征前的籌劃。也就是在這時候,二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兩位弟子的對話。

四、熟讀課文

1.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朗讀條件好的教師范讀。(一遍)

①要求學生注意字的讀音,沒聽清讀音的字畫出來。

②進一步明確讀音。

2.教師出示投影,以此檢查讀音掌握情況。

投影

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正確的一項是

a 顓臾 (zhuān xū) 虎兕(sì)出于柙(xi) 社稷(jì)之臣 則將焉用彼相(xiāng)矣

b 顓臾 (chuǎn yū) 虎兕(shì)出于柙(xiá) 社稷(sù)之臣 則將焉用彼相(xiāng)矣

c 顓臾 (zhuān yú) 虎兕(sì)出于柙(xiá) 社稷(jì)之臣 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

d 顓臾 (zhuān yú) 虎兕(shì)出于柙(jiá) 社稷(sù)之臣 則將焉用彼相(xiāng)矣

3.叫2~3名學生分別朗讀,師生如發(fā)現(xiàn)讀音錯誤問題及時糾正。

4.分組朗讀

5.全班齊讀。

6.要求學生各自結(jié)合課文注釋朗讀,大致疏通文意。

(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將自己結(jié)合注釋讀課文時遇到的問題向本組同學提問,學生自行解決)

7.學生再次齊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進一步熟讀課文,并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指導學生理清思路,理解課文,背誦課文;并進行朗讀提示

[教學步驟]一、教師檢查熟讀課文情況

1.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2.采用分段進行法,檢查學生結(jié)合注釋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況,一學生讀一遍,另一學生翻譯一遍,其他同學補充糾正。

二、指導學生理清思路,理解課文,背誦課文(分段進行,教師可稍作朗讀提示)

“季氏將伐顓臾”,孔子和兩位學生的對話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了。

提問:當孔子從兩位學生那兒聽到這個消息時,他的態(tài)度是什么?他列舉了哪幾條理由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學生思考,并要求學生用序號把理由標出來。

明確:當聽到這個消息時,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兩位學生的第一次對話。他責怪冉有:“求!無乃爾是過與?”理由是:“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也就是說,孔子反對討伐,理由有三:

反對 ①顓臾是先王所封之國 不可伐 義正詞嚴

討伐 ②顓臾在魯國境內(nèi) 不必伐 不容置辯

理由 ③顓臾與季氏同為社稷之臣 無勸伐

教師對本段作朗讀提示:由以上分析,我們讀這一段時注意“季氏將伐顓臾”是陳述語氣,應(yīng)讀得平穩(wěn)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責怪冉有的語氣和反對討伐的鮮明態(tài)度讀出來。重讀“求!無乃爾是過與?”中的“求”“過”,下文三條理由讀時應(yīng)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為”的反問語氣。

教師放本段錄音。

學生若干名朗讀并背誦。

全班同學背第一段。

孔子不僅反對討伐顓臾,而且認為冉有和季路對此事有責任。當即對冉有的辯解予以反駁,這是孔子和兩位學生的第二次對話。

提問:孔子在反駁時,引用了哪些話,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學生畫出來。

明確:引用:“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北扔鳎骸拔6怀郑嵍环?,則將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提問:引用和比喻要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討論。(以前后桌為一組,選一代表發(fā)言)

明確:引用說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門下,卻不能對季氏伐顓臾進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個臣子不能盡自己的職責,寧可辭去職務(wù)。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顛”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薄邦崱倍安怀帧薄安环觥?,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對顓臾動武,“龜玉”喻顓臾將要被毀滅,這樣的話,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責任了嗎?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應(yīng)認識到自己沒有盡職勁責。

教師對本段作朗讀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边@是冉有的推托辭,語速不能過快;孔子的話中“求”“是誰之過與?”應(yīng)加重語氣,口氣堅決而又委婉。

放本段錄音。學生若干名朗讀、背誦。

全班同學齊背第二段。

當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開脫責任時,又遭到孔子的駁斥,這是孔子和兩位學生的第三次對話,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提問:孔子的主張是什么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

明確:孔子的正面主張也就是他治國安邦的原則:“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p>

提問:這幾句話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張的內(nèi)容是什么?具體解釋一下。

學生討論。(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確:表明了對內(nèi)創(chuàng)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樂業(yè);對外加強文教德化,使外邦異族歸附。但冉有和季路卻違背了這些原則。

提問:哪些話說明二人違背了這些原則。

明確:“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動干戈于邦內(nèi)。”

提問:通過分析,孔子認為季氏當前之“憂”是什么?

明確:“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p>

孔子在此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顓臾地實質(zhì),最終目的是要篡奪魯國的政權(quán)。此句后來衍變?yōu)槌烧Z“禍起蕭墻”,喻內(nèi)部發(fā)生爭斗并產(chǎn)生嚴重后果,沿用至今。

教師對本段作朗讀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敝小扒蟆钡谌伪豢鬃又焙?,同樣應(yīng)加重語氣,且要把孔子這句話的緊張嚴肅語氣讀出來。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張時的幾句,應(yīng)讀得情緒激昂。

放本段錄音。學生若干名朗讀、背誦。

全班同學齊背第三段。

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板書總結(jié)回顧本節(jié)課所講的內(nèi)容,歸納出孔子是一個愛國愛民、目光深遠的政治家,并加強背誦。通過朗讀提示明確本文的語言特點:在言行的記錄中能繪聲繪色,刻畫人物的神態(tài)和氣質(zhì)。

全班同學背誦全文。

三、布置作業(yè)

熟背課文,做練習三。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做閱讀訓練,總結(jié)文言知識,對全文進行小結(jié)。

[教學步驟]一、檢查復習背誦。

抽查2~3名同學背誦。

二、閱讀訓練

提供下列材料給學生,教師適當解釋其中難懂的詞句,讓學生拿課文和材料比較閱讀,從而進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難點。

投影:

材料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同上)

材料1:注釋 北辰:北極星。 共:同“拱”,環(huán)抱,環(huán)繞。

[譯文]用道德來治理國政,自己便會像北極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別的星辰都環(huán)繞著它。

材料2:注釋 道:引導。 格:親近 歸附之義。

[譯文]用政法來導引他們,使用刑罰來整頓他們,人民只是暫時地免于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導他們,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民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人心歸服。

要求結(jié)合課文比較,進一步明確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

學生討論、發(fā)言。

明確:課文和兩則材料結(jié)合起來分析,可歸納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報人,反對法治,主張禮治,反對武力征伐。

三、分類歸納總結(jié)文言知識

1.詞類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詞語,并說明活用的情況。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答案:來、安,使動用法

2.特殊句式

翻譯下列句子,并注意加點詞的用法。

①無乃爾是過與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答案:①恐怕該責備你吧!

②這是國家的臣屬,為什么要攻打它呢?

3.一詞多義,結(jié)合完成練習三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是

例句 出處 釋義

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 正確,與“非”相對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為 《季氏將伐顓臾》 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木蘭詩》 判斷詞,是

2.疾

例句 出處 釋義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將深 《扁鵲見蔡桓公》 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季氏將伐顓臾》 厭惡、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觸龍說趙太后》 快、急速

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 《西門豹治鄴》 疾苦、痛苦

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勸學》 強

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 《史記?孫臏傳》 妒忌

3.止

例句 出處 釋義

陳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將伐顓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狼》 只是、僅僅

4.見

例句 出處 釋義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木蘭詩》 看見

曹劌請見 《曹劌論戰(zhàn)》 召見

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 《季氏將伐顓臾》 拜見、偈見

秦誠恐不可得,徒見欺 《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被動,相當于“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xiàn,出現(xiàn)

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 《失街亭》 見解、見識

5.過

例句 出處 釋義

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過、經(jīng)過

過猶不及 《論語?先進》 超過

以其境為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記》 過分、過于

是誰之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 錯誤、過失(名)

無乃爾是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 責備

且爾言過矣 《季氏將伐顓臾》 錯(形)

故嘗與過宋將軍 《大鐵椎傳》 拜訪、訪問

三、小結(jié)

同學們,我們學習《論語》,不僅學習了其中的一些文言知識,還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對謀動干戈進行武力征伐,在內(nèi)部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樂業(yè)。這種思想不照樣適用于我們今天嗎?我們現(xiàn)在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shè)時期,同樣需要一個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因此,我們應(yīng)刻苦學習,掌握知識,為創(chuàng)造一個長期安定、和平的政治局而努力。

關(guān)于《論語》

該書的思想內(nèi)容

該書的版本流傳

該書的注本

本書對于后世的影響

關(guān)于孔子

孔子生平簡介

孔子思想介紹

孔子個人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今天我們怎樣評價和看待孔子

關(guān)于孔子的弟子

孔子弟子生平事跡介紹

孔子弟子的思想

孔子弟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

歷代哲人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孔門弟子對于《論語》思想(即孔子思想)的揚棄

漢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魏晉南北朝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唐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宋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明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清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近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現(xiàn)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儒家思想對于中國社會的影響

對于中國政治體制的影響

對于中國中央集權(quán)制度的影響

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對于人們?nèi)粘I畹挠绊?/p>

本篇所反映的孔子思想

1、“天下有道,令出天子;天下無道,令出諸侯”

2、仁的思想

本文所運用的談話藝術(shù)

合于禮

合于身

合于勢

本文的說理技巧

合理的推斷

在其位,謀其政

個人主張的合理表達

怎樣認識儒家思想在今天社會中的功能

儒家思想的現(xiàn)代性

新儒家的思想

1. 人物及相關(guān)事件和思想:

(1) 季氏:季孫氏,當時魯國的貴族。這里指季康子(名肥,魯國的大夫)。

相關(guān)事件和思想:春秋末期,諸侯兼并,當時把持魯國朝政的季康子,橫征暴斂,富比宮室。但他仍想借維護魯國利益之名,攻伐兼并顓臾(春秋小國,附屬于魯國,故城在山東費縣西北),以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2) 冉有、季路:兩人都是孔子學生,當時是季康子的家臣。

冉有:名求,字子有,也稱冉求。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相關(guān)事件和思想:冉有和季路雖然把“季康子想要吞并顓臾”的消息報告給了老師——孔子,但他們聽了孔子(反對“討伐”顓臾)的觀點后,并不服氣。其實,做為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在內(nèi)心里是很支持“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的:“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

(3)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相關(guān)事件和思想:孔子擁護封建制度,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倡“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本文中,孔子從“仁”政的觀點出發(fā),堅決反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由于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季路是季康子的家臣,他們在內(nèi)心里很支持“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所以才有文章中的這一場師生之間的論辯。

2. 難字難句講解

(1) 季氏將伐顓臾

季氏要攻打顓臾。 “伐”,討伐,攻打?!胺ァ庇衅旃闹?,就是公開地攻打。與之相反的是“襲”,就是趁人不備而進攻。

(2) 無乃爾是過與?

這難道不是你的過錯嗎?

“無乃……與”是個固定句式,表示委婉語氣,相當于“豈不是……嗎”、“恐怕……吧”。無,不。乃,是。是,這,代詞,指代沒能勸說季氏放棄伐顓臾的想法。與,通“歟”,疑問語氣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志。爾,你,指冉有,賓語前置。過,動詞,歸罪。

(3) 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以前的先王封他做東蒙山的主祭人。

“以為”是“以之為”的省略,之指顓臾。

(4) 何以伐為?

為什么要攻打他呢?

“何……為?”是疑問句式。

(5) 夫子欲之

季氏要這樣做。

“夫子”在這里是指季氏,“之”,代詞,指代“伐顓臾”這件事。

(6)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如果)能夠施展才能就擔任官職,(如果)不能施展才能就不要擔任官職。

陳,陳設(shè),擺出來。力,才能。就,動詞,靠近,接近,這里有擔任,充任的意思。止,停止,這里是不要做官的意思。

(7)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來,龜甲、寶玉毀在匣子里,這是誰的過錯呢?

(8)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因為財物分得均就無所謂貧,大家能夠和睦就無所謂寡,社會安定國家就不會傾覆。

“蓋”,表示語氣的情態(tài)副詞,常放在句首表示提示語氣?!盁o”,沒有,無所謂。“寡”,與“少”是同義詞。“傾”,傾覆。

3. 重點實詞和虛詞

(1) 見:① 看見。例: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② 拜見。例: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

(2) 先:① 已去世的。例: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② 放在前面。例: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 時間在前的。例:問且先于學也(《問說》)

(3) 列:① 位次,引申為職位。例: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 排列,引申為按順序?qū)憽@簞t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芙渠》)

(4) 止:① 停止,這里引申為不就任。例: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 留下。例:止子路宿(《荷蓧丈人》)

(5) 固:① 堅固。例: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

(6) 后:① 落后。例:子路從而后(《荷蓧丈人》)

② 后代。例:孟僖子知其后必有達人

③ 時間在后面。例:后因伐木,始見此山

(7) 寡:少。例: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8) 問:詢問,與“答”相對。例:子路問曰

課文翻譯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論語·季氏》)

【譯文】季氏將要攻打顓臾,冉有、季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將要對顓臾動武了。"孔子說:"冉求,這難道不應(yīng)該責備你嗎?顓臾,上代君王曾經(jīng)授權(quán)它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且它的國境早就在魯國境內(nèi)了,是和魯國共存亡的藩屬,為什么要攻打它呢?"冉有說:"季氏要攻打它,我們二人都不想這么做。"孔子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就去擔任官職,如果不能,就要辭職',假如瞎子遇到危險卻不去扶持,將要跌倒了也不去攙扶,那又那里用得上助手呢?你得話說錯了,虎兕跑出籠子,龜玉毀在盒中,這是誰的錯?"冉有說:"現(xiàn)在顓臾城墻堅固,又離費城很近,現(xiàn)在不奪過來,將來會成為子孫的禍害。"孔子說:"冉求,君子痛恨那種不說自己'想要',卻要找理由去做的人。我聽說諸侯和大夫,不怕財富少而怕分配不平均,不怕人少而怕境內(nèi)不安定。因為平均了就沒有貧窮,和睦相處就不會覺得人少,安定了就沒有危險。這樣,如果遠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徠他們;使他們來了之后,就使他們安心?,F(xiàn)在你們二人輔助季氏,遠人不服卻不能招徠他們,國家分崩離析卻不能保全,反而想著在國境內(nèi)使用武力,我擔心季孫的禍患不在顓臾,而在魯君呢。"

2021季氏將伐顓臾高二下冊語文教案

2021季氏將伐顓臾蘇教版高二下冊語文教案

2021辛德勒的名單高二下冊語文教案

勾踐滅吳文言文注解|翻譯在線看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注解|翻譯在線看

高三語文必備復習資料

高考名句默寫整理2021

成人高考中語文進行復習的兩大禁忌2021

成人高考語文復習的兩大禁忌事情2021

對口高考語文文言文教案五篇

季氏將伐顓臾高中課文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答案篇三

關(guān)于《論語》

該書的思想內(nèi)容

該書的版本流傳

該書的注本

本書對于后世的影響

關(guān)于孔子

孔子生平簡介

孔子思想介紹

孔子個人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今天我們怎樣評價和看待孔子

關(guān)于孔子的弟子

孔子弟子生平事跡介紹

孔子弟子的思想

孔子弟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

歷代哲人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孔門弟子對于《論語》思想(即孔子思想)的揚棄

漢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魏晉南北朝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唐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宋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明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清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近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現(xiàn)代思想家對于《論語》思想的揚棄

儒家思想對于中國社會的影響

對于中國政治體制的影響

對于中國中央集權(quán)制度的影響

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對于人們?nèi)粘I畹挠绊?/p>

本篇所反映的孔子思想

1、“天下有道,令出天子;天下無道,令出諸侯”

2、仁的思想

本文所運用的談話藝術(shù)

合于禮

合于身

合于勢

本文的說理技巧

合理的推斷

在其位,謀其政

個人主張的合理表達

怎樣認識儒家思想在今天社會中的功能

儒家思想的現(xiàn)代性

新儒家的思想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42682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