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歷史必修知識點整理(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7:34:56
最新高二歷史必修知識點整理(三篇)
時間:2023-04-07 17:34:56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二歷史必修知識點整理篇一

②辛亥革命_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為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掃清了一些障礙,

③中華民國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和熱情,

④民國政府鼓勵發(fā)展實業(yè),

⑤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的影響。

2、表現:紡織業(yè)、面粉業(yè)等輕工業(yè)發(fā)展最快(紡織業(yè)第一,面粉業(yè)第二)

3、影響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因素

(1)阻礙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huán)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2)推動因素:

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在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的同時,也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②由于時代潮流的沖擊和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國歷屆政府都鼓勵興辦實業(yè)

③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特別是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

④實業(yè)家的實業(yè)救國的思潮

高二歷史必修知識點整理篇二

一、內外服制

商朝的歷史是信史:由于甲骨文的發(fā)現和解讀,以及河南安陽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資料的發(fā)掘,商朝成為我國歷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的歷史也因文獻、甲骨卜辭和考古資料的多重印證而成為信史。

二、青銅時代

1、商朝的青銅器

(1)商朝處于青銅時代,商朝的青銅器主要是禮器,專用于王室和貴族的禮典、祭祀等重要活動。青銅器物的大小、性質和數量組合,是器主等級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2)青銅器上還鑄有淺浮雕的動物紋飾,商代人相信這些動物能幫助他們與祖先或神靈溝通,以庇護其在世間的權力和財產。青銅器被賦予了溝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權力的功能。

(3)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的青銅器。

2、甲骨文

(1)商朝甲骨文是我國目前所發(fā)現的比較成熟的漢字,是商人刻在甲骨上用來記載占卜情況的古文字。

(2)從結構和造字法來看,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構成和使用的“六書”規(guī)律,是一種較為成熟的象形文字。

(3)甲骨文真實地記載了商朝社會各個領域的歷史狀況,為我們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高二歷史必修知識點整理篇三

一、四大發(fā)明

1、概況:

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學技術成就。

2、四大發(fā)明的產生與傳播:

(1)造紙術。西漢前期,中國已經有了紙。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fā)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2)印刷術。隋唐之際,中國出現了雕版印刷術。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人們已經使用了彩色套印技術。北宋平民畢升發(fā)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3)火藥。唐末,火藥開始用于軍事。最早的火藥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宋朝為了抵御遼、西夏和金的進攻,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藥。

(4)指南針。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中國在戰(zhàn)國時期發(fā)明的“司南”。后來,人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針。北宋時,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5)傳播。

a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

b火藥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fā)展,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fā)現的時代。

d歐洲人還借鑒中國的印刷術,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二、《九章算術》和珠算

1、《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標志著中國古代以計算為中心的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2、珠算

珠算運算法編成歌訣流利順口,配合小九九和十進位值制記數法,運算如飛。明清時期,珠算應用得到普及和發(fā)展。明朝時,珠算法已傳播到朝鮮、日本、東南亞以至世界其他地區(qū)。

三、石氏星表和渾儀

1、中國是天文學發(fā)展最早的國家之一。

2、中國古代天象觀測記錄,是世界公認最悠久最系統(tǒng)的。

3、編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顆恒星的赤道坐標數據,對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5、為了更好地觀察天象,古代中國創(chuàng)制了許多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如渾儀、簡儀等。

四、《授時歷》和四大農書

1、夏朝時,我國就有了歷法《夏小正》,商朝改進為“殷歷”。

2、元朝時,郭守敬編訂的《授時歷》,集前代各家歷法優(yōu)點之大成,是我國古代秀的歷法。3、四大農書。

(1)西漢汜勝之的《汜勝之書》;

(2)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3)元朝王禎的《農書》;

(4)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5)特點:是中國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農書。《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tǒng)的—部古代農業(yè)科學著作。

五、《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

1、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中醫(yī)學的奠基之作。

2、東漢末年,張仲景的中醫(yī)專著《傷寒雜病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辯證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醫(yī)臨床學的理論基礎,被后世醫(yī)家譽為“萬世寶典”。

3、李時珍,寫成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對中藥學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yī)藥學的系統(tǒng)總結。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41987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