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感悟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心得感悟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稻草人》讀后感悟篇一
到了晚上詩人和畫家去睡了,還有誰能把這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告訴人們呢?
有,還有,就是稻草人。
最近我看了《稻草人》這本書,里面講的是稻草人的故事。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設置稻草人的目的是為了驅趕吃莊稼的小鳥兒。
可是稻草人卻不“滿足”于這些事,它想為人們做更多的事情。稻葉上有小蟲子了,它想去驅趕,可是它動不了;老漁婦的孩子生病,它又想去給他溫暖,可還是動不了;小鯽魚被抓住后,想讓稻草人救救它,可稻草人還是動不了;有人到河邊尋死,稻草人急得不行,可還是動不了。
稻草人是一個很樂于助人的“人”,但是面對這些讓人們很痛苦的事情,稻草人卻無能無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它很焦急,最后急得昏了過去。
我覺得天使應該賜給稻草人一雙手腳,讓稻草人去幫助別人。或者天使能夠激發(fā)每個人的愛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一個充滿愛的仙境!
《稻草人》讀后感悟篇二
雙休日,媽媽推薦了《稻草人》一書,《稻草人》是葉圣陶爺爺?shù)囊槐就捈?,里面有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稻草人》這個故事。
于是我每天和媽媽晚上一起閱讀,一起撰寫讀后感。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一天晚上,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傷感的事。
第一件事,一個老太太靠種稻田養(yǎng)活自己,稻子卻被小蛾的后代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
第二件事,一名漁婦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捕魚,孩子生病了,漁婦也沒有空閑和時間去照料他,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
第三件事,一位婦女的丈夫因為欠了賭債,要把她賣掉。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想救她,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它的心都碎了。
“稻草人”這種品質、正義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如果人世間都像“稻草人”一樣關心別人,這世界就充滿了愛心。
《稻草人》讀后感悟篇三
孩子小學要求讀《稻草人》這本書,是葉圣陶寫的童話集。
咱小時候沒有看過,出于好奇就翻開看看。
童話嘛,按照我一貫的理解,就是小馬過河、烏鴉喝水那樣唄,最多也就是皇帝穿新裝、白雪公主吃毒蘋果嘛(ps:鄭淵潔的童話除外)。
看書時的心路歷程如下:
頭三頁,還算正常;
第四頁,感覺氛圍不對??;
第五頁,看到蛾子來吃稻草并產(chǎn)卵卻無力阻止,后面要怎么翻轉呢?
第六、第七頁,沒有翻轉的跡象;
第八頁開始,又出現(xiàn)了一對可憐的娘倆……
第十五頁,似乎有個可憐女子要被賣掉!這是給小孩子看的嗎?
第十七頁,女子還是跳河了,其他可憐的事也都更加可憐;
第十八頁,全文結束了……是1922年6月7日作。
果然,葉老是用孩童的語言,講述成人的世界;葉老的童話,看透了這個世界、看透了人心。葉老的童話,小孩子讀到的,是會說話的燕子、會寫信的梧桐樹、會傷心的稻草人;而能看懂葉老童話的人,就不再是小孩了;葉老寫這些童話,大約是給有耐心讀完的人,心里留出一塊空靈之地,安放疲憊的靈魂——畢竟,經(jīng)常笑眼明媚,心卻在哭泣。
最后,現(xiàn)在是20xx年了,1922年的書,七八歲的小孩子還可以讀;1992年的歌,被三十多歲的人改詞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38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