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健康行為論文文獻(大全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05:53
2023年健康行為論文文獻(大全5篇)
時間:2023-06-06 14:05:53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健康行為論文文獻篇一

1·1對象與方法為使樣本具有代表性,參照駐馬店市重點與普通中學生人數(shù)分布比例,計算出樣本構成比,采取分區(qū)分層取樣,在駐馬店市6所中學共調(diào)查中學生544人,重點中學219人(40·26%),普通中學325人(59·74%),其中,初中生334人(61·4%),高中生210人(38·6%)。男生290人(53·31%),女生254人(46·69%)。年齡11~19歲,平均(15·04±1·77)歲。

1·2調(diào)查工具90項癥狀清單(scl—90);中學生生活事件調(diào)查粗表。參考國內(nèi)外有關生活事件量表[1~3],選擇了48項與中學生有關的生活事件條目,內(nèi)容主要涉及學習、人際關系、戀愛、疾病、意外事故等方面,采用團體集中調(diào)查。

2結果

2·1中學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和痛苦水平的分析(表1)。

計算初、高中scl—90各因子的均值,發(fā)現(xiàn)中學生以強迫、人際敏感、抑郁、偏執(zhí)四項因子分相對較高。并且高中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初中生,經(jīng)協(xié)方差分析有顯著性(p0·05~0·0001)。多數(shù)中學生因子痛苦水平達中度以上,高中生也多于初中生,其中,亦以強迫、人際敏感、偏執(zhí)、抑郁四項因子達中度痛苦水平以上的人數(shù)為多,高中生明顯多于初中生,經(jīng)χ2檢驗有顯著性差異。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性焦慮四項因子分的均值女生高于男生(t檢驗,p0·05~0·0001),四項因子痛苦水平達中度以上的人數(shù),女生也明顯多于男生(χ2檢驗,p0·01)。重點中學學生與普通中學學生scl—90各因子分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2·2中學生18項主要生活事件標準回歸系數(shù)、強大、頻度均值等級(表2)。

3討論

另發(fā)現(xiàn)與中學生心理應激反應關系密切的18項生活事件主要涉及“獨立意向”與親子關系矛盾、擔心高考、人際關系、戀愛等方面的壓力,初高中生又各有一些特點,此外,視力下降對中學生心理上的不良影響也應引起重視。這些主要心理應激因素是中學生心理咨詢的重點,如何指導中學生在“獨立意向”、戀愛交友和性教育、與父母和老師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正確發(fā)展,是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點,為此,在培養(yǎng)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顯得十分重要。針對中學生心理應激的共性問題應開展一些群體性心理輔導、社會適應性訓練等,可望使許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在萌芽之際就得到了解決,對有效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參考文獻

健康行為論文文獻篇二

論文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等對榆林市部分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所做的抽樣調(diào)查顯示: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中學男女生情緒方面都存在嚴重的問題,男生在自尊自信方面的問題比較嚴重。進一步分析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活動之間的相關結果顯示,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活動狀況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相關特征。

1研究目的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和心理的發(fā)育,思維方式趨向成熟,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許多心理問題,如抑郁、焦慮、病態(tài)人格等。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的現(xiàn)狀,本文對部分中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了抽樣調(diào)查。目的在于了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實際狀況,分析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活動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

2研究對象

從榆林市十所中學中選取1000名學生,每所中學100名,其中,男生450人,女生550人。

3研究方法

3.2問卷測試法采用《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問卷》測試,具體由六個方面組成:(a)自尊自信;(b)情緒穩(wěn)定性;(c)人際交往;(d)學習適應性;(e)意志品質(zhì):(f)處事態(tài)度。自尊自信量表由20個項目組成;情緒穩(wěn)定性量表包括20個項目;人際交往量表由21個項目組成;學習適應性量表由22個項目組成;意志品質(zhì)量表由18個項目組成;效度量表由14個項目組成。量表使用方便、可信。

3.3自陳問卷法測試所用的《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問卷》為自陳問卷,采用三級評分法,統(tǒng)一由受測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情況逐題自評?;厥蘸蠼y(tǒng)一處理,在記分前先檢查學生的答題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受測學生對某個問題所給的若干備選項目,連續(xù)多次打“×”,說明回答不認真,答卷作廢;如果發(fā)現(xiàn)個別題目中受測學生同時選擇了兩種答案,一般按后一個答案記分。心理健康調(diào)查問卷一并發(fā)放,總計發(fā)放問卷1000份,收回問卷955份,其中有效問卷940份,有效回收率為98.43%。

4結果與分析

4.1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特點從表1、2中可以看出,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女生更為嚴重。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是由自尊自信、情緒穩(wěn)定性、人際交往、學習適應性、意志品質(zhì)和效度6個分量表組成,從各分量表可以看出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結構特征。從各分量表看,女生在情緒的穩(wěn)定性、學習適應性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嚴重,屬差等以下水平分別占41.88%和24.79%,男生在自尊自信方面有問題的比例較大,占30.88%,情緒穩(wěn)定性方面雖不如女生的比例大(16.18%),但處于中等水平者仍占41.18%,這些表明,中學生無論男女,在情緒穩(wěn)定性方面都存在著較嚴重的問題,這一特點也反映了這一年齡階段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中學生正處于青年期,情緒體驗強烈,兩極性突出,情感情緒的遷延性強,且具有文飾性、封閉性和曲折性,所以,情緒的產(chǎn)生和平息常常是疾風驟雨式的,帶有明顯的沖動性和爆發(fā)性。同時,由于青年初期學生己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和集體感,情感體驗具有較長的延續(xù)性,從而形成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心境。如果由于挫折或失敗引起的不良心境延續(xù)下去,就會影響人際關系,也會有損身心健康,男生在自尊自信方面處于差等以下的比例比女生更高。男生之所以更多、更容易出現(xiàn)低自尊自信,這與男生自尊心強,更注重競爭,有更強的期望得到集體與社會尊重的意識有關。由于自尊心是與活動的成敗相對應,與成就感、自信心相聯(lián)系的,所以如果一個人在各種競爭活動中不斷取得成功,他的自尊心和參加競爭活動的自信心就會不斷提高和增強。但是,如果自尊心過強,表現(xiàn)為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在挫折的情況下很容易轉向自卑心。而中學階段正是處于中考、高考的準備、沖刺階段,繁多的考試、競賽、排名層出不窮,這就更容易使具有較強自尊的男生體驗到挫折感、失敗感,從而導致自我評價降低,自信心下降。

女生在學習適應性方面存在較多問題,處于差等水平者達24.79%,明顯高于男生。學習適應性量表包括學習環(huán)境、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技能三方面。從女生學習適應性的結構特征看,女生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技能方面的適應性較差。女生之所以更多、更容易表現(xiàn)為學習不適應,這與她們較敏感、更易受到挫折、情緒波動大以及能力、認知方式有關。青春期女性的大腦右半球發(fā)育慢于左半球,男性的大腦右半球發(fā)育快于左半球,所以,女生的空間能力較男生差。從認知方式看,女生大多是依存性的,容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較少獨立性,易受外來暗示,對朋友和群體的依賴性較強。在記憶方面,女生以機械記憶為主。加之女生的敏感、情緒波動大的特點,使她們在中學階段比男生表現(xiàn)出對學習有更多的不適應。

4.2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活動狀況的相關

分析從表3可以看出,中學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體育活動狀況均呈顯著相關,且呈現(xiàn)出不同的相關特征:男生心理健康的總水平以及各分量表得分與其對體育的喜愛程度呈顯著相關,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各分量表得分與其參加體育活動的次數(shù)呈顯著相關。這表明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多地受其實際參加體育活動鍛煉的影響,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其對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更密切。我們認為,這一結果反映了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活動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

喜歡體育并不一定必然身體力行地參與體育鍛煉活動。這是因為對體育態(tài)度的結構包括認識、情感和意識三個方面,即包括對體育活動的目的、意義、價值的理解和評價,對體育活動的情感體驗以及體育活動的行為反應。一般來說,三個成份是協(xié)調(diào)、一致的,或是能認識到體育在強身健體上的意義和價值,喜歡體育并積極參加,或是與此相反。但是,體育態(tài)度的三個要素有時并不協(xié)調(diào)一致。有研究表明,三種之間的相關程度是不同的,情感與行為傾向的相關程度高于認識與行為傾向的相關程度。當認知成份和情感成份不一致時,一般地,情感成份就決定了行為傾向。本調(diào)查結果表明,中學男生只要表現(xiàn)出對體育的積極態(tài)度,就會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而中學女生喜歡體育和積極地參與體育是兩回事,她們對體育喜愛或許只停留在認知層次上,表現(xiàn)為關注、欣賞體育,卻不積極的投身到體育活動之中。

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是與實際參與鍛煉狀況相一致的。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活動的鍛煉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次數(shù)顯著相關的結果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只有積極的投身到體育鍛煉之中,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得以提高。從表3中可以看出,男生的體育態(tài)度與心理健康總量表以及各分量表顯著相關的是自尊自信、情緒穩(wěn)定性、人際交往、意志品質(zhì)和總量表;女生體育活動次數(shù)與心理健康總量表以及各分量表的相關情況是:高度相關是自尊自信、情緒、人際交往、學習適應性中的學習態(tài)度和總量表得分;顯著相關是學習適應性中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技能、學習適應性和意志品質(zhì)。這表明中學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無論從總的心理健康水平還是從各個分量表都與其實際參加體育鍛煉的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學男生除了學習適應性,其余各方面也都與體育活動密切相關。

5結論

5.1心理健康調(diào)查結果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為中等級的男女生分別為29.4%和50.4%,心理健康水平為差等級的男女生分別為16.2%和11.1%,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5.2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體育活動的關系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體育活動均呈顯著相關。這一結果與人們對體育所具有的心理功效的認識是相一致。它說明體育作為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與方法有著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5.3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活動狀況呈現(xiàn)的相關特征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活動狀況呈現(xiàn)出不同的相關特征。男生心理健康的總水平以及各分量表得分與其對體育的喜愛程度呈顯著相關,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各分量表得分與其參加體育活動的次數(shù)呈顯著相關。男生的體育活動態(tài)度與體育活動次數(shù)呈顯著相關,女生的體育活動態(tài)度與體育活動次數(shù)無顯著相關。這一結果也表明,女生對體育的態(tài)度與體育行為傾向明顯的不一致。它提示我們,指導女生的體育鍛煉活動不能僅停留在體育態(tài)度的轉變,而應使其逐步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使其身體力行地投人到體育鍛煉之中。

5.4體育鍛煉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體育鍛煉對促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能有效地調(diào)節(jié)中學生身心矛盾,減輕學生心理壓力,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它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健康意識、主動探索和勇于實踐的精神以及充分發(fā)展個性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從學校體育的特點與功能來分析,體育鍛煉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體育鍛煉能有效促進中學生智力與能力的發(fā)展;(2)體育鍛煉能提高中學生德性修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3)體育鍛煉能凈化學生的情感,達到治療心理疾病的目的;(4)體育鍛煉有助于發(fā)展學生個性,提高社會適應能力;(5)體育鍛煉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協(xié)作精神;(6)體育鍛煉能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精神,提高學生的意志力;(7)體育鍛煉有助于緩解學生的精神壓力,消除其心理緊張。

6建議

建議各中學建立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教育心理學專業(yè)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巧和心理訓練方法的體育教師隊伍,在體育教學中把體育精神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促進中學生的身心向更加健康、和諧的方向發(fā)展。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觀念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信任、理解學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學科特點,從各方面教學內(nèi)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提高預防醫(yī)學和自我心理保健意識能力。

健康行為論文文獻篇三

[2]方富熹,方格.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鄭雪.人格心理學[m].暨南大學出版社.

[4]莫雷.教育心理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

[5]徐光新.學校心理學[m].華東師大出版社.

[6]鄭希付.健康心理學[m].華東師大出版社.

[7]錢銘怡.變態(tài)心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

[8]伍新春,胡佩誠.行為矯正[m].高等教育出版社.

[9]李祚,張開荊.心理危機干預[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10]郭秀艷.基礎實驗心理學[m].高教出版社.

[11]朱永新.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3]樊富珉.團體心理輔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4]時蓉華.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5]馮江平.青年心理學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

[16]黃希庭.心理學與人生[m].暨南大學出版社.

[17]尾形佳晃.三分鐘愛上心理學[m].

健康行為論文文獻篇四

2、 接納承諾療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中的應用與展望

3、 上海市高危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4、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6、 藝術療法及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7、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視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路徑探析

9、 山東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

10、 自媒體時代下傳統(tǒng)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改進

11、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12、 青少年睡眠習慣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

13、 汶川地震10個受災市縣青少年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

15、 功能性音樂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進研究

16、 學校、家庭、社區(qū)三位一體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17、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遵醫(yī)行為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

18、 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0、 積極青少年發(fā)展視角下的心理健康預防與促進

21、 加強心理干預 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青少年心理健康關系的元分析

23、 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分析

24、 瑜伽運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現(xiàn)狀研究述評

25、 武清區(qū)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效果評價

26、 兒童青少年個性特征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研究

27、 心理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對青少年輕度焦慮癥患者焦慮癥狀的影響

健康行為論文文獻篇五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的重視。在常規(guī)教育活動中融入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健康教育的班級活動,還可在課堂教學中(如語文、體育等課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正確的價值觀。中學生階段,學生應設定正確的長遠人生規(guī)劃,清晰的短期目標,要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積極進取,對生活有信心;對既定目標能有積極行動的表現(xiàn)。

(2)生活行為心理。中學生應當是樂于交友,即使與異性也得得體自然交往;應當愛幻想?yún)s不沉迷其中;敬老,敬母,敬師,愛幼,有同情心;行為、作風等與其實際年齡相符。

(3)人格個性心理。中學生應有自己的個性,能夠自我肯定,但也有自知之明;有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調(diào)節(jié)不良情緒的能力;樂于助人,有合作精神;有社會責任心,在陌生環(huán)境有自我調(diào)節(jié)適應能力。

(4)努力學習心理。在學習心理上,對考試成績重視而不依賴,重結果更過程,能針對考試結果制定以后的學習計劃;課堂學習能正面、輕松接受,基本掌握所學知識;課外興趣廣泛,且認真對待。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像一般的教學活動一樣,給學生上心理課。生硬的心理課程往往難以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反而可能給學生一種逆反心理。因此,應當把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融入到學樣的日常教育中,讓學生在參與活動時,不自覺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心理健康教育過程時,目標要明確,更加注重學生心理的感受,而非教育本身。

(1)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課。班級集體活動或小團體活動作為健康教育的形式,實踐證明有較明顯的作用。班級活動主題可以圍繞生理衛(wèi)生、健康心理兩大展開。生理衛(wèi)生類的可以組織學生認識青春期生理衛(wèi)生保健、禽流感的預防、愛眼、愛牙、禁毒、預防艾滋病等方面的活動。健康心理類的活動可以開展我和青春有個約會,我與青春對話、成長中的我等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學生能夠正確認識青春期心理,還可以開展尋找最佳學習方法、抵抗誘惑、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正確面對人生挫折、如何交往、如何面對考試等活動,以活動的形式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工作。

(2)把健康教育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利用有意義的課文實現(xiàn)心理教育。語文課程中有不少的課文本身很有教育意義,這些語文課程如果能夠深化利用,將很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在今年尋找最美的山村教師的評選中,一位手臂殘疾的山村老師沒有手指,他長年用沒有手指的手臂給學生在黑板上寫字,在給學生講到《植物是如何傳播種子的》這篇文章時,老師會說:植物沒有手,沒有腳,是怎么傳播種子的呢?答案有很多種,雖然種子沒有手沒有腳,但是植物有植物的辦法。老師每次還會拿自己做例子,說:我沒有手,但是,我是怎么給學生傳播知識的呢?我通過不斷的努力,用我的手臂給大家在黑板上寫字。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退縮,我們要想盡辦法,克服困難。他的每一屆學生在聽到這一課的時候,都會流下眼淚。這一課讓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時,要想辦法克服困難,提高了學生的意志力。這是一個典型的把課文中內(nèi)容和老師自我體會融入到教學中去的例子,當然,只要老師細心發(fā)現(xiàn),不斷挖掘,還有很多課文是可以用于心理教育的。

(3)把健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組織有意義的集體性比賽。比如:拔河比賽。這一活動需要學生具有極強的集體意識。我所在的學校就有這樣一個例子。為準備一次拔河比賽,優(yōu)先挑選的肯定是有力氣、個子高、結實的女生,其中一個體型較胖的女生在其他學生動員她參加的時候,一直拒絕參加。其實這個女生一直因為自己的體型問題,比較自卑。最后經(jīng)過老師的勸說,這個女生最后參加了比賽。經(jīng)過學生們的努力,也很幸運的是,這個女生所在的隊伍贏得了這次比賽。比賽結束這個女生高興地笑著,特別開心。后來這個女生的性格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變得比過去開朗,而且學習也更加積極了,開始喜歡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后來老師找她談話,問及她的改變,她自己坦然回答說,在那次拔河比賽中,她覺得自己是班里的一員,可以發(fā)揮自己作用,也找回了自信。從這一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體育教學中的集體主義教育,是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重要方法。在體育教學中可以經(jīng)常使用一些集體性的游戲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多參加集體活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交流,可以增加學生的集體主義,增加責任感;能夠不斷強化學生的集體觀念;起到優(yōu)化教學氣氛的目的,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樂觀、積極、開朗、向上的性格,為健康的心理打下基礎。而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當中,更是可以學會自我控制和調(diào)控能力。

(4)把健康教育融入生活。健康教育還可以在學生的生活中進行,比如老師想改善兩個同學之間的關系,在情況允許時,可以讓兩個人結伴回家,給學生安排一個在回家的路上討論的問題,并且要求學生在指定的時間一起提交一個討論的結果。雖然起初是老師硬性安排的,學生可能會有抵觸情緒,但是學生經(jīng)過接觸,深入討論之后,很可能會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這種方法可以增加關系不良的同學之間的交流的機會,讓學生明白自己不喜歡的同學也許有很多優(yōu)點??梢宰寣W生學會更客觀的看待別人,學會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改善同學關系。

因此,要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健康的心理,教師自己要有正確的心理健康標準,并且采取多種形式,融健康教育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受到健康教育。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26600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