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jié)氣飲食養(yǎng)生(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1 18:19:34
霜降節(jié)氣飲食養(yǎng)生(3篇)
時間:2023-04-01 18:19:34     小編:admin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霜降節(jié)氣飲食養(yǎng)生篇一

“霜降”節(jié)氣屬于秋季,主體為“金”,對應的就是肺臟。依據《黃帝內經》秋季養(yǎng)生要早睡早床,以順應秋季肅殺之氣,防范秋燥,多食潤肺的食物,如芝麻、梨、蘋果、香蕉、百合、銀耳、白果等。

食物應該是以清淡為主,不可過度食辛辣,寒涼、以及燒烤、油炸食物,除此之外就是,還應該注意保護肝臟,不適合過量的飲酒,要保持心態(tài)平和,不可發(fā)怒?!八怠惫?jié)氣,為秋季最后1個節(jié)氣,歷法也稱為四季月,五行為土,因而,這個時候也要注意調理脾胃。

霜降時節(jié),經常就有冷空氣侵襲,溫差變化非常的大,是疾病多發(fā)時節(jié),應根據天氣的變化添減衣物,以不冷為度,不適合過度追求保暖。應該進行適當鍛煉,增強體質,防止因受涼、感冒而引發(fā)其它疾病。

霜降節(jié)氣飲食養(yǎng)生篇二

“防秋燥”

秋天最主要的氣候特點之一就是非常的干燥,霜降時節(jié)秋燥是非常的明顯,十分容易出現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膚干燥等現象,燥易傷津。因此,可以適當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類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蘿卜、冬瓜、銀耳、蓮藕及各種豆類制品等。

“防秋郁”

晚秋時節(jié),天氣慢慢地變冷,草木枯黃,萬物蕭瑟,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因此就有“悲秋”的說法。如果出現消極的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妨嘗試多到戶外運動。中醫(yī)講究順應自然,注重動靜平衡,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人們舒緩自身的壓力,擁有正面積極的心態(tài)。

“防秋寒”

俗語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的傳統(tǒng)說法。由于霜降是秋季向冬季過渡的一個開始,此時節(jié),晝夜溫差變化就會增大,因此更加需要注意添衣防寒,特別是要注意腳部和胃部的保暖,最好養(yǎng)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這樣就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huán)。

霜降節(jié)氣飲食養(yǎng)生篇三

中醫(yī)認為,霜降應淡補。因此在霜降時節(jié)飲食應盡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鹽。鹽食用過多,易導致血容量增加,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增加。同時容易讓人產生口渴的感覺,需要喝大量的水來緩解,長期大量攝取鹽會導致身體浮腫,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民間總有諺語,“補冬不如補霜降”,認為比起冬天的進補,霜降時節(jié)的秋補會更有效果。補物則逃不過秋天最肥碩的鴨和鮮香的羊肉,煲湯時最好還要加上黨參、當歸、熟地和黃芪四味中藥,各有益處。

這個時節(jié)常用的進補中藥有沙參、天冬、麥冬、百合、地黃、玉竹、甜杏仁、女貞子、玄參、大棗、川貝母、白果、西洋參、黨參、白術、人參、茯苓、薏苡仁等。不過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藥補不如食補”,而且即使是藥補,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亂進補,不但起不到調養(yǎng)身體的作用,可能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對于小孩,則應順節(jié)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

此時節(jié)宜選擇潤燥滋陰的飲食,此類飲食品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jié){、花生、芝麻、紅薯、山藥、南瓜、蘿卜、白菜、洋蔥、藕、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橄欖、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等都比較適宜這個時節(jié)食用。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11095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