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冬至日記三年級200字四篇(通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06:28
最新冬至日記三年級200字四篇(通用)
時間:2023-06-06 14:06:28     小編:admin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冬至日記三年級冬至日記三年級篇一

“冬至”也叫賀冬,又叫“亞歲”。是我國最早確立的節(jié)氣。冬至有白天短夜晚長的特點。除此之外,南方和北方的習俗也各不相同。南方在過冬至時會吃湯圓和過橋米線,但是在北方人們冬至的時候會吃餃子。冬至在大約在每年的12月22—23日,冬至是數(shù)九的第一天。數(shù)九預示著冬天最寒冷的時節(jié)。

根據(jù)以前的傳統(tǒng),古人們會在冬至的這一天舉行九九消寒會。在聚會中人們會畫九九消寒圖來娛樂。這可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別具一格。九九消寒圖中的內(nèi)容有三大類:寫九,畫九和雅圖。寫九是找九個筆畫的九個字其中最著名的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這九個字。畫九是畫八十一個圓或銅錢,而雅圖是畫一樹梅花,上面有九朵花,每朵花上都有九個瓣,共有八十一瓣。每天涂一瓣,涂完之后就是春天了。

我要把這一幅九九消寒圖,放在我家中最顯眼的地方,讓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節(jié)日,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要讓外國人知道我們的祖國日漸強大,讓他們也過我們中國人的節(jié)日。

冬至來臨,我希望每個中國人把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節(jié)氣都記在心中!

冬至日記三年級冬至日記三年級篇二

涼風卷起燃盡的灰燼,拖出黑色煙霞徐徐上升,不時有黃紙飄散,忽然想起,冬至來臨。

匆匆忙忙地,來到這充滿淚水和冰石的墓地,外公走了八年了,仍寧靜地沉睡于此,媽媽低垂雙眼一言不發(fā),我悄悄折來一支野花,插在墳前花瓶中。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p>

那時外公甚至會將它唱出來,只是我心心念念惦記著街上那個可以用糖雕龍畫鳳的小店,拉著外公一路撒歡地狂奔,踮起腳尖抓著兩枚小錢,興奮地敲著收費的小桌,大叫:“給我畫個外公!給我畫個外公!”老板望著外公尷尬地笑。結(jié)果,外公扛我回家的路上,我盯著糖,不開心的嘟嚷:“這是兔子,不是外公……”野花爛漫開遍的田野,到處回蕩著外公好聽的笑聲。

每次媽媽來接我回家,我大哭大鬧,死死地抱著外公的脖子,說什么也不撒手,外公說:“把外公教你的詩背給我聽?!蔽疫吙捱呎f:“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蓖夤珕枺骸扒斑厓阂痪淠??”我說:“前面一句太悲了,我喜歡那個牧童?!庇诸D了一會兒,我支支吾吾:“還有就是我忘了?!蓖夤笮?,一不留神,我被塞入媽媽懷中,離開村莊。

不知道為什么還記得詞版地《清明》,也不知外公去世那天我是如何度過,更不知那本詩冊,現(xiàn)在在哪個被遺忘的角落。只是八年來,再沒聽過那樣的吟誦,沒遇見過用糖畫畫的藝人,沒見過充滿笑聲,野花遍地的田野,幼時迷戀的一切,因外公存在而鮮美,隨外公離去而隨風飄散。那樣匆忙而美麗。

今日冬又至,笙歌又起,那個牧童,再也沒有長大,可他的長笛歌鳴,再一遍奏起。

冬至日記三年級冬至日記三年級篇三

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妹妹一放學就來到了奶奶家,說好了,要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爺爺、奶奶也正要出門樂呵呵地迎接我們呢!該吃晚飯了,奶奶端上了白切羊肉、紅燒排骨,熱氣騰騰的香菇雞湯全是我們愛吃的菜。奶奶說:“有句老話說啊,冬至夜,‘有銅錢人吃一夜;嘸銅錢人凍一夜’舊社會中有多少人家,在這個時候窮人都只有挨凍的份??!”奶奶在與我們憶苦思甜呢。是啊,爺爺接著說:“現(xiàn)在時代不同了,孩子們多幸福??!

晚飯后爺爺給我們講了“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以后就作為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來過了,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籽習俗。怪不到早上我們吃的就是奶奶從穆桂英美食店買回的糯米團籽??!

冬至,是我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過了今晚明天就是冬至節(jié)了,太陽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春天也就離我們不遠了,冬至節(jié)前我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冬至夜!

冬至日記三年級冬至日記三年級篇四

“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迸笥训囊粭l短信提醒了我,冬至,將至。

老人說:過了冬至就是年。當然了,到了這把年紀自是不會再急急的期盼年的到來了。如果說不介意老,我還沒有那么豁達。但是,是不是真的畏懼老呢?倒也不是。生老病死自然規(guī)律,誰能耐規(guī)律幾何?我還不至于愚腐到此。

現(xiàn)在的節(jié)日過的實在純粹的不多。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節(jié)是非常典型的一個歲末時節(jié)。與其它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同的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竟然沒有滲入大量的、斑駁龐雜的人文典故。冬至節(jié)沒有太多妙趣橫生的傳說,幾乎還保留著這個節(jié)日原初狀態(tài)的單純節(jié)令的意義。

小的時候最怕冬天,因為缺吃少穿。冬天綿延不絕的冷,一寸寸地侵蝕著肌膚。從手上到腳上,到處有冬天的風雪在身體上雕刻的痕跡。每每從街上瘋跑回來,羨極了父親圍在一個粗大的火爐旁吃著母親給做的飯菜。聽著火爐上,茶壺發(fā)出咕咕的聲響,看著從壺嘴里冒出的輕煙,家由于有了父母的存在變的溫暖而實在。

我只是看到父親圍著火爐的溫暖,卻不曾見父親五更趕上膠皮車,到二十多里外的地方為拉煤的寒冷。聽母親說,父親要在凌晨四點左右就套上大馬車去拉煤。一直要到下午四點左右才能回到家中,父親是在一天中最冷的時光行走在路上,辛苦在路上,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感受到。而我也只是目睹到父親的溫暖時光。父親是個趕車的把式,趕的那種一主三副的車,就是一個駕轅的馬,帶三個邊套騾子。那時還是羨慕父親坐在車上的威武,是不是就是今天開大奔的感覺。父親頭帶一個狗皮帽子,身穿羊皮大衣,雙腿站在兩個轅條上,長鞭一甩,那個威風。

少不更事的我,那知父親所受的寒冷和罪過是別人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為了我們兄妹成長,父親從來沒有說過一聲的苦道過一聲的累,那時的冬天是那么漫長,以至到如今,我腦海里對父親夏天的形象幾乎沒有留下多少痕跡。一想到父親便是冬天里的父親。如今,父親已是八十開外的老人了,他很怕冷,也就在剛?cè)肭锏臅r候,父親就早早地穿上了棉衣。一次我問父親,年輕時起早貪黑的趕車,你沒有覺過冷嗎?這時父親總會笑笑說,顧不的冷。是啊,真的是顧不的。那有時間去感覺天的冷暖呀。

于是,一直在心里拒絕去贊美冬天,包括與冬天相關(guān)的梅花和白雪。寫過關(guān)于雪的散文發(fā)表在陽泉日報上,是二十年前的事,通篇沒有一句是贊美雪的,大概反其道而行,博的了編輯的青睞,因為,寫雪必是溢美之詞,像我這樣的寫法少,編輯遵循百花齊放的方針就編發(fā)了,也是出乎我的意料。

而今,我急急的盼望冬至的到來。與吃文化無關(guān),也與孝文化無關(guān)。與之相關(guān)的是這一句大家耳熟能詳?shù)亩鸥Φ脑娋洌禾鞎r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陽生,每當在冬至來臨時,我便早早的默念這一句。盡管我知道,冬至也就是寒冷的開始,但是我依然從心底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滾滾而上的氣勢。仿佛聽到地下的萬物在涌動,河流潺潺,樹木發(fā)芽,春天的腳步也便發(fā)出了鏗鏘聲響。

冬至,將至。瑟瑟寒風里,葉落蕭蕭,我只是單純的顧念住在我心里的那些人的安暖,一如你們顧念我的安好!再次,默念,冬至陽生春又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10740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