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9 20:33:04
最新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通用13篇)
時間:2023-12-19 20:33:04     小編:影墨

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記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杜富國,2010年參軍入伍,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對戰(zhàn)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zhàn)友安然無恙。2018年11月18日,杜富國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019年2月18日,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國“時代楷模”稱號。

中央宣傳部22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杜富國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5月23日,人民日報)

近日,解放軍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zhàn)士杜富國的光榮事跡火遍各大網(wǎng)絡社交媒體,在千鈞一發(fā)的危難之際,杜富國選擇將犧牲自我、保全戰(zhàn)友,不愧為人民心中的英雄,不愧為“時代楷模”,深深感動了廣大網(wǎng)友,得到大家紛紛“點贊”。據(jù)了解,杜富國本身就是一名十分優(yōu)秀的解放軍戰(zhàn)士,深受領導、戰(zhàn)友贊賞和信賴,他身上展現(xiàn)出的時代精神,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認真學習。

學習愛崗敬業(yè)的時代精神。杜富國是紅色老區(qū)培養(yǎng)出的優(yōu)秀兒女,自入伍以來,始終堅定理想信念,時刻牢記備戰(zhàn)打仗主業(yè),苦練精練掃雷排爆本領,多次征戰(zhàn)雷場一線,為維護人民利益和邊境安寧揮灑熱血,在平凡崗位展現(xiàn)出不平凡的價值??此谱钇椒驳牡缆罚澈笫亲顐ゴ蟮膱允?,作為黨員干部,要堅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持續(xù)加強政治學習、業(yè)務學習,努力提升能力素質(zhì),腳踏實地履行崗位職責,用心用情把實事做實、把好事辦好,真正讓黨滿意、讓人民滿意,匯聚起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學習擔當奉獻的時代精神。杜富國危急時刻不怕犧牲、沖鋒在前,為保護戰(zhàn)友身受重傷,雖然失去雙眼和雙手,但他的心里卻仍然“敞亮”,從來不為自己之前的抉擇后悔。這種把使命和責任扛在肩上、甘于“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充分彰顯了對黨忠誠、為民奉獻的家國情懷,是堅定理想信念和勇于擔當擔責的具體實踐,煥發(fā)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鐵血榮光。對于廣大黨員干部而言,就是要不計個人得失,始終把維護黨和人民利益擺在首位,牢記和踐行初心使命,扛起時代賦予的責任擔當。

學習銳意進取的時代精神。杜富國堅持奮斗永遠在路上,曾先后獲得“全國自強模范”、“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陸軍“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始終把過去的成績轉(zhuǎn)化為激勵自我不斷前行的動力,從來不曾有“緩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作為黨員干部,不能有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更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要舍得放下過去的成績與榮耀,重整行裝再出發(fā),朝著更加遠大的理想不懈奮斗,不斷創(chuàng)造新成績、攀上新高峰。

學習堅忍不拔的時代精神。在一次接受采訪時,杜富國曾直言:“我雖然沒有了雙手和雙眼,但是我還有一雙完整的腿,我可以繼續(xù)為夢想奔跑”,其直面磨難的剛毅品格,已經(jīng)把他的兩條腿升華為承載著夢想的希望?!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蓖七M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并非一帆風順,少不了翻山越嶺、坎坷艱辛,越是在這樣的關頭,越是需要黨員干部拿出爬坡上坎、滾石上山的勇氣和決心,不達目的不泄氣、不松勁、不罷休。要堅定必勝信念,不懼風雨、斬關奪隘,堅決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挑戰(zhàn),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破浪前進。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呼聲。在歲月的長河中,無論歷史的硝煙散去多久,但對英雄無悔,鐵血忠魂的記憶和呼喚始終都在。

雪落無痕,花開無聲,而英雄從平凡真實中走來,又到平凡真實中去,一切都是有跡可循:杜富國從紅色土地中成長起來,從紅色故事中傳承基因,從紅色歷史中堅定信念,而這一點與強軍思想和“四有”軍人要求,一脈相承。

可以說,杜富國的舍生忘死不單單是他個人的英雄事跡,更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熱血本色的生動詮釋,而“讓我來”將成為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共同心聲。

離開熟悉的崗位,告別親人朋友,來到艱苦偏遠的邊疆,掃雷官兵面對的不止是雷場生死考驗,“杜富國們”付出的也不止是汗水與鮮血。

記者到掃雷三隊采訪,下士李洋面對鏡頭,立即轉(zhuǎn)過了身。他請記者不要拍他:“我沒告訴父母我在掃雷,我媽如果在電視里看到我,會哭的。”記者一問,原來掃雷大隊官兵有個默契:跟家人打電話從不說自己在掃雷。即使家人知道了自己在掃雷隊,也只說自己“在二線搞保障”。

杜富國和他們一樣,一開始都選擇了“隱瞞”。戰(zhàn)友張中君告訴記者,直到第三次掃雷任務結(jié)束后,家人才知道自己在掃雷。

在掃雷大隊,已婚官兵全部兩地分居,40多名官兵面臨親人重病、子女年幼等困難。他們把遺憾、愧疚和思念壓在心底,忘我奮戰(zhàn)在雷場,用生命在戰(zhàn)斗,只因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杜富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讓我來!”。

告別掃雷大隊駐地,眾戰(zhàn)士的一句話,久久在耳畔回蕩:“就算不能回戰(zhàn)場,也還要去戰(zhàn)斗。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杜富國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戰(zhàn)士”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榮獲“最美奮斗者”“時代楷模”“全國自強模范”稱號。

每天早上天剛亮就起床,穿好衣服后又摸索著把床鋪打理得整整齊齊,上午做康復訓練,下午參加網(wǎng)課學習,晚上再活動會兒就準時睡覺……兩年半前負傷后,杜富國一直在接受康復治療,但他依然遵守部隊作息,堅持用軍人標準要求自己。

杜富國,1991年出生,貴州遵義市湄潭縣人,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黨,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zhàn)士。8年多的軍旅生涯中,他有過3次重要選擇:第一次是參軍來到云南某邊防團,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邊防戰(zhàn)士,卻選擇參加掃雷;第二次是來到掃雷隊后,隊長發(fā)現(xiàn)他的炊事技術不錯,有意安排他當炊事員,但他選擇到一線掃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險時,他選擇讓戰(zhàn)友退后,獨自上前排雷。

“當兵就要上戰(zhàn)場,國家有需要,我們應該站出來、頂上去?!?015年,當駐守邊防的杜富國得知上級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后,第一時間主動請纓,義無反顧奔赴排雷戰(zhàn)場。

在執(zhí)行排雷任務的3年里,杜富國常常第一個進雷場、第一個設置炸藥、第一個引爆,千余次進出雷場,累計作業(yè)300余天,搬運掃雷爆破筒15噸多,排除各類爆炸物2400余枚,處置險情20多起。

“你退后,讓我來?!?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fā)現(xiàn)一枚加重手榴彈,他立即讓同組戰(zhàn)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突然,一聲巨響,手榴彈爆炸了,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cè)身,擋住了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艾巖得救了,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他說:“我只是做了軍人應該做的事,假如再給我機會,哪怕一千次、一萬次,我也會堅守初心,做出同樣的選擇!”

負傷后,杜富國依然保持戰(zhàn)斗的狀態(tài),從走路跑步、穿衣吃飯等最基本生活技能開始,每天積極投入康復訓練。同時,他始終保持樂觀進取的態(tài)度,練體能、練寫字、學知識,漸漸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標。

杜富國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戰(zhàn)士”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榮獲“時代楷模”“全國自強模范”稱號。2019年,當選“最美奮斗者”。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杜富國說,在他剛醒的那段時間,心里其實挺亂的,那個時候,他就在想怎樣變成一個正常人。他用了差不多一兩個星期,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不斷去接受自己。第一次學會了吃飯,第一次學會了穿衣、刷牙,他漸漸有了很大的自信心,對生活也充滿了信心,充滿了希望。

今年四月份他轉(zhuǎn)到了整形樓,接受植皮手術。杜富國說:“兩個月的時間,做了五次手術,每次都是全麻,由于全麻做了之后,我的身體像昏迷的狀態(tài)?!?/p>

“每次換藥,還要打疤痕針,每次可能要打幾十針,但是打疤痕針沒事兒,因為效果越來越好了?!?/p>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生死瞬間,彰顯英雄本色。杜富國在參加邊境掃雷行動,清理未爆彈時,面對危急關頭主動向前,發(fā)生爆炸事故時用身體為戰(zhàn)友擋住沖擊波和彈片。自己卻永遠地失去了仰望星空的雙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雙手。

帥在危難時刻“讓我來”的無畏。面對危險系數(shù)非常高的加重手榴彈,杜富國對戰(zhàn)友說:“你退后,讓我來。”鐵骨錚錚的六個字,體現(xiàn)出這名90后戰(zhàn)士“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堅定誓言。在英雄們的負重前行下,我們過著歲月靜好的生活,無需面對炸彈的危險、生死的考驗,但青年干部仍需有不怕犧牲的無畏精神。唯有敢于涉險灘、啃硬骨頭,勇克難關、勇斗風險,經(jīng)風雨、見世面、受考驗,才能百煉成鋼,在為民服務道路上步履鏗鏘、勇毅篤行。

帥在無私奉獻“我先來”的氣節(jié)。在杜富國的病床前,弟弟杜富強慨嘆:“如果不是掃雷,那些犧牲的戰(zhàn)士現(xiàn)在應該擁有各自的幸福生活,那些負傷的官兵也不必背負傷病度過余生?!倍鸥粐磫枺骸叭绻粧呃?,邊疆百姓哪來的‘余生’?”是啊,為了邊疆人民不再被炸傷,為了邊疆人民能開荒種地過上正常的生活,杜富國主動請纓參加排雷。甚至在受傷蘇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請求安裝一雙智能手,能繼續(xù)去排雷去戰(zhàn)斗。杜富國一心為民,青年干部要見賢思齊,將人民裝入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克己奉公,立足工作崗位,無私奉獻,盡職盡責扎實工作,為民謀利、為民造福。

帥在困難面前“有我在”的擔當。杜富國剛到掃雷大隊時,由于炊事技能出色,隊干部準備安排他到炊事班,但他堅決要求去戰(zhàn)斗班,堅定說道:“既然申請來掃雷,就要到一線去戰(zhàn)斗!”在掃雷任務中,他多次主動申請去排最大最危險的炸彈,是排雷最多的人之一,“他技術好,又總是搶著上?!倍鸥粐贸嗄懼倚?、鐵血擔當,以絢爛的青春印記、偉岸的英雄之軀,為新時代青年樹立了豐碑。青春,最搶眼的是奮斗風采;為民服務的崗位,最吸睛的是擔當精神。我們青年干部要以“雷神”為榜樣,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既要立志干大事,又要俯下身子,扎扎實實做好小事實事,擔當起新使命,成就無悔青春。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六

昨晚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如期播出,這是一年一度的精神洗禮,這是帶給全國十幾億觀眾最震撼、最抵達內(nèi)心深處的英雄情懷。他們或是一生奉獻的科技元勛或是堅守崗位的教育工作者,或是一心為民的基層干部或是危難之時鐵骨錚錚的排雷戰(zhàn)士……他們來自各個不一樣的領域,卻有著同樣的初衷:為國為民,無私奉獻。他們將“偉大”與“平凡”劃上等號,他們傳遞著中華民族的不朽精神!

這些時代的楷模有著不一樣的先進,卻有著相同的愛國熱情。把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與提高同自我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齊,做出的每一次決定、每一次付出,都是情懷的指引和支撐。這是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是我們的民族脊梁,是我們學習和提高的方向。

排雷戰(zhàn)士杜富國在危險的瞬間選擇用身體為戰(zhàn)友擋住爆炸的殺傷力,這是英雄的本能,在無數(shù)次的牽手走過雷場后,留給百姓的是安全的土地,這是戰(zhàn)士們的血肉之軀換來的一方平安;年過八旬的老人馬旭,和丈夫一生過著清貧節(jié)儉的日子,只為攢下千萬的積蓄捐贈給自我的家鄉(xiāng)――貧困縣木蘭縣的孩子們,讓知識和富有成為良性循環(huán),是馬旭老人的囑托,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這是于平凡之中讓我們淚目的震撼。

我們的祖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偉大時刻,我們時代的楷模和英雄從來沒有中斷過,一路走來,總有人在為我們更完美的明天默默無聞的付出著汗水、青春、甚至生命,我們敬畏時代先鋒的同時,更應當肩負起自身的職責,在自我的工作崗位上點滴做起,貢獻自我的光和熱。我們都應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在感受新時代完美的同時,更要為了我們偉大民族的復興而奮斗。

不朽的民族精神,一向在感動中傳承著。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七

“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zhàn)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

_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四隊在云南省麻栗坡縣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yè),作業(yè)組長杜富國帶戰(zhàn)士艾巖在一個爆炸物密集的陣地雷場搜排時,發(fā)現(xiàn)一個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彈體,初步判斷是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且下面可能埋著一個雷窩。杜富國馬上向分隊長報告。

接到“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巖:“你退后,讓我來!”艾巖后退了幾步。正當杜富國按照作業(yè)規(guī)程,小心翼翼清除彈體周圍的浮土時,突然“轟”的一聲巨響,彈體發(fā)生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cè)。飛來的彈片伴隨著強烈的沖擊波,把杜富國的防護服炸成了棉花狀,也把他炸成了一個血人,杜富國因此失去了雙手和雙眼。正是由于杜富國這舍生忘死的剎那一擋,兩三米之外的艾巖僅受了皮外傷。

“如果不是堅強的意志、強健的體魄,他可能熬不過這一關?!币晃会t(yī)療專家說,從傷員杜富國身上,他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軍人的鋼鐵意志。正在逐步恢復的杜富國,對未來有很多設想:做播音員、學盲文、寫掃雷隊每個人的故事……激勵更多人。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八

杜富國,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zhèn)太平村人,2010年參軍入伍,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2018年11月18日,杜富國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019年2月18日,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國“時代楷模”稱號。

杜富國出生在湄潭縣太平村,坐落于遵義這個革命老區(qū)的一隅,紅色基因在這片土地上顯得格外鮮艷奪目。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杜富國從軍報國的志向明確,19歲的他經(jīng)過層層篩選成為了云南邊防某部的一名戰(zhàn)士,他工作盡心盡責,訓練努力刻苦,淳樸、勤奮、鉆研,成立領導眼中的“好苗子”。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他立即讓同組戰(zhàn)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cè)身,擋住了手榴彈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同組戰(zhàn)友安然無恙,他卻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幾個月過去了,他排雷負傷前對戰(zhàn)友說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傳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動中國”的豐碑上,更印在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中。

在杜富國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擔當”的真正含義,擔當不僅要敢于擔當,也要善于擔當。在杜富國身上,當面對危險和死亡的時候,他選擇了讓戰(zhàn)友退后,自己挺身而出,他的大公無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擔當”二字的最好解釋。

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原則、認真負責,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誤面前敢于承擔責任,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黨的干部要善于擔當,要不斷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注重調(diào)查研究,加強業(yè)務能力錘煉,提高思想素質(zhì)和業(yè)務能力,把擔當職責履行好。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九

在醫(yī)院特殊裝置的跑步機上,以13分08秒的時間跑完3公里,杜富國開心得像個孩子。

負傷以來,他再也沒有這么痛快的跑過。

經(jīng)過半年積極治療,杜富國身體的各項功能正在逐步恢復。

“受這么嚴重的傷,還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快速恢復,簡直就是奇跡。”西南醫(yī)院康復科主任劉宏亮說,治療的每一天里,杜富國都在刷新恢復紀錄。

顯然,失去雙手和雙眼的巨大創(chuàng)傷并沒有打敗英雄心中的“無畏”,且這份“無畏”一直與他并肩前行。

20__年6月,中越邊境第三次大面積掃雷啟動,入伍5年的杜富國第一時間給連隊黨支部遞交了請戰(zhàn)書,申請到邊境去當一名排雷戰(zhàn)士。經(jīng)過層層篩選,杜富國如愿進入掃雷隊。

剛剛進隊,杜富國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想上雷場,還得過了專業(yè)知識考試才有資格。”

第一次專業(yè)理論考試,32分,全隊倒數(shù)。

考試受挫,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杜富國變成了“書蟲”。他很清楚,掃雷是高危作業(yè),專業(yè)知識是上雷場的“敲門磚”,是掃雷兵的“保命經(jīng)”,為了早日上雷場,他開始了“士兵突擊”。

“看書看到部隊熄燈也不罷休,打著電筒躲在被窩里繼續(xù)看?!标犛褌冎溃斑@小子”不服輸。

憑著“一定要上雷場”的決心,杜富國硬是從32分慢慢增加到70分,再到90分,直至完全合格。

如愿進入雷場,穿上了心心念念的防護服,杜富國身上的勁兒更足了。

隊友們給杜富國取了個“雷場小馬達”的外號,因為即使面對雷場這么艱苦的作業(yè)環(huán)境,就算連續(xù)8小時不休息地排雷,杜富國總有使不完的勁兒,總是搶著干,總是沖在最前面。

“你下來,讓我上?!标犂餆襞輭牧?,有基本機電知識的杜富國總是當仁不讓地攬了下來;

“你讓開,讓我來?!标犂镅b盛雷彈的沙箱不夠用,杜富國挽起袖子一做就是一天……

“你退后,讓我來!”濃縮成為了青春的無畏。

“你退后,讓我來!”是軍人的擔當

麻栗坡老山主峰西側(cè),壩子村的山巔上,57歲的村民盤金良用竹子和木頭搭建起了一間簡易房屋,用來堆放勞作的工具。

屋后山坡,曾經(jīng)是一塊雷場,如今已是盤金良的耕地所在。

“杜富國就是在這片雷場受傷的?!泵棵空f起這段往事,盤金良總會哽咽。

20__年11月16日,掃雷隊的官兵們用“手拉手”方式,趟過已無雷患的雷場,將這片土地交給邊疆人民耕種。期待已久的盤金良立即到鄉(xiāng)政府農(nóng)業(yè)技術服務中心,領來油菜種子,播撒在這多年未耕的山坡上。

今年,盤金良在山坡上種下了草果,以及一畝多地的南瓜,放養(yǎng)的30多只跑山雞也快下蛋了。

“可惜他離得太遠,不然抓兩只雞給他補補身體?!北P金良的心里多想讓杜富國知道,這片土地生機勃勃。

而昔日,云南邊境,盡管戰(zhàn)火的硝煙早已經(jīng)消散,但在山脊、溝壑、林地深處,戰(zhàn)爭遺留的地雷、炮彈、手榴彈等雷患無處不在,許多當?shù)厝艘驗檎`入雷區(qū)導致炸傷、炸殘、炸死。

“螞蟻爬進去,也被炸成粉?!碑?shù)厝寺燥@夸張的說法,卻道出了雷區(qū)的危險程度。人人都知道離雷區(qū)越遠越安全,但卻有這樣一群人,朝著雷區(qū)不斷挺進,同雷患面對面,與死神“掰手腕”,杜富國也在其中。

在掃雷隊的3年時間里,杜富國的午飯基本在野外吃干糧,沒有餐桌,沒有熱水,沒有午休,而這也是每一位排雷戰(zhàn)士們的常態(tài)。

“大隊官兵人均進出雷場700余次,徒步3000多公里,搬運掃雷爆破筒和其他各類掃雷裝備物資器10余噸,磨破迷彩服3套、磨壞作戰(zhàn)靴5雙,掃雷防護服和掃雷靴絕大多數(shù)破損?!痹诙鸥粐挠洃浝铮钌畹挠洃淈c就是一連串永遠不可能忘記的數(shù)據(jù)。

環(huán)境艱苦,咬咬牙能挺過。兇險詭異的雷場是更大的挑戰(zhàn),考驗掃雷官兵的毅力和膽量。

在老山地區(qū),地雷和爆炸物種類繁多、交織混埋、辨識難度大。由于布設時間久遠、雨水沖刷、山體滑坡等因素影響,造成爆炸物性能改變、位置移動,甚至被植物根須包裹,排雷難度和危險性極大,戰(zhàn)士們腳一滑,甚至一塊石頭滾過,都可能引爆地雷。

走的是陰陽道,過的是鬼門關,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繡花針,每一項都醞釀著危險因素,每一項都在檢驗著排雷戰(zhàn)士。

3年的時間,杜富國排除了2400多枚爆炸物,與“死神”擦肩而過上千次,他不僅沒有退縮,還是一次又一次的走進雷場。

原因只有一個,他是個軍人。

“是部隊為我們培養(yǎng)出這么好的一個兒子?!倍鸥粐軅?,父親杜俊傷心之外更多的是驕傲,他深深感受到了兒子身上的軍人擔當。

“你退后,讓我來!”正是軍人擔當之所在。

八一勛章杜富國英雄事跡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十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呼聲。在歲月的長河中,無論歷史的硝煙散去多久,但對英雄無悔,鐵血忠魂的記憶和呼喚始終都在。

雪落無痕,花開無聲,而英雄從平凡真實中走來,又到平凡真實中去,一切都是有跡可循:杜富國從紅色土地中成長起來,從紅色故事中傳承基因,從紅色歷史中堅定信念,而這一點與強軍思想和“四有”軍人要求,一脈相承。

可以說,杜富國的舍生忘死不單單是他個人的英雄事跡,更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熱血本色的生動詮釋,而“讓我來”將成為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共同心聲。

離開熟悉的崗位,告別親人朋友,來到艱苦偏遠的邊疆,掃雷官兵面對的不止是雷場生死考驗,“杜富國們”付出的也不止是汗水與鮮血。

記者到掃雷三隊采訪,下士李洋面對鏡頭,立即轉(zhuǎn)過了身。他請記者不要拍他:“我沒告訴父母我在掃雷,我媽如果在電視里看到我,會哭的?!庇浾咭粏枺瓉頀呃状箨牴俦袀€默契:跟家人打電話從不說自己在掃雷。即使家人知道了自己在掃雷隊,也只說自己“在二線搞保障”。

杜富國和他們一樣,一開始都選擇了“隱瞞”。戰(zhàn)友張中君告訴記者,直到第三次掃雷任務結(jié)束后,家人才知道自己在掃雷。

在掃雷大隊,已婚官兵全部兩地分居,40多名官兵面臨親人重病、子女年幼等困難。他們把遺憾、愧疚和思念壓在心底,忘我奮戰(zhàn)在雷場,用生命在戰(zhàn)斗,只因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杜富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讓我來!”。

告別掃雷大隊駐地,眾戰(zhàn)士的一句話,久久在耳畔回蕩:“就算不能回戰(zhàn)場,也還要去戰(zhàn)斗。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一

杜富國,男,漢族,中共黨員,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貴州湄潭人,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zhàn)士。2015年6月他主動請纓參加邊境掃雷行動,為人民利益勇闖雷場,為邊境安寧揮灑熱血,為戰(zhàn)友安危舍身忘己,任務面前、關鍵時刻、危急關頭處處叫響“讓我來”。2018年10月在排雷作業(yè)時突遇爆炸,將戰(zhàn)友護在身后,自己卻身受重傷,永遠失去雙眼雙手。榮立一等功1次,入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狈Q號。

號令當頭“讓我來”,為人民掃雷障沖鋒在前

2015年6月,陸軍某掃雷大隊組建,任務是為邊疆人民徹底掃除雷患。杜富國第一時間向連隊黨支部遞交申請,主動請纓參加排雷,義無反顧趕赴掃雷戰(zhàn)場。他始終把堅決落實號令指示作為行動指南,想的最多的是早日還邊疆人民一個安寧,做的最多的是帶頭沖鋒雷場掃除“雷患”,用青春印記踐行了聽黨指揮、為民掃雷的忠貞誓言。

3年多來,杜富國累計進出雷區(qū)1000余次,排除各類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把“生命禁區(qū)”變成了邊境百姓的致富田園、生活樂園。

重擔面前“讓我來”,為使命礪絕技奮勇爭先,杜富國始終把使命責任和人民期盼銘記在心頭、挑在肩上,一心勤學苦練、一路奔跑追夢,鍛造一身挑重擔、打頭陣、叫得響的過硬本領,被全隊戰(zhàn)友譽為“全能雷神”。他打破固有逐點逐片爆破作業(yè)方式,提出田字分割爆破、多人多塊同步作業(yè)的方法,實踐中有效提升了搜排效率,得到廣泛推廣,被大家稱為“田字切割法”;探測作業(yè)中,他逐漸摸索出“分塊掃描、木棍標識、交叉劃線、精確定位”的搜排要訣,極大提高了探測速度和精度;運輸彈體時,他對排除的爆炸物按規(guī)格尺寸和性能種類進行合理區(qū)分,手工制作了10種裝運沙箱,較好地提升了搬運效益和安全系數(shù)。杜富國憑借平時扎實的訓練積累和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啃下了一個個“硬骨頭”,鋪設了一條條“安全道”。

生死關頭“讓我來”,為戰(zhàn)友不惜命血染雷場雷場就是戰(zhàn)場,誰多排一顆雷,經(jīng)受的危險就會多一分。杜富國經(jīng)常是第一個進雷場、第一個設置炸藥、第一個引爆,大家給他起了一個綽號“雷大膽”。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國和戰(zhàn)友艾巖在麻栗坡縣猛硐鄉(xiāng)老山西側(cè)雷場進行掃雷作業(yè),發(fā)現(xiàn)少部分露于地表的一個彈體,初步判斷是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接到“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后,杜富國命令艾巖:“你退后,讓我來?!本驮谒凑兆鳂I(yè)規(guī)程小心翼翼上前清理浮土時,“轟”的一聲巨響傳來,手榴彈突然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cè),為戰(zhàn)友遮擋了爆炸沖擊波和彈片,自己失去了雙手和雙眼。杜富國在重癥監(jiān)護室醒來后,問的第一件事就是“艾巖怎么樣”,得知他身體無恙后心里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苦累危難“讓我來”,為大愛灑真情無私奉獻

杜富國作為一名90后青年戰(zhàn)士,始終把吃苦受累、攻堅克難當成砥礪成長的法寶途徑,把真情博愛、解急幫難當成彰顯價值的生活習慣,把奮不顧身、犧牲奉獻當成踐行宗旨的責任追求,成為廣大官兵和駐地群眾陽光溫暖的符號。領導眼中,他是踏實肯干的可靠人。來到掃雷隊,面對苦活臟活累活他從來不講價錢、不嫌麻煩。戰(zhàn)友眼中,他是有情有義的好兄弟。

每當戰(zhàn)友遇到困難,他都慷慨解囊、傾力相助。他總看別人還需要什么,總問自己還能做什么,總是設身處地的急人之急,是戰(zhàn)友們口中的“暖男阿杜”。群眾心中,他是救災掃雷的大英雄。去年9月2日凌晨,駐地猛硐鄉(xiāng)發(fā)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災害。在搜救過程中,杜富國不顧個人安危救出12名被困在宿舍樓2樓的中小學生,背出19名被困老人和2名護工。他英勇負傷后,猛硐鄉(xiāng)鄉(xiāng)長盤院華接受采訪時流著淚說,“全鄉(xiāng)2萬畝茶園,8000畝在雷區(qū),群眾都被炸怕了。杜富國救的不只是艾巖,還有全鄉(xiāng)的百姓”。

挑戰(zhàn)考驗“讓我來”,為時代立豐碑奔跑追夢

“感動中國”頒獎詞講道:“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失去雙手雙眼的杜富國,雖然再也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再也不能看到妻子明媚的笑臉,但他堅決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shù)男拍?、堅毅剛強的品格、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立起了新時代革命軍人一往無前的戰(zhàn)斗姿態(tài)。

杜富國負傷后的堅強,讓主治醫(yī)生陳雪松深感欽佩和震撼:“我們當醫(yī)生的見多了傷殘生死,但從來沒有遇到這么堅強的戰(zhàn)士?!笔ルp手的杜富國,偶爾感到“手指頭”還會痛,這種“幻覺痛”是一種折磨,但他從來沒有叫過一聲疼。告知杜富國失去雙眼的真實傷情時,大隊領導專門邀請昆明療養(yǎng)院心理專家,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預方案,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方案一套都沒用上,杜富國反而以自身的堅強和樂觀安慰家人和戰(zhàn)友。

通過這次線上尋訪,我了解了杜富國的先進事跡。我們要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學習,大力發(fā)揚忠于使命、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擔當精神,愛崗敬業(yè)、干好本職工作,積極投身改革事業(yè),為強軍夢、強國夢貢獻力量。讓我們向杜富國致敬,向每一位甘于犧牲奉獻的英雄致敬!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二

杜富國,男,漢族,1991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zhèn)太平村人,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2010年12月入伍。

2015年,杜富國主動申請到邊境掃雷,3年來,他1000余次蹚過雷場,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

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在云南掃雷作業(yè)中為保護戰(zhàn)友英勇負傷,失去了雙手和雙眼。杜富國為邊境掃除雷患、為戰(zhàn)友血染雷場的英雄壯舉,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杜富國個人榮譽:

2018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獎章和證書;

2018年12月18日,被授予“云嶺楷?!睒s譽稱號;

2018年12月20日,被評為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

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

“你退后,讓我來”

2015年7月,南部戰(zhàn)區(qū)云南掃雷大隊組建,杜富國如愿成為了一名掃雷戰(zhàn)士。初到掃雷大隊的杜富國曾暗暗立誓,不掃完雷,絕不離開這片戰(zhàn)場。

2018年9月,滿服役期的戰(zhàn)士竇希望曾問過2018年12月份退伍的杜富國:“阿杜,你走不走?”

杜富國:“活沒干完,就退伍,誰來掃雷?”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國在云南省麻栗坡縣某雷場掃雷時,發(fā)現(xiàn)一枚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加重手榴彈彈體。他對同組作業(yè)的戰(zhàn)士艾巖說“你退后,讓我來”,獨自上前排除手榴彈時突遇爆炸。杜富國用身體擋住彈片,保護了戰(zhàn)友,自己卻永遠失去了雙手和雙眼,同組戰(zhàn)友安然無恙。

《感動中國》是這樣介紹他的:

你退后,讓我來,

六個字鐵骨錚錚,

以血肉擋住危險,

哪怕自己墜入深淵,

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

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zhàn)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

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

《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杜富國臨危豈顧生

2018年,杜富國的事跡感動了整個中國,他的傷情也牽動著每個國人的心。人們通過各種形式向他表達慰問。國防部評價說: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舍己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

大家好,我是“播音員杜富國”

掃雷英雄杜富國負傷后說的第一句話,經(jīng)過一年多努力實現(xiàn)了!

受傷住院期間,當被問及出院后有什么打算,杜富國表示,“希望能夠成為一名播音員”。

2020年3月,由“排雷英雄戰(zhàn)士”杜富國擔任主播的“播音員杜富國”系列節(jié)目,依托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微信公眾號正式開播。

為早日實現(xiàn)夢想,杜富國每天除了做康復治療外,還積極練習普通話。吐字、發(fā)聲,一字一句,杜富國學得很吃力。那次受傷,除了眼睛和雙手,他的肺部和聲帶也受到一些損傷。一遍又一遍,在學習中,他的聲音也漸漸清晰而洪亮,整個人變得自信起來?!半m然我的水平離專業(yè)播音員還差得很遠,但就像當初學掃雷一樣,即使從零開始,只要不斷堅持,一定能進步?!倍鸥粐f。

為幫助排雷英雄實現(xiàn)播音夢想,2020年初,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機關專門為杜富國購置了一套播音設備,并協(xié)助杜富國進行系列播音策劃,開設專題播音節(jié)目。杜富國在首期節(jié)目中以《我只是做了軍人應該做的事》為題,深情講述自己從參軍到掃雷、從負傷到康復的過程中,用無悔選擇詮釋“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精神擔當,迅速收獲許多“鐵桿粉絲”。

作為“播音員杜富國”系列節(jié)目的忠實聽眾,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邊防旅指導員楊盛強被排雷英雄的堅韌與陽光深深打動。為把這份正能量傳遞給更多戰(zhàn)友,他將“播音員杜富國”系列節(jié)目搬進課堂,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戰(zhàn)士們聽課后表示:“杜富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戰(zhàn)斗精神,是我們前行的榜樣。”

今年是“排雷英雄戰(zhàn)士”杜富國時隔7年后第一次回家過年,本該一家人好好過一個開開心心、團團圓圓的春節(jié),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亂。由此,他們紛紛奔赴一線,投身到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中。

面對新冠疫情,他的妹妹杜富佳,走上戰(zhàn)疫一線。貴州第八批援鄂醫(yī)療隊174名醫(yī)護人員,從貴陽出發(fā)馳援武漢,杜富佳隨隊出征,哥哥喊出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給了自己站上前線的力量。杜富佳所在的湄潭縣人民醫(yī)院是此次貴州省指定開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發(fā)熱門診的183家醫(yī)療機構(gòu)之一。疫情發(fā)生后作為急診科護士的她第一時間報名,戰(zhàn)斗在一線。

她說:“寫下請戰(zhàn)書之后,我就做好了各種準備,這次去武漢

,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護理好病人,同時也請家鄉(xiāng)人民放心,我一定平安歸來!”

和姐姐一樣,弟弟杜富民,也滿懷著救死扶傷的使命感,杜富民是湄潭縣家禮醫(yī)院icu病房的一名醫(yī)生。在這個特殊的春節(jié),接到醫(yī)院不休假的通知后,他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爸爸媽媽雖然很擔心我們,但是如果我們要去一線,他們也會支持我們,我們家就是這樣,碰到危難不會退縮的。”杜富民說。

哥哥姐姐在戰(zhàn)“疫”一線作戰(zhàn),身為西藏軍區(qū)邊防某團戰(zhàn)士的杜富強。由于巡邏任務重,今年春節(jié)留守在營地里,沒能和家人團聚,杜富強巡邏的路有160多公里,期間經(jīng)過雪山、森林、激流,一路走下來,腳常常被水漬泡得發(fā)白。巡邏路上,除了要面對各種艱險的環(huán)境,杜富強和他的戰(zhàn)友們,還得背著幾十斤重的生活物資。

雖然很擔心在前線的哥哥姐姐,杜富強說還是會支持他們“這是他們的職責,也是他們的選擇,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這么做的”。

在邊疆的雷場上,杜富國用身體捍衛(wèi)國土的安寧;

在邊防的巡邏之路上,杜富強用雙腳丈量祖國的土地;

在沒有硝煙的無聲戰(zhàn)場上,杜富佳和杜富民用生命守護生命;

英雄,總會迎難而上,又總會排除萬難;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杜家四兄妹,個個好樣的!

英雄的一家人,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富國、富佳、富民、富強,個個讓人敬佩!讓我們向這個極不平凡的家庭致敬!

杜富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三

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對戰(zhàn)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zhàn)友安然無恙。

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zhàn)友血染雷場。杜富國英勇負傷后,軍地領導機關和醫(yī)療機構(gòu)全力進行搶救。經(jīng)多級醫(yī)療機構(gòu)接力營救和精心治療,目前杜富國已脫離生命危險。

英雄,流血顯本色,壯舉定乾坤。入伍以來,杜富國先后獲得嘉獎2次,被表彰為“優(yōu)秀士兵”“優(yōu)秀士官”各1次,榮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cè)壩子雷場掃雷時,杜富國面對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彈,對同組的戰(zhàn)友吶喊一聲:“你退后,讓我來?!痹谶M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戰(zhàn)友一側(cè)……。他用驚天一擋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

認準了路,并堅定地走下去,必將成就一番事業(yè)。面對危險“讓我來”,臟活累活“我先來”,開辟通道“跟我來”,遇到困難“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國這個年輕戰(zhàn)士的身上體現(xiàn)了一種崇高的愛,體現(xiàn)了一種精神。這種愛,是支撐杜富國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跡的愛;這種精神,是把愛國、愛軍隊和愛人民統(tǒng)一起來的崇高精神。杜富國以自己的一腔熱血真切詮釋了勇于獻身使命的奉獻情懷。在他和他的戰(zhàn)友們身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xiàn),不怕千難萬險、不惜傷殘犧牲、不計個人得失、掃除雷障為人民的“掃雷精神”得到了弘揚。

一身男兒血,滿腔報國志。這是杜富國靈魂深處最珍貴的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和發(fā)揚。我們欣喜地看到,無數(shù)杜富國式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為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熱血報效疆場,奉獻在云嶺大地。無數(shù)熱血青年響應祖國的召喚,紛紛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們在鮮艷的戰(zhàn)旗上續(xù)寫著我們的榮光。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71735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