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精選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4 17:54:09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精選18篇)
時間:2023-12-14 17:54:09     小編:書香墨

棒球運動在美國享有廣泛的人氣和影響力。對過去的經(jīng)歷和成果進行回顧。掌握一些總結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會使我們的總結更加準確和有力。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一

對于小學的班級管理來說,管理語言藝術的應用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藝術,在管理中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掌握運用的技巧,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

1.將表揚和批評相結合。

首先,在小學班主任進行管理工作時,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以及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意識到自身在班級中的重要性,不管是學習方面還是班級建設方面,更好地發(fā)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更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在管理語言藝術運用時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多給學生給予關懷,讓良好的師生關系來促進管理工作的開展。其次,是對于小學生的學習等要進行一定的評價,注意鼓勵的作用,用表揚的管理語言藝術來肯定學生的成績和行為,這種積極的語言藝術的應用可以從情緒上來感染和激勵學生,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學習。最后,是由于小學生年紀都較小,所以自控能力差,并且經(jīng)常會犯錯誤,但是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要注意語言藝術的運用,盡量用關愛的語言來進行批評教育,同時重視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結合性格選擇合適的語言藝術,讓學生們在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同時自尊心不受到打擊,更好地樹立學習的信心。

2.重視情感的作用。

在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對情感的運用和把控。作為班級管理的中心,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教育不能僅僅是生硬的灌輸紀律的概念和道理,更應該結合情感來對學生們進行培養(yǎng),幫助他們全面發(fā)展。很多時候,寬容這種無聲的語言藝術反而比處罰更有效果,無聲的批評及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進行改正,將有聲的語言藝術和無聲的結合起來,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想要做好管理工作離不開語言藝術的合理運用,只有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語言藝術,這種良好、有效的交流溝通,才能更好地達到管理的目的,避免做無用功甚至適得其反。比如,面對內向的學生,班主任在交流中要注意語氣的柔和,并且多加鼓勵來使他們的性格逐漸開朗起來;面對自卑的學生要多對他們進行積極的肯定,結合積極向上的語言藝術來采取多種鼓勵方式,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同時更好地管理班級。4.注重管理語言的'特色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在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中也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特點,通過師生之間良好而平等的關系,以及獨具特色的語言藝術,來為課堂營造出一種寬松而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們在這種氛圍中可以更好地學習和成長,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完美地完成了班級管理工作。同時,家訪也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代表學校對學生家庭所進行的教育訪問,是學校與家庭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筆者認為,班主任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家庭環(huán)境、性格等采取正確的家訪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例如。建立如下圖所示的家庭學校雙向溝通的聯(lián)系模式,促進家校合作,促進學生成長。

二、結束語。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做的工作是非常復雜和多樣的,善于應用語言藝術來進行管理,往往會使管理工作更加輕松和高效。班主任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性格特點為出發(fā)點,不斷提升自身管理的語言技術的水平,以便達到增進師生感情、促進學生學習和管理班級的目的,可謂是一舉三得,這種管理質量和效果方面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值得在班級管理中多加運用。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二

語言,是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重要中介。教學效果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語言的運用,因為知識、方法、理念都必須由語言得到靈活的、精確的、有效的、富于感染性的表達,而表達效果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的質量。并且,語文課程本身就是關于語言的規(guī)律、使用、魅力的課程,因此,如何藝術地使用語言,或者,如何更好地將語言藝術運用于高中語文課堂,直接關乎老師的教學效果,關系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高中語文課的語言藝術,一方面來自于師生對教材所選入的經(jīng)典作品其語言藝術的體味,另一方面來自于老師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讓語文課堂成為展現(xiàn)語言魅力的舞臺。比如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冊第三單元所選入的詩歌,每一篇都是藝術精品,在語言上的錘煉也堪稱典范。以杜甫《登高》為例,蕭瑟的秋天,在杜甫筆下通過語言的妙用而表達得有聲有色、扣人心弦,首聯(lián)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指明了節(jié)序和環(huán)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風物具有鮮明的夔州地區(qū)特征。詩人登高所見景物在巧妙的語言組合下得以有選擇性地呈現(xiàn),構筑了一幅悲秋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頷聯(lián)雖然只寫了樹木和長江,但是卻用了“無邊”“蕭蕭下”修飾落木,用“不盡”和“滾滾來”描寫長江,把秋天肅殺空闊寂寥的景色在俯仰之間表達的沉郁悲涼。從而在景色描寫中巧妙地抒發(fā)了詩人的情懷??梢?,所選篇目是非常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自身蘊含著豐富的、富有張力的.語言魅力,但要將作品自身的語言美和藝術沖擊力在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出來,卻需要老師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或者說是文學素養(yǎng)。中國美學素有“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等審美原則,但對于基礎教育過程中的語文教學,尚不能以此作為教學原則,因為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真正地領會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首要就是讓學生通過語言抵達它的“意義層面和美學層面”,而后才能真正明白作品的思想。

以杜甫的《登高》為例,教師或許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這首詩歌是杜甫在什么境況下寫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但這種直接告之是無意義的教學方式,因為學生并不理解為什么,更不理解詩人是如何通過意向、語言來構筑這個意義世界的?;蛘哒f,這種教學本身是對語言、文學藝術的傷害,它無意間就消解了所有的審美過程和思想的滋養(yǎng)功能。由此可見,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在發(fā)掘、展示、深化、提升文學作品中的語言魅力過程中,其作用是根基性的。也就是說,教與學的過程,只有老師能夠充分運用自身的教學能力、特別是對文本的解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領略文學藝術的語言魅力,培養(yǎng)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審美教育和自主審美活動中獲得藝術熏陶、審美享受。

我們熟知賈島在寫作“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句詩的時候,對使用動詞“推”還是“敲”躊躇了很久,為什么會這樣的?原因就在于語言本身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對于建筑意向、構筑意義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老師應該重視教學用語的規(guī)范性、趣味性、啟發(fā)性、藝術性。就規(guī)范法性來講,語文課老師應該是最重視語言規(guī)范性的,因為規(guī)范代表著精確。語文教學的課堂用語規(guī)范是基本要求。這種規(guī)范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一般的寫作語言上的規(guī)范性,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教師對文學作品的闡釋、理解的用語上。語言的規(guī)范性代表著嚴謹?shù)慕田L學風。一句簡單的話,可能虛詞用錯一個(即便是口誤)也可能使得意思“謬之千里”。所以,語文老師在教學中,重視語言的規(guī)范性,是言傳身教的應有之義。比如在古代文學作品的理解方面,老師應該字斟句酌,不能稍有疏忽,否則可能就讓學生在理解上產(chǎn)生偏差。

趣味性,則在于教師的教學應該通過幽默的語言風格給課堂注入鮮活的動力,讓學生從教師的語言中感受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這是調動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的關鍵,也是提升學習興趣的關鍵。只有課堂妙趣橫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魅力!啟發(fā)性的語言則體現(xiàn)在教學中,老師能否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有時候老師的語言規(guī)范、有趣,但是卻沒有啟發(fā)性,這使得課堂教學成為獨角戲,所以,啟發(fā)性的課堂語言是更高層級的要求。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教學,老師可能基本都能做到聲情并茂地朗誦、講授文本,但是對于學生的啟發(fā)呢?則不一定都能做到。為什么作者“心理頗不寧靜”?這種“不寧靜”在荷塘月色中得到了什么樣的疏解?這樣一些問題就需要老師在講授中運用啟發(fā)性的語言,和學生一起透過文本去獲得領會。再者,就是藝術性。老師的語言本身應該是能體現(xiàn)藝術性的。一方面語言藝術是一個教師提升課堂質量、展現(xiàn)教學風采最大的“撒手锏”,另一方面,教師在分析文本的時候,也應該體現(xiàn)語言的藝術性,因為一篇好的文學作品,如果老師能用藝術性的語言進行闡釋、講解,那么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時,也能增加作品本身的藝術魅力,更能激發(fā)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共鳴。這是優(yōu)質語文課應該達到的效果。

三、激發(fā)學生的語言天賦和潛能,構建生態(tài)語文課堂。

往常談到課堂語言教學,基本都集中在教師一方,事實上,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一起構成的,上演教師獨角戲的課堂是失敗的教學。從這個意義上說,要挖掘教學語言資源,豐富語文課堂,全面提升教學有效性和開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就應該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語言天賦和潛能,構建以“學為中心”的生態(tài)語文課堂。

第一,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的角色轉變,建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新角色,從而發(fā)揮學生的語言能力,搭建課堂教學新秩序。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之間最重要的媒介就是語言,語文老師必須通過學生掌握和使用語言的情況對他們的學習情況全面掌握。更關鍵的是,學生必須通過語言來參與課堂教學,參與課堂新秩序的構建。我們常說的反轉課堂、轉變教學觀念、探究性學習的建設等教學改革理念和實踐,在語文課堂中,最根本的體現(xiàn)就是語言,或者是“話語權”。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更大程度上表現(xiàn)為“集體失語”,這種狀態(tài)在某種意義上使得教學過程單調、乏味,學習方式簡單、空泛,教學目標單一、有限,因此,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應該通過利用語言教學的優(yōu)勢改變這一狀態(tài)。比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老師一味地分析文本,可能收到的教學效果并不一定能實現(xiàn)既定目標。但是如果讓學生來扮演角色進行一場實驗劇的改編、排練和演出,效果可能就更加好。因為學生既要去理解文本、還要分析人物性格、人物關系、人物情感、并且要對文本進行一定的改變,整個一個活動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東西,語言是最重要的評價內容。而這種變化,就實現(xiàn)了新的教學秩序構建和課堂生態(tài)的建設。

第二,以挖掘學生語言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語言興趣為目標的“學為中心”的生態(tài)課堂建構,是高中語文課堂語言藝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最高目標。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就體現(xiàn)在他們是否以“學為中心”的地位和角色來安排自己的學習。比如,在面對魯迅先生的作品的時候,如果只有老師的講解,肯定是達不到效果的,因為要學好魯迅先生的文章,必須做足課外的功課,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師難以將所有信息都傳達給下學生,只能讓學生按要求去做相關的課前準備。課前準備的效果各個學生也有差異,那么,教學前的分組討論、對相關問題的探討、對疑難問題的梳理則成為學生最重要的工作。所有這些工作的完成,則集中體現(xiàn)了老師教學的語言藝術,他的引導、鼓勵、合理的安排是學生轉變角色和進入自主探究學習的關鍵;另一方面,學生在這個活動中,對語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準確地運用語言進行交流和討論、簡明扼要地呈現(xiàn)問題等等,事實上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語言藝術和教學之間的緊密關系。因此,就高中語文課的教學而言,構建生態(tài)語文課的關鍵就在語言,因為語言構成了整個生態(tài)課的核心,即老師和學生本身的語言能力在教與學之間如何實現(xiàn)一種“默契”,這種默契來自于老師對語文教學語言的精到把握,也來自于學生對自我語言能力的開發(fā)和運用。語文課本身就是語言藝術課,它的效果不僅僅在于老師能侃侃而談,通過他如同演講、朗誦那樣展現(xiàn)“教”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教”僅僅是拋磚引玉的需要,因為學生學習的效果才是更核心的考核指標。我們現(xiàn)在的課程教學大綱已經(jīng)更加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等內容,那么,重視對課堂語言教學的挖掘和拓新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則是一個必需的起點。

參考文獻。

[1]陳國瑞.淺談高中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j].教育教學論壇,(21).

[2]孫淼.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三

在碩士學位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想向曾經(jīng)給我?guī)椭椭С值娜藗儽硎局孕牡母兄x。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曹計昌教授,他在學習和科研方面給了我大量的指導,并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讓我學到了知識,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獲得了實踐鍛煉的機會。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對我的嚴格要求以及為人處世的坦蕩將使我終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對我生活的關心和照顧也使得我得以順利完成研究生的學業(yè)。在此祝愿他身體健康,全家幸福!

感謝我已經(jīng)畢業(yè)的師兄徐日東、張凡、周志堅、段云涌和夏志遠,他們曾經(jīng)給了我無私的幫助和鼓勵,讓我學到很多。感謝汪健和程詩猛兩位師兄,他們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對于本文的硬件設計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感謝同屆的張斌、李純和張登寶,他們是我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的戰(zhàn)友。感謝我的師妹鄧禎,師弟馮國平、古明生、周建瓊、楊帆、舒林、周宇杰、朱圣健、吳喧輝和張澤,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東西,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是讀研期間快樂的時光。

感謝在廣東普信公司實習時的同事們,他們在我第一次參加實際項目開發(fā)的過程中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鼓勵。特別要感謝我的項目經(jīng)理李旭和黃潤懷,是他們的信任給了我很多鍛煉的機會,也一直對他們給予我的生活上的照顧心存感激。和他們一起為廣州項目奮戰(zhàn)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

感謝我的朋友louis,dick,iris,tracy,sawyer,joe,jason,icebear,以及更多我無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們給了我無數(shù)的關心和鼓勵,也讓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滿了溫暖和歡樂。我非常珍視和他們的友誼!

感覺計算機學院研028班的我的同學,感謝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我的幫助。

感謝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無私的愛,我深知他們?yōu)槲仪髮W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努力,而我至今仍無以為報。祝福他們,以及那些給予我關愛的長輩,祝他們幸福、安康!

還有很多我無法一一列舉姓名的師長和友人給了我指導和幫助,在此衷心的表示感謝,他們的名字我一直銘記在心!

最后,衷心感謝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審閱本論文的專家教授。

3.論文致謝。

論文致謝。

5.民族論文致謝。

6.學年論文致謝精選。

7.論文最后致謝詞。

8.日語專業(yè)論文致謝。

9.論文致謝詞老師。

10.有關于致謝的論文。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四

教學語言調控必須絕對服從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方向、核心和靈魂,之所以需要語言調控,都是為了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圓滿完成。

1.1繁簡得當區(qū)別語言繁簡的標準,主要是依據(jù)在教學目標達成過程中,不同階段語言量的大小??偰繕吮厝环纸獬扇舾勺幽繕?。這些子目標,都與總目標相連,但所占地位不同,緊密程度不同,關聯(lián)方式不同,解決的難易程度不同,因而教師投入的語言量應該也不相同。關鍵在于無論繁簡,教師的語言都要做到切到精詳。

小學語文《燕子》一課將春天里的美景寫得非常精彩:“陽春三月,下過幾陣蒙蒙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下面是特級教師李吉林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微風吹拂著柔柳”有什么感覺?

生:我覺得柳枝好像在擺動。

師:微風吹拂著什么樣的柔柳?

生:微風吹拂著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

師: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好像柳樹怎么樣?

生:好像柳樹剛剛從夢中醒來,睜開了眼睛。

生:好像柳樹也長了眼睛和眉毛。

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

這一片斷內容是重點,老師的用語可謂繁豐,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細致體驗、感悟春天的美景。倘若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明白“舒展”、“柔”等字詞意思、運用的手法,師生之間就很難有積極的情感交流,缺乏思維的過程,教學也就難以達到理想的目標。

1.2直曲結合“直”,就是平直、淺露;所謂“曲”,就是曲折、含蓄。教學語言不能沒有平直、淺露。但是在許多場合下,教師的語言卻不能一味直白淺露。為了明確,需要經(jīng)歷曲折;為了深刻,需要層層鋪墊;為了完整,需要塑造殘缺;為了探索,需要適當保留;為了體驗,需要巧妙蘊蓄。無論選用直筆還是曲筆,都必須根據(jù)教學目的需要和達成的難易程度而定。

一位中學語文老師上《最后一課》,討論韓麥爾先生在課的最后說的話“我——我——”,聲音哽住了。經(jīng)過熱烈的討論,教師作了歸納:“所以,我們講‘我——我——’此時無聲勝于有聲了。有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對國土的愛;第二,對敵人的恨;第三,對祖國充滿著信心,充滿著希望?!边@一結論性的概括平直而準確,對學生討論中出現(xiàn)的片面性觀點作了糾正。像這種歸納、概括的結論性意見,通常教師應該運用平直、淺露語言表述。

有位講授口才藝術的中學老師,對學生的口語表達經(jīng)常作出這樣的評價:“請擦去語言中的灰塵?!薄氨磉_缺乏層次,說明思維上的標點不清楚?!薄拔⑿κ亲蠲赖恼Z言?!鳖愃频脑u語,一句就點中要害,文采斐然,含蓄有味,富有哲理內涵。在口才藝術課上,教師用藝術的'語言點評,本身就是種示范形式,更利于學生接受,提高自身的口才藝術。

2根據(jù)認知規(guī)律調控。

調控藝術是在認知規(guī)律上面生長起來的。精當?shù)慕虒W語言調控,要求教師對授課內容理解透徹,但又不能將自己的理解過程和方法照搬給學生,而應該設身處地,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最便捷、最有效地使學生深刻認知。

2.1設疑誘導教師常常不直接道出結論,而是根據(jù)學生認識的規(guī)律,不斷設疑,逐步引導,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于能力、智力多方面得到提高。疑問句的運用在教學語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教師調控教學的主要語言手段之一。提問大體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類是直覺性問題,另外一類是思考性問題。前者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興趣、提示重點、過渡銜接等。這類提問不可或缺,但隨著年級的升高,數(shù)量上、質量上應該恰當控制。后者主要用于引導學生把握重點、理解難點。下面是特級教師錢夢龍執(zhí)教《故鄉(xiāng)》的片斷:

夠了嗎?為什么還要寫楊二嫂呢?看誰的思維最敏捷。

生:要反映舊社會的婦女問題。(笑)。

生:為了要寫出各階層的情況,楊二嫂是小市民的代表。

生:說明了當時社會的復雜。

生:從各個階層來表現(xiàn)中國農(nóng)村的蕭條破產(chǎn)。

引例中,教師的設疑誘導非常成功,質量很高。開頭設置的問題具有很大的爆發(fā)力,既精當點撥了學生的思維方向,又留有廣闊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刻領悟文章的主題。

2.2有序推進安排教學的序列,實際上就是調控學生的思維方向,使之沿著雖然可能曲折卻是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方向前進。調控序列通常有三種:階梯式、平行式、發(fā)散式。階梯式,是指教師為了達到特定的教學目的,以由淺入深的語言鋪設“臺階”。引導學生抓住要義,明白道理,領悟實質,把握規(guī)律,逐步走向事物現(xiàn)象的深處,認識和理解其各個側面。平行式,是種橫向調控語言藝術,或舉例,或對比,或構筑比喻等。發(fā)散式,是指教師運用富有啟發(fā)力的語言引導學生作多側面思考、探究、想象,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下面是特級教師孫雙金上《林沖棒打洪教頭》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一起讀一讀這個詞。

生(齊讀):依草附木。

師:誰會解釋?

生:依靠權勢,就是依靠有權有勢的人。

師:這是這個詞語的比喻義,是結合上下文來理解的,我們看這個詞在哪句話中,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生讀句子)。

師:但是,還沒有解釋這個詞的本來意思。依草附木這個詞的本來意思是什么呢?首先我們要解決它的本來意思。

生:它的比喻意思是——。

師(打斷學生):不是比喻意,本來意思。

生:本來意思是:草依靠著樹木,在這一課也就比喻來往的犯人都來依靠柴進大官人。

生(齊答):依附草木。

師:依靠著草和木,就叫依草附木。我們中國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很多。比如(板書):驚天動地。

實際意思就是——驚動天地。這是解釋中國詞語、尤其是解釋成語的很好的一種方法。

這一例中,教師先不設框框,讓學生自己解釋,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比喻義上,教師用“但是”轉折,指出“還沒有解釋這個詞的本來意思”,接著指出“首先”要明確它的本來意思,引向“依草附木這個詞的本來意思是什么呢?”問題討論。然后通過“我把語詞的位置調換一下”,再轉入詞語結構的解析,使學生掌握解詞析義基本方法的。這是以階梯式序列進行語言調控的。

3適應語言環(huán)境靈活調控。

學生的思想性格、文化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各種差異。每節(jié)課都有新的內容,新的要求。教學過程中什么事情都可能發(fā)生。這就需要教師在牢牢把握教學目的的基礎上,隨機應變,靈活控制。下面是特級教師支玉恒上《晏子使楚》的一個因勢利導的例子:

師:不緊張?好,那誰敢到黑板上寫幾個字?(學生無人舉手)。

師:你們不是說不緊張嗎?(有一個學生舉起手)。

師:好,你過來。我就喜歡勇敢的孩子!請你把今天要學的課題寫在黑板上。(學生寫字,但“晏子使楚”四個字寫得大小不勻,臺下學生哄堂大笑)。

師:你們別笑,也許他這樣寫是有所考慮的。我們今天學的這一課里主人公是誰?(生答“晏子”)。

所以嘛,他把“晏子”兩個字寫得很大!(眾笑)你討厭不討厭楚王這個人?(生答:討厭)所以他把“楚”字寫得最小!(眾笑)。

學生將“晏子”兩個字寫得很大,“楚”字寫得最小,引起哄堂大笑,教師是不可能在課前準確預測的。但教師的調控語言是一種“即興”之作,隨機應變,巧妙得當。一是鼓勵了學生積極參與精神;二是不露痕跡地撫平了寫字的學生的心理壓力和損害;三是幽默地把一種偶然現(xiàn)象轉換為寫字與情感的內在聯(lián)系;四是機智地滲透,甚至點明了對課文人物的認識。

教學語言的調控藝術是生動靈活的,但也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歸根結底,教學語言的調控藝術是教師綜合修養(yǎng)的反映,教師只有真正掌握教育的先進理念,懂得教學的真諦,具有深厚的修養(yǎng),才能游刃有余地進行調控。

論文關鍵詞教學語言調控教學目標認知規(guī)律適應。

論文提要教學語言反映出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能動把握和主動駕馭,深深打上了調控的烙印。教學語言的調控必須圍繞教學目標,符合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靈活適應語言環(huán)境。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五

摘要:for循環(huán)語句是c語言三種循環(huán)語句中使用頻率最高,最為靈活的一種循環(huán)。掌握for循環(huán)語句對學生編程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教學背景、微課件特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著眼,對c語言之for循環(huán)語句,進行教學設計。希望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for循環(huán)語句的相關知識,在實際應用中游刃有余。

關鍵詞:程序設計基礎;for語句;循環(huán)。

循環(huán)結構是c程序的三大結構之一,是程序設計的基礎。其循環(huán)包括whie循環(huán)、dowhile循環(huán)和for循環(huán),三種循環(huán)之間可以互相轉換。其中for循環(huán)語句使用最為靈活,不僅可以用于循環(huán)次數(shù)可以確定的情況,而且可以用于循環(huán)次數(shù)不確定,只給出循環(huán)結束條件的情況,它完全可以代替while語句。學生只有熟練掌握了循環(huán)語句的語句格式,理解循環(huán)執(zhí)行過程,才能在實際應用中游刃有余。

1教學背景。

循環(huán)結構是c程序的三大結構之一,是程序設計的基礎。c語言提供了三種循環(huán)控制語句(不考慮goto/if構成的循環(huán)),構成了三種基本的循環(huán)結構。(1)while語句構成的循環(huán)結構(“當型循環(huán)”)(2)do-while語句構成的循環(huán)結構(“直到型循環(huán)”)(3)for語句構成的循環(huán)結構(“當型循環(huán)”)我們本次教學是學生在學習了while語句構成的循環(huán)結構(“當型循環(huán)”)和do-while語句構成的循環(huán)結構(“直到型循環(huán)”)之后進行開展的。并在課前做了相關的微課視頻,讓學生提前預習。

2微課件特色。

(1)視頻中采用循環(huán)導航按鈕,改變了以往視頻從頭放到尾的翻頁模式。在微課視頻使用過程中,可以跳躍訪問到任何一個節(jié)點,查看需要學習的內容。(2)課件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設計理念,以任務為載體,以課程技能要求為目標,以實施過程為核心。在實施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又進行分層教學,既提供了高基礎高水平的實施項目的思路、方法,又提供了零基礎學生實施項目的思路、方法和步驟操作。所以該課件既適合任課老師上課教學使用,也適合學生自主學習使用。(3)課件以清新藍為主題色調的模板,既考慮上課過程中光線折射問題,也考慮不容易產(chǎn)生視覺疲勞。

根據(jù)本任務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3.1知識目標掌握for語句的一般形式,了解for循環(huán)執(zhí)行過程,運用for循環(huán)結構編寫程序3.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熟練運用for循環(huán)語句書寫相關程序。3.3素質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能運用循環(huán)結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程序設計的魅力,產(chǎn)生對程序設計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對程序設計的學習興趣。

4教學內容的設計。

本節(jié)知識點采用任務驅動引導課程教學、結合案例深化課程教學、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實現(xiàn)課程教學。通過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講解,逐步深化對for循環(huán)語句的基本格式和執(zhí)行過程的理解。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基于任務的探索和小組的合作,使學生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采用趣味性的故事來引入知識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微課教學手段,能使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更好的鞏固所學知識。圖1教學內容設計圖4.1課程板書根據(jù)課程目標,確定知識點的講解,明確所學主要知識。通過課程板書,讓學生明白此節(jié)課程的重要知識點。for語句的一般形式:for(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3)語句;/*循環(huán)體*/2、for語句的執(zhí)行過程3、for語句的特殊用法4、for語句綜合應用5、課堂小結6、作業(yè)圖2課程板書4.2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把枯燥的問題有趣化,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采用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方法,逐步增加難度。例如:承接上次課的循環(huán)結構,提出新任務1:假如從今天開始,第1天為“希望工程”存入1分錢,第2天存入2分錢,第3天存入3分錢,問10天后你將為“希望工程”存入多少錢?案例拓展:猴子吃桃問題。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個桃子,當即吃掉一半,還不過癮,又多吃了一個。第二天早上又將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個。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零一個。到第10天早上想再吃時,只剩下一個桃子了,求第一天共摘了多少個桃子?通過逐步增加難度,讓學生由淺入深,逐步深入,鞏固所學知識。4.3微課視頻預習、鞏固所學知識此微課視頻中采用循環(huán)導航按鈕,包括四部分:學習目標、知識講解、實例點析、操作練習。通過導航按鈕,學生可以很容易的知道此課程包含哪些知識點,現(xiàn)在講到了哪一部分。在for循環(huán)語句的執(zhí)行過程中,更是運用flash做了一個動畫的執(zhí)行過程,增加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運用此微課視頻,學生可以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加深、鞏固所學知識。

5.結論。

循環(huán)結構是程序設計基礎的一個重要知識點,c語言之for循環(huán)語句更是三種循環(huán)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循環(huá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輸入理想的程序,輸出快樂的人生。

作者:李英單位:云南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六

語言,是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重要中介。教學效果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語言的運用,因為知識、方法、理念都必須由語言得到靈活的、精確的、有效的、富于感染性的表達,而表達效果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的質量。并且,語文課程本身就是關于語言的規(guī)律、使用、魅力的課程,因此,如何藝術地使用語言,或者,如何更好地將語言藝術運用于高中語文課堂,直接關乎老師的教學效果,關系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高中語文課的語言藝術,一方面來自于師生對教材所選入的經(jīng)典作品其語言藝術的體味,另一方面來自于老師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讓語文課堂成為展現(xiàn)語言魅力的舞臺。比如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冊第三單元所選入的詩歌,每一篇都是藝術精品,在語言上的錘煉也堪稱典范。以杜甫《登高》為例,蕭瑟的秋天,在杜甫筆下通過語言的妙用而表達得有聲有色、扣人心弦,首聯(lián)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指明了節(jié)序和環(huán)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風物具有鮮明的夔州地區(qū)特征。詩人登高所見景物在巧妙的語言組合下得以有選擇性地呈現(xiàn),構筑了一幅悲秋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頷聯(lián)雖然只寫了樹木和長江,但是卻用了“無邊”“蕭蕭下”修飾落木,用“不盡”和“滾滾來”描寫長江,把秋天肅殺空闊寂寥的景色在俯仰之間表達的沉郁悲涼。從而在景色描寫中巧妙地抒發(fā)了詩人的情懷??梢?,所選篇目是非常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自身蘊含著豐富的、富有張力的.語言魅力,但要將作品自身的語言美和藝術沖擊力在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出來,卻需要老師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或者說是文學素養(yǎng)。中國美學素有“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等審美原則,但對于基礎教育過程中的語文教學,尚不能以此作為教學原則,因為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真正地領會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首要就是讓學生通過語言抵達它的“意義層面和美學層面”,而后才能真正明白作品的思想。

以杜甫的《登高》為例,教師或許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這首詩歌是杜甫在什么境況下寫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但這種直接告之是無意義的教學方式,因為學生并不理解為什么,更不理解詩人是如何通過意向、語言來構筑這個意義世界的?;蛘哒f,這種教學本身是對語言、文學藝術的傷害,它無意間就消解了所有的審美過程和思想的滋養(yǎng)功能。由此可見,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在發(fā)掘、展示、深化、提升文學作品中的語言魅力過程中,其作用是根基性的。也就是說,教與學的過程,只有老師能夠充分運用自身的教學能力、特別是對文本的解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領略文學藝術的語言魅力,培養(yǎng)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審美教育和自主審美活動中獲得藝術熏陶、審美享受。

我們熟知賈島在寫作“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句詩的時候,對使用動詞“推”還是“敲”躊躇了很久,為什么會這樣的?原因就在于語言本身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對于建筑意向、構筑意義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老師應該重視教學用語的規(guī)范性、趣味性、啟發(fā)性、藝術性。就規(guī)范法性來講,語文課老師應該是最重視語言規(guī)范性的,因為規(guī)范代表著精確。語文教學的課堂用語規(guī)范是基本要求。這種規(guī)范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一般的寫作語言上的規(guī)范性,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教師對文學作品的闡釋、理解的用語上。語言的規(guī)范性代表著嚴謹?shù)慕田L學風。一句簡單的話,可能虛詞用錯一個(即便是口誤)也可能使得意思“謬之千里”。所以,語文老師在教學中,重視語言的規(guī)范性,是言傳身教的應有之義。比如在古代文學作品的理解方面,老師應該字斟句酌,不能稍有疏忽,否則可能就讓學生在理解上產(chǎn)生偏差。

趣味性,則在于教師的教學應該通過幽默的語言風格給課堂注入鮮活的動力,讓學生從教師的語言中感受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這是調動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的關鍵,也是提升學習興趣的關鍵。只有課堂妙趣橫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魅力!啟發(fā)性的語言則體現(xiàn)在教學中,老師能否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有時候老師的語言規(guī)范、有趣,但是卻沒有啟發(fā)性,這使得課堂教學成為獨角戲,所以,啟發(fā)性的課堂語言是更高層級的要求。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教學,老師可能基本都能做到聲情并茂地朗誦、講授文本,但是對于學生的啟發(fā)呢?則不一定都能做到。為什么作者“心理頗不寧靜”?這種“不寧靜”在荷塘月色中得到了什么樣的疏解?這樣一些問題就需要老師在講授中運用啟發(fā)性的語言,和學生一起透過文本去獲得領會。再者,就是藝術性。老師的語言本身應該是能體現(xiàn)藝術性的。一方面語言藝術是一個教師提升課堂質量、展現(xiàn)教學風采最大的“撒手锏”,另一方面,教師在分析文本的時候,也應該體現(xiàn)語言的藝術性,因為一篇好的文學作品,如果老師能用藝術性的語言進行闡釋、講解,那么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時,也能增加作品本身的藝術魅力,更能激發(fā)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共鳴。這是優(yōu)質語文課應該達到的效果。

三、激發(fā)學生的語言天賦和潛能,構建生態(tài)語文課堂。

往常談到課堂語言教學,基本都集中在教師一方,事實上,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一起構成的,上演教師獨角戲的課堂是失敗的教學。從這個意義上說,要挖掘教學語言資源,豐富語文課堂,全面提升教學有效性和開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就應該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語言天賦和潛能,構建以“學為中心”的生態(tài)語文課堂。

第一,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的角色轉變,建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新角色,從而發(fā)揮學生的語言能力,搭建課堂教學新秩序。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之間最重要的媒介就是語言,語文老師必須通過學生掌握和使用語言的情況對他們的學習情況全面掌握。更關鍵的是,學生必須通過語言來參與課堂教學,參與課堂新秩序的構建。我們常說的反轉課堂、轉變教學觀念、探究性學習的建設等教學改革理念和實踐,在語文課堂中,最根本的體現(xiàn)就是語言,或者是“話語權”。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更大程度上表現(xiàn)為“集體失語”,這種狀態(tài)在某種意義上使得教學過程單調、乏味,學習方式簡單、空泛,教學目標單一、有限,因此,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應該通過利用語言教學的優(yōu)勢改變這一狀態(tài)。比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老師一味地分析文本,可能收到的教學效果并不一定能實現(xiàn)既定目標。但是如果讓學生來扮演角色進行一場實驗劇的改編、排練和演出,效果可能就更加好。因為學生既要去理解文本、還要分析人物性格、人物關系、人物情感、并且要對文本進行一定的改變,整個一個活動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東西,語言是最重要的評價內容。而這種變化,就實現(xiàn)了新的教學秩序構建和課堂生態(tài)的建設。

第二,以挖掘學生語言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語言興趣為目標的“學為中心”的生態(tài)課堂建構,是高中語文課堂語言藝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最高目標。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就體現(xiàn)在他們是否以“學為中心”的地位和角色來安排自己的學習。比如,在面對魯迅先生的作品的時候,如果只有老師的講解,肯定是達不到效果的,因為要學好魯迅先生的文章,必須做足課外的功課,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師難以將所有信息都傳達給下學生,只能讓學生按要求去做相關的課前準備。課前準備的效果各個學生也有差異,那么,教學前的分組討論、對相關問題的探討、對疑難問題的梳理則成為學生最重要的工作。所有這些工作的完成,則集中體現(xiàn)了老師教學的語言藝術,他的引導、鼓勵、合理的安排是學生轉變角色和進入自主探究學習的關鍵;另一方面,學生在這個活動中,對語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準確地運用語言進行交流和討論、簡明扼要地呈現(xiàn)問題等等,事實上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語言藝術和教學之間的緊密關系。因此,就高中語文課的教學而言,構建生態(tài)語文課的關鍵就在語言,因為語言構成了整個生態(tài)課的核心,即老師和學生本身的語言能力在教與學之間如何實現(xiàn)一種“默契”,這種默契來自于老師對語文教學語言的精到把握,也來自于學生對自我語言能力的開發(fā)和運用。語文課本身就是語言藝術課,它的效果不僅僅在于老師能侃侃而談,通過他如同演講、朗誦那樣展現(xiàn)“教”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教”僅僅是拋磚引玉的需要,因為學生學習的效果才是更核心的考核指標。我們現(xiàn)在的課程教學大綱已經(jīng)更加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等內容,那么,重視對課堂語言教學的挖掘和拓新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則是一個必需的起點。

參考文獻。

[1]陳國瑞.淺談高中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j].教育教學論壇,(21).

[2]孫淼.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七

新課程實施以來,許多語文教師將語言品味作為教學重點,但并不是所有的語言品味都是經(jīng)得起推敲的,有些卻變了味。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語言的品味,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語言品味不變“味”,課堂才有“味”。那么,如何讓語言品味不變味而充滿語文味呢?現(xiàn)就自己的觀察談幾點拙見:

一、不要泛化,而要明確化。

1.教師提問要明確化。

我們經(jīng)常在不同的課堂、不同的課文、不同的教師的教學中會聽到“請你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理由。”在語文課里進行語言的品味當然是必要的,可在這種問題引導下聽到的大多是學生像無頭蒼蠅一樣的講述一氣,這樣的語言品味目的是為了什么,是為了突破哪個教學重點服務?這種無目的、無原則的語言品味,恐怕會讓學生產(chǎn)生好的文章都是由一些好詞好句堆砌而成的錯誤觀點。教師的提問不妨指向性明確些,如果景色描寫好的文章,教師可以提問“找出文中寫景的語句,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進行分析?!边@樣,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師提問時應做到:首先,問題明確,到底找什么樣的好句。其次,語言品味必須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進行,要不然也會讓人因為目不暇接而無法達成語言品味的目的。

2.語言環(huán)境要明確化。

語言品味一定要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來進行分析,即所謂的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例如:《斑羚飛渡》-文中有六處“咩”,意義各不相同,很值得細細品味。試著把羊話轉化成人話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但不能說過就算,絕不要輕“咩”一聲就過去了,不妨結合具體語境更加深入地品味賞析。如:第一處“有一只老斑羚……哀咩一聲……墜落下去?!闭n文原句說“不知是老眼昏花沒測準距離,還是故意逞能”,教師可以抓住這句話引導學生討論,可能會出現(xiàn)學生說的內容嚴重脫離課文而討論不知所終的尷尬情況,教師可引導學生把此處和第五自然段“有一頭灰黑色的母斑羚……神情恍惚……踩進深淵去”進行比較,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灰黑色母斑羚是沒了主張沒了理智而產(chǎn)生的舉動,老斑羚則是清醒的試跳,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老斑羚的這一聲“哀咩”并不是因為自己即將死亡而感到悲哀,而是因為種群求生之路無望發(fā)出的哀叫。任何離開具體語言環(huán)境的品味都是不可能成立的。

二、不要僵化,而要生活化。

具體語言品味還要注意調動學生生活經(jīng)驗,體會意蘊。生活體驗能幫助學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諦,生命的意義。如:《春》中對春風的品味,學生的'回答說明其實他們沒有真正弄懂,只是在背答案。教師不妨大膽運用追問:“你被母親的手撫摸過嗎?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感受春風的特點,然后帶著這一體驗讀讀這一句,傳遞被撫摸時的感受。實踐證明,學生朗讀聲情并茂,尤其強調了“輕輕地撫摸”處。引進學生生活體驗,結果學生的“假懂”在引導過程中變成了“真懂”。

葉圣陶先生認為“單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語感,惟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點積累起來。積累得越多,了解得就越見真切?!毕闹辛x教授曾說:“在我看來,學文學得好,第一就是人生體驗,第二才是文學體驗?!睘榇耍龑W生走進社會生活給我們提供的語文知識,以擴展人生經(jīng)歷和閱歷,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只有充分調動讀者的生活體驗,才能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傳達出來的意境。

三、不要公式化,而要個性化。

閱讀的結論應該是由感而悟出來的,而不是用任何公式推導出來的。語言的品味,有賴于學生個性化的想象和聯(lián)想,有賴于學生個性化的情感和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個性化想象。想象與聯(lián)想是閱讀者本身所接觸過的彼時彼地物景被作品提供的此時此景激發(fā)在腦子而產(chǎn)生畫面的思維活動,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中,讓自己的身心活躍起來,讓圖畫活躍起來,通過這樣的畫面,給學生插上翅膀,充分展示個性化的思維。

安塞腰鼓!

品味這段語言應該盡量避免學生出現(xiàn)“因為比喻所以形象,因為排比所以有氣勢”之類的回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于是,他們仿佛置身于百人共舞,眾鼓齊響的場景之中,又仿佛在欣賞一幅熱情奔放的畫。這幅畫,遠處可見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原,近處可聽鏗鏘的腰鼓聲。還有西北漢子狂野的舞姿,奔騰的腳步,閃射的眼神。雖是信筆點染,但蓬勃的生命力,恢弘的氣勢油然而生。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不流于抽象與單調,學習者從生動的事例走入想象的世界,呈現(xiàn)于我們眼前的是鮮活生動的學習場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之高漲。

語文課堂教學應充滿語文味,切莫讓它變了味,要讓語言品味經(jīng)得起推敲。語文教師應立足于自己的土壤,從自己的土壤里吸取營養(yǎng),咬定語言品味這一座青山,“任爾東西南北風”才不至于在紛繁多變的被異化的課改表象面前無所適從,失去自我,失去語文味。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八

在碩士學位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想向曾經(jīng)給我?guī)椭椭С值娜藗儽硎局孕牡母兄x。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曹計昌教授,他在和科研方面給了我大量的指導,并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讓我學到了知識,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獲得了實踐鍛煉的機會。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對我的嚴格要求以及為人處世的坦蕩將使我終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對我生活的關心和照顧也使得我得以順利完成研究生的學業(yè)。在此祝愿他身體健康,全家幸福!

和他們一起為廣州項目奮戰(zhàn)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

感謝我的朋友,以及更多我無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們給了我無數(shù)的關心和鼓勵,也讓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滿了溫暖和歡樂c語言論文致謝精選3篇論文。我非常珍視和他們的友誼!

感覺計算機學院研028班的我的同學,感謝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我的幫助。

感謝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無私的愛,我深知他們?yōu)槲仪髮W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努力,而我至今仍無以為報。祝福他們,以及那些給予我關愛的長輩,祝他們幸福、安康!

還有很多我無法一一列舉姓名的師長和友人給了我指導和幫助,在此衷心的表示感謝,他們的名字我一直銘記在心!

最后,衷心感謝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審閱本論文的專家教授。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九

爸爸說我變了,媽媽也說我變了,的確,我在變,如魔術般神奇,幾年前那個習慣好的我好象已經(jīng)從人間蒸發(fā)。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是一名上五年級的中學生了。

我在變化著,我的脾氣也跟著我在變化。一二三年級的時候,我是一個溫柔斯文比綿羊還溫順的小女孩,在這兩三年中,我脾氣發(fā)生了太大的變化,兇猛如豹子一般,只要沒有依照我,我總還會發(fā)一場大脾氣。記得有一次,我和妹妹為了一點兒小事吵架了,我真是被氣得火冒三丈,一氣丟下飯碗向房間走去,“啪”地一聲,門關上了,我把書桌子上的書全部推移到地板上,“哇哇――哇”地號啕大哭起來,奶奶緊隨我后,左勸右勸也阻止不了我那滿臉傷心的淚水。后來還是妹妹那可愛的模樣把我勸通了,雖然我們姐妹剛才吵了一番,但她還是向我認錯了。

脾氣倔強的我,要是誰得罪了我,我就用最猛烈的.淚雨來抗議,就是連爸爸媽媽也安慰不了我。所以,你們得注意嘍!

脾氣不僅倔的我,而且我的學習態(tài)度也不怎么端正。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我的學習方式很好,做作業(yè)的正確率高,不僅受到爸爸媽媽的稱贊,還受到老師的表揚?,F(xiàn)在,老師和爸爸媽媽都這樣評價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粗心大意,沒有考慮,字寫得沒筆鋒,速度慢等一些不良行為。記得那是五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單元測試,我這個“馬大哈”就是不認真審題。難道我和100就沒有緣分了嗎?不會的。那是一道計算題,我這個帶著四只眼睛的“多眼怪”竟然沒看仔細題目,闖禍了。我把“1”看成了“7”,這不,白白的一分又被雨水給沖走了嗎?就是這樣,我只得了個99分。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一分一秒,默默地走過。時間過得真快,我也在不經(jīng)意之間變化著。細心、溫順的我變成了一個脾氣倔強,粗心大意的小女孩。但是,我在后面的讀書中,我會回到以前的我。

指導老師:周水華。

城南小學五(6)班姜璐?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十

論文摘要:目前的語文教育備受關注與指責,批評的焦點大多集中在語言的運用上。筆者認為,語言教學應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其他科目憑借言語形式傳遞信息,而語文教材里的言語形式就是教學的內容。只有加強語言教學才能真正實現(xiàn)大綱所規(guī)定的“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在基礎教育的各學科中,從來沒有哪一科像語文這樣飽受非議,也從來沒有哪一科像語文這樣被寄予如厚望。雖然經(jīng)歷了如此長久的實踐、摸索和改革,可是,語文教學還是不盡如人意,甚至飽受批評。指責與批評從小學一直延續(xù)到大學,其中,最為人不滿的就是學生的寫作。謀篇布局尚且不論,最令人傷心、失望的竟然是詞語的表達,許多大學生不能準確流利地使用漢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說實話,這實在是語文教育的恥辱。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語文教學的目標集中起來就是“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才是語文學科的實質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然而,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課要教什么卻是個往往被人忽視而不成為問題的問題。首先是形式和內容的問題。在眼下,許多地方、許多老師在新課程的旗幟下掄開大斧銳意改革,在教學形式上花樣翻新、自以為是。這和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有關,在地方上,從上至下課改成果成了教育系統(tǒng),甚至是行政系統(tǒng)的卓越政績與榮光。人們所關心的是取得的成果,造成的影響。對行政者來說,有了成果和影響就是實際的工作取得了成績,并不關心這個成果是什么,以及這個成果對語文教育是否起到了積極作用。新課改注重更加關注學生個體,具體表現(xiàn)為對學生個性的尊重,注重學生個體的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這是教師對新觀念的普遍態(tài)度,并沒有具體到某一學科的實際教學。于是,在新課改這面大旗下,大家進行了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課程改革,改革的過程中融進去了新的觀念,但遺憾的是,這些變化更多地體現(xiàn)在教學形式上的變化,以至于有嘩眾取寵、作秀的嫌疑。在作秀的過程中,教師更多關注情感、價值觀、合作、交流等等外在的東西,卻丟掉了許多傳統(tǒng)語文中的內在的本質的東西,這是得不償失的。形式與內容從來都是有機的統(tǒng)一,相互依存才會有意義。形式的改進必然是為了更好地傳授內容,是為內容服務的。教學內容制約決定著教學的形式。忽視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的變化,必將導致兩條腿發(fā)生傾斜,不能使語文教育健康地走下去。

其次,在語文教學的內容上大多數(shù)老師是迷茫的。更多的人教了多年的語文卻從來沒有想過語文課到底要教的是什么,習慣的做法往往是按照教參按部就班的講來,按照試卷兢兢業(yè)業(yè)的講來,那么,語文課到底要教什么?對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爭議頗多,也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有的認為要教文學常識,有的認為要教思想內容,還有的認為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語文教材涉及的內容廣泛,但我們必須注意,語文課就是語文課,盡管課文涉及科學、歷史、地理,但語文課并不是科學和歷史。教材是教學用的材料,并不等同于教學內容。盡管其他學科也是用漢語言編寫的教材,但其他學科學的是語言所承載的具體內容,而對于語文來講,語言所承載的諸如科學、歷史、文學內容倒在其次,語言本身才是語文學科設計的初衷?!罢_理解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依靠的是對這些語言文學的鑒賞和學習。而這一點往往被忽視了。

二、為何要加強語言教學。

首先,語言教學的內涵是什么?著名的語言學家索緒爾將語言與言語做了區(qū)分。語言是社會成員在實踐活動中約定俗成共同使用的交際和交流的工具,由一套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組成,并受表達習慣的限制和約束。而言語則指具體的語言使用,是個人運用語言的過程和結果,前者即為“言語行為”,后者則為“言語作品”。從這個角度來說,各科教材都是言語作品。語言與言語二者相互依存。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具體的言語作品來把握和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本文并無意仔細區(qū)分語言和言語,所以為方便起見,籠統(tǒng)的稱之為語言教學。

其次,語文教育的目的決定了教學的重點在于言語形式。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區(qū)別就在于,其他學科可以“得意而忘形”,學習言語所承載的知識,但語文的言語內容倒在其次,編寫者的目的還是意欲通過不同時期、不同作家的言語作品來讓學生懂得如何理解和使用語言。言語的內容不能脫離言語形式,二者是統(tǒng)一的,言語內容是人們的認識和情感,是抽象的,需要依靠言語形式而存在。言語形式是具體的,可以直接訴諸于人們的聽覺和視覺。內容借助形式表達言語者的情感和意愿。正如論者指出的那樣,“所謂對語言文字的正確理解,必然基于確切地把握具體獨特的言語形式,而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就是根據(jù)情境和需要盡可能完美地組織言語形式的能力?!彼裕罢Z文之外的其他學科所教所學的是教材的言語內容,而語文學科則以教材的言語形式為教學內容?!?/p>

再次,語文課被負載了過多的內容,甚至于“喧賓奪主”。語言教學本是語文教育的重點,就像歷史課要讓學生們了解歷史,數(shù)學課讓學生們學會數(shù)學一樣,語文課需要讓學生們學會理解和運用祖國的漢語言文字。但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語文課被教師充分運用,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令人眼花繚亂。語文教學內容越是豐富,對言語形式也就距離越遙遠。呂叔湘先生一再呼吁語文教學要輕裝前進,這是頗有遠慮的。

語言學習都有一個由放任到約束的過程,就像小孩子牙牙學語,第一步是學著說,第二步才是家長不斷地約束和規(guī)范。語文教學也同樣如此,小學階段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學習語言,寫作文可以天馬行空,可以在初中開始約束和規(guī)范了。加強語言教學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并借此領略祖國文化的魅力。

加強語言教學,讓學生更多地注意到語言的正確使用和生動使用,才能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最終實現(xiàn)理解和使用漢語言的目的。另外需要補充的是,本文所說的語言教學,不僅包括文本的言語,還包括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2.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十一

經(jīng)過科學研究和調查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表達問題的清晰度非常好的情況下學生收獲知識的效果也非常好,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選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表示,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對知識能夠全方面的掌握和理解,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的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政治課的理論性是相當強的,一些專業(yè)術語比較多,如果不能準確的表達處理,會曲解政治的內容,影響學生對社會的正確認識。政治課程有著重要的地位,不能出現(xiàn)一點的差錯,所以要加強語言藝術的應用,運用合理的語言技巧把授課內容講述出來。

教師授課過程中不僅要講得好,還要能讓學生理解,這就需要在課堂上教師表達出的語言能夠讓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最簡單的是容易理解的也是能夠讓學生記憶最深刻的。如果教師授課的表達過于難懂,學生不僅會聽不懂,最終會導致失去對政治課的興趣,政治課就達不到理想的授課目的,學生不能深刻的理解政治含義。語言表達不僅僅要質樸,還要有藝術特點,生動形象的表達處理也很重要,能夠把乏味的理論形象的表達出來是非常優(yōu)秀的教學方式。

比喻是課堂上經(jīng)常使用的修辭手法,把兩個相似的事物進行比較,讓抽象的事物變得更為具體,能夠把事物形象的表達出來,授課中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學生非常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喻手法還可以把復雜的事物變得簡單化后表達出來,學生就會形成其實復雜的事物也是可以想象出來的,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加強表達效果,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印象會更加深刻。通常學生會產(chǎn)生答非所問的情況,就是因為不能準確的把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表達出來,這種情況會大大的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抽象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記住復雜的事物,教師要把教材上一些理論知識用形象的語言打比方的表達出來,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在課堂上出現(xiàn)一些新的詞語,會增加課堂氣氛,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在政治課上多使用一些新詞語,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時政性,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去了解時事的興趣,讓學生對社會的發(fā)展趨勢有一定的理解。把一些生活實際時事和教學理論聯(lián)系起來使用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幽默的話語總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幽默是一種智慧和才華的表現(xiàn),如果在教材中加入幽默的語句,就會把死板的課本知識變?yōu)榛钴S的分子,跳動起來,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在課堂上,使用一些詼諧的語言,或者將一些笑話引入到課堂知識中去,學生會愛上這門課程,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度過,沒有大的學習壓力,這是教師講課的重要法寶。

語言的啟發(fā)性是讓學生對政治課程產(chǎn)生興趣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會運用一些語言啟發(fā)的方法,這需要教師在長久的教學中領悟出來的,有足夠的教學經(jīng)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老師把書本知識照搬下來,直接丟給學生,學生只能沒有理解性的去學習,沒有很高的學習效率,如果教師采用一些啟發(fā)性的語言來進行傳授知識,學生更容易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知識要有結構劃分的傳授給學生,如果長篇大論的把課本知識展示出來,學生一下子是接受不了那么多的知識點的,如果每節(jié)課講一個重點,這樣學生能夠徹底的把這個知識點消化掉的。

在教學過程中,身體語言起著重要的作用,運用肢體語言是一件簡單的教學內容,但是能夠生動形象的表達出肢體語言是非常不容易的,運用肢體語言不僅能夠把課本知識形象化的表達出來,還能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比如一個鼓勵的眼神就能讓學生具有極大的勇氣,積極回答問題,提高課堂回答問題的效率和質量,肢體語言還能加深學生的記憶。肢體語言能夠展現(xiàn)出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

課堂有一個好的開頭是非常重要的,開山第一斧,所以要在一堂課開始的時候提出導語,導語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好的開頭導語可以從學生的面部表情體現(xiàn)出來的,精彩的導語是引導新的課程的開始,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源泉。好的導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好的導語形式有很多種,比如采用圖片、聲音、故事等形式作為導語出現(xiàn),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點上,讓學生有興趣繼續(xù)聆聽下去。

政治課程本身就是一門理論性的課程,知識點比較枯燥,如果教師的講課語氣和方式都是非常平淡的,那么將是一堂失敗的課堂,課堂氣氛也會是死氣沉沉的,學生就更沒有興趣去學習了。不管是怎樣的知識點都要能夠吸引住學生,在課堂中添加一些小趣味和波瀾的插入語,讓學生能夠在愉快、輕松的課堂中學到知識。結束語的設計要精湛,要把整個課堂的知識點串在一起,把內容概括到一起,起到一個總結的作用,讓學生對這堂課可以回味無窮,留下深刻的印象。結束語的形式要設計成多樣式的,能夠打動學生心靈。

用語言以外的形式來表達課堂知識也是非常有效果的,非語言的表達是多種多樣的,比語言表達更能抒發(fā)出人的感情,如果只是用語言來表達課堂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不能發(fā)揮出教學目的,利用肢體語言會讓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政治教學的語言藝術授課要結合學生實際的自身情況來設定,采取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并且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具備優(yōu)秀的教學素養(yǎng),要善于運用語言的藝術,把知識點用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用語言藝術來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素養(yǎng)。在課堂中,要注重課堂設計,引入吸引學生眼球的導語、插入語和結束語,充分的發(fā)揮出政治教學語言藝術的作用。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十二

昨天,記者在杭城幾所高中的高三調查,了解了一下當前高考生的“真實心態(tài)”:

西湖高級中學:現(xiàn)在的高考比起以前,有自主招生、三位一體等新花樣。雖然是復雜了,但對學生來說,選擇性更大了,是一件好事。學生主要沖的高考目標集中在二三類本科,填志愿時大多會選擇杭州的高校。

夏衍中學:今年報“三位一體”的學生,增加了不少。絕大多數(shù)學生心里,都想拼一拼高考的。

學校也在搞特色專業(yè)的培養(yǎng),走藝考這條路,每年有60人攻播音主持和編導方向,也有學美術、攝影、體育,因文化課要求會低一點,這樣高考就有希望,出路廣一些。

在杭城的幾所重點高中里,一些優(yōu)秀生開始看淡高考,將目標轉向海外高校。

杭二中一位高三老師說,今年90多人要出去,占了15%左右,比起3年前多了30多個。

杭州高級中學的出國人數(shù)也逐年增加,今年有七八十人左右。

杭十四中今年高三有約40人出國。

杭師大附中今年有10人出國留學。本報記者?梁建偉。

作者:梁建偉。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十三

摘要:現(xiàn)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要用某種能夠共同理解的語言,當然,人與計算機之間也要有“語言”。程序員或操作人員是通過按某種語言規(guī)范設計程序來控制計算機的工作,從而完成指定的任務。因此,程序員必須事先掌握與計算機打交道的“計算機語言”,這時我們就需要c語言,它通常用于系統(tǒng)軟件、工程軟件的設計等。c語言功能非常強大,應用廣泛,一旦掌握了之后,你對計算機的認識會增加許多,以后再自學其他語言就顯得輕而易舉了。雖然c語言比較難學,但是只要你能理清思路,掌握它的精髓,那么學習c語言也是一件非常容易且又其樂無窮的事。

關鍵詞:c語言程序設計運算函數(shù)編譯。

一、c語言的歷史發(fā)展。

c語言是一種結構化語言。它層次清晰,便于按模塊化方式組織程序,易于調試和維護。c語言的表現(xiàn)能力和處理能力極強。它不僅具有豐富的運算符和數(shù)據(jù)類型,便于實現(xiàn)各類復雜的數(shù)據(jù)結構。它還可以直接訪問內存的物理地址,進行位(bit)一級的操作。

1.簡潔而靈活。

c語言一共只有32個關鍵字,9種控制語句,程序書寫自由,主要用小寫字母表示。它把高級語言的基本結構和語句與低級語言的實用性結合起來。c語言可以象匯編語言一樣對位、字節(jié)和地址進行操作,而這三者是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單元。

2.運算符豐富。

c的運算符包含的范圍很廣泛,共有種34個運算符。c語言把括號、賦值、強制類型轉換等都作為運算符處理。從而使c語言的運算類型極其豐富表達式類型多樣化,靈活使用各種運算符可以實現(xiàn)在其它高級語言中難以實現(xiàn)的運算。

3.數(shù)據(jù)結構豐富。

c的數(shù)據(jù)類型有:整型、實型、字符型、數(shù)組類型、指針類型、結構體類型、共用體類型等。能用來實現(xiàn)各種復雜的數(shù)據(jù)類型的運算。并引入了指針概念,使程序效率更高。另外c語言具有強大的圖形功能,支持多種顯示器和驅動器。且計算功能、邏輯判斷功能強大。

4.c語言是結構式語言。

用、維護以及調試。c語言是以函數(shù)形式提供給用戶的,這些函數(shù)可方便的調用,并具有多種循環(huán)、條件語句控制程序流向,從而使程序完全結構化。

5.c語言允許直接訪問物理地址,可以直接對硬件進行操作。

既具有高級語言的功能,又具有低級語言的許多功能,能夠象匯編語言一樣對位、字節(jié)和地址進行操作,而這三者是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單元,可以用來寫系統(tǒng)軟件。

6.c語言適用范圍大。

c語言有一個突出的優(yōu)點就是適合于多種操作系統(tǒng),如dos、unix,也適用于多種機型。

三、c語言的缺點。

當然,c語言也有自身的不足,比如:c語言的語法限制不太嚴格,對變量的類型約束不嚴格,影響程序的安全性,對數(shù)族下標越界不作檢查等。從應用的角度,c語言比其他高級語言較難掌握。

四、函數(shù)。

雖然很多程序語言都有函數(shù)這一內容,但c語言的函數(shù)也很有魅力的。學習函數(shù)的方法是比較簡單的,只有兩個字“牢記”,即:牢記函數(shù)的功能,牢記函數(shù)的用途以及如何輸入輸出。函數(shù)從本質上講是一段通用程序,用它可以幫助我們節(jié)約很多編程的時間,一個聰明的編程者在編寫程序前往往總是先找自己所編寫的程序中有多少是可以用函數(shù)來代替的。

五、c語言的結構特點。

1.一個c語言源程序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源文件組成。

2.每個源文件可由一個或多個函數(shù)組成。

3.一個源程序不論由多少個文件組成,都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main函數(shù),即主函數(shù)。

4.源程序中可以有預處理命令(include命令僅為其中的一種),預處理命令通常應放在源文件或源程序的最前面。

5.每一個說明,每一個語句都必須以分號結尾。但預處理命令,函數(shù)頭和花括號“}”之后不能加分號。

6.標識符,關鍵字之間必須至少加一個空格以示間隔。若已有明顯的間隔符,也可不再加空格來間隔。

六、學習c語言的方法。

學習c語言必須學習知識的重要方法,就是說,學習后面的知識,不要忘了回頭弄清遺留下的問題和加深理解前面的知識,這是我們最不易做到的,然而卻又是最重要的。

綜上所述,c語言既有高級語言的特點,又具有匯編語言的特點;既是一個成功的系統(tǒng)設計語言,又是一個使用的程序設計語言;既能用來編寫不依賴計算機硬件的應用程序,又能用來編寫各種系統(tǒng)程序;是一種受歡迎、應用廣泛的程序設計語言c語言版本。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十四

《大綱》規(guī)定:“在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fā)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為繼續(xù)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這一段文字是從英語語言教學角度提出的,其中有三個問題值得深入學習和研究。一是何謂交際能力,怎樣使學生獲得這種能力;二是為什么和怎樣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三是怎樣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

(一)培養(yǎng)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已提出了“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镀胀ǜ咧杏⒄Z教學大綱》在它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提出“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與現(xiàn)行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相比,提出“交際能力”的要求的確是一大進步。

對“交際能力”的涵義,語言學家們有許多分析。概括起來,交際能力至少要包含三個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語言能力,即掌握語音、語法、詞匯等語言的形式,也就是有語法能力、遣詞造句的能力;第二是運用語言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指在預先未知的真實(不是課堂上模擬的)情景中使用語言進行交流,填補信息溝,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的能力;第三是社會語言能力,要求學生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要有所了解,懂得何時、何地、何種場合、對準該用什么方式和態(tài)度說什么話,要求得體地使用語言達到交流的目的。

過去的英語教學雖然一直強調運用語言的能力,但由于受結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影響,對“能力”的理解比較狹隘,滿足于學生理解語言形式、完成機械的句型操練、掌握一般的聽說讀寫方面的語言技能。學生掌握了語言知識,但不過是僅僅具備了語言能力,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失望地發(fā)現(xiàn)自己聽不懂、讀不快、張不開口、寫不出,不會用語言,更談不上恰當?shù)厥褂谩?/p>

《大綱》提出“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無疑是比過去的要求提高了。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大綱》在“教學要求”和“內容”等部分做了相應規(guī)定。例如,《大綱》的“教學內容”部分不僅列出了語音、?詞匯、語法等項目,而且詳細列出了日常交際用語41項,約有300多個基本句型和用語。《大綱》在“教學要求”部分提出了學生能聽懂用略慢的語速談有關日常生活的內容,能運用《日常交際用語》表中的表達方法,圍繞日常生活話題,進行初步的'交際。

《大綱》在第五部分“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中指出:“要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處理好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之間的關系。”高中要繼續(xù)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其目的是指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實踐,培養(yǎng)實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學語言知識的過程中應盡量加強實踐,進行有目的的語言運用?!霸谡莆照Z言基礎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言語技能,并發(fā)展成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要結合生活實際和學生今后使用英語的需要編寫各種有助于開展交際活動的材料?!边@就向教材編寫者和教師提出了要求,要設法創(chuàng)造交際活動的情景,開展多種形式的交際性活動,例如,角色表演、調查、解題、討論、辯論、采訪、寫便條、寫信、記日記等,使學生能有充分的機會通過口、筆頭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

為了保證實現(xiàn)《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的和貫徹上述教學原則,不僅要向教材編寫者和教師提出要求,還要對測試評估人員提出要求?!洞缶V》第六部分“考試和考查”規(guī)定,組織考試和考查時,既要考查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更要考查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考試和考查的形式要包括筆試、口試及聽力測試。

《大綱》在“教學目的”部分強調了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重要性,由此又對教學內容、要求、原則及考試等方面作了相應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體現(xiàn)了改革的精神。

(二)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既是教學目的,又是教學手段?!洞缶V》對聽說讀寫的能力都有量化的要求,聽說讀寫訓練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偏廢。

聽說是英語起始教學的基矗在初中階段側重聽說,逐步培養(yǎng)讀寫,有助于打好語音和口語基礎,還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讀寫可以鞏固和加強聽說,提高語言的能力。在高中階段,四項技能綜合訓練,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這種階段側重的做法已被實踐證明是符合我國英語教學規(guī)律的。高中階段書面語大量增加,培養(yǎng)閱讀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和為今后打基礎都至關重要。

吸收語言和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靠聽和讀,在我國相當一部分地區(qū)的學生不可能以聽為主要渠道,但大量開展閱讀是可行的。閱讀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手段,它有助于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和文化。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手段。聽和讀是吸收,是輸入;說和寫是產(chǎn)出,是輸出。只有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強的說和寫的輸出能力。輸入越多,輸出就越多。在我國缺少英語環(huán)境的條件下,要迅速大幅度地增加詞匯量,使學生產(chǎn)生語感,訓練他們用英語思維,自由地表達思想進行交際,大量閱讀是一條便捷途徑。

因此,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加強聽讀訓練,特別要增加泛讀訓練,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诖朔N考慮,《大綱》在“教學目標和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一級目標,除課文外,補充閱讀量應達到10萬字左右;二級要求達到20萬字以上。這是一個基本要求,是比較保守的,但要求全國普遍做到尚需努力。實際上,配合中英合編的高中英語教科書的閱讀訓練中,?6冊的閱讀量就有50多萬字。人民教育出版社在80年代配合統(tǒng)編教材編輯出版過4輯《中學生英語讀物》?,共40本,約200萬字。?不少優(yōu)秀的教師曾用這套讀物培育了“高分高能”的高中畢業(yè)生。

遺憾的是,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往往只重視課文閱讀和語言練習,而忽視泛讀。這種狀況是應該改變的。

《大綱》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是根據(jù)總的教學目的制訂的,學生需要具備以下閱讀技能:1.能使用詞典、語法工具書等進行獨立閱讀;2.&127;閱讀生詞率不超過3%的文段(包括圖表和常見標志),能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把握文段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事實;3.能夠把握所讀材料的主要邏輯線索、時間和空間順序;4.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態(tài)度和觀點;5.能根據(jù)己知的事實推斷出文段未直接寫出的意思。

中的語言現(xiàn)象逐句進行講解與分析,旁征博引,給例句,進行翻譯,而忽視了對語篇的分析。運用這種方法是難以培養(yǎng)出《大綱》所要求的閱讀能力的,正確的方法應把重點放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應就其內容提出關鍵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預測其中的內容;2.對影響理解課文的關鍵詞語進行重點講解;3.學生默讀課文,用眼掃視,逐句(不是逐字)閱讀,用腦思考,根據(jù)上下文猜測個別非關鍵性詞的意思,抓住文段大意,驗證自己的預測,對讀前的問題做出回答,并思考新的問題;4.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有針對性地、簡明扼要地分析語言現(xiàn)象,講解文段中新的語法結構;5.向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引導學生再次閱讀課文,熟悉細節(jié),掌握全部內容;6.當學生完全理解課文后,?放錄音讓學生模仿朗讀,要求他們帶著感情、繪聲繪色地朗讀,進一步體會語篇中的涵義,同時提高語音語調水平;7.圍繞課文開展各種形式的口、?筆頭交際性活動,如復述、討論(文段直接寫出的和未寫出的意思)、摘要(全文或段落大意、按時間順序羅列史實等)、角色扮演、采訪、調查(與課文同類的問題)、寫報告等。

(三)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十五

音樂的發(fā)展史上,聲和情兩者是缺一不可的。沒有聲就沒有情,反之,沒有情就更沒有聲。聲樂是人聲的藝術,是歌唱的藝術,是最貼近人類自然的表達,也是促進學生建立良好情感的最佳手段。聲樂藝術是通過歌唱來傳達思想感情的,就是帶著音樂的語言,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技藝來激發(fā)人的情感,通過歌聲來傳達人間的“喜、怒、哀、樂”。它必須在人們自身聲音的生理基礎上.并以音樂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通過正規(guī)、系統(tǒng)的訓練(即通過有內涵的發(fā)聲練習,以情帶聲的歌唱訓練,甚至達到一定高難度的訓練水平,才能完整地抒發(fā)其情感),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與情感體驗,從而達到歌唱中聲音與情感并重。在演唱歌曲時必須以情感人,有情才有感染力,有情的歌,唱出來才會打動人心,只有巧妙地把“聲”與“情”融合在一起,才能唱出美麗的曲子。情感是對客觀世界的內心感受,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反映,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一種內心體驗。聲樂是善于表現(xiàn)情感的藝術,聲樂教學的本質是情感教育。“情”是聲樂表演藝術的靈魂,是歌唱能夠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根源所在。聲樂課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音樂專業(yè)學生必須學習的專業(yè)課,也是重點課,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過聲樂表演將內心體驗呈現(xiàn)并供觀眾感受欣賞,將這種內心體驗轉化為聽得到看得見的藝術形式,是以自身為基本前提的。在聲樂教學中,實施良好的情感培養(yǎng),對于優(yōu)化聲樂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歌唱情緒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聲樂教師要注意技術訓練、藝術處理與情感表達能力三者的有機結合。還應該認識到心理活動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適時地應用各種調整情緒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對聲樂藝術的興趣,使學生自覺地保持高漲的情緒來學習聲樂知識,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聲樂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其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原動力就是要抒發(fā)情感、激發(fā)情感、交流情感,通過情感的紐帶把審美對象和審美主體的心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聲樂藝術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審美效應。因此聲樂教學是美育的一部分,通過審美教育來實現(xiàn)。根據(jù)聲樂教學的規(guī)律,把審美教育貫穿于聲樂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學習聲樂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提高審美個性和能力,獲得高尚的審美情操;使美育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對于聲樂的初學者來說,我們教師比較注重的是學生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如呼吸、吐字、共鳴等,但以技術為重的同時還要兼顧情感。而對于以歌唱為專業(yè)的演唱者來說,情感和技術是缺一不可的。沒有一定的聲樂基礎就不可能很好的把握和處理歌曲,沒有情感就不可能真正表達出歌曲的真正內涵。音樂感覺并不是一個孤立的東西,歌唱者和教師都要善于利用其他的感覺能力為音樂服務。

很多人形容一個人唱歌都用“用心在唱”來形容,一個對音樂沒有心理感受的人,是無法表達出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和音樂的內在美的,這樣又如何能喚起觀眾的審美感受,所以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歌唱者成功的關鍵。聲樂教學內容是歌唱基礎知識、呼吸、發(fā)聲與基本技能訓練和不同的歌唱演唱方法及技巧,而歌唱的技巧訓練過程又是一個艱苦的過程,要對音色、音質、音準等音樂基礎和音樂思維進行訓練。但其核心的本質內容和最基本的教學目標無疑是通過聲樂作品的'演唱來表達作品的情感。因為歌唱者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受到外界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所以在藝術的實踐中才能逐漸形成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才能使歌唱者能夠用自己的歌聲把歌曲的情感內容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從而逐步掌握聲樂的演唱技能。聲樂的整體教學針對的不僅僅是音樂的發(fā)聲技巧,還包括歌唱的整體結構、藝術形象、情感表達等方面的把握,通過運用整體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歌唱者對氣息的控制、共鳴的控制、音色的錘煉、字正腔圓的把握以及藝術的表現(xiàn)能力等。同時通過課堂教學的藝術實踐、訓練和強化歌唱者對歌唱藝術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等心理能力,這也使得歌唱者以自己的藝術審美觀為尺度,對聲音的表現(xiàn)進行選擇,通過與作品所提供的情緒交融,才能以最好的狀態(tài)表現(xiàn)作品。聲樂藝術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在不斷地發(fā)展、更新其內容,現(xiàn)代的聲樂藝術范圍比較廣泛,包括了語言、旋律、聲腔、器樂、動作等與之相聯(lián)系的概念,當然與之相呼應的聲樂教學也是一個對歌唱者聲樂技巧、藝術修養(yǎng)、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

聲樂是一門綜合的、抒發(fā)感情的藝術,是無止境的藝術,是通過人的思想感情,利用聲樂上的技能、技巧而獲得的,因此聲樂教學和演唱中必須要重視情感的表達,做到以情帶聲、以聲表情、聲與情互相依存,互相作用,要做到“聲情并茂”,這也是演唱的靈魂,只有飽含情感的演唱,才能夠真正打動觀眾、打動人心。情感教學的實施是音樂教育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善于利用教學的情感和音樂作品的情感做誘導,喚起歌唱者的情感經(jīng)歷和體驗,從而讓欣賞者都能因為音樂而打開心靈的大門,用情感與情感的溝通做紐帶,正確引導,合理施教,讓大多數(shù)人們都能聽懂音樂、愛上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十六

在語文課中強化語言教學,充分挖掘課文中豐富的語言素材,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

如果語文課堂中只注重講述,以分析課文內容、情節(jié)為主,把語文課變成故事課,對好詞佳句的分析就不夠全面細致,往往是籠統(tǒng)的指導理解。長此下去,學生即使讀了幾年書,學了幾百篇文章,語言收獲也不多,寫作文時依舊詞語貧乏,文句不通,表達平淡。如果語文課中固守刻板的串講、串問,則有可能把一篇篇精美動人的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那么,如何強化語言教學?筆者認為應落實好以下幾點:

一、精選。

要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愛學、樂學,離不開精選內容的教學。在一篇課文中精選部分語句加深教學,不搞面面俱到。精選的語句原則上是重點、難點和有特點的,抓住這些語句,依文品味,體會語言運用的特色。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边@里的“探”、“攀”、“縮”、“傾”等生動的詞及語言,把父親的穿著、體態(tài)、步履、買橘子的過程和動作,描寫的栩栩如生,使我們不僅看到了父親憨厚樸實的形象,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至愛,而且也看到了關注著父親的兒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蒸”字寫出了湖的豐厚蓄積,仿佛廣大的沼澤地帶都受到了湖的滋養(yǎng)和哺育,“撼”字襯托出湖水的澎湃動蕩極為有力,一“蒸”一“撼”動感十足,寫出了洞庭湖不僅廣大而且還充滿活力。可見教師抓住文本中運用精妙的語言,就可使學生有形象的認識,深刻的理解。

二、思考。

讓學生思考有價值的語言。真正理解語言,才能進而掌握和運用語言,產(chǎn)生收獲的喜悅。

首先,引導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思考。如《青海湖,夢幻般的湖》中對眼前青海湖的描繪,“那藍錦緞似的的湖面上,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漿液,又像是白種人的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若讓學生結合語言環(huán)境思考為什么要用“水靈靈”、“藍晶晶”、“像玻璃漿液”、“又像眸子”等詞及生動形象的比喻,學生定能品出詞語運用的獨特之處,是為了體現(xiàn)湖水的“藍”,體現(xiàn)它的“夢幻”。“藍晶晶”,指藍得發(fā)亮,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湖水的色彩。“水靈靈”,富有動感,活靈活現(xiàn),也正符合波動的情景。句子使用這兩個詞語,使湖水顯得更加嬌美可愛。作者采用富有詩情畫意的描寫,給人們以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其次,是在語言的對比中思考。

如《鶴群》中寫鶴群越戰(zhàn)越勇、越戰(zhàn)越強的選段,用的詞語“飛轉”、“飛舞”,可另找近義詞“飛翔”、“飛旋”進行對比,在對比中體會語言的精妙,豐富學生的詞匯。再者,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在想象中思考。如《沁園春·雪》中“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是想象中的雪景,生動具體描繪出雪后紅日當空交相映的壯麗景色,是對美好未來的展望。教師只有不斷引導、啟發(fā)學生結合文句斟酌品味,思考賞析,才能獲得美感,才能學有所獲。

三、閱讀。

要學習語言,主要靠學生自己去感受,所以閱讀是學習語言的基礎。“讀”,應當是由自讀到品讀,逐步加深印象的過程,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探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教師應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作品所描繪的畫面中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相互映襯。“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這樣的描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產(chǎn)生如見其景,如臨其境的美感。

《再別康橋》這首詩的第一節(jié)與最后一節(jié)的結構基本相同,但字句稍有變化,第一節(jié)是“輕輕的”,最后一節(jié)是“悄悄的”,第一節(jié)的“作別西天的云彩”則換成了“不帶走一片云彩”,這樣就在原來輕柔纏綿的情感里抹上了一層淡淡的哀愁的色彩。教師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將兩節(jié)進行對比閱讀,在閱讀中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體會詩歌語言的美。通過以上教學,就可讓學生感受語言形象、生動、簡潔、概括的特點。

四、運用。

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學生通過教師的精講,自身的讀與思考獲得知識后,還要通過寫作訓練,把知識運用于實踐,這樣才能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在課堂語言教學中,教師訓練的設計應力求題型的變化靈活并富有啟發(fā)性??梢允莿?chuàng)造性的運用,抓住課文中的典型詞句或表達方式,安排一些由仿到創(chuàng)的練習。

《白楊禮贊》中的“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尤其象征……”這一長句,先果后因,“尤其”比“不但”更進一層,突出我贊美白楊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模仿這樣的句式寫一段話。

也可以在修改補充中運用,如設計一些有待修改、補充的句子、段落,讓學生運用剛學過的詞語、句式,使之更具個性、生動、形象,豐富多彩。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牢固地積累詞匯,把握語言,提高語文表達能力,達到由知識向能力遷移的目的。教學實踐中,根據(jù)以上“精選”、“思考”、“閱讀”、“運用”的教學原則,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實現(xiàn)使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言的目的。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十七

教學語言調控必須絕對服從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方向、核心和靈魂,之所以需要語言調控,都是為了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圓滿完成。

1.1繁簡得當區(qū)別語言繁簡的標準,主要是依據(jù)在教學目標達成過程中,不同階段語言量的大小。總目標必然分解成若干子目標。這些子目標,都與總目標相連,但所占地位不同,緊密程度不同,關聯(lián)方式不同,解決的難易程度不同,因而教師投入的語言量應該也不相同。關鍵在于無論繁簡,教師的語言都要做到切到精詳。

小學語文《燕子》一課將春天里的美景寫得非常精彩:“陽春三月,下過幾陣蒙蒙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下面是特級教師李吉林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微風吹拂著柔柳”有什么感覺?

生:我覺得柳枝好像在擺動。

師:微風吹拂著什么樣的柔柳?

生:微風吹拂著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

師: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好像柳樹怎么樣?

生:好像柳樹剛剛從夢中醒來,睜開了眼睛。

生:好像柳樹也長了眼睛和眉毛。

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

這一片斷內容是重點,老師的用語可謂繁豐,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細致體驗、感悟春天的美景。倘若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明白“舒展”、“柔”等字詞意思、運用的手法,師生之間就很難有積極的情感交流,缺乏思維的過程,教學也就難以達到理想的目標。

1.2直曲結合“直”,就是平直、淺露;所謂“曲”,就是曲折、含蓄。教學語言不能沒有平直、淺露。但是在許多場合下,教師的語言卻不能一味直白淺露。為了明確,需要經(jīng)歷曲折;為了深刻,需要層層鋪墊;為了完整,需要塑造殘缺;為了探索,需要適當保留;為了體驗,需要巧妙蘊蓄。無論選用直筆還是曲筆,都必須根據(jù)教學目的需要和達成的難易程度而定。

一位中學語文老師上《最后一課》,討論韓麥爾先生在課的最后說的話“我——我——”,聲音哽住了。經(jīng)過熱烈的討論,教師作了歸納:“所以,我們講‘我——我——’此時無聲勝于有聲了。有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對國土的愛;第二,對敵人的恨;第三,對祖國充滿著信心,充滿著希望。”這一結論性的概括平直而準確,對學生討論中出現(xiàn)的片面性觀點作了糾正。像這種歸納、概括的結論性意見,通常教師應該運用平直、淺露語言表述。

有位講授口才藝術的中學老師,對學生的口語表達經(jīng)常作出這樣的評價:“請擦去語言中的灰塵?!薄氨磉_缺乏層次,說明思維上的標點不清楚?!薄拔⑿κ亲蠲赖恼Z言?!鳖愃频脑u語,一句就點中要害,文采斐然,含蓄有味,富有哲理內涵。在口才藝術課上,教師用藝術的'語言點評,本身就是種示范形式,更利于學生接受,提高自身的口才藝術。

2根據(jù)認知規(guī)律調控。

調控藝術是在認知規(guī)律上面生長起來的。精當?shù)慕虒W語言調控,要求教師對授課內容理解透徹,但又不能將自己的理解過程和方法照搬給學生,而應該設身處地,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最便捷、最有效地使學生深刻認知。

2.1設疑誘導教師常常不直接道出結論,而是根據(jù)學生認識的規(guī)律,不斷設疑,逐步引導,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于能力、智力多方面得到提高。疑問句的運用在教學語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教師調控教學的主要語言手段之一。提問大體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類是直覺性問題,另外一類是思考性問題。前者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興趣、提示重點、過渡銜接等。這類提問不可或缺,但隨著年級的升高,數(shù)量上、質量上應該恰當控制。后者主要用于引導學生把握重點、理解難點。下面是特級教師錢夢龍執(zhí)教《故鄉(xiāng)》的片斷:

夠了嗎?為什么還要寫楊二嫂呢?看誰的思維最敏捷。

生:要反映舊社會的婦女問題。(笑)。

生:為了要寫出各階層的情況,楊二嫂是小市民的代表。

生:說明了當時社會的復雜。

生:從各個階層來表現(xiàn)中國農(nóng)村的蕭條破產(chǎn)。

引例中,教師的設疑誘導非常成功,質量很高。開頭設置的問題具有很大的爆發(fā)力,既精當點撥了學生的思維方向,又留有廣闊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刻領悟文章的主題。

2.2有序推進安排教學的序列,實際上就是調控學生的思維方向,使之沿著雖然可能曲折卻是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方向前進。調控序列通常有三種:階梯式、平行式、發(fā)散式。階梯式,是指教師為了達到特定的教學目的,以由淺入深的語言鋪設“臺階”。引導學生抓住要義,明白道理,領悟實質,把握規(guī)律,逐步走向事物現(xiàn)象的深處,認識和理解其各個側面。平行式,是種橫向調控語言藝術,或舉例,或對比,或構筑比喻等。發(fā)散式,是指教師運用富有啟發(fā)力的語言引導學生作多側面思考、探究、想象,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下面是特級教師孫雙金上《林沖棒打洪教頭》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一起讀一讀這個詞。

生(齊讀):依草附木。

師:誰會解釋?

生:依靠權勢,就是依靠有權有勢的人。

師:這是這個詞語的比喻義,是結合上下文來理解的,我們看這個詞在哪句話中,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生讀句子)。

師:但是,還沒有解釋這個詞的本來意思。依草附木這個詞的本來意思是什么呢?首先我們要解決它的本來意思。

生:它的比喻意思是——。

師(打斷學生):不是比喻意,本來意思。

生:本來意思是:草依靠著樹木,在這一課也就比喻來往的犯人都來依靠柴進大官人。

生(齊答):依附草木。

師:依靠著草和木,就叫依草附木。我們中國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很多。比如(板書):驚天動地。

實際意思就是——驚動天地。這是解釋中國詞語、尤其是解釋成語的很好的一種方法。

這一例中,教師先不設框框,讓學生自己解釋,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比喻義上,教師用“但是”轉折,指出“還沒有解釋這個詞的本來意思”,接著指出“首先”要明確它的本來意思,引向“依草附木這個詞的本來意思是什么呢?”問題討論。然后通過“我把語詞的位置調換一下”,再轉入詞語結構的解析,使學生掌握解詞析義基本方法的。這是以階梯式序列進行語言調控的。

3適應語言環(huán)境靈活調控。

學生的思想性格、文化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各種差異。每節(jié)課都有新的內容,新的要求。教學過程中什么事情都可能發(fā)生。這就需要教師在牢牢把握教學目的的基礎上,隨機應變,靈活控制。下面是特級教師支玉恒上《晏子使楚》的一個因勢利導的例子:

師:不緊張?好,那誰敢到黑板上寫幾個字?(學生無人舉手)。

師:你們不是說不緊張嗎?(有一個學生舉起手)。

師:好,你過來。我就喜歡勇敢的孩子!請你把今天要學的課題寫在黑板上。(學生寫字,但“晏子使楚”四個字寫得大小不勻,臺下學生哄堂大笑)。

師:你們別笑,也許他這樣寫是有所考慮的。我們今天學的這一課里主人公是誰?(生答“晏子”)。

所以嘛,他把“晏子”兩個字寫得很大!(眾笑)你討厭不討厭楚王這個人?(生答:討厭)所以他把“楚”字寫得最小!(眾笑)。

學生將“晏子”兩個字寫得很大,“楚”字寫得最小,引起哄堂大笑,教師是不可能在課前準確預測的。但教師的調控語言是一種“即興”之作,隨機應變,巧妙得當。一是鼓勵了學生積極參與精神;二是不露痕跡地撫平了寫字的學生的心理壓力和損害;三是幽默地把一種偶然現(xiàn)象轉換為寫字與情感的內在聯(lián)系;四是機智地滲透,甚至點明了對課文人物的認識。

教學語言的調控藝術是生動靈活的,但也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歸根結底,教學語言的調控藝術是教師綜合修養(yǎng)的反映,教師只有真正掌握教育的先進理念,懂得教學的真諦,具有深厚的修養(yǎng),才能游刃有余地進行調控。

論文關鍵詞教學語言調控教學目標認知規(guī)律適應。

論文提要教學語言反映出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能動把握和主動駕馭,深深打上了調控的烙印。教學語言的調控必須圍繞教學目標,符合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靈活適應語言環(huán)境。

教學中語言美的論文篇十八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實踐證明,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種關系,師生間的距離越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高。反之,如果師生間存在隔閡,學生就會連帶不喜歡教師上的課,能動性自然就會下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增加師生交流的機會,采用“馬蹄組合型”、“半圓組合型”多種空間的形態(tài)。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自發(fā)地參與體育訓練中。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借助形體語言來活躍課堂氛圍,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給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學習氣氛,正確處理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主次關系。在接觸過程中讓學生認可教師,喜歡上教師,愛上體育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通過形體語言進行信息傳遞交流。

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都認為信息交流和信息傳遞的方式是進行口頭表述,其實,形體語言完全可以代替聲音來完成教學這門藝術,完成教學過程中需要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傳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眼睛是心靈之窗,一個眼神往往會傳遞出不同的信息,通過調整眼神的視線、視閾、視角,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而且相比有聲語言來說,形體語言更具有生動性。例如,教師在檢查學生隊列的時候要注意視角正視,讓學生感覺“教師要講話”,而且教師的視閾要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看到教師的眼睛,讓學生感覺“教師正在關注我”,這樣學生的表現(xiàn)會更加積極。同時,教師通過和學生的目光接觸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一些情況,從而進行因材施教,這樣就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

三、利用示范動作保證課堂有效性。

體育教學離不開示范動作,而示范動作作為一種身體語言,在學生學練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jù)教學階段內容的不同來調整身體動作,保證課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墊排球的時候,由于學生缺乏基礎和對排球的了解,墊球的動作難免會不協(xié)調,這時教師就要進行親身示范,保護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保障課堂教學有序進行。再比如,學生在學習一些體操中的技巧動作時,教師只有首先用熟練而又準確的動作給學生加以示范,才能消除他們怕難怕受傷的一些顧慮,同時讓他們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四、通過手勢語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手勢是教師應用得最廣泛的,比如擺手、搖手、舉手等等,正確運用手勢可以將教師的意圖清晰地表達出來,既可以體現(xiàn)教師卓越的教學能力,同時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例如,在學習排球的移動步伐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做出的手勢,跟著教師的手勢運動,完成接球和前后移動等動作,這樣一來,可以消除乏味感,活躍課堂氛圍,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傊误w語言作為一種交流與溝通的工具,是體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jù)實際需要合理運用,從而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54907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