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螞蟻和西瓜教案(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6:03:59
繪本螞蟻和西瓜教案(四篇)
時間:2023-06-06 16:03:59     小編:zdfb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繪本螞蟻和西瓜教案篇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繪本《螞蟻與西瓜》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螞蟻和西瓜》是一本極富于趣味性的圖畫書。漫畫似的夸張和簡單的線條,讓這本書從頭至尾都散發(fā)出一種輕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螞蟻是如何將一塊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過分割、搬運、然后帶回螞蟻窩,可是在搬運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煩”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個滑滑梯的小故事。繪本幾乎沒有太多的文字,但在這繪本里,每一只螞蟻的神態(tài)和動作以及表達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讓我們仿佛置身在螞蟻的世界里。

(一)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觀察,了解繪本圖畫的內容,知道螞蟻聰明靈活愛動腦筋的優(yōu)點。

2、培養(yǎng)孩子善于觀察繪本,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模仿小螞蟻的動作,充分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螞蟻和西瓜圖片,以及帶有螞蟻、西瓜、推、撬、挖等字卡。

2、繪本相冊圖片、繪本《螞蟻和西瓜》

3、多媒體

4、教師自制大西瓜一個

(三)活動過程:

1、歌曲《螞蟻搬豆》導入,引出故事內容。

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唱首歌吧。

師:螞蟻很聰明想出了好辦法把豆豆搬走,我們來看看,今天螞蟻又要搬什么了呢?(出示西瓜)哦,原來螞蟻要搬西瓜,(教師出示大西瓜和螞蟻的圖片)

2、引導幼兒觀察繪本,理解繪本的故事內容,集體體驗螞蟻在搬西瓜過程中滑稽可愛的動作。

(1)師:你看到什么?

(2)圖二,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細節(jié),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圖三,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圖四,鼓勵孩子放松大膽的表演動作,感受集體表演的樂趣。

(通過動作表演,讓孩子自主的進入角色和螞蟻站一陣線,積極的投入以下環(huán)節(jié)的發(fā)展)

(5)圖六,進一步感知螞蟻團結、愛動腦筋、勤勞的優(yōu)點

(引導幼兒用好聽的連接詞: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表達螞蟻勞動的場景)

(6)圖七圖八圖九,合理想象,理解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師:螞蟻把那些西瓜都搬到哪去呀?他們是怎么做的?

3、留段講述故事內容,鼓勵孩子大膽想象故事最后的結局,隨性表達自己的想法。

4、情感提升

師:你們覺得他們是一群怎樣的螞蟻?你們喜歡他們嗎?為什么?

5、音樂游戲結束,教師出示大西瓜

一個炎熱的夏天下午,螞蟻們發(fā)現(xiàn)一大塊西瓜?!罢婧贸裕s緊搬回家吧。”幾個螞蟻一起使勁,一點不動。把伙伴們喊過來一起使勁,還是一點不動。一個螞蟻有了好注意,去請了很多很多好朋友來幫忙,大家一起推呀,撬呀,忙得滿頭大汗,但是西瓜還是聞風不動。愛動腦筋的小螞蟻們沒有放棄,它們又想了一個好辦法,用鐵鏟去挖西瓜,他們分工合作終于將西瓜一塊一塊搬運回家。最后大家還把瓜皮搬到海邊當滑滑梯,個個玩得不亦樂乎。

繪本螞蟻和西瓜教案篇二

1、繪本通過簡單的線條、漫畫式的夸張,細致的描繪螞蟻動作、表情,幼兒需要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螞蟻表情和動作的細微變化來發(fā)現(xiàn)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所以更適宜中班幼兒閱讀。

2、繪本的封面已經(jīng)給了孩子們全部的線索,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故事內容都在繪本封面表現(xiàn)出來,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封面來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1、觀察過螞蟻搬東西的動作和爬行動作,激發(fā)幼兒對螞蟻的興趣。

物質準備:

第一次活動:閱讀

活動目標:

1、 通過地封面的觀察,推測故事的主要人物,產(chǎn)生閱讀圖書的興趣。

2、 通過觀察螞蟻的表情與身體姿勢,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和內容。

活動準備:

1、 圖畫書《螞蟻和西瓜》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封面,猜測故事的主要人物,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提問:

(1)面面上有什么?猜一猜里面講的是誰的故事?

(2)螞蟻們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畫書上螞蟻的表情和動作,推測故事內容。

1、與幼兒閱讀到p1時提問:

(2)它們看到西瓜后是怎么辦的?它們的表情是什么樣?

2、 與幼兒閱讀到p5時提問:

(1)它們在做什么?它們搬動西瓜了嗎?

(2)沒有搬動西瓜時,它們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3、 與幼兒閱讀到p7、p13、p15、p17時提問:

(1)它們想出了什么辦法來解決問題?它們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4、 與幼兒閱讀p25時提問:

(1)它們除了搬西瓜還做了什么事情?表情是什么樣的?

5、 與幼兒閱讀到p27、p29時提問:

(1)現(xiàn)在只剩下西瓜皮了,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2)它們用西瓜皮做了什么?它們表情是什么樣的?

(三)請幼兒自己閱讀圖畫書,完整了解故事的內容。

引導幼兒一頁一頁有序的翻看,注意觀察螞蟻的動作、表情,了解故事內容。

(四)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感受小螞蟻的情緒情感的變化。

繪本螞蟻和西瓜教案篇三

英民小學二年級組:趙利娜

教學目標:

1、感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感受圖畫的快樂,享受讀書的幸福。

2、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思考、流利表達的讀書習慣。

3、能結合圖文,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的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新故事。教學過程:

(一)導課:

1、在動物王國里,你們覺得誰的力氣最大?

2、是啊,兇猛的老虎,威武的獅子,憨態(tài)可掬的大象他們的力氣確實很大,可是我要說螞蟻的力氣最大,(粘貼螞蟻圖畫)別看他們細胳膊細腿兒的,卻能舉起比自己身體重幾百倍的東西,就是這小小的螞蟻遇上了一個大大的西瓜(粘貼西瓜)一個故事就是從這小小的螞蟻和大大的西瓜開始了,今天讓我們踏上想象之旅,一起走進這個新奇而又有趣的故事。

(二)共讀繪本 a發(fā)現(xiàn)西瓜

1、(出示圖一)四只螞蟻和一塊西瓜

瞧:在一個好熱好熱的夏天的下午,四只小螞蟻發(fā)現(xiàn)了一塊大西瓜,引導學生觀察西瓜,讀句子。

2、觀察小螞蟻

3、此時此刻他們最想干什么?他們想—— b搬運回家

1、怎么搬運回家呢?出示圖

2、結果如何?

5、引導:于是他們決定去搬救兵。

6、觀察螞蟻的房子。練習用有……有……還有……說話

7、忙碌的螞蟻聽到一聲呼喊:————

8、出示圖:螞蟻們飛快地跑著,耳邊響起同伴的催促聲。

9、創(chuàng)設情境,師生合作。

10、西瓜還是紋絲不動,孩子們放棄吧?放棄吧?那怎么辦?

觀察省略號

11小組合作看圖說一說

只見成千上萬只螞蟻,他們有的()有的()還有的()

13、別躺著啊,咱們吃剩下的西瓜皮兒怎么處理啊,小組合作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14、出示圖。看看,小螞蟻把它當成什么了? d聯(lián)系實際

15、小小的螞蟻為什么能戰(zhàn)勝大西瓜呢?從故事里你學到了什么?說說這是一群怎樣的螞蟻。

e讀寫繪

16、作業(yè):畫一畫你想把西瓜皮兒當成什么?或者這個故事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幅畫。

17、展示作業(yè)

(三)推薦其他繪本

(四)板書設計:

螞蟻 和 西瓜 小 大 團結合作

永不放棄

……

繪本螞蟻和西瓜教案篇四

一、內容簡介

《螞蟻和西瓜》講述了一個充滿情趣的故事。一天,幾只螞蟻發(fā)現(xiàn)了一塊西瓜,它們想把它弄回家,可是搬不動。于是,一只螞蟻回家叫來了很多螞蟻。它們有的挖,有的抬,有的扛,有的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瓜被分解運回了家。而剩下的瓜皮則成了螞蟻們西瓜滑梯。

二、教學目標

1.借助繪本閱讀,在聽聽、猜猜、想想、說說中享受閱讀的快樂,發(fā)展語言,豐富內心,從而從繪本走向生活,樂于分享。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

2.培養(yǎng)孩子對畫面的觀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逐步搭建起語言和畫面的橋梁,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實現(xiàn)讀、寫、繪一體化。

三、教學過程

(一)觀察襯頁螞蟻圖,激趣導入。

學生觀察想象

(二)觀察封二

看一看:他們在干什么? 猜一猜:螞蟻們干什么去了?

(三)分享故事

②那一只螞蟻拼命奔跑,它要做什么? ③螞蟻來到家門口,會怎么說?誰來學一學。④仔細觀察螞蟻的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⑤來到西瓜跟前,螞蟻們都在干什么? ⑥如果你是螞蟻,你會怎樣把西瓜運回家? 我們來搬吧!

⑦西瓜運完了,只剩下了西瓜皮,那么西瓜皮該怎么辦呢?

說說你的想法

(四)復述表演

看圖,聽音樂,回憶故事

(五)拓展延伸

1、看圖

隊長又急急忙忙去做什么?猜猜看

2、螞蟻還會和什么之間發(fā)生有趣的故事?

a、請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寫下來。

b、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看誰講得最棒。

作業(yè)2:

》,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編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5348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