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大全(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4 14:23:08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大全(19篇)
時間:2023-12-14 14:23:08     小編:薇兒

教案內(nèi)容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教案應該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和啟發(fā),要鼓勵學生思考、探究和合作,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教案中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教學方法。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一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26頁例題一,“做一做”第一題,練習十二第1—6題及相關的擴展練習。

教學目的:使學生知道連加的含義,能夠正確地進行10以內(nèi)的`連加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理解連加的含義,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小雞圖、本課教學的自制課件。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型:嘗試課。

教學過程:一、復習:

1、口算練習。

2、聽算練習。(每人一題)。

二、準備題:貼圖并出示題目。

原來有3只小雞,又來了2只小雞,一共有幾只小雞?

提問:a:圖里告訴了我們什么?求什么?

b:怎樣列式?等于幾?

c:為什么用加法計算?(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雞,就要把原有的小雞和又來的小雞合并起來,所以要用加法計算。)。

三、導入:再貼一只小雞。

提問:1、誰能說出圖意?

3+2+1=5(只)。

3、誰會讀這個算式?全班齊讀。

4、這個算式與我們以前學習的加法算式不同,它有幾個加數(shù)?幾個加號?像這樣的算式就叫連加算式。

5、出示課題,板書課題“連加”。

6、誰能照例說出幾個連加算式?(舉不同的例子,包括多個數(shù)的連加。)。

四、新授:

剛才教師沒講,但是你們都知道3+2+1=5,誰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將3只小雞與先跑來的2只小雞合起來,是5只小雞,再用5只小雞加上又跑來的1只小雞,一共是6只小雞。)。

3+2+1=6你們同意嗎?

5

五、二次嘗試:

指名列式,并說出計算過程。

六、鞏固練習:

1、口算練習:

2、先說圖意再列算式: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二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養(yǎng)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在操作活動中認識圖形,體會“面在體上”。

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難點】。

認識圖形,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課件、小圓印章,三棱柱、圓柱、正方體、長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實踐、復習引入。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a: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b:其余學生也找找手中物體中的長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從其他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學生獨立找、小組內(nèi)找、與教師一起找)。

3、匯報交流,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

5、用自己的辦法把圖形從物體中“印”下來。

三、聯(lián)系實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探索與實踐。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淘氣的不一樣。

五、課內(nèi)小結(jié)與課后延伸。

1、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三

教學目標: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2、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進行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3、再簡單的購物活動中,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課時按排:

10。

教學重點:

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在簡單的購物活動中,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教學難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及人民幣的兌換。

教學策略:

1、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組織教學。

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一系列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經(jīng)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系統(tǒng)地學習有關人民幣的認識。

2、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認識人民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3、本單元的評價。

要注意考察學生是否正確認識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是否知道了人民幣的單位以及各單位之間的關系,能否進行簡單的人民幣的計算。此外還要考查學生是否熱情主動地參與模擬購物、人民幣兌換等各種實踐活動,是否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是否具有愛護人民幣的意識和情操。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四

乘法應用題(課本第82頁、第83頁內(nèi)容,“想想做做”第1—5題)。

1、會分析乘法簡單應用題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及語言表達能力。

圓片若干。

一、創(chuàng)設情景,活動引入。

1、師:小朋友,六一節(jié)要到了,大家為了布置教室扎了許多花,我們一起來看看扎了些什么花?(課件顯示一個花籃里裝了一些藍花、紅花、黃花)。

大家起來書數(shù)數(shù)每種花各有多少朵?

顯示從藍里拿出有2朵紅花有4個2朵黃花有3個2朵。

2、理解: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4倍,黃花有3個2朵,可以怎么說?(指名回答)。

3、擺一擺。

學生拿出小圖片。

(1)要求第一行擺2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3倍。

問:第二行要擺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擺了幾個圓片?你是怎樣相的?

板書:3個22×3=6。

(2)要求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4倍。

一塊討論:你是怎樣擺的?又是怎樣擺的?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1、看顯示:藍花有2朵,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你能說出黃花有多少朵嗎?你是怎樣想的:(四人一組討論)。

交流: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背,黃花的朵數(shù)用2×3=6,因此黃花有6朵。

2、想想: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紅花有幾朵?

(組內(nèi)互相說說)列出算式:2×4=8。

3、小結(jié):從上面可以看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這個數(shù)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計算。

三、形行應用,加強實踐。

1、課本第82頁、83頁“想想作做”第1、2題,看圖理解圖意并填空。學生獨立完成。

2、第3題,學生邊擺邊列式。

3、游戲,變蝴蝶(把第5題做成頭飾,學生根據(jù)題目選擇)。

5的4倍5×4,2的3倍2×3。

3個43×4,4的2倍2×4。

四、自我評價,加深認識。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五、課堂作業(yè)。

第83頁第4題。

教學后記:學生理解得不好。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五

教學設計: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驗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這樣就需要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情境,把學生帶回生活中,學-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介紹同學,通過不同方向的介紹,明確前后的確定與面對的方向有關,為分清左右突破難點,學-左右時采用介紹同學、作游戲解決生活問題等,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時學-數(shù)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中,體驗前與后、左與右的位置與順序。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首先確立參照物,再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體會前后,左右的相對性,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準確的區(qū)分左和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想和大家做一個游戲,猜一猜同學的位置。

教師說位置,學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學-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轉(zhuǎn)身,把你周圍的同學介紹一下?

(1)出現(xiàn)兩種情況:

說出左右,(他這樣介紹同學的,你還能介紹嗎?)。

說不出左右,(他這樣介紹同學的,你還能怎么介紹?)。

(2)比較,兩種說法哪種更好?

(4)我們剛才用了哪兩個詞介紹我們兩邊的同學的?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板書:左右。

你的哪邊是左邊?右邊呢?

指指你左邊是誰?右邊呢?

2、做游戲。

跟著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腳向前一步……。

3、練-。

提出問題:他們?yōu)槭裁炊荚谧筮呑哐?

組織學生討論,像前后那樣得到結(jié)果:面對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學-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紹你的.前后都是誰?

(三)、觀察課件,請你向大家介紹你看到景物。

學生認識上、下。

三、鞏固練-。

46頁試一試。

1、看參照物。2、說出相對應的前后左右的車。

47頁練一練。

1、左右的練-。2、相對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題:上下左右的相對位置綜合練-。

四、課堂小結(jié):

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

前上。

左右。

后下。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六

比大?。ㄓ嬎?、語言、社會性)。

1、尋找發(fā)現(xiàn)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過觀察、比較,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誰的大,誰的小”,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3、能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積極探索。

4、隨即進行謙讓教育。

1、創(chuàng)設天線寶寶家的情景,擺放各種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盤子、湯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動周圍貼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樣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動室外面鋪上大地墊和小地墊,擺放大的天線寶寶、大紙箱和小的天線寶寶、小紙箱。

天線寶寶歡迎大家來到天線寶寶樂園來做客。丁丁喜歡大的東西,拉拉喜歡小的東西。(出示天線寶寶和他們喜歡的大東西和小東西)引導幼兒說一說他們分別喜歡什么?觀察分析該環(huán)節(jié)作為引入,孩子很感興趣。但是有些孩子吸引力都在天線寶寶上,不能聽清老師的要求。

天線寶寶樂園里還有許多有大有小的東西,請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小朋友可別亂拿東西,天線寶寶們會生氣的!

幼兒自由探索——集中個別講述:看到什么東西大,什么東西小?(結(jié)合社會性,進行謙讓教育)。

觀察分析。

孩子們對桌上擺放的玩具動物很感興趣,許多男孩在玩玩具,出現(xiàn)了爭搶的現(xiàn)象?;顒雍蟮闹v述活動,一些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話。

老師簡單示范——幼兒自由找朋友——集中講述。

觀察分析。

在找卡片的過程中,能力強的孩子會主動去找自己卡片上內(nèi)容一樣的好朋友,能力較弱的孩子則不能,有些孩子沒有找到好朋友。因為固定位置的影響,有的孩子找到了好朋友卻不能一起坐。

四、延伸活動。

天線寶寶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們要不要一起去呀?門口有一條寶寶通道,拿大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線寶寶;拿小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線寶寶,然后把卡片放進他們的口袋里??汕f別放錯了!

幼兒根據(jù)卡片上物體的大小怕地點——根據(jù)物體的大小將卡片放進大小不同的籃子里。

觀察分析。

孩子們對爬很感興趣,能按老師的要求不推不擠。有個別孩子將大卡片放進小箱子。

一、適宜性行為。

1、此次活動的選材上基本能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連貫。

2、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

二、不適宜性行為。

問題1:各個環(huán)節(jié)趕過場,給孩子自由探索的時間少。

原因:怕孩子們在自由探索時,沒有按要求去做,所以孩子們才自由活動一會兒,就急著把他們集中回來?;顒拥闹笇]有針對性。

對策:應放手讓孩子們自由探索,并給予一些能力較弱、不愿參加活動的孩子重點指導。還可以發(fā)揮孩子之間的互助精神,以強帶弱。

問題2:在“找卡片”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許多孩子找到卡片,也找到和自己卡片上物品相同的好朋友。但是兩個好朋友沒有坐在一起,互相講述,互相交流得較少。

原因:孩子們受固定位置的影響。

對策:改變椅子的擺放。

問題3:延伸活。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七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2、培養(yǎng)學生喜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識要點:

1、學習并朗讀這首童謠。

2、能正確認讀本課11個生字。

(三)學法和習慣:

1、學習用指讀的方法聽讀識字。

2、能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漢字。

教學重點:

認讀本課的11個生字;通過朗讀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教學難點:

兩、朋、友這三個字學生不常見,掌握起來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數(shù)學學數(shù)字了嗎?(學了)今天這節(jié)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和數(shù)字有關的兒歌“數(shù)字歌”(老師板書)。

二、講授新課。

1、這首小兒歌非常有趣,里面藏著好多小動物呢!打開書第11頁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動物。(訓練學生說完整話。)。

2、如果你們能數(shù)出這些動物朋友各有幾只,他們就會從課本中跑出來和你們做游戲。請用數(shù)字標在圖旁邊。(老師把阿拉伯數(shù)字貼在黑板上。)學生匯報動物的只數(shù),(要訓練學生說完整話。)。

學生每說出一種動物老師就在黑板上貼小動物的圖片,并把它們貼到相對應的數(shù)字下面。

3、自己小聲地讀一讀,把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4、聽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尤其要聽清你不認識字的字音。在聽錄音時要用手指著每一個字,聽到哪,指到哪。(培養(yǎng)學生指讀習慣,滲透聽讀識字的方法。)。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注意:邊讀邊用手指著。讀后,你有什么收獲?

6、自己再讀兒歌,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請教,也可以問老師。如果認識了,就把記號擦掉。

7、你們學得真努力,課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們是否真的認識它們了。瞧,他們偷偷的溜出了門。

(從黑板上的課文中拿出一、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誰是朋友?(不按順序出示,讓學生把這些漢字與黑板上的數(shù)字一一對應貼。再單獨拿每個漢字數(shù)字卡片讓生讀完返還到課文中。)。

8、孩子們,還有幾個字在跟我們捉謎藏,來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數(shù)字”)每個詞兩生讀,再齊讀。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八

1、使學生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數(shù)學的意識。

主題圖、小白兔圖、磚圖、小豬圖和木頭圖。

三角形、圓片、小花等學具。

一、故事導入。

《三只小豬》。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

2、師:這一天,河里的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咦,那邊為什么這么熱鬧?原來是熱心的小豬們正在幫小白兔蓋房子。房子旁邊的桌子上擺滿了好吃的東西,這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子們用來招待小豬們的。

3、教學“同樣多”。

(1)有幾只小豬?幾只小兔?

小兔子們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幾塊磚?(出示兔子和磚一一對應圖)。

那4只兔子共搬了幾塊磚?

有多余的兔子嗎?

有多余的磚嗎?

師:沒有多余的兔子,也沒有多余的磚,那我們就說兔子的只數(shù)和磚的塊數(shù)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2)找一找,圖上還有什么和什么同樣多?

(3)小組交流,指名反饋。

4、教學“多”“少”。

(1)找一找,圖上有不一樣多的兩樣東西嗎?

學生說,教師現(xiàn)場板書,并適機提問:誰多?誰少?

三、動手擺一擺。

(1)教師擺橡皮圖片和鉛筆圖片,學生模仿。(教師強調(diào)一個對著一個擺。)。

學生同桌互相說:橡皮和鉛筆同樣多。

(2)學生隨意擺學具個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學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誰多?誰少?

在小組內(nèi)比一比。

四、練習。

完成練習一的第3題、第4題。

五、發(fā)散練習。

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九

使學生通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用數(shù)學的意識。

重點:會正確地進行“多”、“少”的比較。

難點:會比較幾個物體的多少。

課時:一課時

“同樣多”、“多”、“少”兒童一般在入學前對它們都有初步的認識,但是并不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而往往是憑直覺,或者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來比較多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應使學生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一、導入

播放書本上的圖片,請學生講講圖中的故事,引出比較。

二、激趣感知,掌握方法

1、觀察圖片,教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比一比,小兔和磚的數(shù)量誰多誰少?說說你的理由。

(1)學生討論交流。

(2)匯報答案。

(3)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較同樣多的方法。

(4)應用學習“同樣多”。

2、觀察圖片,教師出示第二個問題:比一比,小豬和木頭的數(shù)量誰多誰少?說說你的理由。

(1)學生交流問題。

(2)匯報結(jié)果。

(3)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三、鞏固拓展

1、教師出示問題:仔細看圖,圖中還可以比什么?快和小伙伴們說說吧!

2、學生交流并匯報結(jié)果。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觀察圖片,學生動手擺一擺。

2、選擇練習“同樣多”、“多”、“少”。

3、畫一畫“同樣多”、“多”、“少”。

五、小結(jié)

想一想: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家后拿出自己喜歡的物品,再動手擺一擺同樣多或一行多,一行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

1、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了解兒童認數(shù)、數(shù)數(shù)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shù)感,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讓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快樂,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5、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內(nèi)容法制教育。

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情境圖、實物。

授課時數(shù)1。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跨入小學的校門感覺新鮮嗎?上學了,你已經(jīng)是一個小學生了。從現(xiàn)在起,你將和老師一起在這所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學習、生活,探討許多數(shù)學問題,學習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大家高興嗎?讓我們來相互認識一下。

1、師生相互介紹。

2、教師簡單介紹我們的校園及小學生活。

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shù)一數(shù)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

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shù)數(shù)。

(二)數(shù)一數(shù)。

1、激發(fā)觀察興趣。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2~3頁掛圖,出現(xiàn)一所“美麗的小學”情境圖。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生:知道,學校。

生1:這里有一位老師,還有很多小朋友。

生2:這里有一座大樓。還有一面國旗。

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在黑板上,并說明國旗的特征。教育學生:國旗是國家的標志和象征,要熱愛、尊重國旗。同時向?qū)W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相關內(nèi)容。借機教育學生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時應該注意的紀律。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第十三條升掛國旗時,可以舉行升旗儀式。舉行升旗儀式時,在國旗升起的過程中,參加者應當面向國旗肅立致敬,并可以奏國歌或者唱國歌。全日制中學小學,除假期外,每周舉行一次升旗儀式。私人住宅地方不得升掛國旗。第十九條在公共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涂劃、玷污、踐踏等方式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jié)較輕的,參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處罰規(guī)定,由公安機關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2、數(shù)圖中的數(shù)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幾面國旗?

(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shù)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shù)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shù)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shù)數(shù)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shù):

1、10個數(shù)都數(shù)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shù),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shù)讓學生讀。

認讀1~10各數(shù):

1、10個數(shù)都數(shù)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shù),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shù)讓學生讀。

(四)數(shù)身邊的事物: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五)全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數(shù)10以內(nèi)的數(shù),有的小朋友很聰明,還會數(shù)比10更大的數(shù),真了不起!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回家后在數(shù)數(shù)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

(六)布置作業(yè)。

練習寫10以內(nèi)的數(shù)。

板書設計:

數(shù)一數(shù)。

1、2、1、2、5、6、7、8、9、10。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一

在教學本課時,我用學生每天接觸的鉛筆作為教具,創(chuàng)設兩手分別拿著3支鉛筆和2支鉛筆的情境,并夸張地做把兩部分合起來的動作,讓學生一目了然一共有5支鉛筆。通過合起來的動作讓學生了解“合起來”就是計算一共有多少,并讓學生拿著鉛筆跟我一起做一做,以加深他們的印象。接下來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并且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shù)的。“數(shù)”對于孩子們來說都不是問題,但是讓他們說的時候,問題就暴露出來了,由于他們是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語言表達既不準確也不完整,于是我試圖讓他們跟著我學說,經(jīng)過幾次的訓練,大部分孩子已經(jīng)可以按照題目的意思表達清楚。接下來我試圖讓學生來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但學生的“問題”真的是一個大問題。有的學生的問題是:2+3=5;有的是:2支鉛筆加3支鉛筆是5支鉛筆;有的是:2支鉛筆加3支鉛筆是多少?雖然有的同學已經(jīng)將加法的意義說出來了,有的同學的問題也很接近了,但就是不能提出簡練的問題。直到解決完問題,我結(jié)合本情境引導、強調(diào)算式和問題的不同后,還有些同學迷迷糊糊,但大部分都建立了算式和問題的概念。在下面的“練一練”中,我也能讓學生結(jié)合情境圖說說圖意并提出問題再列出算式解決,進一步鞏固加法的意義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節(jié)課只為提問題開了個頭,學生在反復引導下已經(jīng)逐漸抓住了提問題的雛形,我相信以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會更棒的!

本課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擺一擺”這一活動中,我沒有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只是把教材中的桃子等圖片轉(zhuǎn)換成學生現(xiàn)有的小棒,讓他們根據(jù)圖意來擺一擺,可是,一年級的小朋友真是一發(fā)不可收拾啊,讓他們拿出小棒來之后就開始和小棒交上朋友了,盡管我一直提醒,但是收效甚微,孩子們還是沉浸在小棒中不可自拔。數(shù)學課堂上的活動需要老師精心的設計與引導,由于本次是學生第一次使用學具來活動,所以孩子們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我在以后的活動課中,我要更加精心的去設計和組織,爭取使學具成為真正的學具,讓學生充分體驗,在動手操作中逐漸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通過合作交流,學會比較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4.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學具準備:積木塊。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1.引導比較。

找兩個身高相差較大的學生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說有高矮,胖瘦的區(qū)別都應予以肯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高矮的問題。

板書: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兩個身高差不多的同學到前面分開站著,比較高矮。

好像有點困難,我們該怎么辦呢?

2.布置活動:小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匯報交流。哪個小組來匯報給大家聽。

4.總結(jié)方法:直接比或作記號比等方法。

三、排隊游戲?

1.小組內(nèi)比較說說誰誰最矮。

2.逐漸增加小組人數(shù),說說誰第二高。

四、反饋練習。

1.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較高和矮。

2.舉其他喜愛的動物作比較。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

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

拿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較。

3.悄悄話游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悄悄話:踮腳尖比高矮?

(2)判斷思考。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六、評價總結(jié)。

比較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學會了些什么?

板書設計:高矮。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三

二、教學目標。

1、結(jié)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演示操作,使學生了解加法的含義,認識“+”,能正確的讀出加法算式。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探索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需要用加法來解決,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并解答。

三、教學重點。

學習和體會“合起來”的過程,理解加法的含義。

四、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的意義,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需要用加法來解決。

五、教具。

多媒體課件,小棒,圓片,正方形磁片。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引起注意。

談話:李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恍┿U筆,猜一猜李老師這一只手里有幾支鉛筆?

生猜測。然后教師出示三支。

師:請一位同學來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李老師手里有三支鉛筆。

師:大家再猜猜李老師另一只手里有幾支鉛筆?

生猜測。教師出示兩支鉛筆。

師:你這次又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李老師另一只手里拿了2支鉛筆。

(二)探索新知,引入加法,理解含義。

1、探索一共有幾支鉛筆。

(1)實物操作,體會合起來的`過程。

生:李老師一只手拿了三支鉛筆,另一只手拿了兩支鉛筆,把三支鉛筆和兩支鉛筆合在一起了。(引導學生說)。

師:你說的真清楚,能提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合起來有多少支鉛筆?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一邊演示一邊提問題呢?

請學生代表到臺前演示。

師:你說合起來到底是多少支小棒呢?

生:5支。

師:同意嗎?你是怎么數(shù)的?

學生回答數(shù)的過程。(一個一個的數(shù),先數(shù)出三個,再數(shù)四、五等)。

師:老師也用小棒在黑板上擺出來。你們看懂了嗎?

2、探索一共有幾只熊貓。

(1)仔細觀察,說明圖意。

生:三只熊貓在吃竹子,兩只熊貓在玩球。

師:說的真清楚,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2)借助圖形符號,理解加法含義,交流數(shù)法。

師說明要求:請大家用圓圈代替熊貓在紙上畫一畫。

學生獨立畫,教師巡視指導。

請兩名學生代表上臺畫畫,并講述自己的作品意思。

師:哪些圓圈代表3只熊貓,哪些圓圈代表2只熊貓。

學生上臺講清楚。

師:把這些熊貓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只熊貓?你是怎么數(shù)的?

生匯報。師:還有沒有不同的數(shù)法?

師:這些熊貓合起來一共是5只熊貓。老師用圓片代替熊貓擺出來。

板書:

(3)引入加法算式,闡明加法意義。

師:剛才這兩件事我們是用擺小棒和畫圓圈的方式表示的,你能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出來嗎?

生:3+2=5。教師板書:3+2=5。

師: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知道它是什么符號嗎?

生:加號。

師:你們知道加號是什么意思嗎?(做合起來動作)。

學生回答。

師:真聰明,那3、2、5分別在兩件事里表示什么呢?

學生回答。

師:把兩個部分合在一起就用加法表示。我們一起來讀這個算式:三加二等于五。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師:看來大家已經(jīng)學會加法啦,老師就來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戰(zhàn)嗎?

生:敢!

師:那我們就開始吧?。ㄒ刖毩暡糠郑?。

(三)鞏固新知,加深印象,幫助理解。

1、擺一擺,算一算。(p24)。

(1)出示課件。

師:誰能講一講圖上的故事并提出問題呢?

生:左邊有一個桃子,右邊有三個桃子,一共有幾個桃子?

(老師帶著學生擺。用小棒代替桃子,先擺一個桃子,再擺三個桃子,一共是4個桃子。就是1+3=4。1、3、4分別表示什么呢?)。

(2)出示課件。

師:誰能講講這個幅圖上的故事并提出問題呢?

生:左邊有兩朵花,右邊有兩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師:誰想當小老師像剛才李老師一樣到講臺上來帶著大家擺一擺呢?

請一名同學上臺帶著大家擺:先擺兩朵花,再擺兩朵花,一共是四朵花,就是2+2=4。

(請一個學生代表上臺帶著大家擺。先擺兩朵花,再擺兩朵花,一共是4朵花。2+2=4。)。

(3)出示課件。

師:請大家一起告訴我這幅圖講的故事。

齊說:左邊有四只鴨,右邊一只鴨,一共有多少只鴨?

師:大家自己試著用小棒邊擺邊說。

先擺四只鴨,再擺1只鴨,一共是五只鴨。就是4+1=5。

請大家自己試著邊說邊擺。先擺4只鴨,再擺1只鴨,一共是5只鴨,4+1=5。

2、猜一猜。(出示課件)。

學生回答:2+3=5。

師:為什么呀?

學生回答。

師:還有嗎?

2+3=51+4=54+1=5。

師:同學們還真是和我心有靈犀,太棒了。

3、結(jié)合生活情景,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列出加法算式。(p26第七題)。

師:下面我要看一看,我們同學會不會根據(jù)生活情景提出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并列出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a)人物:圖上有一個小孩,兩個大人,一共有多少個人?1+2=3。

b)水果:一個盤子放了一個梨,另一個盤子里放了2個梨,一共有多少個梨?1+2=3。

c)小孩的一邊又兩個凳子,另一邊有三個凳子,一共有多少個凳子?2+3=5。

d)窗臺上左邊有四盆花,右邊有一盆花,一共有幾盆花?4+1=5。

(四)課堂小結(jié),深化理解。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七、板書。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四

本課是第三單元第一課時,本課是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問題,但是大部分學生都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因此正確計算5以內(nèi)的加法不是難點。而學生缺少的是對于加法含義的理解,說不清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因此,在教學中,我把理解加法的意義作為重點,貫穿在整個教學流程中。從他們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加法的初步認識對現(xiàn)在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很簡單,我不擔心他們掌握不了這一內(nèi)容,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就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說出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我作為一個傾聽者,將他們零散的知識串起來,用規(guī)范的語言深化他們對加法的認識。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五

教學內(nèi)容:

一年級下冊第30—31頁“回收廢品”。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jié)合“比多比少”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學生在學具的操作中,能正確列式并進行計算,鞏固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

能力目標: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解決問題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點:

如何建立實際情境與加減法意義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用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回收廢品。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播放課件)。

師:瞧,這三位小朋友已經(jīng)開始行動了,他們正在收集塑料瓶。想知道他們是誰嗎?還是讓他們自己來介紹吧。

2.播放課件。

3.指名說說,從三位小朋友的介紹中,你知道了什么?

4.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1:小紅收集了多少個塑料瓶?

生2:小青收集了多少個塑料瓶?

5.解決第一個問題——小紅收集了多少個塑料瓶?

(2)讀一讀:把找到的數(shù)學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讀一遍。

(3)試一試:學生動手擺學具,試著列出算式。

(4)算一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得數(shù)。

(5)師小結(jié):原來要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是多少,就要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6.解決第二個問題——小青收集了多少個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決“小青收集了多少個塑料瓶”這個數(shù)學問題,必須用到哪些信息?

(2)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同桌討論、交流,說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3)學生匯報。

(4)師小結(jié):哦,要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要用減法來計算,少了幾就減幾。

7.比較兩個問題的解答方法,進一步明確比多比少問題的解答思路。

8.我們?yōu)槭裁匆占芰掀磕?聽聽智慧老人是怎么說的。

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會“腐爛”,它會危害莊稼的生長。

三、分層導練,鞏固新知。

(出示課件)。

1.收集易拉罐。

2.收集舊電池。

3.折幸運星。

四、引導總結(jié),強化新知。

1.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覺得開心嗎?你們都學到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2.學生自由回答。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一些圖形紙制品、學具、多媒體課件、小剪刀等。

教學方式:分小組活動,每四人為一小組,設立小組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老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1、認一認。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認一認,并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選物體。

你們的學具盒里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貼一貼)。

師:請你選擇一個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嗎?誰能想個好辦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們想把自己剪得圖形貼出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看看嗎?(師生共同貼出剪得圖形)。

二、(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剪得圖形真漂亮,你們想看的更清楚嗎?看!老師已經(jīng)把你們剪得圖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誰能給這些圖形取個好聽的名字?

現(xiàn)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圖形長的比較像?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認識圖形》。

三、(實踐操作)。

這四種圖形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動手圍一圍,擺一擺。

1、用釘子板圍。

2、用小棒擺。

四、(課間活動)。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新的圖形,孩子們,你們高興嗎?下面就讓我們用歌聲來慶賀一下吧!(師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關的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4種圖形,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嗎?(有)。

請你找出來,找到的小朋友請告訴你小朋友們!

2、辨一辨。(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指著有關實物有表面搶答。)。

師:小朋友,你們都找了這么多有趣的圖形,老師也找了一些回來,你們想不想看看?下面進行搶答游戲,知道的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老師出示準備的幾個實物課件)。

3、數(shù)一數(shù)。

看,數(shù)學多有意思,就連我們今天學的圖形也能組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這些有趣的圖形吧!(課件出示組合的圖形)。

4、認一認。(多媒體出示交通標志)。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表示什么?每個圖形里有哪些圖形?誰來說?(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認清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guī)則,安全行駛。)。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七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2-3頁數(shù)一數(shù)。

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能力,數(shù)數(shù)能力,感受數(shù)學在身邊。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觀察、學會觀察的方法,會用點來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能力。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有好多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喜歡去公園玩。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出示圖)。

二、新課。

1、看圖。

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互相說。

你能按順序說一說有哪些物體嗎?指名說。師生齊看圖。

2、數(shù)數(shù)。

什么物體有幾個呢?自己數(shù)一數(shù),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

匯報:**有幾個。

3、提問:

(1)大象滑梯有幾個?所以可以用1個點來表示。師:有幾個物體就用幾個點來表示。

(2)秋千有幾個?用幾個點來表示?為什么可以用2個點來表示?

(3)木馬有幾個?用幾個點來表示?

(4)幾架小飛機?畫上幾個點?

(5)幾只小蝴蝶?用幾個點表示呢?

(6)小鳥有幾只?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畫上幾個點?

(7)哪個物體用7來表示?

(8)哪個物體用8來表示?

(9)球有幾只?用幾個點來表示?為什么?

(10)哪個物體用10來表示?

4、小結(jié):

小朋友們真聰明,能看圖按順序說出這個圖里面有哪些物體,還能細心地數(shù)出第個物體有幾個,有幾個,就用幾個點來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數(shù)一數(shù)(板書課題)。

三、練習。

1、看一看,在我們的教室里你還想數(shù)哪些物體呢?

數(shù)一數(shù):有幾張桌子?幾個窗戶?你還想數(shù)什么?

2、看圖數(shù)數(shù),并用點來表示。(補充)。

3、作業(yè):練習冊第一課:數(shù)一數(shù)。

四、課后記。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八

【總課時數(shù)】: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具準備】

主題圖、小白兔圖、磚圖、小豬圖和木頭圖。

【學具準備】

三角形、圓片、小花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三只小豬》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

2、師:這一天,河里的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咦,那邊為什么這么熱鬧?

原來是熱心的小豬們正在幫小白兔蓋房子。房子旁邊的桌子上擺滿了好

吃的東西,這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子們用來招待小豬們的。

3、教學“同樣多”。

(1)有幾只小豬?幾只小兔?

小兔子們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幾塊磚?(出示兔子和磚一一對應圖)

那4只兔子共搬了幾塊磚?

有多余的兔子嗎?

有多余的磚嗎?

師:沒有多余的兔子,也沒有多余的磚,那我們就說兔子的只數(shù)和磚的塊數(shù)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1)找一找,圖上還有什么和什么同樣多?

(2)小組交流,指名反饋。

4、教學“多”與“少”。

(1)找一找,圖上有不一樣多的兩樣東西嗎?

學生說,教師現(xiàn)場板書,并適機提問:誰多?誰少?

5、剛才我們知道了“同樣多”、“多”和“少”,那你們知道圖上還有什么東西可以比嗎?課間活動。

三、動手擺一擺

(1)教師擺橡皮和鉛筆,學生模仿。(教師強調(diào)一個對著一個擺。)

學生同桌互相說:橡皮和鉛筆同樣多。

(2)學生隨意擺數(shù)個學具。

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學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誰多?誰少?

在小組內(nèi)比一比。

四、練習

完成練習一的第3題、第4題。

五、發(fā)散練習

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課后小結(jié)】

一年級數(shù)學還剩下多少教案文案篇十九

一、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9頁,上下,前后,左右的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從兩個維度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

2、使學生學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景中,根據(jù)行、確定物體的位置。

三、教學重點:正確辨別“上、下”、“前、后”、“左、右”。

四、教學難點:正確辨別“左、右”的相對性。

五、教材分析:

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過前面的學習,對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但不一定能準確地加以判斷,因此本單元進行集中教學。

本單元教材的編寫特點:

1、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兒音體驗空間方位。

2、依照兒音空間方位的認知順序進行編排。

六、教學建議:

1、注意根據(jù)學生認識空間方位的特點安排教學。

一般學生在6歲時就能完全正確地辨別“上、下”、“前、后”,但是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辨別尚未發(fā)展完善。因此,對于“上、下”、“前、后”,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獨立辨別,而“左、右”則要引導學生從自身為中心過渡到以自然標志為中心進行辨別。

2、要適當把握教學要求。

“左、右”的相對性比較難理解,教材主要是通過一些活動和游戲來幫助學生辨別。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或自己創(chuàng)設活動,組織學生充分地體驗,應避免抽象地讓學生判斷。

七、教學安排:

1、上、下…………1課時。

2、前、后…………1課時。

3、左、右…………1課時。

4、位置……………1課時。

一、上、下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彩筆、紙。

教學方法:討論法、游戲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新的一學期開始了,編書的叔叔、阿姨們給我們帶來了兩位朋友——聰聰和明明。他們可是數(shù)學王國里的小精靈噢,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他們就會跳出來幫忙的。同學們愿意和他們成為朋友嗎?現(xiàn)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shù)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這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板書課題:上、下)。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的含義。

(2)出示掛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說出:汽車下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1頁,完成書上的填空。

指名口答訂正。

三、活動。

1、拍手游戲。

(1)教師發(fā)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說“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說“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四、小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作業(yè)布置:

畫一幅自己喜歡的能夠表示上下關系的畫。

板書設計:上下。

教學反思:

二、前、后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頁,做一做的第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前、后”的基本含義,了解它們的相對性。使學生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三者相比的相對性。

教具、學具準備:第2頁的情景圖。

教學方法:討論法、游戲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做個游戲。咱們玩“老鷹捉小雞”好不好?(師做母雞,一生做老鷹,其他生做小雞)。

二、學習新知:

1、師生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

2、師提問:我的后面是誰?

生1:是xxx。

生2:是班里的很多小朋友。

我在誰的前面?我前面是誰?我后面的3位小朋友是誰?

3、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

4、出示第2頁主題圖。

(1)自己根據(jù)圖畫提出問題。

(2)小組內(nèi)解決問題。

(3)在書上填寫。

三、練習:做一做第2題。

1、學生自己根據(jù)圖意提出問題。

2、小組解決問題。

3、在書上填寫。

四、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前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4920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