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勞動教育》教案及反思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5篇(大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8 11:47:03
2023年小學《勞動教育》教案及反思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5篇(大全)
時間:2023-03-28 11:47:03     小編:儲心悅Y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及反思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篇一

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認真值日是愛勞動的表現(xiàn),也是對班集體盡職盡責,教育學生熱愛勞動。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引入活動

①同學們,你們看一看我們教室的環(huán)境怎樣,你感覺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上課,心情舒暢,感到很愉快。)

②今天哪幾個同學值日?你們給大家說一說是怎樣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對工作負責嗎?

(同學們討論后,引導學生說出:值日生同學愛勞動、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班級,不怕臟和累,為班級盡職盡責)

③小朋友們猜一猜今天班會活動的主題是什么?

(板書:我們愛勞動)

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畫)

圖①地面有果皮、紙屑、泥塊等;

圖②桌雅得很亂、黑板沒擦;

圖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亂七八糟堆在一起;

同學們,從這幾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學生邊看圖邊找問題,最后引導學生說出:衛(wèi)生又差又亂,在這樣的教室里上課,心里很不舒服,會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等)

3、怎樣勞動?

①出示掛圖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

(有的灑水、有的掃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擺桌椅)

②這些事怎樣才能做好呢?

(a.學生動手實踐,老師指導。b.討論說出全小組同學齊心合力,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

4、談體會明道理。為什么要每天值比而且輪流當值日生呢?

(引導學生說出:值日是為了同學們能在干凈的教室里學習,值日勞動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動手做,每個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都應該認真勞動。)

5、辨是非升華認識。(圖片出示題學生判斷并說出為什么)

①下雨了小明兩腳都是泥,就進了教室;

②玲玲掃地時,滿教室都飛著灰塵;

③小剛拖完地說:強強咱倆去倒臟水。強強說:我是擺桌椅的,我不去。小蘭跑過來說:我去。

④今天冬冬當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學他就回家了;

⑤手工課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紙都弄到了地下。

6、夸夸這些值日生。

①各小隊討論選出優(yōu)秀值日生。②組織大家說一說他們是怎樣當值日生的。③給優(yōu)秀值日生贈小紅花,并發(fā)小獎品。

活動總結:

1、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同學們都懂得了勞動最光榮的道理,知道了我們都是班級的小主人,值日勞動是我們應該做的,值日就應該以主人翁的精神認真負責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圍環(huán)境打掃干凈并保持整潔,使同學們能在干凈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我提議:人人爭當值日生,做一個愛勞動、關心集體的好學生。

2、全班齊唱勞動最光榮。(隨著歌聲班會結束)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及反思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表演本課歌曲,理解本課主題“愉快的勞動”,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2、能用學過的唱名填寫并準確演唱,在實踐中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3、認識和節(jié)奏,能準確地讀拍。并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教學方法:音樂自由教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琴、打擊樂、彩筆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小漁簍》;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勞動最光榮》進入音樂課堂。

師: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同學們,你們還會唱哪些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養(yǎng)孩子們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記憶力,讓孩子在實踐活動中多多積累好聽的音樂。)

二、表演《小漁簍》: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硪皇缀_吅⒆觿趧拥母枨蠹蚁肼爢?(多媒體播放歌曲)。

1、完整初聽歌曲,讓學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特點、及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fā)a”輕聲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4、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給予及時糾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同學們的歌聲太動聽了,瞧!海邊的小朋友給大家送禮物來了。”(多媒體出示帶有唱名的貝殼、海星、海螺等等)

1、劃分小組進行討論。

2、每小組討論、填寫唱名形成旋律。

3、每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寫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組演唱的準確、流暢,旋律好聽,便將哪一組選為優(yōu)勝組。

(也許有些小組編寫的并不流暢,老師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因為只要每個孩子都動腦參與進來了,就是最大的收獲。)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及反思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篇三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tài)美,激發(fā)熱愛勞動的情感。

2、了解勞動時的動態(tài)規(guī)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tài)的方法。

3、在創(chuàng)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表現(xiàn)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動態(tài)的畫法。

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xiàn)。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1)教師用課件播放《勞動最光榮》的音樂,展示各行各業(yè)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啟發(fā)學生:你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當時的心情怎樣?

(2)學生回憶并交流。

2、欣賞感受。

(1)教師用課件出示作品《夯歌》,請學生欣賞討論: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們的勞動動作有什么特點?

(2)教師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的優(yōu)美動態(tài)。

(3)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欣賞其他繪畫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種勞動動態(tài)及特點。

3、研究體驗。

(1)設問:人在勞動時身體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體驗:同桌互相模擬動態(tài)并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guī)律。

(3)展示:教師用課件演示人體勞動時的動作變化和身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平衡關系。

(4)小結:任何動態(tài)都有他的動態(tài)特點,頭、軀干和四肢之間相互配合,發(fā)生位置關系。人在活動時都有身體的活動趨向,從而身體產生了不同趨向的線,這就是動態(tài)線。繪畫時抓住表現(xiàn)出動態(tài)趨向的動態(tài)線,就很容易表達動態(tài)。

4、嘗試練習。

(1)作業(yè)要求:用記號筆嘗試描繪各種勞動的動態(tài)。

(2)提出建議:人體活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可以參考書中的動態(tài)線范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現(xiàn)了勞動時的動態(tài)?線條是否流暢、肯定?

6、課外拓展。

觀察各種勞動的場景,用速寫的形式記錄各種勞動動態(tài)。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體會。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系。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huán)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2、討論研究。

(1)小組活動: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勞動中哪些最典型的動作和環(huán)境來表現(xiàn)主題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方法?你認為這些作品哪些地方處理得特別好?

(2)匯報交流,教師小結。

3、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提出要求:畫一畫自己從事過的某種勞動。

(2)教師建議:除畫出自己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tài)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4、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

(2)同學互評,教師小結。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及反思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篇四

一、主題活動背景

為了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方針,推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入進行,總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成果,促進地方教材的進一步開發(fā)和建設,并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逐步地探索———研究———總結—————反饋————整理————逐步調整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完善教學活動過程,最終使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落到實處。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對我們這些農村一線教師來說,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首先要明白教師既不能教“綜合實踐活動”,也不能放任學生,而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jīng)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活動。只有通過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點,增近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主題活動內容

當前,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隨著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在新時期嶄新的任務面前,21世紀需要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和職業(yè)技能的優(yōu)秀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大改革。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學校一項開發(fā)研究的一門校本課程,在學校素質教育中占椐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科學家、生物學家們認為: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過去從手的延伸到腦的擴張,今天人們用腦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原始社會無法比的成就。我國是個農業(yè)大國,對于農村孩子來說,從小培養(yǎng)他們熱愛勞動,科學種植,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和特點,提高他們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對提高小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作用是其他學科、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具有實踐性。從心理、生理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意識。因為通過學習基礎知識,認識自然并進一步改造自然。

學生從小能在自己不斷的實踐活動過程中,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逐步了解植物生長的特點,懂得科學種地給人們到來的益處。懂得只有通過自己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

三、主要活動內容

教師組織學生在校園內的花池和試驗田里種花、種草、種白菜、韭菜、栽蔥、種樹等。在不同的時間及時對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和記錄。

四、活動年級

__小學五年級。

五、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我們國家是個農業(yè)大國,當農民也要做一個有頭腦,懂科學會種地,種好地的農民。

2、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小參加勞動實踐,掌握勞動技能和科學的種植方法,做個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小農民

3、通過勞動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進一步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種植各種植物,逐步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和特點。

4、使學生懂得科學種田能給農民帶來很多好處,提高生活質量。

5、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實踐活動,提高科學種地的意識。

6、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懂得勞動最光榮。

7、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做好不同季節(jié)植物生長過程的記錄。

8、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科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并利用科學知識科學地指導種田。

六、活動重點

通過勞動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進一步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逐步了解植物生長的特點;掌握勞動技能和科學的種植方法,做個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小農民;懂得科學種田能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七、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勞動,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懂得勞動最光榮。

八、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照相機,學生準備鐵鍬、釘耙、鋤頭、鏟子、各種植物的種子、須根花、草、記錄本等。(記錄本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

2、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課前動員,使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實踐,做好筆記了解植物不同季節(ji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

九、活動時間安排

每星期四下午綜合實踐活動課,記錄的時間要求可以采取不定時記錄。因為,植物生長的環(huán)境(地方)不同,生長的速度也不同,還受施肥、澆水時間等因素的影響。

十、活動用具和場地安排

活動用具包括照相機進行拍照,電腦進行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長皮尺和鋼卷尺在學校進行實地測量,筆記本進行真實數(shù)據(jù)的記錄和計算等。

場地安排包括學校教室、各功能室、灶房、走廊、圍墻等。

十一、活動的不同階段

1、準備階段;

2、實施階段;

3、總結與交流階段;

4、展示學生記錄的植物生長過程和學生的勞動成果階段。

十二、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不同階段

(一)準備階段:

1、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前動員。(學校為了使同學們從小懂得科學種植,給同學們提供一片實驗田和花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種上自己喜歡的花、草、蔬菜、糧食作物、樹木等。既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參加了勞動實踐活動,在勞動中掌握科學種植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能美化學校的環(huán)境。

2、通過課前動員激發(fā)學生的種植興趣。

(二)實施階段:

1、教師帶領學生平地,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選自己喜歡植物的種子和實驗地。

2、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組、選負責的組長。

(1)按組分配任務。第一組,種玉米;第二組,種金娃娃萱草;第三組,種韭菜、蔥;(植物的生長過程記錄要詳細、全面)。

(2)安排小組人員開始觀察、記錄、并在不同的階段拔草、澆水、施肥各負其責;

(3)教師對學生要進行不定期觀察記錄的檢查和指導。

(4)讓學生在勞動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斷的總結與交流科學種植的小竅門。

(5)教師要為學生及時提供農用肥料、澆水用的工具等,為學生的勞動實踐活動提供及時的服務。請學生及時匯報自己負責種的花、草、蔬菜、玉米等的長勢情況,對植物進行了哪些方面的護理工作。如,除草、澆水、施肥等。

十三、具體的指導內容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為學生提供科學種植的書面材料進行講解,并在實踐中進行科學的指導。

2、電腦查找科學種植技術的方法,要與北方地區(qū)氣候差異區(qū)別對待,多請老農進行指導,正確處理種植方面出現(xiàn)的有關問題。

十四、選擇實踐方式

教師指導,父母點拔與學生動手實踐相結合。

十五、確定成果展示

到了秋天,教師請學生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和小檔案一起展示給大家,讓大家和我們一起感受豐收的歡樂,感受到自己勞動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

十六、具體內容的指導

1、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選擇種植的植物。

2、對學生的觀察記錄進行跟蹤指導。

3、請學生把自己小組的小檔案與其他小組記錄的小檔案經(jīng)常拿出來相互進行交流,豐富自己的種植經(jīng)驗。

4、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讓學生把自己種的植物種子收集起來,蓄根花的根用箱子保存起來,為明年的再次下種做好充分的準備。

十七、活動組織后記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這門開發(fā)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活實踐性。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根據(jù)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開展各項活動,這也適應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都具有獨特性,綜合實踐活動為每個學生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空間。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參與探究提供了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親自體驗,進行勞動、學習、積累豐富的直接經(jīng)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的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和體驗,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及反思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篇五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明白勤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使學生認識到?jīng)]有勞動,人類就無法生存,社會就不能發(fā)展的道理,幫忙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使學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一種美德,從小培養(yǎng)愛勞動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的本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

3、使學生體會到爸爸媽媽勞動的辛苦,做到尊敬長輩,熱愛長輩,減輕父母的負擔,增強勞動觀念。

二、活動過程

(一)導言。

師:同學們,這節(jié)主題班會課,我們共同探討如何做爸爸媽媽的的小助手。

(二)質疑。

1、你們在家里做家務嗎?經(jīng)常做嗎?

2、能夠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請舉例說明。

(三)講故事。

故事一:

星期天,小華在家里幫忙媽媽擦玻璃,費了很大的勁,才把整個房間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異常高興,可是媽媽看見了,卻責怪她說:“玻璃擦得不干凈,不讓你做的事,就別做,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了”。

討論:

1、小華和媽媽的做法對嗎?

2、不對的地方應怎樣做?

故事二:

奶奶正在打掃衛(wèi)生,小剛放學回來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給我拿飲料?!蹦棠腾s緊說:“好好好,我立刻給你拿去”。

討論:

小剛的做法對嗎?他錯在哪里,他該怎樣做?

(四)確定。

1、__和小朋友玩,奶奶讓她去打醬油,她不去。

2、媽媽不在家,小紅自我做飯。

3、__高興時,就幫媽媽做家務,不高興時,就不做。

4、__在班級愛勞動,在家就不干了。

經(jīng)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感受?

(五)學生齊讀關于愛勞動的名言警句與童謠。

(六)班長要求全班同學要做到:

1、會穿衣服和系鞋帶;

2、自我會系紅領巾和洗紅領巾;

3、會自我整理床鋪和書包;

4、會自我洗腳、梳頭;

5、會疊衣服和摘菜;

6、堅持每一天做一件家務。

(七)競賽。

整理書包比賽。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89505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