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該具備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學生理解和參與。編寫教案前,要對所教授的內(nèi)容進行充分準備和了解。通過研究這些教案范例,你可以提高對學科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一
1、認識傳說中的風火輪是怎么樣子、有什么作用的。
2、想象假如自己也擁有風火輪的情節(jié)并大膽作畫。
3、樂意交流自己的想象,體驗美術(shù)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相關(guān)視頻、圖片;。
2、其他: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傳說中的風火輪。
1、欣賞視頻《哪吒傳奇》(約5分鐘)。
2、提問:“這個動畫片小朋友們有看過嗎?”;“動畫片的名字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誰?”;“他是靠著什么能在天上飛來飛去的?”(預設(shè)答案:《哪吒傳奇》;哪吒;風火輪)。
二、假如我有風火輪。
1、假如我有風火輪,那還是怎么樣子(畫面想象:飄離地面、腳下都是火、會不會很燙?有兩個旋轉(zhuǎn)的輪子,可以飛)。
2、假如我有風火輪,可以做什么?(功能想象,教師要注意橫向引導,讓幼兒發(fā)散想象;“假如老師有風火輪,老師可以踩著風火輪去沃爾瑪買東西,沃爾瑪實在太遠了,老師又沒有車子……”)。
3、鼓勵盡可能多的幼兒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
學畫風火輪。
1、教師示范:風火輪的基本畫法(重點突出“火焰”的表現(xiàn)方法)。
2、幼兒想象畫: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畫出“假如我有風火輪”的樣子,要求幼兒能在畫中表現(xiàn)己踩著風火輪時候的樣子、正在做些什么。
四、點評分享。
教師讓部分畫面具有代表性的幼兒上來分享自己的畫作,以幼兒自己講解為主,教師點評為輔。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各種花紋有序的組合表現(xiàn)魚身的變化,感受線條畫帶來的美感。
2、引導幼兒學習用油畫棒進行簡單的套色運用。
3、培養(yǎng)幼兒仔細、有耐心的良好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教學。
ppt、范畫、雙面膠、剪刀、黑色水彩筆人手一只、油畫棒、彩色紙。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海底世界、海洋館)有誰去過海洋館,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各種海洋生物的表演)。
2、海洋館里有各種各樣的魚,這些魚身上的花紋是怎樣的?(有全是點的,波浪線的,方塊的……)。
3、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畫出相應的花紋。
二、觀察了解線條畫的特點。
(出示魚的輪廓)。
師:剛剛我們說了很多種花紋,現(xiàn)在我們給這條魚穿上漂亮的衣服,讓它變成一條漂亮的魚。
1、小朋友們,你們想給這條魚畫上什么花紋呢?
(幼兒說一種,教師在魚身上畫一種)。
小結(jié):原來這些簡單的點、線、面也能組合成一幅看上去復雜又美麗的畫。
2、今天這條魚呀,不僅很漂亮,還會發(fā)光呢。
三、示范介紹發(fā)光原理。
1、教師示范讓魚發(fā)光的方法。
2、請幼兒說一說使魚發(fā)光的秘密。
四、提出要求幼兒作畫。
1、先把魚的主體勾勒出來。
2、運用點、線、面來裝飾,裝飾時線條排列清晰。
(教師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合理運用線條,中途若發(fā)現(xiàn)問題可請幼兒互相觀察發(fā)現(xiàn),同時鑒借別人的好的方法。)。
3、提醒幼兒作畫完畢后在魚的周圍畫上發(fā)光圈,凸現(xiàn)魚的整體。
五、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1、請幼兒將畫好的魚沿魚的輪廓剪下來,貼到老師的海底世界里。
2、你最喜歡哪條魚?為什么?
六、珍惜保護海洋生物。
今天,我們觀看了很多漂亮的魚,也自己制作了一些會發(fā)光的魚。
可是現(xiàn)在,這些漂亮的魚在不斷的減少,因為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遭到了人類的破壞。
小朋友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保護海洋生物好嗎?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畫魚的興趣,能大膽地表現(xiàn)“發(fā)光的魚”。能用幾何圖和線條畫出簡單的魚,并用色彩進行裝飾,活動很成功。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自己名字的寓意,從自己名字的筆畫和結(jié)構(gòu)特征出發(fā),大膽地繪畫出有創(chuàng)意的名字。
2、對繪畫活動感興趣,體驗名字設(shè)計、創(chuàng)作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能準確的書寫自己的名字;幼兒向家長了解過自己名字的含義;
2、物質(zhì)準備:鉤邊筆、彩筆、繪畫紙、寫有幼兒名字的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調(diào)動幼兒已有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指導語:你還記得克麗桑斯美美這個名字嗎?她的爸爸媽媽為什么會給她取這個名字?
2、引導幼兒感受名字中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引導語:你知道你的爸爸媽媽在給你取名字時是怎么想的嗎?你的名字有什么意思?
3、鼓勵幼兒大膽、清晰、連貫地講述自己名字的美好寓意。
(二)幼兒欣賞教師作品,感受名字創(chuàng)意畫的趣味性,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
1、教師出示自己名字的創(chuàng)意畫進行介紹,幼兒認真傾聽、欣賞。
2、幼兒仔細觀察作品,學習根據(jù)名字的寓意進行創(chuàng)名字意畫的方法,為創(chuàng)作階段做準備。
(三)幼兒進行設(shè)計和創(chuàng)作。
1、指導語:現(xiàn)在讓你們的名字也來個有趣的大變身吧!
2、要求:我們在用不同的線條、不同的造型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不能破壞字形,讓人家一看還能認識你的名字,而且一定你的名字要體現(xiàn)爸爸媽媽對你們的愛哦。
3、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名字創(chuàng)意畫。
4、教師對幼兒進行適當?shù)闹笇А?/p>
(四)幼兒作品展示、評價。
1、將幼兒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讓幼兒欣賞。
提問語:你還認識這個名字嗎?為什么?猜一猜、說一說小朋友名字的寓意吧。
2、分享:看到這些有意思的名字,你還想知道誰的名字的意思?
3、活動自然結(jié)束。
(五)活動結(jié)束。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欣賞繪本《兔子先生去散步》,了解其作畫手法。
2.能用多種工具、材料嘗試,大膽表現(xiàn)兔子先生去散步的情景。
3.喜歡進行美術(shù)活動,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幼兒閱讀過繪本《兔子先生去散步》。
2.顏料、紙筆(鉛筆、水彩筆、水粉筆)、抹布等。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出課題。
(二)猜測示范,了解作畫手法。
1.猜測交流。
教師:你認為兔子先生是怎樣畫出來的?請小朋友相互說說。
2.示范講解。
3.教師。
教師:原來兔子先生,并不是用白色顏料畫出來的,而是以其他顏料涂在白紙上,把兔子先生的樣子"圍"出來的,再點上小小的紅眼睛,一條咖啡色的嘴巴,加上一條黑條紋的紅領(lǐng)帶。
(三)欣賞圖案,交代作畫要求。
1.欣賞圖案。
教師:你們還記得兔子先生散步時去過哪些地方?
2.構(gòu)思作品。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兔子先生可能還會去哪里散步,會遇到什么事情呢?
3.交代要求。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想好再畫,幫助幼兒解決作畫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五)展覽評析。
教師:我們來欣賞一下大家創(chuàng)作的《兔子先生去散步》。
活動延伸:
家園活動: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畫一畫,除了兔子先生,你還可以畫畫其他的事物。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五
1.認識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別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工具和材料進行美術(shù)表現(xiàn)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動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1.ppt圖片:菊花圖片。
2.圖畫紙黑色卡紙、鉛筆、膠棒若干。
3.音樂《童年》
一、導入活動,帶領(lǐng)幼兒感受秋天的美。
師: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的客人老師,我們一起唱首歌歡迎她們,好嗎?
師:剛才我們這首歌里唱得什么?
師:菊花是什么季節(jié)開放的?你們看見過菊花嗎?你們都見過什么顏色的菊花?
二、引導幼兒欣賞菊花ppt圖片,觀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師:哇!菊花有那么多種顏色呀,真漂亮!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
師:這些菊花漂亮嗎?
師: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花朵里面是什么?(花心)
師:長在花心周圍的叫什么?(花瓣)
花瓣長得什么樣子?像什么?(媽媽的卷發(fā)、面條、煙花)
花瓣長得都一樣長嗎?(里面的短,外面的長)
花朵的下面還長著什么?(花莖,花莖上還長著葉子。)
三、引導幼兒探索用鉛筆卷菊花瓣的過程,學習制作菊花的方法。
師:看,老師幫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圓形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種顏色的紙條可以做什么?(花瓣)
師:這些紙條有的長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長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師:還有一個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這個有什么用呢?(用鉛筆把紙條卷一下,就變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這樣就更像了?。?/p>
師:卷好的菊花瓣貼在哪里呢?(花心周圍,先貼里面的短花瓣再貼外面的長花瓣)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播放輕音樂《童年》)。
1 . 交代要求。
2 .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五、作品展示,活動評價。
1.布置菊花展并欣賞。
2.師:你們覺得我們的菊花展漂亮嗎?在所有菊花中,你最喜歡那一朵?為什么?
手工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是幼兒用他們的雙手對材料進行加工改造的創(chuàng)造活動。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笔止せ顒幽艽龠M幼兒手部小肌肉的發(fā)育、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幼兒心理和其他能力的發(fā)展。
為了讓孩子對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課件。通過觀看課件,孩子們在愉快的活動中對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這次活動采用了用鉛筆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這種新的表現(xiàn)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能讓幼兒體會到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帶來的樂趣。
在活動開始前我先將菊花瓣的形狀都剪好了,重點教小朋友怎樣來卷花瓣。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幼兒在老師示范后就能獨立操作卷花瓣的活動,而且動作很快,做出來的菊花形狀各異很是漂亮。還有個別幼兒拿著花瓣在鉛筆上搓來搓去就是卷不到鉛筆上,于是我就重新對他們進行了指導,發(fā)現(xiàn)他們在開始將花瓣繞在鉛筆上時繞的不緊,所以在后來卷的過程中松開了,于是我就讓他們一開始將花瓣繞在鉛筆上時就要繞緊,然后慢慢地將鉛筆卷上去。經(jīng)過慢慢的練習,最終也做出了漂亮的菊花。
在孩子操作的過程中,我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對幼兒進行示范、觀察幼兒的制作過程,當幼兒遇到困難需要我的幫助、點撥時,就與其一起迎接困難、解決困難。這樣,既可以減少幼兒在活動中對教師的依賴性,也可以增強幼兒雙手的靈活性,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當孩子們將自己做的菊花拿在手里,自豪地說:“這是我做的?!边@時是他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這時他們的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遠近關(guān)系表現(xiàn)不遮擋和被遮擋的景物,表現(xiàn)小區(qū)的美景。
2、能合理構(gòu)圖、布局。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參觀過美麗的小區(qū),并拍有照片和錄像。
2、幼兒繪畫用品:鉛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看在小區(qū)參觀時拍的照片和錄像。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小區(qū)參觀時的心情。
說說在參觀時看到小區(qū)哪些美麗的景色,他們是怎么樣的,還看到了什么。
討論這些景物哪些能全看清楚,哪些被遮擋了,只露出了哪個部分。
2、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
出示范例,引導幼兒理解不遮擋和被遮擋關(guān)系的表達方法。
鼓勵幼兒用適當?shù)姆椒ó嫵鲂^(qū)的景物,注意畫面的布局、構(gòu)圖,哪些被遮擋了,哪些沒有被遮擋,提醒幼兒注意處理好遠近關(guān)系,選用合適的色彩等。
3、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適當?shù)亟o予構(gòu)圖、用色上的指導。
4、鼓勵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自己畫的小區(qū)的什么地方?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七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涂一涂、加一加、變一變的方法設(shè)計電話號碼。
2.用作畫的方式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夢想,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板軟件、油畫棒、鉛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當我們放假的時候,如果你想你的小伙伴了,你會怎么做呢?
:當你想到好朋友時,可以打個電話給他,朋友肯定很高興。今天我們就來設(shè)計自己家的電話號碼送給好朋友吧。
二、欣賞裝飾畫,分享裝飾電話號碼的方法。
1.討論電話號碼。
1)電話號碼由什么組成?哪些數(shù)字組成?
過渡:所有的電話號碼都是由0-9其中的幾個數(shù)字組成的。
2)這些數(shù)字和我們平時寫的數(shù)字一樣嗎?用雙勾的辦法來畫出空心數(shù)字。
過渡:其實這些數(shù)字還可以變得更加的美觀、漂亮,一看吧。
2.漂亮的電話號碼。
1)教師出示3幅電話號碼裝飾畫,討論:
a.你最喜歡哪組電話號碼?為什么喜歡這組?
b.你喜歡它的什么?
c.還剩下最后一組號碼是?這組號碼用的方法和其他兩組哪里不一樣?
:我們可以用涂一涂、加一加、變一變的方法讓電話號碼變得更有趣。
:調(diào)色盤、畫筆、帽子等等都說明他長大想做畫家。
2)(醫(yī)生)還有一個小朋友,長大了想當醫(yī)生,如果你來幫他設(shè)計電話號碼,你會用什么方法,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他長大后愿望是什么?(可以用變一變的方法,1變成針筒,1變成膠囊,還有加一加的方法,在5的頭上畫了一個十字。)過渡語:原來我們可以將自己長大的愿望也設(shè)計到電話號碼里,這樣讓好朋友更會記住你。
三、共同示范設(shè)計電話號碼李老師也設(shè)計了電話號碼送給你們,你們以后要常和我聯(lián)系哦。
1.(范例1:空心數(shù)字)請你用涂一涂、加一加、變一變的方法,來設(shè)計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了。請幼兒和教師共同示范。
2.我也將我現(xiàn)在做的工作藏在電話號碼里了,你能看出來嗎?請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
四、幼兒自己設(shè)計電話號碼師:你想設(shè)計自己的電話號碼送給好朋友嗎?
1.請你用涂一涂、加一加、變一變的方法,來設(shè)計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三種方法都要用到哦。
2.請你設(shè)計的和別人不一樣,可以大膽想象一下,自己將來想做什么工作,設(shè)計到電話號碼里。
3.最后在右下角小小的簽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你有15分鐘的時間來完成哦,抓緊時間。
五、交流欣賞電話號碼。
1.欣賞討論:
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你是用哪些方法來裝飾的?大家來猜猜他以后的愿望吧!
2.相互贈送讓我們把設(shè)計好的電話號碼送給好朋友吧。教師幫忙制作成竹簡的樣子,用絲帶系好,和好朋友互相贈送。送好朋友一句祝福。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欣賞蔬菜、水果品盤的藝術(shù)美。
2.初步學學會利用不同水果、蔬菜制作拼盤。
3.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和爸爸媽媽共同制作蔬菜、水果拼盤的經(jīng)驗和樂趣。
活動準備:
1.蔬菜水果若干種、安全剪刀、盤子、牙簽等。
2.材料配套:各種蔬菜水果拼盤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子活動。非常高興大家都很踴躍的參加了這次親子活動。也希望我們這次的親子活動。
能夠取得圓滿的成功。
二.欣賞拼盤。
1.引導語: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一些果蔬拼盤(出示圖片),并讓幼兒。
說一說你喜歡哪個拼盤?為什么?
2.組織親子觀看各種蔬菜水果的拼盤圖片。
3.教師小結(jié):果蔬拼盤的制作,就是要把各種蔬菜水果切成各種形狀,然后放在盤子。
里擺出各種美麗的造型。
三.制作拼盤。
1.親子開始動手制作自己的果蔬拼盤。
2.教師邊觀察邊指導,邊提醒親子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以及注意親子之間的合作,盡量讓孩子動手操作,特別是在擺造型的時候,盡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3.要求親子為自己完成的作品取個好聽的名字,并貼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置在展示臺。
四.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在美工區(qū)畫出自己的蔬菜水果拼盤。
2.引導幼兒思考:蔬菜水果除了可以吃、可以做成好看的拼盤以外,還可以做什么。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學活動。
第一課時。
一、說陶。
1.了解我國有關(guān)陶文化的知識。
2.學生講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賞陶(媒體展示陶文化。
1.欣賞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廟底溝型。
(3)馬家窯型。
(4)半山型、馬廠型。
2.欣賞黑陶文化特點:黑、薄、光。
3.彩陶文化運用的藝術(shù)法則。
4.欣賞現(xiàn)當代陶文化。
媒體出示彩陶圖片,介紹認識各時期彩陶的特點和風格。
媒體出示黑陶圖片。
媒體展示各種式樣的彩陶作品媒體展示現(xiàn)當代陶藝作品。
三、玩陶。
1.提問:這些作品分別運用了什么方法?
2.這一件作品運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覺怎樣。
3.a(chǎn)、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驟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團應注意什么?
c、盤條法又是怎樣做呢?
4.搓泥條應該怎樣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樣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變得牢固而不會輕易損壞?
6.拍泥板應該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別運用了哪些裝飾的手法,你能說說嗎?
8.欣賞學生作品。
媒體出示捏制法、盤條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應文字。
四、用陶。
老師總結(jié)陶藝在生活中各個地方的應用。
第二課時。
一、對比導入。
1.出示陶藝作品,仔細觀察比較,說說它們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歸納:泥條盤筑、隨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用各種方法做成的陶藝作品。
二、探究方法。
1.將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藝作品在學生間傳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點。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驟和方法是怎樣的?
3.同桌或小組間交流。
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藝作品。
三、驗證方法。
1.師生合作完成一件簡單的泥板拼接作品。
2.歸納制作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
(1)拍泥板——泥板厚度適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裝飾——方法不限;
(4)燒制。
制陶工具和泥巴。
四、教材賞析嘗試制作。
1.觀察教材步驟圖例,進一步了解陶藝制作的整個流程。
2.欣賞教材范品,開闊思維,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樣性。
3.作業(yè)要求:運用多種方法個人獨立制作或與同學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歡的.造型生動的陶藝作品。
4.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業(yè)展評。
1.自評、互評、師評相結(jié)合。
2.教師小結(jié)全課。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十
1、運用對比的方式發(fā)現(xiàn)樹葉的不同形態(tài),并用簡單的形態(tài)進行表現(xiàn)。
2、大膽添畫樹葉,豐富畫面,感受繪畫作品的美。
樹、寫生板、筆、紙
1.觀察樹,了解樹的結(jié)構(gòu)。
幼兒觀察講述。
師:樹上面還有什么?(鳥籠、樹牌的東西等)
2.學習從不同角度取景寫生。
師:我很喜歡這個樹,想給它拍張照,用什么拍呢?
(1)教師示范取景框的使用,及時畫下所拍照。(勾畫的要大)師:你想給他拍張照嗎?站在哪里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樹有什么變化。
(2)帶領(lǐng)幼兒圍著杯子用取景框觀察。
師: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幼兒講述。
3.出示范例畫,請幼兒對照找出各個角度的樹。
4.提出幼兒繪畫要求。
(1)引導幼兒進行裝飾。
(2)提出要求。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6.評價。
你最喜歡哪張照片,說說你最喜歡哪里。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十一
1.能欣賞作品,感受作品中駿馬的多種動態(tài)。
2.知道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的畫家,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3.有對美的整體感受,有一定細心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1.活動前,師幼共同收集有關(guān)徐悲鴻的作品和資料。
2.共享:ppt《徐悲鴻作品賞析》、《文房四寶》,音樂《賽馬》。
。(播放背景音樂《賽馬》)
1.提問:這幅畫上畫了什么?馬在干什么?從什么地方看出馬在奔跑?
2.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從馬的動態(tài)、墨的深淺等方面說一說。
3.提問:你們喜歡這匹馬嗎?哪里最吸引你?
4.小結(jié):在這幅《奔馬圖》中,畫的是一匹歡快、自由奔放的馬,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勇往直前,不怕困難。
1.師:這幅好看的畫是一個叫徐悲鴻的先生畫的,他很愛馬,也注意觀察馬,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和他有關(guān)的故事。
2.出示徐悲鴻的畫像,欣賞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圖》等。
3.延伸:徐悲鴻除了畫馬很有名,還會畫牛哦!欣賞《春之歌》。
1.中國畫是以毛筆、墨、宣紙為繪畫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的一種繪畫形式。
2.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收集、欣賞中國畫的興趣。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十二
4月6日下午,我、表弟、媽媽、舅媽一起去萬達廣場五樓的創(chuàng)藝天地做陶泥。
首先,我們挑選了各自喜歡的樣品,我做碗,表弟做花瓶。老師給我們拿了兩塊泥,幫我們把泥摔成正方形后,放到了轉(zhuǎn)泥盤上。老師教我們把手弄成貝殼形狀,再蓋住泥,把泥做成圓形。于是,我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始制作了。我先在水桶里把手弄濕,再用腳踩踏板,轉(zhuǎn)盤就轉(zhuǎn)了起來。剛開始感覺有種東西打擊著手,可幾分鐘后,泥慢慢變圓了,打擊感也消失了。
老師又教我一只手放在泥上作為支撐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要慢慢的、輕輕的往中間的泥按下去,我做好了。老師再教我把手弄成像螃蟹的鉗子一樣,夾住邊緣,輕輕地往外擠壓,我也做好了。老師最后教我把邊緣弄細,把泥多的地方弄到少的地方。我做著做著,突然一塊泥塌了下來,我只能從第三步重新做起。結(jié)果,又有一塊泥塌了,我再做。不知為什么,一半的泥又塌了下來,我還是不放棄,決定把剩下的泥做成一個小杯子。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小杯子做好了,我感到非常高興。
通過這次做陶泥,我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只要不放棄,一直堅持,要有耐心,就一定會成功。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十三
1.能夠運用各種線條有序的組合表現(xiàn)魚身的花紋變化,感受線條畫帶來的美感。
2.培養(yǎng)幼兒仔細、有耐心的良好作畫習慣。
1.供欣賞的示范作品、記號筆、紙。
課件
1.屏幕顯示各種各樣的魚,引導幼兒觀察欣賞這些魚的造型。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魚是什么樣子的呢?(用三角形、菱形、圓形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原來這些簡單的小線條,也能變成一幅看上去很復雜又很美的魚啊。
2.強調(diào)線條的運用。
問:剛才我們看到了魚身上有哪些線條,我請小朋友到黑板上來畫一下?并說出是線條名稱。
1.先勾主體,裝飾時線條排列清晰。
教師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合理運用線條,中途若發(fā)現(xiàn)問題可請幼兒互相觀察發(fā)現(xiàn),同時鑒借別人的好的方法。
2.幼兒認真、耐心、仔細地作畫。
3.教師講解線條運用,不斷提醒幼兒作畫完畢運用線條裝飾魚的邊。
1.看一看、說一說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
大班美術(shù)陶泥教案篇十四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青蛙、蝌蚪的圖片。
經(jīng)驗準備:事先已經(jīng)畫過蝌蚪,了解蝌蚪的基本形狀。
活動過程:
一、感知與體驗。
師:我這里有個池塘,看一看池塘里都住著誰?
小結(jié):池塘里有許多小蝌蚪,它們在快樂地游泳。
二、探索與發(fā)現(xiàn)。
師幼一起在泥板上表現(xiàn)熱鬧的池塘。
1.師: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做小蝌蚪吧,小蝌蚪是長什么樣子的呢?
小結(jié):小蝌蚪有著圓圓的腦袋,細細的尾巴。
2.師:小蝌蚪做完了,池塘里還會有誰呢?
3.師:池塘里除了這些小動物外,還會有什么呢?
小結(jié):可能還會有荷葉、水草。
4.師:池塘里的動物們都有了,接下去我們要來改造下池塘了,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小結(jié):是的,可以用小方塊進行疊加累積,這樣池塘就像被圍了起來一樣。
三、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
1.幼兒開始制作,教師個別指導。
四、欣賞與評價。
1.幼兒作品展示。
2.作品評價。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823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