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實用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8 08:07:09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實用20篇)
時間:2023-12-08 08:07:09     小編:碧墨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注意語法和拼寫,避免常見錯誤,保持文章的規(guī)范性和專業(yè)性。這些范文中的案例和觀點會對我們的寫作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和啟發(fā)。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論語》的真諦,就是讓所有人明白,怎樣才能得到我們心靈深處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幾棵挺立在巖石縫間的古樹千年不倒,即使經(jīng)歷了暴風驟雨;幾座綿延的大山不斷延伸,即使腳下的激流不停地拍打;幾座散落在山間的小屋在等待,即使已被高大的巖石遮蔽?!墩撜Z》正如它們,存在著一種強大的力量,那就是信念的力量,它從未被人們忘記過。

《論語》的精髓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到人們的內(nèi)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讓人們有著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從而使人們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

每個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與貧富無關,同內(nèi)心相連。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zhì)生活所迷惑,才能始終保持內(nèi)心的那份恬淡與安寧。

如同老師這份職業(yè)一樣,她選擇了奉獻,她會從學生們的點滴進步,或是學生們每天的問好中感到生活的美好。她用心感受這一切,雖然每天辛苦但內(nèi)心舒暢,同學們也會對她多一份敬畏。從另一個角度去想,如果老師只用眼睛去看待身邊的一切,只會看到自己的付出,會有很多怨言,甚至會影響到同學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從而使同學們失去學習的興趣。由此看出,心靈的感受是何等的重要啊!

拿起這本書,重新領悟古老理論的精華,心中產(chǎn)生了很多共鳴:把握自我,不為外界事物所迷惑;忠孝禮儀是基礎;安貧樂道,淡泊名利;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敬己。

《論語》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古老文化的魅力,思想的境界。它仿佛是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映照出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論語》是我愛讀的經(jīng)典書籍之一,在三年級參加經(jīng)典誦讀大賽時曾背誦其中的章節(jié)。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搖頭晃腦地讀著《論語》的第一段話,甚至已讀過數(shù)百遍,能倒背如流。卻從沒想過要用在生活中。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的語文小考得了滿分,很興奮,腦子里面蹦出了這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非常吃驚,怎么也搞不清楚,這句話為何會在這時從我耳邊響起,于是終于明白:素讀反復多次以后,自然而然就懂得了這句話的含義,同時還能以最快的方式背下來。

《論語》還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說的就是做人要講誠信、守信用,希望我能與曾子一樣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又如:“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彼囊馑际牵翰慌聞e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發(fā)?,F(xiàn)實也有這樣的例子:一位同學期末考試考了全市第一,就不停地夸耀自己,同學們都不理他,終于有一個人拍拍他的肩膀,說:“不錯嘛!”他哪知道,拍他肩膀的人得了全省第一。這也見證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品讀經(jīng)典,不但能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還能給自己增添許多樂趣;素讀經(jīng)典,記住古人說的話,從中尋求做人的道理;素讀經(jīng)典,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讓我們素讀經(jīng)典吧!讓經(jīng)典陪伴我們快樂成長!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昨天早上讀完了《大學》,總的感覺是正直之人、飽學之士一般是身死卻留下美名的結(jié)局,而奸佞小人、善弄權(quán)術者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確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隨波逐流者過著比較安穩(wěn)的日子,也許這就是今人隨大流的緣故吧。

從今天開始,讀《莊子》。

譯注者(紀琴)卷首語:急功近名者,服之可當清涼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當益智膏。

從以上這句話來看,作者是寫給世人作為中藥醫(yī)治心病的,我讀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研究,另外一個目的是享受。畢竟高中畢業(yè)之后,很少看古文了。工作之初買了一本《古文觀止》,也只翻了幾頁。十幾年了,現(xiàn)在除了紙張略顯陳舊外,里面還是幾乎空白。日后一定抽出時間研讀。目的卻是為了提高古文素養(yǎng)和理解能力?;诖?,我讀這本書,顯得容易一些。僅讀原文,現(xiàn)在對我來說很費力氣。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借大鵬之翅、許由之言舒心中之的境界,讀來快哉!看來莊子不僅僅是想象,他認為大鵬飛在萬里之上,也就是在狂風之上,才能御風自在而行。這里,一方面符合自然規(guī)律,即在對流層之上,飛得才會平穩(wěn),客機不是這樣嗎?另一方面,符合社會規(guī)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再高一個層次,才能看的更清楚,才能更游刃有余!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四

大學經(jīng)典著作讀書時很好的增加見識的時候,下面是本站為大家?guī)淼拇髮W經(jīng)典著作讀書。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于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后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蕩漾在我心里,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里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只有放縱的哭過后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仿佛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么認為!因為在這背后,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郁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于是她只有用詩來發(fā)泄內(nèi)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里,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后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于《論語》,這是一部偉大的思想總集,它記錄了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言行,言簡意賅卻含義深刻,字字珠璣,耐人回味,字里行間滲透著圣人的思想、言行和處世為人之道。

我讀《論語》,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chǎn)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鬃尤寮宜枷毹D―中庸之道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jīng)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孔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流露和寫照。每個人學習的目的是各種各樣的,有人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借以糊口;有人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提高自身的層次??鬃訌氖鍤q起,便確立了學習的主旨是為了修身做人,也為了做事,做學問?!皩W而時習之”,就是對學習采取無時而不學、無處而不學、無事而不學“的積極態(tài)度。這樣隨時、隨處、隨事都在學習當中,時時、處處、事事都能從中得到啟發(fā)、得到教誨,日有進功,內(nèi)心充滿著掌握真理的愉快。“有朋自遠方來”,志同道合的人,從四面八方而來,交流為學求益的心得,切磋做人的體會,探索做人的道理,砥礪學行,互相增長見識,“不亦樂乎”。

別人如果對我不理解、或者對一些事物、知識、理論,一時還不知、不會,甚至纏夾不清,我們則善于等待人家的自覺理解和逐漸領悟,不把瑣事放在心上而自尋煩惱,更不會暗自埋怨、窩火。如果能做到這點,就達到一種做人的高度,一種人生境界,就是有道德修養(yǎng)的君子風范!

這三句話,講述了人生上進征途中的三個歷程。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立志學習,逐漸培養(yǎng)自覺的學習熱忱,自覺進德修業(yè),與時俱進;中年時期,經(jīng)歷學習上的艱難、生活上的困頓和工作上的挫失之后,才知道朋友之間人情相親和道義相交至為珍貴;到老年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jīng)歷后擁有平靜的心緒和意境。

孔子認為學習的宗旨,不外乎做人、做事、做學問。我們做人要走正道,才能教育學生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做事要勤勤懇懇,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愛崗敬業(yè),不謀私利;做學問要打好基礎,要耐得住寂寞,不計較功名得失和虛名。隨時、隨地、隨事自覺學習,創(chuàng)造出一個積極進取、充滿歡樂和幸福的人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ⅰ懊舳脤W,不恥下問?!边@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

名言。

意義至大?!叭诵斜赜形?guī)熝??!边@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忻刻於家佑|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雖然這本書我還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地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影響力》被某位我不曾聽說過的著名營銷專家推薦為從事營銷、銷售工作的人必讀的五本書之首,讀完之后,確實有一種茅塞頓開、醍醐灌頂?shù)母杏X。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被別人算計了,而是被自己的思維局限或者是來自社會的強大影響力操作而做出了違背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決定。

一直對心理學和社會學感興趣,這本書用一種簡單平實的語言和生動又有說明力的故事或者實驗向我們證明了這些被我們所忽略的或者壓根兒沒意識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著多么巨大的影響力。

順從原理---機械反應與固定思維模式:當我們請別人幫忙時,如果能夠講出一個理由,那我們得到別人幫助的可能性就更大。

對比原理---經(jīng)常看嘔吐劇的人總是覺得生活中的人長得都難看。當你買下一大件昂貴的東西時,總覺得原本比較貴的配件顯得不那么貴了,有時候沖動消費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互惠---給別人一點好處,別人也會幫你。社會中的人大多在仁義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縛中會不知不覺的做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セ菔且话央p刃劍,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則會讓很多人成為冤大頭。我向來屬于被人騙了還不覺察的那種人,只有用吃虧是福這種阿q精神來平衡自己了。這個原理可以很好的運用于買東西跟人砍價的情況,尤其是金五星那種漫天亂要價的地方。先使勁兒砍,再適當讓步,買東西的人一定算不過賣東西的,但至少不會損失太多。

承諾和一致原理---一旦我們做出了某個決定,或選擇了某種立場,就會面對來自個人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的言行與它保持一致。和社會認同原理一樣,我們常常會由此做一些違背自己意愿的事情。這個原理讓我最為之一驚,回想過去和現(xiàn)在的一些選擇,我明白了命運的推手其實是自己不理性的大腦和有限的閱歷和知識。高中老師曾說應該改命運為運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能力和資源呢?一旦我們在內(nèi)心不堅定的情況下選擇了某種東西,就會形成一套自我的支持系統(tǒng),每個人都免不了有社會稱許性,于是總是執(zhí)著的要自己相信,我的選擇是對的,哪怕我自己也不確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壓力,而是來自自我內(nèi)心的支持系統(tǒng),自己欺騙自己的人是最無可救藥的??赐赀@一章之后,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很多選擇和想法了,不知道這是一種收獲還是一種干擾,總之,認清內(nèi)心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社會認同原理的兩個前提:不確定性和相似性。對自己的不自信或是對情況的不了解總是讓我們盲從那些和自己有著相似稟賦、處境或經(jīng)歷的人。其實,大多數(shù)人也是都處在一種沒有安全感的狀態(tài)之中,隨著社會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五花八門的信息和誘惑充斥著我們的雙眼。而這些信息抑或是選擇在我們的內(nèi)心里不停的盤旋,從一開始,也許我們所聞所見就讓一切變得混亂而不夠明朗,所以除非我們在龐雜的信息中保持一顆純粹的心或是清醒而足夠理性的頭腦,否則我們的判斷要么是社會認同效應的產(chǎn)物,要么就是一個荒謬的決定。但是沒辦法,有時候,聽不見自己的心聲時,最好的選擇就是盲從。只是,希望在我們某一刻猛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挽回。

作者在最后闡述避免受社會認同影響的兩種方法:環(huán)顧左右之后,別急著往前沖,向前看;抬頭跑。這讓我想起了不知道出自誰的一句話:在埋頭苦干的同時,別忘了抬頭看看方向是否是正確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我相信很多時候,從眾是人們所避免不了的情況,但偶爾,在決定自己命運的選擇面前,一定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五

滿招損,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環(huán)境里,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主觀片面的認識,使河伯過于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如果河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tài),那么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多么悲哀啊。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不能為自己取得的一點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只有不斷地學好專業(yè)課程,多看一些有意義的好書,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嘆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人生,要經(jīng)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見識而自滿自足。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煹膶W習態(tài)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舟車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處一焉。相對于宇宙萬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個人所作所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知識多么淵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只有保持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求學人生,才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

在今天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年代,認識自身的有限,更加謙虛、勤奮地學習,尤為重要。進入了大學,并不代表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人才造就未來,社會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會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堅持,每日的進步,用知識豐富自己,提高個人修養(yǎng)。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一個自滿的人,是不會知禮,知義的。懂的自謙,才會明白禮義廉恥。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六

在辦公室談到莊子的智慧,有同事說:時代不同了,現(xiàn)在的時代根本就行不通莊老先生的那一套。她說的是十分正確的,現(xiàn)在的社會,我們都太浮躁了,紛擾喧囂的時代里,人們很容易喪失自己的本性中的純真和質(zhì)樸,我們被這個社會感染得太成熟了,太復雜性了,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些什么,也不知道我們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每個工作日忙忙碌碌,疲憊不堪,從而心生抱怨,渴望自己突然有一天能夠不用工作也能過上自己喜歡過的生活。

而我們喜歡過的生活是與金錢分不開的,如今沒有錢,你的任何愿望好像都很難達到。許多人,甚至大部分人不是為了快樂而進行工作的,只是為了生活的需要,沒有錢沒法生存,所以,只好工作了。沒有了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只是把工作當成了賺錢的工具,既然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了,自然也難以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樂趣,這樣工作起來肯定是很枯燥的,生活的精彩也會因此而遜色不少。

現(xiàn)在我只看了《于丹莊子心得》的一部分,現(xiàn)在把第一章節(jié),關于莊子對待名與利以及生與死的看法談一下。在我國古代人物里面,莊子算是一個大智者,他能夠看透這世間的許許多多事情。他的智慧不是別人教的,而多是自己思考的,用一個詞形容:思精才富。思想精妙,才學豐富。淡泊名利,隨性而活,順應自然。

我覺得這不是消極的無為作派,而是追求人之本性的超越境界,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一個窮人悠閑的在沙灘上曬太陽,一個富人走來問他,你難道沒有什么煩心事嗎?窮人說:“難道你有很多煩心事嗎?”富人說:“是啊,我得努力賺錢”。窮人問:“賺了錢之后呢,我要買個大別墅?!薄爸竽?”窮人又問…大家可能都知道,最后,富人的的回答是,像你一樣悠閑的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實際上,人的許多追求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很難達到的,我們不用努力賺很多錢,也可以悠閑的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沒有人規(guī)定必須有錢人才能這樣做。

就像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一樣,我們也可以生活得很快樂,不一定得有寶馬奔馳,不一定要有華麗別墅,穿著廉價的衣服,吃著家常的飯菜,只要我們身體健康,心態(tài)平和,生活依然會充滿陽光。

社會越來越發(fā)達,誘惑也越來越多,看穿了名和利,透徹了生和死,那么許多誘惑自然不復存在。這些可能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難的,但是,我們可以盡量的去淡化名利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這并不是說人可以不追求,而是說追求的方向不同。比如,原來你努力工作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以求得到領導的好評,但是現(xiàn)在,我們?yōu)榱双@得自己心靈上的平靜,良心上的無悔一樣要努力工作。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外在形式是一樣的,都是一個人在努力工作,最大的區(qū)別是,做著同樣事情的人,他們的內(nèi)心追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工作只是為了賺錢,有的人工作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生活的充實、快樂。

可能這兩個人都很貧窮,可是由于他們對待工作的看法不一樣,就會造成心態(tài)的不同,從而內(nèi)心的幸福感也會不一樣。既然都是要工作的,我們還是比較快樂的工作吧。這用莊子的話叫做:順乎自然。調(diào)整心態(tài),接受事物的發(fā)展方向。

人生在世,區(qū)區(qū)幾十載,如果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智慧,則無悔于此生了。而智慧的獲得,一是讀書,二是思考??桌戏蜃釉唬簩W而不思,則惘已。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還是一個愚鈍之人。為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有趣味,為了自己的生命充滿智慧,希望每個人都多讀書、多思考,努力做一個思精才富的智者。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七

英國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長篇小說《簡·愛》,是一部在英國文學史上有著顯著地位,在世界文學史上聞名遐邇的不朽著作。

夏洛蒂在書中成功地塑造了簡·愛這位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的婦女形象。

簡·愛從小父母雙亡,寄居舅媽家,備受不公,后來被送到勞渥德孤兒院。在那所名為慈善機構(gòu)的寄宿學校里,簡·愛受盡磨難,但仁愛之心不泯,也進一步磨礪了她反抗邪惡的斗爭意志。后來,簡·愛無論是在桑菲爾德做一名家庭教師,還是在圣約翰家,她都自尊,自愛,自強。在愛情上,她重視與羅切斯特的“友好坦率”,而不是萬貫的家財和顯赫的門第。簡·愛還拒絕了圣約翰以上帝的意旨為理由,而不是出自內(nèi)心心心相印的真愛而提出的求婚。最后,簡·愛終于與她一心深愛的`被燒傷致殘,雙目失明的羅切斯特結(jié)婚,得到了她甘愿為之獻身的高尚純潔的愛情。這位長相平凡,身材瘦小的女子,在夏洛蒂細膩流暢的筆下所展示出來的善良,溫柔,堅貞,坦誠的迷人魅力,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簡·愛,這樣一位如此平凡,卻又如此不平凡的女孩。對生命的熱愛,對真愛的執(zhí)著,她身上的任何一點都足以使她成為一位永遠能留在人們心中的女孩。難怪連文學巨匠薩克雷都說:“《簡·愛》使我非常感動,非常喜愛。這是我能花好多天來讀的第一本英國小說。”

簡·愛,她帶給人們的已經(jīng)不在只是單純的深思和聯(lián)想,她帶給人們更多的我想還是她那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人生態(tài)度和樸實無華,坦率真摯的生活作風吧。祝福吧,為簡·愛祝福,為簡·愛終于得到了她的幸福而祝福吧;祝福吧,為自己祝福,為自己能住在這樣一個幸福的空間而祝福吧。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八

童年是什么?是一串閃閃發(fā)光的珍珠,珍珠里積累著歡樂;童年時是一個棒棒糖,棒棒糖充滿著甜蜜;童年是一只小船,飄在海里蕩啊——蕩,蕩到了一個歡樂的世界;童年時多姿多彩的,就像天上的星星,每一顆都有屬于自我的回憶。

每個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樣的,它們都值得回憶,值得珍惜。而高爾基的卻不一樣,就拿《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當是他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有人說:“環(huán)境能夠造就一個人,也能夠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huán)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污穢的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博愛的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污染。反而變得開闊,也許這就是成功的秘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永遠堅強、正直自信!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九

《家》這本書生動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覺醒忽然封建勢力的沒落,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覺新是這部小說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由于他處在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義”。他與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但是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們作主的。他的父親為他做了親,他沒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親為他安排的一切。雖然他的內(nèi)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說一個“不”字。而后他與妻子瑞鈺成了親。祖父死后,陳姨太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鈺在家生孩子,叫覺新送她到城外去。這事對覺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他還是接受了,結(jié)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為他,郁郁寡歡而死。然而對于這一切悲劇的發(fā)生,他無力反抗,甘愿繼續(xù)痛苦地過著“舊式”的生活。

小說中的另一個典型角色覺慧,覺新的弟弟,卻有著與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說典型地塑造了覺慧這個大膽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積極參加了學生聯(lián)合會組織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動,猛烈抨擊封建家庭。在婚姻問題上,他敢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對于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于大膽反抗。最后,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

《家》還重點描寫了幾個有著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鳴鳳和瑞玨。這三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玨賢慧,鳴鳳善良卻柔中有剛;她們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但她們的悲劇結(jié)局卻是相同的。作品通過對這幾位女子悲劇遭際的描寫,進一步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小、無辜、善良的人們的迫害,強化了全書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體現(xiàn)了巴金創(chuàng)作成就和風格的優(yōu)秀作品,它充分顯示出了巴金在現(xiàn)代文學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

巴金是我非常喜愛的一位作家,我讀過巴金的很多書,在他的眾多作品當中,《家》給我的印象頗為深刻。

《家》寫出了高府中一代年輕人的悲劇,一個時代的悲劇。同時,也寫出了在高府的底層,人們正在或先或后的覺醒。地火在緩緩然而持續(xù)地燃燒。如果說大哥高覺新并未覺悟新生的話,那么二哥高覺民在抗婚上已有了由“民”自主的覺悟。

三弟高覺慧更如一團火,為高府后院帶入了光明。小說以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的生活內(nèi)幕,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朽,控訴了舊禮教、舊勢力罪惡,鼓舞知識青年反抗封建禮教、追求光明幸福,在至今,仍有反封建的重大意義。

《家》,在語言應用上,更是彰顯了巴金作為杰出的語言大師的功力。語言運用得簡潔生動,流暢奔放,帶著作者濃烈的感情色彩,突顯了其獨特的風格,讓讀者在領略人物命運時,一同體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樂。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一

在初一以來,我們接觸了大量的文言文。在我眼中,文言文是一種讓我想“哭天喊地”的文種——它需要我們背誦理解幾百幾千年以前的文字。但才學的《莊子兩篇》卻讓我有種想讀下去的欲望。於是我買了《莊子淺說》。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名著,但這本書讓我進一步瞭解了莊子這個人。

整本書都是作者的解說與《莊子》中的文章相結(jié)合的,所以不會有什么看不懂的,反而讓我對莊子能有更深的認識。陳鼓應的這本書雖然薄薄的,但卻勝過那些厚的能砸死人的所謂解說。

在一個混亂的社會里,莊子為人們設計了自處之道。在他所建構(gòu)的價值世界里,沒有任何的勾心斗角,我們可以自得地享受美好的世界。

孔子的學說讓我們在太平盛世中悠然自得,但莊子卻教我們?nèi)绾卧趤y世中生存——不求名利,只求心中的自得。

這本書分為“生活篇”“生死篇”“思想篇”三部分。從“生活篇”中,我瞭解到了莊子的生活十分艱苦,但他卻怡然自得。我很好奇他是如何生活下去的,很快,陳鼓應給了我__——莊子把物質(zhì)生活的需求降到最低的程度,而致力於提升精神生活。

在生活態(tài)度上,莊子是順其自然的。他不會算計別人,而是以一種淡然的心態(tài)來看待事物,正如《惠子相梁》中莊子的所為。所以理所當然的,老莊也不沉迷於官名仕途,《逍遙游》也是一種寫照。

老莊對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莊周的蝴蝶夢也表達了莊子對死的看法。對于他來說,死,無所畏懼。因為死只是你“從大地上來,又回到土里”的一種形式。對于死,莊子培養(yǎng)的是一種灑脫的態(tài)度。莊子說“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庇纱丝芍f子的生死觀念并不是消極或出世的,而是一種超然的灑脫。

讀了《莊子淺說》,我對莊子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我知道我的認識不過是一些小皮毛,不過,即使如此,我對老莊的敬意也只增不減。

千年之后,我再度捧起《莊子》,細細品讀,仿佛莊子就站在我身旁,淡然,灑脫。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二

《莊子秋水》中,秋水時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順流東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興嘆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無遺。

滿招損,謙受益。勿以己之長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須知五岳之外,別有他山之尊,我們應該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學習態(tài)度,只有這樣,人生之旅才能受益無窮。

滿招損,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環(huán)境里,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主觀片面的認識,使河伯過于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如果河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tài),那么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多么悲哀啊。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不能為自己取得的一點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只有不斷地學好專業(yè)課程,多看一些有意義的好書,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嘆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人生,要經(jīng)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見識而自滿自足。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煹膶W習態(tài)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舟車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處一焉。相對于宇宙萬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個人所作所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知識多么淵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只有保持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求學人生,才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

在今天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年代,認識自身的有限,更加謙虛、勤奮地學習,尤為重要。進入了大學,并不代表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人才造就未來,社會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會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堅持,每日的進步,用知識豐富自己,提高個人修養(yǎng)。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三

莊子名周,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著有《莊子》一書,又名《南華經(jīng)》,為道家的經(jīng)典。

在閱讀《莊子》這本書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它的浪漫主義色彩,其文想象力豐富,文風汪洋恣肆。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層出不窮的奇妙比喻,豐富奇特的想象,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其文《逍遙游》表現(xiàn)尤為突出,“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本渲畜w現(xiàn)了作者那種超然的`想象力。也許作者也想成為鯤鵬可以遨游于天際,無拘無束超然物外,擁有絕對自由,不受現(xiàn)實的羈絆。

《莊子》一文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學作品,文學價值非常高。后人在思想、文學風格、文章體制,寫作技巧都受到了《莊子》的影響。如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曹雪芹等都受其影響,可見影響之大。

探其思想觀點多以老子為依附但有所發(fā)展,主張“無為”“無用”“順其自然”,反對人為:又從其相對主義出發(fā),否定客觀事物差別。對儒學多有詆毀,對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作出激烈的抨擊,卻又采取逃避現(xiàn)實,逍遙自得的態(tài)度??雌涓词怯僧敃r的社會背景所決定。戰(zhàn)國時期社會動蕩,各國階級矛盾尖銳,互相兼并也更加激烈,思想家都在盡力解決當前的問題。而莊子無力改變這種現(xiàn)象雖然進行了激烈的抨擊但也只能逃避現(xiàn)實。

《莊子》一書從文學角度來看不失為一部經(jīng)典,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微薄感受,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莊子》生死小感。

初讀《莊子》,欣賞老莊的睿智;又讀《莊子》,感慨老莊的逍遙淡定;再讀《莊子》,更被老莊的笑對生死而折服。

莊子說:“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

”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奧秘的人,沒有覺得擁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覺得死亡來臨有多么可怕。

真正的君子對生死的態(tài)度從來是不刻意的,不追問自己從哪里來,也不擔憂自己往哪里去。

因為,生和死只不過是一個生命形態(tài)的變化。

莊子妻子去世的時候,鼓盆而歌,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

莊子說,古之真人不悅生也不畏死,不要覺得:生命在擁有的時候,有多么多么可喜,死亡來臨的時候,有多么多么可怕。

這樣的態(tài)度,說起來瀟灑,但是貫穿到每一個凡人的生命中,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笑談生死呢?《列御寇》篇記莊子將死時的一段話說:“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

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廓,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濟送,吾葬具豈不備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鳥鳶之食夫子也。

”莊子曰:“在上為鳥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生死變遷在一般人看來是相當嚴重的,但莊子說來卻淡似春夢,了然無痕。

對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輕淡,所以對于妻子之死,他就“箕踞鼓盆而歌了”。

莊子視死生變遷,不過如春秋冬夏四時變遷而已,于自然的變化是不可抗拒無以逃避的,只有順從依隨,才是人間至道。

我們借此而說莊子是達生主義者。

他是無生無死與天地為一體的,他是上與天地主宰同游,下與看破生死不分始終的人為友的,他是視死生為一化的。

所以妻子死而歌,已死不哀。

我們除了順其自然,不要把生死看得太重,節(jié)哀自便之外,還能做什么呢?可茫茫紅塵中,有幾人能做到和莊子那樣呢?人的身體、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傳承。

對莊子來講,思想的傳承遠遠勝于一個生命。

這就是莊子對于生和死這個形態(tài)的一種感悟。

當代社會,人的壽命得以延長,已經(jīng)遠遠勝于遠古。

但是,在心理上,對于死亡的畏懼,對于生命的留戀也遠遠超乎從前。

應該說,在今人的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隱私,有太多太多的牽絆,有太多太多讓人閉不上眼睛的事情在心頭糾纏。

但是,莊子講了很多關于自己的、親人的、朋友的生死故事,他對生死的看法與今人全然不同。

在他已經(jīng)穿越的這個生命中,他看重的是火光,而不是柴火的長度。

人生的事跡是可以寫下來的,但每一個人的判讀又是各不相同的。

莊子在《養(yǎng)生主》篇里有這樣一句話,說:“脂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油脂。

在柴火上燃燒,油脂燒完了,柴火燃盡了,但是火卻可以傳續(xù)下去,沒有窮盡的時候。

人的身體、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傳承。

對莊子來講,思想的傳承遠遠勝于一個生命。

這就是莊子對于生和死這個形態(tài)的一種感悟。

道家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深入到人的心靈深處,從自然中尋找一條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

把人生從一切無法消除的痛苦和災難中拯救出來,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獲得一種寧靜的自由和圣潔的心境。

莊子是隱士,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隱者。

他的退隱不單單是為了規(guī)避無法改變的罪惡現(xiàn)實,也不僅僅是為了避免為虎作倀、助紂為虐,更重要的是為了尋求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精神自由。

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往往以"消極"、"厭世"等詞匯來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學,其實這里有一些誤解。

只要我們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學之中去看一看,就不會草率地使用"消極"、"厭世"等詞匯了只要開始接觸莊子,你便會不自主地神往于他所開辟的思想園地。

在那里,沒有“攖人之心”的陳規(guī),沒有疲憊的奔波,也沒有恐怖的空虛,更沒有壓迫的痛苦。

凡是糾纏于現(xiàn)代人心中那些引起不安情緒的因素,全都在莊子的價值系統(tǒng)中煙消云散。

他揚棄世人的拖累,強調(diào)生活的樸質(zhì)。

蔑視人身的偶像,夸示個性的張揚,否定神鬼的權(quán)威??總之,接近他時便會感到釋然,在他年開創(chuàng)的世界中,心情永遠是那么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其實在你的內(nèi)心中都會不經(jīng)意的流露,你的心態(tài)會決定你以后的生活,是幸福還是奔波,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quán)利,生命應該有所堅持,而生存可以隨遇而安的,當你有這種境界的時候,你就不會為生活的一些小事去煩惱。

看見我們可以活下去的那個希望,其實我們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真正做到樂生,做到順應,做到當下的'快樂,活好每分每秒。

真正到生死大限來臨的時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對死亡說:我此生無憾。

《老子》讀后感“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

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

關于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

根據(jù)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

“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于掌故,熟于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并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fā)生爭奪王位的內(nèi)戰(zhàn),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

王子朝殺悼王自立。

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

這次內(nèi)戰(zhàn)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

于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

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fā)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zhuǎn)變,由守禮轉(zhuǎn)向反禮。

老子由于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quán)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后來,他西行去秦國。

經(jīng)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

于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

相傳老子出關時,騎著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

《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

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后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jīng)》。

現(xiàn)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zhàn)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yún)s是屬于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后人作了許多注解。

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

下面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

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

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tǒng)治著,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

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

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

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

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

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第一章》)這就老子認為,道產(chǎn)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yǎng)著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

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四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zhàn)國中期哲學家,莊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漢族,宋國(今河南商丘)人。做過宋國地方漆園吏。莊子是我國先秦(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后裔,后因亂遷至宋國蒙,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

實經(jīng)過長期交融激蕩,經(jīng)漢代學者整理相關材料,方才編定。《莊子》又名《南華經(jīng)》。莊子一生及其作品《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而《莊子》全書精髓是《逍遙游》,其《逍遙游》一開始就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游”的狀態(tài)。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且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fā)乎自然,莊子于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于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莊子去“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莊子雖然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困難難解,如之奈何?學學莊子吧!順其自然對解決事情有時會有一定的作用哦!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五

莊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他的《莊子》以及《莊子讀書心得體會》是我多年來一直喜歡閱讀的作品。通過讀莊子的書籍,我獲得了許多關于人生、自由、自我認知等方面的心得體會。下面將以五段式的連貫結(jié)構(gòu),分享我在讀莊子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收獲。

第一段:順其自然,活出真我。

莊子的著作中,強調(diào)了自然狀態(tài)的重要性,他認為世界的運行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而人們應當順應這種自然的狀態(tài)。這就要求我們從瑣碎的自我限制中解放出來,追求真我。在閱讀莊子的書籍過程中,我深深領悟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過去、未來都無法左右,我們唯一能夠掌握的就是現(xiàn)在這一刻。只有在接納現(xiàn)實的同時,我們才能夠真正領悟到自己內(nèi)在的價值所在。

第二段:去障除障,尋求內(nèi)心平靜。

莊子的理論主張“在有為的世界里,尋求無為的狀態(tài)”,他認為人們應當去掉一切的顧慮和束縛,才能夠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通過閱讀莊子的著作,我明白了內(nèi)心的平靜并非來自于物質(zhì)的追求,而是來自于對自我的理解和調(diào)整。只有當我們能夠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主動去尋找解決方案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心靈的安寧與舒適。

第三段:保持心靈的自由,不受世俗的束縛。

莊子的主張深深地觸動了我對于自由與束縛的理解。他認為,現(xiàn)實世界中的許多規(guī)則與習俗只是浮云,被束縛于這些東西之中無疑是一種枷鎖。通過莊子的書籍,我開始反思自己對于成功、金錢、社會評價等方面的觀念。我意識到,這些都是世俗的東西,真正的自由來自于內(nèi)心的認同和對于內(nèi)在世界的探索。

第四段:虛無若虛實,自在若自在。

莊子的寫作風格十分富有哲學思考,他以夸張、諷刺的手法表達了對于人生的獨特見解。通過閱讀他的書籍,我明白了虛無可能又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只有當我們將心境放空,去接納一切,才能夠真正的自在自在。莊子的文字啟發(fā)了我的思維模式,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幫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義。

第五段:追求科學與哲學的平衡。

通過莊子的書籍,我對科學和哲學兩個領域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莊子主張要追求科學的認識,但同時也強調(diào)了哲學的方向。他認為,科學只是解釋現(xiàn)象的一種方法,而哲學則試圖探究更深層次的真理。這讓我明白了科學與哲學在人類思考中的相互促進關系,只有在科學和哲學兩方面的追求中尋找平衡,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這個世界,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意義。

總結(jié):

通過閱讀莊子的著作,我對于人生、自由、自我認知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莊子的思想啟發(fā)了我重新審視人生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幫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義。通過他的文字,我學會了順其自然、去除內(nèi)心的束縛、保持心靈的自由和追求科學和哲學的平衡。這些心得體會在我日常生活中指引著我,讓我更加從容地面對人生的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莊子的著作在我人生的旅途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我會繼續(xù)努力深入研讀莊子的哲學思想,豐富自己的生命閱歷。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六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人們把孔子稱為“圣人”,稱莊子為“神人”。接下來本站小編給你整理了莊子讀書。

歡迎大家的閱讀。

借助于《百家講壇》的神力,沉寂了很長時間的莊子也終于開始風光起來,他的人生哲學也變得流行起來。什么“逍遙游于物外,”什么“無為,無功,無名”,追求絕對的自由精神。等等??墒俏覀円膊灰浟?,莊子也是犬儒主義的創(chuàng)造人,莊子的“自由精神”混合而顯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國倡導莊子精神實在不是時候。

《莊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為大家公認,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絕,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我要補充的是:《莊子》中還有大量言論,體現(xiàn)了一種非常糟糕的駝鳥智慧和烏龜哲學。莊子一方面大罵世俗,一方面又反復說要“不譴是非而與世俗外”,也就是說,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無條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處,一方面大談“不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誡人們要“與物周游”,“與物為春”,莊子一方面是大膽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又奉行“識時務者為俊杰”的現(xiàn)實主義策略。莊子的想像更多地體現(xiàn)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實際行為上卻認同價值顛倒的現(xiàn)實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觸及實際的“神游”而已。其實這看似矛盾的兩個方面的結(jié)合才是完整的莊子,它們共同組成了人生態(tài)度。

所謂“犬儒主義”,指的是個體與社會之間的一種畸形關系。犬儒主義誕生于公元5世紀的希臘,它指一種對文化價值的對抗精神,一種深刻的懷疑,它認為世界是不值得嚴肅對待的,不妨游戲。到了現(xiàn)代,犬儒主義的含義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是對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絕的態(tài)度沒有變,犬儒主義雖然對現(xiàn)實不滿,但是又拒絕參與社會世界,或遁入孤獨和內(nèi)閉,或轉(zhuǎn)向任誕的審美主義,而其骨子里則是虛無主義。他們對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離意識,但是卻不敢或不愿與之正面對抗,而以一種嬉笑怒罵、冷嘲熱諷的處理態(tài)度來曲折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妥協(xié)混合的矛盾立場。

犬儒主義不僅僅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的黑暗,或者現(xiàn)實世界中道德的顛倒和價值的真空狀態(tài),更是人們對于這種顛倒和真空狀態(tài)的麻木,接受乃至積極認同,犬儒主義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堅持起碼的是非美丑觀念,不但對現(xiàn)實不抱希望,而且對未來也不抱希望。犬儒主義的核心是懷疑一切,不但懷疑現(xiàn)實,而且也懷疑改變現(xiàn)實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犬儒主義是一種深刻的虛無主義。這種虛無主義有可能現(xiàn)為死氣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現(xiàn)為裝瘋賣傻,裝神弄鬼。犬儒主義常常出現(xiàn)在社會黑暗,絕望感彌漫的歷史時期,這個時候的突出特點是現(xiàn)實世界的無奈和想像世界的高蹈,兩者相互強化。

無意中在書攤買了于丹莊子心得一書,讀來感到相當有趣,覺得很舒服。那是一個遙遠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只一種難以理解的豁達。他包容萬千,將一切化為烏有。有人說年輕人讀了于丹莊子心得會受到不求上進的影響,但在我認為恰恰相反,其實莊子里面的精神,在今天這個社會,很多人都需要。這是需要你辨證的去感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嘛。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戰(zhàn)國時代宋國蒙人,曾任蒙之漆園吏。貧而樂道,不慕富貴。他是莊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莊子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jīng))闡發(fā)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fā)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對后世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莊子共三十三篇,分“內(nèi)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nèi)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復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后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但是我認為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覺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悟結(jié)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主語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p>

覺悟是一個佛家語。用現(xiàn)在的話就是“看見我的心”。我曾經(jīng)覺得“覺”很重要,但是看過書之后反而覺得“悟”更為重要?!拔颉辈攀侨松械慕?jīng)歷。當我80歲時,回想這一生的點點滴滴,時光流逝,腦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還是一個過程。但是他是我的經(jīng)歷,我的積累。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而“覺”是瞬間,好像一點過程都沒有。有些不勞而獲的意思。

同樣在我的工作中也應該多“悟”而不是“覺”。只有在工作中積累經(jīng)驗,才能有機會或是有資本“覺”的。古人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蓖瑯樱艺J為“覺”是在“悟”的基礎上的。不論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才可以成功的。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人們把孔子稱為“圣人”,稱莊子為“神人”。之前看過于丹的《論語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閱讀了于丹《莊子》心得。最初知道莊子,是從一首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雖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覺得詩句挺特別。后來知道莊子寫了逍遙游,逍遙游代表了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對世俗社會的功名利祿及自己的舍棄。

如果說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莊子就是道家的化身。莊子留給我們的,是他那些充滿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莊子的文章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為,經(jīng)常令人瞠目結(jié)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他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莊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他的《逍遙游》。

莊子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雖是一個幽默而有涵養(yǎng)的人,但并不是一個衣食無憂的人,他貧窮到極點,處處求人,等米下鍋德地步。

在于丹《莊子心得》里,我很喜歡“境界有大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世間的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世間的小,也同樣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因為真正的大小不僅在眼界之中,還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個太大的葫蘆,惠子因為“其堅不能自舉”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認為它沒用,莊子卻說;你怎么就認定它非要剖開當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將可以抗凍的家傳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凍傷,而世代漂洗為生;有人卻高價買了此秘方使吳國兵士不被凍傷在向越國發(fā)起的水戰(zhàn)中大獲全勝,而裂地封候身價倍增。

所以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規(guī)地去判斷事物地價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價值。

順應外界,與外界相處要通達,而內(nèi)心又要有所堅持,這樣才能在復雜社會中不迷失自己。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七

最初聽說莊子,是來自于那首“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只覺得詩句好美,關于詩中人,卻還不曾有什么認識。后來漸漸長大,從最初的《逍遙游》到后來的去讀《莊子》,不敢說能夠了解圣人心中意,但總歸,能從圣人對人生的豁達中淺顯的學習一二。初讀《莊子》,欣賞老莊的睿智;又讀《莊子》,感慨老莊的逍遙淡定;再讀《莊子》,更被老莊的笑對生死而折服。

莊子對于生死的豁達,自然是與他“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分不開的,他認為每個人都是“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既然如此,面對生死,我們又何必抗爭,除了順其自然,節(jié)哀順變,又能做些什么呢?然而縱觀我們的社會,卻少有人能有這樣的坦然。

于丹曾經(jīng)說過: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貧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而莊子,無疑是在精神上極其富有的。人的身體、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傳承。對莊子來講,思想的傳承遠遠勝于一個生命。這就是莊子對于生和死這個形態(tài)的一種感悟。當代社會,人的壽命得以延長,已經(jīng)遠遠勝于遠古。但是,在心理上,對于死亡的畏懼,對于生命的留戀也遠遠超乎從前。應該說,在今人的生活里,有太多的隱私,有太多的牽絆,有太多讓人閉不上眼睛的事情在心頭糾纏。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在功名利祿的路上走得太遠,以至于都忘了自己內(nèi)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快樂,心靈的快樂,心靈的閑適放松。這些離我們太遠了!如今媒介如此發(fā)達,資訊如此快速,科學給了我們無窮力量的時代,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人的人格在今天更健康,更明朗。也許,我們在心智上的殘缺更多了。

人有肢體上的殘疾,也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殘疾,我們之所以看不到心理上的殘缺,那是因為心理上的殘缺,不像身體上的殘疾那么容易被人看見。這種殘缺有可能是在某一個偶然的情況下自己犯的一個錯誤,也有可能是在某種時刻自己受到的一個打擊,從此不知不覺就積淀下一種毛病。

所以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規(guī)地去判斷事物的價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價值。順應外界,與外界相處要通達,而內(nèi)心又要有所堅持,這樣才能在復雜社會中不迷失自己。大智慧者,永遠不教給我們小技巧,莊子教給我們的是境界和眼光。莊子“逍遙游”里的境界,我們心向往之。但是,這種完整地看待一個事物地眼光,我們真正了然于心了嗎?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眼光,你也會抓住從你眼前走過的每一個機遇。

讀過此書,讓人在不經(jīng)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隨了身心的成長,滿足了心與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于己于人,無論你在何種崗位上,環(huán)境只是一種需要你去順應的外在世界,卻需要你堅持自己內(nèi)心的秉性而不隨波逐流,并讓自己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fā)到最佳狀態(tài),那何嘗不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功;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你充當?shù)娜魏我粋€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對,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時,我們可以無怨無悔,因為我們已經(jīng)盡心盡力。

“莊子把真正了解自己內(nèi)心的人叫善養(yǎng)生者?!币孕臑殓R,才可看清現(xiàn)狀,聯(lián)系過去,看到未來。“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閉上目,靜靜的,我問我自己的心,你曾經(jīng)有過什么樣的夢,怎樣努力過?你心里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的一幅畫卷?“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奈何?!倍蒙嬷B的人,不會花時間在不該當?shù)氖虑樯?,不會因為?zhí)拗、較勁追逐不可能實現(xiàn)的目標。于丹老師說,為了娶絕色女子,為了虛榮嫁給富商,離開了愛情,于是此生與他(她)錯過了;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一撮米,結(jié)果猴子給逮著了?!皢始河谖铮杂谒?,謂倒置之民?!睂⒀矍暗睦婧妥约旱男姆珠_,以心為鏡照見自己,再去思索問題,我看到了前面的清朗?!耙粋€人的心態(tài),決定他的生活狀態(tài)?!鼻液玫男膽B(tài),比生活中好的技巧和技藝重要,像運動員往往場上顯不出場下的好成績;搭在板凳上的板條我可以輕易走過,但橫到懸崖上就我就卻步了。靜心達而見心,心能“以天合天”,能以一顆清明的心,以規(guī)律迎合規(guī)律,忘利忘名忘我,做事做人都會游刃有余,做得更好。

書禪明了一種“道法自然”的生命狀態(tài),以真求真,以真發(fā)現(xiàn)真,“大道合乎自然”是莊子所有理論的核心?!按蟮篮虾踝匀弧保皇侨藗兤匠嗾氯×x的無為、懈怠、隱世避事,“大道合乎自然”我們才能最后獲到大自然里“和緩的凝聚力”。天地運行,萬物更迭,四時有序,生生不息,正是天地間有著一股和緩的凝聚力。大圣大哲,能聚賢納士傳授至理,是他們不可或缺地擁有和緩的凝聚力。中華民族五千年泱泱大國,骨子里就是有著一股和緩的凝聚力,團結(jié)共濟和諧發(fā)展,在大浪淘沙的歷史長河里不息不滅?!昂途彽哪哿Α?,讓我們的心恒久澄靜清明,精神有了足夠的強大,便能找到自己心的大道。

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往往以"消極"、"厭世"等詞匯來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學,其實這里有一些誤解。只要我們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學之中去看一看,就不會草率地使用"消極"、"厭世"等詞匯了。只要開始接觸莊子,你便會不自主地神往于他所開辟的思想園地。在那里,沒有“攖人之心”的陳規(guī),沒有疲憊的奔波,也沒有恐怖的空虛,更沒有壓迫的痛苦。凡是糾纏于現(xiàn)代人心中那些引起不安情緒的因素,全都在莊子的價值系統(tǒng)中煙消云散。他揚棄世人的拖累,強調(diào)生活的樸質(zhì)。蔑視人身的偶像,夸示個性的張揚,否定神鬼的權(quán)威??總之,接近他時便會感到釋然,在他年開創(chuàng)的世界中,心情永遠是那么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燒,油脂燒完了,柴火燃盡了,但是火卻可以傳續(xù)下去,沒有窮盡的時候。人的身體、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傳承。對莊子來講,思想的傳承遠遠勝于一個生命。這就是莊子對于生和死這個形態(tài)的一種感悟。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間,我們每個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每個人的生命都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的命運也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其實在你的內(nèi)心中都會不經(jīng)意的流露,你的心態(tài)會決定你以后的生活,是幸福還是奔波,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quán)利,生命應該有所堅持,而生存可以隨遇而安的,當你有這種境界的時候,你就不會為生活的一些小事去煩惱。生活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煩惱,用一棵平靜的心去生活去面對發(fā)生在身上的不幸,換中心態(tài)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不幸也是一種美。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八

《莊子秋水》中,秋水時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順流東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興嘆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無遺。

滿招損,謙受益。勿以己之長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須知五岳之外,別有他山之尊,我們應該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學習態(tài)度,只有這樣,人生之旅才能受益無窮。

滿招損,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環(huán)境里,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主觀片面的認識,使河伯過于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如果河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tài),那么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多么悲哀啊。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不能為自己取得的一點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只有不斷地學好專業(yè)課程,多看一些有意義的好書,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嘆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人生,要經(jīng)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見識而自滿自足。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煹膶W習態(tài)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舟車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處一焉。相對于宇宙萬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個人所作所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知識多么淵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只有保持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求學人生,才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

在今天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年代,認識自身的有限,更加謙虛、勤奮地學習,尤為重要。進入了大學,并不代表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人才造就未來,社會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會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堅持,每日的進步,用知識豐富自己,提高個人修養(yǎng)。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一個自滿的人,是不會知禮,知義的。懂的自謙,才會明白禮義廉恥。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九

style="color:#125b86">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人們把孔子稱為“圣人”,稱莊子為“神人”。記得在我的大學時代,博學多才的中古文學老師最喜歡講的也是莊子的作品,在學校組織了我們集體看過于丹的論語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閱讀了于丹莊子心得。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戰(zhàn)國時代宋國蒙人,曾任蒙之漆園吏。貧而樂道,不慕富貴。于丹莊子心得讀后感。他是莊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莊子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

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jīng))闡發(fā)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fā)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對后世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莊子共三十三篇,分“內(nèi)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nèi)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復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后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于丹莊子心得讀后感。

于丹莊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結(jié)合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象,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這種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遙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種精神生活,靈魂生活,是一種“無”的境界,“歸零”的境界,需要不斷反觀內(nèi)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而且更需要時間,因為“悟”本身是一個過程。

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們就會逐漸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沒有大境界的指引,我們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擾,在社會中被五顏六色,紛紛紜紜的表面現(xiàn)象所惑,不知不覺地浪費我們寶貴的生命。

于丹用內(nèi)心、自然流露的語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并用那些虛擬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詮釋著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寬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規(guī)則,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nèi)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tài)和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

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教我們要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態(tài),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種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讀過此書,讓人在不經(jīng)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隨了身心的成長,滿足了心與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于己于人,無論你在何種崗位上,環(huán)境只是一種需要你去順應的外在世界,卻需要你堅持自己內(nèi)心的秉性而不隨波逐流,并讓自己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fā)到最佳狀態(tài),那何嘗不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功;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你充當?shù)娜魏我粋€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對,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時,我們可以無怨無悔,因為我們已經(jīng)盡心盡力。作為一名教師,更是如此,我們的快樂,就是可以從孩子們一雙雙清澈的眸子里,看見他們對你的喜愛,夫復何求!

經(jīng)典著作莊子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二十

莊子那本書買回來擱在那里半年了,也沒有看過,因為我和同事們在地攤上轉(zhuǎn)的的時候,一位同事買了本史記,因為這個代表了文化人的象征。但是,我買了本莊子,可能是附庸風雅吧。

莊子這本書放在那里半年沒看過,他在哪里靜靜的躺著,可能是在睡覺,彌散在一種逍遙的氛圍中。也可能在等待著,等待懂他的人出現(xiàn)。

翻看莊子這本書看的時候,第一個感覺特別難懂,本來我對古文就不懂,再加上每一行里面冒出些生僻字,可以說是難上加難,沒文化真可怕的寫照浮現(xiàn)在臉上。再就是他的意義特別難理解,對于我,通過解釋加譯文依然領略不了其要旨。但是,有時候也能讀上幾句可以說只能認識字的幾句話,感覺又是朗朗上口,字字珠璣,就是說一句話,一個字,都閃現(xiàn)著智慧的光芒,有時候看到的,似乎還有自己生活的影子,立即有種羞愧的感覺。

莊子的精神很博大,說實話嚴格領會莊子的意義更是難上加難,莊子的思想似乎在天邊飄蕩,而自己就好像是井底之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們每個人也許在這社會上拼搏,成功也罷,失敗也罷,但是,缺忘掉了一件事情,我來到這個社會上是干什么的,漫無目的,似乎也在飄蕩,但是,不知道怎么飄蕩,不知道飄到那里去,這件事情應該誰都解決不了,只能是扣住心扉問自己。自己連自己想做啥都不知道,還能問出什么。

莊子的思想飄逸峻異,并沒有說明我們該怎么做,不像孔子。但是,感覺到是要讓人站到一個特別高的高度看問題,我們在物理學的坐標常常是地球,但是,莊子的坐標可能定在了太空。讓人感覺坐在太空中看一切事物的流動。

莊子的思想可以說很難解讀,只能慢慢的從中一遍一遍體會,有些小說看一遍就算完了,但是,莊子的小說感覺到看幾十遍都閑少,莊子指明了大道,讓人呆滯的思想有似乎變得有了點火光,我們中國人在20__多年前就有了這種思想,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莊子的思想很博大,歷史學家可以通過莊子的思想來看待歷史,政治學家可以通過莊子的思想來審視政治,商人還可以通過莊子的思想來經(jīng)商。對于老百姓的我來說,還能從莊子的思想里面得到什么東西,估計可能就是不斷的審視自己,把自己的所有不良的東西剔除。

沒有一個精神基礎,感覺到有時候就漫無目的,茫然失措,就像是隨風而搖擺的樹葉,不淡定。我覺得是最最失敗的地方,也不是說做出什么大事,就是沒有一個思想基礎,可能那個目標是虛無的,指導我們的只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沒有一個切合自己實用的方向和目標,有可能就是真的空虛一場,夢一場。

不斷的重新認識自己,不斷的改變自己,讓自己能趕上這個社會前進的步伐,社會就這個樣子,他是一種存在,不能因為我們的喜好而改變,他在不斷的變化,如果有錯,也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就是社會的一份子。不行崖異之事。

讀了莊子,感覺到連莊子的門都沒有進去,只能是不斷的在生活中體會,如果沒有豐富的社會生活,如果不從生活中體悟,莊子這本書,真的很難領略其真。當然了,還要不斷的學習,凝練,不能荒廢人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806358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