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手工小魚教案(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14:59:04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模板13篇)
時間:2023-12-07 14:59:04     小編:JQ文豪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掌握教學進度和安排時間。教案的編寫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進度的合理性。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實用的教案,希望能給大家?guī)韱⑹尽?/p>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一

1、教會幼兒粘合、滾筒的方法。

2、學習添畫熊貓的五官,意愿裝飾熊貓的衣服。

3、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手工制作的能力。

幼兒用書、剪刀、固體膠。

1、組織幼兒上課,教師介紹就今天學習的內容。

2、教師出示自制的玩具——熊貓。

3、教師提問幼兒,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這是什么小動物的玩具?喜不喜歡呢?

4、教師分發(fā)幼兒用書、剪刀和固體膠一人一份。

5、教師教幼兒做玩具

(1)教師引導幼兒按實線剪下黑色紙條。

(2)將黑色紙條卷成筒,粘合。

(3)將白色的紙條上添畫出熊貓的五官。

(4)將白色的紙卷起,留出上半段,在虛線處抹上固體膠,修剪處熊貓的耳朵。

(5)幼兒將熊貓的頭和身體粘合起來。

(6)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裝飾熊貓的衣服。

6、展示幼兒作品。

7、教師對本活動作小結。

組織幼兒到室外開展游戲——熊貓滾滾。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二

1、引導幼兒學習、體驗美工及合作的快樂,并愿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2、能運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及方式進行操作與參與。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及分工協(xié)作的能力。

1、課件:昆蟲圖片

2、廢舊材料-白紙、毛線、海棉、油光紙、皺紋紙、盤子、大碗面盒等

1、課件演示:幼兒觀看昆蟲圖片,自由的進行交流。提問:剛才看到了什么蟲子?它長得什么樣?喜歡吃什么?喜歡做什么?請幼兒學一學,并與同伴交流經(jīng)驗和認識。帶幼兒進入“昆蟲舞會”。

2、這個舞會需要需要什么?幼兒自由分組:蟲子制作組、食物制作組、舞臺布置組。

3、幼兒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領取材料,分工制作,教師觀察、指導、幫助。

4、“昆蟲舞會”。播放音樂,幼兒根據(jù)音樂拿著自己的作品參加舞會,模仿各種小蟲子, 自由的吃食物,跳舞,開心的玩,同時展示自己作品。

5、幼兒間互評作品情況。

6、幼兒整理場地,可將作品擺放到表演區(qū)。

活動延伸

可以繼續(xù)激發(fā)幼兒探索各種蟲子的運動方式,學習根據(jù)蟲子的動作創(chuàng)編舞蹈,進行表演。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三

卷紙筒、棕色彩紙、皺紋紙、剪刀、雙面膠、膠水。

用膠水把棕色彩紙粘貼在紙筒上。

在紙筒一端剪一些長短不一的切口。

把切口一端修剪成不規(guī)則的樹枝形狀。

將樹枝向下壓彎。

把深綠色和淺綠色皺紋紙揉成小紙團兒,在紙團兒翹起的邊角上抹上一些膠水使其平整。

把這些小紙團兒粘貼在樹干頂端。

再揉幾顆小一些的紅色小紙團兒,邊角用膠水粘貼平整。

把紅色小紙團兒粘貼在大樹上,一棵結滿果子的蘋果樹就做好了。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四

秋天到了,幼兒園里植物的葉子不斷的發(fā)生著變化。幼兒好問為什么,他們的好奇心很強,在幼兒熱情高漲的時候講解本節(jié)課,讓幼兒體會到大自然無窮的奧秘。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幼兒熱愛秋天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及創(chuàng)造美得能力。

3、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能運用不同形狀的樹葉創(chuàng)造性剪貼出與之有類似的形狀或花紋的物體,體驗制作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能運用不同形狀的樹葉創(chuàng)造性剪貼出與之有類似的形狀或花紋的物體,體驗制作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到幼兒園操場上觀察各種樹葉。

2、收集各種落葉,并用濕布擦干,壓平。

3、卡紙、膠棒、剪刀人手一份。

4、課件,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激情引趣。

1、律動進教室。

2、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我們一起到秋天的樹林里撿樹葉。

3、說說你撿到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它像什么?

二、觀賞課件、感知各種樹葉的特征。

三、教師示范作畫,幼兒欣賞樹葉貼畫。

1、老師也撿了一些樹葉,我想把樹葉變成一只小烏龜。(邊制作邊講解)。

2、你想把樹葉變成什么?

四、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說說你把樹葉變成了什么?

五、樹葉作品展。

六、活動延伸。

讓我們唱著歌到外面去尋找秋天吧!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五

對小朋友來說,秋天的顏色他們還不太清楚,我想通過這次美術活動,提高他們對秋的認識,能用秋天的樹葉進行引導。

1、激發(fā)幼兒對秋天的認識。

2、引導認識秋天的顏色不只一種。(紅,黃,綠)。

3、給他們不同色的樹葉粘成樹。

4、錄音機一臺。

教學重點、難點。

有多彩的葉子在老師畫的樹干上粘成一顆漂亮的樹。

1、畫好的樹干圖幾十張。

2、剪好的五彩葉子,分好。

3、棉簽每人一根,膠水。

幼兒跟著教師在歡快的音樂《秋風起來了》唱起來,提高興趣。

1、講述美麗的秋天,看老師粘的秋天的圖。

2、引一引。

1、先讓幼兒涂樹干的顏色。

2、用棉簽粘上不同顏色的樹葉。

3、鼓勵幼兒大膽的做。

4、展示環(huán)節(jié)。

老師小結:小朋友樹長上樹葉容易嗎?我們是不是要保護好他們呀!從今天起我們一定要愛護好樹木喲。

我們把五彩的樹送給秋天吧,讓我們的秋天更美,更迷人!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六

1、喜歡參與裝飾圣誕樹。

2、在玩玩、樂樂中體驗過圣誕的快樂。

1、繪畫紙-未裝飾的圣誕樹

2、油畫棒,水彩筆。

3、圖片-圣誕樹

一、欣賞圣誕樹

教師引導幼兒一起欣賞圣誕樹。

二、討論圣誕樹

教師:圣誕樹上有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

三、裝飾圣誕樹

教師:我們這兒也有一棵圣誕樹,它想請小朋友來幫它打扮一下,

把另一半圣誕樹也打扮的一樣漂亮。

教師介紹裝圣誕樹,說說它們的名稱,形狀,顏色。

并請小朋友裝飾圣誕數(shù)。

四、分禮物

教師:圣誕樹真漂亮,過圣誕節(jié)要唱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唱歌迎圣誕。

教師:你們唱的歌可真棒,圣誕老人要給你們禮物啦。

幼兒自由選取禮物,分享禮物。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七

秋天到了,幼兒園里植物的葉子不斷的發(fā)生著變化。幼兒好問為什么,他們的好奇心很強,在幼兒熱情高漲的時候講解本節(jié)課,讓幼兒體會到大自然無窮的奧秘。

1、萌發(fā)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幼兒熱愛秋天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及創(chuàng)造美得能力。

3、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能運用不同形狀的樹葉創(chuàng)造性剪貼出與之有類似的形狀或花紋的物體,體驗制作的成就感。

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能運用不同形狀的樹葉創(chuàng)造性剪貼出與之有類似的形狀或花紋的物體,體驗制作的成就感。

1、到幼兒園操場上觀察各種樹葉。

2、收集各種落葉,并用濕布擦干,壓平。

3、卡紙、膠棒、剪刀人手一份。

4、課件,背景圖。

激情引趣

1、律動進教室

2、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我們一起到秋天的樹林里撿樹葉。

3、說說你撿到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它像什么?

觀賞課件、感知各種樹葉的特征

教師示范作畫,幼兒欣賞樹葉貼畫。

1、老師也撿了一些樹葉,我想把樹葉變成一只小烏龜。(邊制作邊講解)

2、你想把樹葉變成什么?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說說你把樹葉變成了什么?

樹葉作品展

活動延伸

讓我們唱著歌到外面去尋找秋天吧!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八

舉起彩帶往上躍。

舉起彩帶往上躍目標:發(fā)展幼兒的跳躍能力。玩法:單數(shù)的幼兒將彩帶舉過頭頂,雙數(shù)的幼兒想辦法用自己的手去碰彩帶,練習跳躍。隨后互換。注意事項:1.只可碰彩帶,不可抓住不放。

美術活動:漂亮的彩帶。

漂亮的彩帶(中班美術)。

淺析奧爾夫音樂課“彩帶舞”

彩虹為什么是弧形彩帶?

彩虹為什么是弧形彩帶?我的作文教學及研究故事系列之二十一彩虹為什么是弧形彩帶?1986年春天,唐山市舉辦“中小學生科技小發(fā)明、小論文作品競賽?!蔽以诎嗌习l(fā)出了號召:希望同學們對...

大班藝術:會跳舞的彩帶。

大班藝術:會跳舞的彩帶活動目標:1、探索發(fā)現(xiàn):彩帶表現(xiàn)的可能性,嘗試畫簡單的舞譜。2、提高身體協(xié)調能力,對合作表演產(chǎn)生興趣。3、體驗飄逸和舞的愉悅。活動準備:1、錄有歡快本民族音樂的磁帶一盤。...

漂亮的彩帶。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九

幼兒從小就喜歡亂撕亂畫,他們把亂撕亂畫作為是一種自由的游戲活動,自己想怎么撕就怎么撕,想怎么畫就怎么畫。手工活動恰恰符合幼兒的天性,反應幼兒的本質,通過手工活動能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客觀事物,促及幼兒思維和肌肉的等方面的發(fā)展。帆船,對于幼兒來說,大都沒有什么印象,這樣可以激發(fā)幼兒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動手能力。

1.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2.培養(yǎng)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的能力。3.鍛煉幼兒小肌肉的活動能力?;顒訙蕚洌?/p>

卡紙等等(老婆,這個東西我就不知道了,你把你的工具都寫上好了)。

引起興趣--觀察討論--設計制作--作品展示--活動延伸。

教師做出劃船的動作,讓幼兒們說出教師在做什么。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在做什么???”幼兒a:“在打架”幼兒b:“在開車”幼兒c:“在劃船”教師:“對呀,小朋友們,老師在劃船呢!有誰見過船嗎?”幼兒們:“沒有見過?!庇^察討論:

教師拿出自己制作的作品——紙船給幼兒們看。

教師:“小朋友們看,這個就是船。有誰能告訴老師,這個船是怎么做的嗎?”

幼兒們:“不知道(或者知道)”

教師:“那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一艘小船呢?”

幼兒們:“想”設計制作:

1.請幼兒們把自己的.材料都準備好。教師拿出與小朋友們一樣的卡片:“大家看這個是什么?。俊庇變簜儯骸斑@是卡片”教師:“對啦我們今天就用這個來做一艘小船好不好?”幼兒們:“好”

2.教師教幼兒們怎么把紙弄好。并且在一旁巡視、指導。

3.在制作過程中,制作比較快的幼兒可以拿給老師看,并且可以讓幼兒做出劃船的動作。并且相互交流相互展示。作品展示:

幼兒們都把自己做出來的船拿出來相互介紹。評選出幾個好的作品加以獎勵。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十

對小朋友來說,秋天的顏色他們還不太清楚,我想通過這次美術活動,提高他們對秋的認識,能用秋天的樹葉進行引導。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秋天的認識。

2.引導認識秋天的顏色不只一種。(紅,黃,綠)。

3.給他們不同色的樹葉粘成樹。

4.錄音機一臺。

教學重點、難點。

有多彩的葉子在老師畫的樹干上粘成一顆漂亮的樹。

活動準備。

1.畫好的樹干圖幾十張。

2.剪好的五彩葉子,分好。

3.棉簽每人一根,膠水。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跟著教師在歡快的音樂《秋風起來了》唱起來,提高興趣。

(二)演示。

1.講述美麗的秋天,看老師粘的秋天的圖。

2.引一引。

(三)美術活動---粘一粘,畫畫。

1.先讓幼兒涂樹干的顏色。

2.用棉簽粘上不同顏色的樹葉。

3.鼓勵幼兒大膽的做。

4.展示環(huán)節(jié)。

老師小結:小朋友樹長上樹葉容易嗎?我們是不是要保護好他們呀!從今天起我們一定要愛護好樹木喲。

(四)結束活動。

我們把五彩的樹送給秋天吧,讓我們的秋天更美,更迷人!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十一

為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情趣和編織技能,結合中一班孩子的手工能力而設計該課程。

活動目標。

1、認識小毛蟲的外形特點。

2、通過編織活動發(fā)展幼兒手眼協(xié)調能力和編織技能。

3、感受手工制作活動過程中的樂趣,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小毛蟲身體的編法。

難點:將黃綠紙條相互進行編織。

材料準備:

范例、作業(yè)紙、剪刀。

活動過程。

課程引入:手指變變變(一根手指頭變成毛毛蟲)。

(一)、出示小毛蟲啟發(fā)引導幼兒觀察小毛蟲的外形特點。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只小毛蟲,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只小毛蟲長得什么樣?

幼:小毛蟲很漂亮,有頭有身體。(頭是圓形的,身體是長的)。

師:仔細觀察一下,小毛蟲的身體有幾種顏色?是怎樣做成的?

幼:兩種(黃色綠色)。小毛蟲的身體是紙折成的。(講解:小毛蟲的身體是由兩種顏色的紙條相互編織而成的,就是將兩條紙條相互纏繞在一起)。

(二)、引導幼兒觀察范例中小毛蟲身體的編織方法。

師:兩種顏色的紙條是怎么纏在一起的?

幼:一點黃一點綠一點黃一點綠的纏在一起。

(三)、教師示范,重點將紙條的編織方式進行解說。

1、將兩條紙條成十字型排列,要一邊長一邊短。

2、將一條紙條以對折的方式折回。(要注意,有顏色的一面在上面)。

3、再將另一條紙條以同樣的方式折回。

4、如此重復至將兩條紙條折完。形成小毛蟲的身體。

為加深幼兒的理解,教師重復示范。

(四)、完成小毛蟲。

小毛蟲的身體完成了,接下來,我們要用剪刀將小毛蟲的頭剪下來,跟剛才完成的身體粘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小毛蟲。(提醒幼兒,在剪的過程中注意到小毛蟲的觸角,要沿著黑色線條,用拿紙的手打著轉來剪)。

老師的小毛蟲完成了,可是只有一只太孤單了,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將你們的小毛蟲也制作出來,來跟我的小毛蟲做好朋友。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的語言能很好的吸引幼兒注意,示范過程,幼兒也能很專心的跟著我的思路走,可以說得出來第一步如何做,第二步如何做,知道毛毛蟲身體是將兩種顏色的紙條相互交叉的折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多數(shù)幼兒不能做到將紙條沿著一個方向折疊,而是一下向前折一下向后折,這樣就導致兩條紙條拉不出毛毛蟲身體的形狀,而形成一個方形小包的樣子。另外,課程中需要使用剪刀,我發(fā)現(xiàn)我班的幼兒對剪刀的使用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的,基本上都能完成,在剪小毛蟲頭部的觸角時,我也提醒了幼兒,不需要剪得特別細致,可以適當?shù)牧粜┌走?,這樣也便于幼兒剪出完整的毛蟲頭。

本節(jié)課教學難點沒有很好的完成,原因大概有兩點:一是幼兒的手工基礎薄弱,特別是在折紙方面;二是我在講解過程中沒有強調折紙的方向性,導致一些幼兒制作過程中的困難。通過對這節(jié)活動課的反思,我意識到,在幼兒手工活動課程中,應當更多的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幼兒手工活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強化訓練,在完成認知、情意的訓練時,也要完成技能方面的訓練。對活動過程中的難點要反復解說并多做示范,讓幼兒掌握難點操作技能。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十二

1、進一步鞏固手工捏塑成型和連接等技能:

2、能根據(jù)情景創(chuàng)作,用自然物進行細節(jié)裝飾。

3、能大膽創(chuàng)作,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1、蘑菇圖片多幅。

2、牙簽、竹片等自然物。

3、陶泥人手一份。

1.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很好,小兔來到森林里采蘑菇??墒悄⒐?jīng)]有了,這下小兔沒有晚飯吃了。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兔吧!

(2)教師m示蘑菇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自由交流蘑菇的形態(tài)和特點。

(3)教師小結:蘑菇像一把撐開的小傘。

2.集體討論、交流蘑菇的.制作方法。

(1)教師:你準備怎么用陶泥來制作蘑菇呢?(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示范:先用手捏一個小碗,然后用一段粗粗的泥條作為蘑菇的柄,連接起來。

(1)幫助部分手部力量較弱的幼兒。

(2)指導幼兒連接蘑菇的面和柄。

(3)用牙簽等自然物在蘑菇面上刻畫花紋,或用泥片裝飾。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互評,教師作點評。

5.玩“給小兔送蘑菇”的游戲,結束活動。

幼兒手工小魚教案篇十三

材料準備:

卷紙筒、棕色彩紙、皺紋紙、剪刀、雙面膠、膠水。

第一步。

用膠水把棕色彩紙粘貼在紙筒上。

第二步。

在紙筒一端剪一些長短不一的切口。

第三步。

把切口一端修剪成不規(guī)則的樹枝形狀。

第四步。

將樹枝向下壓彎。

第五步。

把深綠色和淺綠色皺紋紙揉成小紙團兒,在紙團兒翹起的邊角上抹上一些膠水使其平整。

第六步。

把這些小紙團兒粘貼在樹干頂端。

第七步。

再揉幾顆小一些的紅色小紙團兒,邊角用膠水粘貼平整。

第八步。

把紅色小紙團兒粘貼在大樹上,一棵結滿果子的蘋果樹就做好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9183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