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在編寫教案之前,我們還應該調查和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里有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對大家的教案編寫有所幫助。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一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葹楦?,守節(jié)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p>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靶聥D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背鲩T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卑⒛复蟊?。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九八,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p>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泵饺巳等?,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p>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备寐勚闹写髿g喜。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zhí)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及一詞多義。
2、理清文章結構(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鑒賞人物形象,挖掘悲劇根源。
3、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教學重點】。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教學難點】。
1、品味詩歌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2、體味詩歌的悲劇意蘊。
一.導入。
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家長制等傳統(tǒng)文化的冷漠與殘酷,使無數美麗的愛情成為“牽??椗?,化作“雙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筑就“血淚沈園”!
《上邪》(蒼天啊)一位女子癡迷而摯烈的愛情誓言。(兩漢樂府)。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為誓?!吧綗o陵”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深情奇想,確是“短章中神品”。
滴下釵頭多少淚,沈家園里草猶悲!
南宋年間,愛國詩人陸游因在科場上秉筆直言,抒發(fā)抗金憂國之情,而名落孫山。陸游父母遂安排他與表妹唐琬成婚。陸游和唐琬結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陸游母親對此不悅,她認為唐琬成天彈琴吟詩,不但有失婦道,而且有誤兒子的功名前程。在母親壓力下,陸游被迫休妻,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這對夫妻,唐琬另與趙士程結婚。一日,唐琬與趙士程來到沈園,與陸游相遇,陸游百感交集,提筆在粉墻上留下了傳世經典的《釵頭鳳》。唐婉再游沈園,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頑強的生命可以擺脫精神枷鎖。只要矢志不渝,執(zhí)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會實現(xiàn)。
今天我們就來說下發(fā)生在兩漢時期的一段凄慘而又悲壯的愛情故事,它就是孔雀東南飛。
二、解題。
1.本詩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選自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這是我國最早的樂府詩集。本詩時保留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稱“古今第一首長詩”(區(qū)別于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與《木蘭辭》合稱“樂府雙璧”
2.文學常識。
(1).樂府和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2).“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3).《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3.基礎知識。
1、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寫作時為了增強某種表達效果,把本應該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開,使同句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理解時又應該合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方法。
2、偏義復詞: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三、課文把握。
1、詩歌結構:
層次章節(jié)標題情節(jié)段落。
起興首句托物起興。
第一部分“十三能織素”—“及時相遣歸”蘭芝自訴開端。
第二部分“府吏得聞之”—“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發(fā)展(一)。
第三部分“入門上家堂”—“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發(fā)展(二)。
第四部分“阿母謂阿女”—“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最后一節(jié)化鳥雙飛尾聲。
四、課文分析。
1、概括詩前小序的內容。
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結局,作詩的緣由。
2、詩歌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兼用比興,以孔雀失偶來暗示夫妻離別??兹概腔卜搭櫈槿姷於ㄉ畛帘У幕{。統(tǒng)攝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3、尾聲化為鴛鴦充滿了什么色彩,結構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義色彩,呼應開頭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
4、欣賞鋪陳、排比、比興的藝術手法。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的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這是縱的鋪陳,按時間順序,突出劉蘭芝多才多藝、有教養(yǎng)的特點。羅列數字,應作為互文看,交叉表述。橫的鋪陳如寫蘭芝離家的打扮,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連串夸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她的美,更表現(xiàn)她的從容鎮(zhèn)定;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顯示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jié)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蘭芝、仲卿的悲之對照,強化了悲劇性。本詩的鋪陳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為詩歌帶來了聲律和色彩之美。
5、總結。
本詩是敘事詩,不但有人物,作者還以白描手法極其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內性格。從現(xiàn)在的內容看來,這首長詩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經過一個時期的傳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傳唱中逐漸地豐富起來的,因而每一個人物身上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僅表現(xiàn)為愛憎分明,而且顯示了銖兩悉際。作者否定了一切該否定的東西,也肯定了一切應該肯定的東西,然后無淪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個簡單的公式,而是通過復雜和具體的描寫,暗示人物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特點,給予他們以恰如其分的評價。從作者聽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論,不能不說,這是現(xiàn)實主義藝術創(chuàng)造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一個杰出的范例。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相關章節(jié)。
2.以“惜別離”為題,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擴寫第9至12段。
《孔雀東南飛》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共有22個自然段,而且是文言文,所以很發(fā)愁,有種“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但同時也閱讀了許多資料,也在設計著教學思路。
這次的教學設計完全是自己無意中設計出來的,最初只備了課文的小序和一、二段,然后認真分析了這兩段與后面的聯(lián)系。忽然發(fā)現(xiàn)本文最突出的手法就是“賦”,而且在描寫時不惜筆墨,那么為何不把這些集中在一起講解呢?這就構成了本次教學設計的框架。因為本單元要求要反復吟詠,所以又設計了不同的朗讀環(huán)節(jié)。
這次的教學設計是以往沒有采用過的,效果如何呢?忐忐忑忑地按著自己的設計上完了課,覺得還是有很多收獲的,當然也存在不足。
雖然此次的教學設計是全新的,但能夠這樣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自己對文章的熟悉和對課文的重組。所以今后一定要多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真正把教學目標的落實放在首位。而且本次授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對開頭段作用的分析,蘭芝抗婚一段的作用等,都是由學生分析,最后歸納匯總在一起的。因為學生已學習過一些現(xiàn)代文的分析,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思路,效果還是不錯的。
學生的分角色朗讀效果不錯。因為兩個班的座位都是三三式,所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采用的是一生讀旁白,一生讀蘭芝,一生讀阿母和阿兄的形式。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多的熟悉課文,為分析蘭芝形象奠定了一個較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在于知識點落實有些匆忙,沒有訓練學生的翻譯,都是直接點給學生的,而且知識點有遺漏的。下節(jié)課打算利用課件進行檢查和彌補。另外閱讀還是不夠充分,這樣就無法真正通過閱讀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通過反思,更加明確了今后備課的目標,那就是一定要讓學生在課上有收獲,而且也體會到了目標敘寫的重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更加用心的備課,爭取設計出更多的具有自己獨特教學思路的設計。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二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情節(jié)和人物要點,從語言角度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語言藝術。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初中我們學習過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木蘭詩》。今天我們學習被稱為“樂府雙璧”
的另一篇樂府民歌,同時它又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二、關于“樂府”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
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關于“焦、劉殉情”故事的傳說。漢末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但劉蘭芝卻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難她,沒有辦法,劉蘭芝只有自請回娘家。夫妻二人雙雙“誓死不相負”。蘭芝回到娘家后,不久,縣令替他的兒子求婚,焦仲卿聞聽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別,在蘭芝成婚那天,蘭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縊身亡。兩人變成了一對鴛鴦相對而鳴。這個美好的傳說演化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
三、學生整體把握文意,提問:
1、閱讀后,概括詩歌的情節(jié)。(開端是故事的開始,交代故事的人物及事件的起因,
為故事展開做鋪墊。發(fā)展是故事的深入,發(fā)展反映著客觀事物的運動規(guī)律,同時更是人物命運的形成展現(xiàn)。高潮,是故事的最激烈最精彩的部分,人物的命運在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結局是事物的結果展示。概括故事情節(jié)的關鍵是理清故事的思路,焦、劉感情是故事發(fā)展思路的主要因素。)。
第一部分:開端,是蘭芝對仲卿的訴述。一開始就提出了問題,展開了矛盾。蘭芝和仲卿愛情深厚,本應白頭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們離異。
第二部分:民展,寫蘭芝被遣回家,仲卿與蘭芝告別,發(fā)誓要接蘭芝回來。
第三部分:發(fā)展,寫蘭芝與仲卿的離情別緒,二人分手之際,依依不舍。
第四部分:高潮,寫蘭芝與仲卿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結局,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愿望。
2、為情節(jié)各部分擬定標題。
提示:五字句。能概括內容,注意人物特點;把握精要,用得體的語言去表達。
明確:起點(首兩句)。
第一部分:開端,蘭芝被遣。第二部分:發(fā)展,夫妻誓別。
第三部分:發(fā)展,蘭芝抗婚。第四部分:高潮,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尾聲,告誡后人。
3、概括故事主題。
提示:(1)文章寫了怎樣的故事。(2)人物的情感是怎樣的。(3)這個故事具有怎樣的社會意義。明確:故事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為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三
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背誦默寫詩歌中的名句。
4.掌握文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幾個文言實詞。
1.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fā)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教學目標b。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
由該課文的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導人新課。
二、簡介有關文學常識。
1.樂府和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2.漢代樂府與南北朝樂府。
3.“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4.《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5.《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三、結合小序簡介本文故事情節(jié)。
開頭小序,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過。故事發(fā)生在漢代末年的建安年間,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
四、導讀全詩,把握情節(jié)和人物。
課文較長,重點引讀,理清情節(jié)線索,鑒賞人物對話。
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善牌沤鼓敢蚍N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其它如《梁?!分械摹盎薄⑴@煽椗摹捌呦ο鄷?。
五、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注解通讀一遍。
解決下列問題:
1、基本解決翻譯問題;。
2、理清故事脈絡和矛盾沖突的變化和激化;。
3、注意人物對話的特點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六、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一、結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故事結構。
開頭兩句:托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二、人物形象和對話。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的藝術形象,除了他們的悲劇行為外,對話在表現(xiàn)典型性格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劉蘭芝:堅強、持重,自尊,果斷,不為威逼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
“十三能……十六誦詩書”——知書達禮。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卑不亢。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自尊。
“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舉身赴清池”-果斷。
“新婦起嚴妝,”-鎮(zhèn)定,莊重。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薄馊醿葎?。
2、焦仲卿:忠于愛情,忍辱負重,但比較懦弱,膽小怕事。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堅貞不逾。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極端蠻橫無理,一味獨斷專行。勢利。
“何乃太區(qū)區(qū)”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義,會不想從許”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
4、劉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此人性行暴戾,趨炎附勢,尖酸刻薄,冷酷無情。
三、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
1、人物對話的個性化;。
2、鋪陳排比的手法。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談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3、起興和尾聲。
四、布置作業(yè):
1.歸納“謝”“相”“見”“迎”等字在不同情況下的意義和用法;歸納本文的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
2.背誦課文精彩語段;。
3.課后練習二三題;。
4.《咬文嚼字》。
五、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
一.本課知識展示。
學生展示歸納的“謝”“相”“見”“迎”等字在不同情況下的意義和用法,本文的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
二.本課釋疑,包括課后練習及“咬文嚼字”
三.總結已學課文。
形式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思想內容。
靜女四言為主敘述現(xiàn)實主義愛情。
氓四言敘述現(xiàn)實主義婚戀。
離騷雜言(騷體)抒情浪漫主義政治。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四
《孔雀東南飛》,是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個單元的話題是愛的生命樂章,本單元這幾篇文章,都是純潔愛情的美麗贊歌?!犊兹笘|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本單元的重點篇目。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及人物性格。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熱愛。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對詩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愛情美難點: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學情分析學生在學習此類詩歌時,大多是等著老師來分析,自己做筆記,缺乏主動性,在學習這首詩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其中討論探究,作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憐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愿生死相隨,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木低垂,情深的時候,哪種離別不傷悲?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這首歌曲調低沉舒緩,非常符合原詩的意境,而屠洪剛的演唱絲絲入扣,深沉含蓄,對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較細微,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為本篇的學習奠下感情基調。
(二)課前檢查字詞。
(三)整體感知。
快速瀏覽全文,結合剛才的《孔雀東南飛》歌曲,談談你對整個故事的感受?并用一兩個字概括你的讀后感。
(四)重點突破。
當蘭芝離開劉家時: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鐺.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組細步,精妙世無雙.”:一連串夸張性動作的鋪張,意在表現(xiàn)蘭芝被逐離焦家前的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突出“精妙世無雙”這一點,既體現(xiàn)蘭芝之美,堅強,也是對她命運不公譴責。
蘭芝離家時:善良。
蘭芝的再嫁: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側面烘托了她的美…….
點撥:“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薄啊痪卯敋w還,還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币恢钡健白話鞏|南枝”。
說明:焦仲卿鐘情,叛逆。
點撥:焦母蠻橫無理蘭芝的兄長不近人情作用:襯托。
(五)難點突破。
1、劉蘭芝是那樣的美麗善良,劉焦的愛情是那樣的完美,焦母為什么要把蘭芝休了呢?《禮記本命》中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庇腥藫肮彩露辍边€沒子嗣,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所以蘭芝被休。你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見。
2、閱讀下面文字,尋找原因。
蘭芝: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焦母: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其得自由。
點撥:真是“不順父母”嗎?當然不是,這只是“莫須有”的罪名,是封建禮教在作怪,一段美麗的愛情,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在封建禮教的摧殘下夭折了,封建禮教才是罪魁禍首。
3、被休后的蘭芝被太守家看中,為什么還要“舉身赴清池”呢?起到什么作用?
點撥:以死向封建禮教抗爭。
更是她反抗性格的升華,完成了她完美人格。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五
二、這首詩在人物語言個性化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試分析下邊幾段人物語言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并賞析加點的詞句。
1.“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2.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3.“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4.“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四、背誦“雞鳴外欲曙”至“二情同依依”,“府吏聞此變”至“千萬不復合”,說說這兩部分打動人心的原因。
參考答案。
一、全詩五個部分的標題。
起興(首兩句)。
第一部分(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蘭芝被遣(開端)。
第二部分(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發(fā)展)。
第三部分(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發(fā)展)。
第四部分(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高潮)。
第五部分(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誡后人(尾聲)。
全詩是按仲卿、蘭芝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的。
二、1.蘭芝忍無可忍,自請回家,堅決果斷。
“不堪”,表示忍無可忍?!巴搅魺o所施”的“徒”,“及時相遣歸”的“及時”,鮮明地表現(xiàn)了蘭芝的明事決斷。
2.焦仲卿:壓抑自己的憤恨、痛苦,對愛情忠貞;但是死守孝道,軟弱無能。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用假設句,恰當地表現(xiàn)了外柔內剛的個性。“終老”,以示決絕。
焦母:憤怒,極力維護權威,專橫。
“何敢助婦語”的“何敢”很傳神。
3.劉兄見利忘義,自私,兇狠。
“其往欲何云?”用疑問語氣表示堅決,可見劉兄還是有點修養(yǎng)的人。
4.蘭芝通情達理,深知自己和仲卿同是被壓迫的人。蘭芝理解仲卿的痛苦,表現(xiàn)出寬大的胸懷,也顯示忠貞、堅強的品格。
“君爾妾亦然”,用語平淡,含意豐富,令讀者深思。
三、詩歌開頭用“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用具體的形象來渲染氣氛,激發(fā)讀者想象。構思上,也有統(tǒng)攝全詩,引起故事的作用。結尾處合葬化鳥,“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卻能“相向鳴”,而且“夜夜達五更”,寄托人們追求自由戀愛、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詩最后說“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達激憤之情和美好心愿。
四、“雞鳴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這一段始寫蘭芝的美麗,“腰若流紈素”,“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中敘告別阿母、小姑,又那樣謙遜,通情達理;終寫夫妻的戀情和誓言,語深情切。夫妻恩愛,品格高尚,卻被粗暴拆散,令人同情、憤慨。
“府吏聞此變……千萬不復全。”
府吏聞此變,夫妻重逢,只能“嗟嘆使心傷”。仲卿埋怨,誓“向黃泉”。蘭芝深知“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只得相約“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一對恩愛夫妻在高壓下無法反抗。戀情濃烈,又異常冷靜,決然相約“黃泉下相見”,表現(xiàn)了相知的忠貞和無奈的抗爭,實是令人血氣俱動的人生悲劇。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六
[探究]。
(一)1.生:第9段,“雞鳴外欲曙……精妙世無雙”。(p36)(理由略)。
師:本段用了什么手法?
生1:本段用了鋪陳、排比的手法。
師:能給大家具體解釋一下鋪陳嗎?(生1沉默)。
師:心里知道不好表達,是吧。我來解釋一下,鋪陳,即鋪敘,詳細地敘述。
師:請用本段中的一個詞概括它的內容。
生2:嚴妝。
學生回答。
生3:嚴妝是劉蘭芝一貫的習慣,愛美的表現(xiàn)。
生4:我認為正說明劉蘭芝知書識理,有涵養(yǎng)。
生5:它的作用是表現(xiàn)劉蘭芝的自尊、外柔內剛。
生6:我認為這里正說明她沉著、鎮(zhèn)靜,臨陣不亂。
這一段文字優(yōu)美,請同學們傾聽范讀,認真揣摩品味它的妙處。
下面請同學們試著背誦該段??凑l能用最短的時間背誦下來,先背會的同學舉一下手。
2.師:詩中有多處使用了鋪陳排比手法,同學們能否再找出一兩處。
生1:第2段“十三能織素……十六誦詩書”,寫出了劉的聰明能干。
師: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繁瑣?本段還用了什么手法?
師: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關系?
生3:為下文蘭芝被休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
師:第13段有類似的內容,是不是有點重復?
3.學生讀“交語速裝束……郁郁登郡門”
生1:有。
師:那位同學能解答這一問題?
看來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な丶腋挥小⒂袡鄤輪??
生2:富有、有權勢。
師:那么劉蘭芝對這富有的郡守感興趣嗎?
生3:不感興趣。她嫁給郡守完全是兄長的逼迫。
師:她的心思依然在焦仲卿身上,那她想怎么做呢?
生:“舉身赴清池”。
師:所以作者不惜筆墨,濃墨重彩,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
生5:反襯,反襯劉蘭芝的對愛情堅貞不移的品格。
1.生:“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2.生:尾聲。
既然這種可能微乎其微,為什么詩中出現(xiàn)了那樣的情節(jié)??。
2.蘭芝多年不育,焦母為傳宗接代考慮,找借口驅逐蘭芝。
3.焦劉兩家貴賤懸殊,門第不對,焦母見異思遷,為娶進羅敷而逼走蘭芝。
4.焦母無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與蘭芝間真摯熱烈的愛情。
滴下釵頭多少淚,沈家園里草猶悲!
《上邪》?。
頑強的生命可以擺脫精神枷鎖。只要矢志不渝,執(zhí)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會實現(xiàn)。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成就。
(2)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2、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3、德育目標: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操。
[教學重點]。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教學難點]:體味人物性格及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教學方法]。
1、運用誦讀法,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初步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點。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感情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以情感朗讀貫穿課堂始終,進行“讀中品,品中讀”。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孔雀東南飛》堪稱我國古代愛情詩的絕唱,千百年來,讓人們感嘆唏噓不已,也一直讓人們思索著。是什么要素使這首詩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孔雀東南飛》的世界。
二、解題。
1、《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xiàn)實主義詩歌發(fā)展中的重要標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見于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全詩357句,1785個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與《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2、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三、教師引導。
學生在幾處重要片段的分角色朗讀中深入體驗、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鑒賞、剖析人物形象(以劉蘭芝為主要探究對象)。
1、展示多媒體課件,在畫面、文字、音樂背景中,教師范讀““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一段。
2、指導學生朗讀此段。(讀出節(jié)奏、語調、重音;讀出服飾之美、體態(tài)之美、風度之美)。
3、在多媒體畫面中,師生反復朗讀。
4、設計問題,進入本節(jié)課中心環(huán)節(jié):
(1)劉蘭芝是在怎樣的情景中“起嚴妝”的?
探究討論:被婆婆無理遣歸之前。
提示:品讀蘭芝個性化語言,是走進她的內心世界,挖掘其鮮明的性格魅力的最重要途徑。
5、師生共同勾畫劉蘭芝自述身世的語言片段,一起深情朗讀和品味。
(1)“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個別朗讀,點評)。
讀后思考:劉蘭芝不愿意離開焦仲卿,但為何自求遣歸?你看到了她怎樣的性格特征?
明確:焦母蓄謀已久,蘭芝自求遣歸是一種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為之的反抗行為。
(2)“上堂拜阿母”到“嬉戲莫相忘”(兩位學生分別讀出蘭芝與焦母告別時的不同語言,接著由同學品味前后語氣上的差異。)。
思考:從蘭芝與焦母告別的話語中你讀出了她怎樣的性格?
明確:人物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是高度統(tǒng)一的。從品讀中,我們看到了漂亮能干、勤勞善良、果斷堅決、不卑不亢、有禮有節(jié)、舉止得體的蘭芝。
(3)品讀遣歸之后蘭芝與劉兄的對話。
a、朗讀評價:
明確:劉兄只有七句話,但這七句話寫得極有個性。其中有質問:“作事何不量”;有利誘“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也有威脅:“不嫁義朗體,其往欲何云?”短短幾句,把一個自私橫暴,趨炎附勢的阿兄形象刻畫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4)品讀蘭芝與焦仲卿的三處精彩對話。
a、被遣之前。
b、夫婦誓別。
夫妻誓別”這一情節(jié)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有兩個作用:首先,它再次強調了這對新婚夫婦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們的分別,非是己愿,而是逼迫,這就為后面寫他倆的殉情奠下了基石。其次,在分別之時,蘭芝既表白了對愛情的忠貞,也表露了對前途的憂慮,擔心自己那個性情暴烈的兄長“恐不如我意”,這為下文的兄長逼嫁,以死踐盟等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因此從情節(jié)發(fā)展來看,這是個必不可少的過渡段落。
c、夫婦訣別。
分組朗讀,比一比哪一組最能讀出人物的真實情感?
(5)在以上方法指導下,學生自由品讀。
四、小結。
五、作業(yè):
1、課后深入朗讀,分析人物性格。
2、總結文章中的重點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為蘭芝和仲卿設計人生。
[教學過程]:
一、從詩的小序切入,弄清作品主人公蘭芝和仲卿走過了怎樣的人生之路。
探究問題:
1、小序為什么稱劉蘭芝為劉氏?
明確:蘭芝處在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的時代,其姓名可以淡化。但女性如果處在家長的地位上,便可對這個家庭的一切發(fā)號施令。所以蘭芝是生活在一個歧視女性的以家長為核心的禮教社會中。
明確:概括情節(jié):被逼回家―逼她再嫁―以身殉情―得聞自縊―時人哀傷而想出浪漫結局。
“遣”“逼”是悲劇的起因。“聞”說明仲卿一直抱有幻想,直到悲劇發(fā)生才以死抗爭?!皞秉c出了悲劇的社會意義。
開端(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蘭芝被遣歸。
發(fā)展(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
進一步發(fā)展(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
高潮(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
尾聲(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誡后人。
二、抓住詩歌所敘蘭芝和仲卿人生命運的關鍵處進行設計,來理解“社會環(huán)境、人物性格、悲劇命運”三者之間的關系,加深對這一悲劇意義的理解。
探究問題:
1、劉蘭芝是否可以屈從焦母,請求焦母留下自己?
明確:焦母驅遣蘭芝的最大原因是“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盡管蘭芝有“精妙世無雙”的美麗,有“能織素,學裁衣”的本事,有“彈箜篌、誦詩書”的素養(yǎng),有“雞鳴入機織,三日斷五匹”勤勞,但焦母就是看不慣她的“舉動自專由”,她再美麗、再勤勞也是白搭。還應當明確:一則焦母已作決定,她要維護“家長”的權威就不會順從蘭芝的意愿;二則若蘭芝屈從焦母,她的剛強的性格便不復存在,便不再有文學作品中的“這一個”。
2、焦仲卿是否可以脫離焦母而帶蘭芝另立門戶?
明確:在當時以“忠孝”為社會核心的道德體系中,焦仲卿違背焦母就意味著背上“不孝”之罪,他毫無疑問會失去“府吏”之職,從而也就失去另立門戶之根基;如果脫離焦母不僅會受到社會譴責,而且可能會坐牢,也得不到幸福。所以,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鉗制著他們的自由與幸福。
3、焦仲卿是否可以聽從焦母直接趕走蘭芝了事?
明確:按照焦母為兒子設計的人生,休掉蘭芝,自然是遂了母親的愿,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仲卿就不復存在了。他的忠誠已經到了“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的地步,焦仲卿不是薄情之人,也不是逆來順受之人,他在那個時代作出的反抗與犧牲也是非常動人的。
4、面對兄長的威逼利誘,蘭芝一口應婚,這與她對母親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么?
要求學生體味一下蘭芝此時的心理。
明確:蘭芝這樣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蘭芝忠于愛情、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行為合乎邏輯的發(fā)展。因為她對阿兄的性格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會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諾,是對前途完全絕望的表現(xiàn),是不動聲色拿定了主意,決心以死來抗議吃人的封建勢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實際上卻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成竹在胸的表現(xiàn),我們從蘭芝的突然允諾中已預感到要發(fā)生非常事件了。
5、研習“高潮”部分。
明確:二人的行為都符合他們的性格發(fā)展。蘭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長制的本質,這是她那堅強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很決絕。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順母親,所以他要有一個彷徨的過程,但是對愛情忠貞卻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
6、研習“尾聲”部分。
要求學生集體誦讀這一部分。
明確: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
三、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分析總結主人公劉蘭芝、焦仲卿的性格特點。
明確:
劉蘭芝,作者是把她作為我國古代勞動婦女的優(yōu)秀代表來刻畫的。她勤勞能干:“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她也很有教養(yǎng),這不光表現(xiàn)在她會彈箜篌、誦詩書,而且也表現(xiàn)在她對焦母謙遜有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上;她與小姑話別時,“淚落連珠子”,表現(xiàn)了她的善良和友愛;她對仲卿愛情專一,惜別時留下箱籠,分手時蒲葦為喻直至發(fā)出“黃泉下相見”的錚錚誓約,表現(xiàn)了她的倔強、堅貞、不慕富貴、忠于愛情等可貴品格;她遇事有主見,不同意仲卿“復來還”的幻想,慨然允諾太守家的`求婚,這都表明了她對封建勢力的本質有著清醒的認識和透徹的了解。是個鮮明的人物形象。焦仲卿的個性也非常鮮明,他忠于愛情,“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但是卻不敢直接反抗破壞他愛情和幸福的母親,違心地送走蘭芝,但他又深愛著蘭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當團圓之夢破滅之后,敢于違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禮教,“自掛東南枝”,跟蘭芝一樣,是充滿了叛逆精神的。
四、小結:
課文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劉蘭芝那樣的女性,在《孔雀東南飛》之前,中國文學史上還沒有出現(xiàn)過。另外,詩中作者還運用了抒情性的穿插,如“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等詩句,有助于對人物的處境和心情的深入刻畫。
五、研討文章鋪陳起興的寫法。
1、提問:詩歌開頭的兩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明確:作用有二:首先借鳥起興,這是我國古代民歌傳統(tǒng)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顧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調,形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悲劇氣氛,起著提綱挈領,暗示全篇的作用。
2、蘭芝嚴妝:運用一連串的夸張性的鋪陳排比,旨在寫她的美,更表現(xiàn)了她的從容鎮(zhèn)定,蘭芝用自己美,向丈夫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愛,向婆婆表示了她的無辜和堅強。
六、課文小結:
《孔雀東南飛》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敘事詩的創(chuàng)作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它的故事結構完整,開頭結尾照應,中間情節(jié)起伏跌宕,表現(xiàn)了民歌作者在敘事上的高超技巧。塑造了眾多鮮明的文學形象,語言具有個性特征,有的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學中不朽的典型,至于詩中多運用的比興、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以及感人至深的細節(jié)描寫和精當的處理分寸,更是值得我們借鑒。
七、布置作業(yè)。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線索,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2、加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3、落實實詞,側重于一詞多義、偏義復詞、古今異義。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一、導語。
投影:陸游《釵頭鳳》,師生齊讀,簡介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銷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悲劇的魅力,在于它毀滅的美。)。
二、解題。
1.《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秀的民間敘事詩。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現(xiàn)實主義詩歌發(fā)展中的重要標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見于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全詩357句,1785個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與《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2.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三、結合小序簡介故事情節(jié)。
開頭小序,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過。故事發(fā)生在漢代末年的建安年間,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
四、結合注釋朗誦課文,并歸納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可婆婆焦母因種.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
五、理清故事結構。
開頭兩句:托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六、分析人物形象和對話。
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的藝術形象,除了他們的悲劇行為外,對話在表現(xiàn)典型性格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劉蘭芝:堅強、持重,自尊,果斷,不為威逼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
“十三能……十六誦詩書”——知書達禮。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卑不亢。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自尊。
“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舉身赴清池”-果斷。
“新婦起嚴妝,”-鎮(zhèn)定,莊重。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薄馊醿葎偂?/p>
2、焦仲卿:忠于愛情,忍辱負重,但比較懦弱,膽小怕事。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堅貞不逾。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極端蠻橫無理,一味獨斷專行。勢利。
“何乃太區(qū)區(qū)”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義,會不想從許”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
4、劉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此人性行暴戾,趨炎附勢,尖酸刻薄,冷酷無情。
七、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
1、人物對話的個性化;。
2、鋪陳排比的手法。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談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3、起興和尾聲。
了解《孔雀東南飛》所反映的漢末的民俗,可以加深同學們對此詩的理解。
1、婚俗中的寡婦再嫁。
劉蘭芝被婆婆趕回娘家后,只十多天,縣令就派人來給自己的兒子說親;縣令的媒人離去幾天后,太守就以主薄為媒來為兒子說婚。被譴回娘家的劉蘭芝,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求婚?且求婚者的身份較高,從文章的表現(xiàn)手來看,這主要是襯托劉蘭芝的貌美才多德高,另外也是由當時的婚俗決定的。漢時,社會上對婦女的貞節(jié)問題不太在意,女人喪偶或離婚后,仍可再嫁,男子也不因娶這樣的女人而羞恥。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西漢名士司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過多次;另據史書記載,漢景帝也把有過婚史的王氏立為皇后,而王皇后即漢武帝的生母。到了漢末,婚姻十分重視門弟,縣令、太守都為兒子向劉蘭芝求婚,除上述原因外,也有門弟觀念。由于人們的種.種私利原因,寡婦不嫁反而受到種.種欺凌?!稘撎煺摗嗾撝分v,漢末那些欲守貞節(jié),潔身自好的寡婦,如果遇到不仁不義的大伯小叔,不仁不義的兄長和弟弟,這些人有的是了聘禮(物),有的是為了錢財,有的是為了占有寡婦的兒子,就逼寡婦再嫁。而那些寡婦為了抗爭,有的在房中自縊而死,有的在嫁車上飲藥而亡。劉蘭芝被兄長逼嫁,投入清水池,以死抗爭,正是當時許多寡婦命運的集中反映。
2、七夕。
七夕又稱女兒節(jié),乞巧節(jié),這個節(jié)日大致開始于西漢時期。劉蘭芝和小姑話別時說:“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其中“初七”即指七夕,每逢七月初七,人們在白天和夜晚都舉行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活動。按漢時習俗,這一天要曬衣服和書。
乞巧習俗是伴隨著有關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而形成的。七月七日,為牛郎織聚會之夜。這天夜里,婦女們張燈結彩,拿著各式各樣的針,在庭院中擺列好瓜果來乞巧。傳說在祭牛郎織女時,能見到天河的白氣和五彩顏色的婦女,就可得到吉祥。乞巧主要是婦女的活動,所以又叫女兒節(jié),她們希望借助神的力量使自己心靈手巧。
七夕晚上的另一項活動是守夜,人們對天下拜,并說出心愿,主要是乞富、乞壽,沒有孩子的乞子。守夜活動有不少男子參加,目的是為全家乞福。牛郎織女的傳說表現(xiàn)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對小農經濟下男耕女織生活方式的向往。
3、坐具。
詩中的“床”“榻”都是坐具。床,最初只是臥具,后兼為坐具。要了解“床”“榻”為坐具,需要先了解一下古人坐的形式。先秦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跪坐形但直接跪坐在地上很不舒服,所以很早就有用席子來鋪墊的習慣,就是所謂的席地而坐,即以席為坐具。坐時兩膝著席,把臀部放在腳跟上。這樣,腳跟承受的壓力太大,時間長了,就會酸痛。估計,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感覺臀部坐在較矮的床上或榻上要比坐在腳跟上舒服,所以,大約在秦漢時期,床榻開始成為坐具。漢時的床榻比較低,大約有今天的一市尺。床,一般體積較大,比較笨重,大多是室內固定家具;榻,體積小較輕便,大多是待客的臨時用具,使用時移出,過后收藏。因此詩中有“移我玻璃榻,出置前窗下”句。兩個人合坐的榻叫合榻。三國時,孫權曾召魯肅,二人“合榻對飲”,不可理解成二人躺在床上喝酒。到了南北朝,床榻作為坐具在南北方就極為普遍了。今天仍有不少地方把小板凳叫“腳床”,可能就是坐具名稱演化的結果。
4、交通工具中的牛車。
詩中有“其日牛馬嘶”句,牛車自古就有。由于牛的力氣比較大且行動緩慢,所以,人們多用牛車來拉東西。又因牛車車廂寬大,故又叫大車。秦以前的貴族多數乘坐馬車,極少有乘牛車的。這種風氣到了秦漢仍然存在。西漢初年,由于長期的戰(zhàn)亂,經濟凋敝。據《漢書》記載:朝中文武官員有很多人乘坐牛車,因此可以說此時乘牛車是出于無奈。整個西漢和東漢前期,人們一直認為乘坐牛車是低賤的行為。但到了東漢后期,風氣大變,貴族官僚富戶不再把乘坐牛車看成丟臉的事情。《晉書》記載:“其后稍見貴之(牛車)。自(東漢)靈、獻以來,天子志士庶以為常乘?!倍犊兹笘|南飛》所寫時期(建安年間)正是東漢獻帝時,所以“其日牛馬嘶”中的“牛馬”不能理解為偏義復詞“馬”。太守給兒子迎親,馬車牛車因載人物的不同用途都被派上用場。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九
一、在括號內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
1.槌床便大怒()。
2.箱簾六七十()。
3.蒲葦紉如絲()。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義。
1.君家婦難為。
今義:使別人為難古義:________________。
2.何乃太區(qū)區(qū)。
今義:形容數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古義:________________。
3.汝豈得自由。
今義:不受拘束和限制古義:________________。
4.可憐體無比。
今義:值得憐憫古義:________________。
5.本自無教訓。
今義:訓斥古義:________________。
6.處分適兄意。
今義:對犯錯的人做出處罰決定。
古義:________________。
7.便利此月內。
今義:方便古義:________________。
8.卿可去成婚。
今義:結婚古義:________________。
9.躡履相逢迎。
今義: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古義:________________。
10.人事不可量。
今義:關于人員的錄用、獎懲等工作。
古義:________________。
11.葉葉相交通。
今義:運輸郵電事業(yè)的總稱。
古義: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
1.意。
何意致不厚()。
吾意久懷忿()。
處分適兄意()。
2.適。
始適還家門()。
處分適兄意()。
適得府君書()。
3.見。
相見常日稀()。
漸見愁煎迫()。
項伯即入見沛公()。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
2.卿當日勝貴()。
3.仕宦于臺閣()。
4.何敢助婦語()。
5.以此下心意()。
6.交廣市鮭珍()。
7.足以榮汝身()。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
1.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
2.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一、1.“槌”通“捶”;2.“簾”通“奩”;3.“紉”通“韌”。
11.互相穿插著。
三、1.意料/心意/主意;2.出嫁/適合、依照/剛才;。
3.見面/被/拜見,謁見。
四、1.東南,名詞做狀語,向東南;2.日,名詞做狀語,一天天地;3.仕宦,名詞做動詞,任官職;4.語,名詞做動詞,說話;5.下,名詞使動用法,使委屈;6.市,名詞做動詞,采辦;7.榮,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榮。
五、1.被動句還是要被驅遣,還說什么再回來的話!
2.被動句轉頭望望母親的房里,漸漸地被憂愁煎熬壓迫著。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
陜西省佛坪縣中學王寶杰。
一.教學設想:
《孔雀東南飛》,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第六課。這個單元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這一時期產生了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上都堪稱后世詩歌典范的偉大作品?!犊兹笘|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本單元的重點篇目。對《孔雀東南飛》的主題思想,我們的教學參考用書歸納為“揭露和批判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這是超時代、超生活的歧義解讀,是不符合歷史真實的解讀。因此,設想運用探究性課堂的形式,指導學生對其主題思想進行回歸歷史真實的科學解讀。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這首詩的傳統(tǒng)的主題思想,并對其命題的真?zhèn)芜M行辨析。
過程與能力: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與分析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熱愛以及對國學的關注。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詩中產生主題認知歧義原因的分析及認識。
難點:回歸歷史真實的主題思想的解讀。
四.教法和學法。
(1)互動教學。
(2)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
(3)比較閱讀。
(4)啟發(fā)式教學。
學法:
(1)探究、合作、討論。
(2)查閱資料、發(fā)表演講。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憐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愿生死相隨,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木低垂,情深的時候,哪種離別不傷悲?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解說:這首歌曲調低沉舒緩,非常符合原詩的意境,而屠洪剛的演唱絲絲入扣,深沉含蓄,對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較細微,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也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有初步的認識。)。
趁機引出探究話題:有人說,該詩主題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是現(xiàn)代人對《孔雀東南飛》的主題思想的歧義解讀,是超時代、超生活的解讀,是不符合歷史真實的解讀;而真正的主題思想則是宣揚封建主義的忠貞觀,是對封建禮教及家長制在封建亂世下不能為繼的隱憂,同時告戒人們應重樹封建禮教的絕對權威。你同意哪種看法呢?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來展開探究,去偽存真,以得出一個科學的結論。
(二)進入探究前啟發(fā):
2、想一想,解讀出這種“主題思想”的背景是什么?在文中的依據又是什么?
3、符合歷史真實的主題思想應該是怎樣的?
(三)安排學生探究,通過師生互動調動學生明確各自的探究任務:
1、將學生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究第一個問題,第二部分主要探究第二個問題,第三部分主要探究第三個問題??煞謩e圍成一個圓形,方便學生探討。
2、第一組師生互動:
教師參加第一組學生討論,和他們展開互動:教師首先介紹“揭露和批判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這一所謂的“主題思想”產生于“五四”時期,然后教師啟發(fā)道:請同學們想一想,從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封建禮教才剛上升為統(tǒng)治思想,《孔雀東南飛》產生于“漢末建安中”,收錄這首詩的詩集《玉臺新詠》產生于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兩個時期既是亂世,又都還處于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是亂世,人們就更希望有一種治世社會的回歸,是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人們就不會反對和批判封建禮教這一正統(tǒng)的封建統(tǒng)治思想。因此,同學們動腦想一想,說《孔雀東南飛》的主題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恰當嗎?請同學們展開討論,找出反駁的論據。
3、第二組師生互動:
請同學們思考,說《孔雀東南飛》的主題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應是出于什么時代背景下和什么目的下的解讀呢?這種解讀的依據是什么呢?這種解讀的實質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依據這幾個問題展開討論。
4、第三組師生互動:
剛才導入課題時,老師說出了關于該詩主題思想的兩種看法。實際上第二種看法才是符合歷史真實的主題思想的解讀。現(xiàn)在對同學們來說,思想上肯定還轉不過彎來。那么,請同學們就先入為主地認為,符合歷史真實的解讀應是“宣揚封建主義的忠貞觀,是對封建禮教及家長制在封建亂世下不能為繼的隱憂,同時告戒人們應重樹封建禮教的絕對權威”,然后根據詩文描寫實際,從文中找出依據?,F(xiàn)在就請同學們發(fā)揮集體的智慧,一起來找論據吧。
(四)教師用多媒體幻燈片補充如下課外論據:
1.《玉臺新詠序》說,本書編纂的宗旨是“選錄艷歌”。
2.這首詩在《玉臺新詠》中的原題是《古詩為焦仲聊妻作》,在《樂府詩集》中原題為《焦仲聊妻》。
3.儒家學說中的“七出”之律:“七出者,無子,一也;淫u,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禮記喪服》)。
4.《禮記昏義》規(guī)定婦女須:“成婦禮,明婦順”,“婦順者,須乎舅姑,合乎室人,而后當于夫”。
5.《禮記內則》:“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p>
6.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盛行“文字獄”,不會容忍反封建的文章堂而皇之地流傳下來。
7.《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對“主題”的解釋為“文學、藝術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內容的核心”。“百度百科”中對文藝作品主題的詳細解釋是:“文藝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它是作品內容的主體和核心,是文藝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評價和理想的表現(xiàn)?!睂Α爸黝}的產生”闡釋為:主題是作者從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對題材的加工、提煉中產生的,是生活暗示給他的一種思想;是作者在文章中通過各種材料所表達的中心意思,它滲透、貫穿于文章的全部內容,體現(xiàn)著作者寫作的主要意圖,包含著作者對文章中所反應的客觀事物的基本認識、理解、和評價??梢?,對一部文藝作品主題思想的認識,不能是隨意的、片面的、超生活、超時代的.,如果這樣去解讀,那絕不是對文藝作品主題思想本來面目的認識。
提示同學們結合上述論據,運用從課文中找到的論據,先討論,后系統(tǒng)論述,最終得出科學結論。
(五)各組推選一名發(fā)言代表,上講臺發(fā)表學術演講,系統(tǒng)闡述本組探究成果:
1、由于是即席演講,鼓勵學生代表放松、大膽地發(fā)表意見;
2、允許本組其他同學補充意見,進行合作。
3、如有學生代表出現(xiàn)冷場、思維混亂時,教師宜在此時發(fā)揮“主導”作用,給學生提供幫助,力爭把學術演講進行完畢。
(六)教師總結:
通過本次探究課堂,我們可基本得出這樣的結論:
1.“揭露和批判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的幸福生活”是對《孔雀東南飛》主題思想超生活、超時代的解讀,是不符合“主題產生”規(guī)律的歧義解讀。
2.該詩的首要目的,就是對劉蘭芝寧死不事二夫的忠貞之節(jié)的贊賞,盡管她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同時,也批評了這兩位青年男女不以家長為尊、不以禮教為重的錯誤,是需要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的。他們之所以犯這樣的錯誤,是封建禮教教化在亂世社會被弱化的結果,從而導致青年男女對封建禮法淡漠無知,表現(xiàn)了封建亂世人們對以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為核心內容的封建正常統(tǒng)治不能為繼的隱憂,渴望重建封建正常統(tǒng)治秩序和這種統(tǒng)治思想的絕對權威。這才是對《孔雀東南飛》的主題思想回歸到歷史真實的解讀,是符合文藝作品“主題的產生”規(guī)律的主題思想的解讀。
(七)布置課外書面作業(yè):
請同學們將我們今天的探究課題寫成一篇學術小論文。
王寶杰。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一
《孔雀東南飛》是高中語文課本的常選范文,它是漢樂府民歌的杰出代表,對它的開掘不僅僅停留在人物形象的賞析上,可以從各個角度(尤其是藝術形式的角度)對這篇千古名作的獨特魅力進行充分地闡釋。要分析課文首先要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針對學生不喜歡古詩詞這一現(xiàn)狀,采用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這一方式,上好了這篇課文。
學生要改寫好課本劇,就必須充分熟悉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主題,把握人物形象。為此,學生就會自覺、主動地去熟悉課文內容。學生們都非常積極,分成四個小組,根據對劇本的不同解讀,寫出了他們對作品人物的理解。這就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目的。學生分組編寫排演課本劇,就必須團結協(xié)作,深入鉆研,才能把課本劇編寫排演好,這樣就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
學生的課本劇的人物與大體情節(jié)不變,對劉兄、焦母及結局的處理就各有千秋。有改成大團圓結局的;有的干脆改成喜劇;有的同學痛恨劉兄與焦母,讓他們在劇中沒有好下場,出了一口氣。演完后,讓同學們進行討論,這樣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就更深刻。學生通過自編自演課本劇及討論,能準確、全面、深刻地理解劉蘭芝、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深刻認識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愛情觀以及人生觀。他們也在討論中認識到焦母、劉兄表面上看是殺害劉蘭芝、焦仲卿的兇手,實際上他們也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拆散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并非其本意,他們主觀上的愿望還是希望維護自己親人終身幸福,但是,客觀上他們失敗了。問題的深刻性在于:蘭芝、仲卿畢竟是通過他們的手直接害死的。他們在作為受害者的同時,也成了封建禮教的幫兇。真正的兇手是當時封建禮教形成的社會力量。
上完課文后,提出引申性的問題:假如你在戀愛時遇到焦母、劉兄式的人物,愛情遭到橫加指責時,你將怎幺辦?從課內到課外,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問題,貼近現(xiàn)實,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愛情觀以及人生觀。
本人應用以上方法教授《孔雀東南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在討論時情緒高昂,思維靈敏,爭辯激烈,形成了很強的對抗性。通過上述爭論,有效地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靈敏性、條理性,培養(yǎng)了學生組織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體現(xiàn)了語文新大綱提出的在教學中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的要求。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二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p>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拔糇髋畠簳r,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眳s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靶聥D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背鲩T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迸e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p>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p>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泵饺巳等眨瑢で藏┱堖€,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p>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备寐勚闹写髿g喜。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zhí)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敘事詩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用精煉的語言概括故事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語言分析人物形象特點的能力。
3.把握詩歌的悲劇內容,解讀人物悲劇命運。
二、教學重難點。
解讀主人公悲劇命運,探究悲劇的根源。
三、教學創(chuàng)意。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fā)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在教學中讓學生理清故事基本情節(jié)是鑒賞詩歌的基礎,傳統(tǒng)篇目不妨用傳統(tǒng)方式來進行情節(jié)梳理,所以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考慮用回目的形式進行。此詩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故事本身的悲劇色彩占了很大的比重,讀過此詩的讀者,無不為焦劉二人的愛情悲劇傷心嘆惋,乃至痛恨焦母與劉兄,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解讀主人公的悲劇命運,探究悲劇根源是教學的重點。在具體的操作中,以魯迅先生的“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一句作為鑒賞詩歌的鑰匙,力求課堂不蔓不枝,緊湊高效?!犊兹笘|南飛》千百年來傳唱不衰,打動人心,不僅僅因為它是悲劇,更因為焦劉二人為愛情,為尊嚴所做出的抗爭,認識他們抗爭的意義和悲劇的必然性必將引領學生深入解讀詩歌。
四、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動情導入。
《詩經》、楚辭之后,繼之而起的是兩漢樂府詩歌,《孔雀東南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翱兹笘|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憐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愿生死相隨?!币磺犊兹笘|南飛》唱得蕩氣回腸,催人淚下,而《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二)概括故事,梳理情節(jié)。
1.為故事情節(jié)各部分擬定標題。要求模仿章回體小說標題的形式,按照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本結構概括故事內容。
2.小組上臺板書交流。
示例:
劉蘭芝自請遣歸焦仲卿溫言相勸。
俏蘭芝嚴妝作別惡焦母怒氣不止。
分手時夫妻盟誓回家后被迫改嫁。
癡情女清池明志薄命郎南枝殉情。
(三)鑒賞人物,理解主題。
2.交流:
a.毀滅了兩個美好的人。
b.毀滅了一段美麗的愛情。
3.劉蘭芝(焦仲卿)的價值何在?
(1)劉蘭芝:具有多才多藝、勤勞賢慧、外柔內剛、忠于愛情、聰慧堅強的品質。她是一個德、才、貌齊美的人。她幾無瑕疵,近乎完美,是美的化身、善的代表。作者把她塑造得越完美,她的毀滅越能激起人們心靈的震撼,更突出了悲劇的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劉蘭芝的形象特點,鑒賞鋪排手法、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
(2)焦仲卿:具有溫良、孝順、外柔內剛、忠于愛情、消極反抗的品質。他雖沒有劉蘭芝那么完美,但他也有著美好的人格,他的毀滅也構成了“悲劇”。
4.詩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這段愛情的至真、至純。
(1)仲卿為蘭芝求情。(第3節(jié)、第5節(jié))。
(2)夫妻對話。(第7節(jié),第8節(jié))。
(3)夫妻誓別。(第11節(jié),第12節(jié))。
(4)生離死別。(第24、25、26節(jié))。
(5)蘭芝投水(第30節(jié))。
(6)仲卿自縊。(第31節(jié))。
5.是誰毀滅了這些“人生有價值的東西”
(四)深入探究,個性解讀。
1.過渡:一生一代一雙人,相思相望不相親!一對美好的人,就這樣就這樣被粗暴的毀滅了,讀完這首詩后,老師還有一些疑惑,現(xiàn)在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展示拓展探討的話題:
(1)焦母為何態(tài)度異常堅決的要將劉蘭芝遣歸?
(2)劉蘭芝注定要有被毀滅的命運嗎?她有沒有不死的可能性?
(3)結尾的“兩家求合葬”,你認為是生活的真實還是藝術的虛構?為什么?
3.結束語:“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徘徊中,我們感動于一對愛侶為愛與尊嚴所做出的抗爭;徘徊中,我們震撼于他們生與死的抉擇!正如元好問的那句名言: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我愿這樣的人間悲劇不再重演,我愿天下的有情人都能對對雙雙,終成眷屬!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漢民族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全詩357句,共1785個字。這首詩敘事曲折生動,矛盾沖突緊張激烈,詩歌極富張力;刻畫人物手法多樣,人物形象豐滿突出;主題鉤深致遠,蘊藉寬廣。除此之外,重點的文言字詞的典型用法和意義也是應該讓學生充分的掌握。所以,這樣一首詩要鑒賞的點特別多,在一節(jié)課中解決上述種種問題,面面俱到顯然是不可能,執(zhí)教者必須忍痛割愛,大膽而巧妙的取舍。
究其根本,《孔雀東南飛》之所以打動人,還是源自于其濃厚的悲劇色彩,所以我決定以“悲劇”二字作為解讀詩歌、探究詩歌的出發(fā)點,以“毀滅”作為切入點,在理清悲劇情節(jié)的基礎上,鑒賞人物,理解主題。
在學生的學習活動設計中,圍繞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來設計。在梳理故事情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章回小說回目的形式,讓學生加以概括,這對于學生語言的構建與運動能力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訓練,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但這同時也是對學生較高思維品質的訓練,從課堂效果看,學生是懷著較大興趣參與了學習過程的。
在進入文本的鑒賞和解讀中,我的教學設計力圖抓住悲劇美的特質培養(yǎng)學生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簡化教學的頭緒,以有驅動能力的主問題和探究話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活學生思維,創(chuàng)設有活力的課堂,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詩歌教學重視朗讀應該是題中之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對讀還不敢給予更多的時間,擔心不能形成完整的課堂,這是“長詩短教”的一個比較不好處理的問題,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多實踐,不斷探索。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三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情節(jié)和人物要點,從語言角度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語言藝術。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的另一篇樂府民歌,同時它又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二、關于“樂府”
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三、學生整體把握文意,提問:
第二部分:民展,寫蘭芝被遣回家,仲卿與蘭芝告別,發(fā)誓要接蘭芝回來。
第三部分:發(fā)展,寫蘭芝與仲卿的離情別緒,二人分手之際,依依不舍。
第四部分:高潮,寫蘭芝與仲卿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結局,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愿望。
2、為情節(jié)各部分擬定標題。
提示:五字句。能概括內容,注意人物特點;把握精要,用得體的語言去表達。
明確:起點(首兩句)。
第一部分:開端,蘭芝被遣。第二部分:發(fā)展,夫妻誓別。
第三部分:發(fā)展,蘭芝抗婚。第四部分:高潮,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尾聲,告誡后人。
3、概括故事主題。
4、分章節(jié)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深入領會文意。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四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及一詞多義。
2、理清文章結構(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鑒賞人物形象,挖掘悲劇根源。
3、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1、品味詩歌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2、體味詩歌的悲劇意蘊。
一.導入
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家長制等傳統(tǒng)文化的冷漠與殘酷,使無數美麗的愛情成為“牽??椗保鳌半p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筑就“血淚沈園”!
《上邪》 (蒼天?。?一位女子癡迷而摯烈的愛情誓言。(兩漢樂府)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為誓?!吧綗o陵”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深情奇想,確是“短章中神品”。
滴下釵頭多少淚,沈家園里草猶悲!
南宋年間,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因在科場上秉筆直言,抒發(fā)抗金憂國之情,而名落孫山。陸游父母遂安排他與表妹唐琬成婚。陸游和唐琬結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陸游母親對此不悅,她認為唐琬成天彈琴吟詩,不但有失婦道,而且有誤兒子的功名前程。在母親壓力下,陸游被迫休妻,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這對夫妻,唐琬另與趙士程結婚。一日,唐琬與趙士程來到沈園,與陸游相遇,陸游百感交集,提筆在粉墻上留下了傳世經典的《釵頭鳳》。唐婉再游沈園,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頑強的生命可以擺脫精神枷鎖。只要矢志不渝,執(zhí)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會實現(xiàn)。
今天我們就來說下發(fā)生在兩漢時期的一段凄慘而又悲壯的愛情故事,它就是孔雀東南飛。
二、解題
1。本詩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選自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這是我國最早的樂府詩集。本詩時保留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稱“古今第一首長詩”(區(qū)別于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與《木蘭辭》合稱 “樂府雙璧”
2。文學常識
(1)。樂府和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2)。“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3)?!队衽_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3。基礎知識
1、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寫作時為了增強某種表達效果,把本應該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開,使同句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理解時又應該合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方法。
2、偏義復詞: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三、課文把握
1、詩歌結構:
層次 章節(jié) 標題 情節(jié)段落
起興 首 句 托物起興
第一部分 “十三能織素”—“及時相遣歸” 蘭芝自訴 開端
第二部分 “府吏得聞之”—“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別 發(fā)展(一)
第三部分 “入門上家堂”—“郁郁登郡門” 蘭芝抗婚 發(fā)展(二)
第四部分 “阿母謂阿女”—“自掛東南枝” 雙雙殉情 高潮
第五部分 最后一節(jié) 化鳥雙飛 尾聲
四、課文分析
1、概括詩前小序的內容
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結局,作詩的緣由。
2、詩歌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兼用比興,以孔雀失偶來暗示夫妻離別??兹概腔卜搭櫈槿姷於ㄉ畛帘У幕{。統(tǒng)攝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3、尾聲化為鴛鴦充滿了什么色彩,結構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義色彩,呼應開頭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
4、欣賞鋪陳、排比、比興的藝術手法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的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這是縱的鋪陳,按時間順序,突出劉蘭芝多才多藝、有教養(yǎng)的特點。羅列數字,應作為互文看,交叉表述。橫的鋪陳如寫蘭芝離家的打扮,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連串夸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她的美,更表現(xiàn)她的從容鎮(zhèn)定;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顯示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jié)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蘭芝、仲仲卿的悲之對照,強化了悲劇性。本詩的鋪陳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為詩歌帶來了聲律和色彩之美。
5、總結
僅表現(xiàn)為愛憎分明,而且顯示了銖兩悉際。作者否定了一切該否定的東西,也肯定了一切應該肯定的東西,然后無淪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個簡單的公式,而是通過復雜和具體的描寫,暗示人物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特點,給予他們以恰如其分的評價。從作者聽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論,不能不說,這是現(xiàn)實主義藝術創(chuàng)造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一個杰出的范例。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相關章節(jié)。
2.以“惜別離”為題,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擴寫第9至12段。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五
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背誦默寫詩歌中的名句。
4、掌握文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幾個文言實詞
1、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fā)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學習本詩的鋪陳、比、興手法。
運用多媒體將故事重現(xiàn)。
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導語
由該課文的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導人新課。
二、簡介有關文學常識
1、樂府和樂府詩:概念略。舉例:《上邪》《戰(zhàn)城南》
2、漢代樂府與南北朝樂府
3、“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4、《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三、結合小序簡介本文故事情節(jié)
開頭小序,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過。故事發(fā)生在漢代末年的建安年間,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
四、導讀全詩,把握情節(jié)和人物
課文較長,重點引讀,理清情節(jié)線索,鑒賞人物對話。
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善牌沤鼓敢蚍N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其它如《梁?!分械摹盎?、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
五、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注解通讀一遍
解決下列問題:
1、基本解決翻譯問題;
2、理清故事脈絡和矛盾沖突的變化和激化;
3、注意人物對話的特點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六、教學后記
第 二 課 時
一、結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故事結構
開頭兩句:托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二、人物形象和對話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的藝術形象,除了他們的悲劇行為外,對話在表現(xiàn)典型性格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劉蘭芝:堅強、持重,不為威逼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
“十三能……十六誦詩書”——知書達禮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卑不亢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外柔內剛
2、焦仲卿:忠于愛情,忍辱負重,但膽小怕事。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堅貞不逾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她既極端的蠻橫無理,又一味的獨斷專行。對焦劉的婚姻強行拆散,對兒子軟硬兼施。(對話鑒賞略)
4、劉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此人性行暴戾,趨炎附勢,尖酸刻薄,冷酷無情。(對話鑒賞略)
三、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
1、人物對話的個性化;(見二)
2、鋪陳排比的手法;
3、起興和尾聲
四、本文出現(xiàn)的“偏義復詞”
便可白公姥:意義偏“姥”
晝夜勤作息:意義偏“作”
我有親父母:意義偏“母”
逼迫兼兄弟:意義偏“兄”
五、本文出現(xiàn)的古今異義詞
共事二三年:共同生活(一起工作)
可憐體無比:可愛(值得同情)
汝豈得自由:自作主張(沒有約束)
本自無教訓:教養(yǎng)(失敗的經驗)
處分適兄意:處理(處罰)
便可作婚姻:結為親家(結為夫妻)
葉葉相交通:交接(與運輸有關的)
六、歸納“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參見有關資料與練習。
七、作業(yè)布置:
1、背誦課文精彩語段;
2、課后練習二三題;
3、《知識與能力訓練》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六
(1)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成就。
(2)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3.德育目標: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操。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體味人物性格及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1.運用誦讀法,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初步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點。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感情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要點]:以情感朗讀貫穿課堂始終,進行“讀中品,品中讀”。
[教學過程]。
《孔雀東南飛》堪稱我國古代愛情詩的絕唱,千百年來,讓人們感嘆唏噓不已,也一直讓人們思索著。是什么要素使這首詩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孔雀東南飛》的世界。
1.《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xiàn)實主義詩歌發(fā)展中的重要標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見于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全詩357句,1785個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與《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2.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學生在幾處重要片段的分角色朗讀中深入體驗、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鑒賞、剖析人物形象(以劉蘭芝為主要探究對象)。
1.展示多媒體課件,在畫面、文字、音樂背景中,教師范讀““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一段。
2.指導學生朗讀此段。(讀出節(jié)奏、語調、重音;讀出服飾之美、體態(tài)之美、風度之美)。
3.在多媒體畫面中,師生反復朗讀。
4.設計問題,進入本節(jié)課中心環(huán)節(jié):
(1)劉蘭芝是在怎樣的情景中“起嚴妝”的?
探究討論:被婆婆無理遣歸之前。
提示:品讀蘭芝個性化語言,是走進她的內心世界,挖掘其鮮明的性格魅力的最重要途徑。
5.師生共同勾畫劉蘭芝自述身世的語言片段,一起深情朗讀和品味。
(1)“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個別朗讀,點評)。
讀后思考:劉蘭芝不愿意離開焦仲卿,但為何自求遣歸?你看到了她怎樣的性格特征?
明確:焦母蓄謀已久,蘭芝自求遣歸是一種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為之的反抗行為。
(2)“上堂拜阿母”到“嬉戲莫相忘”(兩位學生分別讀出蘭芝與焦母告別時的不同語言,接著由同學品味前后語氣上的差異。)。
思考:從蘭芝與焦母告別的話語中你讀出了她怎樣的性格?
明確:人物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是高度統(tǒng)一的。從品讀中,我們看到了漂亮能干、勤勞善良、果斷堅決、不卑不亢、有禮有節(jié)、舉止得體的蘭芝。
(3)品讀遣歸之后蘭芝與劉兄的對話。
a.朗讀評價:
あ僭謖庖徊糠幟諶藎著重表現(xiàn)了蘭芝兄長這個人物,作者主要是通過他的語言來揭示其性格的,要求學生誦讀劉兄的語言,分析其性格特征。
明確:劉兄只有七句話,但這七句話寫得極有個性。其中有質問:“作事何不量”;有利誘“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也有威脅:“不嫁義朗體,其往欲何云?”短短幾句,把一個自私橫暴,趨炎附勢的阿兄形象刻畫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4)品讀蘭芝與焦仲卿的三處精彩對話。
a.被遣之前。
b.夫婦誓別。
夫妻誓別”這一情節(jié)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有兩個作用:首先,它再次強調了這對新婚夫婦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們的分別,非是己愿,而是逼迫,這就為后面寫他倆的殉情奠下了基石。其次,在分別之時,蘭芝既表白了對愛情的忠貞,也表露了對前途的憂慮,擔心自己那個性情暴烈的兄長“恐不如我意”,這為下文的兄長逼嫁,以死踐盟等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因此從情節(jié)發(fā)展來看,這是個必不可少的過渡段落。
c.夫婦訣別。
分組朗讀,比一比哪一組最能讀出人物的真實情感?
(5)在以上方法指導下,學生自由品讀。
1.課后深入朗讀,分析人物性格。
2.總結文章中的重點字詞。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為蘭芝和仲卿設計人生。
[教學過程]:
探究問題:
1.小序為什么稱劉蘭芝為劉氏?
明確:蘭芝處在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的時代,其姓名可以淡化。但女性如果處在家長的地位上,便可對這個家庭的一切發(fā)號施令。所以蘭芝是生活在一個歧視女性的以家長為核心的禮教社會中。
明確:概括情節(jié):被逼回家—逼她再嫁—以身殉情—得聞自縊—時人哀傷而想出浪漫結局。
“遣”“逼”是悲劇的起因。“聞”說明仲卿一直抱有幻想,直到悲劇發(fā)生才以死抗爭?!皞秉c出了悲劇的社會意義。
開端(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蘭芝被遣歸。
發(fā)展(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
進一步發(fā)展(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
高潮(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
尾聲(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誡后人。
探究問題:
1.劉蘭芝是否可以屈從焦母,請求焦母留下自己?
明確:焦母驅遣蘭芝的最大原因是“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盡管蘭芝有“精妙世無雙”的美麗,有“能織素,學裁衣”的本事,有“彈箜篌、誦詩書”的素養(yǎng),有“雞鳴入機織,三日斷五匹”勤勞,但焦母就是看不慣她的“舉動自專由”,她再美麗、再勤勞也是白搭。還應當明確:一則焦母已作決定,她要維護“家長”的權威就不會順從蘭芝的意愿;二則若蘭芝屈從焦母,她的剛強的性格便不復存在,便不再有文學作品中的“這一個”。
2.焦仲卿是否可以脫離焦母而帶蘭芝另立門戶?
明確:在當時以“忠孝”為社會核心的道德體系中,焦仲卿違背焦母就意味著背上“不孝”之罪,他毫無疑問會失去“府吏”之職,從而也就失去另立門戶之根基;如果脫離焦母不僅會受到社會譴責,而且可能會坐牢,也得不到幸福。所以,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鉗制著他們的自由與幸福。
3.焦仲卿是否可以聽從焦母直接趕走蘭芝了事?
明確:按照焦母為兒子設計的人生,休掉蘭芝,自然是遂了母親的愿,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仲卿就不復存在了。他的忠誠已經到了“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的地步,焦仲卿不是薄情之人,也不是逆來順受之人,他在那個時代作出的反抗與犧牲也是非常動人的。
4.面對兄長的威逼利誘,蘭芝一口應婚,這與她對母親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么?
要求學生體味一下蘭芝此時的心理。
明確:蘭芝這樣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蘭芝忠于愛情、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行為合乎邏輯的發(fā)展。因為她對阿兄的性格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會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諾,是對前途完全絕望的表現(xiàn),是不動聲色拿定了主意,決心以死來抗議吃人的封建勢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實際上卻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成竹在胸的表現(xiàn),我們從蘭芝的突然允諾中已預感到要發(fā)生非常事件了。
5.研習“高潮”部分。
明確:二人的行為都符合他們的性格發(fā)展。蘭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長制的本質,這是她那堅強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很決絕。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順母親,所以他要有一個彷徨的過程,但是對愛情忠貞卻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
6.研習“尾聲”部分。
要求學生集體誦讀這一部分。
明確: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
明確:
劉蘭芝,作者是把她作為我國古代勞動婦女的優(yōu)秀代表來刻畫的。她勤勞能干:“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她也很有教養(yǎng),這不光表現(xiàn)在她會彈箜篌、誦詩書,而且也表現(xiàn)在她對焦母謙遜有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上;她與小姑話別時,“淚落連珠子”,表現(xiàn)了她的善良和友愛;她對仲卿愛情專一,惜別時留下箱籠,分手時蒲葦為喻直至發(fā)出“黃泉下相見”的錚錚誓約,表現(xiàn)了她的倔強、堅貞、不慕富貴、忠于愛情等可貴品格;她遇事有主見,不同意仲卿“復來還”的幻想,慨然允諾太守家的求婚,這都表明了她對封建勢力的本質有著清醒的認識和透徹的了解。是個鮮明的人物形象。焦仲卿的個性也非常鮮明,他忠于愛情,“結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但是卻不敢直接反抗破壞他愛情和幸福的母親,違心地送走蘭芝,但他又深愛著蘭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當團圓之夢破滅之后,敢于違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禮教,“自掛東南枝”,跟蘭芝一樣,是充滿了叛逆精神的。
課文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劉蘭芝那樣的女性,在《孔雀東南飛》之前,中國文學史上還沒有出現(xiàn)過。另外,詩中作者還運用了抒情性的穿插,如“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等詩句,有助于對人物的處境和心情的深入刻畫。
1.提問:詩歌開頭的兩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明確:作用有二:首先借鳥起興,這是我國古代民歌傳統(tǒng)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顧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調,形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悲劇氣氛,起著提綱挈領,暗示全篇的作用。
2.蘭芝嚴妝:運用一連串的夸張性的鋪陳排比,旨在寫她的美,更表現(xiàn)了她的從容鎮(zhèn)定,蘭芝用自己美,向丈夫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愛,向婆婆表示了她的無辜和堅強。
《孔雀東南飛》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敘事詩的創(chuàng)作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它的故事結構完整,開頭結尾照應,中間情節(jié)起伏跌宕,表現(xiàn)了民歌作者在敘事上的高超技巧。塑造了眾多鮮明的文學形象,語言具有個性特征,有的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學中不朽的典型,至于詩中多運用的比興、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以及感人至深的細節(jié)描寫和精當的處理分寸,更是值得我們借鑒。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七
師:(運用多媒體導入)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有著不同的不幸。經過近兩個星期的準備,今天,我們在這里用各自的方式演繹古典愛情悲劇《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悲劇故事。
那么他們是如何演繹這個故事的?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怎么樣?我想看完同學們的表演你就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好!請看第一場《遣歸》。
(生介紹)。
導演:從杰。
演員:從芹飾劉蘭芝 從杰飾焦仲卿。
曲燕飾焦母旁白:孫飛。
第一幕:相戀。
〔形式:啞劇〕。
生旁白: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起初,他們很幸福。
蘭芝聽門外聲響,輕輕出門,于池邊小路徘徊等待仲卿,久等不來。
仲卿從后輕手輕腳上,輕拍蘭芝肩;蘭芝故作生氣,與仲卿鬧別扭,不聽仲卿反復解釋,后蘭芝敲了仲卿一下即跑走,仲卿跟上。
第二幕:婚后。
〔形式:啞劇〕。
〔背景音樂:小提琴協(xié)奏《梁祝》〕。
生旁白:婚后的蘭芝賢慧勤勞,每天都忙到深夜,天剛亮,又早起做飯。
深夜,蘭芝倚燭刺繡,天明,蘭芝吹滅蠟燭,出門做飯。
〔生配樂表演〕。
第三場:逼歸。
〔形式:話劇〕。
焦母:(拄拐上)(吼)蘭芝,你死哪去了,還不趕快做飯?
蘭芝:(低眉順眼)婆婆,我這就給你端飯,今天,咱們吃面湯。
焦母:(臉孔朝天)面條太滑。
蘭芝:(委屈求全)那……咱們吃包子。
焦母:(頓拐)包子太膩。
蘭芝:(聲音哽咽)那……吃餅。
焦母:(白了蘭芝一眼)不行。烙餅太硬。
蘭芝:(淚水溢滿眼眶,強忍不流)那婆婆,你想吃什么,我去做。
蘭芝黯然而下。
第四幕:請歸。
〔形式:話劇〕。
蘭芝獨坐閨房飲泣,仲卿接信回家,聽蘭芝訴別。
蘭芝(停止啜泣,哽咽):我要走了,不是我不想呆,……只是……婆婆對我不滿意,我不能等著被趕走,還是讓我自己提出來吧。
仲卿(聲音宏亮):你別走,讓我去跟母親說吧。
蘭芝仍啜泣不語。
師:好,第一場表演結束,他們表演的怎么樣,哪位同學毛遂自薦來評論一下?
生甲:我認為他們表演得很不錯,焦母的扮演者把焦母的蠻橫、專制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生乙:我認為劉蘭芝的表演也挺好,把一個善良、委屈求全的蘭芝生動地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
生丙:我認為焦仲卿的表演似乎不大到位。特別是他聲音宏亮地說“你別走,讓我去跟母親說”,這一句話說得口氣很硬,不符合仲卿軟弱的性格,如果焦仲卿這么剛強,那么還會有“自掛東南枝”的悲劇發(fā)生嗎?(下面有掌聲)。
第二幕:《誓別》配樂詩朗誦。
〔大屏幕顯示音樂背景:powerpoint制作化蝶的畫面〕。
〔配樂:古箏《梁?!贰?。
導演:姜春美。
演員:榮桂飾焦仲卿 王巧麗飾劉蘭芝。
劉蘭芝:焦仲卿:
女〕山那邊,男〕夜的那頭。
你在想我我在想你,
機杼旁困頓的身影在夢的小舟里飄蕩。
紡織娘的唱鳴, 弱小的身軀。
是我疲憊的聲音 能否承受繁重的勞累。
夜幕下的星星剛韌的性格。
是你眼睛流放的精瑩 能否經得住母親的苛刻。
女〕你知道 男〕我明白。
你的心胸是我停泊的港口 你是我永久的天堂。
母親的斥責只是我一時的心痛 我是你渴望的歸航。
在晨曦夜風里, 可是,你的淚水。
我只在乎你 是拂動我心弦的樂章。
女〕你也說了, 男〕是啊,我選擇,我無悔。
你是風兒我是沙,那西去的馬車碾落塵土。
你是磐石我是蒲葦那歸去的大雁銜取紅葉。
蒲葦如絲磐石無移我希望。
地老天荒是我們無悔的選擇你就是我永遠的夢鄉(xiāng)。
女〕母命如山男〕堅持住,蘭芝。
母親的眼神 面對母親的嚴厲。
是我們畏懼的劍光我無語,
婆婆的挑剔 面對你的委屈。
是我們膽怯的盾牌我無語。
我們的明天 我們的明天,
是陰天還是雨天?是啊,陰天還是雨天?
女〕我走了,男〕你走了,
是我自己請求走的, 我親自送你走的,
我不能允許 走得那么憂郁,
被驅趕的夢魘走的那么凄離,
別了,仲卿 蘭芝。
你的美好, 別放棄我,
你的記憶別放棄我,好嗎?
我的心事, 你忘了嗎,
我的愁緒我就是你永久的天堂。
就讓我們在記憶里面尋找歡笑 你就是我永遠的歸航。
女〕命運,命運 男〕命運,命運。
是我們的命運是上天的安排。
斬斷了所有的情分離間了我們的姻緣。
在源源不斷的清溪中,在青山掩翠的高山里,
那對鴛鴦鳥 那株情侶松。
就是我們相依為命的甜蜜 就是我們握手來生的印證。
〔合〕輕輕的風兒吹走了夢的思緒。
柔柔的水兒帶走了心的路途。
你的脆弱交給我,
〔男〕我寬闊的肩膀。
〔女〕我溫暖的雙手。
〔合〕就是你明天的攙扶。
師:欣賞完這優(yōu)美的配樂詩朗誦,請同學們也來一點精彩點評。
生甲:這種內心獨白,直接把我們帶進了他們的內心世界,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對愛情“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的堅韌。這么美好的愛情卻遭到焦母的棒殺,讓我們真正的痛其所痛,惡其所惡。
生乙:我覺得女同學朗誦感情充沛,讓我們感受到蘭芝如泣如訴;男同學比女同學朗誦“稍遜風騷”,把一個文弱小吏變成了一個豪氣沖天的大丈夫。
生丙:兩位同學的表演各自為戰(zhàn),表演有一些呆板,最好能有一些眼神的交流,動作的變化。這樣才能和這首優(yōu)美的詩珠連璧合。
師點評:同學的眼光都是雪亮的,既看到了優(yōu)點:形式的多種多樣,激發(fā)同學們的觀看興趣;也看到了不足,有些同學不能把握住仲卿的軟弱、蘭芝的忠貞以及焦母的蠻橫這些性格特點。但是,盡管這第一只小板凳做得不夠精美,但我相信同學們肯定會把第二只、第三只做得會“更上一層樓”。
師?。汗适抡谝稽c一點的展開,接下來,高二?六班同學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故事。
請看第三場《抗婚》。
〔大屏幕顯示〕導演:從英、江雅萍。
演員:從英飾焦仲卿 宋曉娜飾劉蘭芝。
孫冬飾劉兄從婷鈺飾劉母。
旁白:孫飛。
古代版。
〔由大屏幕顯示漢代建筑,為灰色的瓦房;氣氛:沉悶壓抑〕。
劉母:(撫蘭芝背)(柔聲)蘭兒,咱們已經回絕了縣令的好意,難得太守家也派人來提親,你就答應了吧!
蘭:(眼含淚水)我剛回來時,仲卿還曾一再囑咐過我,我們發(fā)過誓永不分離。今天如果答應了,豈不是違背了當初的諾言。娘,您還是幫我回絕了吧!
母:哎!真是亂透了。難為我可憐的蘭兒了。(劉母拭淚下)。
兄:(大模大樣上)母親,怎么樣?
母:(搖了搖頭)。
蘭:(低頭,小聲)是……。
蘭:(仍低頭)兄長說得--有道理……。
兄:(心滿意足)哎,這才是我的好妹子(出房)。
現(xiàn)代版。
〔由大屏幕顯示背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節(jié)奏:明快〕。
焦仲卿與劉蘭芝手挽手過。
劉兄從背后上,粗魯地將二人分開。
劉兄:嗨!小子,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已幾分幾兩重,一個小小的的哥也敢追我妹妹?
(轉身對劉蘭芝,并用背把焦仲卿與劉蘭芝分開)。
妹妹,你說你,放著好好的局長公子看不上,卻看上了這么個無產階級。
〔配樂任賢齊《趕不走》〕。
焦:如果我有一千萬,我就能買一棟房子。
我有一千萬嗎?沒有。?????所以我仍然沒有房子。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飛。?????我有翅膀嗎?沒有。
所以我也沒辦法飛。
如果我只能愛一個人?是的,我能,如果非要給這個時間加上一個期限,我愿意是一萬年。
〔焦仲卿與劉蘭芝作深情狀〕。
〔劉兄一旁反復做出發(fā)怒、不屑、無賴斥罵狀態(tài)?!场残问剑簡 场?/p>
蘭芝:(大聲)聽見了沒?哥,別再跟我提那個稅務局長的兒子,不就是有幾個錢嗎?要嫁你嫁。(轉過頭來)仲卿,走,我請你吃飯。
劉兄:小子,你等著,要么給我拿兩萬塊彩禮,要么給我趕快走人。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焦:(不理劉兄)(深情望著蘭芝)吃什么?
芝:吃海鮮。
〔仲卿挽蘭芝堅定地走了〕。
〔劉兄一人晾在臺上,繼而嘆氣而下〕。
師:一場戲劇,兩種結果,那么你認同哪一種結果?
生:(齊聲)第二種。
師:如此一致的選擇,可以陳述一下理由嗎?
生:有情人終成眷屬,愛要越挫越勇。
師:哪一種結局更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生:當然是第一種了。
師:面對這兩種結局,你的感觸是什么?
生甲:封建禮教是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魁禍首。
生乙:不論什么時代,人們都有對愛情忠貞的追求。
生丙:歲月如流水,源源不斷,逝者如斯,幾千年的抗爭、幾千年的碰撞,人們終于可以放開自己的心扉,大膽說出心中的所愛。我們幸運我們生活在這個自由民主的時代。
師總結:
從《衛(wèi)風?氓》中的棄婦到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從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到曹禺的戲劇《雷雨》中侍萍的怨憤,從劉蘭芝的自赴清池到巴金《家》中鳴鳳之死,無不吶喊出對封建專制的抗爭、對愛情自由的向往。
教后感:遠離了那個沉悶的年代,淡漠了自由的概念,而今的中學生無論如何也不會輕易地為悲慘的故事所感動,學完了《孔雀東南飛》,學生們的反映只是蓋上書本,唱著“你傷害了我,卻一笑而過”,根本無關痛;而在這節(jié)活動課上,學生們在自已編劇、自己表演的過程中,卻深刻地領悟了課本中所要揭示的主題,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劇中的人物形象,達到了“樂在書中,學在課堂”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高中語文第三冊還沒有涉及到有關戲劇方面的知識,所以我補充講解了一些戲劇的基本知識,并引導全班學生從寫劇本做起,分組討論,自由組合,進行排練表演。學生們對這一課程類型也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自主能動性。
當然,相對于“一塊黑板,一只粉筆”的傳統(tǒng)授課方式,這種課程類型不是我們常常接觸的,所以摸著石頭過河,難免有失誤之處,比如說燈光效果、音響效果不是很到位,一些戲劇語言不是非常符合人物性格特點。這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改進。
教后評記:隨著古典作品滾滾涌入中小學語文新版教材,如何教好它們,亟須認真研究,大膽實驗。這節(jié)課進行了初步嘗試,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變教壇為舞臺,調動和滿足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強烈欲望。有聲有色,又有鮮明的目的:引導學生進入華章意境。二是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到學中演,演中學,達到了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相統(tǒng)一的目的。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八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情節(jié)和人物要點,從語言角度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語言藝術。
[教學重點]?。
把握情節(jié)和人物要點。
[教學難點?]。
從語言角度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語言藝術。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初中我們學習過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木蘭詩》。今天我們學習被稱為“樂府雙璧”的另一篇樂府民歌,同時它又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二、關于“樂府”
關于“焦、劉殉情”故事的傳說。漢末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但劉蘭芝卻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難她,沒有辦法,劉蘭芝只有自請回娘家。夫妻二人雙雙“誓死不相負”。蘭芝回到娘家后,不久,縣令替他的兒子求婚,焦仲卿聞聽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別,在蘭芝成婚那天,蘭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縊身亡。兩人變成了一對鴛鴦相對而鳴。這個美好的傳說演化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
三、學生整體把握文意,提問:
第二部分:民展,寫蘭芝被遣回家,仲卿與蘭芝告別,發(fā)誓要接蘭芝回來。
第三部分:發(fā)展,寫蘭芝與仲卿的離情別緒,二人分手之際,依依不舍。
第四部分:高潮,寫蘭芝與仲卿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結局,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愿望。
2、為情節(jié)各部分擬定標題。
提示:五字句。能概括內容,注意人物特點;把握精要,用得體的語言去表達。
明確:起點(首兩句)。
第一部分:開端,蘭芝被遣。第二部分:發(fā)展,夫妻誓別。
第三部分:發(fā)展,蘭芝抗婚。第四部分:高潮,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尾聲,告誡后人。
3、概括故事主題。
提示:(1)文章寫了怎樣的故事。(2)人物的情感是怎樣的。(3)這個故事具有怎樣的社會意義。明確:故事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為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4、分章節(jié)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深入領會文意。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十九
2.把握詩歌的主要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
3.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儒學在當時社會的影響及其罪惡。
4.品味詩歌的藝術特色,了解中國古典文學的創(chuàng)作手法。
1.把握故事情節(jié),剖析人物形象
2.體會作品深刻的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及其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件展示:《白蛇傳》、《天仙配》、《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電影電視片斷)
老師引導:剛才我們看了幾段電影電視片斷,同學們知道它們的片名嗎?(學生答)
沒錯,這些是我國古代四大民間愛情神話和傳說:白蛇和許仙、董永與七仙女、梁山伯和祝英臺的片斷,還有一個是牛郎和織女。哪位同學能說說這家喻戶曉的故事有什么共同點嗎?(學生答)
提示:悲劇結局;浪漫主義結尾;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美好的愿望。
帶著這種美好的愿望,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主題也是關于愛情婚姻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一起來關注男女主人公的命運。
二、相關文化常識介紹(課件展示):
1.走近作者
《孔雀東南飛·并序》選自南朝陳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队衽_新詠》是繼《詩經》《楚辭》之后的古詩選集。它保存了一部分樂府民歌及六朝前已失的詩篇。但大部分為艷情宮體之作。徐陵,南朝陳人,字孝穆。他的文章綺麗,與庾信齊名,時稱“徐庾體”,但所作奏議居多,文學成就不及庾信。
2.關于樂府
樂府本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構?!皹贰笔且魳?,“府”是官府。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人配樂。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被后世稱為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3.關于課題
《孔雀東南飛·并序》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篇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詩歌最長的敘事詩。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這里沿用的是后人常用的題目,故有此名,全詩共357句,1785字,這首詩是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xiàn)實主義詩歌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它與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三、推進新課
1.請學生復述故事情節(jié)
2.解讀小序內容
3.理清故事情節(jié)(課件展示)
起點: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第一部分:開端,蘭芝被譴
第二部分:發(fā)展,夫妻誓別
第三部分:發(fā)展,蘭芝抗婚
第四部分:高潮,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尾聲,告誡后人
四、研讀探究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采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
提示:暗示文中別離情節(jié);奠定全文悲哀基調;引起下文。比興。
提示:第二段:表現(xiàn)劉蘭芝多才多藝,有教養(yǎng),勤勞能干及果敢堅強的品格。
第九段:表現(xiàn)劉蘭芝的美麗鎮(zhèn)靜、堅強
第十段:表現(xiàn)劉蘭芝的善良友愛
第十二段:表現(xiàn)齊蘭芝對愛情的堅貞
第三十段:表現(xiàn)劉蘭芝忠于愛情,性情剛烈
3.詩歌是從哪些方面或是采用哪些表現(xiàn)手法來體現(xiàn)劉蘭芝的美好品質的呢?
語言描寫;動作、心理、肖像等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
4.有著這么多美好品質的劉蘭芝應是眾多男子心目中的佳偶,但卻被焦母驅譴回家,這是為什么?你覺得焦母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課件展示)
《禮記·本命》中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盜竊去。
《記記》中還規(guī)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
提示:(1)劉蘭芝過門后多年不育,依照封建倫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也許是原因之一。
(2)兩家門第不登對。
(3)焦母認為“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看出劉蘭芝沒有很好地遵從封建禮教那些繁文縟節(jié)以及“順父母”等婦道要求,婆媳關系緊張。
(4)焦仲卿和劉蘭芝雖聚少離多,但夫妻感情很好,“甚宜其妻”,引起焦母的妒嫉,故仇視劉蘭芝。
五、拓展延伸
畢竟我們不是當事人,我們無法了解焦母驅譴劉蘭芝的真正原因,但是我們一定清楚:當美好的愛情變成“孔雀東南飛”時,悲劇對當事人帶來的巨大傷害。(課件展示):
陸游《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琬《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教師介紹寫作背景,讓學生品讀詩句,感受陸、唐二人被迫分離的痛苦情感。
六、小結
同學們,再回顧一下我們剛上課時看的影片斷和學習的內容,不難發(fā)現(xiàn),幾千年來,由封建禮教、家長制等構成封建傳統(tǒng)文化的冷漠與殘酷,使美麗的愛情成為“牛郎織女”,化作“雙飛蝴蝶”,變成“孔雀東南飛”,真是痛心呀,有多少美好的愛情成為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分析了劉蘭芝和焦母的形象,下面我們進一步探究課文內容。
二、研讀探究
明確:(1)封建社會禁錮婦女的一整套禮法條規(guī)和道德標準,經歷了一個發(fā)展完善的過程。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時儒者和官僚發(fā)揮了先秦典籍中關于男尊女卑思想的表達,對婦女再嫁問題給出了道德上進一步否定的評價,不過,西漢時正統(tǒng)儒者的言論尚未完全拘束人們的社會行為,當時的成文法律沒有明確地限制婦女再嫁。漢魏時期婦女再婚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人品才貌出眾的女子。如西漢卓文君再嫁司馬相如,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守寡時看上了有婦之夫宋弘。光武帝親自作說客,東漢末年祭文姬初嫁衛(wèi)仲道,再嫁匈奴人,后嫁董祀;孫權納寡婦徐夫人為妃等。到北宋周敦頤、程頤提出的“去人欲,存天理”、“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在當時影響不很大,到南宋后禮教之風漸趨嚴厲,朱熹不遺余力地推行控制了知識分子的觀念,寡婦再嫁是大逆不道的。
(2)東漢建安年間,士族制度開始萌芽,門第觀念已經存在,詩歌中劉蘭芝自敘“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及劉兄認為蘭芝再嫁給太守兒子“否泰如天地”,可見其家社會地位及經濟狀況也不佳,因而劉蘭芝與“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的焦仲卿的婚姻應是“門不當,戶不對”。詩中的縣令和太守都是深受儒家浸染的封建官員,社會地位也相對提高一些,因此他們不可能去選擇一個被掃地出門的棄婦作媳婦的。
(3)這個情節(jié)的出現(xiàn)反映了廣大百姓的美好意愿,突出了蘭芝無辜被譴,更好地反襯出焦母的專斷和無知。
提示:焦仲卿:懦弱、膽小,一味順從母親,聽從母親的安排。
劉蘭芝:無故被譴時只是強調自己沒有做錯,在和焦母告別時也沒有流露不滿。被譴回家靠兄長過活,其兄已放言“不嫁義郎休,其往欲何云”,言外之意:“難道要我養(yǎng)你一輩子?”
(課件展示):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
提示:(1)焦母和劉兄性格粗暴,做事專橫、武斷,完全憑主觀判斷,根本不體會兒子和妹妹的想法感受,他們在詩中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表,他們決不可能低頭認錯的。焦母甚至會認為是蘭芝害了自己的兒子,這份仇恨是不可能化解的。
三、小結詩歌主旨
在表面上看是兇悍的焦母和勢利的劉兄逼迫的結果,事實上焦母和劉兄也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封建禮教和家長制的思想已經深入到他們的骨髓中,他們的本意并不想害兒子和妹妹,但是他們沒料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卻直接把二人逼上絕路。
再者劉蘭芝和焦仲卿二人悲劇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擺在他們面前只有二個選擇:一是遵從母親、兄長的意愿,違背自己的誓約,二是以死來捍衛(wèi)愛情。他們的死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歸根結底,他們以死來反抗逼迫也只能是一種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違背這些要求的封建禮教之間的一種不自覺而且沒有出路的沖突,他們不能也不可能和葬送他們幸福的封建禮教思想做出格的斗爭。
以往我在教這篇課文時,只是注重詩歌內容以及人物形象的剖析,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因此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而目前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是學生一方面不重視語文學習,另一方面對語文課的期望越來越高。他們希望語文課能有更豐富多彩的內容,同時也更生動活潑的形式出現(xiàn)。所以本課在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方面也作了一些嘗試。如開頭播放電影片斷,讓學生很快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教學中來,從熟知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中感悟中國古典文學的創(chuàng)作手法,由淺入深,學生掌握起來也得心應手。在教學中教師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中國婚姻制度的演變等內容的介紹,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課堂上的主體作用,用心去學習,用情去感受。
當然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儲存器,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教師的每一處點撥,每一個啟發(fā),都會對學生的思維有所幫助,但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在思考的過程中,能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進行碰撞,進行思想的交鋒,甚至走出課堂,嘗試自己親手去查閱搜集篩選資料,他們的目光會變得更深邃,思維會變得更活躍,頭腦會變得更睿智。遺憾的是我的這二節(jié)課沒有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此外我這篇教學設計沒有把雙基教學納入其中,如果把基礎知識如古今異義,偏義復詞等作為課堂訓練內容,也許更適合語文教學的基本情況。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二十
封建家長制是扼殺青年男女愛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滿,就可以憑一紙修書將女子趕回家。
這樣的悲劇在古代不足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悲劇--《孔雀東南飛》以得美麗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夢只有在死后才能實現(xiàn)。
樂府:原指掌管音樂的官府,后來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chuàng)作的歌詞也稱為樂府或者新樂府。
文章結構
開端--蘭芝被遣
發(fā)展--夫妻惜別
再發(fā)展--蘭芝抗婚
高潮--雙雙殉情
尾聲--告誡后人
1、概括詩前小序的內容
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結局,作詩的緣由。
2、詩歌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兼用比興,以孔雀失偶來暗示夫妻離別??兹概腔卜搭櫈槿姷於ㄉ畛帘У幕{。統(tǒng)攝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3、尾聲化為鴛鴦充滿了什么色彩,結構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義色彩,呼應開頭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
關于鋪排
1、第9段,雞鳴外欲曙……精妙世無雙。
師:本段用了什么手法?
生1:本段用了鋪陳、排比的手法。
師:能給大家具體解釋一下鋪陳嗎?(生1沉默)
師:心里知道不好表達,是吧。我來解釋一下,鋪陳,即鋪敘,詳細地敘述。
師:請用本段中的一個詞概括它的內容。
生2:嚴妝
師:此時此刻,劉蘭芝為何要嚴妝,并且還事事四五通呢?作者著重寫裝束和儀容,有何用意?請同學們思考,同桌之間可以交流。
學生回答。
生3:嚴妝是劉蘭芝一貫的習慣,愛美的表現(xiàn)。
生4:我認為正說明劉蘭芝知書識理,有涵養(yǎng)。
生5:它的作用是表現(xiàn)劉蘭芝的自尊、外柔內剛。
生6:我認為這里正說明她沉著、鎮(zhèn)靜,臨陣不亂。
生7:這里也可看出劉蘭芝內心的不平靜,甚至是痛苦,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現(xiàn)。
師:同學們的討論發(fā)言很成功。我把你們的發(fā)言綜合一下,這段描寫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連串渲染夸張的鋪陳排比,不但寫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寫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的沉著、鎮(zhèn)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別的涵養(yǎng)。
這一段文字優(yōu)美,請同學們傾聽范讀,認真揣摩品味它的妙處。
下面請同學們試著背誦該段??凑l能用最短的時間背誦下來,先背會的同學舉一下手。
背誦很流暢。(提問兩個同學)我們一起來背一遍。聲音很宏亮,語速要再慢一點,感情再濃一些就更好了。
2.師:詩中有多處使用了鋪陳排比手法,同學們能否再找出一兩處。
生1:第2段十三能織素……十六誦詩書,寫出了劉的聰明能干。
師: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繁瑣?本段還用了什么手法?
生2:不繁瑣。這是縱的鋪陳,按時間順序,意在強調蘭芝多才多藝,很有教養(yǎng)。羅列數字,應作互文看,交叉敘述。
師: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關系?
生3:為下文蘭芝被休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
師:第13段有類似的內容,是不是有點重復?
生4:不重復。更突出蘭芝從小聰明,很有教養(yǎng),并且轉換了敘述的角度,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
3.學生讀交語速裝束……郁郁登郡門 (21段)
生1:有。
師:那位同學能解答這一問題?
看來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郡守家富有、有權勢嗎?
生2:富有、有權勢。
師:那么劉蘭芝對這富有的郡守感興趣嗎?
生3:不感興趣。她嫁給郡守完全是兄長的逼迫。
師:她的心思依然在焦仲卿身上,那她想怎么做呢?
生:等待焦仲卿來迎娶她。
師:所以作者不惜筆墨,濃墨重彩,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
生5:反襯,反襯劉蘭芝的對愛情堅貞不移的品格。
師:對,襯托出劉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jié)操,她對仲卿的愛和忠貞經得起任何嚴峻的考驗。而且太守家的喜和蘭芝明為允婚、暗作死計的悲涼心境形成對照,強化了悲劇性。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課后同學們注意體會比較。
鋪陳、排比手法,夸張、渲染地寫盡人或事的各方面情態(tài)。它實際上也就是賦,即敷陳其事而直言之。只是受漢大賦的影響,描寫更加細膩更加淋漓盡致,往往一氣貫注,渲染某種氛圍和情緒。賦,一般分為三類,賦景觀物象、賦事態(tài)情狀、賦人物形象。本題兩處賦人物形象,我們從中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賦是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手法,如《沁園春?長沙》上下闋均用了賦,平時要注意鑒賞并運用。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二十一
一、教學理念:
第二課時。
師:上節(jié)課我們熟悉了課文結構,了解了課文情節(jié),特別學習了“相”的用法和偏義復詞想象。請同學公布課后作業(yè)?的答案。
生1完成“相”的用法練習,生2完成其他練習。
師生共同評點。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重點分析人物。我們知道劉蘭芝是本文的主人公,我們就來看看她是怎樣的一般面孔,透國她我們能得到怎樣的啟示。
評:我在這里交代本課的目標,有助于學生學習有明確的方向。
學習詩歌不能離開“讀”。只有通過讀,我們才能體察到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魅力。本節(jié)課我就請同學讀,讀有關劉蘭芝言行的語段,來感悟劉蘭芝。
評:交代學習方法。
生讀“十三能織素”段。
師:本段用了什么手法,寫出了劉的什么?
生討論?;卮穑荷?2?:?本段用了排比的手法。
生3?:?本段用了互文的手法,寫出了劉的聰明穎慧。
生4?:?本段還寫出了劉的果敢剛強,這從“妾不堪驅使,……及時相遣歸”可知道。
師:你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生4?:?我是從資料上得知的。(課堂有笑聲)真正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師:很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能實事求是,很好。這個問題我來講。
中國古代的女子地位很低。在娘家聽父母的,到婆家聽丈夫的,自己無真正的自由。出嫁后沒有婆家的許可,是不得擅自回娘家的。其二,她們更看重自己的貞潔。所以“休”對一個女子意味著什么,大家應當清楚了,而自請“休”,更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所以劉蘭芝的這個舉動著實可以表現(xiàn)她的剛強、果敢。生4的回答是對的,資料是告訴我們答案,但我們更要以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就會有收獲。
評:教給學生書本知識,只是最低級的,關鍵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終身收益。
師:如果從詩歌表現(xiàn)手法上,本段用了。
生:賦。
師:對,這里是賦,是縱的鋪陳。
生5讀“新婦謂府吏……久久莫相忘”段。
師:本段可看出劉的什么?
生討論,回答。生6?:?可看出劉對焦仲卿的依戀之情,她要求焦“久久莫相忘”,其實她首先不可能忘記這段情。
生2?:?可看出劉蘭芝的痛苦之情、憤激之情?!叭速v物亦鄙”就可看出。
師?:?兩位同學回答的很好。我們就應這樣從詩句中品出人物的內心。
生7:讀“雞鳴外欲曙……精妙世無雙”段。
師?:請用本段中的一個詞概括本段的內容。
生1:?嚴妝。
師?:此時此刻的劉為何要“嚴妝”?嚴妝時又為何“事事四五通”?請同學們思考,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卮?。
生5:?嚴妝?是劉蘭芝一貫的習慣,愛美的表現(xiàn)。
生3:我認為正說明劉蘭芝知書識理,有涵養(yǎng)。
生6:我認為這里正說明她沉著、鎮(zhèn)靜,臨陣不亂。
生7:這里也可看出劉蘭芝內心的不平靜,甚至是痛苦,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現(xiàn)。
師:?同學們的討論發(fā)言很成功。我把你們的討論綜合一下,這段描寫不但寫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寫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能沉著、鎮(zhèn)靜,臨陣不亂,美就美在她那特別的涵養(yǎng)。
下面請同學齊讀該段。
學生讀書。
師:一個那個時代的女子能做到這樣很不容易。我們能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請大家思考,同樣可以討論,用簡短的文字表達出來。
學生議論,發(fā)言。
生5:?劉蘭芝這里的嚴妝打扮可說明她做事能有始有終,因為她進焦家時一定也是經過精心打扮的,從這里我們可以學習她的這種一絲不茍的遇事態(tài)度。
生9?:劉蘭芝這里的嚴妝也可以說是為焦仲卿。她的打扮體現(xiàn)了她的自尊,是為了知己而扮。
生10:劉蘭芝的舉動可以告訴我們,人生難免遇到坎坷,在遇到挫折時應有清醒的頭腦,失意但不能失志。
生11:劉蘭芝的舉動告訴我們,涵養(yǎng)對一個人很重要。
師:同學們的討論可謂見仁見智,悟性很不錯。課后可進行練筆。
評:既能讓學生走進文本,又要能引導他們走出文本,這就是語文教學的藝術體現(xiàn)。該步驟正是想體現(xiàn)這種藝術境界。實施中基本達到了目的。
生讀“新婦謂府吏……二情同依依”
師:本段中的磐石、蒲葦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怎樣的作用?
生12?: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體現(xiàn)了劉對愛情的堅貞。
學生讀“媒人下床去……郁郁登郡門”
師?:難道該段對劉蘭芝的描寫也有作用?
生12?:?是的。
師?:如何理解?
生12?:?我想,如果沒有作用,那就應當刪去。
師?你回答得很對。能否具體解釋一下嗎?
(生12?沉默)。
師:?那位同學能解答這一問題?
看來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な丶腋挥袉幔?/p>
生?:當然富有。
師?:那么劉蘭芝對這富有的郡守感興趣嗎?
生3?:不感興趣。她嫁給郡守完全是兄長的逼迫。
師?:那她想干什么呢?
生6?:?她的心思依然在焦仲卿身上。因為臨別前他們曾有誓言。
師:?所以這段鋪張的場面——。
生7:?反襯,反襯劉蘭芝的對愛情堅貞不移的品格。
師?:對,她沒有絲毫的貪慕虛榮之意,有的是對仲卿的愛和忠貞,這種愛和忠貞能經得起任何嚴峻的考驗。
評:這步驟實施時有同學被卡了,于是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然接受知識,接受感悟。這在語文教學中也是常事。
師:?本節(jié)課我們共同評析了劉蘭芝。從她的身上,我們多少有感悟,有啟發(fā)。希望同學們課后寫一篇隨筆。這是第一。第二,《孔雀東南飛》早已搬上了戲劇舞臺。能否請同學們根據本課,結合自己的理解,用話劇的形式改編這篇詩篇。希望同學們嘗試一下。
評:之所以布置這樣的練習,是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綜合能力。
三、教后記:
本篇詩作發(fā)表距今已遙遠了。對于21世紀的學生,對那個時代發(fā)生的許多事自然會不可理喻?;橐鰫矍楸瘎∫恢笔俏膶W描寫的一大主題。通過教學,讓學生走進作品,能真正體會人物性格的獨特之處。因為學生是有靈氣的,他們對作品的人性美、人格美有著相當敏銳細微的感受力。在“重點鑒賞”中,讓學生從“新婦起嚴妝”那段精美的文字中感悟人生的哲理。這樣做,比單純欣賞主人公的美更有意義。學生是有悟性的,他們說,蘭芝的美是深有內涵的,不僅令人愉悅,也能促使人們更加熱愛生活、珍視人生。綜合能力訓練,鍛煉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更能發(fā)揮學生的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
常想,語文教學要走出低谷,必須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而改革創(chuàng)新的一大途徑就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收益,要達到這個目的,改變教學方法,改變觀念勢在必行?;蛟S我的這節(jié)課就是一個嘗試。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二十二
知識目標: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熱愛。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鑒賞能力。
重點:對詩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
難點: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教法分析。
這首詩歌的教法通常是:從詞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題的提煉,再到藝術手段的分析。我想將這首詩改編成小話劇,并在課內演出,將比較抽象的詩歌改編為直觀性很強的話劇;同時擴展閱讀空間進行比較閱讀,在不同的形式轉換中深入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人物性格和藝術特征。主要采用三種教學方法:
(1)互動教學。
(2)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
(3)比較閱讀。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此類詩歌時,大多是等著老師來分析,自己做筆記,缺乏主動性,在學習這首詩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詩歌的改編和話劇的表演中,作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導入新課。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憐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愿生死相隨,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木低垂,情深的時候,哪種離別不傷悲?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這首歌曲調低沉舒緩,非常符合原詩的意境,而屠洪剛的演唱絲絲入扣,深沉含蓄,對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較細微,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也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有初步的認識。
(二)課前檢查。
1、對原詩的改編是否忠于原作?
2、能否把握基本矛盾?
3、結構安排是否合理?
(三)安排學生表演。
1、劇本分兩部分:劉蘭芝在焦府為第一幕,回到劉家為第二幕。兩幕之中可各分幾場,讓學生分組表演。
2、結尾部分處理:配樂朗誦,采用《化蝶》樂曲為背景音樂,由一位同學在背景音樂中用低緩壓抑的語調來朗讀:兩家求和葬,和葬華山旁。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
用《化蝶》樂曲來演繹,使話劇難以表現(xiàn)的浪漫主義結尾得到了很好地處理。朗誦的最后四句是借用歌曲《孔雀東南飛》里的句子,既吻合原詩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意境,又表達出結尾部分人們美好的愿望。如泣如訴的配樂朗誦自然地將劇情推向高潮,讓學生沉浸在音樂中,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演出結束后,教師提出如下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并回答。
1、提問:剛才演出的小話劇中,同是感情深厚,愛情專一,敢于反抗的劉蘭芝和焦仲卿有何不同?同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表,焦母和劉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異。
明確:劉蘭芝對封建家長制有清醒的認識,不抱任何幻想;而焦仲卿對封建家長制有一定的幻想,性格比較軟弱。焦母體現(xiàn)的是封建家長的'冷酷自私,專制蠻橫;劉兄貪財慕勢,是一個勢利小人,體現(xiàn)了封建家長的庸俗和丑陋。
說明:該問引導學生進行同中有異的比較,以養(yǎng)成細微之處留心的習慣,并進而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特征。
明確:詩中說焦劉二人“共事二三年”,可尚無孩子,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時代,“無后”是一個女子致命的弱點。再者作為一個獨自撫養(yǎng)兒子寡居多年的母親,焦母無法理解也不能容忍焦仲卿與劉蘭芝間真摯熱烈的愛情。
說明:這問題有很大的思維空間,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獨立回答問題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南宋時,著名愛國詩人陸游與表妹唐琬成婚。陸游和唐琬結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陸游母親對此不悅,她認為唐琬成天彈琴吟詩,不但有失婦道,而且有誤兒子的功名前程。在母親壓力下,陸游被迫休妻,另娶他人,唐琬另與趙士程結婚。一日,唐琬與趙士程來到沈園,恰巧與陸游相遇,一對有情人相對無言。陸游百感交集,提筆在粉墻上留下了傳世經典的《釵頭鳳》。唐婉再游沈園,見到這首詞,和之。不久唐琬抑郁而亡,而陸游也抱恨終生。
播放這兩首詞的朗誦。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挹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說明:這一內容的擴展,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閱讀進一步理解封建禮教對青年人愛情婚姻生活的摧殘及其吃人的本質。
梁祝的化蝶,焦劉的孔雀東南飛,陸唐的釵頭鳳,哪個不是以悲劇結尾,哪個不沾染著青年人的血淚,從中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造成這一切悲劇的劊子手就是封建禮教。幾千年來,冷酷的封建禮教,使無數美麗的愛情成為“牽??椗?,化作“雙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筑就“血淚沈園”。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無數的悲劇后面,還有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執(zhí)著地追求。
(六)布置作業(yè)。
思考:焦仲卿的母親愛她的兒子,為什么又處心積慮地毀滅她兒子的美滿婚姻?
語文教學中可以打破文體的限制,從興趣出發(fā),從藝術相通原則入手,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堅持下去,就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搞好素質教育。
孔雀東南飛高一教案篇二十三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3.了解偏義復詞、古今異義字的特點,掌握“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掌握“相”、“自”、“見”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
4.注意把握本詩人物語言個性化這一突出的藝術成就。
1.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fā)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1.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本文語言接近口語,而且注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同時全詩篇幅較長,不宜在課堂內串講。因此,教學本詩可從人物命運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
1、通讀全詩,利用工具書和注釋,掃除詩中文字障礙。
2、早讀聽錄音磁帶,了解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悲劇(故事情節(jié))。
3、找出詩中含有“相”“自”“見”字的句子,解釋這些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79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