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參考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教案的編寫還需要注意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時間的合理安排。下面是一些成功的教案案例,其中包含了一些獨特的教學思路和方法。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一
重點句子:
1、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有一次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2、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她回到家里問媽媽。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3、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說:“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币亮漳嚷牰死手救f的話,高興地笑了。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二
1、談話:小朋友們,當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你們是怎么做的?(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隨機評價。)。
2、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讀)。伊琳娜遇到疑問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呢?(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
生齊讀課題。
1、輕聲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識字。借助拼音識字,選擇恰當的方法記字,把記不住的字標出來。
3、合作識字。
4、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已經記住的生字。
5、討論:不好記的生字怎樣記?
6、全班交流。
7、小黑板出示生詞,指名教讀,齊讀。
8、開火車讀生字,糾正字音。
9、還有哪些字記不住?
引導:
1、學生再次觀察難記的字,發(fā)現規(guī)律。
2、抽讀生詞,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小結:只要仔細觀察,再難的字都能找出記的好方法來。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游戲來記生字。指名分段讀課文。認真聽,注意別人有什么優(yōu)點值得學習,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1、默讀課文,用“”勾出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2、指名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小黑板或課件出示這段話,指導讀出問話的語氣。
3、討論:你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并和身邊的伙伴交流。在全班發(fā)表意見。
小結:大家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幾個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誰的答案對呢?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討論。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口頭擴詞。
3、指導生字書寫?!拔医棠銓憽?/p>
4、你認為哪些生字難寫?
5、對于同學提出的難寫的字,你怎樣教大家寫好?(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在互教生字書寫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規(guī)律)。
6、書寫生字,互評互改。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三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思考嗎?你動手做了嗎?(學生說自己的做法。)。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鱗()哄()騙()。
2、理解詞語。
哄騙: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漫:水過滿,向外流。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氐郊依飫邮肿鰧嶒?,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四、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導閱讀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說說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2、你覺得朗志萬的問題提得怎么樣?表現在哪兒?
(問題提得很“奇怪”。表現在“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币馑际钦f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
3、分組思考討論: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回答?
(一個小朋友說:“這是因為金魚身上有鱗?!绷硪粋€小朋友回答。)。
二、指導閱讀第四至五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為什么要動手做實驗?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2、伊琳娜為什么覺得他們都沒說對?
(“金魚身上有鱗,水就不會漫出來”和“金魚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邏輯。)。
3、做實驗,體會伊琳娜看到實驗結果后會怎么想?
(實驗結果水明明是漫出來了,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科學家為什么這么說?是不是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還是媽媽的話正確,不能光想,要動手做做看……)。
三、指導閱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畫出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體會其中的意思。
2、體會伊琳娜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為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您本來就知道放進—‘條金魚后,水也會漫出來,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哄騙我們小朋友。)。
(2)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
采取學生自己練讀、評讀的形式完成。
3、體會朗志萬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別人的話。對待別人說的話或提出的問題,不光要動腦筋想一想,而且還要動手做一做。)。
(2)指導讀出語氣。
4、分角色配合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小結。
1、讀后,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2、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組內陳述觀點和理論、集體匯報。)。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四
《動手做做看》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文章記敘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首先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為什么?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蹦康氖菫榱伺囵B(yǎng)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些孩子中只有伊麗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她不迷信權威,在媽媽的啟發(fā)下動手實踐獲得了真知,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
《動手做做看》是第四單元的首篇課文,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好教材。要求學生在平時的活動中要留心身邊的事物,從小事做起,利用身邊的材料經常自已動手做做看讓其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chuàng)造。
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設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2、能力目標:通過自由讀了解大致內容;通過朗讀認識“動手做”的意義。
3、情感目標:感受動手做的樂趣,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科學家真正的目的,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科學合理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讓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二年級的學生天真可愛,已具備了獨立認知能力和簡單質疑的習慣。結合新課改理念和學生心理認知的特點,我采取了讓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這樣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讀書探究的積極性。根據小學生喜歡想象的特點,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畫兩幅表現伊麗娜不同情緒的圖像,以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不但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課堂上我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結合上下文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想、劃、讀、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保護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探究欲望,讓學生在思考質疑、交流過程中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讓他們不但學懂這篇課文,而且知道今后應怎么做。從而使學生的讀、思、說和寫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身體驗。
上課一開始,我創(chuàng)設一個給科學家朗志萬通超時空電話的情境,這樣不但強烈地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愿望,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科學家提給小朋友的問題,繼而針對問題讓同學們各抒己見,由此創(chuàng)設了一個師生問答的教學情境。另外同學們的年齡與文中小朋友的年齡相仿,在情境中的表現和心理活動與文中的小朋友也有著極強的雷同性。這樣就有利于設身處地的體驗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為下一步對課文的感悟與理解打下基礎。
(二)整體感知,體味情趣。
1、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文中講了哪兩個人物?理清文章脈絡。
2、生生互動,交流初讀收獲,粗略地體味情趣。
3、質疑問難,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再讀課文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思考,進而形成自已的見解。對學生出現的困惑不直接針對某個學生進行解疑,而是把問題拋給全班學生,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在合作交流中碰撞思維的火花,這樣不僅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促進了學生思維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品讀感悟,深化主題。
新課標提倡學生自讀自悟,但學生理解不到位的老師要適時點撥。為了實施體現教學的三維目標,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我將教學過程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分散到兩個大部分中,第一部分圍繞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從幾個小朋友不同的表現著手,第二部分抓住伊麗娜的情緒變化,以人物對話為切入點。以課文內容為中心有序地引導學生自讀,主動探究,朗讀感悟。并運用討論交流評價等手段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相機落實各項目標,解決難點,突破重點。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充分地讀是感悟的基礎,在此我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伊麗娜為什么生氣了?伊麗娜為什么又笑了”?明確伊麗娜情緒波動的原因。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fā)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與文本對話,鼓勵他們在空白處寫出自已的體會,同時引導學生練讀科學家的話,了解科學家這樣做的用意,讓學生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善于質疑,凡事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
(四)讀寫結合,積累延伸。
在學生讀文感悟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把讀、思、說、寫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在讀中思,想好說,說好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寫習慣,同時,我布置學生在課外收集名人名言,將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習空間,鍛煉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五、板書。
不會????????????金魚圖。
朗志萬------????。
漫出????????????水杯圖。
鼓勵?????????????????????(伊琳娜生氣頭像)。
(伊琳娜頭像)?????13.動手做做看。
(伊琳娜高興頭像)????????。
(金魚放入杯中,水漫出圖)。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實現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深深地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交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五
教學目標:
1、復習認識的生字,會寫“哄、騙”兩個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通過動手實驗初步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會寫個生字,感受故事的趣味,初步具有不迷信權威、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教師個案:
1、認讀詞語。
2、聽寫:快慢、漫出來、問題、提出。
二、理解課文。
1、課文里的科學家是誰啊?他提出了一個什么樣問題?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學生找到后,讀出來。教師指導讀出奇怪的.語氣。
2、小朋友們聽到這個問題是怎么想的呢?
學生找出句子,練習朗讀。
3、伊琳娜和別的小朋友想的一樣嗎?她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指導學生讀好“媽媽的話”。體會“光”還能換成什么詞?
教師總結。
4、請一位小學生做實驗。其他孩子觀察。提示孩子用上學過的詞,解釋實驗。
5、做完試驗后,采訪孩子,你做完實驗后,你會怎么想,怎么說?
知道朗讀,讀出伊琳娜的語氣。
生:(找到伊琳娜對朗志萬說的話)小聲自讀,并陸續(xù)舉手。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體會,并讀給大家聽?
生甲:我覺得應該用生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因為伊琳娜覺得自己受了騙。(生用生氣的語氣讀。)。
生乙:我覺得應該用質問的語氣來讀。(生大聲用質問的語氣朗讀這句話)。
(師表揚他們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練習朗讀。
三、拓展實踐,深入探究。
科學家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朗志萬和伊琳娜是個怎樣的人呢?
生:組內交流。
師:(總結)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聽到別人表達自己意見時,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判斷,敢于大膽質疑,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動手做做看。把心中的問號變成經過實踐解決后的大大的感嘆號!(完成板書)。
四、知道學生書寫“哄騙”兩個字。
1、知道學生觀察自行,需要注意什么?
2、書寫。
3、反饋知道。
五、靜思名言,深化認識。
生:齊讀名言,背誦名言。
學生抄寫名言,積累知識。
六、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展示。
字:提、漫、鱗、喝、漫、懂。
詞:金魚、道理、哄騙。
重點句子:
1、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有一次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2、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她回到家里問媽媽。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3、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說:“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币亮漳嚷牰死手救f的話,高興地笑了。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六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難點:
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詞,指名認讀。
2、回憶課文內容: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了什么問題?
指名答后,出示這段文字,齊讀。
過渡:上節(jié)課同學們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這幾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學習,理解內容。
1、分組學習,提示步驟:
2組內成員分段讀課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
2說說他們的意見,分角色朗讀。
2你同意誰的意見,說說你的理由。
2、交流意見,朗讀體會。
重點引導:
2做實驗驗證伊琳娜的話。
2朗讀第六自然段伊琳娜的話,想想她為什么生氣。
2朗讀第七自然段朗志萬的.話,想想伊琳娜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萬的用意,知道科學家說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們不要迷信權威,遇事應動手實踐。)。
3、分角色朗讀課文,想:課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歡誰?為什么?
三、啟發(fā)想象,練習寫話]。
1、引讀重點句段,再次強化理解。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生讀問題),伊琳娜在媽媽的引導下親自做了實驗,發(fā)現結果和朗志萬說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氣地問朗志萬——(生讀問話),朗志萬聽了反而哈哈大笑,說——(生讀朗志萬的話)。”
2、啟發(fā)想象:伊琳娜聽懂了,也高興地笑了。想一想,她會說什么?思考后自由發(fā)言。
3、練習寫話:把你想到的話寫下來,再讀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
四、實踐活動。
1、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講給父母或伙伴聽。
2、動手做做課文中的實驗,還可將放入水中的物體變一變,仔細觀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體的什么有關。
3、與伙伴合作編演課本劇。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并且讓學生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讀、說、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思想、科學態(tài)度。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兒歌引入。
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動手不動腦,事情辦不好;動腦不動手,啥也辦不到。動手又動腦,才會有創(chuàng)造。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分段朗讀課文,盡量讀正確;其余同學認真聽,聽出讀的同學是否讀正確,
聽完后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課文講了誰的什么事。(學生交流)。
2、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讀完之后劃出你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3、老師用多媒體把生字朋友請到了大屏幕上,開火車讀、齊讀生字,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邊識字邊鞏固識字方法,采用各種方式識記生字,說說你是用什么好的方法記住他們的。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悟。
課文的小主人公是誰?她遇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1、在課文中找一找,奇怪的問題是什么?奇怪在哪里?滿與漫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按他所說,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樣指的是什么?那么結果是什么?這個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科學家?朗讀科學家的話,前兩句讀出肯定的語氣,第三句讀出提問的語氣。
2、當科學家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小朋友們各有什么反映?(圖文結合理解)。
四、現場實驗,驗證說法。
1、孩子們,你們相信她的實驗嗎?那你想怎么辦?
2、(做實驗)你看到了什么?想說點什么?科學家一開始在我們的心目中是那樣的偉大,小朋友是那么的崇拜他,但是他卻告訴小朋友們一個錯誤的'答案,伊琳娜越想越生氣。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她生氣了?設計意圖:將課文中的實驗在課堂上重現,讓學生通過自己所看到的實驗和自己的仔細觀察看到的結果,來用事實證明科學家的話是不對的,從而讓學生有一種成功感。
五、總結課文,加深理解。
1、伊琳娜的實驗結果和科學家說的一樣嗎?這時她心里怎么樣?生氣了的表情是怎樣的?說話的語氣會是怎樣的?她生氣的時候的表情會是怎樣的?會怎么說?朗讀課文中伊琳娜生氣了說的話,讀出生氣、質問的語氣。
2、科學家真的是在騙我們小朋友嗎?(不是)那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3、聽了他的話,伊琳娜還會生氣嗎?為什么笑了?可能會說什么?
4、分角色演讀課文,師生共同再現課文情景。
六、課外拓展,升華主題。
1、教師表情講述《小馬過河》的故事,讓孩子們再次感受親自實踐的重要性。
2、說一說:學了課文,聽了故事,你明白了些什么?
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勤于實踐。
3、在教師的贈語聲中結束課堂教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勤動手和腦,才會有創(chuàng)造;。
勤動手和腦,成功就近了;。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八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3個新偏旁,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明白、通順地復述課文。
3.認識認真思考、親自嘗試的重要,初步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復述。
難點:理解"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教學具準備:詞卡、小黑板。
主要板書計劃:。
8動手試一試。
錯誤正確。
科學家:"如果……就……""只有……才能……"。
覺得不對。
瑪麗亞(試驗)奇怪問。
說不明白。
作業(yè)設計安排:。
課內:描紅、寫字、復述課文。
課外:把課文復述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8動手試一試。
2、解釋題意。
"動手試一試"里的"試",意思是"嘗試"、"試驗"的意思;試一試是嘗試一下;動手試一試是動手做一做,看結果是什么樣的意思。動手做和動腦子想應當結合起來,但有時要強調動腦子想,而有時就要強調親自動手做。這篇課文就是強調要親自動手做。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標好節(jié)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語。
(2)會讀本課的生字,能識記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實驗覺得漫問題正確科學家。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卡。
另麗夫試一試如果只有。
(2)指名讀生字詞,注意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等。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另:另外。
問題:要解決的疑問。
覺得:感覺到。
正確:對。
科學家:作科學研究工作有成就的人。
(4)抽詞卡讓學生讀,
3、個人練讀課文。
四、寫字指導,教認新偏旁。
1、指導要點。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逐字講解。
另:上部"口"扁,下部是"刀"。
試:斜鉤上不能加"撇"。
驗:學會新偏旁"馬字旁";右部三點,左中兩點是側點,右點是撇點。
確:學會新偏旁"石字旁",右部第三筆是"撇"不是"豎"。
(2)其他要描紅的字。
如:右部"口"位偏上不偏下。
麗:下部半框中只有一點。
科:右部兩點需上下排列。
哈:左部"口"形定位應略高些。
2、書上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五、布置讀課文,思考問題。
1、科學家做了什么實驗?提了什么問題?兩個同學怎么回答的?
2、瑪利亞作了什么是實驗?提了什么問題?科學家怎么回答的?
3、瑪利亞后來成了什么樣的人?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提問上節(jié)課留的思考題,依次指名回答。
二、精讀訓練。
1、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五六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
2、依次進行講讀。
第一部分:
(1)指名讀。
(2)問:第一段講了什么?
(3)第二段有幾句話?每一句分別說了什么?"這是為什么"會產生什么結果呢?
(4)第三四段說了什么?
(5)看圖回答問題。
圖上畫有幾個人?他們是哪些人?桌子上擺著什么?科學家的手勢說明他在說什么?
(6)小結:這部分講科學家做實驗、提問題,兩個同學分別作了回答。
第二部分:
(1)指名讀。
(4)小結:這一部分講的是瑪利亞作了試驗,向科學家提出問題,科學家作了回答。
(5)齊讀第二部分。
三、布置再讀課文。
1、思考: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體會、收獲?
2、照課文習題三的要求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繼續(xù)精講訓練。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說了什么?
3、簡介居里夫人。
4、為什么這篇課文最后要寫這一句話?
三、總結。
這篇課文說的是居里夫人小時侯學習有疑問就親自做試驗,得到正確的答案。說明了"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這個道理。
你們學了這篇課文以后,有什么收獲和體會,可以自由談談。
四、朗讀指導。
1、第一部分要抓住重點詞語,讀時要強調語氣,如"丟進小石子水漫放進金魚水不會漫",以引起注意,理解意思。
2、第2部分描寫瑪利亞心理活動的詞"覺得不對說不明白奇怪問"要讀得清晰,掌握好語氣和語速;嘆詞"哎呀"要讀出驚奇的語氣;反問句"您為什么……錯誤的問題"要讀出有禮貌而自信的語氣。
3、第三部分的"就是"要重讀,顯示后面詞語意思的分量,以引起重視。
五、復述指導。
1、揭示復述提綱以啟示學生復述的順序。
2、利用板書,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串連。
3、指名復述,師生評議。
4、同座二人交替復述,互提意見。
六、作業(yè)練習。
1、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科如另。
種和只。
2、用"如果……就……"、"只有……才能……"各說一句話。
3、聽寫:"有些問題……正確的答案"。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九
在上課之前,她也私下跟我們說過,她可能備得不好,只能應付應付了。
今天聽了,總體感覺來說,老師的思路有些亂。但我覺得老師的可取之處有幾點。
這個方法可取。我們經常說,讓課堂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注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與認識生字,就是對這一理念的很好詮釋。在我們一年級的教學中,就有讓學生在生活中認識生字。一般在語文園地中有,我以前總認為這跟我們的教學關系不大,今天看來,我錯了。今后我將注意這方面的訓練。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十
《動手做做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還問孩子們?yōu)槭裁?,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一課會帶給孩子們很多啟迪,要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進行教學時,我開頭設計了兩個問題: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呢?再讓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去學課文,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此時學生學習興趣倍增,學習課文就特別投入,效果也較好。而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閱讀理解和體驗,也是新課改理念所倡導的。
而后在引導學生懂得道理時,我緊抓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和“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圍繞這兩句話,有序地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學習時,還運用討論、交流、實驗、評價、點撥等手段,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啟發(fā),達到互相吸收,互相補充,互相糾正。這樣在相同的時間里,學生的發(fā)言機會、鍛煉機會就變多了,討論出來的問題也就比較完整,比較詳細了。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隨著課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相機落實各項目標,解決教學重點,并在入情入境的閱讀實踐過程中完成難點的'突破。
在閱讀對話時,為學生搭建了一個交流平臺,鼓勵學生主動朗讀給同學聽。這是自我表現的機會,力爭讀出個性、讀出風格。讀后認真聽取同學的意見。同學之間自由開展讀、聽、評活動,是鍛煉和提高朗讀、聽讀和評價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習興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但在教學時,也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問學生一些問題時,學生并沒有像我所預設的那樣回答,我在引導他們時,雖然學生的回答接近我的教學設計,但同時也有點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后要多聽課,多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十一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二年級《動手做做看》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出處、內容、地位:
《動手做做看》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這篇閱讀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學家朗志萬故意把一個錯誤結論告訴小朋友,再問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權威,在**的啟發(fā)下動手實踐,獲得了正確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本單元的教育專題是“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動手做做看》是本組單元的首篇課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yǎng)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生動教材。
(二)《新課標》對二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
1、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動手做做看》說課稿: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句,積累自己喜歡的格言警句等。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及第一課時目標完成情況,我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1)理解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2)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興趣。
2、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比較認真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行為。
3、情感目標:
(1)感受動手做的樂趣,認識動手做的意義。
(2)喚起學生善于思考、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的意識。
確立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科學家的真正目的,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基于上述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結合新課改理念與學生心理及認知特點。我采用了自主讀書、主動探究、朗讀感悟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閱讀實踐中去體驗、思考、領悟,并啟動師評、自評、學生互評等多形式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設身體驗。
(二)、學習課文,深入探究。
(三)、角色朗讀,深化感悟。
(四)、總結評價,回味升華。
(五)、布置作業(yè),積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設身體驗。
《動手做做看》既是課題,又是文章主題,我便順水推舟如下導入:“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第13課《動手做做看》,請大家先來動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比绱酥苯亓水?,一語雙關,不但節(jié)省了時間,而且呼應課題。
接著,我以“偷梁換柱”之法,將文中科學家向小朋友提出的問題拿來考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師生問答的教學情境。課堂上,教師相對于學生而言可算作一種知識權威。學生與文中小朋友的年齡相仿,有著相類似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學生在情境中的表現和心理活動與文中有著極強的雷同性。這樣,就利于學生設身處地的體驗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為下一步課文的理解與感悟和感情朗讀打好基礎。
(二)、學習課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師由權威搖身變?yōu)閷W生的學習伙伴,笑問:“剛才老師提的問題,你們不覺得熟悉么?在哪見過?”在學生恍然大悟間,教學戲劇性的進入第二程序。學生此時學習習興趣倍增,而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閱讀理解和體驗,正是新課改理念所倡導的。
第二程序是全課的重點部分,教學的三維目標要在這里實施體現,教學重、難點也要在這一程序中解決。諸多目標若想做到“剪不斷,理不亂”,就得像蜘蛛結網那樣——圍繞一個中心,有序地連線,恰當的打結,將教學的過程組成有機整體?;诖?,我確立了邏輯推進,各個擊破”的教學策略。將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點分散到兩大環(huán)節(jié)中,如:第一大環(huán)節(jié)(1——5自然段)圍繞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從幾個小朋友不同的表現著手。第二大環(huán)節(jié)(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緒變化,以人物對話為切入點。如此,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圍繞課文內容這個中心,有序地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朗讀感悟,并恰當的運用討論、交流、實驗、評價、點撥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讀等手段,隨著課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相機落實各項目標,解決教學重點,并在入情入境的閱讀實踐過程中完成難點的突破。
(三)、角色朗讀,深化感悟。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依據上述理念,這一程序中,我讓學生進入角色,再次感受、體驗,將領悟內化,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同時啟用多形式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鞏固教學重點,落實能力目標。
(四)、總結評價,回味升華。
這一程序設計旨在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展示其在角色朗讀中的個性化感悟,回味教學難點。并在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和評價他人的過程中,樹立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習興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五)、布置作業(yè),積累延伸。
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我布置學生在課外書或網上收集名人名言,將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習空間,鍛煉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本課板書在設計上力求簡潔、直觀、條理清晰。既概括本課要點,又便于學生理解記憶,進而輔助教序,提高學習效率。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十二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yōu)槭裁?,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本文的文章情節(jié)簡單,卻富于情趣;語言平實,卻給人以啟迪。媽媽對伊琳娜說:“你動手做做看!”朗志萬告誡孩子們:“要動手做做看?!睅讉€小朋友在聽了朗志萬提的奇怪的問題后,是不是動手做做以后再回答的呢?我們的學生當時又是怎樣想的呢?朗志萬到底“哄騙”小朋友沒有呢?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后為什么高興地笑了?聽懂了朗志萬的話后伊琳娜會說什么呢?這一課會帶給孩子很多啟迪,在學習時,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結合自己的實際入情入境,激起學生的興奮點。伊琳娜想到的,我們的學生想到了嗎?讓學生多動手動腦,在實踐中學習語言,并訓練學生讀好對話,培養(yǎng)語感。在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引導的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課后“說說寫寫”中學習伙伴的話,是為了引導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學會思考,把讀、思、說、寫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時,可以在讀中思考,想好再說,說后再寫;也可以在讀中思考,想好就寫,寫完再說。
1.通過自學、交流識字方法、復現、辨析指導等,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通過觀察插圖、角色體驗、語言品讀等方法,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科學的話,也不定都是對的”的含義,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動手實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疑問,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科學的話,也不定都是對的”的含義,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1.動手實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疑問。
2.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杯子、金魚、智慧樹、智慧果。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四單元學情分析。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2.質疑課題,看了這個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
(預測:1.這句話是對誰說的?2.動手做什么?3.為什么要做做看?
有信心嗎?
師:今天我們要讀的故事就與動手做實驗有關。(板書課題)。
二、聆聽故事,整體感知。
1.同學們的問題真不少,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聆聽精彩的故事吧!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教師范讀或放課文錄音)。
2.交流第一個問題。
(1)“動手做做看”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
(媽媽、科學家郎志萬對伊琳娜說的。)要求學生把話說完整。如:
媽媽對伊琳娜說:“不能光想問題,你動手做做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怎么想的、伊琳娜怎么做的呢?繼續(xù)聽。
郎志萬對伊琳娜說:“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2)結合生字教學:“郎”、“伊琳娜”。
3.辨析:郎。
二年級語文教案動手做做看篇十三
變?――!
教師個案:
金魚圖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萬水杯圖。
水不會漫出來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來了。
科學家的話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作業(yè)布置:搜集科學家的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么的生活與學習有何指導意義。
課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們老師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張圖美嗎?”學生肯定會迎合你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如果我們教師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qū)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比缓缶o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tài)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fā)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關鍵!也是現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啊!我們天天喊著“尊重學生”,我們可以瀟灑地把課堂對學生拱手相讓,可以允許學生自選作業(yè)……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們老師對教材沒有深層的處理,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養(yǎng)的機會啊!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77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