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優(yōu)秀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15:11:10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優(yōu)秀17篇)
時間:2023-12-06 15:11:10     小編:念青松

教案是教師根據(jù)教學任務和教材內(nèi)容編寫的一種教學設計文稿,它是教師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指導教學、組織教學和管理教學的重要作用。教案編寫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情感態(tài)度進行全面了解和關注。希望這些范文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和借鑒,促進教學改革。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一

2、《草》是(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寫的,他寫這首詩時才(16)歲。《草》這首詩原來的'題目是《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描寫了(草頑強的生命力),詩中贊美小草頑強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3、《宿新市徐公店》描寫了(六)種景物,分別是(籬落、徑、樹、兒童、黃蝶、菜花)。詩的前兩行是(靜態(tài))描寫,后兩行是(動態(tài))描寫。描寫兒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詩句是(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4、《筍芽兒》一文中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是(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長的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

5、在《小鹿的玫瑰花》中,鹿弟弟說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是因為(他不僅美化了環(huán)境,為別人帶來了快樂,而且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快樂。)

1、背寫第2課《古詩兩首》。

2、背寫第17頁上的“讀讀背背”及補充的春聯(lián)。

(1)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2)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3)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4)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5) 艷陽照大地,春色滿人間。 ?(6)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

3、背誦第18頁上的“寬帶網(wǎng)”。

春天里開的花可真不少,有 迎春花、玉蘭花、杜鵑花,還有桃花、杏花、梨花、蘋果花…… ? 許多城市或地區(qū)都有自己的市花或區(qū)花。如洛陽是 ?牡丹花,北京是 ?月季花,澳門是 蓮花,香港是 紫荊花,鄭州是 月季花。

羞(害羞) 俺(俺的) 鵲(喜鵲) 杜(杜鵑) 容(容易)徐(徐徐)蔬(蔬菜)

差(差別) 掩(掩護) 鵑(杜鵑) 牡(牡丹) 榮(光榮) 除(除法) 疏(疏遠)

未(未來) 仍(仍然) 岡(山岡) 拐(拐彎) 燒(燒火) 冒(冒險) 度(溫度)

末(末尾) 扔(扔掉) 崗(崗位) 別(別人) 澆(澆花) 帽(帽子) 渡(渡過)

列(列車) 綿(綿羊) 探(探聽) 搖(搖頭) 躲(躲開) 店(商店) 枯(干枯)

烈(熱烈) 棉(棉花) 深(深淺) 遙(遙遠) 射(照射) 站(車站) 苦(苦難)

芽(發(fā)芽) 菜(白菜) 換(交換) 第(第一) 歌(唱歌) 抽(抽水) 凈(干凈)

訝(驚訝) 彩(彩色) 喚(呼喚) 弟(弟弟) 哥(哥哥) 油(石油) 靜(安靜)

微(微笑) 才(剛才) 西(西瓜) 大(大家) 安(平安) 本(本來) 呼(呼吸)

薇(薔薇) 材(木材) 犧(犧牲) 達(到達) 按(按時) 笨(笨重) 乎(胖乎乎)

躲躲藏藏 ?遮遮掩掩 ?嘰嘰喳喳

1、漸漸地:雨漸漸地停了。 ? ?( 我漸漸地長大了。)

2、靜靜地:小鹿靜靜地躺在床上養(yǎng)病。(我靜靜地坐在沙發(fā)上聽音樂。)

3、惋惜地:媽媽惋惜地對我說:“這次考試,你要是在認真點就好了?!?/p>

小明惋惜地對我說:“這次拔河比賽,我們班又輸了?!?/p>

4、……像……,像……:彎彎的月牙兒像小船,像鐮刀,又像眉毛。(結合園地一復習)

1、描寫春天的古詩及詩句:

《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洞喝铡罚旱乳e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春思》: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二

1、學會“紋、追、琴、蛙、捧、野”6個字,會認“景、微、旋、播、啄、敲、假”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讀課文,感悟湖邊景色的美麗,鼓勵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指導學生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湖邊景色的美麗,學會感受生活。

教學難點:通過讀課文,感悟湖邊景色的美麗,鼓勵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配樂磁帶。

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lián)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yōu)美的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和悠揚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入境的“場”,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fā)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創(chuàng)造情境,激趣激情。

1、同學們,老師有個愛好,喜歡出去旅游,走近大自然的懷抱,享受她的美麗風景,常常讓我心曠神怡。你有過旅游的經(jīng)歷吧,有哪一處風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說一說,讓我們一起來分享。

2、學生暢談旅游中的風景。

3、老師也來介紹一處風景:有這樣一片美麗的樹林,有這樣一池圓圓的湖水,樹綠油油的,水亮晶晶的,當微風吹過的時候,水波會輕輕地蕩漾。聽,這湖邊還有聲音呢!

4、課件播放自然界的聲音(鳥鳴、蟲鳴等),隨即指名說聽到的什么聲音。

5、是啊,美麗的風景吸引來了好多小動物,真是個度假的好地方。詩人金波看到這么美的風景,聽到這么動聽的聲音,情不自禁寫下了一首詩《湖》(板書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這首詩。

6、齊讀課題:3湖。

7、你想走近這片湖嗎?你想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嗎?請你輕輕地打開書,借助拼音自由地讀一讀吧,把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一定要把課前預習中圈的生字讀準確。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前一堂課學習的第一段的復習,讓他們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讓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讀得這么帶勁,連湖里得小魚兒也仁不住要來湊熱鬧,瞧它們肚子上還寫著字寶寶呢,想和魚兒做朋友嗎?必須得都會它們肚子上得字寶寶,請同桌做搭檔,輪流讀生字,聽一聽同桌是否讀準了,不準就幫幫他。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宣,議,紛,鼠,蕩,習,慣,瞇”等9個生字,積累“宣布,議論紛紛,習慣,叫苦連天、鄭重”等詞語,能在老師指導下重點描摹并記憶“慣”。

2、正確地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讀出不同動物說話時的不同語氣。

3、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做任何事不要只從自己考慮,要想想別人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準“蕩、鼠、紛”的讀音,掌握“慣”的筆順,理解“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習慣”等詞語的意思。

2、在朗讀中懂得要尊重別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示圖:(獅子)說說對獅子的印象。(威嚴、萬獸)。

2、朗讀獅子說的話,讀中理解“宣布”。

出示句子:“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輪流當‘萬獸’,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誰做得,誰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領?!?/p>

師:有一天,獅子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誰能正確地幫獅子讀一下?

(這里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宣布”:讀正確??聲音響亮??讀出語氣?!靶肌笨勺龀稍~卡,引導學生關注。)。

師:獅子可是萬獸,誰能把他說話時威風、神氣的樣子讀出來?(出示停頓符號)。

(抽生讀――師評――生讀――齊讀)。

3、揭示課題,認識雙引號、省略號,了解書寫規(guī)范。

(3)師:你覺得這課的課題與以往的課題有什么不同嗎?為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部分生字正音,。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分小節(jié)讀課文。

3、隨機正音:“鄭重、藤條”(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4、交流:有哪些小動物輪流當了萬獸?(貓頭鷹袋鼠猴子“鼠”正音)。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一)學習課文2、3小節(jié)。

過渡:貓頭鷹、袋鼠先后上任了,他們倆分別宣布了什么命令呢?

1、請同學們讀課文2、3小節(jié),用直線劃出相關句子。

2、學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并要求讀正確:

“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都要跟我一樣,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3、理解:他倆要大家干什么?為什么會這么宣布?(他倆想讓大家都照著他們的習慣來過日子。)隨機教學“慣”。(重點指導“慣”的右上部分)。

(這里教學時,緊扣“習慣”,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3。

4、借助停頓符號,讀出句子的語氣。

5、聽了他倆的話,小動物們有什么反應?再讀課文2、3小節(jié),圈劃相關詞語。

6、交流。

7、結合語境,練習說話,理解“議論紛紛”

(1)是呀,貓頭鷹大王下了命令,讓動物們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伙兒聽了議論紛紛,會說些什么呀?(自由議論,理解“紛紛”的意思。)。

(2)四人小組分角色演一演。

例如:大家聽了議論紛紛,小羊說:“;小公雞說:“;小貓說:“”。

(這里要求學生能結合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慣來發(fā)表議論)。

9、聽了袋鼠的話,大家直搖頭??墒怯植坏貌环拿?,只好苦練跳得本領。一個星期下來,大家都……(練習說話)大家一定會……叫苦連天。

(二)模仿課文,練習說話。

(先讓學生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慣,如:住在樹上,好吃松果,總是跳著前進,有時連蹦帶跳,再進行說話練習。)。

(三)學習第4、5小節(jié)。

過渡:難怪到了第三個星期,輪到小猴上任了,大家還一直擔心著呢!

1、插入引讀課文相關句子“……”,注意讀出擔心的語氣。

2、沒想到小猴卻說(出示:“從現(xiàn)在開始,每個動物都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

(1)出示停頓記號,指導長句的朗讀。

(2)引讀句子,“大家立刻歡呼起來。”

3、理解:同樣是下令,為什么大伙兒的反應不一樣?

(因為小猴子會關心別人,懂得尊重別人,能為他人著想,做任何事情不要只從自己考慮,要想想別人的感受……)。

4、齊讀獅子的話。

師:獅子大王也跟小朋友們的意見一樣,選能為別人著想的小猴當大王。

獅子大王要鄭重宣布命令了!喜歡做大王的小朋友們都可以站起來讀一讀!

四、小結并抄寫句子。

1、是啊,小猴子之所以當上了萬獸,就是因為它懂得??出示句子:

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大家的尊重。

2、抄寫句子(注意格式:開頭空兩格,標點占一格。)。

指導“尊”的書寫。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意,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愉快。

掛圖、錄音機、投影。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疑,激發(fā)興趣。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出示生字:戲、穿、傘、柄、眨、游、蟈。

指名說一說,你在讀書前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字?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本課詞語,學生自由讀,四個人小組讀。

5、把句子讀給同桌聽。

6、檢查,分節(jié)指名讀。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眨”是翹舌音,“傘”是平舌音。

7、指名讀全文。

8、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師板書:雨滴小魚蝴蝶蟈蟈星星新月。

9、再讀課文,要求:不指著讀,不出聲音,邊讀邊想,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0、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指導生字。

1、帶拼音讀。

2、去拼音齊讀。

3、找朋友游戲。

游戲。

4、說一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這些字?

5、學生描紅。

6、教師范寫指導,學生練習寫字。

四、作業(yè)設計:

1、朗讀課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寫生字,各組詞一個。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二、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詞語,指名領讀。要求:領讀的讀準了就跟著讀,讀得不準就舉起手幫助他糾正。

2、夏天到了,“我”真想變成什么呢?

二、指導精讀,體會課文內(nèi)涵。

1、第一節(jié)。

過渡:“我”想變點兒什么呢?

(2)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

2、第二節(jié)。

(1)學生自讀,“我”想變成什么呢?

(2)男生讀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樣子的,“雨滴”落。

在“一片綠葉”上是什么樣子的。

(3)女生讀后半句,“小魚”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動是什么樣子。

(5)指導朗讀第二節(jié)。

3、第三節(jié)。

(1)學生自讀。

(2)小組討論:為什么“我”又想變成“一只蝴蝶”“一只蟈蟈”?(可運用學習第二節(jié)的方法來充分展開想象)。

(3)指導朗讀第三節(jié)。

4.第四、五小節(jié)。

(1)指導讀第四節(jié)。

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親身體驗,一邊讀一邊回憶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畫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彎彎的新月”。

“我”為什么想到“變”成星星和月亮呢?聯(lián)系第二、三小節(jié)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體會“我”的感受:想把自己變成身邊可愛的事物(雨滴、小魚、蝴蝶、蟈蟈),面對寧靜的夜空,產(chǎn)生遐想,心里充滿了新奇、美好的向往。

過渡:當“我看見小小的荷塘”時,最終為什么“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呢”?

(2)自讀第五節(jié)。

大屏幕放映出池塘里荷葉的畫面。

說說畫面上荷葉的樣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傘”“靜靜地……舉著”。)。

為什么把“荷葉”比作“一柄大傘”?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池塘里荷葉的可愛。

“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就是因為荷葉樣子的可愛嗎?(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在交流中深化認識,體會荷葉不僅美麗,還能給小魚、雨點帶來快樂。)。

(3)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節(jié)。

三、配樂齊讀課文。

四、作業(yè)設計。

1、夏天來了,你想變成什么呢?你也來做一個小詩人,學著課文寫。

3、一寫,還可以配上圖。找描寫夏天的詩讀一讀。

五、板書設計:

22、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雨滴小魚蝴蝶蟈蟈星星新月。

(大自然的向往)。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五

一、周學習內(nèi)容:

二、周學習重難點:

1.生字:認字29個,寫字17個,學習多音字,積累兩個新部首。

2.積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獨立閱讀《西瓜地里的娃娃》,運用自己掌握的識字方法認讀生字。聯(lián)系找近義字,擴大詞匯量。

3.作文:進行口語交際練習,學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愿望,繼續(xù)學習觀察。

三、周學科融合: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通過擴句練習“我該怎樣做”,幫助學生樹立做人要城市的觀念。

四、周學情分析。

在倡導“誠實為本”的當今社會,誠實將不僅僅作為一種美德加以謳歌,而是每一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因此安排本單元的學習,對培養(yǎng)小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手捧花瓶的孩子授課時間:周一。

整體設計個性設計。

教材。

分析這是一個傳說故事。國王為了挑選接班人,特意發(fā)給每個孩子一粒瓜子一次考驗他們。故事告訴我們:在現(xiàn)實復雜的生活中,城市的品質是要經(jīng)受各種考驗的。(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教學點指導過程等)。

學法教師導法趣味識字法;讀書指導法。

學生學法1.以朗讀、背誦為主。

2.用換部首的方法識字。

學習目標1.理解目標:引導學生讀中感悟,體會誠實是一種美德,教育他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2.積累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3.生字目標:學會8個生字及新詞,認識8個字。指導“低”“誠”的寫法。

學習重點1.初讀感知點:

自讀。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畫出自然小節(jié)號。

正音。分自然小節(jié)指名讀,注意聽準字音。

反饋。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音。

檢測。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隨機請學生準確讀字。

2.細讀感悟點: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第1、2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內(nèi)容?

(2)自讀第二小節(jié)。同桌討論這一小節(jié)主要講了哪些內(nèi)容?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第3、4、5小節(jié)。

(1)分組讀三小節(jié)。指名說你讀懂了什么內(nèi)容?

(2)提出不懂的問題。班內(nèi)討論。

(3)分角色朗讀第4、5小節(jié)。

3、學習第6小節(jié)。

(1)提讀第三小節(jié)。你聽后有怎樣的想法?

(2)國王為什么要讓手捧空花瓶的孩子做國王?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訓練點。

1、背誦課。

(1)齊背課文。

(2)指名分小節(jié)匯報背。師生評議。

2、自主識字。

(1)、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識記字形。

(2)、交流匯報。

3、指導書寫。

4.拓展延伸點:

(1)、后來這個孩子成為國王后,他是怎樣對待百姓的?

(2)、練習續(xù)編課文。

板書設計手捧空花瓶的孩子。

手捧空花瓶手捧花瓶。

低頭很美麗。

課后反思。

可愛的娃娃授課時間:周ll。

整體設計個性設計。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記述了一個名叫珍珍的小姑娘悄悄拿走了工藝館的布娃娃,身心飽受痛苦,再還回了娃娃后,又找到了從前的快樂,說明了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是誠實的表現(xiàn),而只有誠實的人,才會生活的快樂。(獨特見解、靈感設計、重點改變、教學點指導過程等)。

學法教師導法組織學生自主識字、合作學習;引導感情朗讀。

學生學法大膽試讀、猜讀、借助拼音正音。

學習目標1.理解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珍珍為什么拿到了布娃娃,反而不快樂了”。

體會只有誠實的人,才能生活的快樂。

2.積累目標:繼續(xù)辨析近義字,能正確書寫和組詞語。

3.生字目標: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識字。

學習重點1.初讀感知點:

(1)、自讀。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畫出自然小節(jié)號。

(2)、正音。分自然小節(jié)指名讀,注意聽準字音。

(3)、反饋。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音。

(4)、檢測。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隨機請學生準確讀字。

2.細讀感悟點:再讀課文,感悟課文的含義。

1、自讀。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像一想:課文主要寫的誰?寫了她的一件什么事?

2、交流。學生將自己讀懂的內(nèi)容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隨時進行點撥、指導。

4、小組討論,組長匯報。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訓練點: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1、出示詞語卡片,進行開火車的游戲。

2、出示自學提示,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

自學提示:(1)讀一讀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記住它們。

(3)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識字的方法。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點。

4、學生匯報。

5、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4.拓展延伸點:發(fā)散思維。

1、學了課文,你喜歡珍珍嗎?為什么?

2.打算做一個怎樣的人?

板書設計可愛的娃娃。

拿到了布娃娃不快樂。

還回布娃娃找回了快樂。

課后反思。

生:(高聲)列―寧―。

師:為什么說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呢?

生:(高聲)列寧打碎了花瓶先不承認,后來自己承認了。

師:誠實的孩子好不好?

生:(高聲)好―。

師:同學們做不做誠實的形子?

生:(高聲)做―。

師:不誠實的孩子好不好呢?

生:(高聲)不―好―。

師:同學們做不做不誠實的孩子呢?

生:(高聲)不―做―。

生:(沉默)……。

師:為什么偷看呢?

甲生:(不語)……。

師:說出來不要緊,當時怎么想的,現(xiàn)在就怎么說,只要如實地說,就是誠實的孩子。

師:(沉默)……。

師:(不語)……。

丙生:(低聲)我也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

丁生:(低聲)我也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

(下課鈴響)。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六

教學內(nèi)容:

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七冊第6課《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了解爬山虎的交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興趣。

德育目標:

通過體會作者對事物觀察的仔細培養(yǎng)學生做事認真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語,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動詞,了解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教學方法:

研究發(fā)現(xiàn)式教學法、演示法、操作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動畫。

二、課前準備。

1、在課前教師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這節(jié)課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研究發(fā)現(xiàn)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并體會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2、準備多媒體課件。

3、學生準備彩筆、紙。

三、導引目標與內(nèi)容。

師:這節(jié)語文課我們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我們通過預習課文知道了這是一篇寫植物的文章,誰見過爬山虎這種植物?給大家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見聞簡單介紹)。

師:說的不錯,假期時,老師去了南山路在沿途看到住戶的房子上、公路大橋的墻上、山壁上,到處是一片片綠綠的爬山虎,就像一匹匹綠色的綢緞一樣,老師告訴你們,它小的時候,也只是一根小莖,有了充足的水分,適合的溫度,它就爬呀爬呀,爬的滿墻都是,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我們就在課文中去看看葉圣陶老先生是怎樣解開這個迷的。

四、提出目標點撥指導。

師:請同學們把書輕輕打開到6課,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爬山虎的哪些特點?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邊讀邊作上記號,開始吧!(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

五、學生研究發(fā)現(xiàn)。

師:現(xiàn)在請仔細結合課文內(nèi)容在小組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不懂的問題請小組同學幫助你解決,如果在小組內(nèi)不能解決年在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好不好?(學生研究討論)。

六、合作成功。

師:剛才同學們都學的很認真,討論的也很激烈?,F(xiàn)在請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先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從哪看出來的?注意抓住重點詞來說。

學生匯報第一自然段的收獲,包括:(1)爬山虎生長在墻上。(2)“滿是”看出長得很多、很茂盛。(3)“占了一大片”看出生長的快。(4)爬山虎的生長離不開墻等等。

師:這部分還有問題嗎?

那好,同學們的學習效率真高,收獲也很大,我們就按這種方法繼續(xù)匯報。

(學生匯報1、葉子雜成長中的變化。2、葉子的顏色、形狀分布情況。3、理解“漾起波紋”這句話體會作者用比喻寫出葉子的好看。)。

指導朗讀。

師:請一名同學帶有感情地朗讀大家看畫面。(多媒體:葉子隨風浮動的畫面)。

這部分描寫你還有問題嗎?

(生沒有后繼續(xù)匯報爬山虎的腳的特點抓住:“腳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狀的細絲,像蝸牛的觸角,”及“顏色是嫩紅色的”來理解爬山虎腳的樣子。)。

師:好!現(xiàn)在請大家拿出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你怎樣理解的就怎樣畫,誰愿意到前面來畫?(一生板演)。

(大家評議腳的位置對不對)。

出示多媒體畫面,誰愿意說說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學生邊看畫面邊說爬山虎的腳樣子)。

師:你除了讀懂了腳還讀懂了什么?(生繼續(xù)匯報爬山虎是怎樣爬墻的)。

師:出示課件請同學門看這一自然段把表示爬山虎爬墻的動詞畫出來。

(生邊讀邊畫)。

師:說說看,(動詞有:觸、巴、拉、貼、爬教師點出)。

誰能理解一下這些詞?(就是說爬山虎的腳剛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變成小圓片巴住墻,把莖相上拉一把,讓它緊緊地挨著墻。)指名幾個同學說。

師:現(xiàn)在我們來一起做個游戲,把你們的手當做爬山虎的腳,手掌當做小圓片,在桌子上試著做一做爬山虎爬墻的動作。誰愿意到黑板來演示一下。

(請一名同學來邊演示邊說)。

師:這部分還有一句話你讀懂了嗎?說說看。

(“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就會想起它像蛟龍的爪子”這是說,爬山虎的腳……有力量,像蛟龍的爪子一牢牢巴住墻。)。

師:剛才大家共同研究的這部分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沒有了請大家繼續(xù)匯報。

(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墻”對于爬山虎的重要)。

七、小結與反思。

師:老師想問問大家你認為這篇文章哪個片段描寫的最精彩?為什么?

(學生各抒己見)。

師:現(xiàn)在就帶著感情把你喜歡的段落美讀給同學聽,并試著背下來。

總結:這篇課文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這一事物展開描寫,這一片段不僅使我們了解了有關爬山虎的腳的知識,而且好象親眼看到了那滿墻的爬山虎,是怎樣巴住墻,一腳一腳向上爬的,我們同學在今后的文章中也要學習作者這樣的寫作方法,通過細致的觀察,能圍繞一個意思寫好一個片段。

下面,把這節(jié)課你學到的知識概括性的寫在紙上,討論把一下板書寫完。

(學生把爬山虎的葉子及爬墻動詞填上)。

下面老師給大家留個作業(yè),請你回家仔細觀察一種植物,抓住植物的特點,圍繞莖呀、葉呀、花呀、或者是果實等寫一個片段。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七

1.會寫7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清文章思路,能從下雨的場景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活潑生趣。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圖片)看看下雨之后,大自然中的情景。

2.板書課題:下大雨。

3.下大雨后,作者看到了哪些情景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分課文自然段。

2.邊讀邊勾畫出生字詞,每個生字詞多讀幾遍。

3.同桌之間相互指讀。教師檢查認讀情況。

三、認讀生字詞。

1.教師出示重點生字詞學生認讀。

2.指名讀生字詞。

3.分組讀。

4.觀察字形,交流識字方法。

四、指導書寫。

1.出示“會寫生字”,請學生認讀。

2.學生說說怎樣寫好生字,應注意哪些問題。

3.教師重點指導:屋、煙、龜。

屋:半包圍結構,加一加“尸+至=屋”,注意中間一點不要掉。

煙:火+因=煙。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導入新課。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想一想:下大雨有哪些有趣的場景出現(xiàn)?

二、重點學習,深入感悟1.指名分段朗誦課文。

(1)“我”在哪里看到下大雨的場景?

(2)下大雨時,“我”是怎樣做的?

2.教師指導學生讀課文,找到答案。

(出示圖片)下大雨時,屋頂上的雨是怎樣的?

(重點理解“砸”,說明力氣很大,雨點很大進而說明雨下得很大。)。

3.下大雨還有哪些場景?

(荷花缸里的荷葉紫薇花上的大黑峰麻雀小烏龜)。

4.交流討論。

你喜歡下雨天嗎?在下雨天你會看到什么?在下雨天你會做哪些事呢?小組交流討論。

三、升華情感。

1.發(fā)揮你的想象:“我”還會看到哪些場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大自然還有哪些有趣的現(xiàn)象?請你收集一下。

[教學板書]。

下大雨屋頂小水滴。

荷葉。

紫薇花。

大黑峰。

麻雀。

小烏龜聽雨。

看雨。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八

第六課時: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的應用練習課教學內(nèi)容:p74―76的4―9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計算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學重、難點:1、重點:使學生較熟練地掌握比較兩數(shù)多少的方法。2、難點:使學生初步進一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的應用題。教學準備:算式卡片教學過程:一、課堂練習口算56-945-3074+2068-737+818-559-926+942-30教師讓個另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二、課堂作業(yè)1、完成p74頁的第4題。要求學生看清題目,先算左邊算式的結要,然后再和右邊的數(shù)進行比大小。2、出示p75頁的第5題。(1)這道題告訴我們哪些條件?(2)第一個問題要我們求什么?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第二個問題讓學生獨立分析后解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4)三個問題可進行小組討論后匯報結果。3、出示p75頁的第7題。(1)請學生看圖口頭編題。找出題目睥已知條件和問題。(2)小明擦的桌子可以分成哪兩部分?要求小青比小明少擦了多少張課桌,也就是求小明比小表多擦多少張課桌?該怎樣列式?12-9=3(張)(3)學生討論: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小明比小青多擦多少張?小明和小青一共擦了多少張?………4、游戲――找朋友。給十們同學每人發(fā)一張算式卡片,請他們根據(jù)卡片上的算式算出得數(shù),然后請得數(shù)相同的同學站在一起。5、出示p76頁的第9題。請學生認真觀察畫面,口述畫面內(nèi)容。讓他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該怎樣列式?6、獨立完成p75頁的第6題。全班進行講評。三、全課小結。4.整理和復習第一課時:整理和復習(一)教學內(nèi)容:p78頁第1題,練習十四的第1―4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的不進(退)位和進(退)位口算方法,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100以內(nèi)加減法的知識,體會其實際意義。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學重、難點:1、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100以內(nèi)加減法的知識,體會其實際意義。2、難點: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的不進(退)位和進(退)位口算方法。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師:我們學習了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的不進(退)位和進(退)位口算。為了使大家進一步的掌握各種口算方法,今天這節(jié)課安排100以內(nèi)口算內(nèi)容的階段復習。二、綜合練習1、課件出示p79頁的`第1題。(1)提問:這道題是用什么方法進行口算?這些題目包括了哪些類型?(2)討論算法。a:42+30提問:結果是多少?說出口算方法。怎樣想能夠很快算出得數(shù)?b:76+8提問:結果是多少?講出口算方法。怎樣想能夠很快算出得數(shù)?2、課件出示教科79頁的第2題。(1)提問:這道題是用什么方法進行口算的?這些題包括了哪些類型?(2)討論算法。a:72-50提問:結果是多少?講出口算方法。怎樣想能夠很快算出得數(shù)?b:41-3提問:結果是多少?講出口算方法。怎樣想能夠很快算出得數(shù)?3、學生獨立完成78頁的第1題在統(tǒng)一時間內(nèi)開始。4、小結: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口算,應該是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相加減,即個位數(shù)加、減個位數(shù),十位數(shù)加、減十位數(shù)。要算得既對又快,必須分清不進位、進位及不退位、退位的計算。三、課堂練習1、第79頁第3題。(1)理解題意。(2)學生獨立完成。2、第79頁的經(jīng)4題。學生獨立完成,提醒學生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第二課時:整理和復習(二)教學內(nèi)容:p78頁第2題,練習十四的第5―8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應用題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進一步提高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加、減法簡單應用題的復習和整理,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進一步鞏固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培養(yǎng)數(shù)學意識。教學重、難點:1、重點:學生加深對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進一步鞏固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2、難點:使學生掌握應用題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進一步提高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應用題,也就是求兩數(shù)相差的應用題。初步了解應用題的結構,學會分析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正確答簡單應用題。二、綜合練習1、課件出示教科書第78頁的第2題。(1)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畫面,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的內(nèi)容。(2)請大家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3)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提的問題,可選擇性的進行解答,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2、課件出示教科書第80頁的第6題。(1)57比75?。ǎ=處熞龑W生理解“小”的意思,使他們懂得“小”就是指57比75少多少的意思。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2)58比39大()。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大”的意思,使他們懂得“大”就是指58比39多多少的意思。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3、課件出示教科書第80頁的第7題。(1)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畫面,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的內(nèi)容,并把它改編成一道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2)根據(jù)已知條件和問題,想一想這道題該怎樣列式?為什么用減法計算?(3)分組討論這道題還可以提什么問題?(4)根據(jù)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老師有選擇的出示完整的應用,讓學生逐一列式解答。4、課件出示第80頁的第8題。(1)讓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表,想一想要求楊樹比柳樹多多少棵,需要哪兩個條件?(2)讓學生根據(jù)口頭編的題,進行列式解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3)分組討論想一想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三、全課小結。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九

一、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看圖編故事的興趣,指導學生能夠。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能按一定的順序將圖意看明白。

3、能夠根據(jù)圖畫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揮大膽豐富的想象編說故事,鼓勵創(chuàng)新求異。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將故事編完整,說清楚,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老師帶來了一幅圖,請仔細觀察。

二、初步了解圖意。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三、教師指導看圖,在小組里討論。

選代表在班里講講。

四、學生寫作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十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fā)了解新科技的興趣。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太空常識。

有感情朗讀課文。

1.生字、詞語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課件或圖片。

2.學生查閱的太空生活資料,彩筆和畫紙。

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宇航員費俊龍和聶海勝在太空中生活的畫面。教師講述:這兩位叔叔是誰,你們認識他嗎?(學生談話)他從太空中返回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太空中的趣事,你們想了解這些事情嗎?那就讓他們給我們講講太空的趣事吧!(板題)。

(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實現(xiàn)向文學的自然過渡。)。

1.先自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再向別人請教。

2.采取同桌互讀、小組分段輪讀、指名讀等形式,引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3.練讀2至4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覺、喝水、走路、洗澡)。

(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掃除了字詞障礙,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能力。)。

1.請小朋友拿出字卡,學生的字卡預先做成各種形狀,如飛船等(根據(jù)學生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讀字卡、同桌互相指認、小組內(nèi)識字比賽、全班開火車讀。

2.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用字擴詞。強調重點字的讀音。

3.教師也可根據(jù)學生實際,進行如下訓練:

(2)去掉詞語中熟字開火車讀生字:空、員、失、半、平、穿、洗。

(3)找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小組討論如何記住這些字。

(4)教師念讀字詞,學生亮出卡片。用“空、平、洗、杯”等字擴詞。

(5)用“要想……必須……、要想……得……、為了……都……”各說一句話。

(本課要求學生認讀的生字較多,只有通過多種形式反復朗讀,復現(xiàn)生字,才能保證識字效果得以鞏固,完成識字任務。)。

1.整體指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左右結構的字有哪些?(杯、洗)教師范寫。

2.學生仿寫,師生評議。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進一步熟悉課文內(nèi)容,豐富對“趣事”的感知。)。

1.小組內(nèi)朗讀:每人讀一段??凑l讀的好,選拔一名同學參加全班的比賽,比賽要求是:一是要讓人聽了覺得新鮮有趣,二是讓人覺得驚奇。

2.全班比賽。

1.小組學習討論,太空生活怎么有趣?與我們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2.匯報交流,教師板書,加深學生對太空生活的認識。(綁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帶鉤的鞋,走網(wǎng)格地板)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爭取能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聽。

3.誰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這么奇特的原因?引導學生了解“失重”現(xiàn)象。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太空中的趣事,并進一步弄清發(fā)生這些趣事的原因,豐富學生認知,激發(fā)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愿望。)。

1.你們還知道太空生活中別的趣事嗎?是怎么知道的,誰來向大家介紹?

(把課外搜集與課內(nèi)學習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交流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發(fā)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奧秘,用彩筆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樹立大語文觀念和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體現(xiàn)語文學習綜合性的特點,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對科學事業(yè)的熱愛。)。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十一

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第59頁,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自主練習1―3教學目標:理解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意義,會計算。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教學重難點: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學準備:相應學具學生學習過程:一、復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1.教師出示練習題,學生練習。2、讓學生說說從哪一位加起?個位滿十應該怎么辦?教師小結過渡,引入新課。二、新課。1.教學信息窗4。(1)出示書p58圖,(投影),再看整幅圖,水族館里的魚類標本比蝦類標本多幾種?你怎樣知道的?讓學生列出算式,說說表示什么,猜猜得數(shù)是幾?(2)自己用學具擺一擺,和同位說說計算過程。體會退位的道理和退位的方法。(動手操作,體會算法)(3)指名說說算的過程,用投影顯示。(訓練表達,理清思路,學生可能有幾種算法。)(4)教師幫助學生進一步理清思路:個位上2減6不夠減,怎么辦?教師小結: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72-56=72-5616講解計算方法:各位不夠減,從十位上退1,在個位上加十,還可以再減。(5)練習,試一試,自己結合圖案提出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其他的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說說算的方法。(6)教師幫助學生總結。(可能有各種方法,對合理的要給予鼓勵。)教師小結:今天所學是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二、自主練習。1.自主練習第一題。(1)看圖,有什么?各是多少?(2)你能想到什么問題?(兩個加法,兩個減法。)寫出算式?說說計算過程。(3)自己列出減法算式,計算結果。2、自主練習第二題。(1)自己說說計算的結果。(2)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的?(3)自己找找類似的算式。3、自主練習第三題??磮D,有什么?這是什么意思?自己解決問題。教師小結。板書設計: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72-5616作業(yè)設計:在家中練習相關的題目課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第61-62頁,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自主練習4-8。教學目標:鞏固對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意義的理解,熟練豎式計算。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豎式計算。教學難點: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豎式計算。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相應學具、計數(shù)器學生學習過程:―、復習:1、出示:57-27,89-50,讓學生說結果,說過程。教師演示。2、練習:67-39=?根據(jù)這個算式,寫出豎式算式得出計算結果。學生說出計算過程。教師小結過渡,引入練習。二、練習。1、自主練習4(1)出示練習題,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理解的?有什么好辦法進行計算。你喜歡哪一種方法?(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指名交流計算結果。進行正確地連線。2、自主練習5(1)出示圖畫,根據(jù)圖畫,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小組討論。(2)指名說想出的數(shù)學問題。根據(jù)數(shù)學問題,列式并用豎式進行計算。53-47=53-18=3、自主練習6:在規(guī)定時間里進行口算,交流計算結果。4、自主練習7(1)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什么?(2)小組交流討論。(3)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擺一擺。(4)指名說自己擺的結果,進行交流。5、自主練習8(1)仔細觀察,你能提出什么問題?(2)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3)指名說自己的結果。進行交流。5、應用(1)小明疊了41只千紙鶴,小紅疊了28只,小紅比小明少疊了多少只?小明比小紅多疊了多少只?(2)今年栽了72棵樹,去年栽了28棵樹,今年比去年多栽了多少棵樹?去年比今年少栽了多少棵?去年和今年一共栽了多少棵?(3)吃了48粒糖,還剩下52粒,原來有多少粒?二、練習聰明小屋:仔細觀察說說題目的意思,自己進行探索。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規(guī)律。三、學生小結:讓學生小結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豎式的計算方法。板書設計:出示課時中的題目指名學生板演作業(yè)設計:在家中練習相關的題目課后反思: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第63-64頁,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自主練習1―3教學目標: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的意義,會計算。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教學重難點: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學準備:相應學具、電腦學生學習過程:一、復習。(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1.教師出示練習題,學生練習。2.讓學生說說各位不夠減,從十位上退1,在個位上加十,還可以再減。教師小結過渡,引入新課。二、新課。1.教學信息窗5(1)出示書p63(投影),看整幅圖,認真觀察各類信息,解決情景圖中所提出的問題,你怎樣知道的?讓學生列出算式,說說表示什么,猜猜得數(shù)是幾?(2)自己用學具擺一擺,和同位說說計算過程。體會帶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動手操作,體會算法)(3)指名說說算的過程,用投影顯示。(訓練表達,理清思路,學生可能有幾種算法。)(4)教師幫助學生進一步理清思路:用連減的方法的同學可以把兩個豎式和成一個連減的方法。也可以先算海螺和珊瑚標本的價錢,再用50去減。教師幫助學生總結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可能有各種方法,對合理的要給予鼓勵。)教師小結: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5)練習,試一試,自己結合圖案提出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其他的問題。進行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拓展運用。讓學生獨立完成,說說算的方法。教師小結:今天所學是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二、自主練習。1.自主練習第一題。(1)看圖,有什么?各是多少?(2)你能想到什么問題?(連加法)寫出算式?說說連加豎式的計算過程。(3)自己列出連加算式,計算結果。2、自主練習第二題。自己說說計算的過程。學生獨立做題。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的?交流計算每一題目的運算順序。3、自主練習第三題??磮D,有什么?這是什么意思?自己解決問題。教師小結板書設計: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50-13-17=20(元)5037-13-173720作業(yè)設計:在家中練習相關的題目課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第65-67頁,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自主練習4-8。教學目標:鞏固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的意義的理解,熟練豎式計算。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的豎式計算。教學難點: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的豎式計算。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相應學具、計數(shù)器、電腦學生學習過程:―、復習:1、出示:4+58-32=62-32+2=讓學生說結果,說過程。教師演示。2、練習:74-65+49=?。根據(jù)這個算式,寫出豎式算式得出計算結果。學生說出計算過程。教師小結過渡,引入練習。二、練習。1、自主練習4出示練習題,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理解的?有什么好辦法進行計算。你喜歡哪一種方法?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指名交流計算結果。2、自主練習5出示圖畫,根據(jù)圖畫,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故事?小組討論。指名說想出的數(shù)學故事。根據(jù)數(shù)學故事,列式并用豎式進行計算。45-14--16=3、自主練習6:在規(guī)定時間里進行小組合作,提出不同的租方案。交流計算結果。說清楚確定租車方案的理由。4、自主練習7(1)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什么?(2)小組交流討論。根據(jù)定的標準進行估計(3)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獨立完成(4)指名說自己的結果,進行交流。體會估計的策略。5、自主練習8;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進行口算。6、自主練習9仔細觀察,你能說說蓋住了哪些數(shù)?是怎么猜出來的?并按題目要求進行計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指名說自己的結果。進行交流。板書設計:自主練習4-9指名學生板演算式作業(yè)設計:在家中練習相關的題目課后反思:趕廟會――回顧整理教學內(nèi)容:第68―70頁的回顧整理。教學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本單元知識的回顧整理。進一步滲透對事物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教學重、難點: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和順序。教學準備:學具、電腦學生學習過程:一、看圖:導入: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一起去趕廟會,請你認真觀察趕廟會的圖畫,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讀字,鞏固書寫左右結構的字。會寫“巾、孔、銅、領、群”5個字,會寫“銅號、紅領巾、歡笑”3個詞語。

2.通過讀兒歌、看圖,了解公園美景、少先隊員活動的場景,認識其中的事物,明白準確表達這些事物的數(shù)量詞。

3.拓展閱讀多篇相關兒歌,積累量詞,背誦兒歌。

重難點:

1.指導書寫漢字。熟悉兒歌中的量詞,能在生活中準確運用這些量詞。

2.嘗試看圖說一說量詞,可以用不同的量詞表達同一個事物。

教學過程:

一、讀兒歌,鞏固認讀所學生字和詞語。

1.指名讀文,比一比誰讀得。

2.認讀詞語:沙灘、軍艦、帆船、稻田、翠竹、隊旗、銅號。

3.摘字卡,認讀生字組詞。

二、學習三、四小節(jié)的內(nèi)容,深入理解量詞的用法。

(一)第三、四小節(jié),學習量詞。

道、孔、叢、群、面、把、隊、片。

1.一道小溪:“道”指用于江、河和某些長條形的東西。

如:一道河萬道霞光?!境鰣D展示幫助理解】。

【_“道”作為量詞還可以用到很多地方,如兩道門、一道題、一道命令、一道手續(xù)】。

2.一叢翠竹:這里的“叢”作為量詞的時候用于聚集生長在一起的草木。

如:一叢雜草、一叢鮮花。

3.群:用于成群的人或東西。

如:一群馬(一匹馬)一群人(一個人)一群鳥(一只鳥)。

4.一面隊旗:“面”用于扁平的物件。

如:一面鏡子、兩面國旗。

5.一把銅號:“把”用于有把手或能用手抓起的器具。

如:一把刀、一把椅子、一把扇子。

【“把”作為量詞的用處還有很多,根據(jù)我們的學習會逐步加深】。

6.一隊“紅領巾”。

(1)“隊”用于成隊的人或動物等。如:一隊人馬、一隊駱駝、一隊戰(zhàn)機。

(2)“紅領巾”指代的是“少先隊員——戴紅領巾的人”。

一隊“紅領巾”指的是一隊少先隊員。

7.一片歡笑。

(1)“片”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心意等。

如:一片春色、一片歡騰、一片真心、一片新氣象。

(2)第1小節(jié)“一片沙漠”中的“片”用于地面或水面等。

如:一片草地。

(3)拓展學習:“片”,作為量詞還可以用于成片的東西。

如:一片藥、一片樹葉、一片雪花、一片面包。

師小結:在讀兒歌的時候,我們認識了解了量詞的用法;細讀兒歌后,我們深入了解了每個量詞的用法,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量詞真不簡單,能用三個或者四個方面表達數(shù)量。只有我們在讀兒歌的時候,真正弄明白量詞的精準用法,才可以靈活地用到生活中,不出錯誤。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背一背這首兒歌吧。

(二)背誦兒歌,積累量詞。

1.填空背誦。

一()海鷗,一()沙灘,

一()軍艦,一()帆船。

一()魚塘,一()稻田。

一()垂柳,一()花園。

一()小溪,一()石橋。

一()翠竹,一()飛鳥。

一()隊旗,一()銅號。

一()“紅領巾”,一()歡笑。

2.看圖背誦。

給出四幅場景圖,每幅圖上出現(xiàn)四種事物,學生說出帶量詞的詞組。

3.自主背誦。

兩人或多人合作背誦展示。

三、指導書寫。

1.出示“巾、孔、群、銅、領”5個字,觀察結構。

(1)占格和筆順,注意“巾”是獨體字,第2筆是“橫折鉤”。

(2)“孔、群、銅、領”4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銅”“領”書寫時要做到“左窄右寬”,尤其是“領”的左邊“令”字捺變點。

“孔”“群”雖然也是左右結構的字,但書寫時要做到“左右均等”。

2.抄寫“銅號、紅領巾、歡笑”3個詞語;生描紅再練寫。

提示:“笑”的第7筆是撇。

3.展示交流,再次修改。

四、拓展閱讀。

1.出示兒歌《量詞歌》和《連念七遍就聰明》,自主閱讀。

一張桌子兩杯茶,天上七顆星,

三棵柳樹四朵花,地上七塊冰,

五條魚兒水中游,樹上七只鷹,

六只鴨子岸上耍,梁上七根釘,

七本書,八幅畫,臺上七盞燈。

九面彩旗呼啦啦,呼嚕呼嚕扇滅七盞燈,

十個娃娃排排坐,哎呦哎呦拔掉七根燈,

滴滴答答吹喇叭。呀噓呀噓趕走七只鷹,

這些量詞要記清,抬起一腳踢碎七塊冰,

千萬不要弄混它。飛來烏云蓋沒七顆星。

一連念七遍就聰明。

2.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3.分享收獲:你從兒歌中學到了什么?

4.積累量詞,說一說,記一記:

一(張)桌子一(杯)茶一(棵)柳樹一(朵)花一(條)魚。

一(只)鴨子一(本)書一(幅)畫一(面)彩旗一(個)娃娃。

一(顆)星一(塊)冰一(只)鷹一(根)釘一(盞)燈。

五、拓展運用。

1.變換量詞,拓展運用,看誰說得多。(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2.與同伴交流自己準備的照片或圖畫,仿照課文,運用量詞介紹畫面。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讀、背誦兒歌。

2.古代也有關于量詞搭配、描述畫面的詩句,推薦背誦《一字詩》和《題秋江獨釣圖》。

師小結:課文中通過四個場景,介紹了16個量詞的用法。只有在生活中多看、多聽、多說,你也可以把量詞用對,用準。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十三

第六單元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教材內(nèi)容: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是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計算,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重難點、關鍵:1、重點: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計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2、難點: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的計算。3、關鍵:在計算教學中,要重在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思考過程。課時安排:15課時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3課時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4課時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6課時整理和復習…………………………………………………………………2課時1.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第一課時: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教學內(nèi)容:p56―57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1―3t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不進位)的口算方法,正確進行口算。2、過程與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主動探索并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仔細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1、重點:正確掌握口算方法。2、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從生活經(jīng)驗入手,培養(yǎng)學生仔細的觀察能力(課件出示場景切換,配上明快的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1、師:春天到了,你發(fā)現(xiàn)了我們周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認識春天的什么花?(課件切換到夷陵廣場或書上的主題圖)2、師:瞧,這些美麗的花將我們的大自然裝點得多美??!你能估計一下,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嗎?大概有多少黃花?多少紅花?3、課件從左慢慢移入一個花農(nóng)騎車進入。師: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嗎?你怎么知道的?他要去干什么呢?咱們都是少先隊員要學著助人為樂,今天我們就去幫助他擺花盆吧!二、創(chuàng)設情景,在生活中學習。1、初步認識,出示例1圖師:看這里的鮮花可真漂亮,它們各有幾種顏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樣最快的數(shù)出來的?你能自己看著這些花提出不同的`問題嗎?學生分組互相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2、信息反饋,交流整理。師:剛才老師看見小朋友們在小組里說的可認真了,那誰愿意大聲的說出自己的問題和算式呢?師選擇的板書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這道題哪個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組里說一說計算方法。師:今后在計算時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計算。(課件里花農(nóng)伯伯說:小朋友們快來幫我擺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師:同學們,你們能據(jù)花農(nóng)伯伯說的話來完整的說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自己想一想這樣解答?你是怎么想的?還有誰有不同的想法3、鞏固練習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擺一擺,算出結果。4、觀察整理,總結方法。師:今天我們學的算式,你看看它們有什么特點?它們都是什么數(shù)?(他們都是整十數(shù),)師:在計算時要怎么辦?(整十整十的相加減)三、強化練習,1、練習十的1t(出示1t圖)老伯伯看見同學們這么熱心特地買來礦泉水來謝謝大家了。你能看著圖說出圖意嗎?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這道題,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2:練習十的2t:獨立計算,并仔細觀察。上下2題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在計算時要注意,記數(shù)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減,幾個一要和幾個一相加減。)3、課堂作業(yè)p58面的3t看懂圖意,獨立列式四、全課總結。你知道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嗎?板書課題: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對,我們今天學習的是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減。第二課時: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連加、連減)教學內(nèi)容: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練習課(p584―7t)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能夠正確計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題目。2、過程與方法:初步經(jīng)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計算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逆向思維。教學重、難點:1、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能夠正確計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題目。2、難點:通過計算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逆向思維。教學準備:口算卡片,教學過程:一、基礎練習1、口算20+6080+1020+5070-2060-3090-602、連加連減口算3+2+41+3+47+2+1010-5-26-2-315-5-2指明學生說出計算過程。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了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上學期我們還學過連加連減。那你會算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嗎?今天我們就來試著解答這樣的題目。二、自主探索1、課件出示第五題,小猴分花生圖要求:(1)看圖說出圖意,要求還剩多少個花生怎么計算?(2)列出算式并獨立解答(3)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2、基礎練習。出示第四題基礎練習要求:(1)獨立計算,全班訂正(2)比較上下兩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3)小組討論,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怎么計算?(4)師總結算法: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和10以內(nèi)的連加連減一樣,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3、情景模擬,出示第6題師模仿售貨員一個學生上來模仿買東西的人,先示范給其他學生看,后要求學生分組模擬。要求:(1)說清楚自己要買的東西,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2)根據(jù)自己的要求買東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錢,付出錢后還要找回多少?(3)口頭列式,并回答。(4)全班反饋,說一說,你想怎么買,是怎么計算的?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第7題,師:看小熊想邀請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對又快的孩子才能進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嗎?要求:獨立解答。四、全課小結。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十四

第二課時: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教學內(nèi)容:一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進位)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2、過程與方法: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重、難點:1、重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2、難點:能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法。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基礎聯(lián)系,課件出示口算1、進位加法練習8+57+86+85+74+97+32、舊知復習20+92+6069+3025+462+352+20(全班練習,指明說出算法)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1、多媒體出示:聯(lián)歡晚會上的歡樂景象,請學生說明看到了什么?并讓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2、多媒體出示2個小朋友,并配上畫外音對話:我們班要準備聯(lián)歡會的飲料,一共有33人,每人一瓶夠嗎?3、引導學生講述圖上的意思,明確要求的問題。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意和問題,開動腦筋說一說,你想有什么方法來解決?5、小組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6、全班反饋,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組織同學交流評價。教師要表揚學生的各種有道理的解法,鼓勵學生獨立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說出自己的理由。7、小結:同學們都很會動腦筋來解答我們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有的同學是用進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學過的知識,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來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來解答。三、鞏固練習計算方法1、p62做一做,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內(nèi)化知識的能力。2、p63練習十一的5至7t5t:課件出示,學生獨立計算后小組里說一說,上下兩題有什么不同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該這樣計算?6t:課件或卡片出示,幫小鳥找家。3只小紅鳥都要加上83只小藍鳥要加上36后才能分別找到自己的家,你能幫它們找準自己的家嗎?7t:自己看圖說出圖意,并在小組里說出自己的問題,后獨立解答。第三課時: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練習課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p648t至12t)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2、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判斷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難點:1、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2、難點: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判斷能力。教學準備:口算卡教學過程:一、基礎練習:1、看卡片開火車,說出結果23+775+98+2356+950+548+579+542+505+442、聽算,全班計算,后集體訂正9+276+276+309+3014+654+536+546+333+73、指名說一說:9+30和36+5你是怎么樣算的?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二、自主練習1、獨立完成練習十一的第8題。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2)指明說出計算方法。(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2、游戲――小小郵遞員比一比,哪個郵遞員送的又快又準!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3、練習十一第10題,6連續(xù)加6,每次加的結果寫在橫線上。要求:(1)小組里口說結果。(2)說說,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3)仔細計算,獨立解答,后集體訂正。三、作業(yè)設計練習十一的第11題,要求:1、先說出圖意,看圖你知道了什么?2、獨立計算。練習十一的第12題。注意:先計算在比較大小。第四課時:綜合練習課教學內(nèi)容:綜合練習課(p65練習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2、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判斷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難點:1、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2、難點: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判斷能力。教學準備:口算題卡教學過程:一、基礎練習:1、口算25+770+921+832+92+5559+94+669+9138+767+443+279+72、聽算60-3050-4063-386-645+459+104+5863+83、填空:(課件出示)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二、練習十一的習題1、計算練習:23+775+98+2356+950+548+676+542+505+44先說計算過程,在寫得數(shù)。2、練習十一的第14題要求:(1)、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2)、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架飛機?怎樣計算?(3)、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3、練習十一的第15題要求:自己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列式計算。4、課件出示第16題,比一比誰算的又快又對。57+86+5625+7042+671+97+8080-6068+515-99+7237-448-6三、作業(yè)設計練習十一的第17題。自己讀題理解題意,后獨立計算。四、思維訓練讀題,解答p66面的思考題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十五

贈( )給 扇( )子 花叢( )

讀一讀,在輕聲字下面劃橫線。(8分)

人們 可愛 小花 姑娘 幻想

臺柱 妹妹 讀書 我的 葫蘆

演出 一份 玻璃 盯著 多么

——( )( ) ——( )( )

——( )( ) ——( )( )

——( )( ) ——( )( )

例:踩木球

( )車 ( )鋼絲 ( )秋千 ( )電視

( )算術 ( )茶杯 ( )音樂 ( )蜜

寒冷的 身體 羨慕的 太陽

心愛的' 北風 遙遠的 眼光

健康的 裙子 火紅的 地方

例:湖水像一面鏡子。

反義詞樂園(10分)

(1)讀句子,寫出帶點詞的反義詞。(4分)

人行橫道保安全,不走人行橫道太( )。

虛心使人進步,( )使人( )。

我們要節(jié)約水電,反對( )。

(2)從下列的詞語中挑出三組反義詞。(6分)

( )——( ) ( )——( ) ( )——( )

1、我 了 ,他寫的字 比 。

2、老師說:“學校運動會后天開?!蓖瑢W們立刻 。

3、他們遇見一條 的大河。

( )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條蚯蚓。

( )突然從泥土里鉆出一條又細又長的蟲。

( )哥哥說蚯蚓能松土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

( )我和哥哥正在菜園里拔草。

( )我問哥哥蚯蚓是益蟲還是害蟲。

藍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云。山谷里,一條小溪靜靜地流著。遠處,有一片綠色的竹林。竹林邊開放著一朵朵花花綠綠的野花。這里的空氣多么新鮮,這里的風景多么美麗!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十六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意,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愉快。

教學準備:

掛圖、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疑,激發(fā)興趣。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出示生字:戲、穿、傘、柄、眨、游、蟈。

指名說一說,你在讀書前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字?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本課詞語,學生自由讀,四個人小組讀。

5、把句子讀給同桌聽。

6、檢查,分節(jié)指名讀。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笔锹N舌音,“傘”是平舌音。

7、指名讀全文。

8、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師板書:雨滴小魚蝴蝶蟈蟈星星新月。

9、再讀課文,要求:不指著讀,不出聲音,邊讀邊想,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0、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指導生字。

1、帶拼音讀。

2、去拼音齊讀。

3、找朋友游戲。

游戲。

4、說一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這些字?

5、學生描紅。

6、教師范寫指導,學生練習寫字。

四、作業(yè)設計:

1、朗讀課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寫生字,各組詞一個。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二、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詞語,指名領讀。要求:領讀的.讀準了就跟著讀,讀得不準就舉起手幫助他糾正。

2、夏天到了,“我”真想變成什么呢?

二、指導精讀,體會課文內(nèi)涵。

1、第一節(jié)。

過渡:“我”想變點兒什么呢?

(2)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

2、第二節(jié)。

(1)學生自讀,“我”想變成什么呢?

(2)男生讀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樣子的,“雨滴”落。

在“一片綠葉”上是什么樣子的。

(3)女生讀后半句,“小魚”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動是什么樣子。

(5)指導朗讀第二節(jié)。

3、第三節(jié)。

(1)學生自讀。

(2)小組討論:為什么“我”又想變成“一只蝴蝶”“一只蟈蟈”?(可運用學習第二節(jié)的方法來充分展開想象)。

(3)指導朗讀第三節(jié)。

4.第四、五小節(jié)。

(1)指導讀第四節(jié)。

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親身體驗,一邊讀一邊回憶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畫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彎彎的新月”。

“我”為什么想到“變”成星星和月亮呢?聯(lián)系第二、三小節(jié)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體會“我”的感受:想把自己變成身邊可愛的事物(雨滴、小魚、蝴蝶、蟈蟈),面對寧靜的夜空,產(chǎn)生遐想,心里充滿了新奇、美好的向往。

過渡:當“我看見小小的荷塘”時,最終為什么“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呢”?

(2)自讀第五節(jié)。

大屏幕放映出池塘里荷葉的畫面。

說說畫面上荷葉的樣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傘”“靜靜地……舉著”。)。

為什么把“荷葉”比作“一柄大傘”?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池塘里荷葉的可愛。

“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就是因為荷葉樣子的可愛嗎?(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在交流中深化認識,體會荷葉不僅美麗,還能給小魚、雨點帶來快樂。)。

(3)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節(jié)。

三、配樂齊讀課文。

四、作業(yè)設計。

1、夏天來了,你想變成什么呢?你也來做一個小詩人,學著課文寫。

3、一寫,還可以配上圖。找描寫夏天的詩讀一讀。

五、板書設計:

22、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雨滴小魚蝴蝶蟈蟈星星新月。

(大自然的向往)。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篇十七

學習目標:

1、認識“海、鷗、灘、軍、艦、帆、秧、稻、塘”9個生字,會寫“沙、?!眱蓚€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一、二兩小節(jié),初步感知數(shù)量詞的用法。學習重點:

1、認識“海、鷗”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數(shù)量詞的用法。

學習難點:

初步感知數(shù)量詞的用法,嘗試用數(shù)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學前準備:生字卡片、圖片等。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些地方?今天,老師和大家要去幾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嗎?(想)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二、學習、感悟課文第一節(jié)。

1、出示海灘的圖片。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鷗沙灘。

軍艦帆船。

2、小朋友真會觀察,這些詞語你會讀嗎?自己試一試。

(1)自己讀。

(2)誰會讀?指名讀。

(3)齊讀。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會認嗎?

(1)指名讀。

(2)開火車讀。

(3)小朋友,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你記住了哪個生字?是怎么記的?

(4)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生字。

4、瞧,這美麗的海灘正向我們招手呢!小朋友,這時你的愿望是什么呀?

5、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就寫了這個美麗的地方,請小朋友自己打開書來讀一讀。

(1)自己讀。

(2)誰愿意來讀?

(3)聽到小朋友讀得那樣認真,老師也想來試試。(范讀)。

(4)請同桌一起讀。

(5)起讀。

(6)看著圖試著背一背。

三、課間操《火車開了》。

四、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

1、火車一路開過來,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課文的那一小節(jié)寫的呢?請小朋友趕緊打開書,找一找,讀一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68368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