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06:22:09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模板18篇)
時間:2023-12-06 06:22:09     小編:書香墨

教育是指教育目的明確,以過程性和系統(tǒng)化方式實現(xiàn)的一種社會活動。如何撰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閱讀總結范文能夠開拓思維,提高總結能力。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一

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是幼兒教育最初始的一個教育環(huán)節(jié),對于現(xiàn)代的幼兒來說,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在家中父母長輩都非常寵愛,對于孩子的要求也會有求必應。時間長了,很容易使孩子的心理發(fā)生變化,在生活中不會關心他人,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缺乏愛心,對于很多事情都比較冷漠。因此,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孩子健康的成長。在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充滿愛心,能夠學會主動關心別人,對于一些有困難的人要心存愛心、伸出援手,這都是當前幼兒情感教育中比較重要的教育內容,能夠使孩子受用終身。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感恩,能夠關心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另外,在我國不同的節(jié)日有不同的寓意,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孩子滲透這些節(jié)日的意義,例如,婦女節(jié)、重陽節(jié)以及清明節(jié)等?,F(xiàn)在,有很多幼兒都想要別人給予自己更多的愛,但是自己卻很少去愛別人,因此,幼兒教師應該將“愛”的主題納入情感教育之中,讓孩子感受愛、付出愛。例如,在三八婦女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孩子講述自己的媽媽從事的工作,在每個周末都在忙些什么。這樣孩子就能夠深刻地認識到媽媽有多么辛苦以及媽媽為自己的付出,從而發(fā)自內心地疼愛媽媽。在這個時候,幼兒教師還可以巧妙地引導孩子,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法為媽媽制作一個手工藝品,作為媽媽的節(jié)日禮物,回家以后送給媽媽,這樣不但能夠讓孩子表達出對自己媽媽的愛和感激,還能使媽媽感受到幸福,從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注重幼兒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互動。

在幼兒與幼兒教師進行良性互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尊重幼兒的情感,對于幼兒的情感表現(xiàn)首先要尊重,態(tài)度要真誠,發(fā)自內心地熱愛他們。同時,要細心觀察幼兒,對于幼兒的心理變化,教師要及時進行心理溝通,與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幼兒心中的想法,如果孩子受到了什么問題的困擾,教師就要盡量幫助孩子解決困難,這樣能夠讓幼兒對教師產生一種依賴感,還能夠拉近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滿足。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剛剛步入幼兒園,第一次離開自己的父母,心理上也比較脆弱,這個時候的幼兒更需要一個愛他們的人來呵護他們,對他們親親抱抱,有一個像媽媽的人來照顧他們。這時,幼兒教師就要充當這個角色,在教學活動時間、午休的時候或者是平時的游戲過程中,教師都要積極地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與他們進行近距離的接觸,例如:溫柔地撫摸孩子的頭、給孩子一個熱烈的擁抱、一個鼓勵的眼神等,在平時生活中幫助年齡較小的孩子系鞋帶、提提褲子等,這樣的小動作,都能消除幼兒對教師的畏懼心理,能夠感受到教師的愛,把教師當做自己的朋友,從而促進教師與幼兒的情感交流。

三、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注重幼兒情感培養(yǎng)。

在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逃h(huán)境。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美術、音樂作品豐富幼兒的情感世界,讓孩子親近大自然來感受情感的波動,體會對大自然的愛。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教育活動,帶領幼兒去野外郊游,讓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美,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敬愛大自然,美好的情感變化油然而生。同時,還可以為幼兒和家長組織一場親子游戲,根據(jù)幼兒愛玩的天性開展一系列益智合作性的競賽,在游戲過程中激發(fā)幼兒團結合作的情感和集體觀念,在此過程中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使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勇往直前,永不言敗。當幼兒不小心摔倒的時候,教師要快速扶起孩子,然后對其他幼兒說,朋友之間要互相照顧,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要怎么辦呢?這樣的教育能夠讓幼兒懂得互相關愛,有助于情感教育的順利開展,讓幼兒在教師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偠灾?,情感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是人類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教育模式來豐富幼兒的情感世界,提供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并在課堂上用心與孩子交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幼兒教師也要做到用心去理解他們,用愛呵護孩子們,這樣孩子的心理才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二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求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這種態(tài)度體驗影響著人對社會、自然、他人和自身的認知和態(tài)度,是大學生人格形成和發(fā)育的基本內容.本文著重研究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內涵及情感對大學生人格的影響.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三

:本文主要論述大學生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必要性、教育內容以及開展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以期切實增強大學生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的實效性。

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是低碳生活理念滲透到教育領域后產生的概念,其實質是環(huán)境教育的深化和發(fā)展,是環(huán)境教育的重要分支。通過低碳的教育設施、教育活動,培養(yǎng)低碳價值觀、形成生態(tài)品德、掌握低碳生活的知識與技能、養(yǎng)成低碳習慣為內容的教育實踐活動。

(一)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是發(fā)展低碳經濟的必然要求。

發(fā)展低碳經濟是全世界的共識,為此國際社會簽訂了一系列國際公約、議定書,如《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英國政府能源白皮書》。我國也明確提出將發(fā)展低碳經濟作為國家的重要戰(zhàn)略。發(fā)展低碳經濟不僅是生產方式的轉變,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轉變,而低碳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是這一轉變的重要表現(xiàn)。

(二)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是現(xiàn)代高校德育的主要內容。

在大學生中開展低碳生活教育,能使高校德育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能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充分體現(xiàn)高?!耙詫W生為本”教育理念,開辟高校德育新領域,豐富德育內容,突破“重說教,輕體驗”的教育瓶頸,并最終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三)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是高校所擔負的社會職責。

高校大學生既是能源消耗大戶,也是重要的節(jié)能技術研發(fā)群體。大學生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既能發(fā)揮大學生低碳生活的帶頭作用;又能激發(fā)其對節(jié)能減排技術的研發(fā)潛能,進而推動整個低碳經濟的發(fā)展。是實現(xiàn)經濟與社會效益相統(tǒng)一的必然舉措,也是高校所擔負的社會職責。

在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將前述低碳經濟相關概念的提出及其內涵作為對大學生開展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的首選內容,要重點開展低碳及其基礎理論的教育。因為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沒有理解,不可能有行為,只有讓大學生知道了“是什么”,他們才可能自覺傳播和踐行。

應該借助于更深刻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讓學生樹立良好的低碳生態(tài)文明觀念,達到內化于心的程度。

二是自然觀,讓學生明白人與自然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性;

應通過“怎么樣”才能有效促進低碳生產生活的教育內容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自主、自發(fā)、自覺的低碳生活行為習慣。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讓他們覺得低碳生活不但離我們不遠,而且自己就是實踐者。

(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依托加強大學生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

可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依托,從教學入手,將低碳教育理念引入課堂,幫助大學生樹立低碳人生觀,形成科學消費觀;以社會實踐活動為基礎,加強國情、民情教育,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使他們自覺踐行低碳行動;樹立大思政觀,由思政課教師牽頭,動員各方力量參與,打造低碳校園文化。

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實踐活動陣地,做到“知行合一”,通過科學的策劃和精心的組織,動員和吸引大學生參加到低碳生產和生活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如“志愿服務體驗”,“低碳生活論壇”,“低碳生活辯論賽”等,使他們能在具體的行動中提高認識水平,提升實踐能力。

校園文化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隱性感染作用,要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站、校報、講座介紹等校內媒體和途徑,進行直觀形象的低碳宣傳與普及,推廣低碳生活理念。也可以發(fā)揮環(huán)保社團作用,借助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低碳環(huán)保氛圍,構建良好的文化育人軟環(huán)境,使學生融入到低碳生活的氛圍之中,通過潛移默化形成低碳生活理念、養(yǎng)成低碳生活行為。

(四)以樹立健康消費理念為引領加強大學生低碳生活養(yǎng)成教育。

以低碳為導向的健康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是發(fā)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目前,大學生消費存在攀比消費、盲目消費及享樂主義傾向,與低碳經濟所倡導的簡單、簡約和簡樸的低碳生活方式所背馳。鑒于此,首先,學校相關部門應當向大學生普及低碳消費知識,適時調整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的不良誘導行為,鼓勵大學生實行低碳生活;其次學校應開設相應的消費教育課程,幫助并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提升大學生低碳消費的自覺性,使大學生消費行為更趨合理。

[1]張馨,丁貞棟.大學生低碳生活教育內涵和內容范疇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5)。

[2]高鳳香.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視角的大學生低碳經濟教育略論[j].價值工程2011(2)。

[3]陳桂林.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依托加強大學生低碳教育[j].新課程研究2011(8)。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四

論文摘要: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求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這種態(tài)度體驗影響著人對社會、自然、他人和自身的認知和態(tài)度,是大學生人格形成和發(fā)育的基本內容。本文著重研究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內涵及情感對大學生人格的影響。

在高等教育領域,由于機制和觀念及社會等的原因,對大學生的情感教育長期忽視,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盲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因為脫離學生感情而成為空洞的說教。部分教育者將情感教育看作是對學生如何處理個人情感的教育,是狹隘的。這些觀念不利于高等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研究和實踐。

在馬斯諾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情感的需要是人較高層次的需要。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求的反應,情感是人的態(tài)度在人的心靈中的映射。

情感體驗影響人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進而影響個體人格結構。情感教育是針對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人格提出的教育類型,屬于素質教育的范疇。

一、情感及情感的特性。

《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情感是態(tài)度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態(tài)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xié)調一致性,是態(tài)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wěn)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具體表現(xiàn)為愛情、幸福、仇恨、厭惡、美感等等。

情感是人類的心理現(xiàn)象,是客觀事物與主觀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應,它也是人對客觀失去的態(tài)度的一種內心體驗1。情感作為一種內心體驗,能夠對人的思維、行為和心理產生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體現(xiàn)為人對待社會、自然、他人、自身等一切可能滿足自身的需要的事物的態(tài)度。情感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情感影響人生活的狀態(tài),影響人的心態(tài)和心理乃至于性格、品質、價值觀和世界觀。

學界對情感的理解有以下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人的情感在更深的層次體現(xiàn)為情感的品質。情感品質包括自我意識的調節(jié)能力和情感傾向性,強烈性,穩(wěn)定性,深刻性等多重維度。2第二種觀點認為人類情感現(xiàn)象包括三個層次,即生物性需要的純情情感心理、與基本社會性需要相聯(lián)系的真情情感心理和高級社會性需要相聯(lián)系的大情情感心理3。第三種人為人的情感表現(xiàn)為對關系的反映、對客體及主客體關系的體驗和人的行為。

總結和分析上述觀點,筆者認為,情感是人類具有的對主客體關系的態(tài)度體驗和行為實現(xiàn),具有明顯的社會性和自然性,主觀性和客觀性。情感的社會性體現(xiàn)在人的情感在社會關系中發(fā)生和實現(xiàn),自然性則體現(xiàn)為實現(xiàn)情感的'主體―人,具有自然的生理屬性,任何個體的情感都受到個人生理因素的制約;人對客觀事物的情感反映帶有人的主觀色彩,同時又受到客觀社會和自然的限制。

基于情感的兩類四種屬性,情感必然會對人自身和社會產生深刻的影響。人的情感首先反映了主體與客體(需要者與被需要者)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關系。情感其次反映了人對上述各種關系的體驗,包括人的認知、判斷、理解和感情。情感最終體現(xiàn)為人的行為,人的任何態(tài)度最終都轉化為人對外部事物的判斷,這種判斷有外化為人的行為。這種價值判斷和行為對個體而言,會影響個體的道德感、價值觀、個人品格、心理等。對社會而言,會影響社會的價值體系和運作。

情感教育就是以重視人的情感培育為教育的切入口,關注情感在人的發(fā)展中的基礎作用和積極影響,并且運用情感機制和條件,尋找如何使情感品質支持人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素質的發(fā)展。情感教育既以情感為目標和內容,又以情感為手段和途徑。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6。"。

情感豐富的層次決定了情感教育的內涵是豐富和深刻的,不僅包括對學生處理感情問題的指導和教育,更要求通過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正確的價值取向、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觀念、處理實際生活問題的理性方法、能與他人與社會產生共情的適度的情感體驗、健康的心理。

關于情感教育的內涵,高等教育學界提出了眾多的觀點,有學者認為,情感教育體系應分為情感體驗教育和情感提升教育,即培養(yǎng)在生活活動中直接得到的情緒經驗和情感的感悟、理解和升華5。筆者認為,情感教育應以從情感的特性出發(fā),從情感對個體的影響出發(fā),確立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內容。

從情感社會性、自然型和主觀性和客觀性四中屬性,即情感內涵的“關系-體驗-行為”層面講,情感教育的體系應該讓學生學會對關系的認知、理解和處理;對自身情感體驗的教育和升華;對自身行為的規(guī)范和制約。這就將情感教育內涵分為三個層面:社會層面和自我層面,社會層面表現(xiàn)為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觀念、處理實際生活問題的理性方法、能與他人與社會產生共情的適度的情感體驗。自我層面則包含學生健康的人格、正確的價值取向、健康的心理的培養(yǎng)。

2道德觀念的教育和培養(yǎng)。

2.1道德教育。

2.2價值感教育。

參考文獻:

[1]《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的思索》河南焦作大學法政系閆麗華.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五

(重慶郵電大學數(shù)理學院,重慶南岸400065)。

摘要:誠信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是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之一。在當前,我國正面臨著誠信缺失的嚴重問題,尤其是大學生。為了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我們首先要剖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及表現(xiàn),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誠信是德育之本,誠信是合作之本,不僅是現(xiàn)代社會渴求的道德品質,也是孕育其他道德的基礎,誠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是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對誠信的認識。

(一)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誠信為人處世之本,它不僅是一種道德操守,也是人類孕育其它道德品質的基礎。那么什么是誠信?誠,即真誠、誠實、不說假話、不弄虛作假、實事求是;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講信譽。通俗地表述,就是說老實話、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誠信是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基礎性的道德規(guī)范。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鬃釉缭诙嗄昵熬驼f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泵献右舱f過:“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是為人之道,做人之本。”,民間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

(二)誠信,是公民道德的一個基本規(guī)范。

誠信是社會公共道德的重要內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之一。黨的十六大在對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問題進行闡述的時候提出“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論斷,再次強調了在公共社會里誠信的重要性。誠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和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追求,是為人處事之本、養(yǎng)德修業(yè)之源。《大學生誠信守則》分別從政治信仰、學習科研、人際交往、經濟生活、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幾方面加以分述。此外,誠信是成功創(chuàng)業(yè)的根本,是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必要保障,能夠維護我國良好的國際形象。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xiàn)及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xiàn)。

近年來,誠信缺失日漸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的一種正在缺失的資源。由于拜金主義的流行,社會文明發(fā)展的不平衡,人們素質的參差不齊,法治建設中的不足,也導致了社會上誠信危機的出現(xiàn)。經濟交往中的不誠信,個人交往中的不誠信,給善良的人們心中留下了陰影。其中,大學生的誠信缺失的問題更是讓人尤為擔心。這種缺失主要表現(xiàn)在:

1.上課不專心,課后作業(yè)抄襲應付;考試時不是誠信作答,而是采用種種作弊手段。

2.期末成績不如實告知家長。學校要求學生寫好寄往家長的信封學生隨意亂寫家庭地址和家長姓名,并蒙騙家長說學校沒發(fā)成績單。

3.以生病或其他理由無故曠課。

4.以學校交費為由,騙取家庭錢物;捏造事實,騙取老師批假,逃學玩樂。

5.違紀犯錯時,不敢面對現(xiàn)實,隱瞞事實真相,編造謊言,拒不承認錯誤等等。

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規(guī)范的教育也對子女產生不良的影響。如有的父母親等長輩的空頭支票、信口開河的不兌現(xiàn)的許諾、在子女面前宣揚社會上的消極面等等,均會給子女留下深深的印記。又如,有的老師教育學生的方法過于簡單、粗暴,隨意給學生許下承諾,結果最后又沒能實現(xiàn)。家長、老師這些作為將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呢?留下的只是家長、老師說話都不算數(shù),欺騙子女、學生的印象。這樣,久而久之,子女、學生說話做事也會隨隨便便,形成表里不一的壞習慣。

2.商品經濟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自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同時,誠信缺失的問題也十分猖獗。商場中一部分人不講職業(yè)道德,購物中的短斤缺兩,以假充真;商品流通過程中的爾虞我詐,欠債不還;政府機關的某些辦事機構及干部的假政績等,大學生并不是單純的生活在學校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這些社會上的種種誠信缺失的問題,或多或少的都在起著影響。

3.文化市場上的污染也在無時不在侵蝕著大學生的心靈。電視、電影里虛擬夸張的故事情節(jié)、鋪天蓋地的虛假商品廣告,一路暢行無阻的盜版音像軟盤和書籍等等。

大學生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誠信品質將影響著他們的一生。正是這樣,解決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一個問題,怎樣加大力度加強大學生誠信品質的教育是當務之急。怎樣著手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以人為本,突出學生在誠信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關鍵,誠信教育首先要從學生自身需要開始。現(xiàn)代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高校德育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促進自覺能動地掌握人類社會道德規(guī)范、道德情感、價值觀,激發(fā)學生自我需求的獨立性,自我教育的主動性,以及面對道德問題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道德的內化,實現(xiàn)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真正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活潑的文化氛圍。

(二)要與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而學校則是人們接受再教育的場所,為此,學校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里的情況,而家長也要經常向學校了解其子女在校的學習、表現(xiàn)等情況,這樣才能讓家長、老師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利于及時判斷學生的表現(xiàn)是否誠實。在家里,家長絕不能以哄騙表示自己對兒女的寵愛,更不能失信于孩子。另外,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盡量對孩子施以正面教育。在學校,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要能成為學生的表率要從教師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生做錯事,老師可批評學生。同樣,老師做錯了事,也應該接受學生的監(jiān)督。老師有錯,當學生指出來時,應該謙遜地說:“對不起,我一定加以改進。”千萬不要認為學生敢指出自己的缺點而火冒三丈。相反,老師要為學生辨明是非,主持公道,敢于發(fā)表對處理事情的看法而高興。這樣,潛移默化,學生就會以老師為榜樣,逐漸形成伸張正義,大膽認錯,敢于改錯的忠誠老實的好品德。學校要及時矯正個別不講“誠信”的行為,對知錯改錯的同學要及時肯定并做好防止重犯的工作。另外,師長的一言一行要規(guī)范,在學生面前要講真話,處理每件事盡量符合實情,讓自己的一言一行成為學生講“誠信”的表率。家長和老師還要在學生接受電視、電影等媒體影響方面進行必要的指導,讓學生時刻都生長在一個講“誠信”的環(huán)境中。

(三)建構校園文化,樹立文明的校風,創(chuàng)設學生誠信道德體驗的情境。

所謂道德體驗是指通過在實踐活動中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從而產生主觀性的感覺、情感和意識的過程。只有通過道德體驗,才能形成完整的道德認識,才能實現(xiàn)知、情、意、行的整合。只有豐富的道德體驗,才能建構豐富的德育文化,而豐富的德育文化又為新的道德體驗創(chuàng)設情境。大學生每周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校園中,在給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以“誠信”教育為主題的活動,強化“誠信”要求??傊瑢W校內要創(chuàng)建一種渾厚的文明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首先,校園的環(huán)境要凈化,宣傳欄、廣告牌、標語、名人名言等德育環(huán)境布置要有特色,讓環(huán)境起到育人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利用主題班會,講座、報告會的形式,也可以開展大學生對“誠信”問題的討論、辯論會,從中讓每個大學生都接受到形形色色的“誠信”教育。

(四)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

大學生中相當一部分道德問題產生的根源與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階段特征有高度的相關性。為此學校充分發(fā)揮心理教育咨詢中心的作用,通過對全校新生心理普查,分析學生產生道德問題的心理原因;開展經常性心理教育和咨詢活動,關注學生各種心理品質的全面發(fā)展,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動向。開展有針對性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文化建構,使教育工作更科學、有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目前社會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自覺抵制社會的不良影響。

老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上出現(xiàn)這些欺詐行為是屬于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多行不義必自斃”,假冒偽劣和欺詐行為的人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嚴懲。相信,隨著我國頒布實施整頓和治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法規(guī),再加上我國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道德體系,這樣,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一定能從源頭上根治這些不“誠”也不“信”的假冒偽劣和欺詐行為。

總之,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要引導他們養(yǎng)成誠信的道德品質,從自身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誠信是其他思想教育的基石,大學生將誠信作為立人之本,化作自覺行動,必將使德育教育收到良好的功效。一個誠信的大學生走向社會后,將成為誠信的公民,既有利于自身的發(fā)展,也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玉萍,一份特別的教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陳建翔.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m].北京:三聯(lián)書店,.。

[3]張承芳.教育心理學[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六

教學是涉及到教師、學生理性與情緒動態(tài)變化的人際過程。其本質不僅是傳授知識,也是使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過程。此過程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必須重視情感教學。

情感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圍繞認知因素通過負載教師正性情感的教學變量并借助于相應的教學手段并來激發(fā)、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正性情感需要和認知需要,以促進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增強和教學目標的完善的教學行為。

一、高校教育情感教學現(xiàn)狀。

我國高校教育存在著嚴重的重認知教育而輕情感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作為主體,而學生僅作為接收者被動接收教師傳遞的信息,老師講,學生聽。授課教師忽視互動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只是一味地進行知識的傳授,整個過程單向單調,沒有雙向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易陷入沉悶、無生氣的狀態(tài)。學生沒能作為學習的主體,無法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最終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

現(xiàn)代媒體技術的引入,在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同時,也帶來諸多弊端。多媒體技術下的輔助教學使得教師在課堂內能講授更多的內容,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來臨,高校教育中教師需傳遞給學生的信息量也隨之猛增,“滿堂灌”的現(xiàn)象沒能隨著新教學手段的帶來而改善,卻越演越烈。教師備課做ppt,上課讀ppt,下課后繼續(xù)準備下次課的ppt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而學生由原來的看著老師學,變?yōu)榭粗聊粚W,忽視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二、高校教育情感教學的實施。

1.控制情緒。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的反映,是人的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人生觀的樹立等,是通過情感體驗而實現(xiàn)的,因此學生對教師情感方面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對教師知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情緒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帶著正性情感進行教學,這些正能量會感染學生,使課堂氣氛便會變的愉悅。相反,若教師帶著負面情緒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極大的壓抑。因此,為使學生能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投入到自主性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應讓學生有足夠的心理安全感,要善于營造良好的情感交融的氛圍,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

2.傾注情感。

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應當傾注其情感,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看待一些問題,將情感傾注于教學過程的細節(jié)中。

(1)尊重。教師在教學中需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必須正視、尊重學生由于生源地和學習能力不同而帶來的學習水平差異。教師對應為學生提供求知的安全感,讓學生感到親切可信,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2)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應該啟發(fā)學生依靠自己來解決問題,針對具體問題鼓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收獲成功的喜悅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情感的產生,激發(fā)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一,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只有產生了興趣,學習才會由被動變主動。

(3)賞識。為使學生能在心理上增強進一步學習的信心,教師應對于獨立思考能力強、具有自己的判斷和見解的學生給予表揚,幫助分析問題。伯令納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p>

(4)批評。教師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的同時,也應善意的指出和糾正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對于屢禁不止的現(xiàn)象批評教育是一種必然的手段。

3.重視課堂外的情感交流。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能激發(fā)學生進行合作教學的興趣。因此,作為一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灌注情感,在課堂外也應創(chuàng)造機會多和學生溝通,利用qq、微信、e-mail等方式加強師生交流,增進了師生情感。

4.學生間互動。

高校教育的特點使得學生需要大量的課余時間的學習,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也非常重要,作為教師要引導他們進行交流。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學科的特點,布置一些階段性的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方式協(xié)作完成,提交相應的成果或報告,并對完成情況進行評選或答辯,給予一定的成績或獎勵。這樣一種學生間相互監(jiān)督、協(xié)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間相互激勵、相互競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蘇聯(lián)教育家休金娜曾指出:“學生的認知活動不應當是枯燥的、毫無熱情的和純理性的,因為認識不僅是對現(xiàn)實的反應,而且也是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這些態(tài)度中包含著個性的情感表現(xiàn),內心感受以及帶有深刻個性的意向。”大學生在情感上有著很強的依賴需要、尊重需要和理解需要。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七

小學生朝氣蓬勃,追求上進,渴望受到尊重,獲得成功。所以教師對他們的教育管理必須做到以情感人,注重情感激勵。教師的情感激勵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學生?!苯處煂嵤┣楦屑罟芾韺W生,既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強化人的動機,又能激發(fā)和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斷奮發(fā)進取,滿懷信心地迎接學習生活的各種挑戰(zhàn)。

一、抓開端,講究語言激勵。

新學期開始或走進一個新的班集體,每位同學都有更進一步的心理,希望有一個新面貌新形象,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班主任要抓住這一契機,設計好第一次班會、第一次談話、第一次家訪等,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新學期轉來了新生,班主任與他們的第一次談話非常重要,通過談話,親切詢問家庭情況,了解過去,讓他們消除陌生感,盡早融入新的集體中,不斷進步。語言是傳播情感的媒介,抓好開端,進行語言情感激勵,能讓學生更好的確立目標,增強信心。

二、抓平時,注重身教激勵。

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逐步形成階段,自制力差,缺乏毅力,思想品質和行為表現(xiàn)不可能都向大家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隨時都可能出現(xiàn)一些小毛病,犯一些小錯誤。平時教師要為學生作出表率,常言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多參加學生的各項活動,使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員,從中把握教育契機,增強教育效果。教師的行動是無聲的命令,如:要求學生義務勞動,自己要身先士卒;要求學生寫規(guī)范字,板書、作業(yè)批語都要工筆正楷;要求學生值周要早到,自己比學生更早……總之,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教師要率先垂范給學生作出樣子,只有這樣,才能帶出一個紀律性強、有責任心、有凝聚力的優(yōu)秀班集體。

三、抓時機,強化競爭激勵。

小學生心理還不成熟,可塑性較強,一旦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心理會隨之波動。在獲得榮譽、成績時,會有滿足現(xiàn)狀、沾沾自喜的心理;在挫折失敗時,會引起被動消沉、一蹶不振的心理。班主任要及時指導幫助學生強化競爭意識。如:經過努力,獲全年級唯一的流動紅旗,首先要不失時機鼓勵,但還應查找不足,避免驕傲自滿情緒,再提出更高目標,繼續(xù)拼搏進取,鼓勁說:“雖然本周我們獲得了流動紅旗,但我們還有缺點,如衛(wèi)生死角沒搞徹底、課堂紀律不是很好、同學還有說臟字現(xiàn)象等,希望大家改正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周周獲得流動紅旗,爭取月評‘優(yōu)秀班級’,期末創(chuàng)‘先進班集體’!”這種因勢利導,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強化學生競爭意識。再如運動會,該穩(wěn)拿第一,卻意外被外班奪走,此時給學生的是安慰而不應該是埋怨批評。“雖然我們沒拿到第一,但大家都努力了,一次失敗不是永遠的失敗,我們應吸取教訓,查找不足,爭取再今后的其它評比中取得好成績。”這樣讓學生振作精神,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激起下次競爭第一的意識。

四、抓活動,注重參與激勵。

班級活動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出主意、想辦法,在活動中得到改變和提高。如:為了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老師和家長的習慣,開展“我長大了”主題活動,讓每位學生參與其中,引導他們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積極參與各項義務勞動、公益勞動,在各項有益的活動中得到鍛煉。為了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開展“我與雷鋒比童年”,“合理使用零花錢”“今天我當家”等系列活動。為了提高學生自我發(fā)展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調動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班級的管理中的學生自主管理,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但班主任要把握好自己參與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辦一切,在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時,給學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學生主動、獨立地發(fā)展。給學生一個實踐的舞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養(yǎng)成獨立思考、樂于求新、求異的精神,逐步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如:班級的各項活動都是在教師的激勵引導下,由全體學生獻計獻策來完成。每次的班會由一名班委和一名學生共同主持(學生自報,要求從班會設計及安排等各方面全方位考慮,擬出方案及實施的具體措施,經班主任審核后由主持人實施)。每天的'值日班長由一名班委和一名學生共同負責,從學習情況、課堂常規(guī)、儀容儀表、環(huán)境衛(wèi)生等方面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及時與班主任聯(lián)系,反饋班級情況。增設管理崗位,使更多的學生能參與班級的管理工作,得到鍛煉的機會。每項活動的圓滿完成,教師都要及時總結評價,適宜的給予表揚激勵,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信心。

情感激勵體現(xiàn)“以人為本”、“以學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情感人,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但班主任除了是學生的良師益友,還是班級的權威者,所以要把握情感教育的“度”。在班級管理中有步驟、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的情感激勵,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行育情、以境育情等等來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班主任之友》(小學版)。

2《德育報》(學校德育與班主任工作版)。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八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改革,教育單位在注重提高學生知識能力的同時,引入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道德品質凸顯一個人的修養(yǎng),德育的重要性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德育在學校教學工作中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為社會培養(yǎng)全方位的人才。在中學德育教學工作中,還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年齡處于未成熟時期,這一時期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注重呵護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從而使初中德育教育發(fā)揮出最大的功能。

關鍵詞:初中;德育;情感教育。

一、前言。

情感是道德的核心和內涵,沒有情感的道德,便是極其乏味的。在中學德育教學工作中,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重要構成部分,教師除了對學生傳授知識以外,還要重視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其豐富的情感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在德育工作中,教師要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品質,促進中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積極發(fā)揮情感教育在中學德育工作中的功能,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情感教育工作的落實性,本文論述了德育在教學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分析了中學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二、德育的作用。

對于學校教育來說,德育是按照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學生積極的認識、體驗和踐行,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社會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目前,大多數(shù)家長盲目的重才智而輕德育,德才孰輕孰重,北宋司馬光給出了精辟的解釋“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由此可見,德育是極其重要的。德育是保證學生健康生長的`重要條件,中小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中學生成處于長身體、豐富知識的重要階段,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處于正在形成的過程中,在這一時期進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及行為習慣的教育和學習是及其重要的。德育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培養(yǎng)了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接班人。

三、中學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1.發(fā)揮教師示范作用。在中學階段,學生對外界充滿著探索的沖動和強烈的好奇心,與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因此學生獲得外界知識的途徑就是通過教師,教師就是他們學習和崇拜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人格魅力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中學德育的情感教育工作中,對教師的人格品質和道德情感的要求是極高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親身示范作用,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使自己擁有高尚的人格和品行,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對學生傳授課程,用自己的熱情感染每一位學生。另外,教師還要公平同等對待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身上的個性特征和閃光點,并且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特點。在課外,教師要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閱讀各種經典書籍,提升自我修養(yǎng)和情感內涵,從而更好地感染學生。

2.創(chuàng)建生活情景,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中學階段,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差,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一味地傳授課本上的知識,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抵觸心理,枯燥無味的德育理論和知識會讓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從未達不到教學目標。因此,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針對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喜好,創(chuàng)建特定的生活場景,把理論知識融入到布置的生活情境中,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下,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提問,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這種德育教學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獲得更深的學習感受,讓學生敞開心扉,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有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提高情感教育在德育教學工作中的質量。

3.加強感恩教育。感恩是中學德育教學中對學生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品質,自古以來就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因此,在德育教學工作中,要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和品質,讓學生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具體的教學形式可以表現(xiàn)為,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口述或者多媒體播放的形式,傳播給學生一些生動感人的故事,使得學生切身體會到感動,從而引導學生知恩、感恩、報恩。另外,教師也可布置一些家庭作業(yè),比如讓學生幫助父母做家務、為父母洗腳等,通過這種換位思考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從而加強學生的感恩意識。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一些關于感恩的演講,讓學生沉浸著感恩的氛圍中,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情感。舉辦感恩征文活動,讓學生通過筆表達對感恩的認識,從而幫助學生對感恩深入地思考。

4.注重環(huán)境的熏陶及心靈的共鳴。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包括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影響對于學生請安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在家庭環(huán)境下,父母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的成長環(huán)境,讓孩子在幸福的環(huán)境下健康發(fā)展,這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和情感思想的形成。學校環(huán)境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優(yōu)美、綠化的學校環(huán)境能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走進校園,清新的校園讓學生沉醉,為學生努力學習,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陶冶高尚的情操,保護純真的童心,提供優(yōu)秀的校園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是一個大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是長久的,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為提高社會環(huán)境質量作出努力。這一切為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德育教學工作,最終的目的就是能夠達到與學生心靈的共鳴,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標。

四、總結。

中學的德育教學是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作為德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陶冶高尚的情操,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4]鄭冬梅.淺談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德育課與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1):12.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九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就培養(yǎng)方式而言,情感教育的滲透無疑是終南捷徑。

良好的思維品質是以良好的情感作為基礎的。情感的作用是相互的,學生的良好情感大部分來源于教師的情感熏陶,師生的交流是最好的情感熏陶方式。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情感交流是最實在、最自然、最有效的。在課堂上,學生有著更多的“未知”,對新知識的獲得有著熱切的渴望,教師要充分利用每一節(jié)課,用自己的真摯情感去感染學生,這樣就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改變以往慣用的說教式的“講述式”教學方法,采用師生互相交流的“談話法”來進行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在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獲取知識,同時,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學習習慣,而這種學習習慣是學生獲得良好思維品質的基礎。如果教師帶著飽滿的激情和真摯的愛走進課堂,就能使課堂教學的感染性得到強化和發(fā)展,使師生情感產生共鳴,由此即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課外活動中的師生交流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如在課余休息時、舉行某些課外活動時、等都可以進行。這樣,通過師生交流就能比較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們的思想。有了情感的基礎,就會有更多的關愛和理解。這樣可以把埋藏在學生心靈深處的善良、同情、愉快、樂觀等情感“激發(fā)”起來,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情感基礎的思維品質。

2以“理”育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可以在一些特定事例中進行熏陶。比如,在進行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教學內容背后的人物軼事,將莊嚴神圣的思維知識與人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對這些知識產生親切感。例如:祖沖之和圓周率,教學中的事例還有很多,這就要求我們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素養(yǎng)為宗旨,做一個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同時,在培養(yǎng)學生健康情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克服消極、庸俗的情感,讓學生明白:通向成功的道路是布滿著艱辛的,任何一項成功的獲得都是用不懈的努力換來的,只有具備刻苦鉆研、堅持不懈、堅定執(zhí)著的品質精神的人,才會品嘗到最后的成功喜悅,最終才會有所成就。還可以借此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增強自我控制能力,抵御各種情緒誘因,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專一的思維品質。

3以“境”育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具體的情境可以喚起人們相應的情感。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設置相應的情境,以便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以便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創(chuàng)設情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集體”情境。

“團結,就是力量!”此語慷慨激昂,誰都可以理解這熟悉的語言所蘊涵的意思,但是在大多“獨生子女”出身的現(xiàn)代學生身上又能體現(xiàn)出多少團結的影子呢?他們極強的所謂“獨立自主”之心,若干已經演變成為自私和冷漠。這樣將會帶來極大的負面效應:班級不再是一個團結的學習集體,不再出現(xiàn)互幫互助的學習,不再有共同商討、互相鼓勵,不再有良好的學習氣氛……這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對于學生的未來將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在此嚴峻形勢下,創(chuàng)設良好的集體活動情境尤為必要,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品質中的團結互助精神。

同時,在進行研究性活動中,組織學生實際測量。在活動中不但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集體活動的環(huán)境,還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熱愛學習的情感。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

創(chuàng)設道德感的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感。比如,在學習“人類的遺傳病與優(yōu)生”時,除了了解一些先天性疾病之外,還要知道那些患者自己也沒有選擇的權利。我們不能鄙視弱勢群體,我們應該對他們給予關懷和幫助。這其實即是思維意識中人文素養(yǎng)滲透。

現(xiàn)代教育的目標是“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其教育氛圍則是“人文關懷”,其終極目標則是“思維素養(yǎng)”。筆者認為一個人的一生,不在于他獲得多少成就和名譽,而在于他做了多少實實在在的事情。在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情感的滲透正是基于以上原則而潛力以行的。

我們還需要學會用顯微鏡去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閃光點對于孩子是個客觀存在。課堂上找不到,課下去找;學校找不到,家里找,今天找不到,明天找,一個人找不到,發(fā)動學生一起找。發(fā)現(xiàn)的閃光點越多,教師和學生也就越有信心,每一個人都愿意和欣賞他的人呆在一起,每一個人都愿意傾聽欣賞他的人的話語,這就是教育中常用的情感策略。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十

[摘要]在大學生中倡導誠信教育,高校應將德育教育作為重點。因此,在認識到誠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時,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強化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工作。

誠信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市場經濟領域中的基礎性行為,是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基礎性道德規(guī)范。誠信也是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基礎和標志。當代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和未來,是建設的主力軍,也是人類文明和知識的傳承者。

中國高等教育從誕生之日起,一直非常重視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然而,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利益主體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就業(yè)崗位與就業(yè)形式多樣化日趨顯著,這些極大地沖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特別是由于受到市場經濟的一些負面影響,使得一些人面對各種利益的誘惑,選擇了見利忘義,一段時期內社會上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傳銷及詐騙案屢見報端,甚至個別政府官員大搞權錢交易,使得傳統(tǒng)的道德文化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導致社會誠信出現(xiàn)了信任危機,并迅速影響了高校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集中表現(xiàn)為,考試作弊、抄襲作業(yè),甚至演化到拒不歸還助學貸款等,類似的不誠信行為比比皆是。誠信問題已然成為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問題之一。因此,用積極、理性的心態(tài)分析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狀況和原因,并從大學生誠信教育機制的層面出發(fā),深入探究大學生誠信問題是十分必要的,對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也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學生越來越廣泛地接觸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也使得一些大學生受到不良現(xiàn)象的侵蝕和腐化。如果大學生缺乏對這些不良現(xiàn)象的批判和抵制,就會慢慢的向不守誠信的方向發(fā)展。更主要的是由于目前國家部分法制不健全,執(zhí)法力度低下等問題在罪與非罪之間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地帶,導致社會失信成本極低,為了追求短期效應,會有人去以身試法。

家庭是大學生接觸最多的社會環(huán)境,有些家長把錯誤的思想灌輸給孩子,只是單純的關注學生的成績和日常生活,忽視了對于孩子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和引導;有些家長雖然意識到誠信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識的去培養(yǎng),但是方法不當。這些做法都會對大學生誠信品質培養(yǎng)產生不良的影響,并很難在日后的教育中糾正。

當代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以自我為中心,優(yōu)越的生活習慣及條件使其逐漸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高校自擴招后,生源良莠不齊,部分學生調控能力差,從眾心理較強,導致誠信缺失。

4.高校誠信教育體制不健全對大學生誠信的影響。

基礎教育中學校過分重視學生的升學率,進入高校后學校的教學計劃自始至終偏重學生的求知能力,而大大忽視了“育人”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沒有開設誠信教育課,而現(xiàn)有的德育教育與經濟發(fā)展還有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如教學與育人分離、重灌輸輕引導,加之高校對于大學生的行為管理寬松,導致大學生的誠信問題凸顯。

1.增強誠信教育的意識,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高校是進行系統(tǒng)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陣地,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推行素質教育,把教書和育人緊密的結合起來,把誠信教育落實到高校工作的具體工作中去。誠信教育要與社會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機融合,以便提高整體的.教育效果。高??梢劳行@網、廣播、櫥窗、海報和講座等多種宣傳方式為切入點,為誠信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從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2.重視提高教師素質,特別是誠信教育工作者的素質。

正所謂為人師表,高校教師要帶頭守誠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須先做到,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以教師高尚的品行、獨具的人格魅力、誠信的作風取信于學生。教師要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堅持實事求是、平等討論來教育學生。廣大教師也要自覺接受學生的監(jiān)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信服于學生,推動高校學生的誠信教育。

3.以“兩課”為依托,把誠信教育引入課堂。

把誠信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或者開設專門的誠信教育課,是使學生系統(tǒng)、全面認識誠信的良好途徑。而且,誠信教育與思想政治道德修養(yǎng)的有機結合,既可以充實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內涵,又能教會學生如何主動適應人文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不至于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甚至言而無信。

誠信在西方國家已有百年的歷史,并在社會上形成一種風氣,信用檔案已經成為西方人的代名詞。對于大學生來說,高校應建立與現(xiàn)行的檔案同等重要的學生個人永久性信用檔案,并公開誠信檔案,可在適當?shù)臅r候供人查詢以及同學之間相互監(jiān)督。誠信檔案應由高校專門人員填寫,主要反映學生在校期間的各方面情況,并將此與其在校期間的各類評優(yōu)、貸款、就業(yè)等直接掛鉤。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只有增強誠信觀念,積累守信記錄,塑造良好的信用形象,才能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誠信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要求,是現(xiàn)代社會文明的基石和標志。高校需要通過創(chuàng)新大學生誠信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項法規(guī)制度,使大學生樹立“有信用者榮,無信用者恥”的觀念,使誠信轉化為大學生的自覺意識和追求,這將為信用社會的建立奠定良好的社會誠信基石。

參考文獻:。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十一

(1.江西醫(yī)學院上饒分院,江西上饒334000;2.南昌鐵路局黨校,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大學生情感教育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全的人格和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當代大學生情感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價值需求的多元性、情感體驗的矛盾性、情感活動的缺失性以及情感影響的復雜性等特點。大學生情感教首首先要注重教師情感的感化、表率作用;其次要強化美育的陶冶、凈化作用;再次要拓展情感教育的活動途徑以及要重視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和滲透。

關鍵詞:大學生;情感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c412。

文獻標志碼:a。

在高等院校,大學生的情感教育一直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盲點,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常常因為脫離了學生的情感現(xiàn)實而流為空洞的說教。因此,探討大學生的情感教育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健全的人格、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心理需要而產生的內心體驗和情緒反應,是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結構。情感側重于人感情的體驗和感受,而情緒則是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情感有正負兩極、多重維度,包括兩部分內容:與基本的社會性需要相聯(lián)系的情感,主要指帶有先天性特點,與依戀、交往、尊重、探究、美等需要相伴而生的基本情感;與高級社會性需要相聯(lián)系的情感,主要指受教育影響后天習得的伴隨對真理的追求、美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而產生的情感,也可叫情操或人文情感,具體體現(xiàn)在民族認同感、國家責任感、社會義務感、集體歸屬感和對自然的崇敬感、對他人的道義感、對全人類的人道感等。而人文情感正是人文素質的核心內容。

情感教育就是以重視人的情感培育為教育的切入口,關注情感在人的發(fā)展中的基礎作用和積極影響,并且運用情感機制和條件,尋找如何使情感品質支持人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素質的發(fā)展。情感教育既以情感為目標和內容,又以情感為手段和途徑。

情感教育是相對于認知教育而提出的。20世紀以來,針對我國基礎教育“應試模式”的弊端,有人開始嘗試研究情感教育問題,出現(xiàn)了很多理論成果和實踐模式。由于時代和個人的原因,而今中外大學都仍存在重理智教育和科學教育,忽視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現(xiàn)象,情感教育的價值亟待得到人們的重視。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教育讓人睿智,情感教育讓人更加完整。教育的理想是關注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情感教育關注人的情感層面如何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產生新質、走向新的高度,促進學生個體和整個社會的健康和諧發(fā)展。情感教育以提升人的情感質量作為核心教育理念,是對“人性”的`觀照,也是對教育本原的回歸,情感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關鍵。所謂大學生素質,是指大學生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fā)展程度,至少包含如下幾個方面:有深厚的人文知識底蘊;有對國家、民族、社會、集體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社會和他人的愛心等情感;有獨立的思想、個性自由和正確分析問題的方法;有高雅的志趣、高尚的追求和對超越有限生命的終極關懷。

二、當代大學生情感發(fā)展的新特點。

1.價值需求的多元性。

在當今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的形勢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了多元價值觀并存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強調自我與社會融合,索取與奉獻融合,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而又非常注重自我實現(xiàn),注重現(xiàn)實。這種價值觀直接導致大學生在情感需要上的多元性,絕對權威崇拜、絕對單一的情感需要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紛呈的情感需求,并形成豐富強烈、紛繁復雜的情感需要結構,既有低層次的與生理、物質相關的情感需要,又有高層次的與心理、精神相聯(lián)系的情感需要。如滿足現(xiàn)代化物質生活的情感需要、健康愉悅社會交往的情感需要、享受新奇高雅文化娛樂的情感需要、提升自我學習求知的情感需要、學習專業(yè)努力成才的情感需要、歸屬群體得到愛與尊重理解的情感需要、實現(xiàn)自我的情感需要等等。

2.情感體驗的矛盾性。

大學生處于青春期中期的年齡階段,在這一特殊時期他們除了具有一般青年人的喜怒哀樂外,還因知識、閱歷等原因使得他們有著更為豐富的情感和更活躍的內心世界,在情感體驗上普遍存在著以下矛盾與沖突:崇尚理性與較強的情緒性之間的矛盾;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與自我形象的模糊性之間的矛盾;較強的交往需求與較大的封閉性之間的矛盾;思想上的主動性與行為上的被動性之間的矛盾;較強的責任感與較弱的責任心之間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沖突的情感體驗交互作用,此消彼長,使得他們易于處于壓抑狀態(tài),造成心理障礙,甚至會產生過激行為。

3.情感活動的缺失性。

4.情感影響的復雜性。

1.注重教師情感的感化表率作用。

教育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向互動交流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自身情感的性質和特點將對大學生的情感教育和大學生情感產生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有句名言,“用愛來交換愛”。師生之間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礎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因此,高校的每個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是在管理環(huán)節(jié)都要把對大學生的情感教育作為自己的責任。首先教師應該熱愛學生,即以情育情?!坝H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得到滿足,從而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對老師的真知灼見和真誠友善,他們的理解也會特別深刻,回應也會更加熱烈,其次,教師應加強自身的情感修養(yǎng)。高校教師擔負著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以高尚的情操影響人的重要任務,應以美好的心靈、高尚的人格去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第三,教師應與學生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和相當?shù)墓蔡帟r間。情感教育是通過情感交流實現(xiàn)的,情感交流是一個不間斷的互動過程,需要大量時間。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課余活動,結合實際與學生交流,避免空對空的談話和教條的說教。只要真誠地關心幫助學生,就會產生師生情感上的共鳴,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強化美育的陶冶凈化作用。

美育,也稱美感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穩(wěn)固的審美情操的教育實踐。美育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歷來受到中外哲學家、藝術家和教育家的重視。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美育這一獨特的教育手段去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凈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首先要加強大學生的審美教育。審美的實現(xiàn),是美的對象和審美主體有機結合的積極成果。在審美過程中,它塑造了人的情感模式和心理結構,使人獲得一種把握世界的特有方式和情感態(tài)度,使人的感情擺脫盲目性。其次,鞏固藝術教育在情感教育活動中的地位。正如蘇珊?朗格所言,“藝術是人類情感符號的創(chuàng)造”.“藝術所以深入人心,首先是因為藝術把形式賦予了世界,它細膩地描繪了人的本性:敏感、充滿活力、情感豐富但又不能逃避死亡。藝術比任何其他經驗都更能模擬我們實際的情感生活……”藝術最重要的是塑造人的情感,其價值就在于陶冶、鍛鑄人的心靈世界,使人的心靈、情感不斷細膩、豐富、深刻、飽滿、復雜,使人的情感、感知、想象越來越豐富。現(xiàn)在各大高校紛紛建立大學生文化藝術中心,以此開展藝術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再次,通過文學藝術和借助現(xiàn)實世界中的美來加強大學生情感教育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大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他們可以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走出校園感受生活中的美,喚起自身對真、善、美的熱愛和對假、丑、惡的唾棄,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奮發(fā)向上。

首先要抓住各高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機,結合大學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詢的實踐,有效地開展情感教育。在實際工作中,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大學生認識自己,學會控制和把握自己;開設和開放心理咨詢室,對大學生在情感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疏導;通過咨詢熱線、學生信箱、進行心理測量或調查、個別談話等方式收集犬學生在情感方面的信息,利用講座、報告會、討論會等活動集中解答他們在情感方面所面臨的問題;等等二其次,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性的社會情感。活動是學生相互學習、相互模仿的有效途徑。通過活動既可以加深學生間的感情又給他們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一些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如“支部話親情,母愛校園行”、等活動在學生中有很好的反響。有的學生就在活動如何來表達對母親的愛,第一次喊出了:“媽媽,我愛您”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充滿關愛的社區(qū)、和諧穩(wěn)定的校園都會促使大學生產生良性健康的情感。此外拓展情感教育的新途徑還可以從課程設置、教學改革、家校配合等方面考慮,真正做到有學生的地方就有情感教育。

4.重視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和滲透。

大學的校風、校訓、校歌、校旗、辦學傳統(tǒng)、學術氛圍等積淀著大學的人文底蘊,啟迪、浸潤著大學學子。大學有整潔美觀的自然環(huán)境,意蘊深遠的人文景點,高雅脫俗的書畫作品展,蘊涵哲思的名人名言或凡人小語標牌……徜徉其中,大學生將潛移默化地得到審美愉悅、心靈凈化和情感激勵。大學要突出“人性化”管理和服務的理念,在良好的教學秩序和學習氛圍里,大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追求將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大學里要開設豐富的人文知識講座,舉辦多彩的各類主題教育,在充滿文化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中,提升大學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素質。由于受教育個體的差異性、情感發(fā)展變化的緩慢性與反復性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情感教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要不斷地探索情感教育的新途徑。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十二

一篇佳作不僅是內容充實、語言流暢,更主要的是字里行間跳動看作者的真情,目前學生作文大多內容貧乏、語言枯燥,其中雖有章法技巧方面的原因,但關鍵是缺少感情投入,所寫的東西往往是老師強行規(guī)定或自己虛構硬湊的,因而呆板乏味沒有生機。我在作文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激發(fā)、啟迪學生的情感,且己初見成效。

一、注重思想教育(-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培養(yǎng)高尚情感。

中學生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分辨能力較弱,面對紛沓而至的各種思潮,往往隨心所欲不能擇善從之,因而思想教育(-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在作文情感教學中首當其沖。

我在指導時,首先讓他們明辨是非,培養(yǎng)他們健康高尚的情感。譬如,給學生一份材料讓其寫議論文,其材料如下:著名畫家,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吳作人在舉行個人畫展時,既沒邀請領導,也沒搞剪彩儀式,吳老說:“畫展就是把畫展出來讓人看,觀眾自有評說;請領導來會耽誤他們時間,也沒必要再說白白剪掉幾塊綢子,很可惜。”

看完材料,學生議論紛紛,“沒有領導出席沒有剪彩儀式,那多沒勁”、“多小氣,連塊綢子都舍不得”……對此,我耐心引導,吳老并非小氣,他很大方,無償把收藏的名畫捐給國家;領導主動要來,是他婉言謝絕,他要給形式主義――泛濫成災的剪彩儀式潑點泠水。通過講解,學生受到深刻教育(-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提高了認識,明白吳老嚴謹求實不慕虛名的高尚品格。然后順勢引導他們應從何角度來聯(lián)系現(xiàn)實布局謀篇。有了高尚情感,掌握必要的技巧,加之真情投入。一篇篇佳作便應運而生了。

二、緊扣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情感。

社會熱點是學生關注的焦點,將它適當引入作文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面向社會,增強愛國責任感,激發(fā)他們寫作的欲望,針對“申辦奧運”、“希望工程”、“打工潮”、“追星族”等熱點,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比如,對于“希望工程”,學生紛紛發(fā)表見解,有的說:“我們雖不富有,但比起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已經很幸福,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學生環(huán)境,刻苦學習?!庇械恼f:“我們要節(jié)省開支,為希望工程盡微薄之力,”有的說:“希望工程不僅是救助一部分失學青少年,更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振興?!蔽疑约託w納,然后布置作文,由于情在筆先,學生寫來得心應手,覺得作文并不神秘可怕,而是一種享受和樂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收割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創(chuàng)造寫作意境,啟迪潛在情感。

學生在。

[1][2]。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十三

我們在國防教育學校參加了軍訓,因為是在國防教育學校,我們都認為這便是國家給我們進行的國防教育,可這七天只是國防教育中小小的一部分,一個開頭而已。

軍訓中有一天,教官帶我們練習正步走,烈日當頭,我們被累的一身汗,我舔了舔干裂起皮的雙唇,心里暗暗希望教官給我們休息一下,可教官仍起勁地喊著口號,沒有停的意思。過了好久——我都覺得腿都快累斷了,教官說:“立正,原地,坐!”于是大家欣然席地而坐,再沒有軍訓前對所坐之地衛(wèi)生條件的要求。剛坐一會,我的注意力就被坐在我前面的一個女孩吸引了,她正面對我左邊的人,從口袋里掏出一大堆東西:防曬霜、潤膚露、唇油、梳子。然后不慌不忙的打扮起來,最后,還對鏡子照了一下,說:“喲,我都成了包公了!”我轉過頭,暗自發(fā)笑,看見教官走過來,瞟了那女生一眼,說:“你們這些小姐,這點苦都受不了,還要學吃苦啊,干脆,邊疆上站崗的人都邊站邊涂香好了。”聽了教官的話,她似乎是說,軍訓是來教我們吃苦的,可我們在這之前從未想過我們?yōu)楹诬娪?,國家為何要我們軍訓?/p>

于是,我豁然開朗:軍訓的目的不是把我們練成可以上戰(zhàn)場打仗的士兵,而是培養(yǎng)我們的國防意識,讓我們天天進行各種訓練,不在于要我們身體強健,而是要培養(yǎng)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毅力。

日常的必修課中,也有培養(yǎng)我們的篇章:政治書中常提到臺獨問題,這是分裂祖國的行為,而美國卻遲遲不給中國一個明確態(tài)度,帶有縱容心理,可使我們意識到,為了祖國領土完整,要搞好國防。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十四

內容摘要《數(shù)學課程標準》使用了較多的“經歷……的過程,獲得……的體驗(感受)”,可見,數(shù)學學習離不開個體的體驗。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chuàng)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shù)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shù)學”,在聯(lián)系生活中體驗“用數(shù)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chuàng)造,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標體驗再創(chuàng)造做數(shù)學說數(shù)學用數(shù)學。

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復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沐浴著新課程的陽光,我們“豁然開朗”:教師不是“救世主”,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fā)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以積極的心態(tài)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

《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shù)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并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于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shù)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shù)學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shù)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讓學生體驗“再創(chuàng)造”。

荷蘭數(shù)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習數(shù)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chuàng)造,也就是由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fā)現(xiàn)或創(chuàng)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chuàng)造工作,而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睂嵺`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chuàng)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

如學習小數(shù)除法時,計算“9.47÷2.7”,3.5。

豎式上商3.5后,余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2.79.4.7。

學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橫式上寫出81。

9.47÷2.7=3.5……2,讓學生判斷是否正確。137。

經過獨立思考,不少學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135。

是乘法的逆運算來檢驗:3.5×2.7+2≠9.47,2。

得出余數(shù)應該是0.2而不是2,在豎式上的余數(shù)2表示2個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數(shù)數(shù)位與商的數(shù)位一致。

再如學完了“圓的面積”,出示:一個圓,從圓心沿半徑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長方形,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大6厘米,求圓的面積(下圖)。乍一看,似乎無從下手,但學生經過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長方形的周長不就比圓周長多出兩條寬,也就是兩條半徑,一條半徑的長度是3厘米,問題迎刃而解。

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于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舍棄過多、過細的鋪墊,盡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fā)現(xiàn),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二、實踐操作——讓學生體驗“做數(shù)學”。

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杰指出:“傳統(tǒng)教學的特點,就在于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shù)學教學?!薄白觥本褪亲寣W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shù)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xiàn)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制作鐘面的過程中,通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厘米,寬20厘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輕松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將正方體鋼胚鍛造成長方體”,為了讓學生理解變與不變的關系,讓他們每人捏一個正方體橡皮泥,再捏成長方體,體會其體積保持不變的道理。在學習圓柱與圓錐后,學生即使理解了其關系,但遇到圓柱、圓錐體積相等,圓柱高5厘米,圓錐高幾厘米之類的習題仍有難度,如果讓學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許學生就不會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學會邏輯地思考。

對于動作思維占優(yōu)勢的小學生來說,聽過了,可能就忘記;看過了,可能會明白;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教師要善于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shù)學”的快樂。

三、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說數(shù)學”。

這里的“說數(shù)學”指數(shù)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tài),能出現(xiàn)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為“個人創(chuàng)造的數(shù)學必須取決于數(shù)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為數(shù)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shù)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shù)學的成分?!币虼?,個體的經驗需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才能順利地共同建構。

例如學習“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首先讓學生把分數(shù)一個個地去除,得出1/4、9/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分數(shù)。若像教材上一樣再將各分數(shù)的分母分解質因數(shù),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質因數(shù)2或5,最后得出判斷分數(shù)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方法,這樣哪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呢?學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機器一樣跟著教師轉,如此沒有興趣的學習,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讓學生猜想:這些分數(shù)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是什么原因?可能與什么有關?學生好像無從下手,幾分鐘后有學生回答“可能與分子有關,因為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馬上有學生反駁:“1/3、1/7的分子同樣是1,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另有學生說:“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無論是什么數(shù),都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所以我猜想可能與分母有關?!薄拔艺J為應該看分母。從分數(shù)的意義想,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有這樣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而3/7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這樣的3份,卻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崩蠋熢賳枺骸斑@些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分數(shù)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學生們思考并展開討論,幾分鐘后開始匯報:“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數(shù)的分數(shù),都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薄拔也煌?。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數(shù),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薄耙驗榉帜?0還含有約數(shù)3,所以我猜想一個分數(shù)的分母有約數(shù)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薄拔也孪肴绻帜钢缓屑s數(shù)2或5,它進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薄梢?,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達、爭辯,在體驗中“說數(shù)學”能更好地鍛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四、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體驗“用數(shù)學”。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體現(xiàn)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苯處熞獎?chuàng)設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學習和理解數(shù)學;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驗到數(shù)學的價值。

如簡便運算125-98,可讓學生采用“購物付款的經驗”來理解:爸爸有一張百元大鈔和25元零錢,買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樣付錢?營業(yè)員怎樣找錢?最后爸爸還有多少錢?學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給營業(yè)員,營業(yè)員找給他2元,爸爸最后的錢是25+2=27元。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多減了要加上”的規(guī)律。以此類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習題。

學習“圓的認識”后設計游戲:學生站成一排橫隊,距隊伍2米處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學生體會到不公平,應站成一圓圈或站成縱隊才公平,更好地體會“在同一個圓內半徑都相等”。學完“用字母表示數(shù)”后,隨意取出一本書,問它有多少頁?學生們起先一愣,有的搖頭,有的茫然,過了一會兒恍然大悟:“這本書有x頁。”“有a頁。”“有b頁?!薄覀兊慕虒W要給學生一雙數(shù)學的眼睛,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使學生真正體驗數(shù)學的魅力。

再如:紅梅公園的門票每張10元,50張以上可以購買團體票每張8元,我們班一共有45人,該如何購票?學生們通過思考、計算,得出了多種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較中選擇最佳方案。

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煉思維,在思考中創(chuàng)造,培養(yǎng)、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當然,創(chuàng)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可以減少學生對數(shù)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里去,和他們一起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十五

團隊訓練以及創(chuàng)新輔導員的工作方法等方面來開展卓有成效的養(yǎng)成教育。

養(yǎng)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基,不但適用于中小學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同樣適用于90后的大學生,因此,高校思想道德建設須把養(yǎng)成教育抓實。本文針對90后大學生所呈現(xiàn)的特點,并結合我校實際在新生入學教育期間來開展卓有成效的養(yǎng)成教育,提出筆者的幾點建議。

一、90后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

1.價值觀多元化與目標功利性并存。成長在全球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學生,深受多元文化的沖擊,他們有著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根底,又有著西方外來文化的熏陶,進而推動了多元化價值觀的形成。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更加追求深入,在思想意識方面更加追求獨立,對身邊發(fā)生的熱點焦點問題的看法也更加犀利,這是社會思想進步的體現(xiàn)。

同時由于他們缺乏對社會的深入了解,所持的思想觀點往往容易脫離實際,更容易產生偏差而誤入歧途,因此他們張揚個性,注重個人目標與價值的實現(xiàn)的同時,也具有了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色彩。

2.維權意識強與責任感缺失并存。大學生的維權意識過強造成個人責任感缺失,過于強調權利獲得而往往忽略義務履行,只重視個人利益的獲得,而無視社會責任。在具體的學習生活過程中,90后大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過于注重自我與缺乏尊重他人的行為與心理。由于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以獨生子女為主體的這一代大學生群體注重自我,過于重視個體體驗,他們往往習慣凡事以個體為中心,過分強調個體感受而忽略他人感受,處處彰顯個性,過分追求展示自我,導致他們集體榮譽感下降,不去考慮家長、老師以及社會的的需要,根本上來說是不懂得責任與權利的相互依存關系,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3.思想獨立與心理依賴并存。90后大學生在思想行為方面具有獨立意識強、自主性強的特點。這主要表現(xiàn)在思想上,自我意識與自信心較強,敢于闡明自己的觀點,思路靈活,對于他們感興趣的事有很高的參與熱情;學習上,自己認為乏味的課不愿意聽,卻花大量時間閱讀有興趣或自認為重要的書籍等;生活中,社會適應能力較強,且在面臨問題選擇時具有較果斷的決策能力。言行雖然超前,但是內心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光鮮的背后因為缺少暢通的傾訴渠道而形成內心的壓力或困惑得不到及時排解,也有可能出現(xiàn)不安全事件。

4.自信張揚與抗挫折能力弱并存。90后大學新生競爭意識強烈,但抗挫能力較差。習慣了以往家長、教師的表揚與鼓勵。大學的新環(huán)境使許多學生茫然:曾經自己的優(yōu)勢不再突出,自己的表現(xiàn)欲、成就感突遭打擊,心理會產生落差,甚至產生心理障礙。他們普遍表現(xiàn)出心理脆弱,抗壓能力不強。軍訓中有部分同學因生病或訓練不好而被安排見習,有同學在軍訓匯報表演中沒有進入軍旅拳方陣而感到不滿。在班委選舉落選時,很多學生找老師抱怨,認為選舉不公平,認為自己的才能沒能在短時間內顯露。

5.行為信息化。網絡技術和信息化的高速發(fā)展也是90后大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時代特征。90后大學生是信息時代的優(yōu)先體驗者,他們習慣于通過訪問互聯(lián)網來獲取專業(yè)信息資源,他們偏好于通過搜索引擎來解答疑惑,他們熱衷于通過qq、msn、bbs校內網等方式進行信息交流,他們喜歡通過寫微博、日志來進行情感的傳達和宣泄,借以慰藉自己的心靈。網絡使90后大學生成長中的媒介環(huán)境變得更加復雜,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入學教育為契機,開展90后大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1.調整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和方式方法。新生入學教育時間都普遍安排在開學后三四天之內。但新生面對全新的校園、嶄新的面孔,沒有任何熟悉的環(huán)節(jié),突然要改變以往的作息、學習方式,熟悉校園都過急。因此入學教育應該前瞻性與連續(xù)性,所謂前瞻,在入學前通過學校網頁宣傳學校,使學生有初步了解,所謂連續(xù)性,入學教育不是在開學的一月內集中進行,而應以一學期為宜。

傳統(tǒng)的入學教育方式往往是“開大會、領導講、學生講”的三板斧套路上,缺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教育效果自然欠佳。因此新生入學教育的方式方法應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可以請優(yōu)秀教師講專業(yè)、高年級學生分享學校的歷史沿革甚至于要新生來講演對學校的了解,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

2.發(fā)揮導師班主任專業(yè)優(yōu)勢,推動學業(yè)職業(yè)規(guī)劃。新生入校后與專業(yè)老師的接觸較少,對所學專業(yè)的認識模糊。學院聘請專業(yè)教師擔任班主任,聘請黨政領導擔任素質導師。

輔導員和班主任是學生管理的ab角,班主任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專業(yè)優(yōu)勢,以自身研究的課題給新生作講座。組織學生參觀實驗室等,加強學生專業(yè)思想的教育,引導學生做好學涯規(guī)劃。班主任與新生的素質導師相互配合,進一步完善名師導航的運行模式,多方位指導新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3.發(fā)揮助理班主任“朋輩教育”的作用。低年級的新生進入大學,存在不適應現(xiàn)象,而現(xiàn)在的大學輔導員往往一個人面對著兩三百名學生,而大部分時間都在做事務性的工作,這樣的局面不可能把所有學生都照顧周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新生與學長的交流比較順暢,更容易接受學長的建議。因此,我校部分院系多年來堅持選拔一批品學兼優(yōu)的高年級學生擔任助理班主任,由他們負責部分管理工作。

助理班主任與新生接觸的機會相對更多,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新生入學教育的成果。在助理班主任選拔上,學校可以安排各種心理輔導、管理藝術等培訓活動,組織助理班主任集中學習學校、學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要求助理班主任在暑期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于開學初組織討論交流。通過這一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助理班主任的綜合素質,促進了新生教育工作的開展。

4.輔導員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占領網絡陣地。對于在互聯(lián)網時代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而言,網絡無疑將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堡壘。開展網絡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營造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園網絡文化氛圍,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建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互動式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輔導員在學生比較集中的網絡空間里開設“地盤”,訪問學生的日志以便及時了解個人的思想動態(tài),也可以在自己的空間里發(fā)布一些信息及勵志性的文章,從而發(fā)揮日常那種面對面、口頭教育所無法起到的作用,從而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域,形成了立體教育平臺。

5.扎實開展心理健康的引導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算是新生入學教育的一個方面,在這里單獨進行討論主要是因為隨著學生工作的不斷開展,筆者發(fā)現(xiàn)在大學新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健康的心理是進行養(yǎng)成教育的心理基礎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恐怕很難去談養(yǎng)成教育。

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和全面認識大學生活,學生管理部門應及時邀請心理輔導專家為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同時安排心理老師在新生入學初對其做一次心理輔導,入學第一學期內進行一次心理普查,讓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學會與師生和諧相處。

6.通過團隊訓練的形式,提升90后大學生的團隊意識。

90后思維活躍,個性張揚,自我約束能力較弱,缺乏自主學習和管理的能力,大學新生患“不適應癥”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

慢慢厭倦了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他們希望得到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也希望學習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因此必須改變傳統(tǒng)、滯后的新生入學教育模式。我校在新生優(yōu)創(chuàng)班中開展了成長小組訓練游戲。通過這種體驗式、游戲式的團隊訓練,班級同學均有所獲益,彼此之間增強了歸屬感和團隊意識,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游戲式、體驗式的團隊訓練方式代替了傳統(tǒng)的講授式、灌輸式教育,教育效果得到了提升。實踐證明,團隊式的入學教育比傳統(tǒng)式的教育方式更適合當前大學生的特點,具有較強的推廣意義。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十六

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迎來了第十七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國家有關部門規(guī)定,把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目的是為推動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少年兒童傷亡事故的發(fā)生率,保證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全國中小學安全宣傳教育日從1996年起,今年已經是第17個年頭了,今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題是“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安全在我心中》。中外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用優(yōu)美的文筆唱出了對生命的歌頌。人們歌頌生命,是因為生命的寶貴,人們熱愛生命,是因為生命的美好。

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當生命遭到災難或傷害時,它就會轉眼消逝,那些鮮血寫成的教訓,使我們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感悟到了安全的重要。據(jù)有關部門調查統(tǒng)計,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其中,交通事故已成為中小學生安全事故中的主要事故。

安全與我們每個師生密切相關,它關系到同學們是否健康成長,能否順利完成學業(yè)。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有時無法應對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危險,所以我們要加強教育,讓學生遠離危險,認識生活中的各種安全問題,學會正確處置意外,做好防范、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作為班主任老師,應牢固樹立“安全工作無小事”的觀念,站在構建平安校園的高度,始終將學生的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要做到經常教育,及時教育,教育到位,真正提高意識。為此對同學們提出以下要求:

一、樹立自我安全意識,不做危及個人以及他人的事。在校內不互相追逐打鬧,

二、關注課間安全,進出教室要有序,要養(yǎng)成靠右行走的良好習慣,要注意慢行、禮讓。

三、遵守交通規(guī)則和交通秩序,注意交通安全,養(yǎng)成文明走路好習慣;過馬路時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在有信號燈的路口嚴格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規(guī)定;嚴禁翻越行人護欄或其他交通隔離設施;乘車應注意乘車安全。12歲以下的兒童禁止騎車上路。

四、放學及時回家,不在外逗留、游玩,受到不法侵害時及時打急救電話或110尋求幫助;應加強網絡安全意識,不瀏覽不健康網站,不玩網絡游戲;嚴禁進入游戲機室、網吧,不看不健康的書刊、不參加封建迷信及邪教活動。

五、注意食品衛(wèi)生安全,不吃不潔凈的食物,講究衛(wèi)生。

六、注意運動安全,要嚴格按照體育老師的要求去做,切不可做危險的動作。在集體活動中,自覺服從老師統(tǒng)一管理,不打鬧、不隨意離開集體,如有身體不適等情況要及早報告老師或有關人員。

七、學會自護自救,提高防御能力。學會簡易的防護自救方法,遇到偶發(fā)事件要冷靜對待;杜絕一切違反安全要求的行為和現(xiàn)象,做維護平安校園的小主人。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的校園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安全的港灣,和諧的樂園!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十七

:高校學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必不可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分析目前高校學生管理面臨的問題,以及對策分析,從而明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人類的社會活動有著各式各樣的形式,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其價值和底蘊相互包容、相互影響,既涵蓋了倫理和追求,也為人類的社會行為進行引導。高質量的管理是兩方面的,即實體和程序,只有當兩者都達到正義時才能促進良好的管理。作為學生養(yǎng)成教育環(huán)節(ji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管理的作用尤為突出。高校養(yǎng)成教育的環(huán)境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高校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和學生實踐。想要讓大學生明確界限,就需要通過對學生管理實現(xiàn),學生管理又細分為制度管理和行為管理。其不僅僅能夠對大學生行為進行塑造,更重要的是對大學生的人格和素養(yǎng)進行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大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環(huán)節(jié)離不開高校對學生的管理。

高校的學生工作應當從兩方面入手,分別為管理層面和思想層面。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上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再教育和管理,而這些行為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大學生作為培養(yǎng)的重點,自然不可放松,因此學生的管理問題和思想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不可以從中剝離。這一點,幾乎被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所認同,在一定的領域上得到共鳴。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難以將兩者之間關系維持在一個平衡且穩(wěn)定的狀態(tài)。在對學生管理的同時往往出現(xiàn)思想教育上的脫節(jié),兩邊互相踢皮球,從事思想教育的一方不愿意將責任大包大攬,反之從事行政管理的一方也有同樣的心理,究其原因,就是在體制上出現(xiàn)了漏洞。

大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和教育理論之所以能夠相互融合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本質所決定的,而本質所強調的則是過程性。教育的本質在于提升學生的能力,具體體現(xiàn)為學習思考能力以及優(yōu)良的品格。因為結果源自過程,缺乏高質量的過程必然無法達到好的成果預期,因此想要實現(xiàn)教學目的首先要注重教育過程。但我國當下在大學生養(yǎng)成教育方面依然存在相當程度的不足。

2.1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隨著全國范圍內高校的不斷擴招,在線大學生的數(shù)量也與年俱增,但是高等教育資源的供需不平衡也逐漸暴露,學校在擴招的同時沒有及時考慮自身的教學承受能力,從而導致放松對學生的管控。與此同時,由于高校內的教育資源缺口龐大,因此水平參差不齊的人員也紛紛擠進了教育隊伍,拉低了教育隊伍的整體水平,拖慢了教育理念進步的步伐,使得學生的管理工作也僅僅浮于表面,缺乏深層次的推進。因此,在看待高校學生的管理問題時,矛頭的一方應當被指向教育人員素質的問題上。

2.2教育目的與時代結合不夠。

大學生在面對思政教育時往往將其和現(xiàn)實進行比對,由于現(xiàn)實和理論之間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等,導致教育效果明顯低于預期。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宣傳正能量的信息,因此在當下的思政教育過程中應當立足實際,將現(xiàn)實和理論相結合,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不再單一注重結果如何,而是應當在教育過程讓大學生享受其中、參與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實踐者,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形成學習的自覺性。

2.3教育主體單一,教育協(xié)同不夠。

人的培養(yǎng)需要一套完善的體系,教育是培養(yǎng)的手段,其過程豐富多彩,是多方面聯(lián)動協(xié)同的結晶。教育主體單一所產生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被大眾所重視,但長久以來并未得到良好的改觀。盡管新理念在不斷輸入,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依然無法擺脫傳統(tǒng)的說教形式,學生、老師各自為營,使得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三者缺乏有效的串聯(lián)和溝通,脫節(jié)情況時有發(fā)生,而學校和教育部門之間的隔閡也導致養(yǎng)成教育在短時間內無法有效的推廣并深入進行。

2.4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作為大學生養(yǎng)成教育過程中的指路明燈,高校的教輔人員在教育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師德建設必須和教師隊伍建設齊頭并進。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其中就包括高尚的師德,而大學作為德與才兼顧培養(yǎng)的一線,師德的作用就得到凸顯,因此單一的知識教育并不能滿足道德的需求,需要二者相輔相成。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起到引導和規(guī)范作用,所以高校營造的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圍有利于進行道德品行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師必先學會為人,作為教師,站在教師的崗位上就應當以教師的準則要求自己的言行,不僅成為同行業(yè)更要成為其他行業(yè)值得學習的標榜。話說回來,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教師道德行為準則能夠促進教師行業(yè)的發(fā)展。

2.5完善大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

形成規(guī)范的大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模板就需要對科學的教育理念進行歸納整合。為了促進大學生積極向上、文明規(guī)范的日常行為養(yǎng)成,需要樹立一些可供學習的模板以供參考從而使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得到養(yǎng)成,例如制定完整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守則、設計合理的行為模板等。每屆新生在入學之后都會獲得學校下發(fā)的一系列規(guī)范守則就是高校中可供學習的科學模板,其中所包括的內容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強烈的心理暗示,從而由內而外地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實現(xiàn)思想道德和言語行為上的雙重規(guī)范。在如此大范圍的學習氛圍之下,縱使有極少部分品行不端的同學,也能夠在大環(huán)境的熏陶下逐漸得到教育,從根本上對不良行為、不端正行為和不文明行為進行糾正。從集體層面上通過塑造道德形象楷模,引發(fā)集體共鳴,從而實現(xiàn)對大學生行為的規(guī)范。一句話來概括,高職院校的目標是教書育人、培養(yǎng)人才,而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前提就是完善學生管理工作.

大學生教育論文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篇十八

摘要:解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問題需構建全程體驗教學模式。體驗是指個體伴隨著強烈內心情感活動的親身實踐。全程體驗教學模式是反思性幼兒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本研究嘗試從全程體驗教學目標體系、內容體系、評價體系、管理體系、保障體系等方面構建全程體驗教學模式的框架要素。

關鍵詞:全程體驗教學模式;框架構建;學前教育;實踐教學。

21世紀初,我國逐步推進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過渡,各地幼兒教師的培養(yǎng)任務轉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來承擔。這些院校在實踐教學上存在許多問題:實踐教學模式不合;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不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實踐基地數(shù)量不足等。這些院校盡管也重視實踐教學,但由于受舊觀念、理念的制約,在實施中尚存不少問題:只把實踐教學當作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或工具性的技能訓練);實踐教學目標和內容單一;未能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忽視幼兒教師自身發(fā)展的積極建構過程等。為此我們申報并立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全程體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分析構建全程體驗教學模式的意義及其框架要素,即由全程體驗教學目標體系、內容體系構成的基礎要素和由評價體系、管理體系、保障體系構成的保障要素,培養(yǎng)具備專業(yè)信念、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以及專業(yè)情意和實踐智慧的“反思性實踐家”。

一、構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全程體驗教學模式的意義。

“全程體驗”教學模式是“反思性幼兒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體驗是指個體伴隨著強烈內心情感活動的親身實踐,是通過情感感受對實踐活動的一種升華,包含參與、反思和情感投入(職業(yè)認同)。全程體驗就是將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全程中所有實踐體驗環(huán)節(jié)作為一個整體來系統(tǒng)定位、統(tǒng)籌安排。幼兒教師可以在全程教學實踐中獲得觀摩、參與和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和體驗,提升反思境界,升華職業(yè)感情,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和實踐智慧。

(一)全程參與實踐是反思性幼兒教師成長的基礎。

無論是中國先哲孔子,還是西方先知蘇格拉底、柏拉圖等,都對教育“實踐”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實用主義代表人物英國的培根、美國的杜威等更是強調實踐在“經驗知識”形成中的作用。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毫不猶豫地強化國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之觀點,重實踐、重參與、重體驗。參與教學實踐能使每個有著不同背景、不同個性、不同知識經驗和不同智能類型的幼兒教師都能夠平等地、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在參與中學會學習,構建專業(yè)知識、形成專業(yè)技能;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體驗各種豐富的情感,形成專業(yè)情意,進而提升為對幼教職業(yè)的摯愛,對幼教工作的向往。

(二)自覺反思是反思性幼兒教師成長必由之路。

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其職業(yè)生命全程中有意識的自我發(fā)展的過程,這種有意識的自我發(fā)展的過程需要在全程體驗課程情境下通過幼兒教師的`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調節(jié)來實現(xiàn)。頒布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是反思性實踐者,在研究自身經驗和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辈⑻岢觥耙哂杏^摩、參與、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的目標要求?!叭腆w驗”正是將反思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體現(xiàn)了反思性實踐者的培養(yǎng)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它需要不斷地“實踐—體驗(反思)—再實踐—再體驗(再反思)”,達到“行中思,思中行”的統(tǒng)一。

(三)情感投入(職業(yè)認同)是反思性幼兒教師成長的動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庇醒芯堪l(fā)現(xiàn),學生在教育實習實踐過程中會伴隨著各種情感體驗,比如興奮、期待、滿足、愉悅、充實、有信心或焦慮、緊張、沮喪、內疚、不安、感到前途渺茫等等。分析這些心理感受發(fā)現(xiàn),與他們的關注點有關,而這些關注點正是自我生存、職業(yè)認同和自我發(fā)展等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成分。情感的投入是好教師的關鍵。一個好的教師必須摯愛自己的職業(yè),對教育教學報以極大的熱情,才可能積極地投入到教師工作中去。我們對學前教育畢業(yè)生跟蹤調查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最受歡迎的是愛崗敬業(yè)、專業(yè)能力強、有發(fā)展?jié)摿Φ膶<倚腿瞬?。這種理想的需求正是對“反思性實踐家”的呼喚。

二、構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全程體驗教學模式框架的基本要素。

(一)全程體驗教學目標體系。

全程體驗教學目標體系是指學生通過實踐體驗活動,在專業(yè)信念、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專業(yè)情意等應達到的水平或標準。根據(jù)《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和《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結合“服務于地方,特別是百色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貧困地區(qū)農村幼兒教育”的專業(yè)定位和“培養(yǎng)具有革命老區(qū)精神特質;具有正確的兒童觀、教師觀與教育觀,教育理論知識實、教育能力強、教學技能熟、綜合素質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的高級應用型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全程體驗教學目標應包含三個維度。

1.專業(yè)理念與行為:具有正確的兒童觀、教師觀、教育觀及相應的教育行為;

3.專業(yè)感受與體驗:具有觀摩、參與、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同時,我們把學校歷經近80年辦學凝練出的“團結合作、艱苦奮斗、克難攻堅、磨礪成才”百色學院“石磨精神”納入人才培養(yǎng)中,彰顯學校人才培養(yǎng)特色。

(二)全程體驗教學內容體系。

全程體驗教學內容體系是實現(xiàn)實踐教學目標的載體。包括課程實踐體驗、活動實踐體驗、教育活動體驗、社會實踐體驗四大塊。

1.課程實踐體驗。包括:(1)為配合教育理論課程講授而設計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如課任教師設計和安排心理學、衛(wèi)生學實驗等;五大領域設計與指導課程中觀摩評析幼兒園教育活動視頻及圖片資料、課堂實訓等;(2)實訓、練習各類專業(yè)基本技能,包括彈、唱、跳、畫、做、說、寫、操等。課程實踐體驗要做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以訓練能力為目標,師生雙邊情感互動,讓學生在練習和操作訓練中,理解教育理論,萌發(fā)專業(yè)理念,產生職業(yè)情感,提高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

2.活動實踐體驗?;顒訉嵺`是指以各類活動為平臺培育專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包括:(1)專業(yè)基本技能競賽活動。即將幼兒教師所需專業(yè)基本技能細分為彈、唱、跳、畫、做、說、寫、操(多媒體運用)等方面,每天晨晚練、每周強一技、每月一展示、每學期一驗收、每年藝術周等,并在藝術周活動中開展講故事、唱兒歌、舞蹈、書畫、琴法、禮儀、演講等師范生專業(yè)基本技能競賽活動;(2)主題活動。如主題演講比賽、迎新生或教師節(jié)晚會、“五四青春誓言”主題文藝晚會、慶祝元旦晚會以及教育實習總結匯報晚會等各種活動;(3)幼兒教師技能競賽活動。開展教學方案設計、說課、上課比賽活動。獲優(yōu)等獎者推薦參加廣西區(qū)級師范生教學技能比賽并取得好名次;(4)畢業(yè)設計(論文)研究活動。注重培養(yǎng)科研意識,把撰寫論文、參與科研課題、進行教育調查、申報立項研究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等作為培養(yǎng)學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3.教育實踐體驗。教育實踐包括常規(guī)教育見習、教育實習、頂崗實習等。為了讓學生獲得觀摩、參與、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我們開展了“見習、研習和實習、研究一體化”的全程體驗活動。一至三年級的每學期均安排為期1周的教育見習,一年級是“保教觀摩”體驗;二三年級為保教嘗試式參與實踐體驗,協(xié)助幼兒教師組織一日生活活動和游戲活動等,進行研習反思、撰寫見習報告等;四年級為全面參與實踐和研究式實踐體驗,第七學期安排12周的教育實習,體驗幼兒園全部的保教活動及教研活動,第八學期畢業(yè)設計(論文)8周,頂崗實習12周,組織畢業(yè)設計(論文)、頂崗實習與社會調查研究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與獨立工作的能力。

4.社會實踐體驗。社會實踐屬于拓展性的活動,包括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三下鄉(xiāng)社會調查、志愿者活動等。如到農村、城鎮(zhèn)調查幼兒園小學化現(xiàn)狀并探索解決問題的措施;調查廣西區(qū)、市或縣區(qū)的學前教育發(fā)展狀況并尋找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等,讓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獲得實踐體驗和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能力素質,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服務社會的熱情和能力。

三、構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全程體驗教學模式框架的保障要素。

(一)構建完整的全程體驗教學評價體系。

全程體驗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有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百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制定了《師范生基本技能實訓和考核標準》《學前教育本科專業(yè)教師技能實訓和考核標準》《學前教育本科專業(yè)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實施細則》《教育實習管理辦法》《學生教育見習工作管理辦法》等,通過專業(yè)基本技能和教師技能的考核、競賽活動展示與評比以及畢業(yè)設計(論文)等多種途徑對學生專業(yè)能力進行評價。加強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踐的指導與成績評定,校內實訓要有實訓報告或成果展示,由任課教師評定成績并做好記錄(或視頻);校外實踐由幼兒園指導教師和高校指導教師聯(lián)合評定學生的成績。

(二)制定完善的全程體驗教學管理體系。

全程體驗教學管理體系主要包括組織管理、運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個方面。1.組織管理。學校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對實踐教學進行宏觀管理。2.運行管理。二級學院制定學前教育專業(yè)完整的、與理論課程相輔相成的實踐教學大綱,并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計劃及考核辦法,做到“四有”,有大綱、有計劃、有實施、有考核,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3.制度管理。制定關于實習、實訓、畢業(yè)設計(論文)、學科競賽、學分互換與認定等實踐教學管理文件,確保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構建完善的全程體驗教學保障體系。

1.建立一批相關校內實驗實訓室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校內實驗實訓室系統(tǒng)化。目前,我校內已建成了由心理教育能力實訓中心、教學能力實訓中心和專業(yè)綜合能力實訓中心等三大實訓中心構成的教師教育能力發(fā)展中心。有數(shù)碼鋼琴實訓室、合唱與指揮實訓室、五大領域活動模擬實訓室、書寫實訓室、舞蹈實訓室、手工制作室、蒙氏活動室、感統(tǒng)訓練室、團體心理實訓室、智慧教室和微格教室等42間,設備總價值1000多萬元。(2)校外建立穩(wěn)定的實習基地。目前建立校外掛牌簽約的實踐教學基地(幼兒園)8個,其中校級重點建設基地3個,并在其中2所幼兒園建有課堂教學在線觀摩實訓室。這些校內實驗實訓室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為培養(yǎng)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提升專業(yè)基本技能和教師技能提供了物質保障。

2.建設一支雙師型的實踐教學教師隊伍。他們熱愛幼教事業(yè),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和創(chuàng)新精神、熟悉幼兒園教育、保教能力強。高校承擔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的教師經常到幼兒園,熟悉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同時,聘請幼兒園名師、園長作為專業(yè)兼職教師(目前我校已有15名外聘幼教專家),指導教育見習和實習工作。

參考文獻:

[1]杜燕紅.學前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課程.教材.教法,,2.

[2]黃玉梅.新建本科院校學前教師教育全程體驗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東盟博覽,(11).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54389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