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學路上大班教案(匯總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09:36:04
2023年上學路上大班教案(匯總14篇)
時間:2023-12-05 09:36:04     小編:靈魂曲

教案是一份重要的教學參考材料,有助于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指導。教案應該注重課堂評價與反饋,幫助學生進步。以下是一些編寫教案的步驟和要點,供大家參考。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一

1.養(yǎng)成傾聽的意識,練習傾聽能力。

2.探索一些基本的測量方法。

3.熟悉周邊的,具有一定的方位感。

1.底板圖若干幅(每張底板圖大小和a3紙相同),上面貼有家、幼兒園以及幼兒園附近的.標志性建筑物(如大型、便利店、公園、肯德基、車站)的圖片。

2.錄音帶兩段(錄有從家出發(fā)到幼兒園沿途經(jīng)過的路線的內(nèi)容),記號筆,記錄紙。

3.測量工具:小棒,扭扭棒,繩子,教師自制的直尺(直尺上有1~20的刻度線)等。

第一種玩法。

1.根據(jù)錄音在底板圖上畫出上學的路線。如聽錄音用記號筆連接家——肯德基——民星公園——28路終點站——幼兒園。

2.用不同工具對上學路線進行測量。如使用了6次小棒就記錄數(shù)字6。還可以用其他進行測量,記錄方法同上。然后比較哪種測量工具更方便,為什么。

第二種玩法。

1.聽第一段錄音在底板圖上畫上學路線并測量。如用記號筆連接以下錄音中提到的地點“從家中開始向左至肯德基,再向前至民星公園,再向右至28路終點站,再向前到幼兒園”。再用教師自制的直尺進行測量,并記錄結(jié)果。

2.聽第二段錄音,在底板圖上畫出不同的上學路線并測量。測量工具、記錄方法同上。

3.比較測量結(jié)果,哪條線路到幼兒園用的時間最少,為什么。

在第二種玩法的基礎上增加路線的數(shù)量,提高比較的難度。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二

1.能背書包靈活地、連續(xù)地側(cè)身鉆過50厘米高的障礙物,進一步鞏固側(cè)身鉆的動作要領。

2.萌發(fā)上小學的愿望。

3.能遵守規(guī)則玩游戲。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1.每人一個小書包,包內(nèi)裝有不同重量的物品,并在包外做好重量的標記。

2.拱形門、平衡木、輪胎。

1.熱身運動:組織幼兒選擇適當重量的書包,做各種動作,如走、跑、跳等。

2.請幼兒自由探索背書包側(cè)身鉆過拱形門的方法。

(1)出示拱形門,引導幼兒自由探索不同鉆法。

師:今天我們要背著書包鉆過拱形門,試試看,怎樣鉆可以不碰倒拱形門?

(2)請個別幼兒示范,引導幼兒交流并相互學習各種不同的鉆法。

背書包側(cè)面鉆的動作要領:側(cè)對拱形門——側(cè)下蹲,蹲的時候要盡可能的低一些——單腿先過拱形門——低頭——深深地彎腰,不要讓書包碰到拱形門——屈膝,等重心完全移動再站起來,身體不碰到拱形門。

3.以小組競賽活動進行游戲,提高側(cè)面鉆的動作技能,提高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

(1)教師交待玩法:幼兒分成4組,站在起跑線上,游戲開始時,排頭第一名幼兒連續(xù)鉆過三個“山洞”(拱形門),走過“獨木橋”(平衡木),跳過“小石頭”(輪胎),到達“學校”后,快跑回來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游戲反復進行,先完成的小組為勝。

(2)幼兒連貫練習1-2遍,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鉆的時候避免出現(xiàn)手扶拱形門,背弓太高,不會低頭,上體過早抬起,顧頭不顧身,彎腰不彎腿等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

4.整理物品:引導幼兒將書包放到指定地方,并擺放整齊。

5.引導幼兒做放松運動后活動結(jié)束。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三

1、能背書包靈活地、連續(xù)地側(cè)身鉆過50厘米高的障礙物,進一步鞏固側(cè)身鉆的動作要領。

2、萌發(fā)上小學的愿望。

1、每人一個小書包,包內(nèi)裝有不同重量的物品,并在包外做好重量的標記。

2、拱形門、平衡木、輪胎。

1、熱身運動:組織幼兒選擇適當重量的書包,做各種動作,如走、跑、跳等。

2、請幼兒自由探索背書包側(cè)身鉆過拱形門的方法。

(1)出示拱形門,引導幼兒自由探索不同鉆法。

師:今天我們要背著書包鉆過拱形門,試試看,怎樣鉆可以不碰倒拱形門?

(2)請個別幼兒示范,引導幼兒交流并相互學習各種不同的鉆法。

背書包側(cè)面鉆的動作要領:側(cè)對拱形門——側(cè)下蹲,蹲的時候要盡可能的低一些——單腿先過拱形門——低頭——深深地彎腰,不要讓書包碰到拱形門——屈膝,等重心完全移動再站起來,身體不碰到拱形門。

3、以小組競賽活動進行游戲,提高側(cè)面鉆的動作技能,提高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

(1)教師交待玩法:幼兒分成4組,站在起跑線上,游戲開始時,排頭第一名幼兒連續(xù)鉆過三個“山洞”(拱形門),走過“獨木橋”(平衡木),跳過“小石頭”(輪胎),到達“學校”后,快跑回來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游戲反復進行,先完成的小組為勝。

(2)幼兒連貫練習1-2遍,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鉆的時候避免出現(xiàn)手扶拱形門,背弓太高,不會低頭,上體過早抬起,顧頭不顧身,彎腰不彎腿等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

4、整理物品:引導幼兒將書包放到指定地方,并擺放整齊。

5、引導幼兒做放松運動后活動結(jié)束。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四

1、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2、能運用各種標志、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并清楚地進行講述。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繪制上學路線圖、畫紙、筆

一、談話引出課題提問:

1、你們都上哪所學校?

2、從家到學校都路過哪兒?

3、你們上學的路線一樣嗎?

二、分析上學路線圖,學習畫圖方法

1、出示一張上學路線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路線圖上每一個地方運用的標志,與幼兒一起講述。

2、提出畫圖要求。

(1)畫路過的地方、建筑物時,不僅自己要知道這是哪兒,而且要設計一些標志讓別人一看也知道這是哪兒。

(2)畫路線圖時要畫出路過的主要地方和建筑,而且這些地方要畫得大、清楚,標志要明顯。

3、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設計路線圖上的方向標志。

三、幼兒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幫助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2、具體指導、提示個別幼兒標志設計要清楚、明顯。

四、幼兒講述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1、小組之間講述,交流上學路線。

2、展示全體幼兒作品,請標志設計清楚、畫法新穎的幼兒為全班幼兒講述。

五、幼兒討論上學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交通安全常識。

上學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么?

2、要遵守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學要坐車,坐車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六、教師總結(jié)

一年級的小朋友特別喜歡上《道德與法治》課,每到這節(jié)課,他們會異常興奮,搖著手里的書跑來問:“老師,今天上什么課呀?”所以每逢上課,總要好好準備一番。在《上學路上》的教學設計中,我將學生的生活引入課堂,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真生活,感受真教育,并且是在快樂中體驗和感受。

一、設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我利用生動形象的課件播放《康康熊在上學路上》和《小熊和小猴的故事》,這種模擬生活的場景,學生感覺特別有意思。然后就像孫悟空一樣火眼金睛地發(fā)現(xiàn)小熊小猴上學路上出現(xiàn)的問題,在愉快中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這節(jié)課人人學習情緒高漲,個個爭先恐后,在這種心態(tài)下學習,事半功倍。

二、回顧生活過程,深化道德認識

通過錄像中的片段來層層展開,讓學生辨析是非,討論應該做些什么,在做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一個個簡單生活情景的再現(xiàn),引導了學生進行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批判,從而深化了上學放學路上不能玩的道德認識。

三、拓展實踐活動,回歸生活運用。

讓學生把課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實到行動上,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回歸生活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我覺得這樣的課雖然看上去不是熱熱鬧鬧,然而卻是實實在在的,是從生活體驗中激起了學生真正的思考。

另外,通過畫上學路線和玩交通安全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了上學不能遲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學生表演指揮,玩棋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掌握了本課的內(nèi)容,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2、能運用各種標志、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并清楚地進行講述。

3、引發(fā)幼兒喜歡上學的興趣。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繪制上學路線圖、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提問:

1、你們都上哪所學校?

2、從家到學校都路過哪兒?

3、你們上學的路線一樣嗎?

二、分析上學路線圖,學習畫圖方法。

1、出示一張上學路線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路線圖上每一個地方運用的標志,與幼兒一起講述。

2、提出畫圖要求。

(1)畫路過的地方、建筑物時,不僅自己要知道這是哪兒,而且要設計一些標志讓別人一看也知道這是哪兒。

(2)畫路線圖時要畫出路過的主要地方和建筑,而且這些地方要畫得大、清楚,標志要明顯。

3、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設計路線圖上的方向標志。

三、幼兒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幫助。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2、具體指導、提示個別幼兒標志設計要清楚、明顯。

四、幼兒講述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1、小組之間講述,交流上學路線。

2、展示全體幼兒作品,請標志設計清楚、畫法新穎的幼兒為全班幼兒講述。

五、幼兒討論上學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交通安全常識。

上學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么?

2、要遵守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學要坐車,坐車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六、教師總結(jié)。

教學反思:

以談話、游戲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寓道理的認識于游戲活動之中,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游戲競猜、模仿交警叔叔指揮交通、玩交通安全棋,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認識了交通安全標志,學會了交通安全規(guī)則,懂得上學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愛生命。真實生活情景的再現(xiàn)牢牢地吸引住學生注意力,學生愉快地去感受,去體驗,去思想,人人學習情緒高漲,個個爭先恐后,在這種心態(tài)下學習,事半功倍。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六

1.養(yǎng)成傾聽的意識,練習傾聽能力。

2.探索一些基本的測量方法。

3.熟悉幼兒園周邊的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方位感。

1.底板圖若干幅(每張底板圖大小和a3紙相同),上面貼有家、幼兒園以及幼兒園附近的標志性建筑物(如大型超市、便利店、公園、肯德基、車站)的圖片。

2.錄音帶兩段(錄有從家出發(fā)到幼兒園沿途經(jīng)過的路線的內(nèi)容),記號筆,記錄紙。

3.測量工具:小棒,扭扭棒,繩子,教師自制的直尺(直尺上有1~20的刻度線)等。

第一種玩法

1.根據(jù)錄音在底板圖上畫出上學的路線。如聽錄音用記號筆連接家——肯德基——民星公園——28路終點站——幼兒園。

2.用不同工具對上學路線進行測量。如使用了6次小棒就記錄數(shù)字6。還可以用其他材料進行測量,記錄方法同上。然后比較哪種測量工具更方便,為什么。

第二種玩法

1.聽第一段錄音在底板圖上畫上學路線并測量。如用記號筆連接以下錄音中提到的地點“從家中開始向左至肯德基,再向前至民星公園,再向右至28路終點站,再向前到幼兒園”。再用教師自制的直尺進行測量,并記錄結(jié)果。

2.聽第二段錄音,在底板圖上畫出不同的上學路線并測量。測量工具、記錄方法同上。

3.比較測量結(jié)果,說說哪條線路到幼兒園用的時間最少,為什么。

在第二種玩法的基礎上增加路線的數(shù)量,提高比較的難度。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七

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運動材料的自主搭建,發(fā)展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2、培養(yǎng)幼兒敢于嘗試不怕困難的精神。

活動準備:“小學”、書包、大球、跨欄、橡皮筋、輪胎、竹梯(下扎紙盒)、石子、滑板車、樹林、墊子、山洞、紙箱等。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上學歌。

1、快速排好4列橫隊。

2、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熱身。

二、探索運動區(qū)域。

師:山區(qū)的路很難走,山區(qū)孩子的家離小學很遠,他們在去小學上學的時候,會遇到哪些難走的路呢?等會你們?nèi)ハ胍幌?、擺一擺、走一走。

1、幼兒自主搭建。

觀察指導:

1)哪條路線或者哪段路程對幼兒來說最困難(指向動作發(fā)展)。

2)引導幼兒有序的通過各個路段。

2、交流分享經(jīng)驗:你剛才走了山區(qū)的哪條小路,你覺得走這條路時怎樣保持身體的平衡?請走給小朋友看看。(請走不同路的幼兒示范)。

3、再次分散練習。

活動中幼兒可自由增加或調(diào)整障礙物。

三、集體游戲:上小學。

1、我們今天熟悉了山區(qū)的小路,但是在通往學校的路上還有一條河擋住了去路,讓我們分成3組按照圖紙造橋吧。

2、橋造好了,我們可以一起背起你的小書包去上學,路上注意安全,不玩耍。

3、幼兒任意自由選擇1條路后將書包放在希望小學中。

四、放松整理活動。

1、活動小結(jié):今天,我們都按時到達了學校,做了小學生以后,每天都要像今天一樣,按時上學,在路上注意安全、不玩耍,不遲到。

2、放松活動。

3、整理物品。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八

學會比較幼兒園與學校生活的差異,感受到角色轉(zhuǎn)換帶來的快樂;學習了解新環(huán)境的方法;初步嘗試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

知道愛護書本的重要性;了解學校的'有關設施、設備;懂得學校與幼兒園生活、學習的不同。

了解、熟悉新的校園環(huán)境,熟悉新同學新老師,逐步適應新的校園生活。體驗上學的快樂,體驗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愉悅和自豪。一年級學生剛?cè)雽W,他們對小學生活既充滿好奇、渴望,同時又存在很多擔心和疑慮。在教學中要從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形式,幫助孩子消除疑慮,引導孩子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上學的快樂,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開始新的生活。

這節(jié)課教學效果較好。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認真地觀察、思考、討論,積極發(fā)言,學生們的感受更深刻,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了上學的快樂。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九

生命是惟一的,是寶貴的,世界因為有了生命而變的精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泶蟀喟踩贪浮堵糜温飞稀?,大家一起來看看吧?/p>

1、了解旅游途中乘坐交通工具以及在其他場合注意的安全問題。

2、知道出門時緊跟成人以免走失,并學習解決應對突發(fā)情況的方法。

3、愿意在活動情境中創(chuàng)編"安全兒歌",模擬練習解決問題。

《開火車》的音樂磁帶。

1、教師和幼兒玩"旅游去"的游戲,體驗旅游路圖的陌生和遙遠。

教師組織幼兒回憶曾經(jīng)旅游過的地方,讓幼兒明確旅游時要坐各種交通工具。

教師和幼兒觀看創(chuàng)設的游戲情境。

教師:小朋友們可以坐汽車或者火車去不同的`地方,可以去海邊游泳,可以和爸爸媽媽去商場、超市購買喜歡的玩具等。

教師和幼兒在《開火車》的音樂伴奏聲中玩"旅游去"的游戲。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乘坐的交通工具和在危險的地方時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和幼兒乘坐在汽車或者火車上,討論乘坐的安全,如:等汽車停下后再排隊上下車,乘坐時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等。

教師啟發(fā)幼兒談談在海灘、游泳池等有危險的地方如何注意安全。

教師組織逛商場或者超市,討論迷路后的解決方法。

教師:和爸爸媽媽逛商場時如果不小心迷路,小朋友該怎么辦呢?

教師和幼兒共同創(chuàng)編遇到突發(fā)情況后的解決方法的兒歌,如"外出緊跟爸媽,東張西望可不好,不見大人怎么辦?別急,別急,慢慢想,先在原地等媽媽,再請叔叔(阿姨)打110,警察一定會幫忙。"

3、教師啟發(fā)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注意安全,并模擬練習遇到突發(fā)情況時的解決方法。

教師幫助幼兒小結(jié)在旅途中乘坐交通工具時、在有水等的地方時,以及在遇到突發(fā)情況時的安全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組織幼兒再次玩"旅游去"的游戲,以"安全兒歌"鞏固幼兒的安全行為。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十

活動目標:

1、了解旅游途中乘坐交通工具以及在其他場合注意的安全問題。

2、知道出門時緊跟成人以免走失,并學習解決應對突發(fā)情況的方法。

3、愿意在活動情境中創(chuàng)編“安全兒歌”,模擬練習解決問題。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開火車》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玩“旅游去”的游戲,體驗旅游路圖的陌生和遙遠。

教師組織幼兒回憶曾經(jīng)旅游過的地方,讓幼兒明確旅游時要坐各種交通工具。

教師和幼兒觀看創(chuàng)設的游戲情境。

教師:小朋友們可以坐汽車或者火車去不同的地方,可以去海邊游泳,可以和爸爸媽媽去商場、超市購買喜歡的玩具等。

教師和幼兒在《開火車》的音樂伴奏聲中玩“旅游去”的游戲。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乘坐的交通工具和在危險的地方時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和幼兒乘坐在汽車或者火車上,討論乘坐的安全,如:等汽車停下后再排隊上下車,乘坐時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等。

教師啟發(fā)幼兒談談在海灘、游泳池等有危險的地方如何注意安全。

教師組織逛商場或者超市,討論迷路后的解決方法。

教師:和爸爸媽媽逛商場時如果不小心迷路,小朋友該怎么辦呢?

教師和幼兒共同創(chuàng)編遇到突發(fā)情況后的解決方法的兒歌,如“外出緊跟爸媽,東張西望可不好,不見大人怎么辦?別急,別急,慢慢想,先在原地等媽媽,再請叔叔(阿姨)打110,警察一定會幫忙?!?/p>

3、教師啟發(fā)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注意安全,并模擬練習遇到突發(fā)情況時的解決方法。

教師幫助幼兒小結(jié)在旅途中乘坐交通工具時、在有水等的地方時,以及在遇到突發(fā)情況時的安全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組織幼兒再次玩“旅游去”的游戲,以“安全兒歌”鞏固幼兒的安全行為。

活動反思: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應盡量多安排一些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激發(fā)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本節(jié)課在郊游的`情境中還加入了“文明小游客”的競賽活動,更加激發(fā)了孩子們的競爭精神,致使課堂表現(xiàn)非?;钴S。因而對于低段學生的教學,情景教學法是有益于學生學習,并能提高課堂的效率的。只是在應用是要更多的強調(diào)情景設計的連貫性,和與課堂知識的關聯(lián)性。

在本課的教學中,安排了一些器樂和表演的綜合活動。主要是意在鍛煉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力。在練習中,學生表現(xiàn)的都非常積極,參與討論的情緒也都非常高漲。特意安排的小組競賽的評價方式,更加激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最后的匯報表演中,學生都能夠自信的展現(xiàn)出自己。需要反思的問題是,在課上要給學生多少練習的時間。我認為,一些平日課上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在課上也應該給學生多一些時間去對新接觸的歌曲有一些把握,并給夠時間讓每一個學生登上舞臺展示自己。所以在以后的課上,時間的分配需要更加注重。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十一

剛?cè)雽W的孩子剛接觸到緊張而有序的學習生活,對于學校的一日常規(guī)還不是非常的了解,對于自己參與學習的目的也不十分明確。然而枯燥無味的說教明顯是不起作用的,只有讓孩子們參加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活動中了解常規(guī),才能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正常有序的學習生活中來。

1知道在上學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2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知識,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動腦、動手及生活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主動幫助他人的品質(zhì)。

1、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2、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學生:調(diào)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圍的同學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并觀察交通標志和設施,了解有關交通規(guī)則。

教師:制作“幫助小明安全上學”的課件。

活動一:真情求助,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上班的'路上,碰到了小明的媽媽,她有一件事求我?guī)兔Α?/p>

(出示課件:小明的媽媽)。

(小明的媽媽:今天,我沒時間送小明上學,只好讓他一個人去上學。可是我心里一直好擔心,小明能平安、準時地來到學校嗎?)。

師:你們愿意幫小明安全到達學校,讓他媽媽放心嗎?

那么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小明一路上要經(jīng)過的地方,想想媽媽在擔心什么。

活動二:觀察發(fā)現(xiàn),感知危險。

(出示課件:小明的上學路線)學生仔細觀看。

師:觀察到了嗎?小明媽媽擔心什么?

生:圍繞媽媽擔心小明過馬路被車撞,爬橋欄桿掉到河里來談。

生:圍繞未看紅綠燈就過馬路,不走天橋翻欄桿被車撞了來談。

師:看來為了不讓媽媽操心,上學路上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活動三:互幫互助,學會避開危險。

師:其實你們的家長也和小明的媽媽一樣擔心你們上學路上的安全。經(jīng)過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有的是走路上學,有的是乘車上學,有的是家長騎車或開車送來的。下面我們就分步行組、乘車組、家長接送組,想想好辦法來保證上學路上的安全吧!

學生分成三組開展討論。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十二

1、知道自己家與學校的路線,知道路上不能貪玩,不跟陌生人走。

2、能運用各種標志,符號形象等設計路線圖,并清除地講述。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一、談話引出課題。

提問:你家在哪里?誰知道自己家的路,怎么回家?

二、與同伴討論回家的路。

1、小組之間討論回家的路、

2、個別講述回家的`路、

三、分析路線圖,學習畫路線圖、

1、明確路線與每個地方的標志,設計要簡單、明確。

2、幼兒畫圖,教師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1、回家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么?

2、路上不能貪玩,不能跟陌生說話。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十三

1、通過畫上學路線圖和玩交通安全棋,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珍愛自己生命的情感。

2、知道在上學的路上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要在路上玩耍,不要吃地攤上不潔的食物,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上學不遲到的好習慣。

3、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

1、教師。

(1)多媒體課件。

(2)實物投影儀。

(3)道具:人行橫道。

(4)交通安全棋(40份)。

2、學生。

(1)每人準備一個骰子。

(2)調(diào)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圍同學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一)以游戲?qū)?,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桓标P于上學路上的棋,(課件出示課題:5,上學路上),想玩嗎?(課件出示棋譜)好好看看,應該怎樣下?想想這些問題。(課件出示:(1),哪些地方要進?(2),哪些地方要退?(3),哪些地方要停?)。

3、學生交流。

4、你知道這些地方為什么要被罰停和后退嗎?這些做法有什么后果?

5、學生評述這些行為。

(游戲是小朋友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以游戲開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同時,整堂課也可以看成是讓學生完成一個活動任務——下棋,從知道游戲規(guī)則到深入地理解游戲內(nèi)容再到從玩游戲中進行體會,讓學生在“玩中學”。)。

(二)與生活聯(lián)系,深化感悟。

1、說一說。

(1)在我們的上學路上,你還見過哪些不恰當?shù)男袨??這樣做有什么后果?

(2)學生回答。

(1)(課件出示三組圖片:路上玩耍、買零食、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遇到這些行為,你該怎樣勸他們?選出一組勸一勸。

(2)學生練習。

(3)學生發(fā)言。

3、畫一畫。

(1)我們每個同學的家住在不同的地方,從家到學校的路線也不同,那么你家到學校會經(jīng)過哪些地方呢?能畫下來嗎?你們可以照圖樣畫,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如果你們覺得這些圖示還不全,還可以另外補充。

(2)學生動筆畫,教師巡視幫助。

(3)小組之間說一說(要求:1,說清路線,2,在經(jīng)過那些地方時要注意些什么。)。

(4)各組推選一名學生上臺在實物投影上指著說。

4、看一看。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本鎮(zhèn)的幾個岔道口的錄象(高峰期的景象),提醒學生這兒是事故易發(fā)點,要注意安全。(注:這些岔道都沒有設置紅綠燈。)。

5、演一演。

讓學生演練如何過馬路。

(1)先指名說一說。(要走人行橫道,在馬路的這頭要向左看,走到馬路的那頭要向右看。

(2)布置道具(人行橫道),指名表演。(2—3名)。

6、議一議。

在上學路上,我們究竟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組討論一下,看哪一組知道得最多。

(1)分小組討論。

(2)小組推薦一位同學交流。

(3)教師簡單點評。

(1)課件出示交通安全兒歌:

小朋友,聽我講:馬路不是游戲場,

走路要走人行道,馬路當中別亂闖。

前后左右注意看,人來車往莫慌張。

小朋友,要知道:走路不能看書報,

不追、不玩、不打鬧,車前車后莫亂跑。

交通規(guī)則記在心,安全第一要做到。

(2)學生學唱兒歌。

(品德課是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的主要源泉,只有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才能喚起學生的共鳴,加深學生的理解,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因為農(nóng)村孩子與城市小孩的不同,所以在教材內(nèi)容的.選擇上,我進行了一定的舍取與更改,更是使用了一些學生生活中的場景對其進行教育,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議一議、學一學等方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做中學”,相信不光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作用,也會對學生的生活有所幫助。)。

(三)、以游戲結(jié)束,鞏固升華。

1,學生下棋。(可以進行自由組合)。

2、下完后,談一談感想。

(此時進行游戲的時候,學生對這些規(guī)則和道理已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提高了活動的實效性。同時,在玩中,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體會到平安、及時到校的注意點,使知識得以鞏固和升華。)。

(四)布置作業(yè)。

(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制作放學路上的棋譜,做完之后小組下棋。

(放學路上與上學路上的注意點基本是一樣的,所以這份作業(yè)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難度不大而又能有所創(chuàng)新,動腦又動手,有較強的實踐性與趣味性,應該是小朋友所喜聞樂見的作業(yè)形式。)。

2、課件出示棋譜。

4、學生回答完一個問題后,教師點擊,棋譜上相應的區(qū)域便會有不同的底色。(分別是紅、黃、藍)。

5、課件出示三組圖片:路上玩耍、買零食、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每組有3—4張圖。在路上玩耍:在商場門口玩,在地上玩彈珠,在馬路上追逐小動物,邊走邊玩溜溜球等;買零食:到小攤上或店里買;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走在機動車道,走在馬路中央,走在路的左邊,橫穿馬路,追逐車輛等)。

6、課件出示本鎮(zhèn)的幾個岔道口的錄象(高峰期的景象)。

7、課件出示交通安全兒歌:

小朋友,聽我講:馬路不是游戲場,

走路要走人行道,馬路當中別亂闖。

前后左右注意看,人來車往莫慌張。

小朋友,要知道:走路不能看書報,

不追、不玩、不打鬧,車前車后莫亂跑。

交通規(guī)則記在心,安全第一要做到。

8、課件出示作業(yè):小組合作制作放學路上的棋譜,做完之后小組下棋。

1、考慮到農(nóng)村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nèi)容,我有了一定的取舍,同時,由于我將本課設計成了一個活動內(nèi)容——下棋,為了保證教學的整體性,切實做到在“玩中學”,我將本課的教學時間設為一課時,因而,教學內(nèi)容比較豐富,教學環(huán)節(jié)比較緊湊,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應注意評價語、評價手段的運用,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爭取教學無死角。

2、由于是一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所以在學生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等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惑,并適時給予引導,同時,還要善于誘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與指點,形成一種良好的團結(jié)合作氛圍。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良好品德、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就是說,品德與生活課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立足于學生的活動,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對于剛剛升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品德課更是要密切聯(lián)系生活,讓他們在學習中體味到快樂。本節(jié)課的教學便是立足于兒童,充分激活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兒童的活動熱情,在一個個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喚起了學生的共鳴,加深了學生的認知,而在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學一學等環(huán)節(jié),以及本節(jié)課的一個整體活動——下棋中,充分體現(xiàn)了在“做中學”,“玩中學”,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課后作業(yè)也體現(xiàn)了實踐性和趣味性的特點,能為小朋友所接受,使知識得以鞏固。相信本堂課能使學生學有所得,不僅知道了如何去生活,更能做到健康、安全地生活。

上學路上大班教案篇十四

1、引導學生認識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培養(yǎng)學生交通安全意識。

2、引導學生了解、掌握在上(放)學路上安全行走、安全乘車的基本常識,提高學生在日常出行和突發(fā)交通安全事件時正確應對事故的能力。

教師準備:搜集小學在上(放)學路上發(fā)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和視頻資料,制作內(nèi)容豐富、生動形象的課件以輔導課堂教學。

學生準備:上網(wǎng)或查閱報刊,搜集小學生在上(放)學路上發(fā)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在家長的幫助下,觀察紅綠燈的“工作”情況,了解紅綠燈的指示要求,識別人行橫道標志線,觀察道路上的安全隱患。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展示“警示臺”內(nèi)容:請大家自由閱讀這段話,想想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引導學生談感受,體會交通安全事故給小學生的健康和生命帶來的危害與影響。

2、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你們每天都要步行或乘車往返于學校和家庭之間。隨著馬路上各種車輛的日益增多,大家的人身安全也越發(fā)受到了威脅。如何才能夠做到開開心心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上學路上保安全》這一課。

二、真實再現(xiàn),警鐘長鳴。

引導學生通過讀、悟、談,認識交通安全事故的慘痛教訓和提高安全自護意識的重要性。

2、你還從課外搜集到了哪些交通安全事故案例?通過這些案例,你又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引導學生展示搜集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進一步深化對交通安全事故危害的認識。

3、老師也搜集了一部分關于交通安全事故的資料,請大家觀看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感受和體會。

播放課件,展示更加豐富的相關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引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感受和體會。

三、行動在線,情景模擬。

1、了解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后,那么,我們?nèi)绾尾拍軌蜻h離危險,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行動在線”吧!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思考后交流:

(1)我們在上學、放學的路上行走時,哪些情況最容易發(fā)生危險?為什么?

(3)乘校車和公共汽車上學、放學時。我們分別需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為什么?

3、小組合作,學生根據(jù)課文提示的不同情況自主選擇特定情境進行模擬演示,教師引導、學生適時評議并進一步探究緣由。

四、拓展延伸,鞏固提升。

2、什么是“馬路陷阱”?有哪些“馬路陷阱”?我們應怎樣防備?

先引導學生自己談理解、談體會,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進一步理清認識。

小組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理補充。

五、回顧總結(jié),暢談收獲。

引導學生交流學習本課后的感想和收獲。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38885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