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總結(jié)能夠讓我們明白自己的不足,并且找到改進的方向。在總結(jié)的過程中,我們應(yīng)該注重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自己的成長和進步。請閱讀以下總結(jié)范文,希望能給您寫總結(jié)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
過端午小學篇一
咔吧,咔吧,咔吧——正在寫作業(yè)的我“微聞有鼠作作索索”,急忙跑出去瞧瞧。原來在吃茶葉蛋呀!“這都不叫我!”,我氣呼呼地向他們吼道。他們一邊吃一邊咯咯笑道:“就你狗鼻子最靈!”,還隨手扔過來一個蛋,一陣陣茶香裹著蛋香襲來,最終我放棄爭辯,享用美味要緊的!
外婆去采買制作茶葉蛋的原材料,她總覺得過節(jié)要吃自己家做的東西,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卻想不起是為什么事了。
外婆宣布:這次由我來嘗試做一回茶葉蛋!
我接到命令立即采取行動。
我取了一個蛋將它放進鍋里,在加一些水,小心翼翼地比劃著,怕水加多了,或水又少了。就這樣一下加水一下又減水,耽誤了許多時間。
終于點著了火,我蓋上鍋蓋,心神不寧,在廚房里走來走去,生怕蛋要飛走。
“嘭”,我聞聲飛奔,原來是鍋里的蛋爆了,我關(guān)上火。
外婆緊跟來:“火不要開太大,怎么才煮一個蛋?多煮幾個,水多一點沒關(guān)系怎么看你做數(shù)學似的?快,從來!”
我不緊不慢地拿了五個蛋,輕輕放在鍋里,重新放水、開火,過了好一會兒,水面冒起氣泡,我將火關(guān)小,這次沒有爆掉的,萬幸。用冷水沖涼以后用勺稍微敲破點殼,再放進涼水中,加茶葉、鹽、醬油,小火慢煮使入味。一股濃濃的氣味向我襲來,加多了調(diào)料!
我飛快地將它們撈上來,完工。
咔吧,咔吧,咔吧,“姐姐做的蛋真好吃,就是太少了!”饞嘴的弟弟向我做了個鬼臉。
我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在心里告訴自己:下次一定要細心點,注意多觀察!
過端午小學篇二
落索坡小學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總結(jié)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龍舟飛渡時,我校學生已經(jīng)將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自己學習、生活中一項喜愛的活動,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喜愛傳統(tǒng)節(jié)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為主題的文化教育活動。現(xiàn)小結(jié)如下:
一、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充分認識"端午節(jié)"的有關(guān)知識。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知識與內(nèi)容,同時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由來,了解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guān)知識。
二、開展各種的活動,豐富"端午節(jié)"內(nèi)容。
1、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會。
2、網(wǎng)上學習,傳承傳統(tǒng)文化此外,學校還組織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網(wǎng)上主題活動,動員學生參與由"中國文明網(wǎng)"開設(shè)的"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主題活動,積極參加"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相關(guān)節(jié)日和愛國知識的網(wǎng)上學習,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個人傳統(tǒng)文化素質(zhì)。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認同傳統(tǒng)節(jié)日、喜愛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好傳統(tǒng)節(jié)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文明素質(zhì),做名副其實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3、倡導健康防疫,開展除塵活動。
傳健康防疫知識,開展環(huán)境衛(wèi)生教育、健康教育,凈化校園及生活環(huán)境,并組織學生到社區(qū)進行衛(wèi)生清潔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落索坡小學?
二0一二年 六月二十二日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校少先隊大隊部于2017年5月26日―30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
一、“端陽情,粽子香”包粽子活動。
5月29日上午,我們按計劃組織畢業(yè)班的學生開展了“端陽情,粽子香”包粽子活動。為了按計劃順利包好粽子,德育處提前買好了糯米、綠豆、花生、粽葉等包粽子的材料,并提前一天做好準備工作。加了配料的糯米、粽葉等必備材料被整齊地擺上桌,老師與學生一起開始包粽子,整個活動現(xiàn)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二、“端陽情,粽子香”分享粽子主題班會活動。
各班按學校的要求開展了“走進端午,了解我們的節(jié)日”主題隊會,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由來,了解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guān)知識。本次主題班會還加入了新元素,就是一起分享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特別有滋味。
三、“鄰里守望”送粽子志愿服務(wù)活動。
過節(jié)能吃到同學們親手包的粽子,心里覺得十分溫暖。
四、開展手抄報比賽活動。
學校為了更好地慶祝端午節(jié),舉行了主題為“端午節(jié)”的手抄報比賽活動。通過開展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傳統(tǒng)節(jié)日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五、豐富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內(nèi)容。
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詠詩會、朗誦等多種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活動,透過英雄人物的事跡,體會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孩子們通過參與這樣的活動,真正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沉淀了幾千年的“民族心、愛國心”。
本次活動搞得有聲有色,與往年的單純從文字上獲得的知識感受更深,同學們都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但從整個活動的過程中,也不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材料的準備、教包粽子的師傅、煮粽子的工夫等等,都發(fā)生了一些小插曲。這讓我更感覺到工作做到細微之處的重要性,還有,以后要多考慮社區(qū)、家長的資源,讓家校溝通更和諧。
過端午小學篇三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每年這個時候,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會用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我會在爸爸媽媽的帶領(lǐng)下去姥姥家,姥姥、姥爺早早的準備好了江米和大棗、粽葉來包粽子,并在煮粽子的時候煮上幾個雞蛋,用來給我和弟弟妹妹吃。在吃粽子的時候,我就問姥姥,為什么人們要在端午節(jié)這天吃粽子,門上要插艾草,這時候姥姥就會把弟弟妹妹叫到一起,講有關(guān)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楚懷王統(tǒng)治時的貴族,并擔任大臣,他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其它被收買貴族和楚懷王之后的打擊報復,被免去職務(wù),并被流放,在流浪期間,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等著名不朽詩篇,在秦國攻破楚國國都,他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抱石投汩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后,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汩羅江邊憑吊屈原,并拿出準備好的飯團和雞蛋丟進江里想讓魚蝦吃飽,不用去傷害屈原的身體,慢慢就演變成吃粽子、雞蛋等習俗,用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姥姥給我們講完故事后,問我和弟弟有什么想的說的嗎?我發(fā)表了自己心中感想,說:屈原是我們應(yīng)該記住并不能遺忘的愛國主義詩人。
這時候,爸爸把煮好的粽子放在桌子上,叫我們來吃,我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想著姥姥講的動人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對我來說:古人的愛國主義精神會讓我深愛教育并激勵我將來好好規(guī)劃人生軌跡,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不能辜負姥姥講故事的深刻涵義。
過端午小學篇四
每個人都知道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日是端陽。插入艾葉,穿香包,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氣洋洋。
端午節(jié)也叫“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shù)字有關(guān)。有紅色、黃色、藍色、白色、黑色和五色的絲綢系在孩子們的脖子、手腕或腳踝上。他們被稱為長壽的小精靈。每個家庭應(yīng)該有五個分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龍舟花。
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傳說賽龍舟是為了營救因溺水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扔到河里的目的是為了喂魚、蝦和螃蟹,并且停止吃屈原的尸體。
中國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吃黃武:黃魚、黃瓜、鹽水鴨、蛋黃、大豆包粽子和喝雄黃酒。無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雄黃都將在這一天被用來在孩子們的額頭上畫一個國王的形象,并且會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包。
端午節(jié)流行于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區(qū)。在端午節(jié)期間,人們打掃房子,在廚房里噴灑雄黃水來殺死有毒的昆蟲或防止它們繁殖。
這是端午節(jié)。你喜歡嗎?
過端午小學篇五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喊,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唐徐夤。
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風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
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
九嶷云闊蒼梧暗,與說重華舊德音。
2、同州端午。
唐殷堯藩。
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xiāng)。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4、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唐杜甫。
肅宗昔在靈武城,指揮猛將收咸京。
向公泣血灑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隨煙燼,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圖畫鴻雁行,紫極出入黃金印。
尚書勛業(yè)超千古,雄鎮(zhèn)荊州繼吾祖。
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向卿將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說老翁,漂零已是滄浪客。
宋文天祥。
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和中甫端午韻不依次宋文天祥。
黃茅古道外,羸馬發(fā)南州。
有客嗤齊魯,何人念楚囚。
歲年付流水,風雨滿滄洲。
手把菖莆看,黑頭非所求。
6、念奴嬌。
宋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jié)。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shè)。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凄切。南薰應(yīng)解,把君愁袂吹裂。
7、喜遷鶯。
宋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jié)。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斗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jié)。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fā)。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菏花十里,一鉤新月。
8、花心動。
宋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jié)。寶觥交勸殷勤愿,把玉腕、彩絲雙結(jié)。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方徹。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游人強生區(qū)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9、賀新郎。
宋許及之。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guān)何事,付與癡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熏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厥转毿讶撕卧?,空把清尊酹與。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10、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11、五日(選一)。
唐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12、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zhì),列匹美于姬。錦繡侔新段,羔羊?qū)嬇f詩。
但夸端午節(jié),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13、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14、五月五日。
北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yīng)自照千峰。
15、和端午。
北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16、已酉端午。
明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fā)應(yīng)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17、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過端午小學篇六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有一些地方還會進行劃龍舟比賽。聽老師介紹,這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lián)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反而被罷了官,發(fā)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nóng)歷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后,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jié)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里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jīng)]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崩先藛枴霸鯓硬挪粫凰麄兂缘裟兀俊?/p>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p>
第二年的端午節(jié),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墒?,過了端午節(jié)后,屈原又給老人托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shù)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p>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么辦法呢?”
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p>
從那以后,年年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劃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舟的來歷。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堅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們需要弘揚的。我們要讓屈原精神化作一種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過端午小學篇七
今天是端午節(jié),爸爸帶我去玩。
早上爸爸騎摩托車帶我去姥姥家,車很熱情的開到姥姥家。過了一會兒,到了外婆家,下了車,說冷。我善良的祖母給我?guī)Я艘患馓?,并把它穿上。戴上之后真的暖和了。我問奶奶:“姐姐呢?”奶奶說:“別理她!”我又問:“我和誰玩?”奶奶回答說:“這不是現(xiàn)成的寶寶陪你玩!”我不得不勉強和賈偉(兩歲的妹妹)一起玩,但我仍然玩得很開心!
午飯后,我和爸爸在奶奶家門口打羽毛球。首先我發(fā)球,把球打到線的另一邊。父親第一次打球,忙得球都快掉地上了,趕緊跑過去接住。不幸的是,球已經(jīng)掉到地上了。爸爸丟了一分!我鼓勵他說:“爸爸,你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爸爸受到鼓勵,拿到了第二個球。
羽毛球比賽讓我們大汗淋漓。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運動后吃冰棒退燒真的很爽。我們又去了體育場。過了一會兒,我弄了一只猴子去爬樹,我弟弟弄了一個倒掛的金鉤,我爸在打籃球。原來我們擅長運動。
??!多么快樂的一天!能在奶奶家打羽毛球吃好吃的冰棍,能在球場表演最好的運動,真的很爽。
過端午小學篇八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中的重點內(nèi)容,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3、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屋檐、佩帶、措施、誣陷、傳頌"等詞語。
1、教學重點:抓住文中的重點內(nèi)容,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2、教學難點:抓住文中的重點內(nèi)容,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2課時。
:朗讀、討論。
第一課時。
一、審題導入。
同學們讀到題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節(jié)到底是怎么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字詞。
(1)重點指導:"愛戴"。
(2)文中指誰受到"愛戴",結(jié)合句子說說屈原為什么受到愛戴?
(3)"悲憤"近義詞是什么?
3、默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講了誰的什么事?
三、深入學習,理解感悟。
過渡:哪幾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端午節(jié)的由來?
1、輕聲讀3-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屈原是個什么樣的人,用書中的語句概括。(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
2、默讀3-6自然段,劃出體現(xiàn)屈原忠誠愛國的句子讀一讀,把感受批注在書的邊上。
3、指名讀,"在他的'輔佐下……"一句。
(1)為什么強調(diào)"十分"這個詞語?(突出人民對他的愛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偉大……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愛國……)。
(3)讀出你對他的贊揚。
4、對比詞語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1)出示課件:
屈原萬分悲憤,就在……。
(悲痛悲傷)。
(2)想想為什么填寫悲憤?
(為黎民的苦難而悲,為祖國的滅亡而悲,為自己報國無門而悲)。
5、引入資料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投影:屈原《離騷》中的兩首,從中感受到什么?
6、對比句子讀,感受人們對屈原的愛戴。
讀讀哪句話好,為什么?
四、通讀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五、作業(yè)。
1、抄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導練習復述課文內(nèi)容。
1、回顧全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合作填寫題詞。
(1)題詞:
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1)屈原為楚國()。
(2)屈原為百姓()。
(3)屈原()屈原投江后,百姓們()、()、()現(xiàn)在的端午節(jié)()。
3、自由的依據(jù)題詞的順序,試著復述課文內(nèi)容。
4、全班交流。
三、資料擴展。
你還知道中國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講給大家聽。
過端午小學篇九
因為"五"與"午"通,所以端午節(jié)又名端五.另外端節(jié),午日,重五,重五,地臘,中天等也是端午的別稱,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
端午這天有很多的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讓兒童能長命百歲吧!端午節(jié)還要在小孩的額頭上用雄黃畫個"王"來避邪.
每到端午節(jié),奶奶都要買許多艾草,蒜頭,在中午12點時放在太陽底下曬,奶奶說:"這樣的艾草和蒜頭能消毒,避邪."還在家中用艾草熏.我想端午節(jié)的'諸多習俗,也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下一代的希望吧!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會想起小時候?qū)W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端午節(jié)又稱重陽節(jié),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說的最多的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還有的說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說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紀念現(xiàn)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jié)因為是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和“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有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粽子;不過,現(xiàn)代人過端午節(jié)主要是吃粽子和舉辦一些大型的慶?;顒?。目前端午節(jié)已被定為國家法定假日,這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我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你們應(yīng)該多了解一些并把它發(fā)揚光大。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節(jié)日。
過端午小學篇十
端午節(jié)來到了,大家可熱鬧了,有的看龍舟賽,有的吃粽子還有一個故事說了端午節(jié)要賽龍舟扔粽子的原因。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死去,所以賽龍舟競渡是為了救屈原。后來人們沒有找到屈原,大家就扔粽子在江河里,想讓魚,蝦等一些水里小動物吃飽后,不去吃屈原的遺體。后人就用這種形式來表達對屈原的尊敬和悼念。
我也過了一個端午節(jié),來看看吧!
在那天中午我吃了一個粽子,可好吃了。是白色的糯米,里面有一顆又大又紅的棗子,外面包著一片葉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葉子。把葉子剝掉以后就像一團棉花里面裝著一顆紅寶石。把里面的肉放進嘴里,甜甜的,軟軟的,特別好吃。
之后外公帶我到了石頭城公園,哇!三條龍舟直往前沖,龍舟上的人們齊聲喊著一,二,三。前面一個人在打鼓,后面兩排人邊劃槳邊喊著他們的口號。飛船疾駛,鑼鼓震天,真是精彩!這就是我過的端午節(jié)。
怎么樣,端午節(jié)的習俗很多吧!這就是我了解的端午節(jié)。
過端午小學篇十一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是一個熱鬧、溫馨、而又喜氣洋洋的節(jié)日,人們都沉浸在幸福、快樂的節(jié)日氣氛里。
端午節(jié)的來歷可大有來頭,接下來我來講一講,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國破家亡而傷心絕望,抱著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知道這個事情后,人們立刻劃船打撈屈原,而怎么也找不到。之后人們?yōu)榱瞬蛔尳锏聂~兒吃屈原的尸體,把味道鮮美的粽子投進江中,讓魚兒不吃屈原的尸體,去吃粽子。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們把這一天取名叫“端午節(jié)”。
這一天要包粽子,我也和媽媽一起包粽子了,那你知道怎樣該包粽子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去超市把食料買好,回家后把糯米在水里泡一泡,再把花生米和粽葉洗干凈,然后用左手托住粽葉,右手拿著勺子,把糯米、蜜棗、花生、綠豆等食料小心翼翼地放入粽葉中,之后把它包成一個三角形或四角形,再用細線把它緊緊地捆起來,最后放入鍋中煮半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還沒等粽子熟透,它獨有的香味就已經(jīng)傳遍大街小巷了,我迫不及待的唱了一個,甜甜的味道。
端午節(jié)這一天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帶五色線,傳統(tǒng)的五色線是由紅、黃、白、綠、黑五個顏色組成的,五色線也叫五彩長命縷,傳說:在端午節(jié)的最后一個雨天,把五色線減下來扔進雨中,會帶來一年的好運,當然,我奶奶也給我?guī)Я恕?/p>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已經(jīng)成了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年的五月初五總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快樂。
過端午小學篇十二
最近,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所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和美食節(jié)八九不離十:春節(jié)——狂吃一頓年夜飯、元宵節(jié)——吃的都擺名字上了、端午節(jié)——粽子、中秋節(jié)——月餅…這也正迎合了各大吃貨的心意,可以抓住過節(jié)這一借口大吃一頓了。
粽子肯定是剛剛過去不久的端午節(jié)的重頭彩——又甜又軟還帶點咸味的糯米,配上可口的板栗,極富嚼勁的肉粒。美味不可擋,口水已流三千丈。stop!粽子還不是主角,壓軸的來了!
“開飯了——”一聲驚天地、泣鬼神的號角,我們?nèi)缤突⒁话惚枷虿妥馈?/p>
“啊——什么菜這么香!”我的唾液開始瘋狂的分泌。
來到餐桌前,我如同強盜看到財寶般欣喜若狂,“鴨子!”天哪!這鴨子看上去平常,但一聞,濃郁的香味,吃一口,鮮嫩多汁又帶有一些恰到好處的辣味,吃完后,滿嘴余香,“太好吃了!”再來一塊,湯汁的味道全都到極富嚼勁的肉里了,簡直是上等佳品。
一塊一塊又一塊,這鴨子看上去有點油,但根本就不膩,吃一塊還想再吃一塊,那金黃的、上面綴滿了紅辣椒的雞爪比起這鴨子來又算得了什么?飯更是只動了幾口。
最后一鍋鴨子被我消滅了2/3,還有1/3被爸爸吃了,太美味了!
我不由得贊嘆道,此鴨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更得幾回吃!
依稀記得上一次發(fā)出這樣的贊嘆,是因為我聲稱吃到了最好吃的紅燒肉,我真是個肉食高級動物。
“啊——什么東西這么香!”去也。
過端午小學篇十三
“院子五月閑人少,才了洗服又拖地。小孩未解包粽子,也傍房下學包粽。”
叮咚,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起來去奶奶家包粽子了。真是開心。
一進奶奶家,奶奶就拿出一盆像松果的紅棗,有端來如塑料膠布般的粽葉,還有一碗像細繩子的粽線。還有一盆米。
奶奶找了兩個板凳,給了我一個。束順手就拿起一片粽葉,我也照樣學起來,又挽成三角狀,拿起勺子,盛了一勺米。裝進三角狀的粽葉,最后再放上兩個棗。結(jié)起來。就ok了,我也做出了一個,放進鍋里,一復一個,十復十個。一會兒,我們包了一鍋的粽子,開火,煮起來。
30分鐘后,淡淡的做粽香味撲鼻而來,奶奶拿了兩個塑料袋,帶了一只手套,一手兩個,轉(zhuǎn)眼間,一袋十個就好了,遞給我一袋粽子,讓我給大媽送過去。
干完這件事,我回到家去,媽媽問干啥去了,我笑道包粽子,來嘗嘗我的勞動成果,真香!
端午過得真開心,愿年年還有這么愉快的端午節(jié)。
過端午小學篇十四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元旦節(jié)、清明節(jié)、母親節(jié)、勞動節(jié)、端午節(jié)、兒童節(jié)等其他節(jié)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jié),因為我端午節(jié)過得最快樂。
記得那次端午節(jié),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chuàng)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chuàng)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chuàng)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jié)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你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我過得很快樂。重要的是我包粽子的功力又大增了!
過端午小學篇十五
端午節(jié)時我們家家都要吃粽子,佩戴香包,還要買把門猴掛在門上,也可買小掃帚,掛在墻上,都是驅(qū)邪避邪的東西,有時把杏枝紅布掛在自己家的房門上。
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jié)馬上就到了,于是我們開始制作香包。
端午節(jié)是用來紀念屈原的,傳說屈原受盡了別人排擠最后跳江自殺了。
于是,老師領(lǐng)我們制作香包,我們穿針引線縫了香包的外殼,然后放進了艾草,最后縫上了裝飾用的東西。
縫了這個香包,讓我想到了媽媽,每次端午節(jié)都是媽媽給我買的香包,而我卻不知道要感謝她,所以,這次我也要做香包送給媽媽。
記得去年媽媽給我買了一個香包,我卻嫌棄不好看,不佩戴。現(xiàn)在想想真不對,今年就讓我做一個香包來報答媽媽。
想想媽媽總是無時無刻都在照顧我,我將來也要報答她,在我心中媽媽永遠是最偉大的。
我的香包要送給我的媽媽,希望給她帶來溫暖。
過端午小學篇十六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蹦銈冎肋@是什么節(jié)日嗎?我來告訴你們吧,這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每到這一天,大家都歡聚一堂來慶祝。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而我們?nèi)胰藭髵叱鸭依锎驋叩酶筛蓛魞?,我還跟媽媽學包粽子。
經(jīng)過我的詳細說明,大家了解端午節(jié)了嗎?
過端午小學篇十七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我凌晨2點就起來了,因為今天我們要登山啦!
這個時候天剛蒙蒙亮,我們帶了三瓶水、十二個雞蛋,還有三個梨,就出發(fā)了。終于到達地點,我以為我們來的夠早的了,沒想到已經(jīng)有人爬完山,從山上下來了!于是我們開始爬山了,一開始我爬得很快,后來就覺得山有點陡,就放慢了腳步。最后,我們終于爬到了最頂端,一看,整個城市就在我們腳下,一覽無余。我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遠方傳來了回聲,十分有意思。
一會覺得肚子餓了,媽媽說:“咱們吃點東西吧!”我們每人三個雞蛋,一個梨和一瓶水,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我們從山上下來,去江邊玩。在江邊我正好看見了王韻涵,于是我們開心的玩耍起來,玩到中午,我們就回家了。回到家,看到家里人正要包粽子,我說:“奶奶,我也想學包粽子。”奶奶說:“好呀,你先去把手洗洗吧。”
我洗完臉洗完手,開始學著奶奶的樣子包粽子。我們包了許許多多的粽子,各種各樣的粽子真漂亮,而且我覺得自己包的最好看。
吃完粽子,我開心的玩了一會象棋,然后舒舒服服的睡了一個午覺。到了下午5點,我們開始做晚飯。我們晚上要包餃子,是白菜餡的,十分好吃!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過得真是太開心了。
過端午小學篇十八
端午節(jié)這天,按照我們那里的習俗就是殺雞、包粽子、拜神。這天早上,我們?nèi)胰硕荚缭缙饋黹_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種準備工作做好,我們就洗好手開始包粽子了。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請奶奶到他們家?guī)兔Π兆幽?,做完后,自然也會送幾個給奶奶。而我呢,但是最喜歡吃粽子的,一見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饞起來。于是,我丟下手邊的粽葉,吃起美味的粽子。這個瘦肉拌小蔥餡的粽子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著,不一會兒就解決了好幾個粽子了?!拔贝蠹叶嘉嬷彀托α似饋?,我不知所措地難為情起來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們?yōu)槭裁炊家谕敌ξ夷兀孔詈笥袀€人肯要告訴我原因了:“看你這個大花貓,吃得滿臉都是。”說著把紙巾給我,我一擦,結(jié)果紙巾上全是米飯粒,我也不禁笑了起來。
最后把粽子做好了,這個時候已是中午了,我們趕緊拿上雞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只見奶奶和媽媽雙手合上,跪著,嘴里還在嘰哩咕嚕地說一大堆話,說完以后便燒起了紙錢,然后回家吃粽子去了。
這一天,我過得十分開心,因為既有美味粽子吃,此時還能夠聽到古老的傳說故事——包粽子的來源。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33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