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實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16:47:06
最新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實用8篇)
時間:2023-12-04 16:47:06     小編:文鋒

總結的選材不能求全貪多、主次不分,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和總結的目的,把那些既能顯示本單位、本地區(qū)特點,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為重點選用,寫得詳細、具體。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篇一

在學院團委組織下,我院黨委書記曾維和老師任隊長、原院團委副書記(學生)與院辯論隊成員任隊員的團隊代表我校參加由省委宣傳部、省級機關工委、省教育廳、團省委主辦的“馬克思主義青年說”系列活動之“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賽,團隊擊敗南大獲得思辨賽季軍,同時團隊網(wǎng)上投票獲贊17萬票,榮獲“最佳人氣戰(zhàn)隊”稱號,思辨賽獲得新華日報報道。

我院辯論隊辯論隊在第20屆校辯論賽中再創(chuàng)佳績,蟬聯(lián)冠軍,取得四年三冠的優(yōu)異成績。此外,在學院團委支持下,我院還榮獲江蘇省南仲“紫金杯”模擬仲裁庭大賽亞軍、江蘇省模擬法庭辯論賽三等獎、江蘇省大學生法律援助論壇優(yōu)秀組織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心理微電影大賽二等獎、街舞啦啦操大賽二等獎、廣播操大賽三等獎、體育工作道德風尚獎等榮譽。

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篇二

活動覆蓋38個本科團支部、10個研究生及大創(chuàng)團支部。在校團委的指導下,進行了團日活動、材料學習、創(chuàng)新活動等系列活動,同學們學習積極,感悟深刻,按照班級為單位上交了心得感悟。圍繞此主題,舉行青年大學習系列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前期包括基層團支部黨的團日活動以及小學期的座談會、軍訓期間的傳唱團歌校歌活動,鼓勵團員爭當帶頭模范,倡導團員進行網(wǎng)絡分享。進行信工故事、信工人的一天等活動的評測活動,獎勵優(yōu)秀推送攝影作品,并剪輯視頻出品。后期由2020級新生進行系列學習。包括“謳歌祖國成就定格時代風華”作品展,即通過微信平臺展出“奮進新時代,筑夢新征程”主題教育活動的書法、繪畫、視頻等成果,取得了顯著的學習效果。

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篇三

,團委以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緊密圍繞本院中心工作,將培養(yǎng)和造就青年人才作為著力點,注重思想教育、組織建設相結合的工作方式,積極投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努力提高工作質效,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推動共青團工作的深入開展?,F(xiàn)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建設,不斷提高團干部隊伍的整體水平

團支部建設是團委各項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團支部是否為一個政治堅定、組織健全、職責明確、作用顯著的堅強集體,關系到全院廣大團員青年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關系到團委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發(fā)揮。近年來,團委堅持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思路,逐步推進團支部建設,鞏固、完善基層組織體系,擴大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有效覆蓋。

今年,團委通過團支部改選、調整與舉辦團干部培訓班,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著力于培養(yǎng)團干部的“奉獻、務實、奮斗”精神,教育團干部做勤奮學習、甘于奉獻、開拓進取的表率,拓寬工作視野,提高了整體素質,達到了推進組織建設,增強團支部內(nèi)在活力的效果。

1月,團委先后對所屬團支部進行支部改選和支部調整。保留原來的業(yè)務聯(lián)合團支部(由文物管理處、科研處、古書畫部、古器物部、宮廷部、圖書館、紫禁城出版社的團員組成)、展覽宣教聯(lián)合團支部(由展覽部、宣傳教育部的團員組成)、資料信息中心團支部、文??萍疾繄F支部、計財審計聯(lián)合團支部(由計劃財務處、審計室的團員組成)。將原保衛(wèi)處團支部并入院直團支部(由院辦公室、人事處、外事處、法律處、經(jīng)營管理處、工會、團委、保衛(wèi)處、開放管理處、行政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的團員組成),古建部團支部、工程聯(lián)合團支部合并為古建工程聯(lián)合團支部(由古建部、工程管理處、基本建設辦公室、古建修繕中心的團員組成)。之后,召開團支部會議對團支部干部進行了改選,選舉出新一屆團支部干部。(名單見附件1)經(jīng)過調整,團干部的年齡層次較以往年輕,更富創(chuàng)新精神與工作熱情,為團的工作拓寬思路、豐富工作內(nèi)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4月23日至24日,團委舉辦“故宮博物院團干部培訓班”,全院7個團支部20余名團干部參加培訓。王亞民副院長出席并發(fā)表講話,要求團干部學習好、理解好、實踐好科學發(fā)展觀理論,不斷提高共青團工作水平,以取得更好的成績。黨委辦公室主任董志霜著重就團干部在共青團工作中必需的工作意識,與團干部們談了自己的認識和看法。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團委書記汪亓通報了團委1—4月的工作,并對以后的共青團工作進一步明確重點,提出工作要求。團委副書記王晶晶作團務理論知識培訓,涵蓋團干部的職責、團xx大精神、科學發(fā)展觀理論等內(nèi)容,為進一步提高大家的理論素養(yǎng),創(chuàng)造共青團工作新局面,增強把握大局并做好現(xiàn)實工作的能力,發(fā)揮出積極的引導作用。邀請《故宮人》報編輯王書平講授新聞通訊與人物采訪的寫作技巧,使團干部們提高寫作能力,更好地宣傳推廣共青團工作取得的成績與經(jīng)驗,擴大共青團工作的影響。

在日常工作中,召開團委會、團委擴大會共計10次,安排具體工作。辦理齊飛等43名同志的超齡退團工作,并完成度團費收繳。

二、團委開展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系列活動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今年正值“五四運動”九十周年之際,團委為了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日子,特舉辦評優(yōu)表彰會、觀看大型虛擬現(xiàn)實作品、參觀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等一系列活動隆重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團委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5月5日,團委于院報告廳召開“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暨評優(yōu)表彰大會”,表彰了一批在共青團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副院長王亞民同志在致辭中,肯定了團委在中,注重借助文化活動,發(fā)揮引導青年的功能,提高團員對文博工作的責任感,推動服務青年工作深入發(fā)展、取得實效的共青團工作。他向全院團員青年提出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竭誠服務故宮、服務社會、服務祖國,要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要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要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完成各項工作等四點希望。團委還邀請故宮博物院歷屆團委書記(依次為第一屆團委書記趙懷才、第三屆團委書記王吉、第四屆團委書記張理萌、第五屆團委書記閆宏斌、第六屆團委書記于子勇、第七屆團委書記馮乃恩)來到會場,與全院團員青年們歡聚一堂,為此次表彰大會增添了一份濃濃的情意。

團委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二。5月6日,團委與資料信息中心組織團員青年在虛擬現(xiàn)實演播廳觀看了本院vr制作科制作完成的大型虛擬現(xiàn)實作品——《天子的宮殿?養(yǎng)心殿》,開闊了團員青年的視野,使團員們深入了解故宮古建筑、文物等方面知識與數(shù)化技術在故宮文化展示工作中的成果。

團委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三。5月8日,團委組織團員們參觀重新開放的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加深團員對“五四”運動歷史的了解,使青年人深刻領會“五四”精神的核心內(nèi)容——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黨辦副主任、團委書記汪亓在活動總結時,希望團員們能真正把握“五四”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發(fā)揚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摒棄工作中的不良風氣,用青年人的蓬勃朝氣充實故宮人的內(nèi)在精神亮點。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6月9日,組織團員青年在報告廳觀看《南京!南京!》影片,提升團員青年的愛國主義熱情,激發(fā)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的愛國情懷。11月3日,組織團員參觀天安門城樓,使團員青年感受建國六十周年的輝煌成就,共同分享愛國主義激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表彰先進,激勵團員青年的工作熱情

在團工作中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完善評優(yōu)模式,在團員青年中發(fā)現(xiàn)典型、培養(yǎng)典型、樹立典型,發(fā)揮先進集體與個人的導向、示范作用,提高團員爭優(yōu)、創(chuàng)優(yōu)的自覺性和進取心,有助于形成干實事、求實效、勇于創(chuàng)新的新風氣。

5月4日,文化部團委舉辦“文化部團委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暨先進集體及個人表彰會”。會上授予院團委“五四紅旗團組織”光榮稱號、業(yè)務聯(lián)合團支部與展覽宣教聯(lián)合團支部“優(yōu)秀團支部”光榮稱號、武安國等3人“優(yōu)秀團干部”光榮稱號、孫悅等3人“優(yōu)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李濱等3人“青年崗位能手”光榮稱號、王亞民等兩人“青年之友”光榮稱號。

在團委組織的度評優(yōu)活動中,經(jīng)過各團支部評選,團委會審核,授予文??萍疾繄F支部、院直團支部“優(yōu)秀團支部”光榮稱號,高飛等7人“優(yōu)秀團干部”光榮稱號,楊勍等10人“優(yōu)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王燕晉等5人“青年崗位標兵”光榮稱號、董志霜等5人“青年之友”光榮稱號。(名單見附件2)

四、借助文化、學習活動,發(fā)揮引導青年的功能

在,團委注重傳播物質文化知識,組織團員聆聽講座、參觀展覽、外出考察、開展讀書活動、舉辦青年文博論壇等活動,提高團員青年的業(yè)務素質,拓寬知識視野,增強對文物、文化的感性認識以及文博工作的責任感,引導年輕人關注故宮、思考故宮、討論故宮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無形的推動作用。

參觀展覽。團委先后組織團員青年2月20日參觀在中國農(nóng)業(yè)博物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統(tǒng)技藝大展”(文保科技部團支部承辦);4月15日,參觀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邀請古器物部研究館員王光堯做展覽講解;6月5日,參觀北京市規(guī)劃展覽館,增加對北京的城市歷史、文化、規(guī)劃的認識;9月4日,參觀恭王府“靜謐?頓悟——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暨恭王府全面開放一周年文物特展”,11月3日,參觀院內(nèi)內(nèi)閣大堂漢本庫房的曲陽白石造像展,邀請古器物部研究館員胡國強做展覽講解。12月3日與4日,團委組織院內(nèi)團員參觀坐落于故宮東北角乾隆花園內(nèi)的倦勤齋。

舉辦講座。由團委主辦、業(yè)務聯(lián)合團支部承辦的“紫禁鑒賞”系列講座,先后四次,邀請古器物部研究館員張廣文講授“明清玉器欣賞”(3月31日),古器物部研究館員王健華結合文華殿陶瓷館展覽講授“中國古代陶瓷發(fā)展簡史”(4月24日),古書畫部繪畫組館員張震現(xiàn)場講解書畫館“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第五期,7月22日),古書畫部碑帖組館員秦明現(xiàn)場講解“蓬萊宿約——故宮藏黃易小蓬萊閣漢魏碑刻特展”(11月30日)。7月14日,邀請古器物部金石組副研究員郭玉海作題為“傳馨銘刻拓墨留痕”的傳拓知識講座。

特色教育活動。4月10日,團委與宣傳教育部聯(lián)合舉辦“皇家新裝”活動,是雙方繼上次成功組織“霓裳彩繪”活動之后的再次聯(lián)手推出的一項面向全院團員的活動。此次活動通過推廣宣傳教育部開發(fā)的特色教育活動,使團員對故宮歷史文物知識和相關展覽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既培養(yǎng)了大家對清代宮廷服飾知識的興趣,也搭建了一個團員之間相互熟悉與了解的平臺。

外出考察。6月27、28日,團委組織青年文博考察團赴河北正定和石家莊市周邊的古建筑和文物古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考察和學習活動。10月17日—22日。組織部分度優(yōu)秀團員青年于團員一行赴江西南昌等地參觀考察。通過考察文博單位,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知識結構,還開拓了文物工作的視野,進一步加強了本院團員青年之間的往來與溝通,起到進一步促進共青團組織建設,提高團員隊伍的文博業(yè)務能力的工作效果。

讀書活動。9月至11月之間,團委組織以“愛我故宮”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本次讀書活動通過引導團員為加深團員對本院歷史、學術的了解,進一步激發(fā)年輕人認知故宮、熱愛故宮、服務故宮的熱情。7個團支部上交16篇讀后感,計財審計聯(lián)合團支部獲一等獎,業(yè)務聯(lián)合團支部獲二等獎,展覽宣教聯(lián)合團支部獲三等獎。

青年文博論壇。11月24日至25日舉辦故宮博物院第三屆青年文博論壇,中心議題為“故宮博物院的文化產(chǎn)品開發(fā)”。來自15個部處的青年、團員代表,就我院文化產(chǎn)品開發(fā)思路、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文化產(chǎn)品展示、文化產(chǎn)品設計、文化創(chuàng)意等問題進行廣泛交流與探討,對部分問題形成共識,達到推動工作的良好效果。

開展“傳薪?傳馨”活動。組織團員對在本院各個工作崗位的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老同志進行訪問,使得故宮人的優(yōu)秀品質與工作方法薪火相傳,從而強化團員的個人品德修養(yǎng),提升思想境界。12月3日,古建工程聯(lián)合團支部團員們對古建修繕中心彩畫專家張德才先生進行采訪,張先生通過回顧親身經(jīng)歷,使年輕人對彩畫技術的傳承、發(fā)展等方面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對“故宮人精神”有了更為細致的體會。

觀看紀錄片。團委于11月20日在本院報告廳播放展示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的臺灣紀錄片《盛世里的工匠技藝》,使團員在領略文物之美的同時,了解更多傳統(tǒng)文化與古代文物的展示形式與手段。

五、全力配合院內(nèi)相關工作,充分服務故宮

協(xié)助院里完成部分工作。一、為落實文化部對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扶貧工作要求,我院投入經(jīng)費在當?shù)亻_展整村推進項目,根據(jù)院領導安排,團委負責聯(lián)系、推進此項工作。4月15—18日,黨辦副主任、團委書記汪亓陪同王亞民副院長赴婁煩參加扶貧捐贈儀式,并考察扶貧對象——大圣村,圓滿完成此項扶貧工作。二、與黨辦、工會共同承辦我院主辦的“盛世中華——故宮博物院職工迎國慶書畫篆刻攝影展”,參與作品評審、文撰寫、布陳、撤陳、編輯展覽畫冊等工作。

協(xié)助工會工作。團委協(xié)助工會成立故宮博物院攝影愛好者協(xié)會,承擔草擬章程、撰寫相關文稿、參與制定協(xié)會活動安排等工作。在7月28日的故宮博物院攝影愛好者協(xié)會成立大會上,團委書記汪亓被任命為該協(xié)會副會長。

六、發(fā)揮本院自身優(yōu)勢,推廣文化傳播

團委與各高校團委承辦的、旨在將故宮蘊涵的豐富的文化知識介紹給廣大大學生的“永遠的故宮”系列講座繼續(xù)在北京各高校舉辦。同時,團委接受部分高校團委、學生會發(fā)來的邀請,陸續(xù)使“永遠的故宮”系列講座走入更多的高校。在推廣文化的工作方面,利用本院文物、宮廷歷史方面的研究力量,為莘莘學子們了解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機會。

4月24日,古書畫部副研究館員袁杰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做題為“花香鳥語——故宮歷代書畫展重要作品介紹”的專題講座。4月25日,古建專家、研究館員周蘇琴在北京師范大學做題為“紫禁城的建筑與欣賞”的專題講座。6月4日,宮廷部副研究館員周京南在北京電影學院做題為“銘心絕品,過眼養(yǎng)目——故宮珍玩賞析”的專題講座。11月12日,古器物部副研究館員許曉東博士在中央美術學院作題為“古為今用西為中用——乾隆朝玉器的造型與紋飾”的專題講座。12月15日,宮廷部原狀陳列科副研究館員林姝在首都醫(yī)科大學作題為“雍正皇帝的審美情趣”專題講座。

七、深化志愿者活動,發(fā)揮服務社會的作用

作為文化部團委的一面旗幟,團委能充分發(fā)揮先進青年集體的帶頭作用,引導本院團員青年積極投入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實現(xiàn)自身的重要價值。

團委在6月2日、3日先后成功承辦文化部青年文化志愿者走進景山公園、走進北京市文化局活動,組織團干部、團員積極參與相關的各項工作,將文化部團委、文化部青聯(lián)將聯(lián)合舉辦“祝福祖國——我們一起歌唱”文化部青年文化志愿者走進基層系列公益活動推向社會、推向群眾,將文化部群眾組織將編印成的《祝福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群眾歌曲集》發(fā)放到各處歌詠愛好者聚集所在,起到引導群眾文化的現(xiàn)實作用。團委不僅自己完成文化部團委的此項工作,而且?guī)椭幕繄F委所屬團委、團總支、團支部聯(lián)系需要舉辦該項公益活動的單位、群眾集體與合唱隊,使文化青年志愿者的熱情散播四方,令青年人最大限度擔負起社會賦予的責任,達到“用真情引導群眾文化,讓歌聲傳遞美好祝?!钡哪康?。

此外,團委面對汶川震災,開展了“托起希望”募捐活動,收到188名職工捐款共計1.5萬元,所收捐款全部送到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加入該基金會與新浪網(wǎng)聯(lián)合推出的“希望工程助孤行動”。今年2月,團委收到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回復信函,告知北川縣禹里學校的二年級學生丁文軍(羌族)、綿陽市英才學校二年級的曾珠(羌族)、三臺縣金石鎮(zhèn)同德中心小學校二年級的李季、綿陽市子云小學二年級的王欣月(女)4名小學生每人收到我院職工們捐助款3000元,院辦主任馮乃恩全家捐助的3000元用于對北川縣827帳篷學校的二年級學生雷勝的學業(yè)支持。5名學生將在我院職工的熱情關注和鼎力支持下,繼續(xù)學習的過程,為更好地迎接未來的人生旅途做好準備。

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篇四

新媒體工作是2020年我院團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于15年創(chuàng)建“xx學院文傳學院團委”微信公眾號和微博。2020年9月創(chuàng)建“xx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團委”qq空間號和抖音號。目前新媒體已搭建起攝影組、編輯組、運營組,由小組組員共同完成學院重要工作及團學聯(lián)活動的采編推送,基本做到重要消息當天推送,微信公眾平臺力爭每日有推,每周一篇原創(chuàng)優(yōu)質文章,設立固定欄目板塊“周末薦”“文傳之家”“文傳映像”“好書推薦”“志愿服務”“團干風采”等。

為強化宣傳工作,將文傳映像工作組與新媒體中心聯(lián)動發(fā)展,本年度,文傳映像工作組利用微信平臺進行視頻多平臺直播活動5次,包括迎新校園行直播,迎新晚會現(xiàn)場視頻高清直播,美麗校園航拍直播等。

截止2020年4月4日,團委微博粉絲:1117人,共發(fā)布微博3080條,閱讀量33800000余次;截止12月13日,團委微信公眾平臺粉絲總計18787人,2020年共推送442篇,瀏覽量78529次;團委qq空間平臺粉絲總計1220人,共推送135篇,瀏覽量31050次;團委抖音平臺粉絲總計592人,共推送32篇,每篇獲贊均量40。文傳官網(wǎng)方面,團口上傳報道260余篇,校園網(wǎng)推送140余篇,宣傳效果斐然。

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篇五

2020年10月28日,由生科義協(xié)及南科公益主辦,聯(lián)合材料義協(xié)、化院義協(xié)、醫(yī)義協(xié)、南科大致新書院、樹德書院、致仁書院在西麗校區(qū)內(nèi)共同舉辦了深藍義賣活動,這也是深大學生組織第一次與南科大學生組織共同舉辦活動?;顒赢斕旃苍O立食品、游戲、手工品等在內(nèi)的共19個攤位,累積營業(yè)額近7000元,累積捐獻額達4000元,其中生科義協(xié)捐獻出了當天所有的營業(yè)額近1300元,善款用于支持壹基金的“壹家人”計劃。

此次活動除了深大學生的參與外,也有不少南方科技大學的同學前來參與,故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兩校學生的交流。同時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活動提升了同學們的慈善意識,讓同學們意識到每個人都能參與到慈善中來?!按壬茻o大小”,是本次活動最希望傳播的理念。

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篇六

200*―200*年度第一學期,我院團委在院分黨委和校團委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團委的工作安排,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堅持加強共青團員意識教育,把落實學院分黨委和校團委的工作方針同我院的具體實際緊密結合,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先導,以提高共青團員素質為目標,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圓滿完成本學期的各項工作。下面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團委新老交替,提高團委組織活力。

200*年10月,我們召開了冶金學院團委學生會換屆大會。大會上,順利完成了新老團委班子的交接。新一屆團委繼承了上屆團委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持由組織部負責策劃各階段具體活動,各職能部門及全體部長副部,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提高了團委組織活力和運轉能力。團委成員間團結一心,對工作認真負責,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提升了團干部的感召力。

二,完善制度建設,規(guī)范團委運轉機制。

將例會制度化,即:每周二定期召開團委例會,及時總結,制定工作計劃。為了完善內(nèi)部,我們還制定了“兩制”,“兩表”即:《冶金學院團委例會制度》,《冶金工程學院財務制度》,《冶金團委人員檔案表》,《團內(nèi)工作考核表》。

為了真實,翔實的反映團內(nèi)工作,我們建立并不斷完善了團委檔案,每個部門有專人負責,將團委工作檔案大體分為了4個部門,十余個科目,對團委工作各開展階段進行詳細記載,備案。

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落實使我院團委工作向積極,健康,有序的方向發(fā)展。

三,加強團干培訓,努力提高基層團干素質。

團員在團內(nèi)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發(fā)揮著先鋒模范作用,而團干更是模范的排頭兵。加強共青團員意識和團干的素質建設,對于共青團組織進一步貫徹落實“”重要思想,切實加強新世紀新階段團的建設,全面提高團員隊伍整體素質,充分發(fā)揮廣大團員的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四,占領團員活動陣地,發(fā)揮基層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

基層團支部是團組織的基本組成單位,在團的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過去的一學期,我院團委深入學習和貫徹“”重要思想,加強和改進的思想政治教育,推進和深化者活動,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青年者精神在學校和社會上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揚。我們本著正確引導,任務下放的原則,給予基層團支部足夠的自主空間,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如化工0501團支部戶縣支教活動等。

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文件,我院上學期的馬列學習繼續(xù)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團支部為單位,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冶金0501團支部通過文藝演出,趣味答題的形式使枯燥的學習在歡聲笑語中得以升華。

五,結合學校環(huán)境,堅持愛國思想教育。

活動以“愛我中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愛我建大,興我學風迎評促建”為主題,活動自20xx年12月5日起到于20xx年12月11日結束。先后舉行了活動啟動儀式;觀看了愛國電影《國歌》,《太行山上》;進行“愛我中華,愛我建大”大型簽名活動;組織廣大共青團員舉行“我為校園添光彩”的打掃東階教室的活動。此次活動期間,并向全校發(fā)出了“愛國愛校從身邊做起”的倡議,得到了廣大同學的響應。

六,積極開展科技活動,為同學提供展示聰明才智的舞臺。

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及配合下,我院課外科技活動得到了健康,持久,深入地開展。迄今,我院已成功參加了十二屆校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大批學生在競賽的帶動下,積極參加各種課外科技活動,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乃至綜合素質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在科技競賽中,我院涌現(xiàn)了一批批優(yōu)秀學生和優(yōu)秀作品。為我校在歷屆各級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取得良好成績奠定了基礎。去年開學伊始,團委科技部就著手準備課外科技作品大賽,經(jīng)過緊張的籌劃,動員,準備,共有12項優(yōu)秀作品獲準進入復賽。

七,“網(wǎng),刊,板”三位一體,加強力度。

在老師的關心指導,同學們的支持下,團委部秉持“高效,準確,及時”的工作宗旨,結合“網(wǎng),刊,板”,三位一體,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績。

“網(wǎng)”――加強和學校(篤實新聞網(wǎng))的聯(lián)系,擴大影響力度。

利用網(wǎng)絡這一快速和普及廣泛的媒體及時報道我院重大,有特色的活動。從此,我院開展的活動從原來的單一的形式向多渠道轉變;的陣地也隨之變大,的效果也加倍明顯。

“刊”――繼續(xù)完善《團園》,發(fā)揮院刊對外交流作用。

《團園》是團委核心刊物,在增進學院之間的交流,促進和廣大團員的聯(lián)系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方便了更多同學了解團委的各項工作。我院于20xx年12月創(chuàng)辦了《團園》,至今已發(fā)行8期。在本院領導的關心和學校廣大同學的支持下,《團園》已成為我院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秷F園》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重要的黨,團新聞,學院團委組織的重大活動的系列報道,科技動態(tài),團員風采和團員感悟等?!秷F園》自始創(chuàng)以來,一直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把最新,最先進的輿論報道給讀者,但還需不斷完善,非常歡迎老師和同學們提出寶貴的意見。

“板”――發(fā)揮傳統(tǒng)優(yōu)勢,以創(chuàng)意制造亮點。

在網(wǎng)絡大肆泛濫的今天,傳統(tǒng)的形式――板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團委部的同學,將剪紙,白描等藝術手法應用于板,使板的效果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團委部通過“網(wǎng),刊,板”三位一體的手段,對我院團委的工作做了及時,準確的。對向外界展現(xiàn)我院團委的形象,提升我院團委的知名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新一屆冶金工程學院團委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和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由稚嫩逐步走向成熟;今后,我們將不斷總結,彌補不足,加強與兄弟團委之間的交流,爭取再創(chuàng)佳績。

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篇七

十二月中參演在小狼殺在國會舉辦的小型聚舞,深大校內(nèi)外知名舞團舞隊齊聚一堂,十分震撼,也向其他大社學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2020年我們?nèi)詴永m(xù)2020年的那份努力,在西麗新校區(qū),亦不會滯下腳步,舊的鋒芒繼續(xù)揮斬,新的血液不斷注入,仍在謄寫atp的未來篇章!

(七)深圳大學觀鳥協(xié)會工作總結

觀鳥學會在2020年繼續(xù)秉持“推廣健康、文明的戶外觀鳥活動,提升大學生愛鳥護鳥意識”的理念,開展了眾多廣泛的宣傳教育和科學科普活動,同時協(xié)助深圳市觀鳥協(xié)會進行了西麗地區(qū)鳥類資源調查及愛鳥周公眾觀鳥等活動。

2020年,深圳大學開啟了雙校區(qū)時代,我們決定在兩個校區(qū)協(xié)同開展活動,以使各個學院的同學都能參與活動。社團主要活動內(nèi)容為在深圳各地進行觀鳥活動,時間為周末的某個半天,采取自由報名參與的形式,同時非社團成員也可報名體驗。社團會為參與的同學提供望遠鏡。

日?;顒用總€學期進行次數(shù)不少于十次,我們的足跡遍及深圳大學西麗及后海校區(qū)、深圳灣公園、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城、大沙河公園、華僑城濕地、梅林水庫、仙湖植物園等地,為眾多的同學提供了戶外觀鳥和親近自然的機會。

在活動中我們不僅介紹鳥類和植物知識,還強調保護自然的重要性,使參與的同學既體驗到了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的樂趣,也認識到我們每個個體對于保護自然的責任。

2020年前期,在李荔老師的支持下,社團印制了數(shù)十本由成員自己編寫的《深圳大學觀鳥指南》,并發(fā)放給社團成員。

在三月末愛鳥周期間,觀鳥協(xié)會在后海校區(qū)教學樓及圖書館間擺放了數(shù)塊展示板,展板主要內(nèi)容為愛鳥護鳥及保護自然的一些知識。我們希望通過這樣活動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觀鳥學會和提升大家愛鳥護鳥的意識。

四月中旬,我們組織了一次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qū)參觀活動。參與者前往香港米埔,在導賞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自然保護區(qū),觀察到了眾多的鳥類和動植物。此次活動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也讓我們意識到建立自然保護區(qū)的意義,堅定了我們致力于保護自然的信念。

暑假開始前期,社團兩位成員作為志愿者跟隨深圳市觀鳥協(xié)會的一位老師前往惠州市南昆山進行野外自然教育活動,和許多小學的孩子們一起度過了十天。作為社團一年一次的社會實踐類型的活動,它為我們社團的成員提供了一個提升自我自然教育能力的機會。

下半年新學期開始,我們積極進行招新活動,連續(xù)三周前往深圳灣公園觀察水鳥,為許多有興趣的同學提供了觀鳥體驗,最終有14位新成員加入我們。此后我們繼續(xù)正常開展我們的常規(guī)觀鳥活動,在林間自由徜徉。

在過去的團委工作中,我們體會了許多:有苦也有樂,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痛心,從陌生到熟悉,從幼稚走向成熟,我們不斷付出,用心積累,慢慢地在摸索中尋求進步。我們不僅毫無怨言,還感到無比光榮,這段經(jīng)歷使我們每一個人都終生受益。

今后,我們一定會更加地努力學習、工作,以全心全意為廣大同學服務為宗旨,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共青團、學生會工作的新規(guī)律,發(fā)揮好學生組織的各項職能,不斷提高學生組織機構的工作、學習水平和服務水平,使我院團委學生會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學院團委年度工作總結新聞稿篇八

在本年度的“三下鄉(xiāng)”中,我院團委連續(xù)8年獲得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通過校級立項的“三下鄉(xiāng)”隊伍共10支,其中,獲公費隊伍4支。獲得校級優(yōu)秀團隊4支,獲得省級“千鄉(xiāng)萬村”實踐活動優(yōu)秀小分隊4支。得到校團委公眾號軟文3篇,廣州食品安全科普基地官方公眾號“求真悟食”軟文發(fā)布2篇,并獲得南方網(wǎng)、增城日報,各實踐地團委門戶網(wǎng)站的關注報導。

而今年的“食品寒假科技下鄉(xiāng)”活動開展時間已超過10年,前期宣傳推送最高點擊量達598次,院網(wǎng)通知點擊達3397次,報名參賽達415人次,實際下鄉(xiāng)隊伍37支,其中跨院跨校隊伍達21支,下鄉(xiāng)隊伍的實踐地遍布各地,來自廣東、福建、山西三省共15個城市,覆蓋范圍較廣。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29189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