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的書讀后感(模板2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11:49:14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模板22篇)
時間:2023-12-04 11:49:14     小編:字海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后,對所讀內容的理解、感受、思考和評價的表達,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讀內容。讀后感不僅僅是對文字的簡單理解,更是對作者思想和意圖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我們讀完一本書后,不妨寫一篇讀后感,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下來,以便更好地記錄和回顧。在寫讀后感時,可以自由發(fā)揮自己的個人見解和情感,展示獨特的思考和觀點。下面是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從中獲取一些啟示和借鑒。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一

邁克爾.夏托克的《成功大學的管理之道》將大學的形象聲譽建設與企業(yè)的品牌形象建設對比,說明良好品牌形象的優(yōu)勢,大學的形象聲譽與大學辦學質量緊密掛鉤。

形象和聲譽是一所大學的主要資產,因此大學有必要采取積極措施進行形象管理,確立大學的形象維護戰(zhàn)略和優(yōu)化戰(zhàn)略。書中說道公司定位的品牌功能:如勞斯萊斯、梅塞德斯-奔馳的品牌定位在高貴、氣派;沃爾沃定位在安全可靠;bodyshop定位在環(huán)保;馬克斯與斯賓塞百貨則意味著實惠。同理,大學的品牌也有定位效果:牛津、劍橋兩所大學有高質量的生源,錄取名額有限,都是篩選精英人才;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會選擇1992年后的大學,這類學校的生源基本上都是調劑生?,F(xiàn)在這個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學生傾向于選擇知名的大學而不選擇品牌形象稍差的同類院校,這是競爭帶來的必然趨勢。大學再也不能無視媒體的各種高校排行榜,一般高校都會成立一個專門處理公共關系和相關事務的部門,采取積極措施進行形象塑造與管理。公開排名引起了激烈的競爭,傳統(tǒng)大學面臨挑戰(zhàn),各個學校在修改課程設置的基礎上,被迫改善校舍,或者興建新的校園建筑,使其更加現(xiàn)代化。這些形象建設工程無疑是對品牌形象的重視。

說到大學形象建設,首先想到了大學的校舍建筑,校舍是高校的固定資產,是大學活動的物質載體。優(yōu)異的校舍環(huán)境可以塑造良好的大學形象,本文校舍環(huán)境包括校園內的建筑、還有配套設施以及衛(wèi)生指數(shù)。大學僅僅制作精美的宣傳圖冊和網頁是不夠的,還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質量:住宿條件好,價格公道,要有寬敞舒適的圖書館和豐富的藏書,機房設施建設完備,教室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等。安徽大部分普通高校(包括二本三本以及大專類院校)教育質量參差不齊,但是校舍建設都會有共同的特點。新校區(qū)的校舍都是嶄新的,花草樹木很少,整個校園看著跟大型工廠差不多。配套設施不齊全:教室內教學工具不齊全,多數(shù)師生還是在傳統(tǒng)的粉塵下完成課堂教學;機房內計算機不能滿足全部學生需要,要么數(shù)量不足,要么遭到惡意破壞;后勤人員配備不足或者工作不到位,衛(wèi)生環(huán)境惡劣,比如說教學樓內的衛(wèi)生間等公共區(qū)域,臟亂成了習慣,師生也就沒有什么歸屬感和責任感;各個高校宿舍緊張,通常都是六人間、八人間,人多的生活,大家已經習慣了,但是生活還是很不方便,如果每個宿舍樓層有個洗澡間,絕對有個只出冷水不出熱水的水龍頭,很多人只能對此望而卻步,夏天或者冬天搶公共澡堂里的水龍頭已不是新聞。因此安徽的學生很羨慕福建等熱能、水源豐富的地區(qū)的學生,每個寢室配備太陽能熱水器的安排很貼心。所以,哪怕現(xiàn)在安徽各個高校已經安裝了空調,學生們還是覺得夏天洗澡是個問題。

至于各個高校的老校區(qū),情況更惡劣,筆者曾經目睹有個二本類院校的老校區(qū)很破,宿舍環(huán)境惡劣,有新生報到當天扭頭就走,有新生哭鬧著不愿住校。我看了也會覺得現(xiàn)在的學生太嬌慣自己,來學校讀書又不是來享受的,人家能住你不能住,有本事住賓館,有本事考到更好的學校??墒侨缃窨磥?,高校也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拋去名校不說,普通高校如同雨后春筍,學生的選擇機會越來越多。現(xiàn)實情況確實如此,由于地域的限制,很多人不能身臨其境去感受校園環(huán)境,于是,除了參考高校指南和專業(yè)說明,大部分考生在填報志愿前,都會上網看看學校的門頭等建筑物,到論壇里問問住宿環(huán)境如何,在同等類型的高校中,考生肯定會選擇形象建設較好、學習生活環(huán)境更好的高校。

書中說,成功的大學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后勤人員高度的工作熱情和自豪感。名校的校舍也許并不是嶄新,可能很破,但是后勤人員的工作很認真,校門口的保安對出入者嚴格審查,要求出示證件,校園內的保潔人員勤勤懇懇,衛(wèi)生死角都一塵不染。在文明整潔的校園環(huán)境中,師生反而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注意遵守規(guī)章制度,保持文明的言行。衛(wèi)生環(huán)境良好,后勤人員的'工作量減少,這真是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

雖說大學的基本功能是教學和科研,但是大學要生存和發(fā)展,光靠國家經費是萬萬不夠的,必須拓寬經費渠道,爭取校外投資,包括企業(yè)資助和校友捐贈之類。但是社會的投資也是建立在大學的價值基礎上,沒有人愿意贊助一個校舍破損、衛(wèi)生狀況差的大學,這對于他們自身沒有任何榮譽和自豪而言。因而大學在追求教學與科研之時,也要考慮改善校舍,提高師生的滿足感。老師在現(xiàn)代化的教室內文思泉涌,學生在學校有種在家的溫馨和便利的感覺,大學校舍環(huán)境好了,師生精神面貌俱佳,大學呈現(xiàn)的形象必然是整潔文明、生機勃勃。這對于大學的發(fā)展有錦上添花之妙用。

大學形象和聲譽建設,如公司品牌形象設計同樣重要,關系著大學的生存和發(fā)展。大學的校舍環(huán)境是大學形象建設中的重要部分,校舍是學校的門面,好的校舍環(huán)境能改善師生的學習和生活質量,師生把學校當做自己的家,增強校內凝聚力;好的校舍環(huán)境能夠吸納更多生源,擴大知名度,優(yōu)化自身形象;好的校舍環(huán)境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為學校的發(fā)展工作提供經濟支持,大大促進了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當然,大學的形象建設工作任重道遠,僅僅依賴校舍環(huán)境的改善是不夠的,還有多方面值得努力。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二

《大學》是儒家經典《禮記》中的,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學術的代表著作。四書到手月余,僅僅是閱讀了一遍《大學》,雖然不盡理解,卻也能從中感悟到一些人生和教育的道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洞髮W》的核心是修身,修身是一個人立足的根本,只有人不斷地修為自己,使自己成長,才能承擔起責任,才能進一步“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的境界有三,一是“識事物”,二是“明事理”,三是“興事業(yè)”。“識事物”就是要正確判斷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是群居動物,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與外界打交道,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人友善相處,是極為重要的。作為一名271教育的教師,尤其是271教育人中的首導,我們要處理好與學生、與其他導師、與家長的關系,要學會與人溝通,尤其是與學生進行溝通,只有進行有效的溝通,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更好地引導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明事理”就是要明白自然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尊重自然事物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要順其自然,不能太強求。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知道每個孩子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也都有自己的缺點。我們不能像公立學校的老師一樣用考試的分數(shù)來要求和衡量每一個孩子,我們要像趙校長說的那樣“幫助松樹成為更好的松樹、幫助柳樹成為更好的柳樹”,而不是一概而論,輕易否定我們的孩子,打擊我們的孩子。

“興事業(yè)”就是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抱負,而不是說我們在事業(yè)上要取得多大的成就。人生在世,總要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找一些事來充實自己、證明自己,讓自己活得有意義。作為一名271的教師,我們要像趙校長說的那樣,意識到自己是在做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意識到我們是在為祖國培養(yǎng)未來,是在為中國偉大復興事業(yè)培養(yǎng)適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人。我們的事業(yè)應該就是幫助每一個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成就自己,讓每一個孩子能更好地朝著他應該有的方向發(fā)展,為承接祖國未來的發(fā)展擔當起責任。

總的來說,讀完《大學》,我學到的道理是首先要充實自己,即“修身”,要以身作則,懂得感恩;做人做事要有原則,要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最后,誠心是做人的根本。儒家學說這種極致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窮其一生去堅持不懈努力追求的。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三

我一拿到《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這本書,我就如饑似渴得把它看完了,合上書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書是由俄國的馬克西姆。高爾基寫的,他生于俄國中部的尼日尼。諾夫戈羅德城,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勤勞善良的母親因無法養(yǎng)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過童年,十一歲就走向社會,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工。

搬運工。守夜人。面包工等。十六歲時,他只身來到喀山,進入了“社會大學”,在與生命的斗爭中他深入俄國社會的最底層,和各個階層各種人物接觸,飽含了生活的艱辛,從而豐富了他的社會知識和生話經驗。

我雖然生活在新社會,不知道舊社會是什么樣,但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舊社會是什么樣。

這本書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到底,永不退縮。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四

書中我最認同的一句話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過探索了解道理,豐富知識,處事的意念誠實,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就客觀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肅好,就能治理好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給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書中我們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衰,祭則致其嚴。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時,應當尊敬他們,使父母高興,父母生病時,應當表現(xiàn)出焦慮,他們死后,應當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時要嚴肅,這樣才算孝敬。

錢文忠教授講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不是一味的保守,而是有節(jié)取中!

他對于有節(jié)取中這四個字,沒有作解釋,所以我也不是很理解!不過他重新闡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古話,對現(xiàn)在競爭激烈的商業(yè)社會的啟示:

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這樣家庭就會美滿、幸福、和協(xié),家和了萬事就興;。

才可以集中精力去工作、去創(chuàng)業(yè);最終才能夠事業(yè)有成!

今天看了錢文忠講大學與中庸,懂得了不少禮記方面的事!尤其是他諷刺那些房地產商人們的的摘句和那段對大學中庸的高度概括的那句話,也就是我在小時候被三字經的那段話“做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就是說一個人要想德望與天下,必須要能治理國家,要想治理國家必須治理自己的家,要想治理自己的家必先治理好自己的身,要像修身必先修其心,修其心必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前要知道這件事物,要知道事物必須先看到這件事物,這是一個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同時也是我們必須要明白的道理!

還有就是那段有德才有人,有人才有地,有地方有財,有財方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一個人有德是根本是關鍵再有才也無所謂,只會招來別人的憎惡!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

我會深刻理解這些話的,我以后會照這些話去做的,盡管別人不是這樣,周圍的人不是這樣,但只要我能做到他們做不到我也沒辦法,畢竟我不是耶穌不是釋迦摩尼!何況他們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相信,何況一個無能的我!我只要把我學到的自己能做到就好了!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五

又是一年升學季,有感于網友“村長慢羊羊”前幾日轉發(fā)的“考上大學笑著發(fā)愁”自己亦莫名觸景生情,人老心不老。讓我這個過來人吐吐槽,正要踏入大學校園的貧困同學,真心希望我的經歷能讓你少走那么一點點彎路。

11年前,我也是一個過來人。明白當初的艱辛,而且當時候沒有如此四通八達的媒體,來大肆宣揚當初的貧困境況,所以理所當人沒有得到社會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這里要強調,我絲毫沒有貶低任何人的意思,只是對多現(xiàn)今更多的求助途徑感到欣慰)。知道高考成績并最終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一刻,在聽到和我考上同一個學校的某某某大擺慶功宴的時候。

我的父母硬著頭皮向2個親戚借錢,最難忘的是那張借款欠條。亦是它使我更明白到借是人情,唔借是道理。難以啟齒但又必須開口的尷尬,或者只有個中人才深蘊其味。第一年的學費借來后,之后3年的助學貸款亦在經歷銀行的重重繁瑣表格,簽了無數(shù)次自己的大名和蓋了無數(shù)次手指模后最終得到??梢哉f是來之不易吧,但總有點嗟來之食的意味,因此在畢業(yè)后的第一年,我馬上還清了貸款并再沒踏入此銀行,當然,亦因為沒入銀行拿那張還清貸款的證明,畢業(yè)證至今還壓在學校。

此刻只想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鼓勵考上大學的家庭困難同學,你地要走的路比一般人艱辛。大學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此學習唔是學習成績,是一種面對任何的事情都能找到最快切入點,掌握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學習能力,將會幫助你們步入社會后,盡快無縫適應工作。

而在4年的大學生涯中,每一科的成績,能拿到90-100分最好,但真的,60分你也能順利畢業(yè)。前提是你要舍棄獎學金的誘惑。多花點時間,鍛煉你的面皮和口才,利用別人打球和逛街的時間,多找找實習兼職。學校與社會的工作氛圍畢竟有所不同,大一大二已經要真槍實干,莫待大三大四血拼穩(wěn)工的時候才徒傷悲,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大學一門必修課--拍拖。找一個你喜歡的人,好好去愛。請好好體會個中的酸甜苦辣。將來成功了會成為佳話,幸福一生;(像我一樣,初戀)失敗也是一個寶貴的經驗,拍拖是2個人的事情,結婚是2家人的事情。好好琢磨吧,經歷會使你更加的成熟。

大學另一門必修課--克服自卑并深愛父母?;蛘吣銈儺斨?,或多或少都會有低人一等的心理。因為貧窮而自卑,因為自卑而失去自信。但我想講的很簡單,人地有錢是人地的事,他地的錢來源于父母。父愛母愛一定是世界上最無私的付出,我們貧窮,但我們的父母的奉獻絲毫不比那些有錢人父母少。樹欲靜而風不息,不要等子欲養(yǎng)而親不再在。暫時的貧苦,只說明我們在起跑線上輸給了別人,但人生長跑萬萬米,你是金子的話,你完全有能力將2代人的差距追平甚至超越。

不好意思,觸景生情,牢騷話太多。年年歲歲貧困大學生遭遇似曾相識,只是歲歲年年貧困大學生名字各有不同。社會救助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讀書,但真正成才,請自律、自強、自力更生。人生會在無奈,舍與得之間蛻變成長。

瑾以此文,獻給當年因我讀大學而失去讀中專機會的細妹。萬千感恩盡在不言中……。

同時,致當年的一段異地戀,感激遠大于傷感,愿你永遠開心活潑、無憂無慮。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六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帶著養(yǎng)母上大學》,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小女孩,也很佩服她。

她叫孟佩杰,5歲的時候,生父車禍去世,重病的母親在臨終前,無奈將她送給了別人。不幸并沒有因此而停止,8歲時,養(yǎng)母癱瘓,養(yǎng)父離家出走,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她站在小凳上用自己的小手給癱瘓的養(yǎng)母炒菜、做飯、穿衣、刷牙、換尿布、喂早飯……。小小的年紀已然學會了“當家”,因為所有的經濟來源便是養(yǎng)母微博的病退工資。生活的殘酷并沒有壓垮這個堅強的孩子。終于,17歲那年,她考上了大學。為了繼續(xù)照顧養(yǎng)母,她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舉動---帶著養(yǎng)母上大學。于是每天,我們都會在校園里看到一個十分忙碌的身影---她奔波于課堂與出租屋;于是每天,我們都會看到一幕幕感人的畫面---趁著學習空隙,為養(yǎng)母調理生活。

看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放下書,想想自己,不由得汗顏。面對不幸,孟佩杰選擇了勇敢的面對,八歲的弱小身軀擔負著成人也難以想象的壓力。而我現(xiàn)在已經十歲了,每天生活得無憂無慮,成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每天放學回家,書包一扔,往沙發(fā)上一坐,酸奶、點心就會“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而我還經常把嘴一撅,沖著媽媽埋怨:“媽!怎么又是這個,我不要!”每天換下來的臟衣服、臟襪子直接往臉盆里一扔,第二天起床時大叫:“媽!衣服、襪子呢?”

看著媽媽每天忙碌的樣子,我卻絲毫不覺得慚愧,總以為家務活應該是大人們的事兒。有時,爸爸媽媽批評我“懶”“不懂事兒”,我也只是撒嬌地說上一句:“好爸爸、好媽媽,我還要學習呢!我可是你們最寶貝的女兒喲!”“我愛你們嘛!”每到這時,他們就只能無奈的笑著說:“唉!就會甜言蜜語?!倍?,也就繼續(xù)心安理得地享受一切。

“百善孝為先”這是孟佩杰在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在她的心中,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似乎不值得一提,但她卻不知,這是她的“孝”,她的“善”,燃起了養(yǎng)母生存的希望與勇氣。今后,我應該像孟佩杰學習,關愛自己的父母、長輩,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為父母分憂,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讓媽媽生氣,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讓“愛”“孝”充滿自己的生活。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七

記得在上毛概課之前,當同學們談起這學期要開設毛概課時,幾乎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抵觸情緒。

我想這大概源于先前的馬哲和馬政經課的糟糕經歷吧!如今碰上了它們的姊妹課程毛概,想來亦無外乎枯燥乏味之類,心情自然是可想而知了。但是幾乎令所有同學都出乎意料了,第一堂課上的極其成功,大家一致的說法是:這個老師還不錯嘛!再往后,每堂課都是如此,大家終于贊口不絕:楊宗麗老師的毛概課絕對是我校的精品課程。下面我就自己的學習體會談點兒心得。

首先,作為艱澀乏味的理論課程本來就不好講,但是楊老師把講解理論融通于講解歷史故事當中了,從而使得理論與實踐活動緊密的聯(lián)系了起來,好似一幅幅有血有肉的鮮活畫面,滿足了學生們更易于理解感性材料的傾向心理,這便大大增強了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把講解理論變成講故事,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歷史知識,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歷史文化認同感,講起來聽起來都很舒服。

其次,楊老師不僅講課的素材豐富,而且表現(xiàn)表達形式多樣。比如她以歌曲、圖片、電影片段、電視畫面等多元多樣的方式豐富理論框架,把理論的理解變成了一種視聽享受。并且上課的組織方式活潑輕松,再加上她幽默的語言表達,以及課間輕快的音樂旋律,使得毛概課的學習變成了獵奇和享樂的過程。

再次(不代表不重要),楊老師與同學們互動密切,這可不僅僅停留在課堂的問答層面,更多的則是他對下面不認真聽講同學的提醒與提攜。她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從她授課的熱情表現(xiàn)和對同學們的認真負責上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關于這點我自己還有切身的體會。

有一個周末,我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條有關楊老師的講座信息,便慕名而去。但是接下來的周二我由于身體不適,偷懶沒去上毛概課(這是我唯一的一次),這竟然被火眼金睛的楊老師抓了個現(xiàn)形,下課后系里好幾位男生都來戲謔我,說楊老師“夸”我了,我真是無地自容!這是令我無法想象的,原本以為老師只緊盯著前排的幾位同學,可誰知我這位經常坐在后排的同學也……你能想象的到當一個老師這樣對待逃課的學生時,他還好意思再逃該老師的課嗎?更重要的是第二次課上我找老師解釋時,她竟沒有算我曠課,說聽講座補齊了!!真讓人難以想象,但楊老師卻對每一位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都給予同樣的待遇,甚至你隨便走在校園的路上,廣播里就在談論著……楊宗麗老師就是這樣的一位老師,她用各種溫情的方式勉勵和提攜自己的學生,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多希望每位老師都能如此為人師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楊老師從來不把毛概課的講解只局限于該課程,而是以他教師的身份極力承擔著育人的責任,這包括她給我們介紹她先前成功學生的奮斗歷程,與我們分享她自己生活里的經驗和樂趣,以及教導我們該如何面對工作學習中的困難等等??偨Y起來實際上就是兩點:一是怎樣做人;二是如何做事。我個人有這樣一種直覺,無論學習哪一門課,如果學生聽完后覺得,在如何做一位有修養(yǎng)的、成熟的、自立自強的人,從而從從容容和和氣氣地去做事方面有所收獲,那么這門課就是成功的,對于文科類教育尤其如此。當然理工類也不例外,因為這就是教育的使命。

今天我們對教與學的話題談論很多,其中不乏爭執(zhí)叫罵聲,嚷來嚷去也不見得大局有多大變化,真希望老師與學生都能自覺自律,靜心從自己身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還教育土壤和教育空間的純潔之美。這是我在一門課的授受過程中的一點感悟,說出來一起共勉!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八

今天,我讀了《大學中庸》這一本書,這本書是將《大學》和《中庸》兩本書合為一體,我讀后,深有感觸。

《大學》是孔子傳下的`書,是古人做學問時讀的第一本書,也可以說是古人想學習道德的入門書。

《中庸》是孔門傳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靜止不變的意思,指天下定理?!吨杏埂愤@本書開頭講了一個道理,中間把這個道理用各種方式講述,最后又歸回到開頭的道理。這個道理每讀一次都會讓你有新的收獲,這收獲,是讓你終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須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就必須有道德。

道德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和“修身”開始,將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堅持、堅持不懈的,還要從思想上認識,從行動上實踐,從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樣子,更是內心上的修為,也就是做到“自謙”和“慎獨”。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為民找想,才能萬眾一心,讓人民得到幸福。

《大學中庸》讓我明白了許多,我一定會再重讀這本書。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九

我幼小的心被《貧窮是最好的“大學”》這篇文章深深打動了。

文章敘說的是天津市一個家景貧寒的學生金鵬,與貧窮、苦難和厄運抗爭,登上了令人矚目的“奧數(shù)”領獎臺,并以優(yōu)異成績考進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的真實故事。

因為窮,小金鵬只能撿小伙伴們用短扔掉了的鉛筆頭來寫作業(yè),把用過的作業(yè)本上的字擦掉繼續(xù)用;因為窮,連上小學的學費都是借的,靠賣掉家里的小毛驢得來的600元錢交中學學費;因為窮,成為學校里唯一不吃菜也沒有用過肥皂的學生,連出國參加“奧數(shù)”競賽也帶著黃豆辣醬。

但金鵬志不窮,貧窮化作了他學習的動力。小學就自學了初中的課程,初中就學了高中的課程,為了學好英語,用小石子放在嘴里練發(fā)音,舌頭磨出了血。不滿足于“奧數(shù)”的二等獎,最后爭得了第一。

金鵬的故事讓我感動,讓我深思,讓我想起了立根破巖中的松柏,面對貧脊的土地,面對寒風冰做霜,吸收著有限的營養(yǎng),最終長成參天大樹,昂首傲立。也讓我想起了溫室里鮮艷的花朵,它從小在花農的呵護下成長,吸收著充足的養(yǎng)分,但一移到室外,就經不起風吹雨打.

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成功,要取得輝煌的成就,就必須經過艱苦的磨練。艱苦的磨練能去除人們的缺點和不足,提高斗志。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是啊,成功在艱苦的磨練中孕育,歷經千辛萬苦得來的成功,就像雨后的彩虹一樣燦爛,就象春天里歷盡了寒冬風霜的松柏一樣青翠。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不要做溫室里的嬌嫩的花朵,我們要象松柏能經霜,要象金鵬敢于吃苦,學會吃苦,鼓起勇氣戰(zhàn)勝困難與挫折。讓我們記住金鵬媽媽的話:“一吃苦,什么都不難了”。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

《大學》開篇的章句,共250字,據文中所言,“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這后面的傳十章,則為曾子對孔子前面觀點的注釋解讀,并為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整理成篇。后為程頤修訂編序,成十章,共1546字。

原文:右傳之首章。釋明明德。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笨嫡a曰:“作新民?!痹娫唬骸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笔枪示訜o所不用其極。

所謂“右傳”,系指豎排版上下文中的下文。下篇傳十章中的首章,解釋的是上篇正文的第一句“明明德”。

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盤,朱熹注曰:“沐浴之盤也?!便懯瞧魑锷?、碑石上刻的用以自省的文字。就是說,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在其洗澡盆上刻了用以自我提示、警醒、借鑒的文字,讓他在每日清潔沐浴身體的同時,也洗滌自己的心靈世界,去除心靈上的污垢和丑惡,做精神上的潔凈自新??磥?,古代百姓怎樣不知,單就帝王來講,還是很講衛(wèi)生的。是不是天天洗不知道,至少洗澡盆還是很講究的??痰倪@幾句話,叫做“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這么刻了,估計不天天洗也不好意思,未免貽人以形式主義之口實。茍,也即如果、誠然之義。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真心想著不斷自我道德完善、自我檢省自己的話語,那么就要每天都要這樣做,并要天天這樣做,一天一天的持續(xù)堅持下去。商湯是開國之君,進取之心既強,反省自鑒的意識也比較清晰;既要勤政,又不能忘了檢省自己,只有靠樹立強大的個人權威和帝國功業(yè),才能于夏之亂政面前,憑借文治武功,一并取得各方民眾的真心歸順和臣服。故而,開國之君,往往勤謹,一方面是進取心使之,另一方面也是江山未穩(wěn)之故也。舍此,也霸業(yè)難成。

從這段銘文來看,古人尤其是君王還是把修身養(yǎng)心作為一個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的。人治國有賴德治,統(tǒng)治者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能力品質的高下對于統(tǒng)治權威的樹立、國家的治亂興衰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事實上,權力持有者在權力本性作用下的任性弊端,在制度性約束手段有限的情況下,相應的道德義務的施加就是即便無力也要必須采取的舉措。

康誥,是《尚書·周書》的第一篇。康指的是康叔。康叔是周武王姬發(fā)的同母弟弟,成王時期,因為參與平定三監(jiān)之亂,而被功封于商朝后期的陪都朝歌,也就是如今河南北部的鶴壁市淇縣。荊軻就是這個地方的人,想來他是從衛(wèi)國游歷到了燕地,結交了江湖朋友、王族公子,參與干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所謂的燕趙慷慨悲歌之士卻原來是個河南人?;仡^說,成王命康叔在其封地建立了衛(wèi)國。誥,是命令??嫡a就是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遺民時所下的命令,以及成王對康叔封臨行前所下達的執(zhí)政綱領、方針紀要。由于康叔治理的是殷商故地,民眾受殷商政治風尚影響長久,觀念行為多有于西周之新政不相容甚至抵牾之處。故而,成王希望康叔治理衛(wèi)國的基本宗旨和使命應在于革故鼎新,將商墟遺民改造成擁護新政權、合于新風尚的新臣民。是故,成王在康叔上任前對他說:“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本褪浅赏鯇λ@個小叔叔說“唉!你這個小子啊,你肩上膽子還是很重的。你到了那個地方要保護好殷商的那幫遺民,幫助我把上天的命令傳達下去,讓他們都順應天意接受周朝已經一統(tǒng)天下的現(xiàn)實,鼓起精神來自我革新,努力做我們新朝代的新臣民。”可見,古代帝王在治國的過程中,除了注重個人道德修養(yǎng)、講究通過修身養(yǎng)德來獲得內圣外王的歷史功業(yè)外,也非常重視對普通民眾的道德教化,克服人心性中邪惡偏私的弱點,來共同促進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的完善和社會成員人性的升華,由此在促成一個對道德修為有著觀念共識基礎上的德治理想國。而這樣一種通過宣傳教化的手段來維系權力、維系權力運行所賴以依靠的信念基礎的治國理念,其中也蘊含著一種對于人和社會的積極的動態(tài)發(fā)展的觀點,是對人性之善、人的道德升華以及人的自我革新有著充分肯定和認同基礎上的治國策略選擇。不管成效如何、是否可行,看上去總是很美的。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一句,出自《詩經·大雅·文王》一篇,是《詩經·大雅》篇的開篇第二句。朱熹據《呂氏春秋》考證說,這首詩是周公旦追述文王之德所做,并以此來告誡成王,要奉天承運,推行仁政,永葆周朝的繁榮昌盛。這里說的舊邦,是從周的祖先后稷被舜封于邰說起的?!对娊洝ど瘛酚袑箴⒊錾鷤髡f的記述,并為《史記》采納作為正史。說的是周的祖先后稷是帝嚳的妃子姜原所生,是姜原在野外偶見一巨人的腳印,好奇心重就踩了上去,于是就身動有孕,生下孩子后覺得不吉利,于是就把孩子扔了,可扔了好幾次都獲救了,覺得這孩子有神靈庇佑,來頭不小,還是自己養(yǎng)吧,取名做棄。這位媽媽倒也實誠,遺棄的事也不怕孩子知道。但凡天降神人,總是不同凡響的。棄長大后,果然天賦異稟,善種莊稼,在解決民生之本吃飯的問題上有卓越的貢獻,被堯舉為農師,后又被舜封于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雖然,曾子注釋《大學》正當周朝當時,但從周先祖后稷從堯舜時獲封起算,確屬舊邦。無論是《詩經》中周公告誡成王“其命維新”,還是《大學》中,曾子以此來注解“明明德”,要表達的都是說,一個國家可以保持長久興盛的關鍵,是要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要時刻響應天命的召喚,不斷做與天命意旨相適應的文物建制、道德風尚的除舊布新,于此,才能受命于天,才能一直為上天庇佑,才能為上天選中擔當天下大任。這其中包含著非常明確的動態(tài)發(fā)展的歷史觀,轉換成當下的語境說,則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只有緊緊跟隨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腳步,及時針對社會發(fā)展形勢或者社會發(fā)展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轉變,做發(fā)展目標、發(fā)展方略以及具體實現(xiàn)路徑措施上的相應改變創(chuàng)新,才能與時俱進,牢牢把握在科學技術、文物建制、精神風尚等方面的主導地位和掌控力量,穩(wěn)穩(wěn)承擔起執(zhí)政興邦的歷史大任。所以,改革是一個永不停歇的歷史過程。所以,這里包含的“新民”,也即社會革新觀點,對于當下的改革要務來說,還是非常具有借鑒意義的。

其后的“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一句,是在語言的歷史流變中被語義歪曲的一句話?,F(xiàn)在說起“無所不用其極”,常含貶義,是譴責一個人做事沒有節(jié)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在《大學》中,這句話是用來形容君子應具備的美德的,帶有期許和肯定的意思。是說,真正的君子在追求自我人格完善、自我革新的過程中,要帶有最大的誠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功夫下到極致,對自己做百分百的要求和努力,不斷反思自我,改過自新,除去思想和精神上的塵垢,從而達到朱熹所注解的“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的終極價值目標。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一

這個題目很吸引人,特別是對于我這種剛升上大學的大一學生,一直很迷茫,空閑的大學生活是我一度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雖是迫于上交作業(yè),才想起這本書來,但剛一開始讀便被吸引。很快地,就把這本書讀完了??谡Z化的語言似與作者面對面談話,緊貼于現(xiàn)實,描述了現(xiàn)實生活中大學生的現(xiàn)狀,并能準確指出問題所在,令人受益匪淺。

大學生與非大學生的區(qū)別是什么?不僅僅只是一本畢業(yè)證那么簡單,也并非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門專業(yè)技能。書中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大學跟技校也就沒什么不同了。若大學生只是掌握書上空洞的內容,那大學生的技能可能不如于一名經驗豐富的技師。所以,大學生真正要學的是教材上那些知識和理論應用于社會實踐的能力,需要的是系統(tǒng)分析的能力。教材上的東西當然要學,但這只是前提和基礎,最關鍵的是還要進行自主性學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得到系統(tǒng)的思維訓練。

大學生有理由讓自己讓自己更有深度,也有理由承擔更多的歷史使命。要做一個思想深刻的人,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書;第二,將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現(xiàn)實的土壤。在“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的同時,還應該與社會現(xiàn)實為友。書是良師益友,讀大學,必先讀大師。大師是經師與人師的統(tǒng)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為師表”,不但有淵博的知識,有原創(chuàng)性、奠基性、開拓性、前沿性的學術知識,還能做到文以載經,是知識和品格完美結合的代表,是知行統(tǒng)一的典范。以書會師,延伸自己。而若沒有對現(xiàn)實的關注,如果自己的視野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范圍之內,那他只會被這個社會孤立在非常狹小的空間里。我們要善于見微知著,只要你善于思考身邊的看上去似乎毫無意義的小事,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

在三岔路口,為了避免猶豫不決,盡量少走彎路,一開始就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并且矢志不渝地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因此,人生規(guī)劃是每一個大學生至關你重要的事情。我們在仔細權衡自己的動機并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之后,再審慎地做出選擇。

書中還提及專業(yè)問題,作者認為專業(yè)無冷熱,學校無高低。勸誡我們:你只是你自己!沒有哪個用人單位會認為你代表了你的學?;蛘吣愕膶I(yè)。如果你行,別人只會肯定你一個人,不會說你們學校的都很行;如果你不行,別人只會對你一個人搖頭,不會一棍子將你們專業(yè)的人全部打死。所以,請不要以為自己學校有名或者專業(yè)熱門就自以為是,也不要因為自己學校不好或者專業(yè)冷門就灰心意冷。古人云,天道酬勤。天道未必酬一切勤,但是天道絕對只酬勤。換句話說,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只有努力才可能有結果。哪怕你的專業(yè)熱得發(fā)紅發(fā)紫紫得發(fā)黑,你只有經過不懈的努力以后才能取得成功。

讀大學,不是在大學里讀書的意思。在大學,可以利用更多的資源來充實自己,讀的是有深度的書、社會、大師,學的是知識基礎上的、超越技能的系統(tǒng)分析能力。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二

這篇《大學古本序》又是王陽明先生心理學的一篇重要著作。此篇雖簡短不易懂,卻講出了心理論的重要思想。王陽明致良知理論的提出,標志著心學理論體系的成熟。良知是人生來具有的對真理的認識,一切事物及其規(guī)律都在良知中有,人們只要對自身內心中的良知認真尋求,就能達到對一切真理的認識。

《大學古本序》"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宗旨在于顯示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這種修養(yǎng)缺德的成就恩澤親人朋友公司等,從而使人人都倒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再通過禮樂教化,以啟迪人民的自覺,去除物欲,不斷更新自己的德行,自然便會立定人生志向,以此為奮斗的理想方向。確定心中志向,便不會輕易為外物干擾,就會矢志不渝的去追求,去努力達到目標。

我們都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者一樣,都是君子之道。這種君子之道,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做起。

本文對于自身完美的追求也許很少實現(xiàn),但是他們這種不斷追求高尚品質的精神卻是值得完美每一個人去學習,去努力實現(xiàn)的一個遠大目標。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三

經典就像一道光,照亮現(xiàn)實,也照亮人生前行的方向。

手捧《大學》,感慨于經典的魅力,感動于傅老廣博的注解。無論正文,還是注解,都深深地吸引著我。邊讀,邊不禁用筆將孔、孟、朱、王閃著光的句子勾畫出來。讀著這些經典,接受著儒學思想的洗禮。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p>

一直喜歡王陽明的故事,酈波教授的《五百年來王陽明》更是聽了又聽。其中王陽明曾經踐行“格物致知”的故事更深深地印在了腦海。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樣樣直達做人根本。讓人不禁反思自身,自身言行、自身職業(yè)、自身志向。

疫情期間,看太多了人情冷暖,時時熱血沸騰,為自己的國家、為那些舍生忘死的醫(yī)護人員、為那樣永遠走在前面的子弟兵,還有那些普通的志愿者、出租司機、建筑工人……今天,卻被一個留學生氣得失去理智。

那是一個名叫許可馨的公派留學生,在祖國新冠病毒橫行期間,沒有像其他留學生一樣盡一己之力幫國家獻計獻策,卻在公眾平臺上,對自己國家出言不遜。不僅如此,她還詆毀生活在疫情中心地區(qū)人民、公開支持一些反對勢力,活脫脫一個“白眼狼”。

當今,一個詞語流行——“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這個詞語,用來描述當代大學生們。其實,社會中,這樣的人還少嗎?不得不說,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作為一名教師,再讀《大學》,感受儒學思想的浸染的同時,也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學生,德育為先,先學做人,再做學問。而今,很多老師為了評職評榮譽,一味地追求學習成績;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學校聲譽,也一味地追求成績。很多人抨擊考試制度,但又無力改變。

作為老師,重讀儒家經典,可以時時提醒自己誠意、正心,修養(yǎng)言行、提高思想境界;還可以將儒家思想,用于教學中,教育學生從小具有家國情懷,不能只是自私自利。其實,家國情懷和個人利益并不沖突,但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而置國家利益于不顧,更不能在關鍵時期,對自己的國家有任何不利的言行。

修身、齊家,作為個人,我們要修煉自己。作為老師,我們要引導學生。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四

今天,我讀了覃彪喜的《讀大學,究竟讀什么》這本書,讀完之后,沉默良久、回味良久、反思良久。

讀大學,究竟讀什么?這個問題是否值得所有大學生思索。當我們在大型超市里隨心所欲地購物時,當我們在飯店里觥籌交錯時,當我們成群結隊地奔向網吧時,我們是否問過自己的良心:這樣做,對自己、對親友意味著什么。

世界上有多少事等著我們去做,我們?yōu)槭裁雌x擇了墮落,明明在午夜夢回時空虛得無以復加,卻還是在清晨醒來的時候帶上面具開始新一天那自欺欺人的生活······我們能夠依賴父母的時日不多了、能夠如此單純平靜地生活的時日不多了、能夠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學習的時日不多了······當我們收拾行裝準備踏入社會的時候,我們的羽翼是否已經豐滿,我們是否能夠在無垠的天地間自由的翱翔。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孩子如同商品,從幼兒園開始生產,走過小學、初中、高中到了大學,這商品早就已經壞掉了。你以為中國男足換個教練就能夠將乾坤扭轉嗎?不可能了,同學們······”下面哄堂大笑——我笑不出來,我想哭,我覺得,我也壞掉了。

商品壞了還可以做一件,而人,是不是也可以回到娘胎里再活一次?

我不是悲觀的人,但我樂觀不起來······。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五

這本書是由朋友介紹的,那時的他剛剛大學畢業(yè),找不到任何的工作,一樣的消沉,然而在這本書的幫助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如今是一名婚禮策劃人。而我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是在高二年,那是的我是疾病纏身,那時的我,準備放棄學業(yè),那時的我,準備放棄自己的生命……在很多人看來,在接受治療的我是很樂觀的,沒有任何的負擔。

當我看到這個書名,以為它是一本介紹推銷技巧的書,但事實上,它原來是振奮人心,激勵斗志的一本書,書的作者叫奧格·曼狄諾,是當今世界撰寫自我?guī)椭矫鏁淖盍餍凶钣徐`感的作家,引申出哲理箴言并融入到故事中,以十張羊皮卷的形式引導讀者閱讀。書中作者論述了羊皮卷所記載的十個原則:習慣、愛、堅持、自尊、時間、情緒、幽默、進行、行動和祈禱。

本書講述的是孤兒海菲從一無所有走向富甲天下的曲折經歷,意在說明市場環(huán)境下,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他人,如何約束自己,定位目標,樹立信心,克服困難,不斷提高自己,直到最后成功。

在羊皮卷一中,就告訴我們要開始新的生活,卷二開始要反復的閱讀。因為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區(qū)別是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大門,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讀懂了它:你會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習慣,你會自覺地向有品位的人轉變!習慣會影響我們一生,一旦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在你以后的生活中你很可能是會處處碰壁的。人類所有優(yōu)點都要變成習慣才有價值,即使“愛”這樣一個永恒的主題,你也必須通過不斷的修煉,變成你的習慣,才真正會化為你的行動。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21天的時間,這21天是個平均數(shù),但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將終生受用。

在這本書里,我最欣賞的就是:我要把今天當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忘記昨天,也不癡想明天,今日事今日畢,其實讀懂它,你會更加珍惜今天,把握今天,奮斗在今天;你會變得更加寬容,你會變得更加富有愛心!我們需要愛,愛與被愛,關鍵是我們付出愛,才能得到他人的愛、被愛。沒有愛這個世界就是地獄,那么我們的理想、希望都不能生存。

而且我們也要學會控制情緒,情緒可以傳染,就如這本書里說的那樣:我要學會控制情緒,用自己的心靈彌補氣候的不足,我要體察別人的情緒波動,學會寬容。我清晰的記得一開始我學到的一句話就是:學會微笑,其實笑容是最能感化一個人,但你生氣的時候,請你保持微笑,就什么氣都沒有了。

與同學、朋友在一起,難免會磕磕碰碰,當有問題的話,其實可以試著等到二十四小時之后,如果還生氣,那么你就生氣吧!這種方法,我試過,有時候就不一定會忍住,但我相信,會有那么一天。

太陽并非時刻普照著大地。葡萄也有青澀的時候。危機并沒有完全過去。和平盛世還沒有到來。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六

我這個人不喜歡看書,特別是那種很厚的書,看幾頁就不想看了??墒?,現(xiàn)在在大學就靠自己給自己充電,所以,只能強逼著自己看。最近老師要求我們看一些古代蒙學的教材,我看了《大學》,我覺得看過之后我整個人都變得有知識的氣質了。真是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些書不僅對古代的學者影響深遠,而且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也有很高的價值。

《大學》、《中庸》本是《禮記》中的二篇,今單獨抽出印行,說明它們有獨特的價值。《大學》中提出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題就深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稱贊;“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強調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的論述,反映了作者先進的經濟思想,這些都值得我們很好地體會。所以命名為《大學》者,正如鄭玄所說,“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下面就介紹我讀《大學》的感想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戰(zhàn)國時期,寫定于秦統(tǒng)一全國以后不久。它是我國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指有關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廣博的學問。《大學》依據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闡明了新生的地主階級“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文中提出三條基本原則(三綱)和八個方法步驟(八目)?!叭V”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洞髮W》認為,人生來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經過“大學之道”的教育,重新發(fā)揚明德,各心民心,達到道德完美盡善的境界。具體說來,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關鍵。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書中我最認同的一句話是“經-文”章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贝笠馐牵和ㄟ^探索了解道理,豐富知識,處事的意念誠實,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就客觀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肅好,就能治理好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該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書中我們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衰,祭則致其嚴”。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時,應當尊敬他們,使父母高興,父母生病時,應當表現(xiàn)出焦慮,他們死后,應當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時要嚴肅,這樣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兩句話,那么人人都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態(tài)度,那家族就會興旺起來,國家就會強大起來,那國家之間將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古典詩文《大學》第一章里的句子。意思是《大學》的原理,在于使人們的美德得以顯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舊更新,在于使人們達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統(tǒng)治國家或者從政,說親民可能扯得過遠,古代的大學指君子之學,為人君,至于人,恐怕現(xiàn)在人或者學生早已忘了何為仁,當然我也承認,我從沒有認真考慮過仁是什么含義;我讀了《大學》這本書之后,并沒有從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學會了一種處世心態(tài)。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們的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應用于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已及人的過程。親民,說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性德?!耙阉挥鹗┯谌恕?,“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于至善”了。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xiàn)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強調說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關鍵在于須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八^齊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講的要治好家族,關鍵就在于必先修養(yǎng)自身之品德?!八^治國,必先齊其家者”,意思是所說的要治理好國家,關鍵須先治理好家族?!八^平天下,在治其國者”,意思是所說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國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修身”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yè)。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說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所以,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大學短短的兩千來字,就深刻闡明了人生和社會的大學問,以及做學問的最高境界。學問不在于某一具體的技術,不拘泥于世俗的瑣事。學問在于明辨世間的大是大非,在于促進社會進步,為天下人樹立榜樣?!熬觿佣罏樘煜碌溃卸罏樘煜路?,言而世為天下則”。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七

讀了《背起病母上大學》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捧著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被母子間那份深深的情誼所吸引,所感動。

母親在六年前患上尿毒癥,為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父親不堪忍受,離家出走。幸福美滿的家庭頃刻間剩下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當年九月,兒子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大學。十九歲的兒子背起母親一起上大學,并向母親說:“等我畢業(yè)了,我把我的腎割給您,您含辛茹苦地把我養(yǎng)大,我自然要力所能及地回報?!?/p>

讀到這里,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佩服劉霆,佩服他對病母的深情??忌洗髮W后,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他毅然選擇了將母親背向學校里,帶著母親上大學,并且對母親和大家承諾:畢業(yè)以后將腎割給含辛茹苦地供養(yǎng)他的母親。

我佩服,佩服他堅定的信念。生活上的困難威脅著母子。如此貧窮的家庭怎能供一個大學生。如果是其他人,早已放棄了學業(yè)。可是卻沒有,沒有因為困難而放棄學業(yè)和理想。

想想,比比我自己,我慚愧得很。我雖然沒有那樣悲慘的命運和生活環(huán)境,但卻從來不知道珍惜,只知道在父母的翅膀下生活。今天我明白了,這是一種依賴行為,是沒有堅強意志的表現(xiàn)。

讀了《背起病母上大學》,我被母子之間的親情所折服。我要以為榜樣,頑強地學習,照顧好父母,不讓父母受到任何的傷害。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八

上學的時候讀《中庸》,根本讀不懂;聽老師講,反而更加糊涂。

現(xiàn)在在《師資建設》工作了,漸漸的領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中,不偏不倚,庸,平常。

既不過分也無不足。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

“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認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中庸》里面最為重要的一句話,實際上把所有儒學都講完了。

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覺,那么隨后思緒所及無不是自然合乎規(guī)矩道德。

道理說起來不難,理解也不難,只是做起來難。

我們大多習慣于跟自己的思維打交道,思維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態(tài),不是很容易抓住。

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樂,而是指對喜怒哀樂的持中狀態(tài),就是說對喜怒哀樂等情欲要有一個適中的度的控制,過度的喜不叫喜,過度的樂也不叫樂。

朱熹注釋說:“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fā),則性也。

無所偏倚,故謂之中。

平時能持中,一旦表現(xiàn)出來,就能中節(jié),這就叫和。

因為效果的“和”決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頤解釋中庸一詞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易說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別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則的不可更易。

今天也沒有人罵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沒有中一百萬給你,所以你也沒有喜;今天沒有傷心的事,所以沒有悲哀;今天也沒有愛國獎券中了那么高興,平平淡淡,此心不動。

一點都沒有喜怒哀樂,喜怒哀樂沒有發(fā)動的時候,這種情況這種境界叫“中。

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是為學必有的過程。

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所以。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十九

前不久,我剛剛看完了《怪物公司》的前傳——《怪獸大學》。

這部電影還是講的大眼仔和毛怪的故事,只不過是他們在大學時候的往事:

當大眼仔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就夢想能到怪物公司去工作,當一個能嚇人的厲害的怪獸,于是,他立下志向,長大后一定要到怪獸大學去學習。

大眼仔長大以后,真的進了怪獸大學。那時的毛怪還是個高傲自大的小混混,并不把大眼仔看在眼里。但當期末測試的時候,他們倆闖了大禍,校長把他們倆趕出了驚嚇學院。但大眼仔并不氣餒,他報名參加了驚嚇比賽,毛怪和另外四名隊員加入了大眼仔的團隊,名叫——萬事ok!

大眼仔把一群長得可愛又不會嚇人的怪獸們利用他們的特長,把他們變成了超級厲害的怪獸,他們在最后的比賽贏了,但其實是毛怪作了弊,大眼仔知道后很生氣,因為毛怪認為大眼仔不夠嚇人。大眼仔想看看自己到底嚇不嚇人,于是,他偷偷的進了一扇門,卻因為不夠嚇人而惹出了大禍,毛怪去救他,但最后他們是因為大眼仔想出的辦法才逃了出去的??墒且驗樗麄冴J了許多大禍,被校長開除了。但他們真的進了怪物公司工作,當了最厲害的怪獸。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不要因為我們不好就要,而是要勇往直前,向著自己的夢想奮斗!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二十

通過閱讀董旭花的《小區(qū)域大學問》,更了解區(qū)域活動開展的重要性,更有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我認識到一下幾點:

1、讓幼兒在活動中發(fā)揮自主性。幼兒選擇區(qū)角進行游戲。在教育過程中首先要尊重幼兒的興趣,幼兒是教育的主體,在教育過程中要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給予幼兒自主學習、游戲的空間。引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主動探索,學會交往。首先要提供豐富的材料為幼兒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的空間。其次,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主動交往合作。幼兒面對的多是長輩和老師,他們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孩子和孩子之間的隨機滲透和熏陶卻遠大于長者的諄諄教導。區(qū)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廣闊的自由的交往空間,幼兒可以自愿參加,自主選擇,自由活動,幼兒之間有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樂趣,容易交流、溝通,他們之間也需要交往合作。

2、教師的觀察要以點蓋面,也不要像蜻蜓點水一樣,也不要多次只觀察一個區(qū)域,不同區(qū)域里都有不一樣的表現(xiàn)。所以可以每次都重點觀察一個區(qū)域,漸漸擴大,關注幼兒在不同區(qū)域里學習品質的特點和發(fā)展,因人而異。

3、教師的引導要隱性,不要干涉幼兒太多的想象力。蒙臺梭利曾對觀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過精辟論述,她指出惟有通過觀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幼兒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以決定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配合幼兒的成長需要。因此,區(qū)角活動中,教師應成為站在幼兒背后的慈愛、沉靜的觀察者,真正從觀察中獲取準確的信息,教師與幼兒同玩同樂,融入游戲中,在指導時應捕捉良好時機,促進幼兒互動,積極推動幼兒間的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在區(qū)域游戲中,教師要至始至終關注幼兒的活動,當幼兒出現(xiàn)困難時,不要急于介入,而應給予一定的等待時間,讓幼兒通過充分的操作、探索,盡可能自己解決問題。

4、區(qū)域材料的投放要美觀性、操作性,實用性比較強,材料還要多樣性、豐富性,要讓孩子多動手。區(qū)域活動中,幼兒游戲的興趣和質量主要是通過游戲材料來的。因此,投放的材料應有多用性、安全性和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

5、教師要尊重幼兒,能作科學評價。

教師要根據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進行不同的評價。對于能力強的幼兒評價是為了下次更高層次的活動。因此,需要教師多其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你這么聰明,下次肯定還能做出更好的,不一樣的,教師等著你的新作品”等等,使其永遠不滿足于現(xiàn)狀,追求更好的。能力弱的幼兒,評價是為了其心與積極性的建立與提高:“喲,你今天真能干,這個問題都解決了,真棒!”“今天你的想法真不錯,等會兒小朋友肯定都會向你學習的,”使他們的行為受到贊許和強化,使他們的水平不斷提高,收到更高的教育效果。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二十一

在尼采的哲學中,權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質,一切事物無不是權力意志的表現(xiàn)。人的一切行為、活動都是權力意志的表現(xiàn)。尼采說:“我們的物理學家用以創(chuàng)造了上帝和世界的那個無往不勝的‘力’的概念,仍須加以充實。因為,必須把一種內在的意義賦予這個概念,我稱之為‘權力意志’,即貪得無厭地要求顯示權力,或者,作為創(chuàng)造性的本能來運用、使用權力等等?!蹦岵烧J為只有趨于強勢、支配力量的意志才能作為存在物、生命的本質和發(fā)展的原動力。

而尼采對此給出了一個精確、生動的驚世之作,“這個世界是:一個力的怪物,無始無終,一個堅實固定的力,它不變大、也不變小,它不消耗自身,只是改變面目……你們想給這個世界起個名字嗎!――這是權力意志的世界――此外一切皆無!你們自身也是權力意志――此外一切皆無!”

確實,權力意志博弈的世界,此外一切皆無!這是最具氣勢的闡述!相信再弱的人,只要有我們所說的生活的信心,那就將被不斷激勵著去做強、做大!因為,是世界真理的所在!

萬事萬物在權力意志的支配下生生滅滅,變化發(fā)展。尼采發(fā)現(xiàn)了其間的“規(guī)律”,這就是“永恒輪回”。他說世界是一個“循環(huán)的力”,這個力創(chuàng)造出一些事物,然后將它們消滅,接著又分毫不差地按照原來的樣子再把它們創(chuàng)造出來,再把它們消滅……如此循環(huán)往復。這樣,世界就永遠是同一些事物的反復重演。尼采告訴我們:“人生便是你目前所過、或往昔所過的生活,將來仍將不斷重演,絕無任何新鮮之處。然而,每一樣痛苦、歡樂、念頭、嘆息,以及生活中許多大大小小無法言傳的事情皆會再度重現(xiàn),而所有的結局也都一樣――同樣的月夜、枯樹和蜘蛛,同樣的這個時刻以及我?!碧?、大地、鷹、蛇、人類,總之一切一切,都將在世界上無數(shù)次地反復重演。尼采認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世界的時間上是無限的,而世界上的事物――作為權力意志的表現(xiàn)形式卻是有限的。這種認為一切事物絕對而永遠循環(huán)的理論,就是所謂“永恒輪回”說。

權力意志是一種價值關系,權力意志不是一種孤立的存在?!八偸潜憩F(xiàn)為一種活動的、輕蔑的、多元的要素。正是由于權力意志,一個力才下命令,也正是由于權力意志,一個力才服從?!蹦岵芍鲝堃环N積極奮發(fā)的人生,強調人不應該成為現(xiàn)實的奴隸,不應該滿足于“已經如此”的狀態(tài),因此,權力意志是一種生命的創(chuàng)造力量,人們應該不斷地去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不斷的超越和擴張自己,不斷地實現(xiàn)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和肯定。

從某種層面上說,權利的這種價值關系也體現(xiàn)為一種社會關系,散布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尼采筆下的權利與意志,理解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對中西方文化都有深厚的影響。他對權利意志的詮釋有著獨特的眼光和視角,他不單只是從權利的產生和權利的運用進行分析,更多的是從權利產生的根源進行分析。權利產生于社會,產生于階級,只要有社會的存在就一定有階級的存在,只要有階級的存在也一定會有權利的運用。

大學讀的書讀后感篇二十二

以往,不止一次地置身于《受戒4中的桃花源,在那里我仿佛來到了一個原始的烏托邦,一個寧靜美妙的世外桃源,并不顧一切地愛上了它!

那是一片夢想的樂土,確切的說,這是一個原始的烏托邦,在庵趙莊人們的心中,和尚和種地,織席,箍桶,畫畫等行當沒什么不一樣,他們都是自由平等的職業(yè)人,與世道的艱辛,人生的苦澀都無關。如小英子一家,趙大伯是田場上樣樣精通的好把式,不僅僅脾氣好,身體也結實的像一顆榆樹;趙大媽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僅僅家鄉(xiāng)菜做得可口,并且剪的花樣貌也是眾家嫁閨女的稀罕物;兩個寶貝女兒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靜,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潑,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鵲,從這家人的日子,就可看出庵趙莊蕓蕓眾生的一斑。

至于荸薺庵里的僧侶生活就更令人向往了,完全沒有一般佛門寺廟里清規(guī)的羈絆。那里的和尚只要會一點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焰口,拜梁黃懺之類,從此就能夠吃現(xiàn)成飯,能夠賺錢,能夠還俗,能夠娶親,還能夠買田置地,過優(yōu)哉游哉的神仙日子。庵里的教師傅終日枯坐念佛,不問世事,在那“一花一世界”里沉醉。

大師-父仁山是“當家的”,管著經賬,租賬,債賬三本帳簿,平日在庵里從不穿袈裟,經常是披件短僧衣,袒露著他那黃色的圓肚皮,光腳踢踏著拖鞋;其他兩位師傅也是各有千秋,二師-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還把他老婆接來避暑納涼;三師-父更是人不僅僅漂亮,有一手“飛鐃”的絕活,甚至每場法事之后,村里就會有大姑娘或小媳婦驀然失蹤。最讓人詫異的是他們吃肉從不瞞人,甚至過年的時候就在大殿上殺豬,那里的和尚過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祥樂時光,這哪里是一個“佛門凈土”,分明就是一個現(xiàn)代版的“桃花源”。

就在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夢境中,我們的小主人公小明子和小英子相遇了:小明子他面如朗月,聲如鐘磬,聰穎好學,在隨舅舅出家做了和尚渡船時,遇上了小英子,漸漸的,他們就成了好朋友,明子經常上小英子家,就這樣,他們間朦朧的初戀就悄然萌生了,他們一齊做針織,一個畫花,一個刺繡;他們一齊栽秧,放牛,割稻子,看打場,異常是他們挖荸薺后回家的一段白描,“她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腳櫻明??粗哪_印,傻了。

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過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里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倍嗝赖拿枋霭?,把少男少女初戀時的心態(tài)描摹得曲盡其妙,婉而成章。最是最終他們一道進城,一個去善因寺受戒,一個給家里買東西,他們同坐一條小船,一道歸去來,最終最終逼出了小明子的心里話:期望小英子做他老婆。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如此沉靜,如此完美,人就會不自覺地與環(huán)境渾然一體,產生無限遐想,《受戒》,世外桃源般的夢境,讓我無限向往!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26695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