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R總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13:41:07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匯總17篇)
時間:2023-12-03 13:41:07     小編:雨中梧

教案應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為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想了解如何編寫一份高質量的教案嗎?請看以下小編為您準備的范文。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一

1、引導幼兒了解"手足口病"的發(fā)病現(xiàn)象。

2、提高幼兒預防傳染病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3、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ppt課件。

一、談話導入:

(一)你們聽說過"手足口病"嗎?那是一種什么樣的???(幼兒說說。)。

(二)師出示課件ppt。

1、你們看,得了這個病,我們身上會長什么東西?

2、會長在我們身體的那些位置?(幼兒說說。)。

(三)教師小結:手足口病會在我們的手、足-腳、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處長小紅泡泡,小泡泡會疼,有時我們還會出現(xiàn)發(fā)燒、感冒等癥狀。

(一)請幼兒說說"手足口病"的預防辦法。

(二)教師總結:洗凈手(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

1、洗手的步驟:

(1)濕、搓、沖、捧、擦。

(2)搓手步驟: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縫,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

2、提醒幼兒每天要喝5杯水。

3、不在外面買不干凈不熟的食物吃。

4、不能多吃冰糕三、請幼兒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回家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聽,讓他們也學習怎樣預防"手足口病"。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看動畫視頻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二

活動目標:

1、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3、心理上知道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預防手足口的專題視頻、醫(yī)護人員外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聽說過這種病嗎?說說你知道的病癥。

3、回顧(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視頻里看到、聽到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記錄下來,大家討論,推選美術技能強的一名同伴做記錄)——因為看過聽過可能會忘記,但是自己記錄一遍會有很深的印象。

4、請各小組做記錄的幼兒帶上記錄好的大紙卡貼在黑板上,并指著記錄的內(nèi)容一一陳述,師幼傾聽。

5、小結:看記錄卡。

總結。

幼兒熟悉的幾種方法,教師適當補充。

三、

結束部分。

老師準備了紅色和綠色的小卡放在圖書區(qū),小朋友們每天來幼兒園后根據(jù)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哪一張卡在晨檢談話中告訴大家:紅色的卡表示身體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綠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沒有發(fā)熱或者不是轉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兒園,帶上醫(yī)生開的藥,保育老師會照顧你喝藥。健康的身體需要學會自己關心。

活動反思: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看動畫視頻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手足口病"的發(fā)病現(xiàn)象。

2、提高幼兒預防傳染病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3、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ppt課件活動過程:

2、會長在我們身體的那些位置?(幼兒說說。)(三)教師小結:手足口病會在我們的手、足-腳、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處長小紅泡泡,小泡泡會疼,有時我們還會出現(xiàn)發(fā)燒、感冒等癥狀。

(一)請幼兒說說"手足口病"的預防辦法。

(二)教師總結:洗凈手(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1、洗手的步驟:

(1)濕、搓、沖、捧、擦(2)搓手步驟: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縫,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2、提醒幼兒每天要喝5杯水3、不在外面買不干凈不熟的食物吃,4、不能多吃冰糕三、請幼兒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回家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聽,讓他們也學習怎樣預防"手足口病"。

活動反思: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磩赢嬕曨l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四

1、了解關于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個人及飲食衛(wèi)生,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措施。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每天老師都會給你們量體溫、檢查小手和嘴巴,誰知道這是為什么?(請幼兒講述)。

1、看來小朋友們對手足口病都已經(jīng)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癥狀呢?(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癥狀:潛伏期2-5天,往往先出現(xiàn)發(fā)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xiàn)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xiàn)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并發(fā)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y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

3、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傳播的呢?(幼兒討論)。

小結: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fā)于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觸;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純好^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全年均可有發(fā)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

小結:預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飯后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jīng)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后,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yǎng),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經(jīng)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四、開展比賽活動。

比比誰的小手最干凈。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現(xiàn)在,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洗的小手最干凈。以小組為單位洗手,選出洗手最認真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一起說手足口病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來勤換衣;你拍二,我拍二,開窗通風好習慣;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關;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曬曬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鹽水天天來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趕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陽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習慣要保持。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手足口病有了大體的了解,知道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澡、洗頭,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的和腐爛變質的食物;少吃冷飲,瓜果要洗干凈再吃等等。同時也學會了正確地洗手方法。知道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又知道應該怎樣預防和治療,所以,消除了孩子們心中的恐慌感,對于手足口病不再害怕。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五

活動目標:

1、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3、心理上知道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預防手足口的專題視頻、醫(yī)護人員外套。

活動過程:

1、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聽說過這種病嗎?說說你知道的病癥。

2、看視頻:預防手足口。

3、回顧(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視頻里看到、聽到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記錄下來,大家討論,推選美術技能強的一名同伴做記錄)——因為看過聽過可能會忘記,但是自己記錄一遍會有很深的印象。

4、請各小組做記錄的幼兒帶上記錄好的大紙卡貼在黑板上,并指著記錄的內(nèi)容一一陳述,師幼傾聽。

5、小結:看記錄卡總結幼兒熟悉的幾種方法,教師適當補充。

老師準備了紅色和綠色的小卡放在圖書區(qū),小朋友們每天來幼兒園后根據(jù)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哪一張卡在晨檢談話中告訴大家:紅色的卡表示身體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綠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沒有發(fā)熱或者不是轉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兒園,帶上醫(yī)生開的藥,保育老師會照顧你喝藥。健康的身體需要學會自己關心。

活動反思: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看動畫視頻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六

1、了解關于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個人及飲食衛(wèi)生,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3、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措施。

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每天老師都會給你們量體溫、檢查小手和嘴巴,誰知道這是為什么?(請幼兒講述)。

1、看來小朋友們對手足口病都已經(jīng)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癥狀呢?(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癥狀:潛伏期2—5天,往往先出現(xiàn)發(fā)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xiàn)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xiàn)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并發(fā)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y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

3、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傳播的呢?(幼兒討論)。

小結: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fā)于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

一是人群密切接觸;

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

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患兒摸過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全年均可有發(fā)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

小結:預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飯后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jīng)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后,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yǎng),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經(jīng)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四、開展比賽活動。

(1)比比誰的小手最干凈。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現(xiàn)在,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洗的小手最干凈。以小組為單位洗手,選出洗手最認真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一起說手足口病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來勤換衣;你拍二,我拍二,開窗通風好習慣;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關;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曬曬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鹽水天天來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趕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陽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習慣要保持。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七

1、了解關于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個人及飲食衛(wèi)生,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3、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重難點: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措施。

活動準備:手足口病例圖。

活動過程小朋友們,每天老師都會給你們量體溫、檢查小手和嘴巴,誰知道這是為什么?(請幼兒講述)二、介紹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識1、看來小朋友們對手足口病都已經(jīng)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癥狀呢?(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癥狀:潛伏期2-5天,往往先出現(xiàn)發(fā)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xiàn)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xiàn)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并發(fā)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y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3、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傳播的呢?(幼兒討論)小結: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fā)于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觸;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純好^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全年均可有發(fā)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幼兒討論)小結:預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飯后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jīng)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后,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yǎng),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經(jīng)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1)比比誰的小手最干凈。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現(xiàn)在,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洗的小手最干凈。以小組為單位洗手,選出洗手最認真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一起說手足口病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來勤換衣;你拍二,我拍二,開窗通風好習慣;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關;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曬曬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鹽水天天來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趕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陽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習慣要保持。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手足口病有了大體的了解,知道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澡、洗頭,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的和腐爛變質的食物;少吃冷飲,瓜果要洗干凈再吃等等。同時也學會了正確地洗手方法。知道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又知道應該怎樣預防和治療,所以,消除了孩子們心中的恐慌感,對于手足口病不再害怕。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八

1、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3、心理上知道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點:

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活動難點:

一、談話導入。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聽說過這種病嗎?說說你知道的病癥。

3、回顧(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視頻里看到、聽到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記錄下來,大家討論,推選美術技能強的一名同伴做記錄)——因為看過聽過可能會忘記,但是自己記錄一遍會有很深的印象。

4、請各小組做記錄的幼兒帶上記錄好的大紙卡貼在黑板上,并指著記錄的內(nèi)容一一陳述,師幼傾聽。

5、小結:看記錄卡總結幼兒熟悉的幾種方法,教師適當補充。

三、結束部分。

老師準備了紅色和綠色的小卡放在圖書區(qū),小朋友們每天來幼兒園后根據(jù)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哪一張卡在晨檢談話中告訴大家:紅色的卡表示身體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綠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沒有發(fā)熱或者不是轉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兒園,帶上醫(yī)生開的藥,保育老師會照顧你喝藥。健康的身體需要學會自己關心。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磩赢嬕曨l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九

手足口?。╤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fā)病為主。大多數(shù)患者癥狀輕微,以發(fā)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shù)患者可并發(fā)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fā)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發(fā)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癥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fā)或流行。為指導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導醫(y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腸道病毒病的疫情報告和監(jiān)測;

(二)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diào)查和實驗室檢測;

(三)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yī)療機構開展公眾預防和疫情應急處置。

二、病原學。

三、流行病學。

(一)流行概況。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1957年新西蘭首次報道該病。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發(fā)現(xiàn)的`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coxa16型,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此后ev71感染與coxa16感染交替出現(xiàn),成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

手足口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qū)性。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fā)病較為少見。該病流行期間,可發(fā)生幼兒園和托兒所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fā)病現(xiàn)象。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復雜、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nèi)可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疫情控制難度大。

(二)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腸道病毒主要經(jīng)糞-口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jīng)接觸病人皮膚、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經(jīng)水或食物傳播尚不明確。發(fā)病前數(shù)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fā)病后一周內(nèi)傳染性最強。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十

2、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了解關于手口足病的傳播和防治的知識。

一、師生交流。

共同交流學生自己知道的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

二、師講解:

1、手足口病的'癥狀。

發(fā)病初期會出現(xiàn)類似感冒的癥狀,發(fā)燒情況可能持續(xù)4至5日。手掌、腳掌,有時臀部,亦會出現(xiàn)無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內(nèi)會有疼痛的潰瘍,導致吞咽困難,因而食欲減退。這些水皰及皮疹通常會在7至10日內(nèi)消退。并發(fā)癥并不常見。在罕見的情況下,此病才會引發(fā)病毒性腦膜炎。

2、預防措施。

保持空氣流通。

飯前、便后,以及處理尿片或其他被糞便沾污的物品后應洗凈雙手。保持雙手清潔,并用正確方法洗手。

雙手被呼吸系統(tǒng)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口鼻,并妥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常徹底清洗。

病童應留在家中,直至熱度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皰結痂后才回校上課。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三、防治方法。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發(fā)燒、紅疹及潰瘍會在1周內(nèi)自動消退,患者通??赏耆祻汀,F(xiàn)時并無有效治療此病的方法,但可采用癥狀療法,使患者的熱度、以及潰瘍引致的痛楚得以紓緩。

四、學習洗手的方法。

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包含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濕。

搓:雙手擦上肥皂,搓洗雙手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要洗20秒。沖: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凈。

捧:因為洗手前開水龍頭時,手實際上已污染了水龍頭,故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凈,或用擦手紙包著水龍頭關閉水龍頭。

擦:以擦手紙將雙手擦乾。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十一

一、目的。

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園的傳播,杜絕傳染源入園,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兒童,特制定此預案,規(guī)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兒健康,確保幼兒園各項工作正常開展。

二、工作原則。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消毒管理辦法》、《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guī)范(試行)》等法律、法規(guī)以及市衛(wèi)生局、市教育局的有關規(guī)定,以幼兒園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為主體成立傳染病應急工作小組,務實、高效、科學、有序地預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傳播。

三、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一)傳染病應急工作小組。

組長:崔利玲。

副組長:麥寧繆曉方何凱黎。

組員:王淑娟姜燕賈成桂魯冰耿翠萍夏德義各班班組長各班保育員。

(二)職責分工。

崔利玲:全園預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領導,指揮協(xié)調(diào)。

麥寧:本園預防控制工作直接責任人,負責建立全園傳染病防控制度,檢查本園制度落實。

繆曉方:分園預防控制工作直接責任人,檢查分園制度落實。

何凱黎:親子園預防控制工作直接責任人,檢查親子園制度落實。

王淑娟:本園防控工作執(zhí)行人,負責本園衛(wèi)生保健檢查、觀察防治和信息報送以及全園宣教工作。

姜燕:本園預防控制工作執(zhí)行人,負責本園衛(wèi)生保健檢查、觀察防治和幼兒缺勤分析工作。

魯冰:分園防控工作執(zhí)行人,負責分園衛(wèi)生保健檢查、觀察防治和信息報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賈成桂:親子園防控工作執(zhí)行人,負責親子園衛(wèi)生保健檢查、觀察防治和信息報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耿翠萍:本園食堂防控工作責任人,負責執(zhí)行和檢查本園食堂環(huán)境衛(wèi)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夏德義:分園食堂防控工作責任人,負責執(zhí)行和檢查分園食堂環(huán)境衛(wèi)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班組長:防控工作班級責任人,負責檢查本班傳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實,負責本班幼兒衛(wèi)生常規(guī)的養(yǎng)成,負責向幼兒園保健室及時上報本班幼兒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確診病例情況。

保育員:防控工作班級執(zhí)行人,負責本班體弱兒以及服藥患病幼兒的'觀察、護理和記錄,及時檢查、盡早發(fā)現(xiàn)可疑病例,負責本班環(huán)境衛(wèi)生、開窗通風和消毒工作。

保健室措施。

1、加強晨檢通過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方式,細致地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與身體狀況,重點檢查幼兒有無發(fā)燒和皮疹。如發(fā)現(xiàn)有可疑癥狀的孩子,應立即通知家長帶病兒到南京市兒童醫(yī)院確診;一旦確診為手足口病,保健老師應及時上報鼓樓區(qū)疾控中心。

2、加大宣傳利用板報櫥窗、幼兒園網(wǎng)站向家長進行有關宣教,培訓班級保教人員加強消毒、檢疫和觀察,提高家長和班級保教人員的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

3、指導消毒隔離指導班級保教人員加強班級各種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確診病兒在家隔離治療,痊愈后,憑南京市兒童醫(yī)院證明、經(jīng)保健老師檢查,確認無傳染性后方可進班。

4、缺勤記錄每天負責記錄各班因病缺勤幼兒名單,如果15天內(nèi)發(fā)生13例或占全園幼兒18%的手足口病確診病例,應及時上報應急小組組長,將關閉幼兒園2周。

班級措施。

1、開窗通風班級經(jīng)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

2、加強消毒每日消毒班級空氣、毛巾、茶杯、門把手、水龍頭、患兒玩具、被褥、廁所等,適當延長消毒時間(具體消毒方式見消毒記錄表)。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十二

為了宣傳和讓孩子認識和預防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預防疾病的發(fā)生,我們必須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讓孩子保持個人的清潔衛(wèi)生,教育孩子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玩,盡量減少疾病的傳播,具體如下:

一、介紹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識。

1、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癥狀呢?

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xiàn)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xiàn)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并發(fā)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y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

3、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傳播的呢?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fā)于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觸;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純好^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1、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飯后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多喝涼茶等。

4、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jīng)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后,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yǎng),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經(jīng)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十三

3、能夠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

ppt、裝滿水的臉盆、視頻《預防手足口病方法》。

1、認識手足口病。

(1)、出示圖片(一名幼兒躺在醫(yī)院的床上打點滴)、談話:小朋友們看這個小朋友怎么樣了?(生病了),這個小朋友他生病了,小朋友知道他生的什么病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猜測:感冒了、肚子疼等。

(2)、他得什么病了呢,咱們一起看一看他在醫(yī)院里,醫(yī)生給他拍的照片(出示得病的手、足、口的照片),小朋友們看一下,他的手、腳上,嘴里有什么?(小水泡)。

(3)、教師小結:原來這種病叫:手足口病,得這種病往往先出現(xiàn)發(fā)燒癥狀,渾身不舒服,在嘴里、手掌心、腳掌心出現(xiàn)斑丘疹和皰。所以說,小朋友們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如果覺得不舒服,或是發(fā)燒就告訴老師或是媽媽。

2、了解手足口病得病的原因。

(2)、教師小結:原來這位小朋友經(jīng)常的玩完玩具,吃飯前不洗手,就得了手足口病,這種病傳染,所以明明只能在醫(yī)院里打針、吃藥。不能去他的幼兒園上學了。小朋友說這樣好不好???(不好)、如果得了這種病小朋友不要害怕,只要向明明這樣在醫(yī)院堅持治療,很快就會好的。

(1)、提問:我們怎樣做才能不生病呢?

(2)、播放視頻《預防手足口病方法》請幼兒觀看。

(4)、教師總結: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多通風;曬衣被。

4、學一學、勤洗手。

(1)、教師示范,請幼兒跟學;

(2)、請個別幼兒上臺練習洗手。

5、考一考。

(2)、花花玩了玩具,不洗手就吃早餐。

(3)、小明提醒媽媽曬被子。

(4)、小明常常讓媽媽幫忙打開窗戶通風。

(5)、花花從不喝開水,只喝汽水飲料。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十四

活動目標:

3、心理上知道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5、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預防手足口的專題視頻、醫(yī)護人員外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聽說過這種病嗎?說說你知道的病癥。

2、看視頻:預防手足口。

3、回顧(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視頻里看到、聽到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記錄下來,大家討論,推選美術技能強的一名同伴做記錄)――因為看過聽過可能會忘記,但是自己記錄一遍會有很深的印象。

4、請各小組做記錄的幼兒帶上記錄好的大紙卡貼在黑板上,并指著記錄的內(nèi)容一一陳述,師幼傾聽。

5、小結:看記錄卡總結幼兒熟悉的幾種方法,教師適當補充。

三、結束部分。

老師準備了紅色和綠色的小卡放在圖書區(qū),小朋友們每天來幼兒園后根據(jù)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哪一張卡在晨檢談話中告訴大家:紅色的卡表示身體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綠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沒有發(fā)熱或者不是轉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兒園,帶上醫(yī)生開的藥,保育老師會照顧你喝藥。健康的身體需要學會自己關心。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十五

活動目標:

1、了解關于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個人及飲食衛(wèi)生,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活動重難點:

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措施。

活動準備:

手足口病例圖、視頻及相關資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每天老師都會給你們檢查小手和嘴巴,誰知道這是為什么?(請幼兒講述)。

1、看來小朋友們對手足口病都已經(jīng)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癥狀呢?(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癥狀:潛伏期2—5天,往往先出現(xiàn)發(fā)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xiàn)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xiàn)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并發(fā)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y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傳播的呢?(幼兒討論)小結: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fā)于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觸;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純好^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全年均可有發(fā)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幼兒討論)。

小結:

預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飯后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jīng)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后,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yǎng),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經(jīng)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4、開展“我是衛(wèi)生小衛(wèi)士”活動。

(1)比比誰的小手最干凈。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現(xiàn)在,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洗的小手最干凈。以小組為單位洗手,選出洗手最認真的小朋友。

(2)比比誰的衣服最干凈。

由幼兒當裁判,選出衣著最干凈的小朋友。

(3)評選出“衛(wèi)生小衛(wèi)士”進行獎勵。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十六

一、基本情況:

近期我園幼兒患手足口病呈短期內(nèi)突增現(xiàn)象,具體情況如下:

我園共有24個班級,877名幼兒。自3月23日確診第一例后,至4月1日的十天當中,共有18例手足口病患兒,共涉及4個班級,其中中5班9例、小8班5例,小5班3例、大1班1例。以上患病幼兒中,8例是在休息日確診、1例是停課后回老家鹽城、在外地發(fā)病后回錫治療、4例周一確診,均未入園,其他5例為停課期間和在入園晨檢時發(fā)現(xiàn)疑似后,隨即隔離就醫(yī)后確診。

至4月2日,分別已有三個班級(小8班、中5班、小5班),根據(jù)《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的要求,在疾控中心的指導下,報請鎮(zhèn)文衛(wèi)辦,并報教育局教育科備案,分別于3月26號、4月1號、4月2號,采取了第一時間停課隔離觀察的措施,(至4月8號小8班已正常復課。)。

根據(jù)我園對停課班級幼兒情況的跟蹤了解,目前患病幼兒的情況比較平穩(wěn),大部分均已到康復狀態(tài),小8班鹽城籍的幼兒成建宇,在停課期間回鹽城老家后發(fā)病,有發(fā)熱癥狀,3月28號確診,但在老家未治療,后經(jīng)老師跟家長聯(lián)系回無錫治療,3月31日在無錫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初步診斷為腦炎,4月2號班主任老師去探望,孩子情況已經(jīng)穩(wěn)定,不再發(fā)燒了,預計就可出院。

二、情況分析:

我園對近兩周中,以上18例患兒的發(fā)病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和分析:

一、其發(fā)病時間大多出現(xiàn)在每周的周一、周二,即兩個休息日之后,晨檢時,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呈突增趨勢。出現(xiàn)周一集中爆發(fā)的可能性為星期天幼兒在家交往和活動的面比較廣,可能造成感染;又因為在小區(qū)等活動場所運動量大,可能造成因體質下降而發(fā)病。

二、發(fā)病幼兒的居住小區(qū)相對集中,有13人為斗山花苑和華夏青城居民的孩子。另據(jù)疾控中心統(tǒng)計反映,以上小區(qū)未入園的散居幼兒發(fā)病率也很高。

三、據(jù)家長反映,部分疑似和確診的孩子有在街上培訓機構參加課外的興趣班集中學習。以中5班為例,9個患病幼兒中有5個在外面上興趣班,其他4個是坐在他們周圍的。()大1班1個已經(jīng)確診的孩子也是在興趣班學習的。

因此,鑒于以上原因,幼兒園、小區(qū)活動場所、其他培訓機構、以及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等均有存在交叉感染的幾率發(fā)生,但除幼兒園外,其他場所幾乎均無相應的消毒和隔離防護措施。

三、處置措施。

1、從出現(xiàn)第1例手足口病開始,金馬幼兒園立即啟動《無錫市金馬幼兒園手足口病應急預案》。

2、做好隔離工作,嚴格遵照《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版)要求,以上班級中一周內(nèi)確診2例手足口病病例時,即請示錫北鎮(zhèn)教育辦公室批準,實施了停課隔離措施。具體如下:小8班3月25日晨檢發(fā)現(xiàn)疑似病例,隨后通知家長隔離就醫(yī),當日確診,于3月26日停課;中5班本周一確診5例,于4月1日停課;小5班在本周二確診2例,于4月2日起停課。

3、做好各項消毒工作。除每天加強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外,放學后對每班幼兒的桌椅、地面再進行關好門窗后徹底消毒半小時后,用清水擦干。幼兒的毛巾、杯子除了每天上午放在消毒柜消毒外,下午3點以后再統(tǒng)一拿到食堂去進行蒸汽消毒。班級的玩具、圖書每天進行消毒暴曬。為保證紫外線燈的消毒效果,對燈管用酒精棉擦洗。同時加強對公共場所特別是樓梯扶手、大型玩具、大廳軟包的消毒。班級和公共場所確保開窗通風,保持空氣的流通。

4、印發(fā)告家長書,各班召開家長會,利用校信通、電子屏、qq群等各種載體和方式,認真細致地做好家長解釋和宣傳工作,積極指導家長做好手足口病的防范措施,爭取家長的配合來防控手足口病,特別是提醒家長放學后,雙休日不能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如超市、商店、各類培訓班,小區(qū)的'活動場所等地方去玩)不要帶孩子去串門、外出游玩等,提醒家長在家也養(yǎng)成勤洗手習慣和早晚的兩次檢查。

5、加強晨間、午檢,保健老師加強巡視檢查,發(fā)現(xiàn)疑似的幼兒馬上通知家長接回家去醫(yī)院就診。

6、對停課在家的幼兒班主任老師積極與家長聯(lián)系,了解班內(nèi)幼兒在家情況,是否有新增病例等。

7、加強對各班班主任、保育員的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檢查和督促。

8、停止專用室活動,體育器械和大型活動器械的活動,對專用室的活動材料也進行消毒洗曬。消除班級之間的交叉感染途徑。

9、及時向相關部門做好信息的上報工作。

另外,我園也及時聯(lián)系了相關的衛(wèi)生機構,3月27日和31日,區(qū)疾控中心、衛(wèi)監(jiān)所和八士公衛(wèi)所都分別來園了解情況和檢查指導防控工作。查看了中5、小8班保育員的消毒情況和消毒液的配比情況,認為我園能按照傳染病期間的消毒要求進行消毒、全園能認真做好消毒工作,使用平時1片2斤水,傳染病期間2片2斤水比例對公共場所、物品表面消毒及臭氧消毒。能使用家校通,電子屏、告家長書進行宣傳教育。班級的消毒工作和因病缺課記錄工作比較詳實。

四、情況發(fā)展。

在小8、中5、小5等三個班級實施停課后,4月4日中4班和中2班各確診一例;清明假期過后的4月8號,中4班和中7班又各確診一例?,F(xiàn)在疾控中心的建議下,根據(jù)《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的要求,1周內(nèi)累計出現(xiàn)10例及以上或3個班級分別出現(xiàn)2例及以上病例時,經(jīng)風險評估后,報請區(qū)政府和區(qū)教育局同意,我園需緊急停課10天,(4月9號到4月18號),以防止手足口病的擴散和蔓延。

五、下階段工作。

1、接疾控中心給我園下達的停課通知之后,及時上報鎮(zhèn)政府分管領導,向教育局教育科提交停課的報告。

2、召開全園教職工緊急會議,通報情況,布置落實緊急停課的相關事宜。

3、4月8號當晚,將緊急停課的相關通知,由各班主任老師通知到每個家長。

4、4月9號下午,各班開好一個家長會,印發(fā)告家長書,進一步做好家長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和配合。

5、班主任老師每天跟家長取得聯(lián)系,跟蹤了解幼兒的情況,掌握動態(tài)發(fā)展情況。

6、各班保教人員對班級以及公共場所的進行徹底的消毒工作。

7、關注輿情動態(tài),正面引導保教人員,做好各項工作。

大班鍵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篇十七

1、滅蚊蠅:可用5%氯氰菊酯(奮斗吶)、2.5%溴氰菊酯或其它殺蟲劑,按說明書使用。

2、飲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如漂白粉、優(yōu)氯凈等作用30分鐘。

3、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噴霧120分鐘。

4、生活用具、書籍、玩具、交通工具:用500毫升/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分鐘,或用0.3%過氧乙酸作用60分鐘,或用紫外線燈直接照射30分鐘。

5、食、飲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鐘。

6、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120分鐘。

7、人畜糞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與其攪拌均勻消毒。

8、盛放排瀉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浸泡30分鐘。

9、患者衣、被單:煮沸20分鐘七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10、廁所或其它污染地面、墻: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消毒,用量為200毫升平方米;旱廁也可用生石灰覆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14471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