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12:07:17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通用17篇)
時間:2023-12-03 12:07:17     小編:曼珠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提高教學效果。教案的設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注重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教案的編寫要求全面、細致和具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案實例,供大家探討學習。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一

教法:

1.自讀點撥法:結合學習過程,點撥學生研讀文章,感悟文章的寫作技巧。

2.情境設置法:利用視頻和圖片,給學生以情境感,引領學生感受勃朗峰景色之美。

學法:

1.閱讀品味法:通過反復研讀與細致品味等活動,深入文本,感受這篇游記的獨特魅力。

2.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小組合作,充分準備,學習游記的語言和技法。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二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重點。

能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內(nèi)正確、美觀地書寫。

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并能想象相應的畫面,陶冶情操。

教學模式。

教具。

錄音機。

教學方法。

聽、說、讀、寫、背。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現(xiàn)“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2)出現(xiàn)“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3)出現(xiàn)“石頭”的實物圖,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現(xiàn)“泉水、河川、燕子”的實物圖,引導學生認識。

3、有時他們需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那時還沒出現(xiàn)文字,這怎么辦呢?我們的祖先非常勤勞、聰明、能干,于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把看到的東西照樣子畫下來。

教學步驟。

4、展示掛圖。他們畫的像嗎?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們祖先用畫圖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我國最早的一種造字方法。

5、為了便于書寫,人們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xiàn)在的漢字。點撥詞語的意思:

(1)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讀一讀,注意“子”在這里讀輕聲。齊讀,分小組讀。

(3)從泉里流出來的水就是?齊讀兩遍。

(4)顯而易見,這就是石頭,讀準“頭”是輕聲,指名讀,開火車讀。

(5)古時候河流也叫“川”,讀一讀。

二、加深記憶。

1、學生自由讀書,體會這些象形字是怎樣產(chǎn)生,又是怎樣變成現(xiàn)在的漢字的。

2、說說現(xiàn)在的漢字與原來的圖畫有什么相似之處?漢字是怎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

(1)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2)指名說,互相補充。

3、讀一讀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詞語。注意看準音節(jié),讀準字音,找到“石頭、竹子、燕子”詞中的輕聲。

第二課時。

三、教學生字。

1、顯示:舟竹石川燕。

(1)讀準字的字音,前4個生字都是翹舌音。

(2)帶拼音認讀,去掉拼音認讀。

“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讀一讀。

我國四川省的“川”就是這個“川”,想一想,通過這個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教學步驟。

2、“燕”中有個新偏旁是“四點底”,跟老師讀一讀。

這“四點底”像燕子身上的哪個部分?記一記。

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4、看課后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指名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

四、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2、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

3、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

4、學生仿影,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識字3。

適時出示生字卡。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三

3.小結:這“第八次”既是指蜘蛛、布魯斯在第八次的堅持中獲得了成功,更是向我們宣告了一種精神,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一起來響亮地讀一遍課題。

5.在結束這節(jié)課之前,老師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烏龜陶陶。在《犟龜》這本圖畫書里,陶陶聽說獅王二十八世邀請所有的動物參加他的婚禮,就立即出發(fā)。一路上發(fā)生了哪些事呢?他趕上婚禮了嗎?同學們可以找來這本書讀一讀。讀完了故事,請同學們聯(lián)系本課的內(nèi)容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就知道老師為什么要推薦這本書了。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四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6個偏旁。

2、借助插圖,理解本課詞語,了解一些運動知識,積累詞匯。

3、教育學生從小熱愛體育運動,樹立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

重點。

能認識本課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內(nèi)書寫生字。

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熱愛。

教學模式。

教具。

教學掛圖、詞卡、錄音機。

教學方法。

聽、讀、寫、背。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獲獎運動員手拿鮮花致意圖)并放國歌。

同學們,這幅圖畫了什么?

二、圖文結合,學詞語。

(板書課題)。

教學步驟。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在掛圖旁貼上相應的詞卡。

籃球(1)讀準生字的字音,“籃”是邊音。指名讀、齊讀。

(2)介紹一點相關的籃球知識。

足球(1)讀準“足”的聲母,是平舌音,齊讀。

(2)愛踢足球嗎?知道20xx年,我國男子足球?qū)崿F(xiàn)了什么夢想呢?

排球(1)齊讀詞語兩遍。

(2)你了解些有關排球的知識。

競走(1)讀準生字的字音,“競”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競走”呢?“競”表示比賽的意思,那么“競走”就是什么?

(3)簡單介紹一點有關競走的小知識。

跳高、跳遠。

(1)讀準生字的字音,齊讀詞語。

(2)“高”的反義詞是什么?“遠”的呢?它們都是速度為主,是徑賽。

第二課時。

一、朗讀詞串,積累詞匯。

1、打開書,讀一讀這些詞串,把字音讀準。

2、歸類朗讀詞串。

二、教學生字。

1、今天,我們學習4個生字,還要學習它們的偏旁。

鐵餅、鉛球、標槍。

(1)自讀詞語,把生字字音讀準,尤其是“餅”、“槍”都是后鼻音。

(2)指讀、開火車讀、齊讀。

(3)這三種是田賽項目,是以力為主的體育項目,屬于田賽。

游泳、射擊、登山。

(1)讀準生字詞的讀音。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你了解這幾種體育項目嗎?

2、“競”:是立字頭,怎樣記住“競”呢?你能用它擴詞嗎?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關呢?

“遠”:是走之兒,分三筆寫成?!坝尽保焊嘘P,想一想,還有什么三點水旁的字?注意右邊“永”的筆順。

3、學生描紅。

三、指導寫字。

1、怎樣才能把4個生字寫美觀呢?仔細觀察一下,來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2、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3、老師范寫,學生仿影,臨寫,放錄音。

板書設計。

識字2。

適時出示生字卡。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五

1、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2、解故事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重點: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難點:了解故事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一、談話激趣

1、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呢?

2、言有什么特點?

3、天,我們又來學習一則寓言。師板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后齊讀。

二、質(zhì)疑,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由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文哪幾個自然段講丟羊的?

2、讀1-4自然段,思考: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3、學多音字:圈

4、丟了之后,誰知道這個情況?(街坊、養(yǎng)羊人)他們分別表現(xiàn)得如何?

街坊勸說養(yǎng)羊人

1、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2、街坊的勸說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導評議,齊讀。

養(yǎng)羊人不聽街坊勸告

1、坊真情的勸告,可養(yǎng)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2、學肯定式的反問名。

3、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4、養(yǎng)羊人的不聽勸告可以看出什么呢?

5、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jīng)心,不聽勸告。分角色朗讀。

6、人不聽勸告的結果怎樣?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1)指名讀第4節(jié),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lián)系第一節(jié),想一想。

(3)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7、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8、交流

(1)、養(yǎng)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2)、養(yǎng)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教學雙重否定句式。)

(3)、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5)、但是他轉念一想,現(xiàn)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6)、能否從“后悔、接受、再也”這幾個詞悟出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五、體會寓意。

1、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3、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

4、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huán)境污染……)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總結全文。

1、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六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了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習慣的要求,并在教學建議中再一次重申了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的觀點。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了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把語文學習必備的好習慣作為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編入了教材,并形成了一套自成體系的序列。筆者就此結合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習慣篇的教學說說個人想法。

何謂習慣呢?從字面上講,所謂習慣就是在長時期里逐漸養(yǎng)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見《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348頁)就個人而言,習慣乃是一個人長期養(yǎng)成的思想行為模式的固化。

哲學家認為:人的最基本的活動有兩種,一是外顯的實踐活動,二是內(nèi)隱的認知活動,這二者辯證統(tǒng)一。因此,習慣應包括可聞、可見的外在行為,以及指導和支配行為的相對不變的內(nèi)在的思維模式。一個人在遇到問題時,自然要調(diào)用自己的已有的與問題具有相似性的知識和經(jīng)驗(即相似塊),然后再通過具體有序的操作來解決。所以,好的習慣實質(zhì)上是一個人在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思維模式的指導和支配下,經(jīng)過反復歷練而逐漸固定下來的操作技能的自動再現(xiàn)。這其中,符合客觀規(guī)律思維模式以及定型的操作技能內(nèi)外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所以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應當從這兩個方面的建構入手。

先說符合客觀規(guī)律思維模式的建構問題。列寧說過:規(guī)律就是聯(lián)系,就是本質(zhì)的關系或本質(zhì)間的關系。如何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的聯(lián)系呢?張光鑒先生認為:思維規(guī)律是每個人根據(jù)自己在社會中獲得的直接實踐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在大腦中建構、儲存起來的相似塊,去對所要認識的事物或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推理、判斷和問題求解的。人總是先從事物的形式相似入手,然后才去認識事物運動的相似、結構的相似、聯(lián)系的相似,才能認識到事物千變?nèi)f化中那些相對不變的本質(zhì),從而達到對事物規(guī)律的認識?!断嗨普摗吩鞔_指出:一般說來,應從事物的兩個主要關系去認識和掌握它的本質(zhì):一個是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相似過程去認識它;一個是從宏觀相似現(xiàn)象與微觀結構相似關系來認識它。(以上請參閱張光鑒等著《相似論》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頁和第21頁)總之,符合客觀規(guī)律思維模式的建構要從研究存在與思維之間的相似性入手,要符合自然之道。

接下來說說操作技能的建構問題。腦科學和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已經(jīng)證明:一個人有意識的行為通常是由外界信息刺激和神經(jīng)沖動引發(fā)的,是一種通過大腦的高級神經(jīng)控制和運動神經(jīng)支配若干肌群協(xié)調(diào)收縮而進行的有目的、合乎內(nèi)外要求、有正常次序的運動,是一種思維模式支配下的生理反應。張光鑒先生在提交給思維科學第111次北京香山會議的報告中指出:人對不熟悉和沒有養(yǎng)成習慣的事物進行再認識的反應時間約為2~3秒,最快也不少于1秒,但只要經(jīng)過幾天的連續(xù)強化訓練,養(yǎng)成了初步的習慣,反應的時間就能縮短到1000微秒左右,就能使反應速度提高100倍以上。由此可見,人們對事物愈是熟悉、習慣的程度越高,反應速度或解決問題就越快,動作就越準確。這也就是鋼琴家、舞蹈家、運動員為什么要對彈奏的樂曲、舞蹈動作、運動項目中的各種動作要進行日復一日的相似練習,以求獲得快速反應的能力的重要原因。關于此,科學家、文學家、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也不會例外,他們都需要從小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閱讀、檢索文獻資料的能力。沒有熟怎能生巧呢?沒有長期艱苦的鍛煉,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要培養(yǎng)非凡的直覺頓悟能力,要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那只能是紙上談兵了。因此我們認為,語文學習習慣的形成同樣是一個由外顯轉化為內(nèi)隱的過程。在外顯認知階段,人們?yōu)榱苏J識和解決新的問題,必然要從自己的記憶倉庫中調(diào)用大量的相似塊來跟問題的解決方向、目標、環(huán)節(jié),進行相似激活、相似選擇、相似匹配、相似創(chuàng)造。在最初階段,由于需要調(diào)用的信息量比較大,處理的時間長,必然會導致反應的速度相對較慢。但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相似重復,大腦就會產(chǎn)生易化和募集效應,就會使外顯認知操作轉化為內(nèi)隱認知,形成快速反應通道,使反應的過程定型化、自動化、快捷化。章太炎先生說:學患其不習,既習矣患其不博,既博矣患其不精。偶有所得不可以為智,猶要自視若愚,愚三次,智三次,學始有成。章太炎先生在這里所說的習和愚三次,智三次都是在強調(diào)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而學始有成則是說習慣養(yǎng)成后的結果??梢栽O想:當諸多好的快速反應通道集于一身的時候,此人也就學始有成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了。

明白了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原理之后,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問題了?,F(xiàn)代教育理論和長期的實踐告訴我們,習慣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征,我們在教學中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第一,要充分認識習慣培養(yǎng)的長期性,持之以恒。

筆者一直認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最為重要的是堅持不懈。從知識到智慧,由技能到習慣,絕非一日之功。許多人之所以能夠在說話時出口成章,滔滔不絕,并不是他們認真、仔細地考慮了如何組織主、謂、賓語的結果;演奏家之所以能夠用樂器奏出優(yōu)美的旋律,也未必想到了怎樣運用指法的;駕駛員在處理道理上的偶發(fā)事件時,頭腦里不一定想到了該怎樣剎車他們所依靠的都是快速反應的直覺。這種高度自動化的習慣反應是長期實踐、多次相似重復運動的必然。所以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反復抓,抓反復,一絲不茍,持之以恒。許多語文學習的操作并不是什么難事,但要養(yǎng)成習慣卻絕非易事。稍有懈怠,便會走樣,甚至是半途而廢。

第二,要充分認識習慣形成的兩重性,揚善棄惡。

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習慣也不例外,既有使人受益終身的好習慣,也有遺誤終身的壞習慣。因此,我們要在積極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隨時注意抵制不良習慣的滋生。好習慣如不能長期堅持,勢必會由壞的習慣來取代。勤勉的習慣不能養(yǎng)成,必然歸于懶散;工細的習慣不能形成,必將變得粗疏。其實,人人都有本能的嗜欲和惰性,而許多有害身心、遺患無窮的事恰恰能夠滿足人一時的嗜欲,迎合人的惰性。所以人們常會明知不對和無益,卻硬是要身不由己地去做,久而久之,不良習慣就自然形成了。相反,許多可以受用終身,影響人的前途和命運的良好習慣,既不能滿足人的一時嗜欲,更不能迎合人的惰性,不可能自然形成,往往需要下決心禁絕或限制某些本能的嗜欲,克服、戰(zhàn)勝天生的惰性,自覺接受一定規(guī)矩的約束,愉快地投入某些帶有強制性的訓練,甚至要長期堅持與自己過不去。我們說,人既有個體的本性(個性),又有類的本性(社會性)。一般人都有從眾的心理傾向。一種習慣如果已成為眾多人的群體意識,那就會成為一種風氣、習俗。家有家風,族有族風,班有班風,校有校風,風氣一旦形成,就會反過來影響個人的成長。這就是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我們不能總是消極地去逃避不良環(huán)境,而應當一起努力,從我做起,掃歪風,樹正氣,營造一個有助于養(yǎng)成好習慣的外部環(huán)境。

第三,要充分認識習慣培養(yǎng)的微觀性,固本培元。

習慣的培養(yǎng)是具體的、微觀的,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我們必須做個有心人,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我們所說的從大處著眼,就是要從習慣對人格塑造和終身發(fā)展的影響考慮。王爾德指出: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后來是習慣造成我們。所謂從小處著手,就是從不起眼的小事抓起,以小見大。對此,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主編張慶先生發(fā)表了很好的見解。他說:

語文教學的出路何在?我看還是要眼睛向下,固本培元。起點不妨低些,但訓練一定要扎實,要求一定要嚴格。要把著力點放在加強識字、寫字、朗讀、背誦、作文等訓練上,放在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素質(zhì)上。要使過去被視為軟的東西真正地硬起來。

這些看起來似乎是屬于微觀范疇的小事,殊不知宏觀目標恰是通過這些屬于微觀范疇的小事來實現(xiàn)的,不去抓這些小事,素質(zhì)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話。(請參見張慶著《我的小學語文觀》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第103頁)

最后,我們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為例,具體說說如何操作的問題。

這一冊教材一共安排了兩項內(nèi)容:第一是勤;第二是主動識字。前者側重于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后者則側重思想意識的強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于側重操作層面的內(nèi)容,除了要注意具體方法的指導之外,也要重視符合客觀規(guī)律思維模式的建構,而對側重思想意識培養(yǎng)的內(nèi)容,除了要充分重視符合客觀規(guī)律思維模式的建構之外,同樣要注意操作技能方面的指導和練習。

比如勤一項,我們首先要帶領學生讀懂字典,明確字典的編寫者是如何按照符合客觀規(guī)律思維模式編寫的。你看,不論是什么樣的字典,也不管是使用什么樣的檢字法,它首先是將數(shù)以萬計的字(現(xiàn)象)按照一定的規(guī)格(或按照偏旁部首、或按照音序、或按筆畫數(shù)量、或按照字形特征)進行分類;其次是從微觀結構上對每一個字進行單元或?qū)哟危ū热缱中巍⒆⒁?、釋義等)的分析;最后是以舉例的方式,在分類分析之后,將其進行綜合優(yōu)化,以便于使用者遷移運用,解決問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懂字典的過程是一個領悟編寫者如何按照符合客觀規(guī)律思維模式編寫的過程。教學的第二步是要解決怎樣查,即形成操作技能的問題。關于這一步的教學,特別需要我們關注以下幾點:第一,要讓學生明確為什么要?教學中,我們不妨創(chuàng)設一個與實際的閱讀高度相似的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字典這位不開口老師的功能和魅力,讓學生從心里明白為什么要學會的道理。第二,要通過實際的翻檢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了解查找、檢索的步驟、方法。正如陸放翁所說的那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許多方法是在實踐中掌握的,光說不練那是假把式。第三,要在日常的學習或生活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斷強化字典隨身,只要是遇到了不認識或不理解(包括拿不準的)字,一定要動手翻一翻的意識。堅持這樣做,久而久之,勤的習慣就一定能夠養(yǎng)成。至于其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大同而小異,我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有的東西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它卻一輩子有用;有的東西一時有用,但它卻一輩子無用。諸如勤、主動識字之類的習慣大概都屬于前者。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七

1.齊讀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八次》。

2.【課件出示詞語】這些是課后習題3中的詞語,誰能響亮地讀一讀?

3.有兩組反義詞藏在這里面,你發(fā)現(xiàn)了嗎?(板書反義詞)朗讀。

4.看著這兩組詞語,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個故事。(教師簡述故事內(nèi)容)。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八

1.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朗讀詩歌的能力,體會詩歌抒發(fā)的思想和感情。

2、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自主閱讀。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啟發(fā)學生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節(jié)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進一步領會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學做具有愛心和奉獻精神的人。

[教學重點]。

1.用喜悅、歡快的語調(diào)朗誦全詩,培養(yǎng)學生讀詩的興趣。

2.理解意象,把握本詩的主題,感受作者飽含的真情。

[教學方法]。

誦讀、聯(lián)想、賞析、探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雨絲風片是春天最多彩的筆墨,古今中外無數(shù)文人墨客用筆贊美它:。

好雨知時節(jié)--------渭城朝雨-------沾衣欲濕----------。

天街小雨-------春潮帶雨----------黃梅時節(jié)------------(學生背誦補充)這些詠雨的名篇已經(jīng)融入大家的情感世界,今天我們再來欣賞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作名篇《雨說》,看看他又賦予了雨什么樣的情致。

二、學習目標。

1.學會細致觀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寫方法。

2.學習在景物描寫中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3.學習作者塑造博大、寬廣的胸懷,以造福于人為自己的幸福的精神。

三、作者及寫作背景。

2、《雨說》是他復出之后于1979年寫成的,此時詩人雖身在美國,卻心系祖國,以滿腔的熱忱關注祖國兒童的成長。

當時正值我國結束“_”災難不久而開始新的歷史時期,詩人關注著中國大陸,看到它的變化。經(jīng)歷十年浩劫后的中國,一切都開始顯露生機,正如春雨降臨大地,萬物復蘇。

四、學生自由誦讀詩歌,初步感知。

(一)、你遇到哪些生字詞?出示課件,解決字詞。

圃()錮()滯()。

嚷()蓑()笠()。

膏()聳()。

喑啞()()襁褓()()。

(二)、概括各部分內(nèi)容。

1、春雨到來之前的序幕。

2、春雨到來。(自述,擬人化描繪。)。

3、雨囑咐孩子們不要拒絕它的到來。

4、雨向孩子訴說它的使命。

5、雨動員孩子們跟它去迎接春天。

6、雨告訴孩子們它來自哪里。

7、8、春雨兩次鼓勵孩子們勇敢地笑。

9、雨交代它最終的歸宿。

五、再讀每節(jié),探究各節(jié)重難點。

1、怎樣理解詩歌開頭括號中的話的含義?

明確:“四月”點明時間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對春雨的渴盼,雨在大地萬物的企盼中及時到來.

2、主要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春雨有什么特點?

比喻、擬人;形象生動、溫柔可親,像愛的使者。

輕盈、綿綿不斷、溫柔的特點。

3、第三節(ji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愿望?

(春雨希望人們用真心去感知她、接受她)。

4、第四節(jié)又表達了春雨的什么愿望?

春雨熱愛大地萬物,她希望人們能與它親近。

5、第五節(jié)春雨號召孩子們干什么?

號召帶著孩子們跟著她去體驗大自然的各種氣息。

6、第六節(jié)雨自述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雨自述自己兒時的來歷,給小朋友以親切之感。

抒發(fā)作者對勇敢、樂觀、自信的贊美。之情。

8、第八節(jié)大地指什么?為什么說“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大地指新的世界。未來是孩子們的,只要孩子們始終保持快樂的童心,積極向上,新的世界就有希望了。

9、賞析第九節(jié)。

寫春雨希望孩子們自由快樂地生活,為此她甘心奉獻自己的一切;。

“快樂的安息”可讓我們聯(lián)想到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六、小結。

“雨”說她來了;她是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她,靜悄悄地走來,孩子們不要拒絕她的來到;她,來自遙遠的地方;她曾在幸運的笑中長大?!坝辍闭f她來了,就不再回去,當孩子們學會了自由地笑,她快樂地安息。

中心:表達了作者對春雨無私奉獻精神的贊美和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的由衷祝福及熱切期望。

(二)、寫作特色。

1、大量采用擬人手法,借春雨之口表達作者對孩子的良好祝福和希望,這是最突出的特點。

2、語言通俗、親切、清新、自然,給人以溫柔可親之感,便于兒童閱讀和接受。

3、詩的風格輕柔、喜悅、親切,充滿童真童趣。

七、動筆練習。

(一)1、在春天,除了柳條兒、小燕子外,還有很多事物都在笑啊,試著用這種句式補充兩句詩吧。

見了我笑啊。

1、桃花見了我笑紅了臉頰啊。

2、石榴見了我笑破了肚皮啊。

3、小溪見了我笑亮了嗓子啊。

(二)副標題起什么作用?

散文和詩歌中的副標題一般以是提示詩、文寫作緣由為多。

《雨說》這首詩的副標題點明了”說”的對象:中國兒童;概括了內(nèi)容,表明詩人對中國兒童的期望和祝愿,符合孩子的心理.

(三)課后練習p9。

1、寒冷的冬天已經(jīng)過去了,“雨”這位愛的使者要給大地帶來春天,給孩子帶來快樂,讓孩子們勇敢地歡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笑”在這里代表一種快樂幸福、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對孩子們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四)本詩運用的擬人修辭手法的好處。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擬人化手法:讓人感受到這位愛的使者的親切溫柔的形象,具有親切感,活潑歡快,充滿童趣,符合兒童的心理,能打動孩子們嫩的童心稚.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的目標:

(1)默讀課文用簡要的圖示表達課文內(nèi)容。(從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的訓練)。

(2)復述養(yǎng)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趕花忙的情形,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3)根據(jù)段落大意說主要內(nèi)容。(單元訓練重點。)。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理解養(yǎng)蜂人的辛苦生活,體會“只有人趕花,沒有花趕人”這一中心句的含義。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里上課,大家都挺高興的,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夠在這兒渡過一段使人受益匪淺的時光。(雖然教師努力用親切的語言來緩解學生對環(huán)境的陌生感和一定的緊張度,但是由于光線、位置、聽課老師等原因,感覺學生還是有一些放不開。)。

一、運用詞語,回顧課文。

2、請你選用這里的詞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幾句話。(培養(yǎng)聯(lián)系課文運用詞語的能力,并引出下面的學習。)。

養(yǎng)蜂人千里迢迢來到延安趕槐花。養(yǎng)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馬不停蹄地趕花。

(原以為學生很快能說到詩情畫意這個詞語,但是連續(xù)叫了三個學生都沒說到這個詞,這是因為對這個詞學生沒有具體的感知,沒有形成表象的經(jīng)驗,所以當然不會運用。)。

過渡:養(yǎng)蜂人的生活的確十分辛苦。課文的第三段,就是寫這方面的內(nèi)容。同桌互相合作著讀一讀,一個同學讀寫作者的話,一個同學讀寫?zhàn)B蜂人的話,說一說你讀后的感受。(學生缺乏傾聽的能力,他們的注意力還沒有被牽引到學習上來,致使這個環(huán)節(jié)落實時,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不知道讀哪一段,有的在讀課文的第二段,指導老師過去才糾正過來。而且由于課文的篇幅很長,這個環(huán)節(jié)所花費的時間比較長。)。

二、研讀課文,理解文本。

反饋讀的效果,讓學生說感受。師:你最想說什么?(從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出發(fā),確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充分地說,又不失教師的引導地位,引出寫作者感受的那句話,使教學流程更加順暢。)。

1、研讀課文,找重點句。

原來養(yǎng)蜂人的生活竟是這樣的艱辛,而又是這樣的充滿詩情畫意!

2、深入文本,理解艱辛和詩情畫意。

(1)艱辛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有人問你,養(yǎng)蜂人的生活是怎樣的,你能有條理地說一說嗎?請你再次默讀課文,老師為大家設計了一個圖表,請你根據(jù)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趕什么花來填一填。然后再來說一說。請一個同學到上面來說。如果你讀懂了,請用圖來表現(xiàn)養(yǎng)蜂人一年到頭天南海北的四處奔波的生活。請一個學生上來填寫圖表,師生合作完成,注意糾正錯別字。

學生認真讀第三段,一邊讀,教師一邊指導,請一個學生到上面來畫循環(huán)圖。

交流。你能看著圖表來說一說養(yǎng)蜂人艱辛的生活嗎?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把好詞好句積累在“好詞花園”里。(學生說的時候,缺少好詞好句,而且讓學生看著圖表上,學生反而把文本中的好詞拋棄了,說的過程成了毫無感情色彩的機械訓練,效果很差。學生雖然能把過程說清楚,但缺少對養(yǎng)蜂人艱辛生活的直觀體驗。)。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把握傳主獨特的外貌特征。

2.理清文章思路,學習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

3.揣摩精彩的語言,品味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4.理解作者在描寫中穿插的議論和評價,走進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

1.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

2.揣摩、品味語言,賞析比喻、夸張修辭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在描寫時穿插的議論和評價性語言,進而理解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

教學創(chuàng)意:因文識人,因人析文;緊扣文本,賞析借鑒;合作發(fā)現(xiàn),自主建構。

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生好奇之心。

學生回答。明確:“托翁”——列夫·托爾斯泰。

(二)對于托爾斯泰的生平及文學成就,同學們有多少了解?

學生交流課前預習所搜集的關于托爾斯泰的資料。

教師補充:托爾斯泰貴族出身,世襲伯爵;托爾斯泰受到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以自己的方式嘗試改革俄國社會,盡可能維護農(nóng)民利益;托爾斯泰對哲學、宗教、倫理道德問題進行過深入研究,最終促成了自己世界觀的轉變,富有平民思想;堅持從事體力勞動,力圖按照農(nóng)民方式生活;托爾斯泰晚年時期放棄所有財產(chǎn),棄家出走,最終病逝于一個偏僻的火車站;托爾斯泰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這三部長篇小說上面,他是世界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之一,列寧稱他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三)設疑:托爾斯泰到底應該長成什么樣子才和他的身份與地位相稱?這可能是同學們都很感興趣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節(jié)選自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所撰寫的人物傳記《托爾斯泰》的部分章節(jié),去近距離觀察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不做過多要求,主要由學生言其所知所想,為下面的學習作心理鋪墊。)。

二、自讀課文,識傳主之形。

(一)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文章是從那些方面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二)小組內(nèi)交流。

(三)班級內(nèi)交流。

明確:文章分別從須發(fā)、面部輪廓、面部表情、眼睛等方面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把握,歸納概況,抓住要點。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用做批注的方法對相應文段進行要點概括。)。

(四)試著用“托爾斯泰是一個的人”句式概括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示例:須發(fā)濃密,面部粗鄙,表情蒙昧陰沉,目光犀利等。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是在上一環(huán)節(jié)基礎上的深入,主要是為了抓住人物外貌特征,教師要指導學生用抓關鍵性形容詞的方法準確把握。同時,教師要適時板書,為下一步學習做鋪墊。)。

三、對比分析,賞構思之奇。

明確:前者屬于貶義詞系列,用語“刻薄”;后者屬于褒義詞系列,極盡贊美。

(二)引導學生再思考:先貶抑再贊美,從寫作手法來看是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使全文形成一種巨大的反差,突出眼睛和目光的特點,帶給讀者強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印象。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學習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是本課的一個學習重點,但不能由教師生硬拋出,而要找到一個較好的切入點——詞語的感情色彩。)。

(三)除了先抑后揚,文章為了表現(xiàn)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還使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討論明確:側面描寫(第5段),通過寫來訪者者的心理落差,側面表現(xiàn)托爾斯泰面目丑陋。

第二課時。

一、設疑導入。

作為一篇重在寫人物外貌的作品,它與同學們閱讀過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帶給同學們什么樣的閱讀體驗?(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此處設疑主要在于引導學生從作品內(nèi)容逐漸深入到語言賞析,從而突破另一個教學重點。)。

二、瀏覽課文,自主發(fā)現(xiàn)。

明確:多角度描寫;大量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在描寫時,作者加進了大量評價性語言。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引導學生從語言的角度發(fā)現(xiàn)和分析本文的語言特點。學生可能有多種回答,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平時的閱讀和作文經(jīng)驗,特別是在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議論性語言兩方面進行對比,突出本文語言特點。)。

三、再讀課文,品語言之美。

(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夸張句,賞析其表達效果。

示例1:“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边\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托爾斯泰能把萬事萬物盡收眼底的觀察力以及內(nèi)心世界的豐富和充沛。

示例2:“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边\用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托爾斯泰目光的敏銳、犀利表現(xiàn)得生動形象。

明確: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既表現(xiàn)出了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又能夠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本環(huán)節(jié)主要在于引導學生深入品味語言之美。學生對那些一望而知的夸張、比喻句及其表達效果可能得心應手,但對于寫眼睛部分的則可能存在表面化的膚淺理解,教師要重點引導。)。

(二)找出文中的議論句,分析其作用。

示例:“作為一個始終具有善于觀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質(zhì)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托爾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惡、虛偽和苦難,也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并盡畢生全力去改變它,但總是事與愿違,給自己帶來巨大痛苦。

明確:議論性的評價語對于揭示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點到為止,卻又一語中的。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一環(huán)節(jié)和內(nèi)容是本課的難點所在。走進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不能脫離文本空洞抽象地概括,而應抓住關鍵句,適當結合人物生平加以分析。)。

四、總結梳理。

學生梳理本課所學,總結歸納。

示例:第一,抓住人物特征進行描寫。第二,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第三,巧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凸顯人物外貌特點。第四,精當?shù)淖h論,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一課一得,把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實到每一堂課、每一篇文章中去。)。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知識點:

使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楚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能力點:

1、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德育點:

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整理知識:

小組交流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筆算加法、筆算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用數(shù)學。

把自己找到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

二、自主探究,發(fā)散思維:

1、學生自己編題,復習筆算的方法。小組自編計算題,自己筆算。

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減法呢?

他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筆算時應注意什么?

3、數(shù)學醫(yī)院。

82399527。

79777990。

說說錯在哪里?

4、母雞有45只,小雞比母雞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問并解答。

母雞有45只,公雞比母雞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5、爸爸今年41歲,兒子今年13歲,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

學生列式計算。把題改為:后,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

讓學生多討論,說一說解題思路。

三、拓展運用:

開放題:小明有50元錢,它可能買了下列哪兩種物品?應該付多少錢?(至少寫出兩種可能)并列出算式。

傘14元鐘表26元足球35元茶杯10元。

教學后記: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36~3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長度觀念。

2、在活動中滲透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利用統(tǒng)計表發(fā)展學生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從統(tǒng)計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3、鞏固用各種測量工具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

能力點:

1、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能力。

德育點:

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對測量的興趣,同時在測量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米尺、長繩、皮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今天就要在這個教室里舉行一次測量大比拼,決出一個冠軍小組。

測量時我們要注意什么?測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分別量出1米、2米長的繩子。

比一比哪一小組量的又快又準。

學生動手操作。選出量得最快的小組交流一下量的方法。

量出2米長的繩子,對于不同的方法給予肯定。

師:測量時我們要選擇既簡單又方便的方法。這樣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務。

2、量出課桌的長、寬、高。小組分工合作。

3、分組測量身高、頭圍、臂長,并填表。

與6~8歲兒童生長發(fā)育對照表進行對照。

男生女生。

頭圍(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運用:

1、大家還想測什么?自由測量。

2、指導學生測量步長。

3、從你家到學校是多遠?怎么測量?如果沒有工具又怎么測量?

課后完成測量任務。

教學后記: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十二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三個成語的意思。

4.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三、教學評價設計:

1.借助預習單,檢查學生的自學能力,特別是生字詞以及對課文的簡單理解。

2.在精讀感悟環(huán)節(jié),采取圈畫、交流、有感情朗讀等方式促使學生讀懂寓言從而感受寓意。

3.概括課文大意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教與學的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單。(見后附件1)。

教師:

1.教學課件。

2.根據(jù)學生的預習單查看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課時:2課時。

六、教學設計。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十三

1.理解內(nèi)容,感悟中心,揣摩詞語。

2.學習并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對人生的感悟。

初一學生對人生、生命的感悟還不會很深刻,因此本課采用整體感知、研讀賞析、體驗反思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并采用講故事、引名言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重點:通過反復誦讀,理解內(nèi)容,感悟中心。

教學難點:揣摩詞語的表現(xiàn)力,能暢談對人生的理解。

教學方法:導、學、練。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整體感悟。

1.精心導入(放音樂《命運》輕微播放)。

同學們,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欄目曾經(jīng)播過一期感人肺腑的節(jié)目《感受堅強》,向我們大家講述的是癌癥少女張默然的故事。張默然年輕的生命被癌癥折磨的痛苦不堪,但十七歲的花季少女卻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堅強的搏斗著。她感人的事跡,感動了醫(yī)生,感動了親友,感動了所有的人,盡管大家并沒有挽留住張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的面對死亡、熱愛生命的事跡,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堅強。

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文章《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從小病魔纏身,_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她沒有因此荒廢甚至放棄生命,反而更強烈的呼喚生命,她寫的文章《生命,生命》將再次帶給我們對生命對人生的震撼。讓我們共同品味作者的文章,感受作者的心靈。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十四

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龍口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任常倫(屏顯圖片)。當日寇的鐵蹄,給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烙上了災難和恥辱的印痕,無數(shù)中華兒女奮起抗爭!其中有任常倫這樣拿起槍桿子的抗爭,也有拿筆桿子的抗爭。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一顆倔強抗爭的靈魂,走近身陷日寇囹圄的戴望舒??次娜醯乃鯓佑脷垞p的手掌,摸索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聽詩人的他,怎樣用嘶啞的喉嚨,歌唱一曲——游子吟。(屏顯:聽游子吟)。

一、聽游子吟。

1、首先,請允許老師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朗讀這首詩,也請同學們用心傾聽詩人蘊含的情感。(在音樂聲中范讀。)。

2、(謝謝同學們鼓勵的掌聲。)對老師的朗讀,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請同學們激情地,大聲朗讀一遍這首詩。注意,自己讀自己的。請珍視你的朗讀體驗。開始!

3、同學們讀得很投入,很有激情。老師要補充一點戴望舒的資料:戴望舒,民國四大才子之一,被稱為“抒情才子”。(屏顯:戴望舒,民國四大才子之一,抒情才子,《民國四才子》張紅萍著)。

下面,我們就要品一品這位“抒情才子”在這首詩中,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也要學一學這位“抒情才子”怎樣來抒情。

(屏顯:品才子情)。

二、品才子情。

(一)我們從字面可以看出,詩人摸索到的內(nèi)容有這些:

(板書:摸索屏顯:摸索這一角那一角家鄉(xiāng)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南海;那遼遠的一角)。

老師想知道:紅色字體的內(nèi)容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從北到南)。

你能看出什么呢?(中國大部分國土淪陷。)。

(二)老師還想知道:通過這些內(nèi)容,透過詩的字里行間,你看出詩人還摸索到了什么呢?(板書:摸索)。

讓我們再次和這首詩的語言親密接觸,輕輕地讀一讀,細細地品一品。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分享,最后請每個小組將你們小組的一個最佳答案派一位代表寫在黑板上“摸索”二字的周圍。老師講清楚了嗎?開始!

(預計答案:悲傷、悲憤、恥辱、希望、信心。)。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十五

一、把下列成語補充完整。

亡羊()牢一()當先()武揚威。

()手不及居高()下置之不()。

()壁偷光震()欲聾()竽充數(shù)。

千()百()()水()山()涯海()()氣()現(xiàn)喜()樂()()如生。

二、按要求將下列成語歸類。

神采奕奕喜出望外眉飛色舞全神貫注一絲不茍。

精益求精大公無私廢寢忘食誨人不倦平易近人。

三、根據(jù)意思寫成語。

連聲稱贊不止。()。

比喻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興旺昌盛。()。

河堤塌的聲音特別響。()。

坐著站著都不安穩(wěn)。()。

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

對善良的心意不好拒絕。()。

一片碧綠的顏色,十分廣闊。()。

形容全軍被消滅,徹底破壞的意思。()。

四、成語三則熟讀力爭會背。

五、先將成語補充中,再按要求歸類。

目()口呆口()懸河守株()兔買()還珠應接不()心()肉跳。

奮不()身興高()烈對答如()忐忑不()躡手躡()調(diào)兵()將。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十六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品味揣摩語句。

理解課文的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學生:強調(diào)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準備課前說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捎枚嗝襟w輔助教學。

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

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課時安排:二課時。

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也體現(xiàn)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哪位同學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xiàn)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蘇教版六上語文教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中國是一個盛產(chǎn)詩歌的國度,迄今為止,我們已經(jīng)穿越《詩經(jīng)》、《唐詩》走過了3000多年的曲折歲月?!短圃姟肥俏覈姼璧囊蛔叻?,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燈塔,照耀著歷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們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將相,而是詩人才子。唐朝有這樣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許早已被人們淡忘了,可是他為一位詩人寫的悼亡詩卻永久的流傳了下來。這位皇帝是誰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寫的這首詩是這樣的: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師:這位詩人是誰?

生:白居易。

師:怎么知道?

生:名居易,字樂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長恨歌》。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鄭,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于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官。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琵琶行》是我國文學的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師:白居易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琵琶行》?

生:被貶潯陽。

三、文題背景:

這首敘事詩,主要記敘白居易貶謫江州時,在一個蕭瑟的秋夜,送客潯陽江頭,偶逢琵琶女,從其苦難的身世聯(lián)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頓時觸發(fā)了天涯淪落的痛苦心境,悲愴之意油然而生,他飽蘸滿腹辛酸之淚,盡情傾述悲憤之情,寫下了千古絕唱《琵琶行》。詩一問世,即廣為傳送,遠揚塞外,直至今天,雖歷時千載,仍傳不衰。

師: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F(xiàn)在我們學習這篇課文。

四、翻譯并疏理課文思路。

序言部分:交待寫作動機。第三段:江中聽訴身世苦。

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第四段:同病相憐感慨多。

第二段:江心聆聽琵琶曲。第五段:重問琵琶青衫濕。

五、講析課文:

一分析琵琶女、白居易的共同命運。

1.在這_詩(敘事詩)當中,詩人一共塑造了幾個形象?

明確:兩個:琵琶女、詩人。

2.在這_詩當中,詩人是用哪一個詩句將這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提示:從樂_與詩人的人生歷程中來尋找答案。

明確:樂_:早年的境況是“藝壓京城、艷蓋群芳”(色藝雙絕);。

現(xiàn)在的境況是“年老色衰、漂泊憔悴”(委身商人)。

詩人:早年的境況是“身居高位、名動京師”(_厚祿);。

現(xiàn)在的境況是“謫居臥病、飄零天涯”(淪落凄涼)。

他們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都是由“盛”(風光無限、春風得意)而“衰”(淪落天涯、境況凄涼)。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們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學藝術形象的再現(xiàn)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盡情地傾述了自己的悲憤之情。是“音樂”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

4.詩人被貶到此地后基本上做到了“恬然自安”,是什么導致了他的情感波動。

提示:(從小序中找)錚錚然有京都聲。

5.為什么聽到京都聲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強烈的憤懣,憂郁之情?

明確:詩人有著偉大抱負和理想,長安城是他施展抱負的地方,他被貶之后,表面上安于現(xiàn)狀,可是不能施展抱負一直是他心頭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樂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薄般y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边@都是非常激越雄壯的曲子,正好能釋放自己隱藏在心頭的深深的抑郁。也將白居易心頭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達了心頭激烈的情感。

二、欣賞這千古絕唱的音樂描寫。

1.音樂并不象高聳入云的山峰,奔騰不息的河流,翁郁蒼翠的林木那樣形象可感,它有聲無形,縹緲難以捕捉,歷代用詩歌來表現(xiàn)音樂的作品很少,堪稱精品的就更罕見。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對音樂的描寫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謂描寫音樂的_,自唐以來歷詠不衰,實乃千古絕唱,現(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它。

整個曲調(diào)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边@是詩人描寫音樂的開始,音樂的魅力在其能抒發(fā)感情,琵琶女是一個演奏的高手,她通過自己的演奏訴說自己悲慘的遭遇和內(nèi)心的哀愁:潯陽江邊,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凄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郁。而白居易則是一個聽曲的高手,他通過聽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聯(lián)想到自己遭貶,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發(fā)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所以這兩句寫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寫得特別入神。

第二部分是“歡樂曲”: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边@時歡快明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風得意的青年時代。那時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為清脆圓潤、輕快舒徐,形象生動?!按笾樾≈槁溆癖P”更使人覺得在這里落下的哪里是珠子,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語,和歡快時滾燙的淚水,讓人過耳不忘。接著用“間關鶯語花底滑”寫弦音像黃鶯(在)花下唱著輕快婉轉的歌曲,優(yōu)美動聽。這更進一步寫出了琵琶女內(nèi)心的歡快。

第三部分“沉思曲”:

“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睗u漸地,弦聲緩慢,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著,發(fā)出冷澀的低泣,訴說著琵琶女心中難以言表的苦楚。旋律變得“冷澀”“凝絕”,音樂之聲“暫歇”,在間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壓抑著,命運的變化使此時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此時此刻真是無聲勝有聲呀。

明確: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輕離別”,讓她時??沾毷?。這現(xiàn)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樂之聲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憤怒控訴?!八南乙宦暼缌巡?,如裂帛,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詩人被貶九江之后,他的偉大抱負被撕裂,是憤激的哀號。

總之,詩人不但寫出了琵琶女音樂技藝的高超,而且通過樂曲的變化,表達出演奏者內(nèi)心情感的起伏變化,讓人如聞其聲,如感其情。正如詩人所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北瘧嵉那{(diào),令普天下傷心人聞聲一哭!這一段,白居易和琵琶女,一個筆下寫憂怨,一個弦上彈憂怨,他們都有一樣的愁怨,詩人用濕漉漉的詩行寫出了用濕漉漉的眼淚浸泡得濕漉漉的心。

2.“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有何作用?

它給我們(造成了)一種視覺和聽覺的美感:琵琶女的演奏停息了,東船西舫悄然無聲,這是美妙絕倫的琵琶聲引人入勝,引發(fā)了每一個人內(nèi)心的郁悶和苦痛的結果;在茫茫的江水上,江面微波蕩漾,落花慢慢漂流,只看到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它盛滿憂愁,彌漫著涼意,將人們引入一個凄清和悲涼的意境。它渲染了當時凄清的氣氛又襯托出琵琶女彈奏的高超技藝,給人造成余音繞梁的感覺。

3.讀了這一段,你能想到當時是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塵世太污濁、黑暗,詩人(包括如詩人一樣的有志之士)報國無門,請纓無路,他只能在詩歌世界成為士大夫。憑他的才華,他本來應該是這個塵世王國中的一個寵兒,結果卻成了塵世的遺棄兒。他滿懷的愁怨,就算是甘醇的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詩人的命運是苦楚的,即使醉了也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醒來后又只能繼續(xù)走他飄泊的人生路。

4.此段關于音樂的描寫,是不是直接描寫?

生:是。

師:白居易對琵琶曲的總體感受是什么?

生:如聽仙樂耳暫明(這是對琵琶女的高度贊揚)。這么美妙的音樂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

三總結本課描寫無形的音樂所運用的方法:

第二就是用雙聲疊韻詞(用字方面):“嘈嘈切切”,“幽咽”,能把音樂的韻律和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

第三就是運用的對比(有聲和無聲)、動靜結合的方法:在小學的作文中,曾經(jīng)常寫到“我們教室里非常的靜,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它的聲音”,那么,以這種手法來寫,就能突出教室的靜,這種寫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應借鑒一下。

第四就是運用心情來表現(xiàn)音樂:如“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表現(xiàn)了心情的壓抑,就可以體會到弦聲的低沉。

第五就是把無形的音樂化為有形,有了畫面感:比如說“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幽咽泉流冰下難”“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詩人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的表達了出來,并能區(qū)別音調(diào)音色的變化,真是妙不可言。

四課堂小作文。

本文在寫作中不但注意了音樂美,而且也注意了畫面美。比如像《琵琶行》里面的“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這里面的意境就非常美,請大家把它改寫成現(xiàn)代文。

參考:春江花月夜,一彎江水,一輪明月,尋聲凝目月下船,空艙之前一紅顏,追前憶昔信手彈,月浸江水人心寒。

五聯(lián)想積累。

古今中外還有許多描寫音樂的詩都給人們以不盡的美感,你能想出一些嗎?

參考:如劉長卿寫過一首詩:“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寫出了風入松的感覺。

六、小結:

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_客,一個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詩人白居易也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濕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著,一路灑下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濕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12400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