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實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07:10:09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實用18篇)
時間:2023-12-03 07:10:09     小編:琉璃

在制定教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那么,如何編寫一份高質量的教案呢?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順序,使學生學習過程有條不紊;還要精心選擇教學方法,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此外,教案中的評估方式也需要合理設置,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綜上所述,寫一份完善的教案需要注意以上幾個方面。這些教案范文覆蓋了各個學科和年級的教學內容,適用于不同階段的教學。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一

《歌聲》是二年級(下)語文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一件感人的故事——19的一個夜晚,一艘輪船不幸觸礁沉沒,落水的人在海里拼命掙扎。一個不滿10歲的小姑娘在海里一邊掙扎一邊唱歌,她的歌聲給了大家勇氣和力量,激勵落水者堅持、堅持、再堅持!她的歌聲也引來了救生船。她用歌聲救了落水的人們。

課題《歌聲》便是文眼,第一自然段敘述事情的起因,落水人從希望到絕望的處境。第二至四自然段由歌聲串起,縈繞的歌聲給馬金納希望,給其他落水者力量,救生艇也尋聲而來。課文從描寫馬金納的落水入手,由點到面,寫出落水者從落水到獲救的全過程。課文對唱歌小姑娘的細節(jié)描寫和結尾處人們對小姑娘的.感謝,表現(xiàn)出小姑娘在逆境中的堅強,并帶給別人勇氣和力量的美好形象。

針對二年級孩子心理感悟能力不足的特點,我決定降低理解難度,從關鍵句子入手,從關鍵字詞入手,盡量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理解品讀,并于讀中悟情。在深入研究教材之后,我以“歌聲”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并一線貫穿全課堂。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的生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課文,合作探究,感受小女孩的堅強。

在課文情景中,學習生字“掙”,了解含義,識記字形。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誦讀體會,感受小姑娘用歌聲給大家?guī)淼挠職夂土α恳约矮@救者們對小姑娘的感激。

教學重點:用多種形式學習、積累詞語。通過朗讀,感悟小姑娘遇險時的堅強和歌聲傳遞的力量。

教學難點:通過語言文字,感受歌聲給人們帶來的求生力量,堅持到底的意志,對生存的勇氣。

一、復習。

1.復習鞏固。

(1)出示詞語:不幸掙扎聚攏增添隱隱約約觸礁。

(2)開火車讀。提醒后鼻音的字要讀準。

(點評:低年級語文學習以識字寫字為主,復習中鞏固詞語十分必要。讀準詞,才能讀通句,讀順才能讀出味兒,讀懂語境和語情。)。

2.理解“觸礁”

(1)你們知道什么叫觸礁嗎?生聯(lián)系上下文讀。

(2)師指“礁”介紹,江河、海洋中隱沒在水下或落出水面的巖石。

船只在航行中撞上礁石,會造成船體受損、漏水、船體擱淺,嚴重的還會造成船只的沉沒。

(點評:在課文情境中理解詞語“觸礁”,識記字形,了解“礁”中石字旁表義,在低年級識字效果較好。教師用詞語描繪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詞語,了解觸礁的嚴重,學生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促使他們如臨其境,極大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為學習下文作鋪墊,自然過渡到第一自然段的學習。)。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緊扣對“觸礁”的理解,師講述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二

一、導入。

小松鼠在松樹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幫他們數(shù)一數(shù)嗎?

二、教學新課。

1.數(shù)松果(出示松鼠數(shù)松果圖)哪位同學能幫小松鼠數(shù)一數(shù)?

根據同學口述:每堆有5個松果,在表格中板書。

堆數(shù)1松果的個數(shù)5那么兩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們能繼續(xù)將這個表格填完嗎?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

匯報,填表。

從這張表格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

你能把松果的個數(shù)用乘法算式計算出來嗎?

板書:1個5是5,1×5=5或5×1=5。

2個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寫,你們會嗎?請你們在本子上接著往下寫,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

齊讀所寫的算式。

有誰知道10×4的積是多少?獨立計算,小組交流。

根據這些乘法算式,你還能算哪些乘法題?

大家所說的這些算式都是根據黑板上這9個算式推算出來的,讓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算式,它們都含有一個乘數(shù)5,為了方便我們應用,我們將這些算式改編成一句句的口訣,我來說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試著說下去嗎?小組說一說并分組把它寫出來。

強調幾個編寫要注意的問題。

齊讀5的乘法口訣。

給3分鐘記憶口訣。

你是怎樣記口訣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尋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訣有關系的事情還有很多,老師把它們編成兒歌,你們想聽嗎?

一個小組5個人,兩個小組10個人,三個小組15個人,四個小組20個人……。

你還能編出其它的兒歌嗎?

三、鞏固練習。

請你用今天所學的口訣,解決問題。

1.5的乘法口訣口算題。

2.填一填:p11第3題。

3.p11第4題。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讀、背有關5的乘法口訣。

板書設計:

數(shù)松果1×5=5,一五得五,2×5=10,二五一十3×5=15,三五十五,4×5=20,四五二十5×5=25,五五二十五,5×6=30,五六三十5×7=35,五七三十五,5×8=40,五八四十5×9=45,五九四十五教學反思: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三

在暖身部分的泡泡造型環(huán)節(jié)中,我利用故事引導來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欲。故事情節(jié)設計故事引導:出示掛圖p1、p2,引導孩子們講述—:“寶寶吹了泡泡耳環(huán)、泡泡水晶床送給了蝴蝶小姐,蝴蝶小姐很開心。小蜜蜂滋滋聽說了這事兒,讓也想擁有一件泡泡禮物。你們猜,小蜜蜂滋滋喜歡怎樣的泡泡禮物呢?”

本次活動,我設置了懸念,引導孩子們由猜測過度到表演,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隨著老師的琴聲做各種泡泡造型的律動。這樣一來,活動氣氛熱烈了,孩子們進入了玩音樂的狀態(tài)。(引導語:寶寶吹了許多會變魔術的泡泡,有的變成泡泡房子、泡泡蝴蝶……)在聽鼓聲和吊镲聲玩泡泡造型時,孩子的經驗就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來說,有所提升。孩子的造型變換無窮,創(chuàng)造欲望被充分激發(fā)。

暖身活動的泡泡造型讓孩子們在熱身的同時,也為“水底生物律動模仿”環(huán)節(jié)做鋪墊。律動模仿讓孩子們又掀起一個創(chuàng)造的小高潮,(第一遍音樂)海星、海馬、鯊魚、螃蟹、金魚、海蛇、水母等海洋生物在海底開舞會,孩子們都用肢體動作表演自己喜歡的海底生物。

配詞律動環(huán)節(jié)(幼兒圍圈坐)。

第一小組按備課環(huán)節(jié)進行:三遍音樂完成。第一遍音樂,老師邊做律動邊默唱;第二遍音樂,幼兒起立隨音樂邊唱語詞邊做律動;第三遍音樂,是加強第二遍音樂的內容。出現(xiàn)情況:默唱時,老師夸張的表情和嘴型十分吸引幼兒,可是第二遍音樂就讓孩子們邊唱邊玩有點牽強,因為孩子們還沒有掌握語詞,使得孩子們只顧做律動而不注意語詞了。與我設想的效果有所出入。第二小組活動時,我在第二遍音樂的形式上做了調整:幼兒坐著,隨音樂跟著老師邊唱語詞邊做律動。這樣一來,孩子們有了第一遍音樂的仔細傾聽、觀察和第二遍音樂的配詞、律動,幼兒對整首樂曲的曲式有了大概的了解。第三遍音樂的律動表演就順手多了。

由于配詞律動環(huán)節(jié)孩子已經初步熟悉語詞,所以在圖形感應曲式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邊跟老師唱邊看老師畫圖譜,對曲式的掌握上就事半功倍了。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四

1.能說出南亞主要農作物的種類與分布及印度主要工業(yè)區(qū)與工業(yè)部門;能根據分布圖分析農業(yè)分布與降水量的關系及工業(yè)區(qū)與礦產資源分布的關系。

2.通過觀察分布圖,掌握提取和分析問題的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與探究問題的能力。

3.通過分析農業(yè)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初步認識人地關系。

【重點】。

南亞主要農作物的種類與農作物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及主要的工業(yè)區(qū)和工業(yè)部門。

【難點】。

農作物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溫故知新導入。播放視頻《摔跤吧,爸爸!》田地里練習摔跤片段,提出問題:印度屬于南亞,三大地形區(qū)與兩大河流分別是什么?引導全班共同知識點,教師展示南亞地區(qū)空白掛圖,指名不同學生上臺作圖,用不同彩色筆描出三大地形區(qū)域兩大河流,全班共同指正。教師提問:印度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都有哪些工業(yè)部門呢?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導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教學。

1.工業(yè)。

教師展示圖7.35工業(yè)及礦產分布圖與圖7.36農產品與降水量分布圖。

【提問】印度有哪些礦產資源?有哪些工業(yè)區(qū)?工業(yè)區(qū)的位置以及主要的工業(yè)部門是什么?

【學生活動】同桌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多媒體展示展示印度工業(yè)視頻資料,并出示表格,師生共同填寫:

【提問】工業(yè)區(qū)與礦產資源的分布關系?

學生思考后回答:礦產資源為工業(yè)發(fā)展提供原料。

2.農業(yè)。

教師展示教材圖7.33南亞地形圖。

【提問】三大地形區(qū)依次對應種植林業(yè)、棉花、糧食作物哪一種?為什么?

【學生活動】讀圖回答并談談地形與河流對農業(yè)分布的影響。

教師展示圖7.36農產品與降水量分布圖并介紹南亞的氣候特點。

【提問】南亞主要農作物類型有哪些?

學生通過讀圖得出黃麻、棉花、茶葉、小麥。

【問題】。

(1)完成表格:農作物種類以及分布區(qū)的年降雨量表格。

(2)農作物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是什么?你有哪些啟示?

【學生活動】四人為一小組,思考并討論完成表格。學生得出;。

(2)農作物分布受到地形、水源、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制約,農業(yè)生產要因地制宜。

【教師總結】南亞七國都是以發(fā)展農業(yè)為主的國家,黃麻、茶葉、棉花等農產品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這都取決于南亞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氣候炎熱濕潤,有利于農作物的種植。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舉辦活動:南亞的工農業(yè)講解員,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向全班介紹對南亞農業(yè)和工業(yè)的了解。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請學生回顧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作業(yè):預習南亞的民族、宗教與習俗,查找相關資料。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五

1.師:滴滴滴,我們開著汽車出去旅游吧,瞧,這是哪?公園我們可以擺些什么樣的造型呢?引導幼兒聽《可愛頌》擺活潑可愛的造型。

2.出示動物園的圖片,引導幼兒聽音樂擺各種動物的造型。

3.播放音樂,幼兒根據不同的背景擺相應的造型。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六

《一剪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體現(xiàn)了被稱為“易安體”的李清照作品的藝術風格,即清麗典雅,溫婉細膩。鑒賞這首詞應該讓學生用情感去參與、用心靈去體會,力爭能夠切實把握住作者內心那種纏綿悱惻的情懷。

1、了解李清照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

2、熟讀并背誦全詞;

3、學會賞析詩句、并掌握詩歌鑒賞的技巧;

4、體會作者表現(xiàn)的“愁”,學習對比賞析;

5、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

高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詩歌鑒賞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必要作過多地講解說明,而是要讓讓學生討論發(fā)言以提高鑒賞的積極性,同時輔以多媒體手段,用優(yōu)美的歌聲和畫面營造氛圍,效果要比傳統(tǒng)的講解方式好得多。

朗誦法、小組討論、學生積極展示。

1、學習對比賞析;

2、初步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教學過程(給環(huán)節(jié)要注明預設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

“在我國詞壇有一位傳奇女子,她把三分淚水、七分才氣凝結成篇篇妙語華章,她就是千古才女李易安,萬古愁心李清照”

觀看視頻《中華勤學故事之李清照》引入作者李清照。

播放ppt觀看ppt了解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幸福生活,為理解詩歌做準備。

二、作者作品。

(讓學生回憶接觸過的李清照的作品,介紹自己所熟悉的李清照的生平及故事,教師小結(見幻燈片),引出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明確李清照的詩詞內容。)。

李清照(1083-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詞人,濟南人。李清照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相敬如賓。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長,趙明誠經常外出為學為官,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后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靖康之變后,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趙明誠病死后,目睹國破家亡夫死,清照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凄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

李清照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

前期詞主要描寫熱愛自然、傷春愁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xiàn)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詞風活潑秀麗,語新意雋,清麗、明快。

后期詞則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感傷情調,從而表達了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字字血淚,聲聲嗚咽,凄涼、低沉。

李清照的詞獨具一家風貌,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被后人稱為“易安體”。著有《漱玉集》。

易安結婚不久,趙明誠就到遠處去上學,李清照“殊不忍別,覓錦帛,書《一剪梅》以送之?!保ㄒ栽艘潦勒洹秼櫗h(huán)記》)。

播放ppt。

學生回憶接觸過的李清照的作品,介紹自己所熟悉的李清照的生平及故事。

請兩名學生分別朗讀。

對作者有個全面了解。

三、解題--關于“一剪梅”

四、詩詞朗讀。

1、結合課文下方的注釋,自由朗讀;

2、結合教師所給節(jié)奏與提示,有感情的朗讀;

3、聽名家朗誦。

4、全班齊讀。

教師糾正讀音。

播放音頻。

學生誦讀聽讀對作品進行整體把握。

五、作品鑒賞。

1、《白雨齋詞話》中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絕倫,真不食人間煙火者?!?/p>

(1):“紅藕”“玉簟”不僅表明秋天已至,進一步發(fā)掘,它的深刻意蘊是什呢?

(3)“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提問:這個句子按照邏輯順序應怎樣排列?其意味是什么?

【補充:】云中:我國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鴻雁從空中飛來,故稱“云中”。

錦書:寫在錦帛上的信。據《晉書》記載,竇滔妻蘇氏曾織錦為《回文璇璣圖詩》,寄給他的丈夫,后來用“錦書”指代妻子給在外丈夫的信。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給妻子的信。

(4)“花自飄零水自流”蘊含怎樣的意蘊?

(5)品味“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句。

(6)請鑒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句。

2、小結。

上片主要寫女詞人的獨居生活,下片由以抒情為主,全詞主要抒寫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六、對比鑒賞。

1、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木遮》)。

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李煜)。

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烏夜啼》李煜)。

4、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5、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6、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ɡ钋逭铡堵暵暵罚?。

7、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8、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人長。(李白《秋浦歌》)。

七、欣賞歌曲《月滿西樓》的flash,加強審美印象。

(1)明確:

作者從視覺、嗅覺、觸覺多個角度入手描寫秋意的冷落蕭條,不僅刻畫了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ㄩ_花落,既是自然現(xiàn)象,又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作品首句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huán)境氣氛和感情色彩。

(2)明確:從“獨”字可以看出詞人的寂寞沒有排遣掉。她借泛舟來消愁,而過去有夫君相伴,現(xiàn)在卻是獨自一人,眼前的一切只能勾起對往事的回憶,回憶以前的種種快樂,怎能不睹物思人,觸景生情呢?愁思非但沒有派遣,反而更重了。

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后用作船的美稱。

(3)明確: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思誰寄錦書來”。

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體會這句詞的優(yōu)美意境。

詞句中的“誰”顯然是指自己的丈夫趙明誠,可以想見,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所以遙望云空,產生鴻雁傳書的遐想。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子空回,錦書全無,所以有“誰寄”之嘆,實際是無人寄書,心中愁緒平添一層。

(4)明確:花飄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態(tài),女詞人見此景象,極為傷懷,但花和水卻不理會她的情懷,依舊不停地飄落,不停地流逝。

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與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有異曲同工之處。

(5)明確:推己及人說身在異地的丈夫和自己懷有一樣的相思之情,直接點明了夫妻二人的兩相恩愛,足見雙方情愛之篤以及彼此信任之深。

(6)明確:此句是詞的主旨句,“情”要用“計”消除,可知其重?!盁o計可消除”,可知其深。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這句詞賦予愁緒以運動之感,使人仿佛看見詞人眉頭的若舒若蹙,而愁從眉間藏到心間,更使人領略到詞人的萬千愁緒,引發(fā)無限的遐想?!安?-卻--”有連接關系,表現(xiàn)“愁”運動之速,剛下了眉頭立即又來到了心頭,這真是揮之不去拂還來!

歸納明確:

李煜把愁比作一江春水,比作一團亂麻;賀鑄把愁比作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李白把愁比作斬不斷的水流;比作又長又密的白發(fā);李清照把愁比作船都載不動的沉重的物體。他們都用了化抽象為形象的手法,把摸不著看不見的意識形象化具體化,變得真切可感。讓讀者聯(lián)想到愁思的深廣綿密無邊無際。

播放音頻。

學生交流討論并展示。

學生交流展示。

學生閉上眼睛感受歌曲的旋律,感受詞作的愁情。

培養(yǎng)詩歌鑒賞的能力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

讓學生學會比較鑒賞。

八、布置作業(yè):

搜集李清照的有關作品,進一步體會“易安體”的藝術風格。

讓學生進一步的更加全面的了解李清照。

七、板書設計(本節(jié)課的主板書)。

作者心情:閑愁。

主旨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藝術技巧:

比喻。作用:化抽象為形象(具體),突出愁思的深廣無邊,雜亂無章,綿長繁密。

烘托,以景襯情,想象。

八.教學反思。

1、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意圖:

(1).了解李清照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

(2)熟讀并背誦全詞;

(3)、學會賞析詩句、并掌握詩歌鑒賞的技巧;

(4)、體會作者表現(xiàn)的“愁”,學習對比賞析;

(5)、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

2、本堂課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3、本堂課的優(yōu)點:

因為學生熟悉李清照,這首詞很容易喚起學生的親切感,再加上有視頻播放,增強了畫面感,學生學習的興致更高了。對比賞析的設計,拓展了學生的積累,提高了學生的鑒賞水平。

4、本堂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

欣賞歌曲《月滿西樓》的flash,應該放在鑒賞詩歌之前,更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5、本堂課中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及評價:

自主活動的效果還不是很好,賞析不是很到位,還需要老師繼續(xù)指導。

6、改進措施:

注意教師的引導語言,引導的方式方法,要準確到位得體恰當,盡量能喚起學生的探究的欲望。鼓勵學生要自信,大膽發(fā)言。善于總結鑒賞經驗,積累知識點。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七

1、通過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桌面上的圖標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并能夠熟練的打開桌面上的圖標。

2、在熟悉操作窗口的同時,認識窗口的組成部分。

過程方法。

合作交流+教師引導+操作實踐。

情感態(tài)度。

通過對程序窗口的認識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提高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八

2、感受李清照婉約的詞風。

3、背誦李清照的主要詩作。

1、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一個作家的詩詞,總結出詩人的藝術風格。

2、李清照寫內心愁苦的名句很多,讓學生把握用意象寫愁的手法。

3、要讓學生快速背誦,尤其要在課堂上完成背誦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背誦習慣。

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音樂mtv安雯唱的《月滿西樓》,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本詞的情感。淡淡的憂傷。

二、背誦這首詞。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三、賞析這首詞。

1、讓學生概括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孤獨寂寞的相思之情。

2、引導學生分析詞人如何表達思想感情的:

先借意象:秋季,紅藕香殘,獨上蘭舟,云中錦書,飄零的花,自流的水,

最后直接抒情:無計可消除。

四、擴展閱讀。

1.讓學生回憶學過的李清照的詩詞。

如夢令兩首。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補充閱讀: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總結詞風。

真摯細膩,深婉動人,語言清新典雅,淺易自然。多寫個人遭遇,心靈深處的“愁”,而這些愁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的。

3.總結李清照詞中寫愁的名句。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只恐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又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4.總結寫“愁”用的手法:

用形象的事物來比愁,可觸、可視、可感,從而能引起共鳴(前兩句)。

用意象來渲染愁緒,多個意象共同構成抒發(fā)愁思的意境(第三句)。

讓學生舉出此類名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五、欣賞歌曲《聲聲慢》。

六、讓學生背誦李清照的詩詞。

七、總結本課。

提示學生李清照的詩詞中有沒有豪放風格的。

《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八、布置作業(yè)。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九

1.能夠利用各種地圖或文字材料,獲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秘魯安第斯山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

2.能夠說明山區(qū)人們是如何利用山區(qū)來發(fā)展生活的,描述他們生產生活的特色。

3、學會分析山區(qū)人們生產生活的特色與山區(qū)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十

1、結合美術活動進行教育。

2、為每位幼兒準備白色正方形餐巾紙一張,彩色墨水及棉簽若干。先請幼兒將餐巾紙疊成小正方形或三角形,然后用棉簽蘸彩色墨水隨意點,注意顏色的搭配,各種顏色交替使用。最后,將餐巾紙小心地打開,一塊"印染"小手帕就設計成功了。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十一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正確分析數(shù)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shù)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shù),再減去第二個數(shù)、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就等于從這個數(shù)里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本節(jié)課是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fā)興趣”、“鞏固發(fā)展”、“比較溝通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十二

1.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huán)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jié)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jié)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十三

1.掌握兩步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2.畫線段圖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分析兩次單位“1”的不同之處.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單位“1” .

1.乙是甲的

2.小紅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

4.乙的 相當于甲

5.1個籃球的價錢是一個排球價錢的 倍

(二)口頭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小華儲蓄了多少元?

2.小華儲蓄了15元,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小新儲蓄了多少元?

(出示課題——分數(shù)應用題)

(一)出示組編的例題

1.思考討論

(1)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又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匯報思路講方法

由此基礎上試列綜合算式:

(二)鞏固練習

小華有36張郵票,小新的郵票是小華的 ,小明的郵票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張郵票?

1.分析數(shù)量關系,獨立畫圖并列式解答.

2.學生板演.

(張)

(張)

答:小明有40張.

3.綜合算式

用連乘解答的題有什么特點?”“解題思路是什么?”

1.認真讀題弄清條件和問題

2.確定單位“1”找準數(shù)量關系

根據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找準“量”、“率”對應關系,即誰是誰的幾分之幾.

3.列式解答

板書:抓住分率句,找準單位“1”,

畫圖來分析,列式不用急.

(一)聯(lián)想練習根據下面的每句話,你能想到什么?

1.蘋果的個數(shù)是梨的 .(如,梨是單位“1”;蘋果少,梨多;蘋果比梨少 等)

2.修了全長的

3.現(xiàn)在的售價比原來降低了

(二)先口頭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三)提高題.

六、板書設計

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

教案點評:

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的關鍵是弄清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誰和誰比,把誰看作單位“1”,求的是誰的幾分之幾,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小學數(shù)學教案《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這也正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分析能力的體現(xiàn)。是我們課堂的叫目標之一。

這節(jié)課是分數(shù)應用題的第二節(jié)。學生已具備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單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個條件,并增加了一個數(shù)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難為易,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在共同討論中理解已知條件,有利于學生排除思維障礙。教師再配以線段圖加深強化學生理解題意,以實現(xiàn)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和飛躍。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變換條件,有助于學生靈活分析,防止定勢。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十四

1、學習詩歌通過意象、煉字來精確表現(xiàn)情感的寫法。

2、領會詞人情感。

1、重點:“輕”、“獨”“才”、“卻”等字詞的領悟。

2、難點:閑愁的理解。

3、拓展:愛情是兩個人的,感受甜蜜的相思之苦。

大體安排: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教讀課。

1、學生朗讀并背誦。

2、思考何為“閑愁”

一、導入。

親情、友情、愛情構成了我們的感情世界,在這之中有快樂、有憂愁、有甜蜜、也有苦痛,百般滋味無法盡說。今天,我們就通過學習《一剪梅》這首詞來體味愛情的一種滋味:相思。

二、作者介紹。

1、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書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其夫趙明誠是著名的金石考據家。李清照夫婦雅好詞章,常相唱和,伉儷情篤。1127年,靖康之亂,李清照隨家顛簸南下,后來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國繼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終。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寫閨情相思,明快妍麗;南渡之后,則多寫國破家亡的離亂生活,沉哀入骨,詞情凄黯。

2、《一剪梅》寫作背景:李清照與趙明誠婚后不久,趙明誠即遠行,李清照便寫下了這首《一剪梅》寄給丈夫。

三、朗讀背誦。

1、播放課件伴奏,教師范讀。

2、課后背誦。

四、教學板塊一。

1、師問:“紅藕”“玉簟”不僅表明秋天已至,進一步發(fā)掘,它的深刻意蘊是什么呢?

引出:“紅藕香殘”,雖然是表明秋天來了荷花凋謝,其實,也含有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意;“玉簟秋”,雖然是暑退秋來,所以竹席也涼了,其實,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引出:“紅藕香殘”——從客觀景物來表現(xiàn)秋的到來;“玉簟秋”——從主觀感受表達秋的到來。

3、師問:“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一個倒裝句,其意味是什么?

引出:順序: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思及誰寄錦書來;誰——趙明誠。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無論舟上樓中,縈繞于詞人心頭。

4、師問:“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表露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引出:寫自己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及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的,足見兩心相印。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

5、師問:“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狈治觥安拧獏s——”的妙用?

引出:皺著的眉頭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相思之情無法排遣?!安拧獏s——”有連接關系,表現(xiàn)“愁”運動之速,而愁從可見的眉間藏到心頭,更使人領略到女詞人的萬千愁緒,詩人感情在短暫中的變幻起伏,真實形象,給人以遐想。

五、教學板塊二。

1、請同學們想像你與自己的愛人離別會是怎樣的情境?

2、師問:請大家體會以下三首詞的離別之情:

李煜《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生離)。

蘇軾《江城子》“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保ㄋ绖e)。

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保ú粴w)。

引出:哀戚幽怨的相思(李煜)、悲痛欲絕的相思(蘇軾)、無奈神傷的相思(柳永)。

與李清照《一剪梅》所表現(xiàn)的相思感覺的不同,點出李清照的“閑愁”是她與丈夫兩處的閑愁,是對兩人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美好愛情的聯(lián)想,所以苦也甜蜜。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十五

在windows桌面上的每一個圖標,都指向一個應用程序,每運行一個程序,桌面上就出現(xiàn)一個稱為“視窗”的圖形,我們通常也把視窗稱為“窗口”,如果同時運行多個程序,就要同時打開多個窗口。如何運行程序,打開窗口呢?別著急,請跟我一起學。

2、新授。

(一)、打開窗口。

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打開窗口:

1、把指針移動到桌面的圖標上,然后雙擊。

2、單擊“開始”按鈕,在菜單中選擇需要運行的程序圖標或需要打開的文檔并單擊它?!伴_始”菜單中的每一個命令和桌面上的每一個圖標一樣,都代表著一個應用程序,每運行一個程序,就打開一個窗口。

(二)窗口的組成。

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最小化按鈕、化按鈕、關閉按鈕、工作區(qū)、邊框、窗口角。

(三)窗口的操作。

1、窗口的化、最小化和還原。

化與還原:單擊“化”按鈕,窗口就擴大到整個桌面,這時“化”按鈕就由“化”變換為“還原”。如果要恢復原來的窗口,單擊“還原”就可以了。

最小化與還原:單擊“最小化”按鈕,窗口就縮小為一個圖標按鈕,存放在任務欄上。如果要恢復原來的窗口,單擊任務欄上的圖標按鈕就可以了。

2、窗口的移動。

窗口化是無法移動的。

3、窗口大小的改變。

4、窗口的關閉。

要關閉窗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單擊“關閉”按鈕。

3、練一練。

1、完成練習1。

2、通過“開始”菜單打開“寫字板”窗口,練習窗口的化、最小化、還原、移動、縮放等各種操作,然后關閉窗口。

4、拓展知識。

同時打開3—5個窗口,然后將指針移支任務欄的空白位置,單擊右鍵并選擇“層疊窗口”,看看有什么效果。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十六

1、教材是我國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一章的第一節(jié),教材設計能使學生比較充分地了解日本這一東亞島國的自然地理特點和人文地理特點。

2、教材先對日本地理條件進行了分析,使學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點,進而達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的成功之處,即“加工貿易經濟”這一經濟發(fā)展的方式,并以此作為我們的借鑒。

3、本節(jié)教材另設閱讀、圖表、活動等,在說明日本地形和組成,經濟發(fā)展方式,擴展學生知識面,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經濟狀況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從而開闊了視野,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十七

欣賞安第斯山脈地區(qū)風光,同時配上印第安人音樂,引起學生的興趣。

設問: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淼倪@些風光圖片美不美?

學生答:美!

問: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這么美麗的地方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學生答:想!

(一)尋找安第斯。

2.再通過幻燈片展示一幅當?shù)貓D片,設計問題:“走進山區(qū),探索山區(qū)的生產生活是怎樣的?”

(二)探秘安第斯。

1.【幻燈片展示秘魯山區(qū)農業(yè)活動示意圖】。

設計問題:安第斯山區(qū)人民又是如何利用當?shù)氐沫h(huán)境發(fā)展生產的呢?

學生回答:低海拔處……高海拔處……。

2.【幻燈片展示5。s左右安第斯山脈東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觀變化示意圖】。

設計問題:秘魯安第斯山區(qū)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的變化原因?

學生整理(教師引導)回答: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高海拔山區(qū)從山麓到山頂,導致自然景觀呈現(xiàn)垂直變化。

3.【教師引導過渡】。

學生回答:印第安人!

教師出示印第安人圖片,及出示印加文明遺址圖片。

(三)走進安第斯。

1.【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目標要求。

1)安第斯山區(qū)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

2)這樣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如何?

2.【學生成果展示】。

衣:羊駝毛質地輕柔,纖維細長,保暖性強,極為珍貴,有“纖維上帝”之美譽。

食:玉米和馬鈴薯是山區(qū)居民的主要糧食。秘魯人培育出抗寒的馬鈴薯品種,還利用晝夜溫差大發(fā)明了常年保存馬鈴薯營養(yǎng)價值的方法。

?。喝鐖D(ppt)。

行:駱馬能在崎嶇的高山峻嶺間行走自如,體小但耐饑渴。是當?shù)鼐用竦闹饕\輸工具。

3.【展示秘魯國徽】。

問題:秘魯國徽左上角是什么動物的圖案?它出現(xiàn)在國徽上面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駱馬。

(四)感悟安第斯。

教師設計問題:安第斯山區(qū)秘魯人“靠山吃山”的生產、生活方式讓我們懂得了?

學生回答: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雨的好與壞教案參考篇十八

(3)能舉例說明日本與我國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lián)系密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收集圖片、查找文字資料、小組討論、分析處理資料,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性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防震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初步建立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的觀念。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05164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