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21:16:04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大全11篇)
時間:2023-12-02 21:16:04     小編:雅蕊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一

2. 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劉備對表語

3. 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4. 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遠依山下寨,未敢輕進。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5. 曹操兵近濮陽,下住寨腳。次日,引眾將出,陳兵于野。操立馬于門旗下,遙望呂布兵到。

6. 曹操撥轉(zhuǎn)馬頭,望東門而走,正逢典韋。韋擁護曹操,殺條血路,到城門邊,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韋用戟撥開,飛馬冒煙突火先出。曹操隨后亦出。

7.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語

8. 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轅門射戟前呂布語

9. 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為報當日之恩情,關(guān)羽放了曹操,后世的評價

10. 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關(guān)羽借呂蒙口罵孫權(quán)

11. 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guān)東一境,每谷一斛,直錢五十貫,人民相食。曹操因軍中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因此二處權(quán)且罷兵。

12. 時約初更,月光未上。只聽得西門上吹贏殼聲,喊聲忽起,門上火把燎亂,城門大開,吊橋放落。曹操爭先拍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見一人,操知是計,忙撥回馬,大叫:“退兵!”

13. 兩人到門邊,城上火炮滾下,樂進馬不能入。典韋冒煙突火,又殺入去,到處尋覓。

14. 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

15. 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qū)兵出城。

16. 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zhàn)。斗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17. 曹操于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

18. 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張超自刎,張邈投袁術(shù)去了。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話下。

19. 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里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zhuǎn)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

20. 陶謙勞軍已畢,趙云辭去,玄德執(zhí)手揮淚而別??兹谔锟喔飨鄤e,引軍自回。玄德與關(guān)張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二

在《演義》里,周瑜是心胸狹窄,永不服輸?shù)拇~,也只有當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時,才會由口及心地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只不過這句話過于自卑,長了諸葛志氣,滅了自己威風。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主中格式化了。

這是趙云迷們最津津樂道的評語,原因是在《演義》里趙云并不是作者重點描寫的對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能得到主子這么一句肯定,當然是高興得找不到北了。不過也可以看出劉備沒有知人之能:趙云跟了自己這么多年,到這時才知道他的膽識,平時只給他一些壓糧運草,打掃戰(zhàn)場,保護家屬的雜活,真是埋沒英雄。

一共八個字卻稱贊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而且朗朗上口,婦孺皆宜。后來關(guān)羽雖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沒聽別人這么說過,估計作者肯定是呂溫侯的fans,否則也不會這么肉麻。

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wěn)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后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因此當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有人說《后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先不論是誰寫的,這里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諸葛亮真實的寫照,也是最能表現(xiàn)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無力回天時的心情,也成為現(xiàn)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司馬徽一向看好諸葛亮和龐統(tǒng),曾經(jīng)把諸葛亮比成姜尚,張良,所以這話從他嘴里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經(jīng)天緯地的本事,因此這么說也不過份。奇怪的是劉備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孫策當政時常常霸氣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還有些識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眾人,臨死時還給孫權(quán)留下了這樣的忠告,深刻看出了兩人的處事風格。事實也驗證了他的準確性,張昭主外事時主張投降曹操;周瑜主內(nèi)事時把孫權(quán)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給了劉備。而二人各行其事時卻做得近乎完美。

小時候看三國,很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倒底是在夸孫權(quán)還是在罵孫權(quán)。稍大了一點后才知道,曹操其實和孫權(quán)他爹孫堅是一輩的,這么說沒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孫權(quán)能守住父兄基業(yè),跟袁紹和劉表的那幾個敗家子不同。怪不得辛棄疾很是欣賞孫權(quán),并在自己的詞里引用了這句話。

個人認為,在曹操說過的所有的話里面,這句話是最精辟的。難怪劉備會嚇掉勺子,連蒼天也打了個冷戰(zhàn),以為泄露了天機。其實曹操也就是這么一說,試探一下而已,后來又被劉備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來說過的最正確的一句話。

這一句話,不僅給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國安邦之臣,在亂世則是獨霸一方的軍事首領(lǐng)。而曹操聽到這話面露喜色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沒有說他能成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稱帝,在史書上成為王莽、董卓一類的人。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三

好詞摘抄: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好句摘抄:

1、既生瑜何生亮

2、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3、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

5、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6、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7、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8、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9、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10、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11、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12、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13、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14、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5、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6、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7、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8、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9、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20、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21、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22、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23、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2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25、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7、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8、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9、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30、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31、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32、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33、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34、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35、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36、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37、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38、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9、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40、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41、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4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43、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44、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45、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三國演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四

妄自菲薄、智取陳倉、七擒七縱、六出祁山、舌戰(zhàn)群儒、單刀赴會、得隴望蜀、負重致遠

出言不遜、兵貴神速、吳下阿蒙、斷頭將軍、車載斗量、勢如破竹、老牛舐犢、如嚼雞肋

堅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計

如魚得水、髀肉復生、如飲醇醪、步步為營、偃旗息鼓、七步成詩、三國歸晉、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zhàn)、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6、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8、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0、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2、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3、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14、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五

初出茅廬、刮目相待、名不虛傳、吳下阿蒙、手不釋卷、旦夕之危、如魚得水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1、孫策換回黃祖,迎接靈柩,罷戰(zhàn)回江東,葬父于曲阿之原。喪事已畢,引軍居江都,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漸漸投之。不在話下。

2、孫策既死,孫權(quán)哭倒于床前。張昭曰:“此非將軍哭時也。宜一面治喪事,一面理軍國大事。”權(quán)乃收淚。張昭令孫靜理會喪事,請孫權(quán)出堂,受眾文武謁賀。孫權(quán)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

3、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關(guān)、張聞之不悅,遂一齊入諫玄德。正是:高賢未服英雄志,屈節(jié)偏生杰士疑。

4、留郭嘉于易州養(yǎng)病,求向?qū)Ч僖砸贰H怂]袁紹舊將田疇深知此境,操召而問之。疇曰:“此道秋夏間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楫,最難行動。不如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備:蹋頓可一戰(zhàn)而擒也。”操從其言,封田疇為靖北將軍,作向?qū)Ч?,為前?qū);張遼為次;操自押后:倍道輕騎而進。

5、且說董承自劉玄德去后,日夜與王子服等商議,無計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賀,見曹操驕橫愈甚,感憤成疾。帝知國舅染病,令隨朝太醫(yī)前去醫(yī)治。此醫(yī)乃洛陽人,姓吉,名太,字稱平,人皆呼為吉平,當時名醫(yī)也。平到董承府用藥調(diào)治,旦夕不離;常見董承長吁短嘆,不敢動問。

6、卻說曹豹見張飛只十數(shù)人護從,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趕來。飛見豹,大怒,拍馬來迎。戰(zhàn)了三合,曹豹敗走,飛趕到河邊,一槍正刺中曹豹后心,連人帶馬,死于河中。飛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盡隨飛投淮南而去。呂布入城安撫居民,令軍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門,諸人不許擅入。

7、卻說玄德引十數(shù)萬百姓、三千余軍馬,一程程挨著往江陵進發(fā)。趙云保護老小,張飛斷后??酌髟唬骸霸崎L往江夏去了,絕無回音,不知若何?!毙略唬骸案覠┸妿熡H自走一遭。劉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見公親至,事必諧矣?!笨酌髟手Z,便同劉封引五百軍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8、卻說張飛拍馬趕到關(guān)下,關(guān)上矢石如雨,不得進而回。八路諸侯,同請玄德、關(guān)、張賀功,使人去袁紹寨中報捷。紹遂移檄孫堅,令其進兵。堅引程普、黃蓋至袁術(shù)寨中相見。

9、時秋末冬初,涼風透骨;黃昏將近,哭聲遍野。至四更時分,只聽得西北喊聲震地而來。

10、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guān)東一境,每谷一斛,直錢五十貫,人民相食。曹操因軍中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因此二處權(quán)且罷兵。

11、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zhàn)。斗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操回寨,重賞典韋,加為領(lǐng)軍都尉。

12、曹操追至南皮,時天氣寒肅,河道盡凍,糧船不能行動。操令本處百姓敲冰拽船,百姓聞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斬之。百姓聞得,乃親往營中投首。操曰:“若不殺汝等,則吾號令不行;若殺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軍士擒獲。”百姓皆垂淚而去。

13、李傕、郭汜盡驅(qū)洛陽之民數(shù)百萬口,前赴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死于溝壑者,不可勝數(shù)。又縱軍士淫人妻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如有行得遲者,背后三千軍催督,軍手執(zhí)白刃,于路殺人。

14、玄德正慌,方欲自戰(zhàn),高覽后軍忽然自亂,一將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云也。玄德大喜。云縱馬挺槍,殺散后隊,又來前軍獨戰(zhàn)張邰。邰與云戰(zhàn)三十余合,撥馬敗走。云乘勢沖殺,卻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正奪路間,只見云長、關(guān)平、周倉引三百軍到。兩下相攻,殺退張邰。各出隘口,占住山險下寨。玄德使云長尋覓張飛。原來張飛去救龔都,龔都已被夏侯淵所殺;飛奮力殺退夏侯淵,迤邐趕去,卻被樂進引軍圍住。云長路逢敗軍,尋蹤而去,殺退樂進,與飛同回見玄德。

15、約十余合,云不敢戀戰(zhàn),奪路而走。背后張郃趕來,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nèi)。張郃挺槍來刺,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六

一、好詞好句欣賞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一共八個字卻稱贊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而且朗朗上口,婦孺皆宜。后來關(guān)羽雖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沒聽別人這么說過,估計作者肯定是呂溫侯的fan,否則也不會這么肉麻。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wěn)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后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因此當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有人說《后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先不論是誰寫的,這里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諸葛亮真實的寫照,也是最能表現(xiàn)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無力回天時的心情,也成為現(xiàn)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義》里,周瑜是心胸狹窄,永不服輸?shù)拇~,也只有當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時,才會由口及心地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只不過這句話過于自卑,長了諸葛志氣,滅了自己威風。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格式化了。

“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是趙云迷們最津津樂道的評語,原因是在《演義》里趙云并不是作者重點描寫的對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能得到主子這么一句肯定高興得找不著北,不過也可以看出劉備沒有知人之能:趙云跟了自己這么多年,到這時才知道他的膽識,平時只給他一些壓糧運草,打掃戰(zhàn)場,保護家屬的雜活,真是埋沒英雄。

“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馬徽一向看好諸葛亮和龐統(tǒng),曾經(jīng)把諸葛亮比成姜尚,張良,所以這話從他嘴里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經(jīng)天緯地的本事,因此這么說也不過份。奇怪的是劉備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二、《三國演義》讀后感

又一次翻開《三國演義》,里面栩栩如生的各個人物又活生生的出現(xiàn)在我面前——曹操的陰險狡詐卻又有勇有謀,劉備的求賢若渴,關(guān)羽的堅貞不離,諸葛亮的機智勇敢……他們都曾經(jīng)手握大權(quán),都為了國家而戰(zhàn),可我們也不難看出,里面的`每個人物也都有精神上的區(qū)別。其中就有我最敬佩的——諸葛亮。

他最讓我欽佩的是他的“忠”和他的“智”。我總想著,劉備若沒有了諸葛亮,如何識破吳、魏之奸計?又如何運用各種各樣的妙計令敵軍身陷重圍?嘔心瀝血的藎臣不如足智多謀的藎臣,而足智多謀的藎臣又不如能未卜先知的藎臣。諸葛亮,這個自比管仲、樂毅的奇才乃是集以上三點于一身,鐵齒鋼牙,舌戰(zhàn)群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可謂功蓋千秋!敢問誰不喜歡這個祭東風,氣周瑜,草船借箭,料事如神,智料華容道,識破魏延反骨的諸葛亮呢?諸葛亮的才能深不成測.他考慮周到,并且不講私情。最重要的是他從不會背信棄義,更不會為了那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戰(zhàn)友和朋友。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七

妄自菲薄、智取陳倉、七擒七縱、六出祁山、舌戰(zhàn)群儒、單刀赴會、得隴望蜀、負重致遠。

出言不遜、兵貴神速、吳下阿蒙、斷頭將軍、車載斗量、勢如破竹、老牛舐犢、如嚼雞肋。

堅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計。

如魚得水、髀肉復生、如飲醇醪、步步為營、偃旗息鼓、七步成詩、三國歸晉、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zhàn)、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畫餅充饑、望梅止渴、屈指可數(shù)、明眸善睞。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

月明星稀、土崩魚爛、如入無人之境、如魚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對酒當歌。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八

三國演義

好詞好句

大全摘抄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6、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8、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0、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2、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3、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14、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3、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24、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25、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26、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27、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28、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30、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31、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3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3、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34、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3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7、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3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3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九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妄自菲薄、智取陳倉、七擒七縱、六出祁山、舌戰(zhàn)群儒、單刀赴會、得隴望蜀、負重致遠

出言不遜、兵貴神速、吳下阿蒙、斷頭將軍、車載斗量、勢如破竹、老牛舐犢、如嚼雞肋

堅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計

如魚得水、髀肉復生、如飲醇醪、步步為營、偃旗息鼓、三國歸晉、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zhàn)、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誅國賊?!?/p>

【出處】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無御。」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坏凵钣袘M色。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p>

【出處】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p>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p>

【出處】三國志蜀志魏延傳:「不忍有所偏廢?!?/p>

【出處】魏志袁紹傳:「將軍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p>

【出處】曹丕典論:「傅說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出處】三國志蜀志趙云傳注:「偃旗息鼓,曹軍疑有伏兵,引去。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p>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處】據(jù)三國演義所載,諸葛亮初出茅廬,佐劉備用兵,觀與張飛不服,行事諸多困難。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p>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兵精糧足,名不虛傳?!?/p>

【出處】曹丕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p>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p>

【出處】文選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涌泉?!?/p>

【出處】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p>

【出處】文選曹植洛神賦:「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p>

【出處】文選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出處】三國演義第七回:「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諫之路也?!?/p>

【出處】三國志吳志陸瑁傳:「孑然無所憑賴。」

【出處】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出處】三國志魏志張合傳:「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角得此書,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p>

【出處】三國志魏志何晏傳注:「晏方用事,自以為一時才俊,常為名士品目。」

【出處】魏文帝大墻上蒿行:「感心動耳,蕩氣回腸?!?/p>

意思是說,天下大事總的發(fā)展趨勢是,分裂長久了就要走向統(tǒng)一,統(tǒng)一久了自然就要分裂。羅貫中用這句話拓展出《三國演義》這部長篇章回巨著。這是他對中國歷史的一種總結(jié),同時也反映出他的歷史觀。他認為天下的事物包括國家在內(nèi)都會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然后再由統(tǒng)一走向分裂。他雖然承認歷史是在運動的形態(tài)之中,可是他只將歷史的發(fā)展看作是一個國家或區(qū)域的分合及政權(quán)的更替,這似乎不合乎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只是以一些歷史的表面現(xiàn)象來評價、歸納歷史進程。當然,他的這種局限,毫不影響他在人們心中的思想光芒。

意思是說,對善于用計謀但缺乏果斷的人,是不用擔心的。作為掌管國家大事的權(quán)臣來說,不僅要工于心計、善于計謀,還要果斷行事,如果遇事猶豫,不能決斷,一旦喪失良機,那就后患無窮。董卓想廢掉劉辯而立劉協(xié)為帝,對此專權(quán)唯袁紹敢站出來說話,他一氣之下棄官而去。董卓問周毖、伍瓊:“袁紹此去若何?”伍瓊答曰:“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誠不若加之一郡,以收民心?!倍坑X得有理,提拔袁紹為渤海太守。這句話警示后人要有勇有謀,當機立斷。

這是孔融推薦禰衡去說服劉表時的話。意思為,見到善舉就感到意外驚喜,對于惡入惡事,就像有深仇大恨一樣憎惡??兹谶@句話是指那些疾惡揚善,是非、愛憎分明的人。曹操準備派一人去招降劉表,荀攸推薦孔融擔當此任,孔融卻認為禰衡的才智高于自己,于是上表極力推薦他。在此孔融褒揚了禰衡的正直品格。

意思是說戰(zhàn)爭的勝負不因兵力的多寡而決定。缺少謀略,一意孤行,即使“兵強”,也會轉(zhuǎn)強為弱;相反,遠謀深算,能夠充分把握機會,分化瓦解對方,也可以變“勢弱”為“丘強”,最終取勝。此話是對曹操與袁紹官渡之戰(zhàn)的一個總結(jié)性警句,雖短短一語,但揭示了一種軍事思想,即軍事謀略在戰(zhàn)爭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諸葛亮一直居住在臥龍岡。這是諸葛亮居住的草堂門口的對聯(lián)。劉備初到草堂,首先見到的就是這副對聯(lián)。諸葛亮在他的《誡子書》中也有類似兩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彼傅牡?,是一種清心寡欲的境界,他講的寧靜,也是一種遠離世俗、不求功名、修身養(yǎng)生的處世方法。全句的大意是:以恬靜寡欲不追逐名利表明自己的志向,清凈無為表達自己的理想。秦漢年間,由于世道濁亂,許多哲人學士遠離塵世,過這種隱居生活,以示對時世的鄙棄。

意思是說:大丈夫在世,如果不能建功立業(yè),不就如同沒有思想的草木一樣沒有意義嗎?這是著名的“苦肉計”中的一段話。黃蓋與周瑜定下苦肉計,可苦與沒有向曹操密獻假投降書的人。黃蓋推薦闞澤,闞澤欣然應諾,并說:“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不幾與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軀報國,澤又何惜微!”闞澤的話說明了一個男子建立功業(yè)的抱負和雄心壯志,并不惜生命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

這是一句英雄扼腕的吶喊。孫權(quán)在赤壁之戰(zhàn)大勝后,又去攻打合肥,被張遼大敗。于是太史慈與部下戈定商量了一個主意,戈定趁亂混入曹軍中,與張遼手下人一起趁黑刺殺張遼,成功后舉火為暗號,再由太史慈攻入合肥城中。張遼抓到戈定后并未殺掉,遂將計就計,騙太史慈入城。太史慈見火起,以為內(nèi)變成功,便殺入城中,卻中了數(shù)箭。被陸遜等人救回后,不久便死。臨終前他遺憾地大叫:“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指的是一個男子漢出生在亂世,應該建功立業(yè),怎能就這樣死了呢?壯志未酬身先死是多么遺憾呀!一位英雄的慷慨悲歌,讀來令人深感沉重。

意思是說,藥雖苦口,但它有利于治病,直言勸告聽著不順耳,但它有利于為人處世。從事王累寫了書面諫章,勸劉璋不要見劉備,以免被其所害。他說:“竊聞‘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懷王不聽屈原之眼,會盟于武關(guān),為秦所困。今主公輕離大郡,欲迎劉備于涪城,恐有去路而無回路矣?!?/p>

驕兵,是指缺乏“知己知彼”的軍事常識,故驕兵必敗。軍隊一旦滋生驕傲情緒,就會輕敵,對敵我雙方判斷不明,高估自己,低估對方,這實質(zhì)上是判斷上的錯誤,更是一種麻痹思想,勢必引起心理準備不足,降低了應變能力和防范能力,因而會導致失敗。

這是曹操讓兒子曹彰率兵討伐叛軍,臨行時對兒子說的話。告誡兒子:在家是父子關(guān)系,在朝為君臣關(guān)系,今天我如此訓誡你,你我就不可以父子親情處理事端,一切當以律法為標準,必須注意自律;遵循規(guī)章法制。話語中流露出對兒子的關(guān)心和愛護,表達了對兒子嚴格要求以承父業(yè)的深切愿望。威武中的柔情躍然紙上。

關(guān)羽退到麥城,處境十分危險。孫權(quán)派諸葛瑾前來勸降。關(guān)羽聽罷嚴肅地說:“鋮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jié);身雖隕,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請出城,吾欲與孫權(quán)決一死戰(zhàn)!”關(guān)羽的話表現(xiàn)了他大義凜然,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關(guān)羽最終被東吳所擒并殺害,他的死堪稱英雄壯舉。

鞠躬:彎著身子。這里是謹慎勤勉的意思。瘁:勞累。這是諸葛亮《后出師表》中的話。意思是:我會不遺余力地貢獻出我的全部精力,不辭勞苦,到死為止。諸葛亮的一生為主盡忠,兢兢業(yè)業(yè)。他不僅是上天的寵兒,更是智慧的化身,以至到現(xiàn)在人們?nèi)匀辉谠佌b著這句傳世佳話,用這句名言作為自己人生的座右銘。

魏國滅掉蜀國后把蜀主劉禪安置在魏都洛陽,封為“安樂公”。一次,大將司馬昭賜宴與劉禪,席間故意安排蜀地歌舞。劉禪身邊的人盡皆悲傷,以為恥辱。惟獨劉禪面帶喜色。司馬昭見此情景,就故意問他:“頗思蜀否?”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彼男袨檫B司馬昭都感嘆道:人只顧享樂,卻如此無情的,沒有比劉禪更嚴重的了。“樂不思蜀”此后成為成語,用來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常用來譏諷那些忘本的人。

順:順從。逆:違背。順從我的意志,就可以活下來;與我的意志相悖,就只有死路一條。這句話生動地勾畫出一個蠻橫霸道專制的獨裁者的形象。后人將這句話變革了一下,成為“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意思是,放下架子禮貌待人,吸引、招來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4嗽捄苡械览?,人才的爭奪是政治勢力中最重要的斗爭,誰有凝聚力,能夠吸引人才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擴充自己的實力、不斷發(fā)展事業(yè)的同時,還要任人唯賢,善于把那些德才兼?zhèn)涞娜苏偌郊瘓F中來,并充分地發(fā)揮他們的才干。同時在選用人才的問題上,實際上也是兩方面的問題,即你在選擇別人時,別人也在選擇你。尊重自己的部下,才會有更多的人才到你的身邊努力地為你做事。

即使有上百只鷹、隼之類的鳥,也不如有一只魚鷹。這是形容人才的難得。這是孔融夸獎禰衡的話:“縶鳥累百,不如一鶚;使禰衡立朝,必有可觀?!北憩F(xiàn)出孔融虛心的人格魅力。

隳,毀壞。這是關(guān)羽勸慰兵敗后的劉備的話。此話道理深刻,因為在戰(zhàn)斗中,勝負并不能決定事業(yè)的成敗,一時的不順也不代表永久的跌倒,關(guān)鍵是不能因之而喪失創(chuàng)立大業(yè)的志氣。如果由手暫時失敗而喪失了信心,那么就會導致希望的破滅。

意思說,活的時候,得到了該得到的美名,死也有價值。這句話是作者引用后人之語。是在《徐母贊》里高度評價徐庶母親的贊美辭。徐母雖是一介女流,生活清苦,但教子有方,以天下大義為重,她的精神為天下人傳誦。

這是諸葛亮在江東舌戰(zhàn)群儒時,駁斥謀士嚴峻的話,是說嚴峻這些書生只會紙上談兵,根本不能管理國家大事。這句話說出一個道理:有的封建文人認為自己讀了幾本圣賢之書就大有學問,不管干什么總要引經(jīng)據(jù)典,理論上常講得一套一套的,遇到實際問題根本無法解決。因此,人們把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談,卻沒有實際本領(lǐng)的人稱為“慵儒”。治理國家非同尋常,按圖索驥是萬萬不行的。建邦立業(yè)需要的是真才實學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那些“尋章摘句”之說,哪里能解決這些重大的問題呢?圣明的諸葛亮道出了做事應注重探索而不能輕信教條的道理。

這里的“三軍”,指眾多的士兵。這句話是說,得到一個將軍是很難的,而得到眾多的士兵卻是容易的事,所以不可隨便殺掉一個將軍。這是一種珍惜人才的可貴思想。


好詞好句大全

好詞好句好段

中學生好詞好句摘抄

小學生好詞好句

描寫雨的好詞好句

摘抄好詞好句好段

描寫山的好詞好句

描寫水的好詞好句

描寫月亮的好詞好句

經(jīng)典好詞好句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十

1.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2.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3.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4. 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5. 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6.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7. 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8.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9. 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10. 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1.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12.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3.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4. 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15.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16. 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17.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18. 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19. 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20. 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摘抄篇十一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月明星稀、土崩魚爛、如入無人之境、如魚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對酒當歌、屈指可數(shù)。

堅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大器晚成、才占八斗、出言不遜。

兵貴神速、吳下阿蒙、斷頭將軍、車載斗量、勢如破竹、老牛舐犢、如嚼雞肋、后患無窮。。

三顧茅廬、初出茅廬、虎踞龍盤、集思廣益、鞠躬盡瘁、望梅止渴、一臂之力、一手包辦。

一舉兩得、一親芳澤、下筆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刮目相待、名不虛傳、手不釋卷、旦夕之危、恣意妄為。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99385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