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一種針對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的詳細設計和安排,它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教案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這些教案范文是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和歸納,對大家的課堂教學會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一
1.能積極嘗試用不同形狀的材料進行組合創(chuàng)作拓印畫,并在操作過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樂趣和美感,喜歡參與拓印活動。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各種形狀的材料,紅黃藍綠水粉顏料,抹布,鉛畫紙。
一、欣賞拓印畫,感受拓印組合的美。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幅畫,你看到了什么?
2。你覺得它們是什么形狀組合在一起的?
3。:老師用扇形和長方形變成了太陽,用許多個圓形變成了花朵……。
二、觀察材料,討論自己要創(chuàng)作的拓印畫,了解拓印的方法。
1。出示材料。
小朋友一定也很能干,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份材料,你想用哪些形狀變成什么?
:這些形狀經(jīng)過組合可以成為生活中的許多東西。
2。教師示范拓印的方法。
剛才小朋友想的都很好,可是這些形狀到底是怎么到白紙上的?
:小朋友可以選擇各種形狀的材料,需要用到的那一面形狀蘸滿顏料,輕輕印到白紙上,輕輕拿起來放回盒子里。像這樣的畫叫拓印畫。
3。在拓印中要注意什么?
:當你想要另一種顏色時,你可以用另一面。當你覺得顏料蘸太多了,可以在邊沿舔一舔。當你手臟了時,可以在抹布上擦一擦。
三、幼兒操作。
桌子上放了許多材料,小朋友可以選擇各種形狀的材料用拓印的方法變成一幅漂亮的畫。
四、集體欣賞、交流。
1。教師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議,對畫面清晰、整潔,造型有創(chuàng)意的畫給予鼓勵。
2。你喜歡哪幅畫,它用了什么形狀的材料組合在一起的。
拓印是對雕刻的或石刻的表面的手工復制品,其方法是將一張紙緊緊覆蓋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傳統(tǒng)的拓印材料是宣紙和一種叫拓印蠟的塊狀黑色材料。有時,特別是在拓印細弱的線條時,更宜用另一種方法,即用一種粉狀石墨加油達到一定的干硬度,再用敷墨具施于紙上。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二
青花瓷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1、通過觀察實物,用極限法結合借型想象,進行創(chuàng)意寫意。
2、在看、畫、說中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實物青花瓷花瓶及相應的課件。
一、個性觀察。
教師總結:對了,是青花瓷的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時期景德鎮(zhèn)瓷工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瓷器。
2、這個青花瓷的花瓶嘴是怎么樣的?(請幼兒坐著看,站著看,從上往下垂直的看)。
教師總結:看瓶嘴的角度一樣,所以看到的形狀不一樣。
3、瓶頸是怎么樣的?瓶身又是怎么樣的呢?
教師總結:原來花瓶有四部分組成,(教師邊出示課件邊總結,引導幼兒一起說)。
二、伸縮變形,啟發(fā)想象。
教師:青花瓷花瓶不僅好看,還會變魔術呢?想不想看看啊?那我們一起來念麼咒語“花瓶,花瓶,變變變”
1、瓶頸變大。
借助課件,勾畫花瓶的基本外形,花瓶的瓶嘴是怎么樣的呢?
分別轉換花瓶的角度。引導想象現(xiàn)在你能把花瓶變成什么?
2、瓶身變大。
花瓶倒置引導想象現(xiàn)在你可以把花瓶變成什么?
利用課件出示幼兒的成品作品以作點撥,拓展思維。
三、創(chuàng)造作畫。
1、教師引導幼兒作畫:可以選擇任何一個花瓶變的圖形進行作畫,也可以選取多個圖形進行做畫。
2、在做畫過程中,教師大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作畫,對遇到困難的幼兒給以啟發(fā)引導,解決問題,給以成功感。特別是對有獨特想法的幼兒給予肯定和鼓勵,培養(yǎng)幼兒無拘無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評畫。
盡量評到每一位幼兒的作品,給孩子以不同的鼓勵。
青花瓷這個活動是原本就有位資深的教師設計的,對于還是在豐腴羽翼的我來說壓力確實是很大。
其二:這是幼兒園大家的努力結晶,我不可以辜負了這美好的努力結果;其三:幼兒園把這個難得的機會給我了,說明了對我的無比的信任和支持,在原則上我也不允許自己有什么大的差錯。在這高壓下面,領導們的鼎力支持下,“戰(zhàn)斗就拉開了序幕”。這天來聽課的老師也是巨多的,黑壓壓的一片,大班的幼兒也特別緊張,時間到了上場拉!
一、動靜交替,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多維度的觀察實物,為寫生寫意創(chuàng)作打好基礎。
看瓶嘴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形狀也不一樣。由此延伸到生活中觀察任何物體從不同的角度位置看,看到的物體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接下來的瓶頸、瓶身的觀察認識也順利的下來了。
接著就是變魔術了,對于幼兒來說(即使是大班的幼兒也是一樣的)都是很感興趣的,對于魔術的追求也是符合幼兒的心里發(fā)展特點的。在高點上往下拓展幼兒的思維,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加上本身已經(jīng)有美術素質(zhì)的積累,孩子們都很得心應手。講出的都是妙語連珠,“大珠小珠落玉盤”,顆粒性又很強。于是我請幼兒上來把自己看到的變出不一樣的物體來,把物體的具體樣子比劃出來,不僅是思維,他們的語言也是驚為天人的。而且是能把生活的經(jīng)驗積累反射到美術創(chuàng)意中,即使是同一個世界,孩子們看到的和我們大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再把這些所見所聞用稚嫩但是卻獨特的言語講述出來,全場的氛圍一下子就升溫了不少。孩子們的語言畢竟是不成熟的,于是我給孩子們的語言打上了一層蠟,馬上另一層光輝就熠熠發(fā)亮了。課堂上是互動的,這個活動上,不僅是我和孩子們的互動,還有下面教師和幼兒的互動(聽課教師的掌聲鼓勵對孩子來說是最大的激勵手段了),還有我和聽課教師的互動,在第二次的花瓶變魔術中就和我們下面的教師一起互動了起來,頓時全場的聚光燈都在閃爍,可以說是全場的氛圍升到了極致。最后的評畫在我們一位老教師的協(xié)助下更是把這個活動推上了一個**。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三
1.欣賞不同形狀、不同花紋的青花瓷花瓶,感受青花瓷花瓶的美。
2.運用多種形式裝飾青花瓷花瓶,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3.知道青花瓷是中國人發(fā)明的,增強民族自豪感。
1.準備不同形狀花紋的實物青花瓷花瓶及相應的課件。
2.白色卡紙剪成的花瓶形狀、藍色水彩筆、藍色顏料、藍色蠟光紙,剪刀、藍印花布、膠水等。
一、欣賞青花瓷花瓶實物、圖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一)欣賞花瓶,感受花瓶上的圖案美、花紋美。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花瓶,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幼兒自由欣賞)。
2.(幼兒坐下后)提問:這些花瓶漂亮嗎?哪兒漂亮?
(教師從三個方面進行小結)。
3.瓶身上有什么?有哪些圖案?
4.瓶頸上有什么?
5.瓶口上有什么?
(他喜歡這個花瓶,那你喜歡哪個呢?除了有漂亮的圖案,你還看到了什么么圖形和線條?)(對了,龍代表權威,古時候的人喜歡在瓷器上畫上龍和風,表示龍鳳吉祥。)(這是牡丹花,寓意著富貴。一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圖真漂亮。這些小草是怎么排列的?)小結:花瓶上可以裝飾漂亮的圖案、吉祥的花紋,用不同線條進行組合,還可以畫出有故事情節(jié)的畫兒。
(二)觀察花瓶,尋找這些花瓶的共同特征。
1.小朋友們再仔細觀察這些花瓶,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每只花瓶上都有圖案、花紋,這些圖案、花紋是什么顏色的?
3.小結:這些花瓶都是白色的底藍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時期景德鎮(zhèn)瓷工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瓷器。
二、出示課件,了解青花瓷花瓶的生產(chǎn)過程。
1.今天,老師就帶你們?nèi)ゾ暗骆?zhèn)去看一看,看看叔叔們是怎么制作青花瓷花瓶的?
2.瞧,這就是美麗的景德鎮(zhèn),漂亮的青花瓷花瓶整整齊齊的排列在場地上。
3.青花瓷花瓶制作過程。(如果有幼兒舉手就請1位幼兒說一說,哦你是這樣認為的,到底是怎樣制作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淘煉胎土。工人叔叔先要在瓷土中淘洗出大部分雜質(zhì),這樣燒成的瓷器才會堅致細膩白潤。
(2)制胚。淘洗好的瓷土制成各種形狀的花瓶放置晾干。
(3)繪畫。
a.提問:叔叔在干什么?
b.提問:叔叔畫出了什么?
c.等花瓶干燥后,用青花料繪制圖案。
(4)罩釉。把已經(jīng)畫好紋飾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層釉水。
(5)燒制。最后就是將罩釉后的瓷胚經(jīng)高溫燒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現(xiàn)出美麗的藍色。這樣美麗的青花瓷花瓶就制作好了。
三、討論創(chuàng)作材料、幼兒創(chuàng)作。
2.你準備怎樣設計你的花瓶呢?(幼兒自由回答)。
3.那你們花瓶上的圖案、花紋是什么顏色的呢?
小結:對,因為我們的青花瓷花瓶就是白色的底藍色的花。
4.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花瓶、記號筆、蠟光紙、顏料、油畫棒等材料。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設計青花瓷花瓶。注意,你的設計要有創(chuàng)意呦!(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5.設計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作品送到前面的'展臺上還可以去參觀一下別的小朋友的作品。
四、展示分享評價作品。
談話:瞧,小朋友們設計的花瓶真漂亮!大家快來欣賞呀?。ㄓ變簢@在老師身旁)喲,這只花瓶真特別,是那位設計師設計的?請你來介紹一下自己的花瓶。(邀請2~3位幼兒)我們把這些漂亮的花瓶放到教室里,讓更多的小伙伴們來觀賞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四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角色心理的變化。
2.通過繪本閱讀,感受互相尊重,和諧相處的美好。
活動準備:
課件、繪本。
活動過程:
這是世界上最小的羊,她的名字叫婷卡。這有個好聽的故事,就是關于她的。
1、出示ppt3一5,初步感知婷卡的煩惱。
(1)農(nóng)夫養(yǎng)了幾只羊?這羊有什么特點?
(2)每年農(nóng)夫都要干什么事?羊毛有什么用?婷卡的羊毛有多少?
(3)睡覺時,婷卡心情怎樣?為什么?
引導幼兒小結婷卡的`心情。
2、出示ppt6-10,引導比較烏鴉蘇提和大羊們對待婷卡的不同態(tài)度。
(1)觀察感受蘇提對婷卡的愛(蘇提逗婷卡開心)(2)婷卡對遠處小山上的紫蜘蛛充滿好奇,大羊們笑話婷卡。
3、引導幼兒猜想婷卡的愿望,驗證。(出示ppt11)。
(1)出示ppt12,引導觀察蘇提怎樣幫助婷卡實現(xiàn)愿望,以及婷卡是如何爭取的。
幼兒講述后,教師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引導講述。
5、感受大羊們對婷卡態(tài)度的改變。
1、想一想,為什么大羊們沒做到的事,小小的婷卡卻做到了?(不能瞧不起弱者。)。
2、還有誰也長得小小的,但是也有很大的本領?
3、你們愿意做婷卡的好朋友嗎?請對婷卡說一句話。
小結:不論是什么樣的朋友,我們都要熱情地對待,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友情。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五
1、感受青花瓷的獨特美,初步了解青花瓷白底藍花的特點和各種吉祥紋飾。
1、青花瓷盤圖片ppt;背景音樂。
2、紙盤;藍色顏料;畫筆、棉簽;紙盤托架;。
1、談話導入,激發(fā)活動興趣。
師:你知道瓷盤嗎?你見過的瓷盤是什么樣子的?
2、欣賞青花瓷盤,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色彩、紋樣的美。
(1)欣賞“青花瓷”ppt,初步感受。
師:看了這些瓷盤你有什么感覺?
(2)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白底藍花的色彩特點。
師:這些瓷盤是什么顏色的?藍色和白色搭配在一起,你感覺怎么樣?
教師、介紹:這種在白色的底上畫上藍色的花紋,叫“青花”……。
(3)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盤上的各種吉祥紋樣。
師:青花瓷盤上有哪些花紋?這些花紋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美麗的青花瓷盤不僅可以裝飾我們的生活,還把美好的祝福帶……。
(4)進一步欣賞,初步了解青花瓷盤花紋的布局結構。
師:這些花紋畫在瓷盤的什么地方?
3、拓展經(jīng)驗,知道青花瓷是我們?nèi)税l(fā)明的。
4、幼兒嘗試自己繪畫青花紙盤,進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1)激發(fā)興趣、介紹工具材料。
(2)引導幼兒思考:你想畫什么花紋?畫在瓷盤的什么地方?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5、作品展示與。
師:你們覺得小朋友們畫的青花盤怎么樣?你覺得哪一個盤子最美,哪里最美?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六
1、感受青花瓷的獨特美,初步了解青花瓷白底藍花的特點和各種吉祥紋飾。
2、能夠用語言、繪畫等形式大膽表達自己對青花的審美感受和體驗,喜愛傳統(tǒng)青花瓷藝術。
1、青花瓷盤圖片ppt;背景音樂。
2、紙盤;藍色顏料;畫筆、棉簽;紙盤托架;
1、談話導入,激發(fā)活動興趣。
師:你知道瓷盤嗎?你見過的瓷盤是什么樣子的?
2、欣賞青花瓷盤,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色彩、紋樣的美。
(1)欣賞“青花瓷”ppt,初步感受。
師:看了這些瓷盤你有什么感覺?
(2)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白底藍花的色彩特點。
師:這些瓷盤是什么顏色的?藍色和白色搭配在一起,你感覺怎么樣?
教師、介紹:這種在白色的底上畫上藍色的花紋,叫“青花”……。
(3)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盤上的各種吉祥紋樣。
師:青花瓷盤上有哪些花紋?這些花紋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美麗的青花瓷盤不僅可以裝飾我們的`生活,還把美好的祝福帶……。
(4)進一步欣賞,初步了解青花瓷盤花紋的布局結構。
師:這些花紋畫在瓷盤的什么地方?
3、拓展經(jīng)驗,知道青花瓷是我們?nèi)税l(fā)明的。
4、幼兒嘗試自己繪畫青花紙盤,進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1)激發(fā)興趣、介紹工具材料。
(2)引導幼兒思考:你想畫什么花紋?畫在瓷盤的什么地方?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5、作品展示與。
師:你們覺得小朋友們畫的青花盤怎么樣?你覺得哪一個盤子最美,哪里最美?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七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輪流談話,不搶著說話。
2、能圍繞“新年禮物”,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經(jīng)驗。
3、學習通過小組談話交流以及教師提問的方式,逐步把握談論新年禮物的經(jīng)驗。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福氣貓手偶。
2、語言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復習童話故事,引出談話活動。
(1)教師播放童話故事,幼兒傾聽。
(2)教師引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
2、引導幼兒自主進行談話活動。
(1)幼兒講述自己收到的新年禮物,教師巡回參與各小組談話,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交流。
(2)請個別幼兒對全班講述自己的“新年禮物”,教師對幼兒談話的內(nèi)容進行重復和補充。
3、談話:新年的禮物。
(1)教師采用提問方式,引導幼兒談話。
(2)幼兒按照教師的提示講述自己得到的新年禮物。
4、遷移談話經(jīng)驗,講述“新年的禮物”。
(1)幼兒進行小組交流,然后再集體面前交流。
(2)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提醒幼兒耐心地傾聽同伴把話講完,不隨便打斷同伴的話。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將自己制作的禮物送給好朋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能引導幼兒認識紅包的積極意義。紅包里大多是金錢,而紅包的深層意義或者說更為健康的意義是寄寓一種新年的祝?!谂魏⒆釉谛碌囊荒昀镯樌⒔】岛涂鞓返爻砷L。所以本次活動重在“祝愿”的意義,孩子們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祝愿,有的說要送紅包給爸爸媽媽,希望爸爸媽媽工作不要太累,有的說送紅包給爺爺奶奶,我以后不再調(diào)皮了,我愛你們。這些話語表達了孩子的情感發(fā)展,突出了紅包的深層意義。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八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紋樣裝飾特點,感受青花瓷的色調(diào)美和紋樣美。
2、嘗試運動連續(xù)的線條或者花紋設計一件青花紋樣的花瓶。
3、知道青花瓷是中國人發(fā)明的,增強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人手一只藍色記號筆、一張印有花瓶的白紙。
3、古典音樂。
活動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九
設計意圖:青花瓷清麗、雋逸,千百年來不斷向世人展現(xiàn)她迷人的風采。有關青花瓷的日常用品雖然很多,但孩子對青花瓷的相關經(jīng)驗卻是很少。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以觀察和交流為基礎,通過提問、討論,引導孩子認識青花瓷,了解其特點,激發(fā)繼續(xù)探究的興趣,并學習設計有關青花瓷元素的作品,體現(xiàn)青花瓷作品的藝術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青花瓷的美麗花紋及色彩的獨特性,感受青花瓷的藝術美。
2、嘗試利用線、圖案裝飾物品,制作一件含有青花瓷相關元素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有關青花瓷的實物若干。
2、范例作品,自制青花瓷圖片一套。
3、幼兒人手藍色記號筆一支,紙制品一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青花瓷實物,激發(fā)興趣。
(幼:因為它有線條、……)。
師:對!它是中國的國瓷——青花瓷,古代的人用一種特殊的材料來燒制瓷器,所以都呈現(xiàn)出藍色,也因為古代人把藍色叫做青,所以就叫青花瓷。白底青花很美,深受大家喜愛。
二、引導幼兒欣賞青花瓷圖案排列組合的規(guī)律。
1、感知圖案的排列順序。
師:這些美麗的圖案在瓷器上有一定的排列順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么排列的。
師:盤子上有什么樣的花紋?盤子上除了花,還有什么線?中間是什么花紋?旁邊又有什么花紋?(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二方連續(xù)及中心對稱的排列順序)。
師:花和線是怎么組合的?它們排列的規(guī)律是怎么樣的?
2、知道裝飾的位置。
師:這些圖案都裝飾在什么地方?(瓶口上、瓶底……)。
引導幼兒觀察圖案的排列要有疏密,注意對稱還有排列的規(guī)律。
三、欣賞自制青花瓷圖片,加深對線條、圖案的認識。
師:老師可喜歡青花瓷了,我也設計了一些青花瓷圖片,你們想不想看看?
1、出示四張圖片,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片用的是什么裝飾手法?
師:看,這只盤子上有什么花紋?中間是什么?周圍又有什么花紋?用到了什么樣的對稱方法?(中心對稱、二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
2、教師示范。
師:拿到瓷盤,先裝飾中間的然后再裝飾邊緣,我想到畫一條波浪線,小朋友們也可以用其他我們學過的線條來畫,如鋸齒線、彈簧線等等,再加幾個點裝飾一下。
四、教師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1、激發(fā)幼兒參與制作。
師:那就請你們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我們也用學過的本領來制作一個自己喜歡的一件青花瓷。
2、幼兒自由選擇不同的材料裝飾,用藍色記號筆在上面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
3、老師巡視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用對稱的方法,用線條有規(guī)律來裝飾。
五、作品展示。
1、請個別幼兒展示作品。
2、分組走秀,展示作品。
3、一起參觀別人的作品,自由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十
一、談話引出瓷盤提問:家里盛菜、吃飯的碗上都有一些花紋,請幼兒簡單說說有些什么花紋。(為下面欣賞不同圖案的青花瓷盤作準備)。
二、通過課件,逐步地感受青花瓷盤的美。
1、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分析其圖案和花紋。
(1)幼兒仔細觀察并講述圖案的規(guī)律性、線條的不同。
(2)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課件出示事先畫好的相應的簡筆圖案一張。讓幼兒對青花瓷的圖案、結構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符合幼兒從抽象到比較具體的內(nèi)化規(guī)律。
2、再次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圖案是從中心發(fā)散出來的,感受中心對稱的美。
(幼兒仔細觀察并講述從中心往外發(fā)散的圖案的規(guī)律性、線條的不同。具體方法同1)3、再出示2張,具體觀察從外環(huán)向中心集中地圖案美。
4、總結命名"青花瓷盤"。
(1)課件出示上面4張青花瓷圖片和相應的4幅簡筆圖案,簡單總結裝飾的不同方法(中心向外、外環(huán)集中心)和圖案、線條的不同。
(2)總結:這些盤子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盤。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
(本環(huán)節(jié)取消了教師與幼兒的示范作畫,也是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更廣的想象空間。因為在平時,教師示范后,孩子們作畫的時候大多是示范的樣子,限制了幼兒的思維空間,這也是突破了平時活動設計時所需要的步驟)。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今天我們也來做盤子設計師,都用一種青色和白色來裝飾做一只青花盤子。
(一)提出要求:
1、出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和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的圓紙盤,知道蘸上藍色的顏料畫在白色的空間里,蘸上白色的顏料畫在藍色的空間里。
2、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進行作畫,花紋排列一定要有規(guī)律,大膽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力。
(二)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蘸上藍色或白色顏料來裝飾,指導幼兒注意花紋排列有規(guī)律、均勻。
四、展示分享評價作品。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有小架子的展板上,提問:最喜歡哪個盤子,為什么?(針對幼兒的問題提一些意見)。
活動反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色彩繽紛、形態(tài)各異的精致盤子,走進了家家戶戶。而那些富有傳統(tǒng)文化的青花盤,被越來越少的人所青睞。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白底青花獨特的色彩美和對稱美,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美麗的青花瓷盤》。
在整個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首先,我用淺顯、易懂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了“中心對稱”的作畫方式,突出了重點。我特意自制了一個“中心對稱”圖案非常明顯的青花瓷盤,讓幼兒先認準“中心”,接著用“找一樣的圖案”的方法,讓幼兒逐漸理解“中心對稱”的方法就是:以中間的圖形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面對面用一樣的圖形來裝飾的方法叫中心對稱。在幼兒初步理解中心對稱的基礎上,我還給幼兒上來操作的機會,一方面檢驗幼兒掌握中心對稱的情況,另一方面,起到給幼兒示范操作的作用。其次,在作品呈現(xiàn)的方式上,我考慮了色彩與內(nèi)容的搭配以及作品的呈現(xiàn)效果。青花瓷的色彩是白底藍花,我給幼兒準備的課件、盤子插座都是“白底藍花”的色彩搭配,作品本來是呈現(xiàn)在嵌體板上的,我考慮到如果把作品放在插座上,作品會更具美感、整體效果會更好。最后,在這個活動中,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環(huán)保行為習慣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知道一次性的盤子還能變廢為寶制作“青花瓷盤”呢。
同時,在活動中,我也發(fā)現(xiàn)還存在不少的問題:
在給幼兒介紹磁盤花紋的時候,沒有用簡淺易懂的語言,解釋不是很到位。
在幼兒相互欣賞作品時,太隨意,沒有提出明確要求。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十一
1、欣賞不同花紋的青花瓷盤,感受藍白相間的圖案美。
2、利用棉簽蘸色,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來裝飾青花盤子。
3、體驗作品成功后帶來的美好與快樂情緒。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不同花紋的青花瓷圓盤實物2、3個。
2、ppt多媒體課件。
3、紙盤人手一個(其中半數(shù)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半數(shù)為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人手2根棉簽。
4、每組一個調(diào)色盤,放上兩種顏色:藍色和白色。
一、談話引出瓷盤提問:家里盛菜、吃飯的碗上都有一些花紋,請幼兒簡單說說有些什么花紋。(為下面欣賞不同圖案的青花瓷盤作準備)。
二、通過課件,逐步地感受青花瓷盤的美。
1、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分析其圖案和花紋。
(1)幼兒仔細觀察并講述圖案的'規(guī)律性、線條的不同。
(2)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課件出示事先畫好的相應的簡筆圖案一張。讓幼兒對青花瓷的圖案、結構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符合幼兒從抽象到比較具體的內(nèi)化規(guī)律。
2、再次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圖案是從中心發(fā)散出來的,感受中心對稱的美。
(幼兒仔細觀察并講述從中心往外發(fā)散的圖案的規(guī)律性、線條的不同。具體方法同1)。
3、再出示2張,具體觀察從外環(huán)向中心集中地圖案美。
(1)課件出示上面4張青花瓷圖片和相應的4幅簡筆圖案,簡單總結裝飾的不同方法(中心向外、外環(huán)集中心)和圖案、線條的不同。
(2)總結:這些盤子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盤。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
(本環(huán)節(jié)取消了教師與幼兒的示范作畫,也是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更廣的想象空間。因為在平時,教師示范后,孩子們作畫的時候大多是示范的樣子,限制了幼兒的思維空間,這也是突破了平時活動設計時所需要的步驟)。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今天我們也來做盤子設計師,都用一種青色和白色來裝飾做一只青花盤子。
(一)提出要求:
1、出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和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的圓紙盤,知道蘸上藍色的顏料畫在白色的空間里,蘸上白色的顏料畫在藍色的空間里。
2、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進行作畫,花紋排列一定要有規(guī)律,大膽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力。
(二)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蘸上藍色或白色顏料來裝飾,指導幼兒注意花紋排列有規(guī)律、均勻。
四、展示分享評價作品。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有小架子的展板上,提問:最喜歡哪個盤子,為什么?(針對幼兒的問題提一些意見)。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又稱國瓷。青花瓷以其突出的歷史風格和獨特的藝術特色而被人們喜愛。青花瓷以白色為底,繪上藍色圖案,因此稱為青花,繪在白瓷上面稱為青花瓷。老師在活動開始前的欣賞引導部分還可以更加細致的帶著孩子們?nèi)グl(fā)現(xiàn)青花瓷盤上的花紋排列的規(guī)則性,比如對稱等特征。也可以將青花瓷盤的燒制過程和種類等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這樣孩子們在觀察和作畫時就能更有針對性。
小百科:瓷盤為人們常見的日用器皿,其基本器型為敞口、淺腹、平底、高足或圈足。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十二
1、不同花紋的青花瓷圓盤實物2、3個。
2、ppt多媒體課件?!居變簣@ppt課件制作】。
3、紙盤人手一個(其中半數(shù)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半數(shù)為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人手2根棉簽。
4、每組一個調(diào)色盤,放上兩種顏色:藍色和白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十三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花紋的青花瓷盤,感受藍白相間的圖案美。
2、利用棉簽蘸色,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來裝飾青花盤子。
3、體驗作品成功后帶來的美好與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不同花紋的青花瓷圓盤實物2、3個。
2、ppt多媒體課件。
3、紙盤人手一個(其中半數(shù)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半數(shù)為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人手2根棉簽。
4、每組一個調(diào)色盤,放上兩種顏色:藍色和白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瓷盤提問:家里盛菜、吃飯的碗上都有一些花紋,請幼兒簡單說說有些什么花紋。(為下面欣賞不同圖案的青花瓷盤作準備)。
二、通過課件,逐步地感受青花瓷盤的美。
1、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分析其圖案和花紋。
(1)幼兒仔細觀察并講述圖案的規(guī)律性、線條的不同。
(2)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課件出示事先畫好的相應的簡筆圖案一張。讓幼兒對青花瓷的圖案、結構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符合幼兒從抽象到比較具體的內(nèi)化規(guī)律。
2、再次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圖案是從中心發(fā)散出來的,感受中心對稱的美。
(幼兒仔細觀察并講述從中心往外發(fā)散的圖案的規(guī)律性、線條的不同。具體方法同1)。
3、再出示2張,具體觀察從外環(huán)向中心集中地圖案美。
4、命名"青花瓷盤"。
(1)課件出示上面4張青花瓷圖片和相應的4幅簡筆圖案,簡單裝飾的不同方法(中心向外、外環(huán)集中心)和圖案、線條的不同。
(2):這些盤子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盤。是我們?nèi)税l(fā)明的。
(本環(huán)節(jié)取消了教師與幼兒的示范作畫,也是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更廣的想象空間。因為在平時,教師示范后,孩子們作畫的時候大多是示范的樣子,限制了幼兒的思維空間,這也是突破了平時活動設計時所需要的步驟)。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今天我們也來做盤子設計師,都用一種青色和白色來裝飾做一只青花盤子。
(一)提出要求:
1、出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和圓盤邊上一圈為藍色的圓紙盤,知道蘸上藍色的顏料畫在白色的空間里,蘸上白色的顏料畫在藍色的空間里。
2、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進行作畫,花紋排列一定要有規(guī)律,大膽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力。
(二)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蘸上藍色或白色顏料來裝飾,指導幼兒注意花紋排列有規(guī)律、均勻。
四、展示分享作品。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有小架子的展板上,提問:最喜歡哪個盤子,為什么?(針對幼兒的問題提一些意見)。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十四
1、在觀察和交流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來設計和裝飾青花瓷。
2、欣賞青花瓷,觀察紋飾,感受青花瓷的美。
活動準備各種青花瓷、藍色記號筆、幼兒操作材料、視頻。
活動過程。
一、了解青花瓷——回憶和繪畫,回憶青花瓷的特點和花紋。
1、今天我們要參觀青花瓷展覽,在參觀之前,想問一下小朋友們,什么叫青花瓷?(青花瓷是藍色的花紋,白色的底。而藍色也叫做青色,所以我們把白底青色花紋的瓷器叫做青花瓷。)。
2、請朋友上來畫一畫你見過的青花瓷的花紋。
你們畫了不同的花紋,有的是花朵、樹枝、葉子,這些是來源于大自然的花紋;那么我們還有其他什么花紋(ppt),有山水風景、傳說故事,這些是來源于人們表達美好的愿望。
二、參觀青花瓷展——觀察并交流青花瓷花紋的規(guī)律。
1、接下來我們來參觀青花瓷展咯(幼兒上前參觀)。
2、青花瓷上的花紋有哪些特點,設計師們是怎么設計的?
3、如果讓你設計一個青花瓷,你如何設計?
設計青花瓷有很多方法,比如重疊法、對稱法、間隔法等等。有的從上往下畫,有的從里往外畫,有的從外往里畫,還有從左往右畫或者從右往左畫。
三、幼兒設計、繪畫——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設計青花瓷。
1、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來當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只漂亮的青花瓷,看看哪個設計師能設計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幼兒有規(guī)律地裝飾花紋和圖案。
四、活動延伸——引導幼兒欣賞青花瓷,進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播放視頻)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看青花瓷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十五
相關知識:
青花瓷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用極限法結合借型想象,進行創(chuàng)意寫意。
2、在看、畫、說中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活動準備:
實物青花瓷花瓶及相應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個性觀察。
教師總結:對了,是青花瓷的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時期景德鎮(zhèn)瓷工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瓷器。
2、這個青花瓷的花瓶嘴是怎么樣的?(請幼兒坐著看,站著看,從上往下垂直的看)。
教師總結:看瓶嘴的角度一樣,所以看到的形狀不一樣。
3、瓶頸是怎么樣的?瓶身又是怎么樣的呢?
教師總結:原來花瓶有四部分組成,(教師邊出示課件邊總結,引導幼兒一起說)。
二、伸縮變形,啟發(fā)想象。
教師:青花瓷花瓶不僅好看,還會變魔術呢?想不想看看啊?那我們一起來念麼咒語“花瓶,花瓶,變變變”
1、瓶頸變大。
借助課件,勾畫花瓶的基本外形,花瓶的瓶嘴是怎么樣的呢?
分別轉換花瓶的角度。引導想象現(xiàn)在你能把花瓶變成什么?
2、瓶身變大。
花瓶倒置引導想象現(xiàn)在你可以把花瓶變成什么?
利用課件出示幼兒的成品作品以作點撥,拓展思維。
三、創(chuàng)造作畫。
1、教師引導幼兒作畫:可以選擇任何一個花瓶變的圖形進行作畫,也可以選取多個圖形進行做畫。
2、在做畫過程中,教師大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作畫,對遇到困難的幼兒給以啟發(fā)引導,解決問題,給以成功感。特別是對有獨特想法的幼兒給予肯定和鼓勵,培養(yǎng)幼兒無拘無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評畫。
盡量評到每一位幼兒的作品,給孩子以不同的鼓勵。
活動反思:
青花瓷這個活動是原本就有位資深的教師設計的,對于還是在豐腴羽翼的我來說壓力確實是很大。其一,我的起跑線設置的就要比平常一般的要求要高很多,不僅是從活動的設計上,還有活動的操作上;其二:這是幼兒園大家的努力結晶,我不可以辜負了這美好的努力結果;其三:幼兒園把這個難得的機會給我了,說明了對我的無比的信任和支持,在原則上我也不允許自己有什么大的差錯。在這高壓下面,領導們的鼎力支持下,“戰(zhàn)斗就拉開了序幕”。這天來聽課的老師也是巨多的,黑壓壓的一片,大班的幼兒也特別緊張,時間到了上場拉!
先出示的是實物的青花瓷花瓶,孩子們對于漂亮的青花瓷花瓶都很感興趣,一出現(xiàn)孩子的情緒起點就很高,這也帶動了整場的教師和我自己。借助著良好的開始我馬上趁熱打鐵,對孩子進行了提問“你看到的青花瓷花瓶是什么樣子的?”接著讓孩子們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花瓶的瓶嘴,一、動靜交替,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二、多維度的觀察實物,為寫生寫意創(chuàng)作打好基礎。教師總結:看瓶嘴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形狀也不一樣。由此延伸到生活中觀察任何物體從不同的角度位置看,看到的物體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接下來的瓶頸、瓶身的觀察認識也順利的下來了。
接著就是變魔術了,對于幼兒來說(即使是大班的幼兒也是一樣的)都是很感興趣的,對于魔術的追求也是符合幼兒的心里發(fā)展特點的。在高點上往下拓展幼兒的思維,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加上本身已經(jīng)有美術素質(zhì)的積累,孩子們都很得心應手。講出的都是妙語連珠,“大珠小珠落玉盤”,顆粒性又很強。于是我請幼兒上來把自己看到的變出不一樣的物體來,把物體的'具體樣子比劃出來,不僅是思維,他們的語言也是驚為天人的。而且是能把生活的經(jīng)驗積累反射到美術創(chuàng)意中,即使是同一個世界,孩子們看到的和我們大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再把這些所見所聞用稚嫩但是卻獨特的言語講述出來,全場的氛圍一下子就升溫了不少。孩子們的語言畢竟是不成熟的,于是我給孩子們的語言打上了一層蠟,馬上另一層光輝就熠熠發(fā)亮了。課堂上是互動的,這個活動上,不僅是我和孩子們的互動,還有下面教師和幼兒的互動(聽課教師的掌聲鼓勵對孩子來說是最大的激勵手段了),還有我和聽課教師的互動,在第二次的花瓶變魔術中就和我們下面的教師一起互動了起來,頓時全場的聚光燈都在閃爍,可以說是全場的氛圍升到了極致。最后的評畫在我們一位老教師的協(xié)助下更是把這個活動推上了一個xx。
幼兒園大班教案青花瓷篇十六
1、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肖老師帶來了什么?(花瓶)。
2、師:你們知道花瓶有哪些部分組成嗎?(瓶口、瓶頸、瓶身、瓶底)。
3、師:老師這里有很多花瓶,請你看一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都有藍色的花紋)它們的底色呢?(白色)。
4、師:那你們知道這種藍色的花紋白色底的花瓶是什么花瓶嗎?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青花瓷花瓶,因為我們中國古代的人把藍色叫做青色,所以叫青花瓷花瓶,它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哦。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89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