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畫,總結(jié)是對畫面的梳理和提煉。注意總結(jié)的語言風格,既要正式得體,又要具有個人特色。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工具和資源,可以提高您的工作效率。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一
爆竹聲,噼噼啪啪,傳入我的耳際,仿佛是在提醒我:“懶蟲,然后還不起床,這天是元宵節(jié)!”對啊,我差點忘記了,便穿好衣服,來到門外,觀賞煙花。
只見它們像一顆顆導(dǎo)彈一樣,竄入廣闊的天際,幾秒鐘的時間,天空中展現(xiàn)出一朵朵的絢麗的花兒,像槍彈雨林,更像天女散花。
“張潔節(jié),吃湯圓了!”媽媽叫我進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然后沖入了屋子里,媽媽已為我盛好了熱氣騰騰的湯圓,狼吞虎咽的我,仿佛又感覺到了過年的氣氛。
吃過湯圓,我們?nèi)伊思腊葑鎵?,回到家里,我聽到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今年元宵夜將上演虎年里直徑最大的月亮?!蔽业难矍胺路鹨呀?jīng)出現(xiàn)了那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溫暖的月光,撒在江面上,星星點點,美麗極了!
一下午的時光,就這么分分秒秒的過去了,外面的店面都關(guān)門了,人們都回到自我的家中,吃著香甜的團圓飯,我們家也如此。
我想了想,每年的元宵節(jié)除了看電視還是看電視,這樣過的太單調(diào)了。然后這次我想和爸爸媽媽一齊到南湖公園去賞燈,我征求了他們的意見,他們也同意我的意見。
來到南湖公園,我便想到了“千門燈火夜似晝”這句詩。我的眼睛立刻被那盞花形的燈吸引了,五彩繽紛,鮮艷奪目。幾百盞幾千盞燈連接成一條條筆直的長線,然后順著他們走下去,點亮了我的心燈。
又是一聲聲的炮響,人們在贊嘆,夜色中,微微揚起的臉上也變幻著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不也像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嗎!生活是多么的完美呀!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二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是特別,的特別的景色,不一樣的特點,還有特別的風俗。提到風俗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風俗呢?你最喜歡哪一個?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我們的家鄉(xiāng)會鬧元宵,這是我最喜歡的習(xí)俗。
當夜幕悄悄降臨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在家門前點上蠟燭,放鞭炮,煙花等。還會吃湯圓,家家戶戶都掛大紅燈籠,并且夜晚吃過飯后,人們會提著燈籠到田地里去放天燈。
據(jù)說元宵節(jié)來源于東方朔幫助一個叫做元宵的宮女的故事。元宵姑娘思念親人,東方朔便設(shè)法讓漢武帝下令全城都點燈、放炮、煮湯圓,并且讓人們都去觀花燈。這樣一來元宵姑娘的親人能進城觀燈,就這樣元宵姑娘與家人相聚了。于是每到正月15就會全程點燈放煙火。因為元宵湯圓做的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做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jié)。
而元宵則象征著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團圓圓,還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正因如此,我特別喜歡吃圓,美味極了。
晚上吃過元宵我就會提上燈籠去找小伙伴一起玩。街上燈火通明,每個人手中的燈籠都不一樣。有蓮花的,蘋果的,動物的……各式各樣的燈籠讓人眼花繚亂。
然后就是放天燈,也就是許愿燈,許多人都放。我們都是十五前后放。在月夜下一盞盞天燈帶著人們的美好愿望緩緩地向美麗的天空飛去,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樣的畫面美麗啦,溫馨而又美好。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三
“正月十五鬧元宵,團團圓圓吃湯圓?!边@在我的家鄉(xiāng)是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在這熱鬧的一天中,我們會吃湯圓、迎燈等,在這天里,我們會體會到“鬧”元宵。
在元宵節(jié)這天,人們會做湯圓,湯圓象征團圓美滿,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先把糯米粉用開水燙好,再和好面團后醒發(fā)一小時,再準備好自己喜歡的餡,接著把糯米面團分成一部分一部分摁扁,放入餡料,捏好,去掉多余部分的面團,弄成一個個的小圓形。最后把它們都放進鍋中煮熟。
等家里人回來后,把湯圓盛在碗上,每人一碗。我一聞,“哇,好香??!”我叫到。剛會說“嬰語”的小孩子,會幫忙做家務(wù)的大孩子,白發(fā)蒼蒼的老孩子,只要提到湯圓,誰不想馬上吃一口呢。我大叫道:“哈哈哈,我要吃三碗,你們自己分配剩下的?!蔽乙豢诔韵氯?,忍不住想吃第二口、第三口……吃完后,我的肚子變成了一塊大石頭,重得我一步也走不了了。這種感覺像是石頭壓在一張紙上,就像有狂風暴雨也起不來。
太陽落山了,元宵節(jié)又一個高潮向我們沖來,它便是迎燈。聽爺爺說:“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迷路降落人間,卻被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天神知道后十分震怒,就讓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間降火,把人們燒死。天帝的女兒十分善良,把這件事告訴了人們,眾人知道后十分焦急。過了會,有位老人想出個法子,把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日,每戶人家都在家中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花,讓天帝以為人們被燒死了。在那一天,天兵看到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報告天帝人們被燒死了,人們才保住性命,從此以后,正月十五家家掛燈籠。”
我們先到廟前,等待佛祖,跟著佛祖走,打開燈,跟著佛祖在家鄉(xiāng)逛一圈,后來人越來越多,整個隊伍人山人海,就像一條火龍來這做客。有些人家拿出貢品祭拜,有些人家放鞭炮,有些人家跟著走。不管我們走到哪里,那里就有炮聲,這個夜里炮聲不斷,有的人放煙花,有的放超大威力的炮,有的放小型炮。我們一路上跑來跑去的,就像小偷偷了東西一樣,不知疲倦。那驚天動地的炮聲吞噬了我們的說笑聲。
那“噼里啪啦”的聲音還時時在我耳邊徘徊,我盼望它明年元宵早點到來。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四
我的家鄉(xiāng)在銅梁,那是一個美麗的“山水園林城市”,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也是“中國龍燈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是與眾不同的,有著獨特的地方特色。下面就讓我當一回小導(dǎo)游,領(lǐng)著您走走看看吧!
(一)逛龍城。
元宵節(jié)這天,人們早早地起床了,人們穿上好看的衣服,有的乘上“城市巴士”,有的開著私家車,有的騎著自行車、摩托車,還有的干脆步行來到城市的繁華區(qū)域步行街。瞧,大街小巷熱鬧非凡,什么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都匯到一起了。小孩子嘴里吃著羊肉串、冰糖葫蘆、棉花糖,大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大街上耍猴戲的,抽獎的,敲鑼打鼓的隨處可見。各種吆喝聲、鞭炮聲、音響聲匯成一首美妙的音樂。
(二)觀龍燈。
銅梁龍燈各式各樣、栩栩如生。銅梁的各個公園,各個路口轉(zhuǎn)盤,還有白龍大道等地方都扎著龍燈。龍燈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有反應(yīng)五個銅梁的,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有描繪人物形象的。龍燈的色彩鮮艷奪目,特別是到了晚上,燈亮了,五彩斑斕的彩燈把造型獨特的龍燈映照得更加光彩奪目,讓人流連忘返。
(三)看龍舞。
最有特色的要數(shù)看龍舞了。銅梁龍舞享譽國內(nèi)外,還到國外多個國家演出過呢!晚上到了,人們從各個方向涌向了龍舞表演場地人民公園,那里人是山人海,把公園圍得水泄不通。八點整,玩火龍開始了。只見火龍周圍打鐵水的人把鐵水打向天空,頓時,天空中火樹銀花,像無數(shù)顆晶瑩耀眼的流星撒落下來,人潮立刻向后退。這舞龍隊員打著赤膊,光著腳舞動著火龍在火花中不停地穿梭?;瘕堃粫涸诳罩斜P著,一會兒在追著龍珠戲耍,一會兒又在火光中飛舞。到處是火光,人們尖叫起來,無不為這場景所震撼!
作為銅梁人,我驕傲,我自豪。我愛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更愛我的家鄉(xiāng)!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五
提起元宵節(jié),我想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錯飛到人間的一個小村莊里,那村里的人以為是一只壞鳥,就把他殺死了。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讓天兵去把那村莊給燒了。仙女聽到了玉皇大帝的話,就讓一個神仙變成老奶奶到村里報信。神仙到人間跟村里的人說,在村里村外點上篝火,才能免去災(zāi)難。他們按照神仙說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還沒有放火,他們就放起火來了,自己燒自己。玉皇大帝樂得哈哈大笑。這個小村莊真的免去了大難。這個事情流傳開來,就有元宵節(jié)了。
這就是傳說,不是真的,真的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朝。印度人信佛,他們成佛的人,把他們燒成骨灰,扒一扒,有一個像珍珠一樣的東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這事后來流傳到中國的漢朝,民間也有了佛教的活動。舍利子的事情被漢朝的皇帝知道了,他們也在皇宮,張燈結(jié)彩,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著很好玩,也跟著玩,張燈結(jié)彩,但是沒有舍利子,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張燈結(jié)彩、放篝火的玩法。就演變成后來的元宵節(jié)。
唐朝的元宵節(jié)是最熱鬧的,他們有寶馬香車,燈樓高50米,有50000盞燈,燈樓里有20個房間,過三天,人們都到街上玩。宋朝是過五天,他們過的也很熱鬧,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過十天,從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們一起吃元宵,猜燈謎,鬧花燈,耍龍,獅,放煙花,踩高蹺,扭秧歌.。對了,張燈結(jié)彩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活動,而扭秧歌是后來的風俗。有各種各樣的玩法。
南方的風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女生上別人家偷,別人看見也沒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鄉(xiāng)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滾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滾,我的頭都滾暈了。打花臉也很有意思,你給我打,我給你打,打來打去非常好玩。
今天是元宵節(jié),但是元宵節(jié)的祝福在昨天就絡(luò)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xiāng)(臨海),我們的傳統(tǒng)是正月十四過元宵節(jié)。
這說起來還有個傳說——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guān)。據(jù)說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xiāng)(臺州)抗倭?xí)r,曾打算過完元宵節(jié)攻打倭寇,戰(zhàn)機密被泄露后倭寇決定元宵節(jié)當晚趁百姓過節(jié)、戒備放松時大舉進攻臺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信息,決定將計就計,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過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過罷節(jié)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h城設(shè)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jié)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鱉,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峰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峰嶺戰(zhàn)役。后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jié)改為正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說是我小時候?qū)W校組織去上峰春游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shù)氐陌傩罩v給我聽的。傳說歸傳說,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xí)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diào)”。
說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jié),一般的地方習(xí)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鄉(xiāng),我們元宵節(jié)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xí)俗。糟羹分咸羹和甜羹兩種,咸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面,煮成帶咸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么一說,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jié)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xí)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jié)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后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了。元宵節(jié)真熱鬧,真開心。
我的家鄉(xiāng)是潮州,那兒的習(xí)俗和東莞不一樣,非常特別。我現(xiàn)在給大家介紹的是我老家的“元宵習(xí)俗”。
每當元宵的到來,家家戶戶都會到菜市場里買一些山珍海味的東西回家去用自己的手藝把這些山珍海味制作成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放在桌上祭神,然后許下一個個美好的愿望。聽老人家說只要讓老天爺吃山珍海味,老天爺就會把你許下的愿望變成事實。
到了晚上,在大堂門口會有表演潮劇,這些潮劇上講的都是關(guān)于喜慶的事。整個場面非常熱鬧,有的在專心地看這一出戲,有的在談話,小孩子就提著五彩繽紛的燈籠到處嬉戲……這場面比過年還要熱鬧。
忽然在這一條街的另一邊響起了鑼鼓聲,接著就看見人們讓出了一條路來。這時只見許多人抬著一頂轎子跑到了大堂,這轎子是坐著尊神的雕像。就在這時其他的轎子都抬回來了。上面的雕像樣式不同。一路敲鑼打鼓,旗子飄揚歡呼聲響徹元宵。
在最后來了許許多多的人,他們都拿著獅子頭,他們是來舞獅子的。舞完獅子后,有一個人拿著一串煙花,向大家揮了揮,讓大家圍成一個圈。然后點著煙花,一束束火花沖向空中,夜空中頓時變成了五彩斑斕的世界!就這樣一個快樂的元宵就過去了。
我家鄉(xiāng)的習(xí)俗是不是很特別呢?希望你也可以來觀看!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六
我的家鄉(xiāng)在風景秀麗的河南油田。哪里有金黃的麥子,還有綠草如茵的五一綠地迎賓廣場以及風景如畫的翠湖公園。
我們家鄉(xiāng)生產(chǎn)石油,大家都稱它為黑色的金子,因為他可以給我們家鄉(xiāng)帶來了很多的財富和企業(yè),我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非常有特色。
爸爸、媽媽陪著我看完五色繽紛的煙花后,又回家看了幾分鐘的電視,媽媽就讓我洗一洗睡覺了,晚上望著窗戶外那閃閃發(fā)光的月亮我就能想起了那好吃香甜的元宵和那五色繽紛的煙花,我喜歡元宵節(jié),因為是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能給我們的家人帶來歡聚和快樂。
春節(jié)過后便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一天,是必定是要吃元宵的。
吃元宵的習(xí)俗源于何時何地?民間的說法不一。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楚昭王經(jīng)過長門,見水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內(nèi)紅外白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fù)興之兆。”從此元宵節(jié)跟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
在這里元宵跟湯圓是兩回事。元宵跟湯圓在古代統(tǒng)稱“湯圓”。后來時移事遷,北方稱之為“元宵”南方稱之為“湯圓”叫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我山東籍書北部,正月十五自然要吃元宵的。
正月十四,媽媽就和我忙著做起元宵來了。
媽媽拿出從老家捎來的糯米粉,倒在簸箕里,接上一碗涼水,取出從超市買來的凍餡,就著手做元宵了!媽媽先將幾個蘸過水的黑芝麻餡兒放到簸箕里,飛快的晃動簸箕,餡兒上就裹上了一層糯米粉。接著,媽媽又熟練地將裹上糯米的黑芝麻餡兒過一下涼水,再次發(fā)到簸箕里滾動。如此四五次,一個玲瓏小巧的元宵就做好了!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幾次失敗后也做好了幾個元宵。
做好之后放到通風處晾曬一夜,正月十五便著手煮元宵了。
看著滾好的糯米皮包著黑漆如墨的黑芝麻餡兒,溜進冒著裊裊輕煙的沸水里,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北方,元宵和春節(jié)的年糕,端午的粽子一樣,都是節(jié)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圓月一樣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佳節(jié)在我們老家,熱鬧的氣氛可以說不輸給春節(jié),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晚上鬧元宵。
姑娘們早在轎子形的旱船上做“船夫”,手里拿著漿,做出劃船的動作,邊劃邊唱些地方歌曲。裝得像極了,另外有些男子畫成丑角的模樣,扮成船客,以各種滑稽可笑的動作逗觀眾開懷大笑,忍俊不禁,使整個元宵節(jié)的氣氛變得更有趣了。
婦女們把糯米做成了一顆顆湯圓,在燒湯圓時,分煮湯圓,炸湯圓,蒸湯圓這三咱,至于香湯圓,甜湯圓,辣湯圓,咸湯圓,那是按湯圓的味道來分的,湯圓放在鍋里煮,不一會兒,屋里就充滿了湯圓那誘人的香味,熟了熟了,媽媽給孩子一個一碗湯圓,這碗熱所騰騰的湯圓,比任何東西都要好吃,因為民謠說:“吃了湯圓,好團圓。
在元宵節(jié)還有要龍燈的。人拿的木棍上有一條竹蔑扎成的栩栩如生的龍,舞龍時,由一個人手里拿紅色的綢球引龍去撲扮玩要,這條龍隨著綢球,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或擺尾,或盤旋,或騰楗,上下翻騰,在鑼鼓聲的伴奏聲中,氣勢雄偉壯觀。
老人會講起元宵節(jié)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時期,獵人不小心把天鵝傷了,玉帝很憤怒,決心要把人和牲畜全燒死,一位仙人冒死來到百姓中報信,讓人們在五月十五家家點燃火把,亮起燈籠,然后飛回天宮,玉帝聽了不相信,又看了一看,人間果然一片通紅,火光沖天,就不在追究了,人們?yōu)榱藨c賀這個日子,每到這一天,就張燈結(jié)彩,度過一個熱鬧歡慶的夜晚,這就是元宵節(jié)神話傳說的由來。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七
我的家鄉(xiāng)泰州,是座風景如畫的小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風俗習(xí)慣當然也少不了,春節(jié)拜年,清明祭祖……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xiāng)獨一無二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春節(jié)過后的第十五天,是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部分。這天,人們要吃湯圓,逛燈會,還得放鞭炮,熱鬧極了。
聽爺爺說,這元宵節(jié),還有個關(guān)于它的傳說。傳聞在以前,一個獵人在正月十五那天射到了天上的神馬,天公大怒,要放火燒掉村民的房子,天公的女兒不想傷害無辜的村民,就告訴村民,村民們很著急,一個老人說:“可以把路上都掛上燈,再放些煙花上天。”村民們照做,天公一看,以為村子已經(jīng)被燒了,就沒有放火,所以,每年的正月十五,人們都會把路上掛滿燈,放煙花。
元宵節(jié),顧名思義,肯定是少不了頓元宵的,一個個雪白的湯圓在碗里,像涂了層油漆的乒乓球似的,讓人忍不住口水直流三千尺,咬一口,q彈軟糯,入口即化,再咬一口,香甜可口的餡兒露了出來,流到湯碗里,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美色。
吃完了湯圓,最隆重最熱鬧的就是逛燈會了。一路上琳瑯滿目,花燈各式各樣,有小巧玲瓏的兔子燈,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像在對我們說:“元宵節(jié)快樂!”還有亭亭玉立的蓮花燈,在中間點上蠟燭,一朵炫彩奪目的蓮花燈就在漆黑的夜晚中綻開了。更妙的是那彩紙燈,各種顏色組合起來,十分耀眼,在里面點上蠟燭,人們情不自禁地被吸引過去。還有那猜燈謎,每個燈籠的下面都掛了張紙,上面寫著燈謎,猜到的人,喜笑顏開,沒猜到的,愁眉苦臉,期待下一個能猜中。人們到處說說笑笑,賞燈猜謎,大街上張燈結(jié)彩,燈火通明,大家都沉浸在這世界里,久久不能自拔。
這就是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似乎都不能用熱鬧來形容,我體會到的,那是一種幸福,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味道!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八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人們都要掛花燈,表示對生活的祝福,希望來年的日子會紅紅火火。
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急急忙忙吃過晚飯,便拉著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去看燈會。只見大街上燈火輝煌,人山人海。人們扶老攜友,三五成群,興致勃勃地觀賞著兩旁的各色各樣的彩燈。
廣場里有許多不同造型種類的動物花燈,有米老鼠、馬、長頸鹿、101忠狗、大熊貓、龍……等等,花燈在五顏六色燈光的點綴下,真是美麗極了,讓我有如置身在童話夢幻般的世界中,只見大家都搶著合影,像機閃個不停。
草地上,有許多小朋友提著花燈、戴著兔子似的閃光燈;還有人在放天燈,天燈隨著輕風徐徐的上升愈飛愈高,就好像許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閃呀閃的,非常漂亮;還有許多人在放煙火,五光十色的煙火把夜空點綴的五彩繽紛,我的耳邊還不時傳來大家的驚嘆聲!
這時,一位老奶奶拖著小孫子佇立在一盞金魚花燈前。她那張布滿了皺紋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似乎在說:這么大年紀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美的燈。小孫孫不住的拍著小手,高興地嚷道:“奶奶,真好看!真好看!”
那兒,五六個小朋友手拉著手,在人群中鉆進鉆出,高興的指著這盞燈說說笑笑,指著那盞燈連聲喊:“真漂亮!”
真是燈多,人更多。燈美,人心中更美!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九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遺留下來豐富多樣的文化習(xí)俗,接下來和下面這些文章一起領(lǐng)略家鄉(xiāng)的習(xí)俗吧。
老家的人們都愛唱戲,更愛聽戲。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請個豫劇班子,在家門口搭個戲臺,這么唱下去。一般持續(xù)三天左右,這三天里,可忙壞了人們:一大早兒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個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飛也似地趕去看戲,只怕耽誤了劇情。
看戲時,人們把整個戲臺“包圍”得水泄不通,里三層外三層的,就像蠶吐出的絲,裹得緊緊的。若是你來晚了,那就站在外面豎著耳朵聽吧,這人群是任憑你怎么擠也擠不進去的。
豫劇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馬金鳳等,她們可是諸多戲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歡聽常香玉的戲曲,她的聲音變幻無窮,有時如大海的濤聲般渾厚,有時又如小溪的流水聲般恬美,有時候喜氣洋洋的,有時候又使人感到無比的憂傷。
出門在外的游子聽到這熟悉的鄉(xiāng)音是都會禁不住潸然淚下,想起幼時依偎在母親的懷中,聽她哼唱著豫劇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說并不會留太長時間。我很驚奇,問:“難道北京不好嗎?”姥姥搖搖頭,說:“這里沒有使我魂牽夢縈的豫劇!”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東淄博的一個小村子,村名叫王五里,因為村子里姓王的占了大多數(shù)。其實我爸爸也姓王,不知道為什么,我姓孫,隨我媽媽的姓。
我們家鄉(xiāng)的青草很多,大片大片,郁郁蔥蔥,一望無際。微風吹過,波浪起伏,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在草地的北面,一條清澈的小河草河蜿蜒流過。之所以叫草河,一是河里草魚特別多,二是河兩岸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因為這個緣故,村里很多人家都養(yǎng)了大群大群的羊,羊肉串也頗負盛名,大約二十元一只羊,物美價廉,準夠你吃一天。到了冬季,再向那草地望去,銀裝素裹,白茫茫一片,像新彈的棉絮,煞是好看。每到天寒地凍的日子,村里便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碎冰節(jié)。那時的河面上已經(jīng)結(jié)了厚厚的冰層,人們聚集到河面上,紛紛用腳踏來踏去,有的還用鐵鎬铇,先在冰上打出一個盆口大的窟窿,然后用自制的魚網(wǎng)漁叉抓魚,捉的魚多的人家就是贏者。按照規(guī)矩,村里的人家要向贏者家里送些東西以示祝賀,無非是些盆、碗一類的生活日用品。我們家也曾得過兩次冠軍呢!到了晚上,全村人都聚集在村口的大場院里,把小學(xué)校的課桌抬出來擺成一個大大的王字,課桌上擺滿了用白天捉來的魚做的菜,大家圍坐在一起共同品嘗,那場景說多熱鬧都不過分。
村子旁邊還有一座小山。從我們家出發(fā),二十分鐘便能到山腳下。山頂有一個石洞,能容納幾十個人,村民們把這個山洞供奉為神洞。傳說中我們村子第一個姓王的村民就是在這個山洞里出生的。慢慢的,人多了起來,才形成現(xiàn)在的小村子。山洞里立了些石碑,上面刻著我們村里王姓家族世世代代的人名,很象是家譜。雖然我不姓王,但我也是家族的重要一員,在第十塊碑上,就刻有我的大名。
我們村還有一個特別的習(xí)俗,大年初一那天拜完年,各家各戶都會端出大小不一的一條鯉魚,把它放歸到村邊的小河里去,象征著家家年年有余。然后,人們便會聚集到村委會前的廣場上,看舞獅子、踩高蹺,賣各種小吃的也紛紛聚來湊熱鬧。鑼鼓聲、鞭炮聲交織在一起,買上一串糖葫蘆,邊吃邊看,那才叫享受。聽大人們說,早年的時候,初一上午,村里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會拿著弓箭聚在一起,箭上寫著自己的愿望,射向天上的太陽,祈求一年的幸福安康。那種萬箭齊發(fā)的場面一定非常壯觀。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我家鄉(xiāng)這些純樸的風俗民情,無不體現(xiàn)著團結(jié)互助向上的精神,正是靠著這種精神,家鄉(xiāng)的祖祖輩輩們才堅忍不拔的延綿到今天,過上了無比幸福的生活。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風光美不勝收。我愛家鄉(xiāng)的人們,他們勤勞、忠厚、善良。我愛家鄉(xiāng)的風俗,它給我的成長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我的家鄉(xiāng)湖南平江一直都有年三十晚上去辭年的習(xí)俗。
家鄉(xiāng)有句話說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的燈。年三十晚上天一黑,家家戶戶都會將火爐里的火燒得旺旺的,敞開大門等待著別人來辭年。人們相信家里來辭年的人越多,來年的運氣會更好。
稍晚一點點,年輕人開始出發(fā)了,一進到別人家也是會像小孩那樣高聲說著恭喜吉利的話語,說得主人家喜開顏笑的。年輕人一般就不會像小孩子那樣跑得快了,一般每到一家就會坐一下才走,圍坐在主人早就準備好的火爐前,擺滿了零食、水果、高級煙酒、茶水的桌子前。年輕人也都會約好好幾個人一起的,大家會圍坐在那里討論著這一年的開心事,討論著來年的打算。特別是現(xiàn)在好些人都在外面,都只有趁這個機會才見上一面,這樣的團聚真是很好。有時正好遇上好幾伙人同時到一家更是熱鬧。
再晚一點的時候年老一些,輩分相對小的大人們也會去別人家辭年,可能是開始他們也要留在家里招呼別人的原因吧,所以才相對晚些才出門。同樣是會很開心地說著請辭年和一些吉利的話語。一般輩分高年齡大的人就不用出門。這樣的人家里會有更多的人去。主人家里有輩分高年齡大的即使是躺在床上不能起來,晚輩們都會很尊重地到老人家床前請辭年。
整個年三十年晚上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到處都可聽到請辭年,恭喜你們過了熱鬧年的聲音,一直到12點的時候,開始聽到熱鬧的鞭炮聲了,開始了接天皇(也就是迎接新年),辭年才算結(jié)束?,F(xiàn)在有錢人多起來了,年三十晚上放的鞭炮多了很多很多,有些人家會買上一車子鞭炮來放,因此放鞭炮也等不及到12點就開始放起來了。
今年,我們破例到鄉(xiāng)下奶奶家過年。
“開飯了!”奶奶大聲喊道,我從房間走了出來,這時,哥哥突然驚奇地說:“咦?外婆,您平時不是很節(jié)約嗎?今天怎么……”我這才注意到,從房間到大廳,從樓上到樓下,凡是安著燈的地方,都金碧輝煌.
我非常詫異地問:“奶奶,您這是唱哪出啊?”
叔叔開口解釋道:“這啊,是在辟邪哩,相傳,古時候有個‘年獸’,常常來吃百姓,后來,人們知道它怕響、怕光,就放鞭炮,點燈籠。這個風俗啊,就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p>
“喔!”,我們恍然大悟。
吃飯時,我也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大人們專挑一種叫“芥菜”的東西吃,兩大盤芥菜一會兒就零星無幾,但卻很少去碰那盤美味的紅燒魚,等到那盤魚只剩一截魚尾的時候,卻被奶奶端進了廚房里。我正納悶?zāi)?,叔叔便向我們解釋道:“為什么我們都愛吃芥菜?因為,芥菜的‘芥’的諧音是‘戒’,如果把芥菜吃光了,那就代表你在一年中的毛病、缺點都戒光了。而那盤魚嘛,則是表示了‘年年有魚(余)’,意思是:一年之中辛辛苦苦锝來的勞動果實并沒有一下子用完,而有一些保存了下來,年年都如此,就積少成多了?!?/p>
飯后,我想:這些風俗和習(xí)慣固然代表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無端的浪費,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放棄以往的風俗,過一個快快樂樂的新年!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
說到元宵節(jié)里的湯圓,誰口中不是立刻有一種甜甜糯糯的感覺。“把糯米粉趕成面團,再包裹上那濃濃香醇的芝麻醬……”啊,想一想都快垂涎三尺了。
“開始做吧!”媽媽終于說開始做了。
我看著媽媽正在做湯圓:先用糯米粉包裹自己的雙手,再把糯米粉放在碗中,加入熱水,慢慢的攪和兒,至成型。接下來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調(diào)芝麻醬,因為調(diào)制時會飄一陣子芝麻的香味,那氣味可香醇了,有一股現(xiàn)磨芝麻的馨香,而且仿佛自己就在磨芝麻;看見媽媽熟練地把一大坨和好的糯米團,一次一次分成幾塊幾塊的小團,每一個都是那么的均勻,我看見媽媽拿搟面杖輕輕把一小塊糯米團搟開,用勺子舀一大勺的芝麻糊進去,只見媽媽手一合一滾,一個圓潤的湯圓就做好了。
看著那外表光滑白胖胖的湯圓“哇!我要吃,我好餓~”我咽了咽口水,媽媽點了點頭,知道了我的意思。
她把鍋里放滿了水,用火燒著。我看這水里那白色的泡泡,我就知道水肯定被煮的頭暈?zāi)垦A?,那熱騰騰的水蒸氣打在臉上可舒服了,又熱又綿,我看著菜板上擺的整整齊齊的湯圓,仿佛我已經(jīng)吃到嘴里了,它剛進嘴就爆汁,那濃濃的芝麻醬香打開了我的味蕾,又甜又糯,堪稱天上無地上有的傳統(tǒng)美食。
??!媽媽終于把湯圓下下去了,我看著湯圓們緊緊的挨在一起,你擁我擠,本該沉暗的湯圓變得晶瑩剔透,透的都好像能看見芝麻餡兒了。用鍋勺輕輕一攪,仿佛嫩的一碰就破了,湯圓一個比一個激動,紛紛都脫下了外衣,本該清澈的湯汁,變成了渾濁的污水一樣。當看著它們一個一個都浮了起來,一個好消息告訴你,可以開動了!
坐在飯桌前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享用這份美食,一定別有風味!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一
廚房里面粉亂飛,就像是起了大霧一樣,隱隱約約透出一絲人影。只見那人影雙臂上下?lián)]舞,“霧氣”更加濃厚,瞬間,她消失了。
你肯定好奇她在干什么。今天是元宵節(jié),她正在進行著我們的傳統(tǒng)習(xí)俗活動——包湯圓。
“做好了!”一個人影從“迷霧”中走出來,正是我。
我穿著圍裙,戴著護袖、手套,全身上下都躺滿了面粉,像一只大花貓。掌心中坐著一個怪物:巨大的橢圓形的身軀,白色的衣服中多處夾雜著綠色的薺菜。
奶奶看了我和湯圓,笑得肚子都疼了:“這是你嗎?我都認不出來了!這湯圓包得太差了,我來教你!”
于是,我像小尾巴似的跟在奶奶身后,聚精會神地看著她的一舉一動。
“首先,揉面?!蹦棠踢呑鲞呎f,“其次,用搟面杖將面壓成一個個又扁又厚又平的圓形。”奶奶才說完,手底下就出現(xiàn)了一個個乖巧的圓面皮。
“然后,將準備好的餡挖一勺放到面皮的中央。將面皮合起來,揉圓,湯圓就做好了。”眨眼間,奶奶手底下就冒出了一個個體形圓潤的湯圓。
于是,我學(xué)奶奶的樣子,照著她的方法,不一會就包了好多的湯圓,我漸漸自信了起來。
湯圓包好了,緊接著,就該“洗澡”了。讓它們在滾燙的熱水中快活地游泳。一炷香工夫,湯圓便煮好了。我把它們盛出來,放在桌子上。
我望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內(nèi)心十分激動。
它們看似樸實無華的外表下,藏著一個不平凡的心。一口咬下去,軟糯的面皮裹著薺菜豬肉,讓這人間極品在人們的口中不停地徘徊,令人回味。人間有味是清歡,說的就是此時此刻吧!
我們坐在餐桌前品嘗湯圓,聊聊家常,其樂融融。人生短暫,多陪陪家人,平安、幸福、團圓就好!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二
我的家鄉(xiāng)是河北肅寧縣,她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曾造就出許多位名人,像中國最后一位狀元劉春林,就是從這里降生的;也有許多傳統(tǒng)的風俗習(xí)慣,其中最典型的就算這元宵燈會了。
農(nóng)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jié),又叫元宵節(jié)。其他地方到了這天都要逛廟會,而這里卻要逛燈會,所以我們這里又管元宵節(jié)叫燈節(jié)。
談起燈會,要從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唐朝說起。當時社會長期穩(wěn)定,經(jīng)濟文化高速發(fā)展,玄宗為過盛世之年,便決定在每年正月十五將各種花燈懸掛在樹上,竹樓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燈節(jié)。而當時在我們家鄉(xiāng)最盛行。
在我們家鄉(xiāng),大到百歲老人,小至剛?cè)雽W(xué)的孩子,都有一手扎燈的好功夫。也許是受了傳統(tǒng)風俗的影響,即使在平時,每天晚上家家戶戶也要掛上彩燈,相互攀比,誰家的燈最漂亮,就會受到其他人的茸重和羨慕。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更熱鬧非凡,設(shè)燈于正街東頭四排路、柳蔭路北口、大牌坊及城隆廟前。席彩栩、木雕花玻璃栩高一丈八尺,長三五十丈,父老鄉(xiāng)親將精心制作的花燈掛在上面,紗燈、玻璃絲燈、走馬燈等等,各式各樣,形狀各異,上下左右連成一片,猶如白晝。更有那高蹺、娜子、龍燈、早船等民間藝術(shù)隊伍從燈棚下穿過,雜以鞭炮,此起彼伏,好不熱鬧。觀燈者扶老攜幼,笑逐頗開,歡動雀躍,直到午夜方散。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燈會中又新添了電動燈,如金魚吐泡、孔雀開屏、紅樓夢、西游記等等,并配以音樂,使數(shù)以萬計的觀者接踵而來,流連忘返。
我的家鄉(xiāng)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這里的每一個節(jié)日都非常隆重,尤其是今年的元宵節(jié)熱鬧非凡,喜氣洋洋。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年的元宵節(jié)有多熱鬧吧!
傍晚七點多,我就拉著媽媽去星月廣場看花燈。到了星月廣場,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八個用塑料花裝飾的大字:“幸福、和諧、富民、安康。”街道兩旁熱鬧非凡,有賣孔明燈、紅牛角燈……的小攤,我便停在一個小攤的前面,讓媽媽買了一個孔明燈。
然后我和媽媽就開始看花燈。??!廣場上到處亮堂堂,遠遠望去,點點燈光在黑暗的襯托下與天空中的星星融為一體。正是“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呀!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這里的周圍掛著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花燈,望著這些數(shù)不勝數(shù)的花燈,我仿佛看到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星星???,這個花燈上畫著嫦娥與后羿;看,那個花燈上畫著一棵很高的槐樹;哎,那邊還有一連串不同造型的動物花燈:有米老鼠、牛、大老虎、大熊貓……等等?;粼谖孱伭珶艄獾狞c綴下,真是美麗極了。讓我猶如置身在童話夢幻般的世界中,只見大家都搶著合影,相機閃個不停。
放完孔明燈之后,我就和媽媽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花燈可真漂亮,真希望家鄉(xiāng)一年有好幾個象這樣的元宵節(jié),這樣我就可以多看幾眼那美麗的花燈了,還可以放漂亮的孔明燈。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三
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jié)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也稱燈節(jié),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p>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jié),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xù)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jié)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guī)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提起元宵節(jié),我想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錯飛到人間的一個小村莊里,那村里的人以為是一只壞鳥,就把他殺死了。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讓天兵去把那村莊給燒了。仙女聽到了玉皇大帝的話,就讓一個神仙變成老奶奶到村里報信。神仙到人間跟村里的人說,在村里村外點上篝火,才能免去災(zāi)難。他們按照神仙說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還沒有放火,他們就放起火來了,自己燒自己。玉皇大帝樂得哈哈大笑。這個小村莊真的'免去了大難。這個事情流傳開來,就有元宵節(jié)了。
這就是傳說,不是真的,真的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朝。印度人信佛,他們成佛的人,把他們燒成骨灰,扒一扒,有一個像珍珠一樣的東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這事后來流傳到中國的漢朝,民間也有了佛教的活動。舍利子的事情被漢朝的皇帝知道了,他們也在皇宮,張燈結(jié)彩,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著很好玩,也跟著玩,張燈結(jié)彩,但是沒有舍利子,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張燈結(jié)彩、放篝火的玩法。就演變成后來的元宵節(jié)。
唐朝的元宵節(jié)是最熱鬧的,他們有寶馬香車,燈樓高50米,有50000盞燈,燈樓里有20個房間,過三天,人們都到街上玩。宋朝是過五天,他們過的也很熱鬧,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過十天,從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們一起吃元宵,猜燈謎,鬧花燈,耍龍,獅,放煙花,踩高蹺,扭秧歌.。對了,張燈結(jié)彩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活動,而扭秧歌是后來的風俗。有各種各樣的玩法。
南方的風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女生上別人家偷,別人看見也沒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鄉(xiāng)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滾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滾,我的頭都滾暈了。打花臉也很有意思,你給我打,我給你打,打來打去非常好玩。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四
春節(jié)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聽媽媽說,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
在我的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這一天大街小巷張燈結(jié)彩,元宵味兒分外濃。路上的行人浩浩蕩蕩,隊伍看不到頭,大家像約好了一樣,認識的不認識的,拉著家常,向廣場聚攏。前來賞燈的人們匯集成人海,呈現(xiàn)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
到了夜晚,鞭炮聲此起彼伏。五顏六色的煙花,像火箭一樣飛上了天空,照亮了大地,猶如天上的仙女撒下朵朵神花,為人們帶來祝福。各種煙花爭奇斗艷,時而翠綠耀眼,時而鮮艷奪目,時而金光燦爛。有的像閃爍的星星,有的像凌空而下的瀑布,還有的像短暫的曇花,真是“煙花飛舞鬧元宵”呀!在五彩繽紛的煙花中,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在歡樂的鬧元宵中,紅紅火火的大年過完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吃元宵。吃元宵,就是吃湯圓?!皽珗A”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五
漫長的寒假過去了,同時元宵節(jié)也就來臨了,也就意味著年過完了。
今天清晨,天剛剛蒙蒙亮,人們就像大年三十時一般,都放起了鞭炮。雷鳴般的鞭炮聲,聲聲震耳,想賴床都不行。我起床后,與過年一般,一家人都到了奶奶家,做著幾乎與大年三十相同的事。但是元宵節(jié)在晚上時與過年大有不同。
下午,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后,夜幕開始降臨。七點左右時,四面八方的爆竹聲.禮花聲開始齊鳴不休。人們也都走出了家門,來到街上看燈,五顏六色.花花綠綠.各種各樣的燈籠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真是美不勝收??!
看那各個燈籠攤位上,都圍有一群人在那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燈籠或燈飾品。
我與爸爸最感興趣的還是元宵節(jié)時的燈謎了!我和爸爸來到一猜燈謎處,來猜燈謎,我與爸爸迅速的來查看各個燈籠上的燈謎,并盡快想出謎底。
不一會兒,就開始兌獎了,我與爸爸共同答對了一些燈謎,所以也得到了相應(yīng)的獎品。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舞龍的隊伍出來了,警車在前面開路,馬路上的汽車紛紛讓路。人們也都來到馬路邊看龍燈。
舞龍人舉著棍子支撐著龍身,在長長的龍燈前面有一個人舉著一顆“龍珠”,后面的龍就跟著“龍珠”走。那些舞龍人把龍舞的像活了一般,真令我佩服,有機會,我也去學(xué)學(xué)舞龍。已經(jīng)很晚了,我們邊回家吃湯圓了,一家人吃湯圓,團團圓圓。
今天真是熱鬧的元宵節(jié),沸騰的孝感。我在此祝大家元宵快樂!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六
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之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是元宵節(jié)里幾項重要的民間習(xí)俗。
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我們學(xué)校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每班選10名同學(xué)參加,共分兩輪,我被選中了。走進猜謎現(xiàn)場,已經(jīng)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這瞅瞅那瞅瞅,嘿,還真讓我瞅到了一個自己會的。它的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個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領(lǐng)獎的地方,可他們說這個謎語已經(jīng)被人猜過了。唉,真是讓我白高興一場。
我繼續(xù)瞅,不一會兒又看到了一個。這個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我仔細想了想,然后一拍腦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趕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說出謎底,嘿嘿,這回我總算是第一個猜出來的了!
我又四處張望尋找,無意中看到了一個謎面:《聊齋志異》。咦,這是啥意思?也沒個提示。我對這道謎語非常感興趣,不覺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成語——鬼話連篇!這《聊齋志異》豈不就是全篇講鬼故事的嘛!我過去一試,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對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別開心!吃完晚飯,我們在客廳里閑坐,等待電視里直播的元宵焰火晚會。八點到了,晚會準時開場。一會兒,放焰火了,“嘣”,一條巨龍呈現(xiàn)在眼前;接著,鯉魚跳龍門;再來一個,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歡樂……我興奮地說:“媽媽,我也想去放焰火?!眿寢屨f:“去玩吧,別傷著了?!?/p>
我和爸爸來到后院準備放焰火。爸爸點燃了“變色龍”,紅、黃、藍……霎時間天空里五彩繽紛,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揮舞著煙花棒走來走去,小煙花好像無數(shù)美麗的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跳舞。接著爸爸放了“雨花”,金色的“花雨”從天而落,就好像仙女散花一樣?!靶∶鄯洹币瞾頊悷狒[,“嗖”一聲高高飛上天……夜幕中,家家戶戶的焰火好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漸漸安靜下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節(jié)的熱鬧與歡樂之中,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七
今年元宵節(jié),吃過晚飯,我們就去看花燈焰火了。
七點剛過,我們就會來到新市區(qū)看花燈。這里人山人海,花燈種類繁多,設(shè)計新奇,造型各異,府前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
做生意人早早地擺好了攤位,有的人從幾十里外的農(nóng)村坐車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
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濱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漆黑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么羊形、龍形,拖拉機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當我們看到半小時,我驚訝地叫了一聲,因為在花燈會上我居然看見有三只活羊,據(jù)介紹,它們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呢!真讓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膽的人甚至還過去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腦袋不時地抬起帶頭“咩—咩—”的叫喚。然后又繼續(xù)吃他的草,真是讓人笑笑不得。當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軍人在猜謎,其中的一個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與爸媽猜了許多次也沒有猜中……時間不知不覺得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有累。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八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在元宵佳節(jié)之際,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你瞧:什么猜燈謎啊、什么放煙花呀……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怎么樣的活動都有。我家也不例外。
夜晚到了,湯圓,湯圓就表示團團圓圓,所以我們一家坐在月光底下吃湯圓,一邊望著美麗的月亮,一邊吃著熱騰騰的湯圓,一邊聊著一年的收獲,真好??!妹妹忽然提出要做游戲,我說那就猜燈謎吧!我首先出了一個簡單的:“風平浪靜(打一個浙江地名)”妹妹眼睛一轉(zhuǎn),隨口就說是海寧。妹妹答錯了,我就非要在她衣服上添一只烏龜,我添好了,我們大家都笑得前仰后鋪。正當我們只湯圓吃到一半的時候,爸爸看了看鐘,邊說:“我們放煙花吧!”我們不約而同地說:“好啊?!?/p>
于是,爸爸點燃了煙花。我們大家屏住凝視,,頓時鴉雀無聲,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過了很久,只聽見“嘣”的一聲一束束五顏六色的煙花升上了天空,形狀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星星,有的像光環(huán),有的像流星雨,有的像皇冠,還有……最后,天空中又出現(xiàn)了千姿百態(tài)的繁星,響聲震耳欲聾,驚心動魄。
大雨過后天放晴了,我和爸爸去看荷花,一只蜻蜓在河面上飛來飛去,一只小螞蟻爬到荷花旁,好像在和荷花仙子說悄悄話呢!小水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好像跳舞呢!這般沉魚落雁美景讓人如癡如醉。
這就是我喜歡荷花的原因。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十九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也是過年的最后一天,正月15日那天鬧花燈,吃元宵,逛花市,觀禮花,猜燈謎,舞龍舞獅等等,來寄托人們對春天最美好的祝福,最有趣的還是屬煮湯圓了,煮湯圓時湯圓七上八下,有時有的湯圓肚子沒和住里面的東西漏了出來就會煮成一鍋黑水,看起來還看起來免不了有些奇怪,并且在元宵節(jié)時爸爸還告訴了我一個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傳說呢,請讓我講給你聽。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被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震怒,便下令讓天兵于正月15日放火,將人畜和財物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不忍心讓無辜的百姓受難,便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件事告訴了人們,眾人聽后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有個老人想出了一個法子,在正月14,15,16這三天每戶人家在門前掛起紅燈燃起鞭炮,焰火,天帝就以為人們被燒死了,大家聽了后都點頭稱好,便分頭準備,到了正月15這天晚上,天兵往凡間一看,發(fā)現(xiàn)人間一片火光,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財產(chǎn),為了感激天地之女善心,從此每年的這三天,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jié)彩,點焰火放爆竹。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二十
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小正月、元夕節(jié)。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
1.元宵節(jié)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xí)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jié)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jié)“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zhì)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jié)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jié)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節(jié)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jié)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zāi)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節(jié)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jié),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xiàn)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shè)了戲曲表演的內(nèi)容。
6.元宵節(jié)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fā)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jié)束。
7.元宵節(jié)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8.元宵節(jié)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zāi)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jié)夜婦女相約出游,結(jié)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xí)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并占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舉行。養(yǎng)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蓽?、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xí)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xiāng)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xí)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dǎo)下,元宵燈節(jié)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guī)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jié)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節(jié)也是一個浪漫的節(jié)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tǒng)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tǒng)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jié)卻可以結(jié)伴出來游玩,元宵節(jié)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jié)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tǒng)習(xí)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xiàn)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tǒng)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jié)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鐘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jié)也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
元宵節(jié)除了慶?;顒油?,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jié)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qū)病除災(zāi)。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jīng)失傳的民間活動,這里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yǎng)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于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xiàn)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于很多的地方。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jié)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zāi)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每逢元宵節(jié),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xiàn)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shè)了戲曲表演的內(nèi)容。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fā)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jié)束。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元宵節(jié)習(xí)俗 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元宵節(jié)的來歷和習(xí)俗
元宵節(jié)的來歷 元宵節(jié)的由來
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篇二十一
我家住在寶雞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都是非常熱鬧的。
這天,人們都要鬧元宵,整個小鎮(zhèn)一片歡騰,大家興高采烈,氣氛熱鬧極了。
元宵節(jié)的'風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在桌旁吃元宵,因為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元宵大家就應(yīng)該“鬧元宵”。
大家都歡天喜地地來到各自所在的院壩,開始放煙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煙花,妹妹興致勃勃地點燃一個煙花的引線,頓時,五顏六色的火花迸出來,像一個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繽紛,漂亮極了?!皠e得意,看我的‘金鳳凰’!”我說完,立刻點燃了引線?!班薄彪S著一聲刺耳的響聲,一只只金黃的東西飛快地沖上了天,“嘣”的一聲爆炸了。接著,許多小金點撒滿了天空,發(fā)出“嘣嘣”的爆炸聲,突然,這些到處亂飛的小東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鳳凰。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827655.html】